糖尿病

糖尿病是一種慢性的代謝異常疾病,因為體內胰島素缺乏或功能不全, 對糖類的利用能力減低,甚至完全無法利用而造成血糖上升。久而久之便可能會導致其他嚴重的問題,如心臟病、失明或腎臟病等等。主要分為 第一型糖尿病 、 第二型糖尿病 、妊娠糖尿病等類型。

基礎知識

糖尿病

【糖尿病駕駛安全7】糖友可安全駕駛?預防低血糖全攻略 超實用E-book助您安心GO

糖尿病高居國內主要死因第5位,估計糖友高達250萬;糖友可能對於共病與併發症所帶來的危害有所警覺,但也常忽略糖尿病造成的交通安全問題,包括低血糖、糖尿病用藥及周邊神經病變等,都可能陷糖友於駕駛風險之中。 ⠀ 《Hello醫師》特別與中華民國糖尿病學會與中華民國糖尿病衛教學會合作,針對「糖尿病與駕駛安全」推出一系列報導,並佐以影音、解釋性資訊圖表、動畫及電子書E-book等形式,讓民眾更了解「測了再上,就是(90)要安全」的重要性(編按:即血糖值 90)。 【穩糖駕車安心GO:測了再上 就是(90)要安全】E-book   糖尿病友除了要避免血糖超標外,也不能忽略低血糖可能引發的立即性危害。低血糖的症狀包括發抖、頭暈、肚子餓或冒冷汗,部分糖友甚至在低血糖初期時沒有任何症狀,直到昏倒、失去意識才知道有低血糖問題;若發生在駕駛時,可能導致嚴重的交通事故,對自己和他人都可能造成傷害。 為了提升糖友重視駕駛安全議題,《Hello醫師》攜手中華民國糖尿病學會與中華民國糖尿病衛教學會,推出【穩糖駕車安心GO:測了再上 就是(90)要安全】衛教手冊(E-book)。這本電子書專門為糖尿病友所設計,主要內容包括以下重點: 認識糖尿病 糖尿病與駕駛安全 低血糖與駕駛安全 測了再上就是(90)要安全 併發症與駕駛安全 糖尿病日常照護及併發症預防 此外,電子書還貼心提供實用的血糖紀錄表及醣類食物代換表。血糖紀錄表幫助糖友每日追蹤血糖變化,適時調整藥物、飲食與運動量;醣類食物代換表則讓糖友了解,如何靈活選擇不同的食材,精準補充血糖,讓血糖管理更多樣化。 透過這本電子書,糖友們不僅能掌握駕駛安全的知識,還能學習照護糖尿病的技巧、避免併發症出現,享受更安全及安心的生活。 《Hello醫師》【穩糖駕車安心GO:測了再上 就是(90)要安全】衛教手冊電子檔,即日起提供民眾免費線上閱讀,幫助糖友能隨時掌握正確的駕駛安全衛教知識。 糖尿病與駕駛安全系列文章 糖友最常忽略「低血糖」 糖尿病學會理事長黃建寧:「測了再上 90要安全」 上路駕駛有撇步 糖尿病衛教學會理事長歐弘毅:糖尿病不可怕 高低血糖都要測 糖友慎防眼睛、腎臟病變 楊宜瑱醫師:定期檢測保平安(本文) 周邊神經病變別輕忽 陳榮福醫師:遇突發狀況易反應不及 「糖友和一般人一樣」沈宜靜醫師:低血糖可預防 可處理 可避免 測了再上免緊張 低血糖可以上路嗎?出現低血糖怎麼辦?必看動畫教您安全上路 更多糖尿病相關資訊,請點選下方【糖尿病與駕駛安全】專區或至中華民國糖尿病學會、中華民國糖尿病衛教學會查詢。 領取【限量專屬優惠 + 免費試用】 ⠀ 快前往 ➜➜《Hello醫師揪好康》 任何相關內容合作、採訪活動及投稿邀約,歡迎聯繫:[email protected] 快追蹤《Hello醫師》LINE、FB,健康訊息不漏接!

探索更多糖尿病類別

看更多 糖尿病 相關文章

糖尿病

【世界糖尿病日】糖友年輕化「死亡率增4倍」 控糖5撇步防共病「逆轉糖尿病」

國人糖尿病盛行率高達12.8%,逐年升高,其中,65歲以上糖友就佔了一半;隨著台灣邁向超高齡社會,「老年化」將愈趨嚴重;但在此同時,39歲以下的年輕糖友也愈來愈多,預估到2045年將增加3.6倍,死亡率恐較一般人增加4倍。面對高齡與年輕病友的雙重挑戰,衛生福利部國民健康署聯合中華民國糖尿病衛教學會、中華民國糖尿病學會等團體,共同推動「健康生活,智慧醫療」概念,呼籲糖友透過「控糖5撇步」,除預防共病發生,也希望達成「逆轉糖尿病」目標。 每年11月14日是「世界糖尿病日」(World Diabetes Day,縮寫為WDD),糖尿病衛教學會理事長歐弘毅說,為紀念發現胰島素的班丁醫師(Frederick Banting),世界衛生組織(WHO)與國際糖尿病聯盟(IDF)便以他的生日─11月14日,在1991年發起「世界糖尿病日」;目前每年約有一百多個國家、多達1億人參與,是全球最大的糖尿病活動。 國健署與糖尿病衛教學會、中華民國糖尿病學會及糖尿病關懷基金會等單位,30日舉辦「世界糖尿病日」系列活動,藉由「控糖多e分,健康滿級分」概念,呼籲糖友善用數位科技,讓血糖管理更符合個人需求,實現「精準控糖、快速達標」的目標。 國健署長吳昭軍呼籲透過「控糖五撇步」,倡導健康飲食、運動、控重、用藥及監測,並提醒善用成人健檢,逆轉糖尿病前期與代謝症候群。圖/糖尿病衛教學會提供 國健署署長吳昭軍表示,包括連年高居十大死因第一名的癌症,以及其他糖尿病、高血壓、高血脂在內,每年國人因慢性病死亡人數高達7萬多人,佔每年死亡總數的6成之多,「但大家會擔心新冠肺炎疫情,卻對慢性病造成的威脅沒什麼感覺」。 吳昭軍說,在慢性病防治工作中,糖尿病又扮演最重要的角色;因為從沒有症狀、代謝症候群到糖尿病,若中間任一過程沒有獲得控制,就可能出現大小血管病變及周邊神經病變等併發症;但透過各式定期健康檢查,當發現一些異常紅字,可以透過生活型態的改變,也可以在沒有用藥的情況下,逆轉代謝症候群。 糖尿病學會理事長黃建寧說,世衛將糖尿病視為所有非傳染性疾病的慢性病中,危害人類生命最嚴重的一種慢性病;在台灣250萬糖尿病人中,有一半超過65歲,所以,「老年化」不僅增加糖尿病風險,還可能產生共病,同時造成治療的複雜性。 國內糖尿病人口約250萬,依據2019-2023年國民營養健康調查統計,20歲以上國人糖尿病盛行率更從11.1%,上升到12.8%;黃建寧說,除了人口結構造成糖友「老年化」占比較高外,40歲以下糖尿病人口也愈來愈多;根據研究預測,到了2045年,19歲以下的糖尿病人口將增加近10倍,小於39歲的糖友則增加3.6倍。 黃建寧說,這些年輕化糖尿病友未來需長期面臨大、小血管併發症,特別是腎臟病及視網膜病變的風險,都比老年人口的病情嚴重許多;若以死亡率來看,老年糖尿病人口會比一般人增加1.5至2倍,但40歲以下糖友的死亡率會比一般人增加4倍之多。 糖尿病關懷基金會執行長李弘元說,隨著科技進步,有更多工具可以管理血糖、睡眠與運動狀況,但科技帶來的另一個面向,則是大家使用平板、手機時間變長,運動量下降,加上方便的網路外送平台,反而更少機會走出門,這些其實對於血糖管理反而不利,所以,如何善用工具,而非被工具所控制,是值得思考的問題。 糖尿病衛教學會理事長歐弘毅表示,肥胖加劇胰島素阻抗,透過健康飲食和運動可有效降低糖尿病風險。圖/糖尿病衛教學會提供 在第2型糖尿病治療方式中,除了飲食控制與定期運動外,藥物治療也至關重要;歐弘毅說,許多病友對胰島素注射仍存在誤解,擔心一打會上癮、甚至就得洗腎;其實,目前透過「胰島素注射智慧軟體」,便可為病友提供個人化的治療方案,使血糖控制更符合個人需求,實現「精準控糖、快速達標」的目標。 糖尿病衛教學會秘書長李淳權也說,很多糖尿病友在跟醫師溝通過程中,可能長達2、3年都在糾結是否應該要打胰島素,也擔心打了胰島素會造成低血糖;透過「胰島素注射智慧軟體」不僅有助控制血糖,也會減少慢性病的發生。 國際糖尿病聯盟(Internaitional Diabetes Foundation, IDF)將今年至2026年的世界糖尿病日主題訂為「糖尿病與健康,Diabetes and Well-being」,關注糖友的身體、社會及心理健康。李淳權說,今年台灣「世界糖尿病日」的口號是「控糖多e分,健康滿級分」,就是希望共同推動「健康生活,智慧醫療」概念,糖尿病照護品質更升級。 國健署也推出「控糖五撇步」,糖友可透過健康飲食、定期運動、控制體重、準時用藥以及監測血糖,改善生活型態並遠離相關風險因子。提醒民眾多加利用免費成人健檢服務,逆轉糖尿病前期及代謝症候群,以減少糖尿病與相關併發症對健康的影響,同時達到「逆轉糖尿病」的目標。


第一型糖尿病

第一型、第二型糖尿病的症狀差異?認識糖尿病症狀、治療

您是否已在《Hello醫師》另一篇文章初步認識第一型糖尿病?接下來我們將介紹糖尿病的症狀。 第一型糖尿病的發病年齡通常比第二型糖尿病年輕許多,在症狀上,第一型糖尿病的初期症狀通常都非常明顯,這和第二型糖尿病初期可能沒有明顯症狀有很大的不同。以下說明糖尿病症狀及第一型糖尿病的症狀及治療方法。 糖尿病症狀 第一型和第二型糖尿病的發病時間及初期症狀: 第一型糖尿病:因胰臟受自身免疫系統攻擊所造成,故發病時間較突然;發病時因高血糖及胰島素缺乏,產生的症狀容易被發現。 第二型糖尿病:在「糖尿病前期」或罹患糖尿病後,因症狀較難察覺,常是透過驗血或已出現併發症才發現糖尿病。 根據「台灣糖尿病2019年鑑」資料指出,台灣糖尿病患者超過9成為是第二型糖尿病;第一型糖尿病每年約380人,僅佔所有新發生糖尿病人之0.24%。 糖尿病7大常見症狀: 口渴 頻尿 飢餓 體重下降 疲勞和虛弱 視力模糊 頭痛、頭暈 第一型糖尿病症狀: 未曾尿床的小孩開始尿床 發抖 易怒 煩躁和其他情緒變化 第二型糖尿病症狀: 傷口不易癒合、容易感染 足部有針刺感 皮膚搔癢 脖子、腋下皮膚變黑 不同於第二型糖尿病,第一型糖尿病患者在治療上則需要終身依賴胰島素,但如果好好控制血糖,並配合治療,可降低長期對健康的危害。 第一型糖尿病的7種治療方法 第一型糖尿病需要每天注射胰島素,或裝上胰島素幫浦控制血糖,並定期回診及監測。 以下是第一型糖尿病的治療與控制注意要點: 1. 胰島素注射 皮下注射胰島素為第一型糖尿病患者的主要治療方式,但是當第二型糖尿病患者本身無法分泌足夠的胰島素時,或是藉由口服藥治療,血糖數值還是不理想時,也會使用胰島素。 (同場加映:胰島素注射衛教:注射部位、步驟與胰島素保存須知) 2. 自我照顧與穩定血糖 使用血糖機或定期檢測血糖,以持續監測血糖狀況。(學習自己測血糖請閱讀:在家血糖檢測) 預防及處理低血糖,請遵循醫囑使用胰島素,包含注意進食量、 運動量和藥物劑量。 當體內極度缺乏胰島素時,容易產生酮酸中毒(Diabetic Ketoacidosis,簡稱 DKA)的症狀,故不可隨意自行加減胰島素劑量、用藥不規律。 每三個月抽血檢驗一次糖化血紅素(Glycated Hemoglobin,簡稱 HbA1c 或 A1C)。 3. 飲食療法 第一型糖尿病患者不建議遵循市面上的標準化飲食方案。 維持規律飲食時間表。 須依血糖變化制定專屬飲食方案。 4. 運動 第一型糖尿病患者透過運動有助提升心血管健康,且規律運動有助血糖穩定。 運動前和運動後務必記得測量血糖值,並補充適量的碳水化合物。 如果在開始運動之前,血糖水平低於 100 mg / dl(毫克/分升),請嘗試吃少量含碳水化合物的食物(約 15 克)以增加血糖,並降低發生低血糖的機會。如果才剛服用胰島素並且運動時間超過 30 分鐘,則需更加留意。 5. 長期監測併發症 每一到三個月定期回診追蹤。 6. 腎藏移植合併胰臟移植 第一型糖尿病並需要洗腎的病患,胰腎同時移植成功的話,可同時解決腎臟與胰臟疾病的問題,生活品質可大幅提升。 7. 胰島細胞移植 因為第一型糖尿病患者的胰臟中,β 细胞被身體免疫細胞破壞,所以透過胰島素治療,只能減少或減緩視網膜、腎臟及神經病變的發生;透過將胰島細胞植入肝臟,可使病人血糖控制較佳,並穩定病變情形,延長存活時間。 第一型糖尿病因為是自體免疫系統問題導致,目前並沒有方法能夠預防第一型糖尿病。若是真的確診,就必須要學著與胰島素共存。不少醫師也會建議患者,隨身攜帶點糖在身上,避免血糖太低引發癲癇或昏迷。(推薦閱讀:學習與糖尿病共存!延長第一型糖尿病壽命) 第一型、第二型糖尿病的治療與飲食差異 吃多、喝多、尿多及體重減少是糖尿病友常見症狀,如何透過飲食,避免症狀惡化,是控制病情的重點;以第一型糖尿病患者來說,平時須嚴格計算碳水化合物攝取和胰島素注射;若是第二型糖尿病患者,則須控制碳水化合物的攝取,並增加膳食纖維的補充,避免過度攝取飽和脂肪。 不同類型的糖尿病患者,應根據其個人情況,制定適合自己的飲食計畫,最重要的是,在制定飲食計畫時,患者應諮詢專科醫師、營養師或個案管理師,以確保採行的是安全和有效的飲食方案。 穩糖保健食品3大推薦成分 1. 苦瓜胜肽 苦瓜胜肽是一種由多種胺基酸組成的小分子蛋白質,具有刺激胰島素分泌和模擬胰島素的作用,除了有助於調節血糖、延緩血糖吸收外,還能改善新陳代謝,提升身體機能。 市售的苦瓜胜肽產品繁多,不同品牌的有效劑量、複方皆有些微不同,建議挑選符合下列條件之產品,讓血糖穩定、循環調理更有感,使用也更安心: 擁有日本專利ConstanGI®超臨界萃取技術 日本專利ConstanGI®超臨界萃取技術,具有獨特專利技術,濃縮倍數高達20倍,確保完整保存活性胜肽成分;較高的產品純度不僅可提供更高效的活性胜肽,也有效增強調節血糖的效果。 高達800U的活性苦瓜胜肽,足量攝取量達300毫克: 配方中蘊含高達800U的活性苦瓜胜肽,每次攝取達300毫克,確保血糖管理可獲得更穩定的支持。 2. 肉桂 肉桂可提高胰島素敏感性,降低血糖和三酸甘油酯,建議可選擇通過多方研究與認證的專利肉桂成分,像是美國專利Cinnulin PF®的肉桂萃取物,有專利的原料成分在食用上也更安心。 3. […]


糖尿病

全世界都看見!《Hello醫師》11/17 擴大舉辦「穩糖健步走」邀您「邁向心生活」

全球糖尿病人口突破5.37億,世界衛生組織(WHO)更將其視為全球重大健康議題!台灣情況嚴峻,同樣不容忽視!據最新《2022 糖尿病年鑑》顯示,國內糖尿病患者高達250萬,等於每10人就有1人是糖友。 為呼籲民眾正視糖尿病威脅,《Hello醫師》去年首度舉辦「穩糖健步走」實體活動,榮登今年世界糖尿病基金會「為糖尿病而走」(Global Diabetes Walk)活動首頁,讓全世界都看見;今年,《Hello醫師》擴大舉辦,呼籲關心糖尿病議題的民眾響應,一同「邁向心生活」。 「穩糖健步走—邁向心生活」健走活動資訊 指導單位:世界糖尿病基金會(World Diabetes Foundation)、中華民國糖尿病學會、中華民國糖尿病衛教學會 主辦單位:Hello Health Group、Hello醫師 響應單位:桂格完膳、InBody 闊立、船井生醫 活動時間:11/17(日)09:30-12:30 地點:大安森林公園小舞台 報名人數:600人(已額滿,報名序號超過600名者,恕無提供活動贈品,但誠摯歡迎您現場參與) 報名網址:https://helloyishi.tw/pJdmi 活動贈品 1.參加者報到禮 《Hello醫師》「穩糖健步走」活動專屬T恤乙件 《Hello醫師》精緻活力紋身貼紙乙張 2.《Hello醫師》會員報到禮 加入《Hello醫師》會員,且完成《Hello醫師》站上健康小工具 BMI 或 BMR 者,即送實體咖啡券乙份!(現場確認為《Hello醫師》註冊會員,包含現場加入者,當日活動期間均可領取) BMI計算器 / 基礎代謝率BMR熱量計算機 3.完走禮 《Hello醫師》認證正式完走證書 《Hello醫師》「穩糖健步走」活動專屬毛巾乙件 另有神秘大禮,依活動辦法完成者,皆有機會獲取大獎(獎品即將公開) 響應「世界糖尿病日」擔任「全球為糖尿病而走」區域宣導大使 每年11月14日是聯合國訂定的「世界糖尿病日」(World Diabetes Day),世界糖尿病基金會(World Diabetes Foundation)在每年的11月也配合舉辦「全球為糖尿病而走」(Global Diabetes Walk)年度活動,今年已邁入第二十屆,累計參加人數突破6百萬,被譽為全球規模最大的糖尿病健走宣導活動。 《Hello醫師》自2022年起,今年已連續第三年申請加入區域宣導大使,呼籲各界重視糖尿病對民眾健康造成的威脅;《Hello醫師》也是台灣唯一參與並獲得世界糖尿病基金會頒發證書的媒體與機構。 今年適逢「全球為糖尿病而走」活動20週年,世界糖尿病基金會肯定《Hello醫師》去年「穩糖健步走」活動的成功經驗,在其活動網站首頁,以及年度活動起跑電子信中,都將「穩糖健步走」活動照片選為首頁主圖,除了代表對「穩糖健步走」活動重視與肯定,也讓全世界糖尿病社群及產業,都能看見並肯定《Hello醫師》「穩糖健步走」活動。 世界糖尿病基金會肯定《Hello醫師》2023「穩糖健步走」活動,將活動照放置首頁主圖。 《Hello醫師》「穩糖健步走」活動是什麼? 《Hello醫師》為響應世界糖尿病日及「全球為糖尿病而走」活動,首先在2022年舉辦「穩糖健步走」線上行動,在《Hello醫師》臉書粉絲專頁獲得超過千名民眾熱烈參與,分享其在生活中健走的照片與紀錄。 因應新冠肺炎疫情解除口罩令等管制措施,《Hello醫師》在2023年邁出戶外,首度舉辦「穩糖健步走」實體活動,並以【挺你的,穩糖好生活】作為主要訴求,除了有近3百位民眾參加,並邀請中華民國糖尿病學會秘書長楊宜瑱醫師、中華民國診所協會全國聯合會榮譽理事長暨台灣基層糖尿病協會常務理事陳宏麟醫師、愛胰協會總幹事黃煜順,以及《選食:營養師的一日三餐減醣餐盤》作者陳怡婷營養師擔任嘉賓,從健康醫療及營養等專業角度,說明糖尿病與民眾息息相關、不容忽視的重要性。 今年活動將邀集多個單位參與,包括宜蘭縣愛胰協會提供免費血糖監測、美學中醫師曾宜萱提供免費義診、興友科技提供免費體組成分析,另外,喬山科技也有多項線上課程優惠,桂格也會提供免費試飲品,希望讓參與民眾在健走之餘,也能了解更多自身健康狀況,及早預防與因應。 《Hello醫師》2023年首度舉辦「穩糖健步走」【挺你的,穩糖好生活】實體活動,獲得廣大民眾迴響。 有了去年的成功經驗,《Hello醫師》今年擴大舉辦「穩糖健步走」,參加人數將比去年增加一倍;今年活動口號訴求為「邁向心生活」,希望透過健走活動,讓糖友、照顧者及關心糖尿病議題的民眾,都能透過生活型態的改變,從生活中做起,達成糖尿病「可預防、可控制、可逆轉」的目標;另外,透過健走活動,也希望推廣「糖尿病擺脫汙名」觀念,希望糖友不要心存罪惡感,活出健康的自我,快樂「邁向心生活」。今年將邀請中華民國糖尿病學會秘書長楊宜瑱醫師、中華民國糖尿病衛教學會秘書長李淳權醫師、台灣基層糖尿病協會常務理事陳宏麟醫師、宜蘭縣愛胰協會總幹事黃煜順、《選食:營養師的一日三餐減醣餐盤》作者陳怡婷營養師一同參與活動。 「全球為糖尿病而走」(Global Diabetes Walk)20週年 全球糖尿病人口遽增,根據「國際糖尿病聯盟」(Internatioal Diabetes Federation,縮寫為IDF)統計,全球糖尿病人口高達5.37億,預估到了2045年,更將增加至7.83億;糖尿病影響各行各業的民眾,為響應「世界糖尿病日」,同時呼籲各界重視對抗糖尿病、以及預防與健康照護意識的重要性,世界糖尿病基金會自2004年以來舉辦「全球為糖尿病而走」(Global Diabetes Walk)活動,累計已超過6百萬人參與健走,也是全球規模最大的糖尿病健走宣導活動。 據世界糖尿病基金會指出,糖尿病在成年人口所占比例已從4.7%上升至8.5%;其中,75%糖友來自低收入和中等收入國家;在全球4.63億糖尿病患中,90%為第2型糖尿病患者,只要透過生活型態的改變,多數情況下是可以預防的。 自2024至2026年的「世界糖尿病日」主題為「Diabetes and Well-being」(糖尿病與健康生活品質),強調糖尿病患者的身體健康、社交健康與心靈健康,應保持健康飲食與良好心靈狀態,讓糖友們不因自身患病而對社交生活焦慮、限制,因此今年《Hello醫師》也將主題定為【穩糖健步走—邁向心生活】。 《Hello醫師》擔任世界糖尿病基金會舉辦的「全球為糖尿病而走」活動地區大使,深獲肯定,同時獲頒認證,亦為台灣唯一獲得該認證的媒體、機構。 什麼是世界糖尿病日(WDD)? 國際糖尿病聯盟為喚起各國對糖尿病防治的重視,同時紀念班丁醫師(Frederick Banting)於1921年發現胰島素之貢獻,將其生日11月14日訂為世界糖尿病日(World Diabete Day,縮寫為WDD)。 根據國際糖尿病聯盟最新估計,全球已超過5.37億人患有糖尿病,預估到2045年患者數可能增加至7.83億;與1980年的1.08億相比,盛行率成長驚人。 為了呼籲各國更加重視糖尿病健康議題,聯合國大會在2007年通過第61/225號決議,將11月14日「世界糖尿病日」訂為「聯合國世界糖尿病日」,提醒世界各國,糖尿病將嚴重威脅全球人類健康,呼籲各國將預防與治療糖尿病列為首要工作,擬定預防、治療與護理糖尿病的國家政策。 「世界糖尿病日」是全球最大的糖尿病衛教宣導活動,涵蓋160多個國家、超過10億民眾參與;該運動目的在呼籲各界注意對糖尿病世界至關重要的問題,並確保糖尿病成為公眾和政治關注的焦點。聯合國決議通過後,決定採用藍色圓圈標誌作為象徵,成為糖尿病健康宣導的全球性符號象徵。 世界糖尿病日(WDD)活動宗旨如下: 全年促進國際糖尿病聯盟宣傳工作的平台。 促進採取協調一致的行動,以應對糖尿病作為關鍵全球健康問題的重要性。 《Hello醫師》「穩糖健步走」活動,以「挺你的,穩糖好生活」為主要訴求,獲得民眾熱烈響應。 台灣糖尿病情況嚴重嗎? 根據《2022糖尿病年鑑》調查顯示,2020年國內約有250萬民眾罹患糖尿病,約佔10.7%;若以衛生福利部國民健康署「國民營養健康狀況變遷調查」指出,在2017-2020年期間,18歲以上國民患糖尿病比例為11.1%,男性比女性高於2.7%。 若以 IDF 推估的國際比較數據來看,台灣2021年糖尿病盛行率為9.7%,比日本的6.6%、韓國6.8%高出甚多,也讓各界擔心國內糖尿病情況是否比其他國家嚴重? 據衛福部統計,2020年預估2020年全國約有218萬人罹患糖尿病,且更有逾1萬人因糖尿病而失去性命,平均每小時就有1.2人死於糖尿病相關併發症或共病。 根據中華民國糖尿病學會公告指出,台灣糖尿病標準化死亡率比日韓高,部分原因還是國內糖尿病盛行率比日韓高出許多,盛行人數多,死亡數也因此增加,導致死亡率居高不下。 另外,根據糖尿病學會引述成功大學公共衛生研究所呂宗學的研究指出,國內糖尿病患者標準化死亡率較日、韓等國高的原因,可能與各國死亡證明書填寫習慣的差異、國內血脂和微蛋白尿的檢驗率較低,以及國人飲食習慣和生活型態、人口老化以及女性糖尿病死亡率顯著高於男性等因素有關。 標準化死亡率,為呈現較為客觀的數字,將可能導致數字偏頗的因素化成為同一的基礎,如:兩國或兩地不同性別、年齡、城鄉、所得、職業、婚姻、種族。 標準化死亡率 = 【Σ(年齡別死亡率 * 標準組年齡別人口數)】/ 標準組總人口數(此處以2000年世界衛生組織「世界人口年齡結構為標準人口計算之值」。 糖尿病控糖5撇步 若糖尿病患者未控制好血糖,常見的急性併發症如:酮酸中毒、高血糖高滲透壓狀態、低血糖症;長期患病若未妥善治療,將會併發慢性併發症,如:中風、心臟病、腎臟病、視網膜病變、神經病變、大血管病變,足部壞死以及進而截肢等併發症。 因此,穩定血糖對糖尿病患者至關重要,良好的生活習慣、定期監測血糖、配合醫師處方,都能顯著降低併發症的風險,幫助患者活出健康穩糖心生活。 […]


第一型糖尿病

第一型糖尿病是什麼?會好嗎?第一型糖尿病的症狀、治療、診斷、好發族群

第一型糖尿病是什麼? 第一型糖尿病(Type 1 diabetes)是糖尿病的一種,曾經被稱為幼年型糖尿病(Juvenile diabetes)或胰島素依賴型糖尿病(Insulin Dependent Diabetes Mellitus,簡稱IDDM),是一種慢性疾病。患者製造胰島素(Insulin)的細胞因自體免疫或病毒等問題遭到破壞,造成先天性胰島素缺乏。 胰島素是一種使血液中的葡萄糖(Glucose)進入細胞產生能量所需的激素。第一型糖尿病通常在兒童期或青春期出現,但也可能在成人階段才會發展出來。而罹患第一型糖尿病的人數並不多,佔總糖尿病患者人口不到5%,絕大多數還是第二型糖尿病患者。(延伸閱讀:糖尿病年輕化:認識兒童及青少年第二型糖尿病) 第一型糖尿病的好發族群與危險因子 第一型糖尿病高風險族群與危險因子如下: 有家族病史:父母或兄弟姐妹患有第一型糖尿病的人。 基因遺傳:某些基因罹患第一型糖尿病的風險較高。(推薦閱讀:第一型糖尿病成因與風險) 地理位置:高緯度地區罹患第一型糖尿病的機會比低緯度地區的更高。 年齡:雖然第一型糖尿病可能在任何年齡發展,但有兩個明顯的高峰,第一個高峰在4~7歲的兒童中,第二個高峰發生在10~14歲的兒童中。(延伸閱讀:孩子確診第一型糖尿病怎麼辦!父母須知看這裡) 第一型糖尿病會好嗎?第一型糖尿病的治療方法 第一型糖尿病無法治癒,主要透過注射胰島素進行控制,並輔以飲食與運動。若控制不佳,則易引起糖尿病酮酸中毒(Diabetic ketoacidosis,簡稱DKA)。 第一型糖尿病主要有3種治療方法: 傳統胰島素注射法(中長效+短效):注射次數較少,但血糖浮動較大,容易使患者半夜出現低血糖的現象。 加強式胰島素注射法(長效+三餐前短效):血糖控制效果佳,而且有筆型,外出施打方便;缺點是注射次數較多。 胰島素幫浦:3天才需更換一次針頭,注射頻率低,而且可依照血糖釋放胰島素,減少低血糖的問題;缺點是幫浦貼片可能會使患者過敏,且不受健保給付,費用較高。 第一型糖尿病的診斷方法 醫師會藉由以下檢驗標準判斷是否確診糖尿病: 空腹血糖(Fasting plasma glucose,簡稱FPG) 口服葡萄糖耐量試驗(Oral Glucose Tolerance Test,簡稱OGTT) 隨機檢測血糖(推薦閱讀:在家血糖檢測:血糖機操作步驟、測血糖的前後須知) 糖化血紅蛋白(HbA1C) 除了症狀和年齡,要判斷一個人罹患的是第一型還是第二型糖尿病,還需檢查: 自體抗體(Autoantibodies) C肽(C-Peptide) 胰島素分泌 酮(Ketones)含量 酮是人體燃燒體內脂肪時會產生的物質。第一型糖尿病有1/4患者在診斷前已經有一定程度的糖尿病酮酸中毒。(進一步了解請閱讀:認識糖尿病症狀與治療方法) 第一型糖尿病的照顧與預防方法 目前尚無可預防第一型糖尿病的方法,因此確診患者務必定期將血糖紀錄帶回去診所或醫院,讓醫師診斷和追蹤,同時讓血糖水平盡可能接近目標值,以預防或延遲糖尿病相關併發症。(推薦閱讀:學習與糖尿病共存!延長第一型糖尿病壽命) 【更多內容請前往第一型糖尿病專區】 (圖片授權:達志影像) 若您有任何相關內容合作、採訪活動及投稿邀約,歡迎隨時與《Hello醫師》聯繫:[email protected] 健康訊息不漏接,歡迎加入《Hello醫師》社群: LINE:https://lihi3.cc/Ur9VD FB:https://lihi3.cc/F7Qlf


糖尿病

認識糖尿病:原因、症狀、診斷、預防

糖尿病的定義 糖尿病是影響身體血糖的代謝疾病,因為不同病因,可分為幾個不同的類型,最主要是體內胰島素(Insulin)缺乏或功能不全,對糖類的利用能力減低,甚至完全無法利用而造成血糖過高,久而久之便可能導致其他嚴重問題,如心臟病、視網膜病變、神經病變或腎臟病等。 正常情況下,我們吃進的碳水化合物會被分解為葡萄糖(Glucose,又稱血糖),糖釋放到血液中,造成血糖上升,進而刺激胰臟分泌胰島素,促進血液中的葡萄糖,進入細胞,供應細胞所需的能量。 但是糖尿病患者會因為胰島素分泌不足或身體無法有效利用,所以造成血糖過高。當血糖超過腎臟的負荷時,血液中的糖分便會經由尿液排出,故稱為糖尿病。 根據國際糖尿病聯盟(International Diabetes Federation,IDF)調查顯示,2021年全球人口中,20~79歲族群約有5.37億人患有糖尿病,約佔全球十分之一;根據預估,到了2030年,糖友人口將遽增至6.43億,到2045年更將增至7.83億。 糖尿病的類型 根據衛生福利部統計處資料指出,糖尿病位居於2022年國人十大死因第6位,死亡數較2021年成長7.3%,是死亡率成長最多的前三大疾病;然而隨著飲食生活習慣的改變,罹患第二型糖尿病的人也越來越多。 糖尿病類型包括: 第一型糖尿病(Type 1 diabetes):是因自體免疫或病毒等問題造成先天性胰島素缺乏所引起的糖尿病,詳情請閱:第一型糖尿病。 第二型糖尿病(Type 2 diabetes):成人階段才因遺傳、不當生活習慣等因素而誘發的糖尿病,詳情請見:第二型糖尿病。 潛伏性成人自體免疫糖尿病(Latent Autoimmune Diabetes in Adult, LADA):是成人階段才發展出來的第一型糖尿病,又稱為第1.5型糖尿病(Type 1.5 diabetes)、免疫性成人型糖尿病,詳情請見:第 1.5 型糖尿病。 其他型糖尿病:又稱續發性糖尿病,因其他疾病或治療而引發的糖尿病,例如:基因缺陷、胰臟疾病、內分泌疾病,如皮質類固醇過多、生長激素過多,或注射生長激素及利尿劑、避孕藥及類固醇等相關藥物。 妊娠糖尿病(Gestational diabetes mellitus,簡稱GDM):指懷孕前沒有糖尿病病史,但在懷孕時卻出現高血糖的現象,詳情請見:妊娠糖尿病。 糖尿病的症狀 第一型糖尿病患在初期診斷時,常發現有多渴、多尿的症狀,並常合併糖尿病酮酸中毒。但第二型糖尿病多數患者初期都沒有明顯症狀,直到透過驗血、有高血糖相關症狀或合併其他急性疾病,甚至視力模糊、罹患心臟病後,才發現自己有這種疾病。 整體來說,糖尿病常見相關症狀有: 口渴 頻尿 容易飢餓 體重沒來由的下降 疲勞和虛弱 視力模糊 頭痛、頭暈 糖尿病要看哪一科? 因為糖尿病並沒有特定的患部,所以可能會讓第一次看診或有糖尿病的相關疑問者,不知道要掛哪一科。基本上,糖尿病是看內分泌新陳代謝科,如果沒有相關的門診可以掛號,也可以先掛內科或是家醫科。 糖尿病的風險 由於第一型糖尿病屬於自體免疫問題,有第一型糖尿病家族病史的兒童、年輕族群罹患的可能性相對較高;而家族同時有LADA病史的人,在年滿30歲以後,也會有較高罹病的風險。(同場加映:第一型糖尿病成因與風險) 第二型糖尿病,則主要受個人生活型態影響,如糖尿病前期者、肥胖、年滿45歲、家人患有第二型糖尿病、每週運動少於3次、曾經患有妊娠糖尿病,或是出生超過4000克的人,都較可能成為第二型糖尿病患者。 (同場加映:糖尿病風險多,不是吃甜才會得!第二型糖尿病容易家族遺傳) 另外,近幾年研究也顯示,阿茲海默症與糖尿病有明顯的關係,糖尿病前期者和第二型糖尿病患者在晚年罹患阿茲海默症風險更高,阿茲海默症也因此被稱為是第三型糖尿病。 糖尿病的飲食與習慣 對糖尿病前期或糖尿病高風險族群來說,維持血糖穩定及控制體重是預防糖尿病的關鍵;其中,飲食習慣更是影響血糖、體重的重要因素,建議養成定時進食的習慣,以少糖、少油、少鹽為原則。 另外,根據世界衛生組織(World Health Organization,WHO)建議,成人每週運動量須超過150分鐘,建議可維持每週3~5天、每次30分鐘的運動習慣;透過適度的運動,不僅能夠幫助維持體重,如快走、游泳、慢跑,更能維持身體健康最佳狀態。 適時搭配穩糖保健品 糖尿病前期或高風險族群,除了調整飲食習慣之外,也可選擇穩糖保健品,適時輔助身體維持正常機能。近年來,市面上出現多種穩糖產品,苦瓜胜肽是其中的熱門成分,苦瓜胜肽是從苦瓜中萃取的小分子蛋白質,與一般蛋白質相比,胜肽分子更細小,更容易被人體吸收,因此苦瓜胜肽也常應用於促進新陳代謝、調節生理功能以及調整體質等用途。 穩糖保健食品挑選2大重點 1.通過專利技術:穩糖有保障 在選購穩糖保健品時,可注意是否有通過專利技術,例如有超臨界萃取技術的日本專利ConstanGI®,可達到高達20倍濃縮倍數,保留最大程度的活性成分,增強調節血糖的效果。 2.添加專利複方成分:穩糖更全面 穩糖產品若有添加複方成分,如高成本的美國專利肉桂萃取對調節血糖有加成作用,雙重礦物質包括美國專利的鉻和鋅等,也都有助改善代謝及穩糖效果,維持體內醣類的正常代謝。 對於糖尿病前期或糖尿病高風險群的人,除了改變飲食和生活習慣之外,同時也可以考慮使用穩糖產品,提早進行血糖的保健和調控;若您已經被診斷罹患糖尿病,則建議在醫師的指導下服用藥物,並在醫師或個案管理師建議下,選擇適合的穩糖產品,維持身體機能。 糖尿病的照顧與預防方法 糖尿病的照顧 糖尿病患者需要經常注意血糖水平,血糖過高或過低皆可能造成危險;另外,也有造成其他嚴重併發症的可能,例如罹患其他急性疾病或是引發感染,或是正在服用某些藥物等。為了避免這些問題,請確保正確服用糖尿病藥物,遵循糖尿病飲食並定期檢查血糖。(推薦閱讀:糖尿病血糖控制靠飲食!5個控糖撇步遠離糖尿病) 糖尿病的預防 第一型糖尿病與自身遺傳體質關係密切,或許沒有第二型糖尿病有明確的預防方法,但有鑒於近年第二型糖尿病的爆增,不管您是否為高危險群,都應該為了避免成為糖尿病一族,保持健康生活習慣。包括均衡飲食、維持適當體重及培養運動習慣,同時也應戒菸、避免吸入二手菸和過度飲酒,以減低將來患上糖尿病的機會。(推薦閱讀:如何預防第二型糖尿病?掌握控制體重與運動兩大原則) 【點我前往糖尿病專區】 【延伸閱讀:《早安健康》糖尿病症狀初期如何知道?女性糖尿病症狀不一樣嗎?糖尿病症狀從皮膚到腳部前兆全盤點】 (圖片授權:達志影像) 若您有任何相關內容合作、採訪活動及投稿邀約,歡迎隨時與《Hello醫師》聯繫:[email protected] 健康訊息不漏接,歡迎加入《Hello醫師》社群: FB:https://helloyishi.tw/uzLBu LINE:https://helloyishi.tw/Tvie8


糖尿病

【糖尿病與駕駛安全6】低血糖可以上路嗎?出現低血糖怎麼辦?必看動畫教您安全上路

糖尿病高居國內主要死因第5位,估計糖友高達250萬;糖友可能對於共病與併發症所帶來的危害有所警覺,但也常忽略糖尿病造成的交通安全問題,包括低血糖、糖尿病用藥及周邊神經病變等,都可能陷糖友於駕駛風險之中。 ⠀ 《Hello醫師》特別與中華民國糖尿病學會與中華民國糖尿病衛教學會合作,針對「糖尿病與駕駛安全」推出一系列報導,並佐以影音、解釋性資訊圖表、動畫及電子書E-book等形式,讓民眾更了解「測了再上,就是(90)要安全」的重要性(編按:即血糖值 90)。 急性低血糖是糖尿病友最常忽略的症狀,上路前若未特別留意,或駕駛途中出現低血糖症狀,都可能危害駕駛安全,傷己又傷人。糖友若有低血糖症狀,可以開車或騎車上路嗎?若駕駛途中出現低血糖,該怎麼辦?讓《Hello醫師》用動畫帶您輕鬆了解,糖友應對低血糖與駕駛安全的必看絕招。 低血糖不僅威脅糖友的健康,還可能在駕駛或騎車時,對其他用路人造成嚴重危險。當出現低血糖症狀,駕駛者可能會無法控制行駛中的車輛,導致交通事故,危及生命。因此,當糖友要駕車或騎車時,預防低血糖至關重要。 低血糖雖然會對健康及駕駛安全造成威脅,但它是可預防、可處理及可避免的,為了幫助糖友掌握重點,《Hello醫師》特別與中華民國糖尿病學會合作,以「測了再上,就是(90)要安全」為原則,製作成淺顯易懂的動畫,呼籲糖友更重視糖尿病與駕駛安全的議題,同時也讓糖友輕鬆掌握駕駛前應採取的預防方法,以及駕駛過程中遇到低血糖的緊急處理措施。 透過動畫,希望藉此提供糖友正確資訊,未來能更自信且安全地上路,同時也呼籲社會大眾能更重視糖尿病低血糖問題,同時也應了解,只要做好準備,糖友也能和一般人一樣,平安上路、安全回家。 糖尿病與駕駛安全系列文章 糖友最常忽略「低血糖」 糖尿病學會理事長黃建寧:「測了再上 90要安全」 上路駕駛有撇步 糖尿病衛教學會理事長歐弘毅:糖尿病不可怕 高低血糖都要測 糖友慎防眼睛、腎臟病變 楊宜瑱醫師:定期檢測保平安 周邊神經病變別輕忽 陳榮福醫師:遇突發狀況易反應不及 「糖友和一般人一樣」沈宜靜醫師:低血糖可預防 可處理 可避免 測了再上免緊張(本文) 更多糖尿病相關資訊,請點選下方【糖尿病與駕駛安全】專區或至中華民國糖尿病學會、中華民國糖尿病衛教學會查詢。 (圖片授權:達志影像) 若您有任何相關內容合作、採訪活動及投稿邀約,歡迎隨時與《Hello醫師》聯繫:[email protected] 健康訊息不漏接,歡迎加入《Hello醫師》社群: FB:https://helloyishi.tw/uzLBu LINE:https://helloyishi.tw/Tvie8


糖尿病

【糖尿病與駕駛安全3】糖友慎防眼睛、腎臟病變 楊宜瑱醫師:定期檢測保平安

糖尿病高居國內主要死因第5位,估計糖友高達250萬;糖友可能對於共病與併發症所帶來的危害有所警覺,但也常忽略糖尿病造成的交通安全問題,包括低血糖、糖尿病用藥及周邊神經病變等,都可能陷糖友於駕駛風險之中。 ⠀ 《Hello醫師》特別與中華民國糖尿病學會與中華民國糖尿病衛教學會合作,針對「糖尿病與駕駛安全」推出一系列報導,並佐以影音、解釋性資訊圖表、動畫及電子書E-book等形式,讓民眾更了解「測了再上,就是(90)要安全」的重要性(編按:即血糖值 90)。 個案故事 資深糖友羅先生週末開車載家人出遊,才剛上路不久,就出現手抖症狀。他緊急將車停在路邊,拿出血糖機測血糖,發現數值低於70mg/dL。 他立即補充糖分與麵包,等血糖回升至90mg/dL以上,並且充分休息45分鐘,等症狀緩解後,才繼續開車上路。 羅先生回診時,向醫師提及上述經歷。醫師為他安排眼底攝影與腎功能等共病檢查,顯示他除了血糖偏低,也有輕微的視網膜與腎臟病變;好在及早發現,沒有釀成更嚴重的駕駛意外。 腎功能不佳會影響降血糖藥物的作用,醫師根據羅先生的腎指數,調整降血糖藥物,同時叮囑他將血壓、血脂與體重控制在合理範圍內,以避免病情加重。所幸,經過一段時間治療,醫師評估羅先生狀況穩定,可安心駕駛無慮。 糖尿病友血糖控制不佳,容易引起各種併發症,包括大、小血管病變與神經病變,其中,小血管病變會影響眼睛與腎臟等器官。 中華民國糖尿病學會秘書長楊宜瑱接受《Hello醫師》專訪時表示:糖友的視網膜病變盛行率約2至3成,嚴重時會影響視力;腎臟病變則是導致低血糖發生的原因之一。她提醒,視網膜及腎臟病變都可能影響駕駛或騎車安全,因此,糖友除了應預防併發症,駕駛前更應確認血糖值是否超過90mg/dL,「測了再上」才能確保安全。 小血管併發症對駕駛安全潛在影響 糖友眼睛病變 嚴重恐失明 長期血糖超標,會造成大、小血管病變,其中,眼睛病變即是小血管病變之一病,包括白內障、視網膜病變、青光眼以及黃斑部病變等;其中又以視網膜病變最常見;根據統計,罹患糖尿病5年後,約20%病友會有不同程度的視網膜病變;罹病20年後,出現視網膜病變的比例更高達90%。 視網膜病變的典型症狀,包括導致視力模糊、視野中心產生黑點或扭曲等,嚴重時甚至可能造成視網膜剝離,導致失明;目前同時為中山醫學大學附設醫院內科部長與內分泌新陳代謝科主任的楊宜瑱醫師提醒,若眼睛病變發生在駕駛或騎乘機車時,將造成立即性的危險。 糖友腎臟病變 低血糖機率增 在血糖控制不佳造成的小血管病變中,糖友罹患腎臟病變的人數近年也不斷增加,根據台灣糖尿病年鑑資料顯示,第2型糖尿病合併腎臟病變比例約17.92%,最後除了可能必須面臨透析治療,短期也會面臨低血糖造成的駕駛問題。 楊宜瑱表示,某些降血糖藥物的作用需要透過腎臟代謝,當腎功能不全時,會影響腎臟製造醣與藥物作用的效果,因此,容易導致低血糖,進一步影響行車安全;她呼籲,這類糖友除了平時應做好糖尿病控制外,必要時,也應和醫師討論,是否該適度調整降血糖藥物。 定期篩檢 儘早揪出小血管併發症 眼睛病變: 每年至少進行一次眼底檢查;若已發生眼睛相關病變,則依疾病狀況,每3至12個月定期追蹤。 腎臟病變:  檢測尿蛋白:尿蛋白正常值應小於30mg/g;若數值在30~300mg/g,表示腎臟出現損傷;若已超過300mg/g,腎臟損傷已較嚴重,可能發生心血管病變。 檢測腎絲球過濾率(eGFR):若eGFR 小於60 ml/min/1.73 m2,則已進入慢性腎臟病階段。 如何預防小血管病變 糖友的血管病變和長期高血糖、血脂與血壓有關,此外,許多研究都發現,膽固醇過高、體重過重、吸菸或不運動等,也會導致慢性腎臟病的發生或惡化。 楊宜瑱提醒,積極控制血糖、血壓與血脂,維持良好的飲食與健康習慣,同時注意體重,可以延緩眼睛與腎臟疾病惡化,避免視力喪失及洗腎的機會。 以眼睛病變為例,只要定期檢查,早期發現並積極接受治療,同時配合血糖、血壓的控制,可以減少50%失明的機會。 中華民國糖尿病學會秘書長楊宜瑱 勿忽略低血糖症狀 嚴重恐致命 低血糖是糖友最常忽略的急性併發症之一,當血糖值低於70mg/dL,可能會出現低血糖症狀,例如,頭暈、發抖、冒冷汗,嚴重時甚至會昏迷甚至危及生命。 楊宜瑱表示:「糖友常認為,糖尿病只是血糖過高的問題,因而忽略低血糖的症狀,其實低血糖症狀往往來得又急又快,若發生在駕駛時,將影響自身與其他用路人的安全,因此,避免低血糖也相當重要」。 太晚吃、吃不夠 小心低血糖上身 低血糖發生的可能原因,包括如下: 藥物使用不規律 主餐之間相隔過長 肝、腎功能不全 長時間運動 楊宜瑱指出,現在因藥物所引發低血糖的機率較不常見,反而是糖友使用胰島素或刺激胰島素的藥物後,忽略應儘快進食或吃的量不夠,而引起低血糖症狀;楊宜瑱建議,用藥後不僅要盡快補充食物,還要吃到足夠的量,吃太少,就算是使用低血糖風險的藥物,也容易有低血糖症狀。 做好日常照護 糖友也可以很健康  台灣糖尿病盛行率約11%,初估有250萬名糖友,楊宜瑱表示,罹患糖尿病背後的生理機轉很複雜,不只是源自於飲食或體重等單一因素所導致,因此,就算確診糖尿病也不要氣餒,維持良好的生活習慣,控制疾病相關風險因子,正面去面對糖尿病,糖友也可以和一般人一樣,過得很健康。 糖友駕駛須知 「測了再上 就是(90)要安全」 上路前測血糖,超過90mg/dL,才可上路,若低於90mg/dL,必須先補充15公克糖分。 休息15分鐘後再測一次血糖,若血糖值仍未高於90mg/dL,持續補充15公克糖分,直到血糖超過90mg/dL,休息30分鐘且症狀消除後,才可開車上路。 當駕駛時發生疑似低血糖症狀,須立刻將車停靠在安全的位置,拔出鑰匙並離開駕駛座。 補充15公克的糖後,同時攝取麵包、餅乾等長效型碳水化合物,15分鐘後測一次血糖,若血糖達標,須再等待45分鐘,直到血糖穩定與症狀消失,才可繼續上路。 糖友上路前須準備血糖機、試紙與血糖補充劑,下車時不要留在車上,避免高溫與陽光破壞機器與影響食物保存。 當車程超過2個小時,若有使用特定降血糖藥物,或導致低血糖風險的胰島素與胰島素分泌劑,即使沒有低血糖症狀,也建議停下來休息,並且檢測血糖。 糖尿病與駕駛安全系列文章 糖友最常忽略「低血糖」 糖尿病學會理事長黃建寧:「測了再上 90要安全」 上路駕駛有撇步 糖尿病衛教學會理事長歐弘毅:糖尿病不可怕 高低血糖都要測 糖友慎防眼睛、腎臟病變 楊宜瑱醫師:定期檢測保平安(本文) 周邊神經病變別輕忽 陳榮福醫師:遇突發狀況易反應不及 「糖友和一般人一樣」沈宜靜醫師:低血糖可預防 可處理 可避免 測了再上免緊張 更多糖尿病相關資訊,請點選下方【糖尿病與駕駛安全】專區或至中華民國糖尿病學會、中華民國糖尿病衛教學會查詢。 (圖片授權:達志影像) 若您有任何相關內容合作、採訪活動及投稿邀約,歡迎隨時與《Hello醫師》聯繫:[email protected] 健康訊息不漏接,歡迎加入《Hello醫師》社群: FB:https://helloyishi.tw/uzLBu LINE:https://helloyishi.tw/Tvie8


糖尿病

【糖尿病與駕駛安全4】周邊神經病變別輕忽 陳榮福醫師:遇突發狀況易反應不及

糖尿病高居國內主要死因第5位,估計糖友高達250萬;糖友可能對於共病與併發症所帶來的危害有所警覺,但也常忽略糖尿病造成的交通安全問題,包括低血糖、糖尿病用藥及周邊神經病變等,都可能陷糖友於駕駛風險之中。 《Hello醫師》特別與中華民國糖尿病學會與中華民國糖尿病衛教學會合作,針對「糖尿病與駕駛安全」推出一系列報導,並佐以影音、解釋性資訊圖表、動畫及電子書E-book等形式,讓民眾更了解「測了再上,就是(90)要安全」的重要性(編按:即血糖值 90)。 個案故事: 蔡先生是位科技公司主管,5年前被診斷罹患糖尿病,同時有輕微周邊神經病變,因擔心後續嚴重的併發症,所以嚴格控制自己的血糖,但卻疏忽了低血糖的影響。 某天他急著進公司開會,注射完胰島素後,沒有吃東西就直接開車,並在駕車途中,突然出現四肢無力、頭暈等低血糖症狀。 他隨即依照醫師指導的低血糖處理方法,先靠邊停車,再測量血糖,果然血糖值僅67(mg/dL)。 蔡先生馬上補充隨身攜帶的15公克糖包,稍作休息,然後再測一次血糖。血糖順利回到90(mg/dL)的安全範圍。蔡先生接著吃早餐,並在用餐後45分鐘,確認沒有低血糖症狀、體力恢復後才繼續開車。 有了這次的經驗,蔡先生日後不論是開車或騎車,都會先檢測血糖,確定血糖值超過90(mg/dL),才會上路。 糖尿病友若血糖控制不佳,可能引發急、慢性併發症,最後引發大、小血管及神經系統病變。中華民國糖尿病學會常務理事陳榮福接受《Hello醫師》專訪時表示,根據英國研究,糖友被診斷出糖尿病時,約2至3成都已有神經病變,其中部分與自主神經病變有關,除了會造成反應變遲鈍、肌肉無力及血壓異常等,更可能影響駕駛安全。他也提醒,「忽略低血糖更危險」,若糖友要駕駛上路,務必要掌握「測了再上」準則,才能保平安。 陳榮福醫師在專訪中表示,被診斷出糖尿病的時間愈長,「周邊神經病變的發生,幾乎不可避免」,關鍵就在於血糖控制的好壞。 陳榮福醫師說,低血糖是糖友常見的急性併發症,若同時有神經病變等相關併發症,除了會有四肢無力、冒冷汗等症狀外,肌肉及神經也可能在緊急狀況時,出現反應不佳的問題,這些都影響糖友在駕駛時的判斷、操作與反應力。 神經病變對糖友駕駛安全的潛在影響 糖尿病自主神經病變 糖友會因為罹病時間的長短、血糖控制得好壞,而出現不同的併發症,神經病變是常見的併發症之一。根據統計顯示,第2型糖尿病患者罹病5年內,約有46.1%被診斷有自主神經病變;若罹病超過20年,盛行率則高達69.4%。陳榮福表示:「自主神經會影響心跳快慢、胃腸道與泌尿系統運作等,若自主神經產生嚴重病變,駕駛時,若遇到突發狀況,容易反應不及。」 此外,神經病變時間一久,糖友對低血糖的反應能力也會受影響,包括沒有肚子餓、冒冷汗、手抖、臉色發白等明顯的低血糖症狀,因此,更不易察覺低血糖,無法在必要時立刻補充糖分,這種情形稱為「低血糖不自覺(Hypoglycemia unawareness)」,因此,糖友更須經常監測血糖,以免發生嚴重低血糖。 糖尿病多發性神經病變 除了自主神經病變,還會有多發性神經病變的問題,多發性神經病變,好發於四肢末梢,像是手指與腳趾部位,初期可能沒有症狀,或是輕微感覺功能退化,就像是穿上襪子或戴了手套,感覺變得不靈敏;萬一嚴重時,則會影響駕駛的反應與操控能力。根據研究,第2型糖尿病患遠端多發性神經病變發生率約30%。 周邊神經併發症應如何檢查? 糖友在駕駛時,若有低血糖或周邊神經病變,都可能影響駕駛安全,陳榮福強調,只要將血糖控制在安全範圍,定期接受足部、視力、心血管、腎功能等相關檢查,就可有效降低、延緩或控制併發症。 為避免大、小血管及周邊神經病變,透過糖尿病照護網及衛教師的指導,糖友應定期執行相關檢查;例如每年應進行一次眼底檢查,以避免視網膜病變,同時應定期檢查腎功能與蛋白尿,以避免腎病變;另外,透過足部檢查及傳導神經檢查,則可避免周邊神經病變,再加上心電圖及頸部超音波檢查,預防心肌梗塞及中風。 如何預防周邊神經病變及糖尿病併發症? 要預防及延緩糖尿病慢性併發症的發生,最重要的方法還是控制血糖,同時遵照醫囑,再加上透過糖尿病飲食原則及規律運動習慣;建議糖友可遵循以下原則進行: 控制血糖:空腹血糖應在80~130mg/dl、飯後2小時血糖則應小於180mg/dl;睡前血糖則維持在110~150mg/dl。另外,糖化血色素應小於7.0%。 遵照醫囑,按時服用抗糖尿病藥物或注射胰島素。 遵守糖尿病飲食原則,每天均衡攝取六大類食物,即全穀雜糧類、豆魚蛋肉類、乳品類、蔬菜類、水果類和油脂與堅果種子類;定時定量攝取含醣類及高纖多樣化食物,儘量避免攝取精緻糖類或加糖食物、多食用少油或無油蔬菜、選擇低脂食物、避免或適量飲酒。 養成規律運動的習慣,每週至少三次、每次至少30分鐘 以上,每週總運動至少150分鐘。 定期監測血糖達到良好的血糖控制目標。 血糖控制「非愈低愈好」 注意「過猶不及」 糖尿病友通常較關注血糖數值是否超標,避免高血糖引發糖尿病併發症;近年來,由於控制血糖藥物的進步,糖友疾病意識提升,嚴格控制血糖的病友不在少數,但也有糖友抱有「血糖數值愈低愈好」的迷思;陳榮福提醒:「糖尿病治療,血糖達標固然重要,但忽略低血糖更危險,因此,血糖低於90mg/dL或高於300mg/dL都不能上路,保持平穩很重要」。 低血糖好發5大族群 年齡較高族群 患有腎臟病或腸胃道疾病 血糖控制嚴格 使用促胰島素分泌劑及胰島素注射 未遵守醫囑用藥 中華民國糖尿病學會常務理事陳榮福 糖友駕駛安全 可防範於未然 定期檢測+「測了再上」! 陳榮福建議糖友,駕駛前要「測了再上」,血糖檢測超過90mg/dL才可開車或騎車;他強調:「糖友駕駛不是高風險族群,只要能避免與處理低血糖與相關併發症的症狀,開車還是一件安全的事情,糖友仍能享受獨立駕車的樂趣」。 駕駛前測血糖超過90(mg/dL)再上路。 血糖未滿90(mg/dL),補充15公克糖,15分鐘後再測血糖,達90(mg/dL)以上,休息30分鐘可上路。 駕駛時若感覺異常,將車停靠路邊,檢測血糖,血糖值低於90(mg/dL),補充15公克糖,15分鐘後再測一次,血糖達標後建議補充長效碳水化合物,休息45分鐘,症狀解除後才可上路。 糖尿病與駕駛安全系列文章 糖友最常忽略「低血糖」 糖尿病學會理事長黃建寧:「測了再上 90要安全」 上路駕駛有撇步 糖尿病衛教學會理事長歐弘毅:糖尿病不可怕 高低血糖都要測 糖友慎防眼睛、腎臟病變 楊宜瑱醫師:定期檢測保平安 周邊神經病變別輕忽 陳榮福醫師:遇突發狀況易反應不及(本文) 「糖友和一般人一樣」沈宜靜醫師:低血糖可預防 可處理 可避免 測了再上免緊張 更多糖尿病相關資訊,請點選下方【糖尿病與駕駛安全】專區或至中華民國糖尿病學會、中華民國糖尿病衛教學會查詢。 (圖片授權:達志影像) 若您有任何相關內容合作、採訪活動及投稿邀約,歡迎隨時與《Hello醫師》聯繫:[email protected] 健康訊息不漏接,歡迎加入《Hello醫師》社群: FB:https://helloyishi.tw/uzLBu LINE:https://helloyishi.tw/Tvie8


糖尿病

【糖尿病與駕駛安全2】上路駕駛有撇步 糖尿病衛教學會理事長歐弘毅:糖尿病不可怕 高低血糖都要測

糖尿病高居國內主要死因第5位,估計糖友高達250萬;糖友可能對於共病與併發症所帶來的危害有所警覺,但也常忽略糖尿病造成的交通安全問題,包括低血糖、糖尿病用藥及周邊神經病變等,都可能陷糖友於駕駛風險之中。 ⠀ 《Hello醫師》特別與中華民國糖尿病學會與中華民國糖尿病衛教學會合作,針對「糖尿病與駕駛安全」推出一系列報導,並佐以影音、解釋性資訊圖表、動畫及電子書E-book等形式,讓民眾更了解「測了再上,就是(90)要安全」的重要性(編按:即血糖值 90)。 個案故事: 老陳罹患糖尿病近 20 年,平時嚴格控制飲食,也遵照醫囑用藥,避免血糖波動,堪稱模範糖友。老陳習慣利用工作午休時間,騎車回家注射胰島素,之後再用餐;不過,某天他因工作延誤午休,便先在公司注射胰島素,卻在騎車回家用餐途中,出現心悸、冒冷汗等症狀。 老陳趕緊停靠路邊先測血糖,驚覺血糖值僅 72 mg/dL;幸好,他喝了隨身攜帶的果汁,再通知家人接他回家。老陳與家人也在回診時和醫師討論藥物的使用與調整,透過糖尿病衛教師進行個別化指導,更認識低血糖的症狀、預防及處理方式,同時遵循「測了再上」準則,避免急性低血糖的發生,不僅讓親友放心,也守護其他用路人的安全。 老陳的個案故事,也是許多資深糖友的真實寫照,中華民國糖尿病衛教學會理事長歐弘毅接受《Hello醫師》專訪時表示,低血糖對駕駛安全有立即性的危害,有位糖友低血糖發作時,騎車過家門而不入,騎到距家很遠的地方才因摔倒送醫。 歐弘毅提醒,不管是糖友或照顧者,只要覺得行為怪怪的,就趕緊測血糖,不管是高血糖或低血糖,都可能影響駕駛安全,呼籲糖友「測了再上,就是(90)要安全」。 低血糖對駕駛安全的影響 糖尿病患可能會因胰島素作用異常,或是用藥與飲食未及時配合等原因,容易出現血糖過高或過低,目前也是成功大學醫學院附設醫院內分泌新陳代謝科主任歐弘毅指出,當血糖過低時,會出現手抖、心悸、冒冷汗及嗜睡等症狀,嚴重時甚至會昏迷,會對駕駛安全帶來立即的影響。 另外,低血糖時,也會出現意識混亂或行為異常的狀態,若家人察覺糖友舉止不同以往,便應該協助量測血糖,了解是否因血糖偏低所造成的行為異常。 高血糖對駕駛安全的影響 易累、反應變慢 相較於低血糖,高血糖對駕駛安全屬於長期性的影響,歐弘毅說明,當血糖過高,人體處於高代謝的狀態,身體會因無法利用血糖,轉而從肌肉中的蛋白質與脂肪尋求「替代能源」,但得到的能量卻很少,以致容易身體疲累,在開車或停車時,反應也會變慢,所以,當血糖值高於 300 mg/dL,應特別小心,切勿駕駛上路。 喝多、尿多、頻上廁所 歐弘毅說,高血糖也會造成糖友喝多、尿多,若長途駕駛,會有上廁所的需求,對於開車也容易造成不便。若糖友長期處於高血糖,因平時沒有症狀,容易忽略高血糖對駕駛安全的風險,因此,「除了檢測血糖,可同時觀察是否有尿多、容易口渴等情形,及早因應」。 高血糖常見併發症 歐弘毅說,若糖友長期高血糖,容易出現視網膜病變與神經病變等併發症,造成糖友視力不佳或手麻、腳麻等情形,都會直接影響駕駛安全;基於以上各種原因,在血糖過高的情形下,不建議糖友騎車及開車。 中華民國糖尿病衛教學會理事長歐弘毅 糖友低血糖好發族群 低血糖常發生於糖尿病病史較長,以及使用特定類別藥物的糖友,歐弘毅表示:「當糖尿病程愈久,自主神經愈容易受影響,神經的反應會變慢、變鈍,出現低血糖症狀時,容易有「低血糖不自知」(hypoglycemia unawareness)的情形,所以病程愈久愈要注意」。 歐弘毅提及令他印象深刻的一名糖友個案,平時不僅嚴格控制血糖,也使用特定降血糖藥物,像是促進胰島素分泌的磺醯尿素類藥物 ( Sulfonylurea)與胰島素;有一天,他在工作場所打完胰島素後,堅持要回家吃飯,結果在騎機車回家途中,竟因低血糖而出現「過家門而不入」的無意識駕駛狀況;這名糖友騎到距離家中很遠的地方,因不慎摔倒才送醫。 歐弘毅提醒,嚴格控制血糖的族群,除了需遵照醫囑用藥,避免血糖過低外,駕駛前一定要測了再上,若有長途駕駛,每間隔2小時,也要停車測一下血糖,了解血糖變化。 糖尿病衛教 提供低血糖正確知識 歐弘毅指出,糖友與家人照顧者或許都聽過低血糖,但對低血糖的症狀及處理方式並不了解,常無法適時妥當處理;目前國內建置有糖尿病共同照護網,透過衛教師的諮詢與協助,在糖友回診時,提供個別化的專業資訊,同時也教導糖友如何辨認低血糖症狀及低血糖處理方式,讓糖友們能獲得更好的照護及生活品質。 測了再上 就是(90)要安全 低血糖和高血糖雖然都可能影響駕駛安全,但糖友們也不用過於擔憂,歐弘毅表示:「糖尿病不可怕,在我的門診有許多病齡 20 年甚至 30 年控制良好的糖友,只要能穩定控制血糖,出門前測了再上,做好準備,其實生活完全和一般人一樣。」 此外,糖友也可依循中華民國糖尿病學會廣邀專家提出的「糖尿病友駕駛安全專家會議綜合共識」,確保自己及其他用路人安全: 上路前 先測血糖值,若低於 90 mg/dL,建議先別啟動駕駛行為。 若血糖值低於 90 mg/dL,先補充可快速吸收的 15 公克含糖食物或果汁、糖水,15分鐘後再測血糖;若未達 90 mg/dL,重複此步驟,直到血糖值超過 90 mg/dL。 待血糖值超過 90 mg/dL 後,額外補充長效型碳化水合物,再休息30分鐘後,若仍超過 90 mg/dL ,且無其他不適,就可以準備上路。 高血糖容易導致疲勞、視力模糊和決策能力變差,影響駕駛,若血糖值超過300mg/dL,不建議駕車上路。 行駛中 若於行駛間感覺出現低血糖症狀,應立即停靠路邊安全處,熄火並拔掉車鑰匙,離開駕駛座。 攝取快速吸收的碳水化合物如葡萄糖片或糖果,同時攝取長效型碳水化合物如餅乾、麵包等,再測血糖;待血糖值達 90 mg/dL 或以上,等待 45 分鐘後,血糖值仍維持在水準之上,才能上路。 若駕駛時間預計會超過 2 小時,建議每 2 小時複驗一次血糖。 隨身攜帶血糖機、試紙與糖包,下車時記得帶下車,避免車上高溫和光損害機器和食物。 糖尿病與駕駛安全系列文章 糖友最常忽略「低血糖」 糖尿病學會理事長黃建寧:「測了再上 90要安全」 上路駕駛有撇步 糖尿病衛教學會理事長歐弘毅:糖尿病不可怕 高低血糖都要測(本文) 糖友慎防眼睛、腎臟病變 楊宜瑱醫師:定期檢測保平安 周邊神經病變別輕忽 陳榮福醫師:遇突發狀況易反應不及 「糖友和一般人一樣」沈宜靜醫師:低血糖可預防 可處理 可避免 測了再上免緊張 更多糖尿病相關資訊,請點選下方【糖尿病與駕駛安全】專區或至中華民國糖尿病學會、中華民國糖尿病衛教學會查詢。 (圖片授權:達志影像) 若您有任何相關內容合作、採訪活動及投稿邀約,歡迎隨時與《Hello醫師》聯繫:[email protected] 健康訊息不漏接,歡迎加入《Hello醫師》社群: FB:https://helloyishi.tw/uzLBu LINE:https://helloyishi.tw/Tvie8


糖尿病

低血糖症狀、9大原因解析!突然低血糖吃什麼?7招改善預防

低血糖是糖尿病急性併發症之一,因為糖友須使用藥物降低血糖,但若在降低的同時,沒有進食或進食量不足,血糖便可能過度下降,出現低血糖症狀,這也讓糖尿病患成為低血糖的高風險群。 低血糖的急性危險程度比高血糖更高,因為身體需要糖分維持運作,一旦血糖驟降,在短時間內,身體各方面機能都會出問題,嚴重時,更可能損害大腦或導致生命危險。 究竟低血糖症狀有哪些?低血糖原因為何?一般人也會低血糖嗎?突然低血糖該怎麼辦?《Hello醫師》為您深入解析。 低血糖症狀?低血糖定義與血糖值解說 低血糖指血糖過低,無法供應身體細胞進行正常生理活動所需的能量。一般人在飯前、飯後的血糖正常值如下: 飯前血糖:70~99mg/dL 飯後血糖:70~140mg/dL 當血糖低於70mg/dL,或從高濃度突然驟降時,便可能出現低血糖症狀;依據血糖下降的程度,低血糖症狀可分為輕度、中度及重度: 輕度低血糖症狀(血糖<70mg/dl) 自主神經系統的活性增加,此時意識雖然清楚,但有以下症狀: 頭暈 臉色蒼白、發抖、冒冷汗 心悸、心跳加速 飢餓感 嘴部周圍麻刺感、四肢麻木 呼吸困難 中度低血糖症狀(血糖<50mg/dl) 中樞神經系統功能缺損,患者會出現以下症狀: 注意力無法集中、意識混亂、對命令沒有反應 講話口齒不清、情緒焦躁不安 皮膚蒼白發冷 視力模糊 抽筋 疲倦、嗜睡或昏迷 重度低血糖症狀(血糖<30mg/dl) 已有生命危險,患者的腦神經功能嚴重受損,並進入無法喚醒的重度昏迷。 相比於高血糖對身體造成的漸進式影響,低血糖的短期致命性可能更嚴重,因為低血糖往往是無預警發作,若未及時救治將血糖升高,可能造成永久性腦損傷及後遺症,例如記憶力喪失、學習能力變差,甚至危及生命安全。 低血糖是糖尿病前兆? 低血糖通常不是糖尿病前兆,相反地,它是治療糖尿病的常見副作用之一。當糖友施打過量胰島素、服用過量降血糖藥,或藥物與飲食、運動之間的配合不當,便可能發生低血糖。 依據馬偕紀念醫院資料指出,多數胰島素依賴型糖尿病患(第一型糖尿病)都曾發生過低血糖,非胰島素依賴型糖尿病(即第二型糖尿病)的部分,也有20%患者發生過低血糖。 糖尿病低血糖3大原因 藥物:用藥時間不正確或不規律、自行調整藥物劑量,或進食量減少,但劑量未調整。 飲食:用餐時間未進食或太晚進食、進食量過少,或過度避免攝取含醣食物。 運動:空腹運動、運動過度且未補充適當食物。 非糖尿病低血糖6大原因 斷食:身體需糖分維持正常的生理功能,若長時間斷食,身體儲存的糖分用盡,便可能發生低血糖。 運動過度:運動過度卻未適時補充糖分,也可能導致低血糖。 常吃高GI值食物:高GI值食物會使血糖急速上升,身體為因應血糖波動,會分泌大量胰島素,讓血糖驟降。 長期勞累:長期處於過勞狀態,身體會釋放大量壓力荷爾蒙,如腎上腺素和糖皮質素,這些荷爾蒙會加速消耗體內糖分。 飲酒過量:肝臟可幫助製造和儲存糖分,當人體血糖不足時,肝臟會釋放肝醣至血液中,為身體各組織提供能量;酒精會影響肝功能,抑制肝臟釋放肝醣。 疾病因素:例如患有厭食症,因進食量不足而使血糖過低;或患有胰島素瘤,胰臟因過度分泌胰島素而導致低血糖。 低血糖要吃什麼?如何緊急處理? 依病患意識是否清楚,低血糖的處理方法可分成以下2種: 1.低血糖病患意識清楚 立即進食易吸收的含糖食物,糖分約10~15克,例如: 方糖:3~5顆 果汁、汽水:120c.c. 半杯水加2茶匙的糖:120c.c. 蜂蜜:1湯匙 葡萄糖片:3片 補充食物15分鐘後,請使用血糖機測血糖,若血糖沒有上升且症狀未獲得緩解,可再吃一次。若低血糖症狀仍未改善,請立即就醫。 若低血糖的症狀已緩解,且距離下一餐尚有1小時以上的時間,可補充10~15公克的主食, 如牛奶,餅乾或吐司等,預防血糖再次下降。 2.低血糖病患意識不清 當病患意識不清時,將患者頭部側放,使用糖漿或蜂蜜擠入或灌入牙縫中,或直接塗於牙縫或舌下,份量約1湯匙即可,並且立即送醫治療;送醫過程中,每10~15分鐘給予一次糖分,並可輕按病患臉頰,加速糖分吸收。 若家中備有皮下注射升糖素或靜脈注射葡萄糖,可依照醫囑注射,再送醫治療。 低血糖如何預防及改善? 糖尿病患是低血糖的高風險族群,以下針對糖友,提供7個低血糖的預防重點: 正確服用藥物:遵照醫囑服藥,不隨意調整劑量,且維持固定的服藥時間。 用藥後要進食:飯前注射胰島素或服用降血糖藥物後,須於15~30分鐘內進食。 三餐定時定量:避免不吃正餐或延後正餐時間。 避免空腹運動:運動前應酌量補充點心,例如一份水果或吐司等。 定時測量血糖:在固定時間量測血糖,追蹤血糖波動。 隨身備有糖份:隨身攜帶糖果、餅乾或葡萄糖片等,若突然發生低血糖時,可緊急補充。 隨身攜帶糖尿病識別卡或糖尿病護照(記有姓名、電話及就診醫院等):若突然發生中度或重度低血糖時而陷入昏迷時,救護人員可爭取急救時間。 除了糖尿病患之外,一般人雖不容易低血糖,但也可能發生血糖偏低的狀況,若曾有過低血糖,或近期出現疑似低血糖的症狀,可多注意以下4點: 定時進餐:避免長時間斷食、空腹或過度節食。 控制飲食:避免過度食用過多高GI值食物,如蛋糕、甜點等。 適量運動:避免過度運動或突然增加運動強度,且未適時進食補充能量。 適當休息:避免長期操勞和熬夜,減少身體負荷,維持血糖正常調節。 (圖片授權:達志影像) 若您有任何相關內容合作、採訪活動及投稿邀約,歡迎隨時與《Hello醫師》聯繫:[email protected] 健康訊息不漏接,歡迎加入《Hello醫師》社群: LINE:https://helloyishi.tw/Tvie8 FB:https://helloyishi.tw/uzLBu

ad icon廣告
常見問題
ad icon廣告
ad icon廣告

醫師陣容

Hello 醫師的醫師陣容由專業醫師與各領域醫學專家所組成,協助審閱網站內容並即時分享專業領域新知。

我們的專業團隊除確保醫學相關內容之正確性,並引用最新研究和可靠資料來源參考,提供高度專業、內容豐富之健康訊息。

Hello 醫師與合作之專業醫師團隊,將不斷致力於提供實用可信賴的健康新知;在健康的路上一路陪伴並守護您,一起邁向健康富足的人生。

 

看更多合作醫師
探索
健康小工具
我的健康紀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