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ackup og meta

番紅花

醫學審稿: 賴建翰醫師 · 身心科 · 博士身心醫學診所


文: Kai Shih · 更新日期:2020/05/12

番紅花

番紅花有哪些用途?

番紅花(Saffron)常用於治療以下健康狀況:

  1. 氣喘 (Asthma)
  2. 咳嗽
  3. 百日咳(Whooping Cough, Pertussis)
  4. 化痰 (作為化痰劑)
  5. 睡眠問題 (例如失眠 Insomnia)
  6. 癌症
  7. 動脈硬化 (動脈粥狀硬化 Atherosclerosis)
  8. 脹氣 (胃腸積氣 Flatulence)
  9. 憂鬱症 (Depression)
  10. 阿茲海默症 (Alzheimer’s disease)
  11. 恐懼
  12. 驚嚇
  13. 咳血 (Hemoptysis)
  14. 疼痛
  15. 胃灼熱 (Heartburn)
  16. 皮膚乾燥

番紅花能用於改善女性經痛(Menstrual Cramps)和經前症候群(Premenstrual Syndrome, PMS),對於男性則有預防早洩(Premature Ejaculation)和不孕症(Infertility)之效,另外,番紅花還能增進性慾(作為催情劑)和幫助出汗。番紅花也可能作為其他處方用途,請諮詢醫師或藥劑師以獲更多資訊。

番紅花的功效原理

目前沒有足夠的研究來佐證番紅花的功效,因此,請尋求醫師的協助,以獲更多資訊。

番紅花的注意事項與使用禁忌

若您有下列情況,請諮詢醫師或藥師:

  1. 正值孕期或哺乳期:如果正在懷孕哺乳,應該只服用醫師建議的藥物。
  2. 正在服用其他藥物:包括不須處方、坊間購買的成藥或指示藥物。
  3. 對任何含有番紅花的物質過敏:或者對其他藥物、草藥過敏。
  4. 本身患有其他疾病:例如生理系統失調,或有其他任何健康狀況。
  5. 對某些物質過敏:例如特定食物、人工色素、防腐劑,或動物過敏,如黑麥草(Lolium)、油橄欖(包括橄欖)和豬毛菜屬植物。

相較於藥品的規範,草藥營養品的相關規範沒那麼嚴格。目前也需要更多的研究佐證草藥營養品的安全性,使用番紅花之前,要先確定使用的益處,會大於風險,所以請先和醫師討論相關資訊。

使用番紅花安全嗎?

  • 孩童方面:目前對於藥草營養品會如何影響嬰兒或孩童,並沒有足夠的資訊,因此儘量避免給孩童服用。
  • 懷孕及餵母乳期間:番紅花可能會刺激子宮壁、讓子宮收縮,進而導致胎兒早產流產。關於懷孕或餵母乳期間服用番紅花,目前沒有足夠資訊佐證其相關安全性,因此站在健康的立場,先避免服用番紅花。

使用番紅花的潛在副作用

下列為可能產生的副作用:

此外,服用高劑量番紅花可能會產生下列症狀,而服用12-20克(g)則有致命疑慮:

  • 中毒,皮膚、眼睛、黏膜都變黃
  • 嘔吐
  • 血性腹瀉
  • 鼻子、嘴唇、眼皮出血
  • 麻木
  • 其他嚴重的副作用

但並非每個人都會產生上述的副作用,在此並未列出所有的副作用,因此對於與副作用有關的任何疑慮,都請諮詢醫師。

使用番紅花的潛在交互作用

番紅花可能會和個人服用的藥物或是罹患疾病,產生交互作用,因此服用前請和醫師確認。

這些疾病包括:

  1. 躁鬱症 (Bipolar Disorder): 番紅花可能會影響情緒。目前認為服用番紅花可能會引發躁鬱症病人興奮和衝動行為(躁症發作),因此躁鬱症病人應避免服用番紅花。
  2. 心臟疾病 : 番紅花會影響心跳速度和強度,服用高劑量的番紅花可能會使心臟疾病惡化。
  3. 低血壓 (Low blood pressure): 番紅花會使血壓降低。因此,患有低血壓的民眾若再服用番紅花會使血壓過低。

番紅花的建議用量

此篇文章並不代表任何醫療建議,因此使用番紅花前,請務必諮詢醫師

一般使用量是多少?

  1. 憂鬱症 (Depression):建議用量為每日服用30毫克(mg)番紅花萃取物。
  2. 經前症候群 (Premenstrual Syndrome, PMS):建議用量為服用番紅花萃取物15毫克(mg),每日2次。
  3. 月經不適 (Menstrual Discomfort):建議用量為月經來的前3天 ,每日服用3次 ,1次服用500毫克(mg)含有番紅花、芹菜種籽、茴香三者的萃取物產品。
  4. 阿茲海默症 (Alzheimer’s Disease):建議用量為每日服用30毫克(mg)番紅花萃取物。

番紅花的建議用量會因病患而異。也會因個人年齡、健康狀況和其他因素而有所不同。番紅花相關營養品並非都安全,因此請諮詢醫師,詢問適合的用量。

製成品的類型

  • 番紅花萃取物

免責聲明

Hello 醫師並不提供醫療建議、診斷或治療。

醫學審稿:

賴建翰醫師

身心科 · 博士身心醫學診所


文: Kai Shih · 更新日期:2020/05/12

advertisement icon廣告

這篇文章對你有幫助嗎?

advertisement icon廣告
advertisement icon廣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