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際關係

人際關係就是人與人之間關係的經營與維持,無論在愛情、親情、友情還是職場上,與人相處可說處處是學問。關於人際相處的各種技巧或地雷,讓我們繼續看下去...

基礎知識

人際關係

維持遠距離戀愛好難?掌握5招讓彼此感情加溫,減少遠距離的不安全感

地球村的時代,許多情侶各奔東西,在天涯海角一處打拚生活,一開始用通訊軟體甜蜜個幾句還是挺方便的,但隨著一年年過去,幾張遠程機票、長輩的耳語,以及種種不確定因素總讓人特別不安,觸不著對方的思念,引得腦筋胡思亂想,不知道心愛的是不是還想著我呢? 其實有研究顯示,維持遠距離戀愛的品質並不比近距離的差,某些情侶甚至能維持得更好,究竟關鍵在哪裡呢?《Hello醫師》將帶你一起了解5招維持遠距離戀愛的好方法,讓彼此的心能更靠近。 遠距離戀愛該怎麼維持?學會5撇步不怕感情冷淡 由於交通便捷以及社群媒體的迅速發展,讓每個人都能不受距離限制,隨時向遠在地球另一端的戀人,傳遞自己的心意,因此對於現代人而言,遠距離戀愛可以說是相當稀鬆平常的事情。 不過,情侶之間也常因遠距離,長期缺乏親密互動與深刻的交流,很容易就會讓雙方產生不安全感,最終走向分手的局面。為了避免上述狀況的發生,提高遠距離戀愛的成功率,以下提供5種方法,幫助你不再因為遠距離而感到不安: 1. 習慣對方的時間 如果雙方分隔兩地,有些只是不同城市的距離,但很多則是跨時區的思念,雙方必須思考彼此的時差、工作時間,以及休息時間,並且早一點習慣對方的生活習慣,約定好什麼時間方便互相通話、訴說心裡的愛;若沒有提早約定,恐怕雙方會被身旁繁雜事務沖亂記憶,漸漸忘記和對方聯絡。 2. 定時聯絡,建立信任 維持一段感情,無論親情、友情還是愛情,最重要的就是信任,對遠距離戀愛而言更是不可或缺;或許對方不在身旁的關係,對於訊息暫時的已讀不回、電話打不通等狀況都會格外敏感,甚至會懷疑對方的出軌,從此埋下分手的導火線。 因此,遠距離戀愛需要努力地維護與強大的信任,建議你不妨定時和對方視訊,且要約定好雙方都方便的時段,或至少讓對方聽聽自己聲音,在彼此的生日與紀念日貼心問候幾句,自己也能主動提起最近發生的好事情,讓對方在異地也能共享喜悅。透過信任以及不斷地溝通,才能建立起遠距離關係的感情基礎。 3. 珍惜聯絡的機會 對很少見面的遠距離情侶來說,每一次的通話都特別珍貴,如果雙方都在陌生環境打滾,想必更是寂寞又艱辛,想當然爾,有時一開口就想抱怨幾句,偶爾的牢騷,對方會幫你加油打打氣,但負面語言一多,就會滾成巨大垃圾,聽得對方喘不過氣,反而造成溝通上的壓力。所以,記得適量抱怨,也適度分享喜悅。 4. 別只靠通訊軟體傳情 除了善用通訊軟體,互傾情話,有時候「真實」的溫暖會讓對方更驚喜。例如假期當下,或許你不一定能趕回家與愛人見面,但一條親手織的圍巾、親筆寫的明信片,就能讓對方收到禮物時,感受臉紅紅的愛意喔!(延伸閱讀:約會前必看!4撇步搞定緊張情緒) 5. 重心別只放在對方 距離真的加大思念的難熬,你是不是偶爾會衝動,想買張機票立馬奔向對方呢?又或者,自己在空閒時只在意電話響了沒,而忽略生活大小事呢?每次接通後,不管對方的反應,自己就忍不住嘩啦嘩啦傾倒一堆話呢?以上行為都是遠距離戀愛的NG反應,你以為這是愛的表現,但遠方的他會感到不耐煩,而且很有壓力。 或許平常思念同時,你不妨也妥善安排自己的生活,可以去健身運動,也能充實自己,如此一來,每次聊天,都能談及新事物,對方也能確定您一切都好,能夠安心在外忙碌奔波。 (圖片授權:達志影像)

看更多 人際關係 相關文章

人際關係

網友訊息不讀不回、突然消失?專家:這是網路交友的常態,不必太掛心

俗話說:「見面三分情」,但是到了現今數位時代,很多人際間的交流用手機、電腦就行,連見面都不需要了,那麼還有所謂的情分可言嗎?要回答這個大哉問之前,也許可以試想自己的line是不是曾被「不讀不回」?或是手機都打到發燙要燒起來了,還是找不到對方,朝思暮想的人突然間音訊全無?不要懷疑,你被「Ghosted」了。 這個英文單字原本作名詞用,也就是鬼魂的意思。不過現在的衍生意為「人間蒸發」(Ghosting),特別是指之前用line、whatapp或其他交友軟體交流時都還好好的,但突然之間就切斷所有聯絡。 《Hello醫師》帶你了解網友突然消失的可能原因、對人帶來的心理影響以及該如何應對網友突然消失的情況。 網友突然消失的可能原因 任職於美國哀莫里大學醫學院(Emory University School of Medicine)的堅妮絲.維爾豪爾(Jennice Vilhauer)教授表示,在網路交友盛行的現世,出現「人間蒸發(Ghosting)」的比例更高,原因可分為以下兩點: 1. 非親非故,突然消失又何妨 假設你的三叔公介紹的相親對象跟你不來電,你好歹看在長輩的面子上,還是會客客氣氣地編個理由跟對方「謝謝再聯絡」,但若是使用交友軟體,這些網友其實就是「網路上相遇且聊得來的陌生人」。面對陌生人,雙方之間非親非故,突然消失又有什麼關係?你並不會因為不理1位網友,而在實際生活的交友圈背負任何罵名。 2. 選擇甚多,感覺不對就換人 交友軟體或是交友網站隨便一點,就會顯示眾多的單身男女掛在網路上尋找另一半。既然有這麼多人可以選擇,感覺不對的時候,直接抽身也沒關係,何必單戀一枝花或是一株草?這也造成尋找對象就像逛網拍買商品一樣,求姻緣竟然變成在血拼了。 網友突然消失其實會影響心理健康 對於身為群居動物的人類來說,與其他人產生連結是我們的生存技能,畢竟我們無法獨自一人在這個世界上生存下來。所以人類演化至今,大腦「內建」一套「社交監控(觀測)系統」(Social monitoring system)來觀察我們的周遭,不論是對方的臉色、語調、情境我們都會下意識地加以分析,才知道怎麼與之互動。 但是網友突然消失卻完全打破上述的規則,對方不見蹤影所帶來的模稜兩可、含糊不清讓我們完全不知道該怎麼應對,也讓我們覺得不受尊重、被拋棄、被利用了,甚至開始質疑自己到底做錯了什麼。這些反覆的提問只會讓自己的自尊心受損,如果你跟他還約了幾次會但最後他還是音訊杳然,一定會覺得更受傷,並帶來深深的背叛感。 學術上把網友突然消失的情況歸納為社交排擠(Social rejection,或譯拒絕社交),其實就是我們平常常講的排擠之意。我們若感覺自己被排擠了,所產生情感上的痛苦跟生理上的痛感在我們的腦內其實走的是同一個神經路徑(Neural pathways)。因此,服用含有乙醯胺酚(Paracetamol)的止痛藥,其實可緩解情緒上的不適。這也代表傷心帶來的痛其實不亞於身體的毀傷,我們也更應該正視網友突然消失對我們情緒的負面影響。 如何應對網友突然消失? 1. 保持同理心 維爾豪爾提到,有5成上網交友的男女經歷過網友突然消失。但弔詭的是,其中也有5成的人在網友措手不及時突然消失過。原來我們面對突然消失這種結束關係的方法時,都是受害者,也當過加害人,畢竟誰沒有封鎖過社群媒體上的網友?「要親口或親筆解釋『我們之間不合適』真的太困難了,若還要承接對方的情緒更是一大挑戰。」這種逃避的心態理所當然勝出,因為不吭一聲就消失實在容易多了,所以我們只能將心比心,不要把每次網友突然消失都太往心裡去。(延伸閱讀:總是不會安慰朋友?建立同理心是第一步) 2. 真實表達不用道歉 馬里蘭州聖瑪麗學院(St. Mary’s College of Maryland)心理系的教授葛麗.菲曼(Gili Freedman)表示,面對我們想要「說再見」的網友或是曖昧對象的時候,與其突然消失,真實地表達自己更好,也就是要直白地拒絕,因為對方面對不明不白的訊息會妄加揣測而造成情緒上的混亂。菲曼再次提醒我們,不要道歉。因為一旦說了「我很抱歉,我覺得我們不適合彼此……」,出於禮貌,對方反而不得不說「沒關係」,但是對方被拒絕已經感覺很糟了,卻還要順應社會常規而說出違心之言,反而讓負面的情緒加劇。(延伸閱讀:對不起不是隨便說說!8點看出真道歉) 其實對於喜歡把「不好意思」掛在嘴邊的台灣人,迂迴地拒絕、以「不回應當作回應」都成了我們習慣不傷感情的人際交流方式,但是發展到了網路上,無聲無息地消失只是讓我們徒增不必要的心理壓力。也許我們可以思考:為何要把「直白」與「傷人」劃上等號?溫柔而堅定地拒絕他人可能是數位時代人人必學的功課。 (圖片授權:達志影像)


人際關係

研究:交友軟體易使人憂鬱及焦慮,3招教你輕鬆交友沒煩惱

人類是社會性動物,也可稱為群居動物。我們無法獨自一人生存下來,孤單寂寞的心情也對生理、心理的健康都不好,所以人類天生有尋找歸屬、與他人連結的驅力,最終發展成友情、愛情、親情,而手機交友對此來說,便成了一個便捷的開始。不過,我們真的能靠著上傳照片、與人私訊而得到所謂的幸福嗎? 《Hello醫師》從交友軟體的問題切入,告訴你為何使用交友軟體會使人產生負面情緒,並提供你3招實用的交友建議。 交友軟體容易讓人憂鬱及焦慮 沒有誰可以預料用交友軟體到底能不能幫助你找到天命真子或天命真女,不過手機交友其實對我們的身心健康影響不小。澳洲的研究顯示,使用交友App(英文為Dating App或Dating Application)的受測者,比起沒有使用的受測者,出現焦慮、憂鬱、沮喪等情緒的比例更高。 美國「哈佛公共衛生學院」(Harvard T.H. Chan School of Public Health)研究也指出,使用交友App的受測者比起未使用的受測者,有較高的比例會採取「不健康的體重控制行為」(Unhealthy weight control behaviors),例如:服用瀉藥、減肥藥、增肌補品、類固醇等等。(同場加映:覺得自己胖?可能受K-Pop影響(上)) 交友軟體創造「照騙」現象 怎麼會為了交個朋友搞到心情很差,還得亂吃藥?這跟網路交友以照片取勝脫不了干係。有些交友軟體以「左滑,右滑」的操作方式風行全球。打開App後,在螢幕上看到你喜歡的相片,手指往右滑,系統幫你歸類;看到你不來電的相片,手指往左滑,系統替你過濾。 之後交友軟體再替你跟有緣的網友配對,讓雙方得以聯繫。一切看似十分的科學,畢竟都有數據可循。但這整個過程其實都是靠「以貌取人」來「一翻兩瞪眼」。網路交友成了一場選美大賽,難怪參與其中的人卯起勁把照片修成「照騙」,或是讓自己更符合世俗嚴苛的審美標準來奪人眼球。 不過這麼努力地經營自己了,卻無法找到真愛,一定高興不起來,心理健康必受影響。有些人認為問題出在自己的外表,可能會嘗試不當減肥方法,反而弄壞身體。(延伸閱讀:從社群網站大頭照~看出您的人格特質) 交友App玩咖多?5招揪出愛情騙子 愈滑愈沮喪?使用交友軟體前,務必先懂這3件事 身處科技發達的時代,我們無可避免得經營「網路人際關係」,其中包括怦然心動的愛情。根據未婚青年人際關係需求、愛情風格與交友軟體使用狀態之研究,綜合其數據,可以歸納出一些手機App交友的使用建議供你參考 1. 投資一定有風險,交友軟體也是! 金融商品的廣告內必須加註:「投資一定有風險,基金投資有賺有賠,申購前應詳閱公開說明書。」來提醒消費者。正所謂人比人,氣死人。交友App的用戶也得認清:當我們的樣貌、年齡等諸多條件被攤開來評選,一定會帶來相對應的壓力。被網友拒絕,非常有可能影響心情,帶來負面情緒,影響我們身心的健康。(同場加映:收到負評怎麼辦?7招教您輕鬆應對(上)) 2. 除了交友軟體,你還有其他選擇 研究顯示,上班族的受測者使用交友App的動機上,選擇「解決交友困境」人數高過於學生族群的受測者。我們得以推論:上班族的生活圈侷限於工作環境,能夠認識業務之外的人實在不多,無怪乎手機交友App成了接觸世界的一扇窗。 不過除了虛擬的網路世界之外,其實參加各式的運動社團、課程、志工活動也可以解決交友困境,我們不需要因為手機的便利性,而犧牲了認識「活生生」的人之可能性,這樣一來,也許我們也就不需要屈就交友App外貌至上的風氣。 3. 無論線上、線下,化被動為主動吧! 研究概略性地描繪出22~33歲的受試者之共同特質:有高度的情感需求,卻不會主動尋求。研究推測這些交友App的用戶無論在線下還是線上,皆抱持著「既期待又怕受傷害」的心情與人互動,被動地等待他人接納自己、對自己友好,因此難以與他人有進一步的認識。 不過交友App雖然有廣大的用戶,但網路世界也並非有求必應的許願池。如果大多數的網友都偏向被動的態度,那誰能主動開啟經營的可能呢?如果重新釐清、反思自己的需求與交友模式,才會有不一樣的結果。(同場加映:空虛寂寞覺得冷?造成孤單5原因) (圖片授權:達志影像)


人際關係

約會應該怎麼坐?開會坐門邊最安全?3種桌子座位攻略一次看

走進教室或會議室,多數人都會習慣固定坐在平常坐的座位,其實這是有心理學的根據。加拿大維多利亞大學(University of Victoria)心理學教授羅伯特齊福德(Robert Gifford)對此表示,通常人都會受領域性(Territoriality)影響,習慣坐固定的位子,就像以前會打戰奪取領土、狗撒尿標記地盤一樣。 不論是面試、開會或約會,選擇坐哪往往會讓人覺得很困擾,讓《Hello醫師》為你介紹方桌、長桌及圓桌等3種桌子的座位心理學,告訴你約會應該坐哪,會議時又應該坐何處才可以得到上級青睞。 3種桌子的座位攻略一次看:方桌、長桌、圓桌 1. 方桌:初次約會坐對面,熟了之後改並坐 在1對1的約會中,以方桌為例,請盡可能坐在對方的旁邊而不是對面,這能避免視覺上的競爭氛圍,幫助彼此能更放鬆地聊天,同時增進雙方信任關係。在肢體語言的世界,這樣並排坐的方式也象徵親密,表達「我在你身旁」、「我是你的得力助手」等訊息。不過,若是初次見面或面試,或許還是保持面對面聊天,避免造成誤解和尷尬。(同場加映:眼神接觸表露誠懇!積極傾聽的3原則) 如果座位靠近門邊,邀請的一方應坐在靠近門的一側,讓被邀請者坐離門遠一點的位置,套用在男女約會情境的話,男生坐靠近門邊,女生坐內側,這樣才會讓女生有安全感。另外,在工作職場中,可以進門先觀察對方的握筆習慣,並坐在他沒有握筆的那一邊,這能相較減低你的壓迫感,使談話更自然。(同場加映:別當句點王!4個聊天技巧變身高手) 2. 長桌:離門愈遠,權力愈大 會議室的桌子通常都是長桌,一般而言,離入口或門最遠的座位通常是權力最大的一方,在公司就是老闆或主管,在家可能就是輩分最高的長輩。至於靠近門邊的座位,通常為會議或聚餐主導權較低者,可以自由從門口進出。 所以,如果你只是一般員工,選擇會議桌中間的座位較合適,早到者請盡量挑此位子,不僅能確保和座位上每個人有眼神交流,還能成為仲介者,幫助大家集中注意力、提升士氣與自信,同樣的情況也適用在教室,積極發言的人都會偏向中間的座位。(同場加映:背稿讀稿哪種好?3招幫助演講更成功) 3. 圓桌:都可以坐,但想加分就坐長輩旁邊 那麼,圓桌會議怎麼辦?由於圓桌沒有所謂的權力座位,因為不管坐哪都可以看見彼此,這常見於家庭聚餐和華人餐廳,其象徵人人平等及團圓的氛圍。但如果有長輩一起聚餐,座位也有學問,以團圓飯為例,坐得離長輩愈靠近,就更可以為長輩夾菜,說不定長輩會因此更疼惜你。 事實上,不論是公司開會或家庭聚餐,在任何場合的約會或面談,事先準備總是好的,這不僅僅關乎位子的挑選,更能幫助自己更清楚此活動的目的和動機。不管你是什麼角色,都請儘量早到。 (圖片授權:達志影像)


人際關係

當個好老公不難!養妻守則就這 4 招

我們常聽人家說「因不了解在一起,又因了解而分開」,婚姻和戀愛交往並不相同,進入家庭需要承擔更大的責任,當然可能也包含了犧牲與包容,把對方看得比自己重要的關係。很多男人可能不了解,女人要的其實不是你的寵愛,本文將舉出身為丈夫需要學習的 4 點養妻守則,學會經營夫妻關係讓生活更幸福喔! 1. 了解對方的個性和習慣 每個女生都有她獨特的個性、習慣、興趣、價值觀、家庭觀念等等,想要當她最親近的人,你就得比其他人更能懂她。當理解對方之後,就會懂得如何應對進退,或是增加更多互動機會。舉例來說,如果你是個夜貓子,但你的妻子習慣早睡早起,想要有更多互動或拉近距離的話,或許可以稍微調整一下你的作息。 2. 相互配合、尋找共同興趣 夫妻有不同的興趣並沒有不好,事實上,這樣的多元性更能讓生活增添新的樂趣,而想要增加樂趣,中間的秘訣就在相互妥協,有時丈夫配合妻子做她喜歡的事,有時妻子跟隨丈夫去他想去的地方,說不定彼此也會找到共同的興趣。(同場加映:生活不只是工作!遊戲人生健康自信) 3. 懂得放手並支持妻子 在日常生活中,夫妻需要為達成共識一起努力,不該總是由某一方退讓或堅持,最好是互相保持彈性空間,不管是討論家具的擺設,或決定孩子要讀的學校,夫妻都必須有一方站穩立場,一方選擇放手尊重。但是妥協並不是放任不管,而是放下自己的成見,願意站對方的立場支持她。 4. 常常對妻子表達感謝 人際關係中,說話非常重要,夫妻關係當然也不例外,請不要用情緒化的字眼發洩在對方身上,這只會增加你們之間的裂痕。試著常常對妻子說感謝的話,讓她感覺被愛、被在乎,一個懂得尊重和欣賞妻子的男人,他的婚姻生活才會幸福美滿。(同場加映:眼神接觸表露誠懇!積極傾聽的3原則) 物質並不見得是滿足老婆的最佳選擇,有的時候反而老公的注意力和誠心讚美更能讓妻子有被愛的感覺。面對老婆的嘮叨,切記不要馬上用情緒回應,而是保持冷靜,釐清原因,同時也可試著讓她知道你的感受,相信對方最終會理解的。 不過,即使再溫柔或是同理對方,還是會遇到對方不願退讓,或甚至有非要把你給激怒才甘願的狀況,愈是這樣的時刻,就愈要保持情緒穩定。妻子在跟你理論或表達她的看法時,請用心聽和慎重思考後,再說出想法,才能理性的雙向溝通。 (圖片授權:達志影像)


人際關係

家家有本難念的經!了解婆媳問題3大常見原因與解決之道

「我跟你媽掉水裡要救誰?」想必這是對許多男性來說最苦惱,也最不想被問到的問題,在許多家庭中,婆媳不合是常見的問題。《Hello醫師》本文將為您剖析婆媳問題的3大原因,以及在家庭中,婆婆、媳婦及同時身負老公和兒子2種角色的男人,如何化解婆媳問題的2大解決之道。 產生婆媳問題的3大原因 1. 情感問題 婆媳之間,不管是為奪取男人的心,或是討婆婆的恩寵,中間都有競爭元素,好比說,媳婦可能會和婆婆爭吵誰對兒子的影響更大,或是兒子更愛誰。此外,有的父母還會過分嚴苛地審視兒媳婦,即使在兒子結婚後,仍持續質疑這樁婚姻的合適性,這樣卻可能會帶來無止盡的家庭衝突,最後導致離婚或親子疏離。 當然,也不是每個家庭都有婆媳問題,有的夫妻因為在婚後跟對方的長輩有更頻繁的互動,所以彼此之間能有更好的溝通空間,長輩既得到尊榮,媳婦也在新的家庭中感覺被接納。通常健康的家庭關係都有個共同點,那就是隔代之間的感情非常緊密。(推薦閱讀:如何增進夫妻關係?教你3招帶你重燃愛火) 2. 男生小時候依賴媽媽 要理解媽媽對媳婦的心理,就得談談兒子的小時候了,母親往往是孩子第一個接觸的人,隨著年紀增長,特別是在青春期時,兒子漸漸不再像以前那麼依賴媽媽了,並轉向學習和效法爸爸,換句話說,當男生愈長愈大,他會愈像爸爸,而不是媽媽。雖然兒子不再依附媽媽,但這不代表母子關係會變冷淡,這只是說明從前的男孩已經長大成男人了,這是件好事。 事實上,兒子與母親的分離是男人成熟的必然要素,因為他需要先重塑對「女人」的概念,才能步入一個健全的婚姻化家庭,夫妻要付出和奉獻,一味依賴著媽媽無疑只會讓婚姻關係陷入危機,畢竟家庭的職責是關乎兩個人的事,而不是媽媽。(推薦閱讀:心理發展不全 戀母情結不是愛上媽媽) 3. 媳婦讓媽媽覺得被取代 對媽媽來說,這樣的分離想必是難以接受的,根據美國癌症研究機構福瑞德·哈金森癌症研究中心(Fred Hutchinson Cancer Research Center)臨床研究發現,媽媽的腦中確實存在著兒子的微嵌合(Microchimerism),指胎兒離開母體前所留下的一部份細胞,所謂母子情深並不無根據,媽媽掛念兒子的心一直都在。 所以,當媽媽感覺自己在兒子心中的地位被取代了,隨之而來的就是很深的被拒絕感,且可能會無意識地怪罪媳婦,這通常於結婚當天才會真的意識到兒子的「離開」。另外,如果母親過去曾經歷其他男人的背叛或失職,她或許會把這些情緒一併導向對兒子婚姻的憤怒。從妻子的視角,當婆婆佔用太多丈夫的時間,她就會起嫉妒心,婆媳衝突容易一觸即發。 婆媳問題如何解決?學會2大方法,改善婆媳關係 1. 媽媽放手媳婦尊重 論到處理婆媳衝突的關鍵人物,我們通常會把責任都推給婆婆和媳婦,斷定它就只是「婆」和「媳」的問題,但其實做為丈夫和兒子,也有相當的責任需要擔當。兒子結婚成家後,媽媽要記得放手,請尊重他們夫妻經營自己家庭的方式。此外,也不要為了奪回跟兒子的關係,在背後說媳婦的壞話,更不要利用兒子的心理,刻意使用方法拉近彼此的距離。 另外,媳婦也要記得,結婚也是2個家庭的連結,即便得不到婆婆的認同,但為愛丈夫的緣故,您仍需要尊敬長輩,用愛包容婆婆及他的家人,甚至有些婆媳還能發展成像朋友一樣的關係,家庭關係更和睦。 2. 丈夫要讓妻子有安全感 做丈夫和兒子,請試著站在她的立場著想,主動傾聽想法,讓她覺得有安全感,只要能夠讓老婆相信你,其他關係上的問題也會自然迎刃而解了。丈夫最糟糕的示範就是不尊重妻子,甚至在遇到問題時,先去問媽媽的建議,進而製造不必要的誤會,較好的方案是您先和妻子商量,再一起去請教媽媽,這才是尊重妻子和媽媽的好男人典範。 提醒各位男性,千萬不要覺得不好意思開口,而總是在猜測對方的想法,不妨直接關心和詢問如何改善,相信都會讓她感覺被愛和開心。例如,當妻子跟你反應媽媽經常干涉她做家事,或對教養小孩的方式有意見,請您主動跟媽媽討論,並幫她們劃清界線,這才是正確的做法,畢竟將來和你在一起白頭偕老的是妻子,不是媽媽。 (圖片授權:達志影像)


人際關係

不知道怎麼安慰人?建立同理心是第一步!

看見身邊的人陷入沮喪或失望中,你總是不知道怎麼安慰對方嗎?人生起起落落,難免會有悲傷及失落的時候,儘管心裡百般想要幫助對方,但卻因為說錯話,或是沒有表現出同理心,結果愈幫愈忙,甚至破壞你們之間的關係。 不論是感情受挫或工作失意,人都需要心靈上的撫慰。《Hello醫師》教你如何成為親友在悲傷汪洋中的浮木,幫助分擔他們的痛苦。 安慰是一種能力,第一步是學會同理對方 我們不是生來就會安慰人,而是依靠成熟過程的歷練和學習,換句話說,安慰是一種可以被開發的能力,而懂得安慰的人一般通常都具備幾種特定的特質及行為。 同理心是安慰的重點,看似簡單卻十分困難,因為對方若感受不到被同理,任何安慰的話其實都是徒勞。根據情況的不同,我們必須先理解對方需要什麼,並嘗試去了解他所在乎的「點」,可能是某人的言行舉止,也可能是對自己的失望。 安慰的訣竅在於理解與接納,比起大費周章地急著幫他解決問題,對方或許只希望身邊有人能傾聽,分享他正在經歷的痛苦,覺得自己被他人理解。 有時候言語反而會成為安慰的阻礙,像是在對方才剛失去摯愛的親人的情況,給予合適的非言語行為和肢體語言,反而更能表達您的誠懇,如眼神交會、拍肩、擁抱,以及其他誠心關懷的肢體表現。多數人都會因此覺得有安全感,且更能接納你的關懷,但請依循你們平常的互動模式,若搭肩擁抱會讓彼此尷尬和不自在,其實就不必勉強。(同場加映:善意謊言是好的!不自私且有同理心) 安慰最忌諱敷衍,請多表達關心鼓勵 安慰最怕敷衍帶過,試圖告訴對方這沒什麼大不了,甚至用玩笑轉移焦點,這種行為只會讓傷心的人變得更加負面。若你害怕被對方情緒影響,建議如實告訴對方,相信對方也一定能理解。 其次,建議不要以「為什麼」提問,這會讓對方有種被定罪感。對此,美國華盛頓大學(University of Washington)心理學教授約翰葛特蒙(John Mordecai Gottman)建議,探察式問題會是更好的提問方式,像是「可以告訴我你的顧慮和想法嗎?」或「可以讓我了解你的心情嗎?」等。 另外,認清自己所扮演的角色很重要,請照著你們之間的關係說合宜的話,切勿搶他人角色風頭,就像父母有自己該扮演的角色,並不是伴侶或朋友可以代替的,只有由合適的人說出來,安慰才會奏效。最後,別忘了表現對傷心者的愛和肯定,簡單一句「我相信你」都是很好的鼓勵,讓他能重燃希望,繼續前進。 (圖片授權:達志影像)


人際關係

擔心婆媳關係出問題?對媳婦做到「3不1要」,世上最棒的婆婆就是你!

女性一生中的角色不斷轉變,從女孩、女人、妻子(媳婦),接著又變成媽媽,隨後某一天當自己的小孩長大生子後,自己也變成了別人的婆婆。 自古以來,婆媳關係一直是許多女性婚後的最大課題,若你最近剛當上準婆婆,擔心婆媳關係出問題,不彷參考以下《Hello醫師》為你整理的好婆婆4要點,幫助你在家庭生活中與媳婦相處融洽。 對媳婦做到「3不1要」,婆媳關係沒問題! 婆媳衝突最大的問題,有時是在未認識對方以前,就先入為主,將對方貼上標籤,建議無論是媳婦或婆婆在變成一家人之前,可先放下成見,預先做好包容、適應與摩擦的心理準備。若在尚未同住之前,婆婆或媳婦便預見某些由價值觀或習慣差異所帶來生活問題,建議可先做些生活上的調整,例如住不同樓層、彼此負責不同打掃區域等,以減少可能的摩擦。 以下為各位準婆婆們介紹婆媳相處之道的4大要點: 1. 不強求媳婦符合期待 有些婆婆會用自己教孩子的方式教導媳婦,但這樣並不適當,因為她與您的兒子一樣都有來自原生家庭的價值觀及生活經驗,那是她今日個性和價值觀的基礎,同時也可能是你兒子喜歡上她的原因,建議多花一段時間跟她相處,相信你會在她身上看到更多更好的一面。 我們經常會將自身的期望套用在別人身上,雖然在媳婦到來之前,婆婆可能會對她有許多期待,但選擇仍在於她,我們無法強迫別人符合自己的期待。同時,你也需要接受跟兒子關係的轉變,因為他已脫巢成家了,做父母的應相信他和他的老婆,放手讓他們去做好每一項決定,別再為孩子處理所有事。 2. 不批評、不擅給媳婦建議 要成為人見人愛的婆婆,就應避免對媳婦酸言酸語,或不請自來的意見。建議不要在自己兒子或眾人面前大肆批評,恐怕只會造成彼此有更大的隔閡。很多時候事情並沒有所謂的對錯之分,僅因彼此身處不同的立場,有不同的觀點,僅此而已,只要我們把眼光放遠,相信你們的關係可以更加親近。 面對婆媳衝突,建議不要讓兒子擔任溝通的橋樑,更不應叫他選邊站,家人應該以愛相互扶持,而不是視之為敵。同樣地,當夫妻吵架時,父母大可不必「參一腳」,讓夫妻自己解決正是長輩能做的最好方法,讓孩子自己去親身經歷,或是等他們向你請教再提出看法也不遲。另外,若要送媳婦禮物,也建議送她會喜歡的東西,或是和給兒子的差不多的禮物,避免會讓她因差別待遇而難過。 3. 不過度介入夫妻生活 樂於助人當然是好事,但過度介入卻終會帶來反效果,身為長輩,請留意你的熱心是幫助兒子及媳婦,而不是徒增困擾。要知道,兒子與媳婦已是成人,代表他們有能力組織家庭、教育小孩,因此建議讓他們自己學習擔任父母的天職和責任。 如果婆婆要釋出關心,可透過詢問其近況,但不用挖出細節,原則上只要讓夫妻知道您願意幫助即可,並盡可能不干涉他們的家庭時光。建議謹慎拿捏與孩子家庭的界線,切勿無預警地出現在孩子家或要求參與每個家庭聚餐及其社交場合。 此外,部分長輩會希望在生產時能在產房見證孫子的出生,但這是屬於父母與孩子很親密的時刻,因此有些父母不會邀長輩來醫院,請公婆不要過於在意,並尊重孩子所做的決定,相信他們一家過幾天就會來找你報喜了! 4. 要認識、讚美及感謝媳婦 既然已經成為一家人了,請放寬心地好好認識她,建議可以從彼此共同的興趣作為話題開始聊天或研究,像是她的興趣、喜歡或討厭的東西等等,讓彼此有更多連結,這樣往後相處起來就更容易了,比起婆婆跟媳婦的關係,還多了更像是朋友或甚至是母女的情誼。 此外,當您去了解和發現她的優點時,請不要吝於給讚美的話,在家族之間談話或聚餐時,也盡量別置媳婦於局外,可以主動邀約她一起參與,讓她有被接納和關心的感覺。(同場加映:眼神接觸表露誠懇!積極傾聽的3原則) (圖片授權:達志影像)


人際關係

眼神接觸表露誠懇!積極傾聽的3原則

在談話中,您是否曾面臨過對方看起來正在聽,卻心不在焉的狀況?我們有時候會掉入這種「假傾聽」情境裡,不管是在想別的事情,或是純粹放空,它都會給別人留下不好的印象,讓對方覺得不被尊重。以下舉出積極傾聽(Active listening)的三個原則,只是「聽到」還不夠,理解和同理對方想表達的內容和想法,才是一個好的傾聽者。 1. 眼神交集和肢體語言表達興趣 我們都知道眼神交集很重要,只要看著對方的眼睛說話,就能表現出誠懇的態度;有時候我們看著對方的眼睛,就可以得知對方的情緒,甚至是那些沒有用言語表達出的隱藏訊息。但是也不要直盯著對方看,這反而會帶給對方壓迫感,眼對眼大約控制在5秒內即可,然後可以緩緩轉向其他地方,像是嘴巴和額頭,或轉移視線至兩側或上方,但請避免往下看,因為這會讓對方覺得您想要結束談話了。 此外,肢體語言也能傳達內心情緒和想法,如語調、手勢,以及身體姿勢,舉例來說,交叉手臂會使人看起來防備心很重、不容易親近。建議您將身體呈坐姿並微微傾前,這能讓對方感覺您對談話內容感興趣。不過要注意,過度專注在對方口音和說話方式,反而會使您分心;專注於當下,並隨時準備回應對方,是表現認真傾聽的訣竅。 2. 談話不插嘴 勿急著接話 聆聽最忌插嘴,不論多麼想說,或是不同意對方的觀點,請至少等他把那一段話說完,再把您闡述自己想講的內容。有些說話反應很快的人可能不知道,自己有時候會不停打斷對方講話,這種插嘴行為一般會被解讀為「我比你重要」、「我才是正確的」、「我沒時間聽你說」等等自我(Ego)的思想;有的人甚至會把談話當作辯論比賽,一心只想讓對方無力還擊。 另外,談話過程中,偶爾突然安靜幾秒並不尷尬,無須時時為了炒熱氣氛而急著接話,因為對方或許正在釐清腦中思想和情緒,而這需要時間。作為一個負責任的傾聽者,請耐心等待對方表達想法後再回應。若是談論比較難過的話題則更是如此,您也可以同時準備衛生紙準備遞上,因為人在面對內心隱藏的傷痛時,可能會需要哭出來釋放,這時千萬別打斷其發言,更不要還沒聽完就妄下結論。 傾聽時要專心,別一邊聽,一邊想著要怎麼回應他,對多數人來說,一心二用是行不通的。建議您在對方說完之後,在腦海中試著用關鍵字和畫面做串聯,並真誠地以肢體動作回應肯定他,像是點頭、微笑,或重複對方說的一段話。 3. 適時回應 別主動提解決方法 談話過程中,適時的回應可以表現一種情緒認同感,這不僅證明您有在認真聽,同時也接納對他所說的。像是當講到哀傷之處,傾聽者可以流露出同理的表情;講到開心之處,則能展現快樂的情緒。當然也不必刻意演給對方看,感情表露得愈自然愈好,設身處地以對方角度思考,在建立同理心同時,也藉此加深彼此的連結。 此外,擅自提出解決方法、指導對方怎麼做,可能不是一件好事,因為多數人只是想要有個傾訴的對象。至於如何解決當前問題,他們自然有自己的想法,除非對方開口問,不然還是專心做一個傾聽者就好。若想進一步了解對方,建議專注在彼此都有共識的事情,在不確定是否理解對方的情況下,不要害怕向對方確認,也能給對方補充說明的機會。


人際關係

向被你傷害的人道歉!5步驟甩開遺憾

人生中難免有些時刻心中對自己充滿失望,或對過去的某些事情感到後悔。研究發現遺憾所帶來的心痛,確實會影響人的生理和心理健康,讓我們一起找出遺憾的本質,並嘗試文內為您整理的5個步驟,以甩開遺憾的束縛。 相信自己 後悔是很常見的情緒,人生存有遺憾在所難免。有時候您發現自己走不出來,但別人卻可以,是因為其他人面對遺憾的方式,是把自己從遺憾的重擔釋放出來,並享受生活。別認為自己做不到,如果您願意從行為中學習、面對錯誤背後真實的意涵,您也非常有機會能從遺憾中解放自我。 接受沒有人是完美的 若您總是糾結於後悔的情緒,那表示您是一個很負責任的人。有肩膀的當責,是一種良好的特質,不逃避面對自己犯過的錯誤也很重要,因此,沒關係的!別對自己太苛責,好好思考那些藏在行為動機背後真正的內在原因。 然而接受自己只是一個凡人,也能幫助自己平衡心理,並坦然面對那些過失。凡人總有極限,有些事情您可以做得到,但總是有無法掌握的事。即使您對一件事情了解得很透徹,仍有可能會做出錯誤的判斷,這就是人性。有時難免情緒下衝動行事,每個人都不是完美的,每個人都有缺點也都會犯錯。 想想自己對待他人的方式,也想想自己如何看待親人好友的不完美,您也應該練習用接受他們的方式來善待自己,請您記住,錯誤並不是為了凸顯失敗,它只是人性的一部分。 如何從錯誤的遺憾中掙脫? 面對遺憾並不表示就能夠完全釋懷,您可能還是會覺得惱怒、傷心,或有罪惡感。若是出現了這些情緒,要如何掙脫遺憾的束縛呢?以下有5個步驟您可以嘗試看看: 接受這些情緒,讓自己充分感受並安撫它們,就如同您安撫一個情緒化的孩子。 告訴您自己,一切都會好的。對自己有同理心,出門散散步或泡個熱水澡放鬆自己。 跟最好的朋友約會,跟他們聊聊您的感受。 如果可以,向被您傷害的人道歉。 若無法得到回應,那就對自己承諾,將來也用相同的方式幫助他人。 或許您會獲得受您傷害的人的原諒,也或許不會,但您應該意識到您對自己的失望,並減少在意他人怎麼想。無論您的遺憾是什麼,您都有放下它的責任;意識到自己是一個什麼樣的人,永遠比您犯過什麼樣的錯重要。


人際關係

另一半有亞斯伯格症?相處做到這5點,戀愛、生活沒問題!

亞斯伯格症(Asperger Syndrome,簡稱AS)這個名稱大家應該不陌生,也曉得與亞斯伯格症相處並不容易。除了台北市長柯文哲外,熱門台劇《誰是被害者》中,知名男星張孝全也在劇中飾演一位亞斯伯格症的鑑識人員。 亞斯伯格症者會聚焦於自己有興趣的事物上,但不代表他們對其他事物都不關心,他們只是不擅用表情或肢體表達。此外,有亞斯伯格症的人也常受同儕欺負,在戀愛關係中也經常被誤解。 《Hello醫師》將為您介紹亞斯伯格症患者4大特質,並分享與亞斯伯格症患者相處的5大重點。 亞斯伯格症4大特質 亞斯伯格症與自閉症類群障礙的症狀差不多,因此美國精神病學協會(APA)將亞斯伯格症歸類到自閉症類群障礙(Autism Spectrum Disorder),或稱自閉症光譜障礙之中,然而在2013年更新的精神疾病診斷與統計手冊第5版(DSM-5)內,則將對亞斯伯格症的症狀診斷從手冊內移除,因為其症狀已被包含在自閉症類群障礙的眾多症狀當中。 亞斯伯格症並不是疾病,沒有辦法以單一測驗來「診斷」,而是以特質來判斷,常見4大特質包含: 與人社交時有困難 重複的行為和固定的興趣 思考時會原地不動 只專注在常規和慣例上 (同場加映:一夕之間變天才!學者症候群怎麼回事) 與亞斯伯格症者相處的5大重點 雖然亞斯伯格症者會有社交障礙,但他們也渴望與人交談、相愛,以文章前面提到《誰是被害者》中的張孝全所飾演的角色方毅任為例,有妻女的他,沒辦法和正常人一樣與他人相處,認為自己的特質總是一再傷害老婆和女兒的心,因此如果伴侶有亞斯伯格症,或是具有相似特質的對象,請記得下列5點: 1. 不要把錯都怪在對方身上 情侶之間相處總會有摩擦,需要彼此溝通和理解,也許是對方達不到你的期待,也許是自己無法理解對方,而具有亞斯伯格症特質的人,他們無法讀懂別人的臉部表情或是肢體語言,或是無法確切體會別人的感受,他們在交談時,會避免眼神接觸,或是講話語調單一、面無表情,請記得這些特質並不是針對你。 2. 多了解亞斯伯格症 如果不夠了解對方,就會容易誤解對方的意思,亞斯伯格症患者不擅長語言以外的溝通方式,如表情、肢體溝通等,他們對情感的表達方式和一般人不同,但這並不代表他們不在乎。多了解亞斯伯格症的特質,也能較有效減少兩人相處的摩擦。(推薦閱讀:認識亞斯伯格症:亞斯伯格是種特質不是病) 3. 重新了解另一半的行為 也許我們會誤以為對方明明知道我們需要什麼,卻故意忽略我們的需求,但是一旦我們這麼認定,兩人之間就會有更多摩擦,所以我們可以試著用列清單的方式,了解亞斯伯格症特質的人為什麼會這樣跟你相處。應該包含特定的場景或是對方的行為,或是這些情境給您的感受,以及對方真正的想法。 4. 具體說出自己的想法 很多人都會覺得另一半應該要夠了解自己需要什麼,但事實上,除非另一半能通靈,否則沒辦法猜中你的想法,更不用說有社交困難的另一半,你需要教導有亞斯伯格特質的他們怎麼和你相處,比方說,你可能認為每天道早安晚安、情人節一定要送花等等才是在乎你的表現,就把這些行為列為兩個人的「規定」,個人化的清單,告訴他們什麼時候、什麼時間做這些,也不用硬要求他們「完全理解」這麼做的原因。 5. 告訴他們你希望彼此有更多交流 因為你和另一半處理情緒的方式不同,情感上的交流當然也會比較困難。不妨拿起紙筆,寫下兩人想如何增進彼此交流,寫下彼此希望對方做些什麼,或是怎麼做可以讓對方覺得你們有交流,之後交換彼此列出的清單,照著對方希望的方式互動,這會許能夠增強你們之間的情感連結。(延伸閱讀:情緒反覆難相處!認識邊緣型人格障礙9大典型症狀與治療方法) (圖片授權:達志影像)

advertisement icon廣告
advertisement icon廣告
advertisement icon廣告

醫師陣容

Hello 醫師的醫師陣容由專業醫師與各領域醫學專家所組成,協助審閱網站內容並即時分享專業領域新知。

我們的專業團隊除確保醫學相關內容之正確性,並引用最新研究和可靠資料來源參考,提供高度專業、內容豐富之健康訊息。

Hello 醫師與合作之專業醫師團隊,將不斷致力於提供實用可信賴的健康新知;在健康的路上一路陪伴並守護您,一起邁向健康富足的人生。

 

看更多合作醫師
看更多合作醫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