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據世界衛生組織 (WHO) 的研究數據顯示,東南亞地區有高達 55% 的死因源自於慢性病的發生,而這些疾病包括心臟病、糖尿病、中風和癌症,意味著東南亞地區的民眾正面臨來自慢性非傳染性疾病的龐大威脅。
深入亞洲:5成以上死因由慢性病造成!
根據Hello Health 集團研究顯示,在東南亞地區有超過一半以上的死因是由慢性病所引起。包括心臟病、糖尿病、中風和癌症等。
以追求健康為訴求的Hello Health 集團因此特別深入研究,了解亞洲的慢性病情況,告訴您這些慢性病如何影響亞洲人!
根據Hello Health 集團研究顯示,在東南亞地區有超過一半以上的死因是由慢性病所引起。包括心臟病、糖尿病、中風和癌症等。
以追求健康為訴求的Hello Health 集團因此特別深入研究,了解亞洲的慢性病情況,告訴您這些慢性病如何影響亞洲人!
根據世界衛生組織 (WHO) 的研究數據顯示,東南亞地區有高達 55% 的死因源自於慢性病的發生,而這些疾病包括心臟病、糖尿病、中風和癌症,意味著東南亞地區的民眾正面臨來自慢性非傳染性疾病的龐大威脅。
慢性非傳染性疾病已是東南亞地區的頭號殺手。所謂慢性非傳染性疾病或非傳染性疾病,皆是指無法透過與人接觸行為而傳播所造成的非傳染性疾病。 據統計,這些慢性疾病每年可奪去將近850萬人的性命。
一項關於東南亞心臟衰竭的研究表明,來自東南亞國家的人更容易死於「慢性非傳染性疾病」:
資料來源:Hello Health集團取樣自亞洲地區超過9千份之讀者調查結果
於此同時,台灣地區發生動脈粥狀硬化性心臟病,或動脈硬化斑塊沉積為慢性病致死之第2大死因。在印度,非傳染性慢性疾病就佔約死亡人數的 6成—心血管疾病如缺血性心臟病、腦血管疾病如中風則是主要原因。
這些危及生命的慢性疾病多由特定的生活方式所引起。例如過度偏食、飲食不均,久坐不動的生活方式,抽煙等日常習慣,使得這些慢性疾病逐漸生成、造成威脅。然而,正確的生活方式—包含健康的飲食習慣、定期運動、戒煙或遠離其他煙類製品—都可達到至少 80% 的中風、心臟病和糖尿病過早發生的風險。
然而最重要的問題是,那我們是否做了什麼防範措施來因應?
事實證明,這些不良的生活習慣和罹病的風險並沒有因此在亞洲地區消失。 Hello Health 集團針對了旗下各地區包含印尼、馬來西亞、泰國、緬甸、台灣和印度數千名的讀者群深入調查,結果顯示,人們最常查詢的3 大健康主題如下:
另外,研究調查並顯示,相較於其他地區而言,亞洲人更關心特定的慢性疾病勝過於其他。
根據 Hello Health 集團進行的讀者問卷調查,「體重管理」和「壓力管理」已成為亞洲人最首要關心的健康情況。
亞洲人最關心何種健康狀況或疾病? —依國家/地區分類之總體指標圖表
對於馬來西亞、緬甸和泰國的讀者來說,其配偶或親人的健康仍是他們最關心的議題,包括癌症、心臟病和高血壓皆高居查詢首位。
而當讀者們被問及最在意的父母健康狀況時,高血壓、心臟病、中風、癌症和慢性疼痛疾病,在調查中更名列前茅。這顯示出亞洲人其實總是擔憂著自己和周遭親人是否可能罹患慢性疾病,並想了解罹患慢性疾病的各種風險因素。
在與慢性病相關的類別中,心臟健康成為所有 Hello Health 集團網站中瀏覽量最高的類別。高血壓則是除了印度以外的多數國家/地區查詢中最受歡迎的健康項目。其次分別為心臟病、其他心血管疾病和心臟衰竭。
另外,癌症和糖尿病仍然是Hello Health 集團讀者最熱衷的瀏覽疾病類別;而肝癌、大腸直腸癌、肺癌和乳癌則是最常閱讀的疾病類別。台灣部分,讀者最熱衷瀏覽的疾病內容則依序為心臟疾病、癌症、糖尿病與中風。
此資訊為根據Hello Health網站上的讀者自2021年5月至8月期間之互動率而來
亞洲最常見的慢性疾病有哪些、它們究竟如何影響人體健康?以下為亞洲區最常見的慢性疾病。
根據研究顯示,由於有越來越多的人口持續罹患高血壓、糖尿病等慢性病,並仍受煙害等危險因素所致,亞洲的心血管疾病和心臟衰竭比例呈上升趨勢。由不良生活習慣所引起的心血管疾病之一,包含動脈粥狀性硬化疾病,即是由高膽固醇、高血壓、吸煙、糖尿病和缺乏運動等因素而引發的動脈增厚所致。
根據國際糖尿病聯盟(IDF)的研究數據顯示,糖尿病在亞洲已成為流行性疾病,甚至在東南亞和西太平洋國家一帶已分別造成 110 萬和 130 萬人次死亡。由於過度肥胖等不良生活方式會使罹患第 2 型糖尿病的風險大增,這不僅讓身體容易產生胰島素阻抵,糖尿病患者罹患心血管疾病的風險因此更將高出平常人的 2 ~ 3 倍。
任何人皆可能罹患癌症。也就是說,有部分因素將增加罹患癌症的風險。包含年齡、遺傳和特定類型的癌症,尤其是長時間接觸誘發因子的患者,更是罹癌的高風險族群。然而,選擇正確的生活方式與否和環境因素也將增加罹患癌症的風險。若持續抽煙,則易導致肺癌、口腔癌、咽喉癌和其他器官的癌症發生。
許多中風案例大多是由不當的生活方式所引起的。包括高血壓、肥胖、糖尿病和高血脂膽固醇水平等。
您可以透過避免並改善以下4大生活習慣,以降低中風發生的風險:
中風有2種類型:缺血性中風和出血性中風。
缺血性中風佔中風案例的 87%。當流向大腦的血液受阻塞時就會發生,從而阻斷大腦的供氧狀態,而導致腦細胞死亡和大腦功能喪失。
出血性中風則是因動脈破裂所引起的大腦表面出血。若有高血壓和動脈瘤等疾病,就易導致動脈破裂和漏血,轉而讓大腦增壓而殺死腦細胞。
這篇文章對你有幫助嗎?
https://www.who.int/southeastasia/activities/noncommunicable-diseases-are-the-no.-1-killers-in-the-who-sear
https://www.ncbi.nlm.nih.gov/pmc/articles/PMC6994761/https://www.researchgate.net/publication/276074157_Heart_failure_in_Southeast_Asia_facts_and_numbers_HF_in_Southeast_Asia
https://www.sciencedirect.com/science/article/pii/S0735109718304303?via%3Dihub
https://www.cdc.gov/stroke/types_of_stroke.htm
https://www.idf.org/our-network/regions-members/south-east-asia/diabetes-in-sea.html
https://www.idf.org/our-network/regions-members/western-pacific/diabetes-in-wp.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