呼吸道健康

呼吸道健康小至咳嗽或普通感冒,一直到 2003 年的 SARS 或 2020 年的武漢肺炎,在這個類別,你可以找到與呼吸道健康相關的症狀與疾病介紹,以及各種健康資訊。

基礎知識

呼吸道健康

A型流感症狀?多久會好?會自己好嗎?A流與感冒差異一次看

流感病毒分為A、B、C、D等四型,其中只有A型和B型會引起季節性流行,且又以A型流感病毒的感染率最高,因為病毒變異性大、症狀也最為嚴重;究竟A型流感病毒是什麼?會引發哪些症狀?感染後多久會好?《Hello醫師》為您深入說明! A型流感病毒是什麼? A型流感病毒能感染人、禽、豬、馬及其他動物,但野生水禽是這種病毒的天然宿主;A型流感病毒依紅血球凝集素(HA)與神經胺酸酶(NA)等兩種主要抗原的不同,可分為數十種亞型,其中感染人類的主要型別為: H1N1 H3N2 A型流感病毒症狀有哪些? A型流感的主要症狀包括: 發燒(延伸閱讀:小孩發燒怎麼辦?別緊張,適時退燒處理!這時候才要看醫生) 頭痛 流鼻水 咳嗽、喉嚨痛 肌肉痠痛 疲倦 相較於感冒,流感症狀通常來得又快又猛,病患可能連續高燒3~4天,少數情況下,還可能併發肺炎、腦炎、心肌炎或其他嚴重的繼發性感染或神經系統疾病。 A型流感、B型流感的差異? A型流感的症狀較嚴重,多數流感併發重症的病例,皆以A型流感為主。 B型流感的症狀較輕微,較常有腹瀉、肌肉酸痛等症狀;感染後,通常只有年長者或免疫力低下的族群,才容易發生嚴重併發症。 流感和感冒的差異? 流感 一般感冒 致病原 流感病毒 約有200多種病毒可引起,常見的有鼻病毒、呼吸道融合病毒或腺病毒等 影響範圍 全身性 呼吸道局部症狀為主 發病速度 突發性 突發/漸進性 主要症狀 發燒、咳嗽、肌肉酸痛、倦怠、流鼻水、喉嚨痛 喉嚨痛、打噴嚏、鼻塞、流鼻水 發燒 高燒3~4天 少發燒,僅體溫些微升高 病情 嚴重,難以工作或上課 較輕微 病程 約1~2週 約2~5天 併發症 肺炎、心肌炎、腦炎及其他嚴重之繼發性感染或神經症狀(雷氏症候群)等 少見(中耳炎或肺炎) 傳染性 高傳染性 傳染性不一 A型流感多久會好?會自己好嗎? 感染A型流感後,通常須1~2週才會完全恢復。 由於流感病程演變迅速,症狀嚴重,所以一旦覺得自己或親友疑似感染流感,最好立即戴口罩赴鄰近診所就醫,並依照醫生指示服藥,避免病情惡化,產生嚴重併發症。 若出現以下危險徵兆,請盡速(或轉診)至大醫院,把握治療的黃金時間,以降低重症與死亡風險: 呼吸急促 呼吸困難 發紺(缺氧、嘴唇發紫或變藍) 血痰 胸痛 意識改變 血壓低 A型流感會傳染嗎?傳染途徑有哪些? A型流感的潛伏期(被感染至症狀出現)為1~4天,平均為2天。依據衛生福利部疾病管制署指出,流感的傳染力最強是在症狀出現後3~4天內;此外,研究發現,成人感染後在發病前1~2天就開始排放病毒,雖然量較低,病毒排放高峰為發病後1~3天,並持續至發病後第5天。 若為免疫不全者,排放病毒的期間可能達數週或數月;兒童也很早就開始排放病毒,且量多、時間久,最長可達21天。 A型流感的主要傳染途徑,為病患咳嗽或打噴嚏所產生的飛沫,因此在密閉空間或人多、擁擠狹窄處,更容易造成病毒傳播;另外,接觸病患的口沫或鼻涕等分泌物後,再碰觸自身的口、鼻或眼睛,也可能造成感染。 感染A型流感要隔離嗎?隔離幾天? 依據衛福部疾管署規定,A型流感屬於第四類傳染病,只有須進加護病房的重症或併發症患者須通報,因此一般感染者無須通報或隔離。 然而,由於A型流感傳染力強,容易產生大規模流行,因此一旦確診,最好暫時待在家中休息,直到燒退後24小時,再視症狀嚴重性判斷是否如期上班或上學。 (圖片授權:達志影像) 若您有任何健康相關問題,或有相關內容合作、採訪活動及投稿邀約,歡迎隨時與《Hello醫師》聯繫:[email protected] 健康訊息不漏接,歡迎加入《Hello醫師》社群: Line:https://lihi3.cc/Ur9VD FB:https://lihi3.cc/F7Qlf

看更多 呼吸道健康 相關文章

一般感冒

感冒可以運動嗎?身體有3狀況最好別運動、多休息

感冒可以運動嗎?運動會不會讓感冒更嚴重或更快好?《Hello醫師》為您解說在哪些情況下下,感冒可以繼續運動;哪些情況則應該好好休息、多調養。 感冒可以運動嗎? 適度運動、流汗可促進新陳代謝,不過如果感冒、生病,那須依身體狀況、病情來決定是否可以運動,以及運動的強度。 若身體十分不適仍從事激烈運動,可能使身體復原得更慢;此時,若暫停運動並休息幾天,反而更能幫助身體抵抗病菌威脅,更快復原。 若您只有一般常見的感冒症狀,包括鼻塞、頭痛、打噴嚏和輕微咳嗽等,身體狀況良好且體力充足,可以簡單做低強度的運動,例如瑜珈、散步、慢速騎腳踏車或慢跑等。若到健身房運動,請務必在使用器材後用酒精擦拭,避免傳播病菌給下個使用者。 身體有3狀況,感冒別運動、多休息 有些狀況或症狀就真的不適合運動,必須好好休息才好得快,例如流感、肺部感染或其他嚴重疾病,建議有以下3種狀況最好避免運動: 1.發燒 發燒通常是由細菌或病毒感染所致,一般來說,腋溫或額溫達37℃就算發燒,症狀通常是虛弱、脫水、肌肉痠痛和缺乏食慾。 發燒時運動會增加脫水的風險,反而使病情惡化;此外,發燒會減少肌肉的力量和協調性,若運動反而容易受傷。 2.持續咳嗽伴隨多痰 偶爾咳嗽是食道受刺激為了排出異物的正常反應,但若是咳不停的話,就要當心了,可能是呼吸道受感染,如感冒、流感甚至肺炎等。 若持續咳嗽會很難深呼吸,特別是在運動使心率加速時,會容易出現呼吸困難和疲勞的現象;另外,咳嗽若帶有許多痰,可能是受感染或其他原因所致,最好求診治療,且咳嗽是散播流感病菌的主要管道,所以咳嗽嚴重時最好不要去健身房,以免傳染給他人。 3.腸胃型感冒 腸胃炎等腸胃型感冒,是因消化系統遭受病毒侵襲所造成,通常會出現噁心、嘔吐、腹瀉、發燒、胃痙攣和食慾下降等,其中腹瀉和嘔吐會有脫水的危險,使身體更虛弱。 這種情況若再繼續運動,會更容易受傷。而且許多腸胃病的傳染性很強,外出或在健身房運動,都容易傳染給他人。 最後,Hello醫師提醒您,凡出現如發燒、嘔吐、腹瀉或咳嗽等症狀,請在家休息,不僅可加速復原,也能減少傳播病菌給別人的機會。 (圖片授權:達志影像) 若您有任何相關內容合作、採訪活動及投稿邀約,歡迎隨時與《Hello醫師》聯繫:[email protected] 健康訊息不漏接,歡迎加入《Hello醫師》社群: LINE:https://helloyishi.tw/Tvie8 FB:https://helloyishi.tw/uzLBu


肺炎

什麼是肺炎?症狀、原因、治療一次看懂

什麼是肺炎? 肺炎(Pneumonia)是指左右肺單葉其一或整個肺部的感染或非感染所引起的發炎症狀,由於負責氣體交換的肺泡此時會被發炎物質佔據,患者會出現咳嗽、多痰等現象。 導致肺炎的細菌有很多,感染發炎的肺會分泌液體並排出死亡的細胞,肺氣囊上的栓塞阻塞使得肺難以獲得氧氣而無法供給血氧,缺氧則會使你的身體無法正常運作。 肺炎有多常見 每個人都可能感染肺炎,老年人、兒童或罹患慢性阻塞性肺病(COPD)、氣喘(Asthma)等慢性病的人發生肺炎的機率較高。不過肺炎是可以有效預防的,請諮詢醫師以獲得更多資訊。 肺炎的症狀 患者的年齡、健康狀況、病原體類型都會對症狀輕重造成影響,常出現的肺炎症狀大概有以下幾種: 劇烈咳嗽 多痰 意識混亂(通常發生於65歲以上的患者) 發燒 發冷、顫抖、冒冷汗 體溫低於正常(好發於65歲以上或免疫系統不佳的患者) 呼吸困難、急促 深呼吸或咳嗽時會感覺胸痛 頭痛 腹瀉 食慾不振 疲勞 噁心、嘔吐 劇烈咳嗽是肺炎患者的常見症狀之一。 什麼時候該看醫師 若你符合以下情形或症狀,請諮詢你的醫師,每個人的身體反應不同,就醫以求得最適合的診斷及治療。 持續發燒、冷顫。 胸痛且呼吸困難。 患者年齡低於5歲或高於65歲。 接受化療或使用抑制免疫系統藥物的患者。 咳血或膿液。 肺炎的原因 依照病因分類,肺炎主要可分為以下三種: 1. 細菌性肺炎(Bacterial pneumonia):因細菌感染所導致的肺炎。常見病原體如肺炎鏈球菌、嗜血桿菌等,患者可能單獨因單獨接觸病原體感染,或是在感冒或流感後,併發肺炎症狀。 2. 病毒性肺炎(Viral pneumonia):病毒性肺炎通常症狀較輕微且發病的時間短,一般多由流感病毒或腺病毒所引起,不過像現在人人自危的新冠病毒,也可能引發。 3. 肺炎黴漿菌感染(Mycaplasma pneumonia):黴漿菌並非黴菌,但跟細菌相比,它卻又少了細胞壁,這使很多抗生素對它無用武之地,因此歸類於細菌性肺炎之外,另外也有人稱其為非典型肺炎(Atypical pneumonia)。由於肺炎黴漿菌感染的症狀多屬輕微,患者通常可以正常活動,因此也被稱為會走路的肺炎。 4. 真菌性肺炎(Fungal pneumonia):因吸入真菌孢子而引發的肺炎。病原體包含莢膜組織胞漿菌、人類肺囊蟲等等。真菌性肺炎屬於較為罕見的肺炎類型,通常發生於免疫不全的人群(HIV、癌症患者)。 非典型肺炎=SARS? 在非典型肺炎的原始意涵上,非常見細菌感染所造成的肺炎,都可以稱為非典型肺炎,不過在嚴重急性呼吸道症候群(Severe Acute Respiratory Syndrome,以下簡稱SARS)出現後,中國官方曾用非典型肺炎作為SARS的中文翻譯 ,這使得中國民眾與媒體習慣以「非典」稱呼SARS。 若照原本的意思,SARS可稱為非典型肺炎的一種,而不等同於非典型肺炎,同樣地,最近仍在全世界蔓延中的新冠肺炎,也可說是非典型肺炎的一種(但一般不會這樣使用)。 肺炎的風險因素 導致肺炎的風險因素有很多,例如: 吸菸 住院者 呼吸道感染: 一般感冒、喉炎、流行性感冒 慢性肺病 其他疾病併發症如心臟病、肝硬化(Liver cirrhosis)或糖尿病 氣喘 免疫系統功能較弱 感染人類免疫缺乏病毒(HIV)或罹患癌症(Cancer) 年幼或年老的族群 除基本理學檢查外,透過電腦斷層掃描檢查肺炎可協助醫師進一步了解病況。 肺炎的診斷與治療 診斷肺炎的方法 肺炎經常被誤診為只是一般感冒或流感,但是肺炎症狀通常持續的時間較長且症狀也較為嚴重,為了確認是否為肺炎,醫師通常會問診以下問題: 目前的症狀以及發作的頻率? 是否有吸菸習慣? 過去病史? 目前正在服用哪些藥物? 醫師也可能安排以下檢查,做進一步的確認: 理學檢查(Physical exam)。 檢查肺部有無浸潤現象。 電腦斷層掃描(CT-scan)。 痰液化驗(Sputum test):咳出的痰液培養顯微鏡鏡檢。 支氣管鏡檢查(Bronchoscopy):檢查肺部的呼吸道。 抽血檢查:了解病原體類型。 […]


一般感冒

【醫師幫幫我】疫情後反撲,兒童RSV、流感大爆發?症狀、原因、好發期解析

秋冬季節是流行性感冒、兒童呼吸道融合病毒(Respiratory Syncytical Virus, RSV)等傳染性疾病爆發的高峰期;今年9月陸續傳出各家醫院兒童病房一床難求的情形。 《Hello醫師》直播節目【醫師幫幫我】邀請臺北市立萬芳醫院兒科部副主任黃斯煒醫師,透過「線上直回」Q&A,與讀者面對面溝通,詳細解說在疫情後,兒童呼吸道融合病毒(RSV)、流行性感冒與感冒,三種疾病在症狀上的差異,以及人數激增的原因;《Hello醫師》特別為您整理「精華版」,讓您簡單分辨三者之間的差異。 依症狀及嚴重程度,分辨3大傳染疾病 流行性感冒、呼吸道融合病毒(RSV)、一般感冒,都屬於呼吸道感染疾病,因此,初期症狀十分相似,讓許多家長難以分辨,可能錯失最佳就醫時機,黃斯煒醫師表示:「初步可從症狀嚴重性來分辨,流感通常發生在年長者與孩童族群,發燒可達38度以上;而呼吸道融合病毒(RSV)主要發生在2歲以下的嬰幼兒,會出現咳嗽、喘與肺部發炎等症狀」;此外,還可以從疾病的病程、相關併發症與流行期來判斷。 兒童RSV、流感全年皆流行 根據衛生福利部疾病管制署的統計資料顯示,台灣全年皆有流行性感冒、呼吸道融合病毒(RSV)的病例出現,黃斯煒醫師解釋:「主要原因是疫情過後,民眾在公共場合開始拿下口罩,不戴口罩比例增加,疾病傳染的機會因此提升;至於呼吸道融合病毒(RSV),在歐美國家的統計發現主要出現在秋冬季,而台灣因為四季氣溫變化不明顯,因此長年皆有傳染病流行」,想遠離傳染病上身,民眾需做好個人衛生防護措施,勤洗手、戴口罩,保持適當社交距離。 (圖片授權:達志影像) 若您有任何健康相關問題,或有相關內容合作、採訪活動及投稿邀約,歡迎隨時與《Hello醫師》聯繫:[email protected] 健康訊息不漏接,歡迎加入《Hello醫師》社群: LINE:https://helloyishi.tw/Tvie8 FB:https://helloyishi.tw/uzLBu


肺炎

口罩解封當心「病上加病」!肺炎鏈球菌確診病例較去年高 醫:打疫苗才能有效預防

隨著新冠肺炎(COVID-19)疫情趨緩,愈來愈多人習慣不戴口罩就出門,過去幾年的「免疫債」逐漸反撲,例如流感病毒及肺炎鏈球菌等,不僅患者人數居高不下,甚至有僅11個月大的流感重症死亡病例1。針對這波疫情威脅,衛生福利部自今年10月初已開放公費肺炎鏈球菌疫苗施打2,不過,台大醫院北護分院家庭醫學科曹玉婷醫師提醒,肺炎鏈球菌平時潛伏在鼻腔中,趁人免疫力不佳時「伺機而動」,造成「病上加病」的嚴重後果,提醒除了符合公費資格的族群外,若自身或家人有慢性病或免疫力容易變差者,仍應及早施打疫苗,以避免不必要的健康風險。 根據衛福部疾病管制署統計,今年感染侵襲性肺炎鏈球菌感染症(IPD)確定病例,高於2020至2022年同期3;衛福部公佈的2021年國人死因也顯示,肺炎連續7年高居第3名4,平均每10萬人當中就有57.7人因肺炎而喪命4;曹玉婷醫師接受《Hello醫師》專訪時即表示,肺炎無論是侵襲性或非侵襲性,都是國人重要健康問題,加上肺炎鏈球菌抗藥性問題愈趨嚴重7,除了勤洗手、戴口罩等個人衛生習慣外,施打疫苗才能超前部署,提前預防肺炎鏈球菌的威脅。 目前國內核准上市之成人肺炎鏈球菌疫苗有3種,分別為結合型肺炎鏈球菌13價(PCV13)與15價(PCV15)疫苗,以及多醣體23價(PPV23)疫苗17,以65歲以上老人及18歲(含)以上未滿65歲高危險群為主要施打對象5。曹玉婷醫師說,今年公費疫苗首度納入結合型肺炎鏈球菌13價疫苗,提供65歲以上長者一劑PCV13加上一劑PPV23。結合型肺炎鏈球菌13價疫苗特別之處在於它有免疫記憶14,且其適應症除了侵襲性疾病之外,也包括肺炎的預防,因此,提醒大家勿有「價數愈大愈好」的迷思。 曹玉婷醫師說,經過新冠肺炎施打疫苗的「洗禮」,民眾對於接種疫苗的意識也愈來愈高,過去因需自費,大眾對於肺炎鏈球菌疫苗接受度較低,不過,今年因公費肺炎鏈球菌疫苗擴大接種對象,勢必減輕不少民眾的經濟負擔。 在臨床門診經驗中,曹玉婷醫師也分享印象深刻的案例,即往年大多符合公費接種資格者才會前來施打疫苗,但今年發現許多未列入公費的族群,例如18歲至50歲的民眾,也主動前來施打疫苗。 曹玉婷醫師說,有些人是因自身罹患有慢性疾病,而選擇施打;根據疾管署建議,以下族群應為主要施打對象5: 5歲以下幼童及65歲以上老人 脾臟功能缺損或脾臟切除 先天或後天免疫功能不全(含括愛滋病毒感染者) 人工耳植入者 慢性疾病:慢性腎病變、慢性心臟疾病、慢性肺臟病、糖尿病、慢性肝病與肝硬化患者、酒癮者、菸癮者等 腦脊髓液滲漏者 接受免疫抑制劑或放射治療的惡性腫瘤者或器官移植者 肺炎鏈球菌可能導致肺炎、菌血症與腦膜炎等嚴重併發症,也是造成兒童中耳炎、鼻竇炎主要致病菌6;口罩令鬆綁後,呼吸道感染風險提高,肺炎鏈球菌症狀與普通感冒相似18,不易區分,嚴重則可能有致命威脅;更令人擔憂的是,肺炎鏈球菌的抗藥性問題日益嚴重7,8,對於年長者、幼兒及患有慢性疾病或體弱的患者來說,一旦錯失最佳治療時機,造成侵襲性感染的風險比一般人更高9! 肺炎鏈球菌是什麼? 肺炎鏈球菌(Streptococcus pneumoniae, pneumococcus)是一種革蘭氏陽性的雙球菌,目前發現90多種血清型,好發於5歲以下兒童及65歲以上長者9。曹玉婷醫師說:「肺炎鏈球菌平時存在於鼻腔內,不一定會對人體造成明顯危害,一旦遇到感冒、流感、COVID等感染或免疫力下降時,肺炎鏈球菌會入侵呼吸道甚至進入血液中,引發全身各種疾病及重症19,目前仍是流感及新冠肺炎等傳染病好發期,民眾要特別小心」。 肺炎鏈球菌分侵襲性與非侵襲性10 侵襲性肺炎鏈球菌 感染到深層部位,可能引發敗血症、肺炎、腦膜炎、骨髓炎等。曹玉婷醫師表示:「長者族群若因社區型肺炎併發菌血症,死亡率高達六成11」。 非侵襲性肺炎鏈球菌 主要感染部位在表面的黏膜層10,引發鼻竇炎、中耳炎、肺炎,死亡率相對較低,但若延遲治療,後續可能出現膿胸等症狀,更嚴重可能導致器官衰竭等嚴重病變,甚至死亡10。 肺炎鏈球菌疫苗降低感染與重症 根據統計,65歲以上長者侵襲性肺炎鏈球菌感染症確定病例佔44.3% (86)2,為了守護國人健康,衛福部自112年10月2日開始分三階段擴大65歲以上民眾接種肺炎鏈球菌疫苗,除了23價(PPV23)外,也新增13價(PCV13)供民眾施打。 注射疫苗可以讓身體產生免疫反應,增加對抗細菌的能力20。此外,近年來發現抗生素抗藥性問題愈發嚴重7,8,WHO亦將抗生素抗藥性列為全球公衛的10大威脅之一12,曹玉婷醫師說明:「罹患細菌性肺炎主要使用抗生素治療,但出現抗藥性即代表可能無法再使用一般抗生素作為治療肺炎的武器,後果相當嚴重」。為了避免出現無藥可醫情形,除了正確使用抗生素,施打疫苗也能減少感染與重症。 曹玉婷說,若因感染而住院,不僅須增加醫藥支出費用,出院後的恢復療養,也可能對一般家庭造成更大的經濟負擔。 自費施打疫苗族群增 降低群體風險 曹玉婷臨床觀察,近期18至50歲自費施打人數比過去多,除了本身是高危險族群,大多是有健康意識的年輕人以及高危險族群的家人與照顧者。曹玉婷說:「健康的肺炎鏈球菌帶菌者,可能會將細菌傳染給身邊抵抗力低的族群,因此,自費施打疫苗除了能自我保護,也能降低身邊高風險族群感染與住院風險」。 肺炎鏈球菌高危險群如下5:   脾臟功能缺損或脾臟切除 先天或後天免疫功能不全(含括愛滋病毒感染者) 植入人工耳 慢性疾病:慢性腎病變、慢性心臟疾病、慢性肺臟病、糖尿病、慢性肝病與肝硬化患者、酒癮、菸癮者等 腦脊髓液滲漏 接受免疫抑制劑或放射治療的惡性腫瘤者或器官移植者 肺炎鏈球菌疫苗錯誤迷思 醫:不打疫苗更危險 根據遠見民意研究調查指出,民眾最希望了解疫苗的安全性 21,顯示民眾對於副作用的擔憂。曹玉婷說明,肺炎鏈球菌疫苗是不活化疫苗,已施打多年,是發展成熟的疫苗,副作用較少;以實際臨床觀察而言,大部分的副作用是注射部位疼痛、紅腫,一般於接種2天內恢復,發燒、倦怠等嚴重副作用則極少發生 13;比起上述的副作用,曹玉婷提醒:「不打疫苗帶來的後果嚴重,可能導致嚴重肺炎,而肺炎更長居國人十大死因中的第3名4」。 肺炎鏈球菌疫苗怎麼選? 目前台灣有結合型疫苗(PCV)與多醣體疫苗(PPV)疫苗可施打,結合型疫苗有兩種,13價(PCV13)與15價(PCV15);多醣體疫苗則有23價(PPV23)可選17。曹玉婷說:「不同的價數表示涵蓋不同數量的血清型,但不一定是愈多愈好,還要考量保護年限與適應症」。結合型疫苗(PCV)有免疫記憶的效果,疫苗保護力約5-10年14,2歲以下幼童族群僅能施打結合型疫苗5。此外,根據疾管署建議,未接種過者可先接種PCV13,間隔至少8週再接種PPV23,而已接種PPV23疫苗者,隔年可再接種PCV13疫苗5。 結合型肺炎鏈球疫苗5, 14 不活化疫苗 具有免疫記憶 疫苗保護力5-10年 適用出生滿6周以上 現有兩種可選,分別包含13種(PCV13)與15種(PCV15)血清型 多醣體肺炎鏈球疫苗15 不活化疫苗 包含23種(PPV23)血清型 適用2歲以上 肺炎鏈球菌疫苗是穩定且安全劑型,然而,與其他疫苗一樣,若有正在發燒、急性感染5以及孕婦22等,或曾對施打疫苗有過敏反應者,仍不建議施打5。接種疫苗是有效預防肺炎鏈球菌的方式2,此外,在日常生活勤洗手、戴口罩、維持良好衛生習慣,亦能避免肺炎鏈球菌的威脅16。 (圖片授權:達志影像) 本衛教文章由台灣輝瑞協助刊登(PP-PRV-TWN-0107-202311) 若您有任何健康相關問題,或有相關內容合作、採訪活動及投稿邀約,歡迎隨時與《Hello醫師》聯繫:[email protected] 健康訊息不漏接,歡迎加入《Hello醫師》社群: LINE:https://helloyishi.tw/Tvie8 FB:https://helloyishi.tw/uzLBu


肺炎

黴漿菌感染症狀?如何判斷?多久會自己好?原因、治療解析

黴漿菌感染是什麼? 黴漿菌(英文為Mycoplasma pneumoniae)是一種介於細菌與病毒之間的非典型細菌,其名稱中雖然有「黴」,但實際上與一般人熟知的黴菌無關,是醫學界中目前發現最小且能自行繁殖的病原體。 黴漿菌主要透過飛沫傳播,常造成呼吸道的輕微感染,亦為社區性肺炎常見的致病菌之一。因為黴漿菌肺炎和一般肺炎不同,症狀通常較輕微,所以又稱為「會走路的肺炎」(walking pneumonia)。 黴漿菌肺炎症狀?大人、兒童感染症狀有差嗎? 典型肺炎的症狀以呼吸道為主,而黴漿菌感染為非典型肺炎,除了呼吸道之外,還可能造成數種類型的感染,包括: 支氣管炎:最常見的感染症狀,特別是孩童,常見症狀有喉嚨痛、倦怠、發燒及長達數週甚至數月的咳嗽。 肺炎:約有10%的人會演變為肺炎,常見症狀有黏液痰、發燒、發冷、呼吸困難、胸痛及倦怠。 嚴重併發症:少數病人會有嚴重肺炎、氣喘發作、腦炎(大腦腫脹)、溶血性貧血、腎功能異常及皮膚疾病(史蒂芬強生症候群、多形性紅斑、毒性表皮溶解症)等嚴重併發症。 【延伸閱讀:如何判斷氣喘?教你4點自我評估,長期咳嗽、喘鳴恐為氣喘症狀!】 兒童感染黴漿菌後,初期常見症狀包括: 疲倦無力 頭痛 咽喉痛 喘鳴 嘔吐、腹瀉 輕微發燒:多出現於5歲以上兒童 乾咳:感染後2~4天開始出現 通常年紀愈小的病童,症狀愈輕微,年紀較大學童或青少年,症狀反而比較嚴重。 如何判斷黴漿菌感染? 一般感冒的症狀以上呼吸道為主,包括: 喉嚨痛、癢 咳嗽 鼻塞 流鼻水 短暫輕微發燒 黴漿菌感染症狀除了上呼吸道之外,還可能有下呼吸道及其他症狀,例如: 喘鳴 呼吸短促 全身疲倦 食慾不振 關節或肌肉痠痛 嚴重者則可能出現前述併發症,開始呼吸困難、血壓或心跳不穩、意識不清,須立即就醫治療。 【延伸閱讀:一直咳嗽怎麼辦?7種快速止咳方法:喝什麼、做什麼一次懂】 黴漿菌感染多久會好?會自己好嗎? 多數情況下,黴漿菌肺炎的症狀輕微,病程約1~4週,若有接受抗生素治療,且充分休息療養者,病程可能縮短至2週。 黴漿菌感染有機會透過免疫力自行痊癒,但須避免傳染給身邊的兒童、長者或免疫力低下的親友,以免親友感染後,演變為嚴重併發症。 若症狀持續1週不見改善,或感染者為兒童、長者及慢性病患,建議及早就治療,預防重症。 黴漿菌感染原因?會傳染嗎? 黴漿菌一年四季皆可能流行,最常見於夏天與初秋,其病菌傳染力極強,主要透過唾液飛沫傳染,只要與病患有親密接觸,感染機率高達6~9成。常見傳播地點包括: 家庭成員互相感染 學校、托兒所 宿舍 軍隊 醫院與護理之家 黴漿菌感染治療方法? 黴漿菌肺炎治療以抗生素為主,包括紅黴素或四環黴素,療程為10~14天。多數病患服藥後,就會迅速退燒,症狀也會有顯著改善。 值得注意的是,即使治療後,病患仍有很高的傳染力,所以須嚴加做好預防措施,例如戴口罩、勤洗手與多消毒;此外,若感染者為兒童或長者,照護者須密切觀察病情變化,一旦發現病情有惡化之勢,請務必立即就醫檢查,確認是否出現嚴重併發症。 (圖片授權:達志影像) 若您有任何相關內容合作、採訪活動及投稿邀約,歡迎隨時與《Hello醫師》聯繫:[email protected] 健康訊息不漏接,歡迎加入《Hello醫師》社群: LINE:https://lihi3.cc/Ur9VD FB:https://lihi3.cc/F7Qlf


一般感冒

一直咳嗽怎麼辦?7種快速止咳方法:喝什麼、做什麼一次懂

咳嗽是身體為排出氣管內異物所產生的正常保護機制,但咳嗽咳不停,不僅帶來不適,也可能造成胸痛或影響睡眠品質。 究竟一直咳嗽不停該如何解決?哪些止咳方法最有效?《Hello醫師》為您整理8種迅速止咳的方法,減輕咳嗽帶來的困擾。 咳嗽原因 咳嗽通常是因為呼吸道疾病所引起,例如感冒、喉炎、支氣管炎、肺結核及肺炎,或是物理性刺激、化學刺激、溫度刺激(過敏)及服用特定藥物等。 此外,鼻子、心臟及腸胃方面的問題,有時也會造成咳嗽,例如胃食道逆流、嗆到或心臟衰竭等。(延伸閱讀:咳嗽:原因、症狀、診斷、治療、舒緩方式) 若只是短暫性的輕微咳嗽,沒有其他症狀,通常不需立即去看醫師,可以透過以下8種方法來緩解: 止咳方法1.墊高頭部休息 躺下時用枕頭墊高頭部(約15-30度)的臥姿或半側臥姿姿勢,有助呼吸道順暢。 止咳方法2.小口慢慢喝水 亞洲大學附屬醫院指出,若咽喉乾燥、痰少不易咳出時,應多喝溫熱開水;喝水時宜先含在口中,再慢慢吞下,如此潤喉化痰的效果較好,也不會造成腹脹、頻尿等副作用。 止咳方法3.蜂蜜溫水(不適合1歲以下的嬰兒) 亞洲大學附屬醫院進一步補充,蜂蜜有清熱潤燥的作用,能減緩氣管炎所引起的喉頭乾癢,並幫助排出氣管積痰。 若經常因為喉頭乾癢而咳嗽,建議平時可多飲用蜂蜜水,以保養喉嚨、減少咳嗽。 止咳方法4.溫鹽水漱口、沖洗鼻腔 一項蘇格蘭研究發現,用鹽水漱口和鹽水沖洗鼻腔,有助於減輕感冒症狀,並縮短咳嗽等症狀的持續時間(約減少2天)。 可用鹽水漱口1天3次,鹽分濃度要滲透壓比人體高,因此可用1杯200毫升的溫水加2克鹽調製。 不過,用鹽水漱口時,難免會吞入部份鹽水,需要限制鈉攝取的高血壓和腎臟病患,不適合使用鹽水漱口。 止咳方法5.避免刺激呼吸道、接觸過敏原 吸入油煙、菸(包含二手菸)、廢氣、大量懸浮微粒或化學物質,都可能刺激呼吸道,造成咳嗽。 若您為過敏體質,頻繁接觸黴菌、塵蟎等台灣常見的過敏原,也可能誘發過敏反應,引起咳嗽。 建議可加強減少室內空汙,例如開抽油煙機、空氣清淨機,或是避免抽菸;平時也可多加清潔環境、除溼,以減少過敏原。 止咳方法6.熱水澡或蒸氣浴 吸入水蒸氣可緩解喉嚨乾癢,稀釋濃稠的痰液,幫助排痰,建議可於飯前或飯後1個小時(以免因咳嗽厲害而導致嘔吐)洗熱水澡或泡澡。 針對因為痰多而導致咳嗽的嬰兒,台北榮民總醫院宋文舉主任建議使用以下方法緩解症狀,每次間隔時間約4~6小時,每次吸15~20分鐘左右。 使用熱毛巾散發水蒸氣:將熱毛巾湊近嬰兒,或輕敷臉上(但需注意不要影響寶寶呼吸),藉此讓嬰兒口鼻吸入水蒸氣。 蒸氣浴:在浴室內,打開熱水以產生大量水蒸氣,並將寶寶帶進浴室,讓寶寶把水蒸氣吸入氣管及肺內。 蒸鼻器:相較其他方法,使用寶寶專用蒸鼻器較方便,安全性也較高,但使用時仍需注意使用時間、溫度及寶寶的呼吸狀況。 吸蒸氣時或結束後,記得給寶寶拍痰,有助於咳嗽排出痰液。 止咳方法7.止咳藥(6歲以下不宜服用) 可至藥局購買非處方的止咳藥,以緩解咳嗽症狀。(延伸閱讀:搞懂5大常見感冒藥成份、副作用,服用感冒藥注意這5點) 注意:避免給6歲以下孩子服用止咳藥,避免窒息風險。 咳嗽需要去看醫師嗎? 一般感冒或流行性感冒造成的咳嗽,通常很快就會自行痊癒,但若您有下列症狀,建議仍儘快就醫檢查,以免拖延惡化,或錯失特定疾病的黃金治療期: 咳嗽持續7天,情況仍沒有改善 呼吸短促或呼吸困難 睡覺時仍持續性咳嗽 咳嗽之後感到頭暈 咳嗽咳出血 胸痛 發燒 若您有任何健康相關問題,或有相關內容合作、採訪活動及投稿邀約,歡迎隨時與《Hello醫師》聯繫:[email protected] (圖片授權:達志影像)


肺炎

肺炎鏈球菌疫苗:13價與23價差異、副作用、公費資格解析

施打肺炎鍊球菌疫苗目的在於降低感染肺炎鏈球菌的風險,並進一步減少病人出現併發症的機會,如中耳炎、鼻竇炎、肺炎、敗血症、腦膜炎等,不過根據傳染病學期刊(The Journal of Infectious Diseases)指出,施打肺炎鏈球菌疫苗除了能減少感染肺炎鏈球菌,還有助降低新冠肺炎老年患者重症機率,究竟肺炎鏈球菌有哪些種類?又會產生什麼副作用?讓《Hello醫師》一次為你解答。 肺炎鏈球菌疫苗有2種:13價、23價 目前國內可供民眾施打的肺炎鏈球菌(Streptococcus pneumoniae)疫苗有以下2種: 23價肺炎鏈球菌多醣體疫苗(PPV23):23價疫苗可快速活化體內的B細胞淋巴球且保護範圍涵蓋23種肺炎鏈球菌,但缺點是保護效果不夠持久。 13價結合型肺炎鏈球菌疫苗(PCV13):13價疫苗的作用方式在於激活體內的T細胞淋巴球,保護範圍雖較23價少,但已經涵蓋最常致病的13類菌種,且T細胞淋巴球有持久的記憶能力,故13價疫苗作用效果較持久。 13價肺炎鏈球菌自費、公費對象 13價結合型肺炎鏈球菌疫苗(PCV13)是一種相當安全的不活化疫苗,內含13種血清型(1、3、4、5、6A、6B、7F、9V、14、18C、19A、19F、23F),適用於出生滿6週以上的兒童和成人。(延伸閱讀:肺炎鏈球菌奪兒童命!了解預防別恐慌) 新生兒可公費接種13價肺炎鏈球菌疫苗,接種時程分別為出生滿2個月、4個月及1歲後共3劑,另可自費於6個月大時施打1劑,共4劑;18歲以上的高危險族群若從未接種過13價肺炎鏈球菌疫苗,可自費接種1劑,接種地點可至衛福部各縣市預防接種單位查詢。 13價肺炎鏈球菌疫苗副作用 施打13價肺炎鏈球菌疫苗後,可能會出現以下副作用: 注射部位局部紅腫、硬塊 皮膚炎 發燒(通常不會超過39℃) 其他較少見的不良反應包括: 嘔吐 拉肚子 提醒民眾,若接種有持續發燒、嚴重過敏反應,如呼吸困難、氣喘、眩昏、心跳加速等不適症狀,應儘速就醫。 23價肺炎鏈球菌疫苗自費、公費對象 23價肺炎鏈球菌多醣體疫苗(PPV23)是一種不活化的疫苗,內含23種血清型(1、2、3、4、5、6B、7F、8、9N、9V、10A、11A、12F、14、15B、17F、18C、19F、19A、20、22F、23F、33F),適用於一般成人與2歲以上兒童。 23價肺炎鏈球菌疫苗因為對新生兒並無效用,所以不提供施打,目前政府僅針對年滿75歲、未曾接種過肺炎鏈球菌疫苗者,提供公費施打1劑肺炎鏈球菌疫苗,而18歲以上高危險族群,政府則建議自費接種1劑。 23價肺炎鏈球菌疫苗副作用 施打23價肺炎鏈球菌疫苗後,可能出現以下常見副作用: 注射部位局部疼痛 紅疹 溫熱感 硬塊 其他較少見的不良反應包括: 發燒 噁心、嘔吐 提醒民眾,若接種有持續發燒、嚴重過敏反應,如呼吸困難、氣喘、眩昏、心跳加速等不適症狀,應儘速就醫。(延伸閱讀:兒童肺炎等級這樣分!發生呼吸困難快送醫) 肺炎鏈球菌疫苗誰需要打?8大高危險族群一次看 肺炎鏈球菌感染症好發於5歲以下幼童和65歲以上老人,其中幼兒又以2~5歲罹病率較高,1~5歲次之,而依據疾管署資料顯示,以下8種高危險族群皆可考慮接種肺炎鏈球菌疫苗,提升保護力: 65歲以上 5歲以下 脾臟功能缺損或脾臟切除 先天或後天免疫功能不全(含括愛滋病毒感染者) 人工耳植入者 慢性疾病患者,包括:慢性腎病變、慢性心臟疾病、慢性肺病、糖尿病、慢性肝病與肝硬化患者、酒癮者、菸癮者等 腦脊髓液滲漏者 接受免疫抑制劑或放射治療的惡性腫瘤者或器官移植者 (圖片授權:達志影像) 若您有任何相關內容合作、採訪活動及投稿邀約,歡迎隨時與《Hello醫師》聯繫:[email protected] 健康訊息不漏接,歡迎加入《Hello醫師》社群: LINE:https://helloyishi.tw/Tvie8 FB:https://helloyishi.tw/uzLBu


其他呼吸道疾病

小心工作環境的粉塵!塵肺症不可逆,14大高風險職業公開!

50多歲的劉太太來到診間,訴診動不動就咳嗽、喘及呼吸困難,而且症狀逐年惡化。醫師安排胸部X光檢查,發現肺部有許多白色棉絮,便問劉太太做什麼工作。劉太太說她是陶瓷工廠的作業員。醫師一聽覺得有異,細問工作內容為何?工廠是否有很多粉塵?工作有無配戴呼吸防具?最終發現劉太太罹患因長期吸入粉塵所致的塵肺症。 塵肺症為不可逆的症狀,許多工作例如裝潢業、建築業都容易導致塵肺症。《Hello醫師》說明塵肺症的症狀及高風險族群為何。 塵肺症是什麼? 塵肺症係指長期吸入粉塵,使粉塵沉積於肺內,造成非腫瘤性的組織反應。塵肺症可分為許多種,包括: 矽肺症(Silicosis):長期吸入二氧化矽所致。 煤礦工人塵肺症(Coal workers' pneumoconiosis):又稱黑肺症,由吸入煤塵所引起。 石綿肺症(Asbestosis):石綿雖已於1989年禁用,但若過去曾暴露於高石綿濃度的環境中,仍可能引發石綿肺症或肺癌。 電焊工人塵肺症:又稱肺鐵質沉積症(Pulmonary siderosis),由吸入電焊所產生的氧化鐵燻煙及粉塵所造成。 塵肺症的原因與有害物質 長期暴露高粉塵環境,會使二氧化矽、煤及石綿等有害物質沉積於末梢支氣管與肺泡中,造成發炎與纖維化,影響氣體交換功能。依患者接觸的粉塵濃度、大小、接觸時間、肺部感染及個人體質,塵肺症快則4~5年發病,慢則10~15年。 導致塵肺症的常見有害物質包括: 結晶型游離二氧化矽(石英、方矽石、鱗矽石) 隱晶型游離二氧化矽(石髓) 非結晶型態游離二氧化矽(蛋白石、矽藻土) 煤塵 鐵粉 石綿纖維 粒徑小於4 µm的可呼吸性粉塵 塵肺症14大高風險職業 採礦 隧道工程 採石業 石匠或雕刻師 鑄造工 鼓風爐修補相關工程 噴砂業 砂石研磨 玻璃製造業 玻璃搪瓷 陶瓷製造業 石材製品製造業 製造或使用含碳化矽的研磨劑 使用結晶型二氧化矽作為填充物的顏料、橡膠、木工 塵肺症的症狀 塵肺症早期無症狀,或僅容易喘、覺得呼吸不過來。隨著患者持續暴露於高粉塵環境中,會漸漸開始咳嗽、呼吸困難、出現肺高壓合併心肺症或導致肺結核感染。 不同塵肺症的症狀和病程不同;矽肺症若以急性發展,患者可能在出現呼吸困難、咳嗽、體重減輕、疲倦等症狀後1年內死亡;慢性矽肺症則通常在暴露矽塵約10年後才會出現,症狀相似但病程緩慢。 煤礦工人塵肺症可能出現類似肺阻塞的症狀,尤其是抽菸者;電焊工人塵肺症則是初期無症狀,因此即使胸部X光發現異常,也容易被判定為是良性的。 塵肺症能治癒嗎?塵肺症的治療方法 塵肺症無法治癒,治療重點在於緩解症狀及重建肺功能。患者首要之急就是停止暴露於高粉塵環境之中,並在出現症狀時,使用以下藥物治療: 止咳化痰藥物:緩解咳嗽與濃痰。 止痛藥:減緩疼痛及不適。 呼吸擴張吸入劑:擴張肺部通道,增加呼吸量。 類固醇:減緩急性症狀。(延伸閱讀:類固醇不可怕!合理使用能減少副作用) 若從事前述高風險職業,或工作會接觸大量粉塵,建議工作時務必配戴防塵面罩。一般滅菌口罩或N95口罩皆無法防止粉塵入侵。日常生活中最好戒菸、維持營養均衡並適時運動,以維持肺部健康、減少可能傷害。 (圖片授權:達志影像)


氣喘

【聽醫師的話】孩子咳不停!兒童氣喘5大症狀,2治療方法

兒童在成長過程中,常會暴露在許多病菌環境,有時感冒、咳嗽、流鼻水都是非常正常的情況。但如果發生頻率太頻繁,甚至會有「咳不停」、「晚上咳嗽厲害」的狀況,爸爸媽媽就要更加小心,孩子可能有「氣喘」的體質喔! 兒童氣喘比例:15.7% 根據台灣健保資料庫的研究,在2000-2007年間,20歲以下的孩子或青少年有氣喘的比率約為15.7%。平均6個小朋友就有一個孩子有氣喘! 氣喘有哪些症狀呢? 兒童氣喘常以這些症狀表現: 頻繁咳嗽 夜咳 鳴喘聲 呼吸急促 胸悶、胸痛 什麼是氣喘? 氣喘是因為氣管、支氣管、肺部產生「慢性發炎」的關係,讓呼吸道產生狹窄,進而造成呼吸道阻塞。這樣子的阻塞,就會看到孩子會出現喘、咳嗽咳不停,有時有會聽見孩子發出鳴喘聲。 為什麼會氣喘?竟是過敏惹的禍 會產生這樣的「慢性發炎」,跟過敏有很大的關係。研究發現,氣喘的孩子大約有8成是有過敏體質。 當過敏發生時,有些人手上腳上、眼皮、身體就會開始腫脹、發紅。這是我們可以從外表看到的反應。氣喘也是一樣,當氣喘發作時,呼吸道也會產生相似的反應,氣管、支氣管會開始腫脹、水腫。 由於呼吸道空間有限,當腫脹厲害時就會阻擋到空氣進入肺部,就會造成孩子出現胸痛、喘、呼吸困難、咳嗽等症狀。也因為呼吸道狹窄的關係,孩子呼吸的時候就會聽到像是吹口哨一樣的鳴喘聲。 氣喘要怎麼治療呢? 慢性氣喘治療方式:吸入性的類固醇 由於氣喘是「慢性發炎」,因此需要長期使用保養藥物,控制發炎反應。這些保養藥物,主要是吸入性的類固醇。 吸入性的類固醇好處是可以直接作用在氣管、支氣管,能有比較好的效果,且比較不容易產生全身性的副作用。缺點是孩子要會使用吸入器,以及比較容易造成口腔念珠菌感染。 急性氣喘治療方式:短效型的吸入性支氣管擴張劑 有時孩子突然喘起來的急性發作時,會使用短效型的吸入性支氣管擴張劑來改善症狀。但如果使用以上兩種藥物,還是沒辦法有效控制時,會使用一些調節免疫系統的生物製劑,改善過敏狀況進而減少氣喘發作。 孩子有氣喘:給家長的9大注意事項 1.遵從醫囑,切勿自行停藥 許多家長常因孩子症狀改善,就將長期使用的藥物貿然停止。這樣反而會讓已經被控制的發炎反應再次惡化,有時需要會需要更強的藥物才能抑制。因此氣喘藥物的調整,一定要和醫師討論,不可貿然停藥! 2.減少過敏原的暴露 由於氣喘的孩子大多都有過敏體質。減少過敏原的暴露,就可以減少氣喘急性發作的次數。 3.避免接觸動物 貓、狗、鳥類等動物的毛和皮屑是常見的過敏原,要盡量避免 4.避免塵蟎 塵蟎也是常見的過敏原,塵蟎大多藏匿在床墊、枕頭、棉被、地毯、填充玩具等處。因此如果孩子有氣喘,家中地毯或是填充玩具應盡量減少。 5.減少灰塵、保持整潔 灰塵也會造成氣喘發作,定期清潔,減少灰塵產生,就能減少氣喘發作的次數。 6.避免化學芳香劑、除臭劑等 化學芳香劑、除臭劑有很強烈的氣味,這類的氣味會刺激呼吸道,進而引發氣喘發作,應盡量避免。 7.家中成員戒菸 二手菸對於呼吸道有刺激性,會引發氣喘的發作。蘇格蘭一項研究發現,當禁菸法案通過之後,兒童因為氣喘而住院的比率下降了18%。 8.治療過敏性鼻炎、鼻竇炎和胃食道逆流 氣喘的孩子常合併這些疾病。而這些疾病如果沒有好好控制,也會讓氣喘更不容易控制。因此在治療氣喘的同時,也要控制這些疾病。 9.記錄孩子氣喘發作的情況 醫師會根據孩子平常氣喘控制的情況,評估治療需要加強、維持或是減藥。 一般會記錄以下事項: 白天氣喘發作次數 晚上是否因氣喘(喘、夜咳)而醒來 因氣喘而使用急救藥物的次數 有沒有因氣喘導致活動受限(不能運動、不能上體育課等)

advertisement icon廣告
advertisement icon廣告
advertisement icon廣告

醫師陣容

Hello 醫師的醫師陣容由專業醫師與各領域醫學專家所組成,協助審閱網站內容並即時分享專業領域新知。

我們的專業團隊除確保醫學相關內容之正確性,並引用最新研究和可靠資料來源參考,提供高度專業、內容豐富之健康訊息。

Hello 醫師與合作之專業醫師團隊,將不斷致力於提供實用可信賴的健康新知;在健康的路上一路陪伴並守護您,一起邁向健康富足的人生。

 

看更多合作醫師
看更多合作醫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