糖尿病

糖尿病是一種慢性的代謝異常疾病,因為體內胰島素缺乏或功能不全, 對糖類的利用能力減低,甚至完全無法利用而造成血糖上升。久而久之便可能會導致其他嚴重的問題,如心臟病、失明或腎臟病等等。主要分為 第一型糖尿病 、 第二型糖尿病 、妊娠糖尿病等類型。

基礎知識

糖尿病

胰島素是什麼?人工胰島素的種類與注意事項

胰島素(Insulin)是人體胰臟內的胰島β細胞分泌的一種蛋白質激素,是人體重要的合成性荷爾蒙,而當人體胰島素分泌異常,或缺乏有效的胰島素(稱為胰島素阻抗)就可能導致血糖過高、甚至引發糖尿病。若罹患糖尿病(尤其是第一型糖尿病),醫師便需開立胰島素藥物處方來治療,以下將簡單介紹什麼是胰島素、胰島素藥物的種類和使用的注意事項。(同場加映:胰島素注射衛教:注射部位、步驟與胰島素保存須知) 人體胰島素的功用與分泌 胰島素最主要的功用是調節體內的血糖,避免高血糖傷害身體,胰島素會透過以下方式來幫助身體維持血糖恆定: 促進肌肉細胞利用葡萄糖作為能量,包括儲存肝醣以供未來使用 抑制肝醣分解為葡萄糖、抑制脂肪分解 促進脂肪細胞攝取葡萄糖,以合成蛋白質和肝內脂肪(三酸甘油酯) 和升糖素交互拮抗作用,以達血糖穩定(升糖素與糖尿病的關係可參考台中榮總專題報導) 人體胰島素的分泌可分為兩種,一是基礎胰島素,會在空腹時分泌,幫助維持空腹血糖穩定,而糖尿病友使用的中長效胰島素也有此效果;另一種稱作餐時胰島素,在餐後血糖升高時分泌,能幫助降低、並維持餐後血糖的穩定,糖尿病友使用的短效胰島素便屬於此類。(推薦閱讀:血糖正常值是多少?飯前飯後血糖、糖化血色素這樣看) 藥物胰島素的種類 藥物胰島素主要用於治療糖尿病,胰島素在治療上依作用時間長短不同,可分為以下不同種類: 1. 速效型胰島素(Rapid-acting Insulin) 約注射後15分鐘後會開始發揮作用,藥效高峰期維持1小時並持續作用2~4小時。 通常會搭配長效型胰島素於餐前注射。 種類:Insulin Glulisine、Insulin Lispro、Insulin Aspart 2. 短效型胰島素(Short-acting Insulin) 約注射後30分鐘後會開始發揮作用,藥效高峰期維持2~3小時並持續作用3~6小時。 通常會搭配長效型胰島素於餐前注射。 種類:Regular insulin 3. 中效型胰島素(Intermediate-acting Insulin) 約注射後2~4小時後會開始發揮作用,藥效高峰期維持4~12小時並持續作用12~18小時。 每日施打2次,通常會搭配速效或短效型胰島素。 種類:NPH 型人體胰島素懸液(NPH Human Insulin)  4. 長效型胰島素(Long-acting Insulin) 約注射後數小時後會開始發揮作用,可維持約24小時。 依病人情況若有需要,通常會搭配速效或短效型胰島素。 種類:Insulin Glargine、Insulin Detemir 5. 預混型胰島素(Premixed suspension Insulin) 約注射後0.5~1小時後會開始發揮作用,作用持續時間10~16小時。 種類:25%速效+75%中長效、50%速效+50%中長效、70%中效+30%短效 需要注射胰島素的族群 根據嘉義長庚醫院-新陳代謝科暨糖尿病健康促進機構的衛教資訊,需要注射胰島素的狀況有以下: 第一型糖尿病:胰臟分泌胰島素功能已完全喪失或部分喪失。 第二型糖尿病:其他治療方式無法充分控制血糖或生理壓力下。 妊娠糖尿病:無法單獨使用飲食控制血糖時。 糖尿病酮酸中毒。 高血糖高滲透壓狀態。 肝腎功能不全。 手術或發炎。 胰島素的注意事項與使用禁忌 若有下列情況,請在使用胰島素前,請告知你的醫師和藥師: 對胰島素、胰島素的成份或其他藥物過敏。 正在服用或將會服用的處方藥、非處方藥、維生素、營養補品、草藥等。 曾因糖尿病或其他疾病導致神經受損(如:腎臟或肝臟疾病)。(延伸閱讀:糖尿病不敢多吃蛋白質?控制體重保護腎臟這樣吃) 正值懷孕或哺乳期,又或是有懷孕的計劃。 即將要動手術(如:牙齒手術)。 […]

看更多 糖尿病 相關文章

糖尿病

維生素C、鉀助降血糖?認識糖尿病營養補充品

因為糖尿病患者在飲食上有許多需要注意的選項,再加上長期的藥物治療,相信很多都會額外補充一些糖尿病營養品,但是,哪些維生素和礦物質是糖尿病患者需要多補充的,及糖尿病營養補充品又該怎麼選擇,以下帶你進一步認識幫助糖尿病患者的重要營養素。 糖尿病營養補充品有哪些? 生物素 生物素(Biotin)又稱維生素B7,是人體不可或缺的物質,它能與人體內的胰島素產生協同效應,並單獨增加葡萄糖激酶(Glucokinase)的活性。葡萄糖激酶主要作用於葡萄糖利用過程的前期,是非常重要的物質。 葡萄糖激酶在糖尿病患者身上可能濃度極低,而補充生物素對於第一型糖尿病(Type 1 diabetes)患者和第二型糖尿病(Type 2 diabetes)患者來說,對控制血糖值可能都有明顯的效果。 肉鹼 肉鹼(Carnitine)是一種人體必需的物質,可以幫助身體利用體內脂肪產生能量,它源自親水性胺基酸(Hydrophilic amino acids),是種天然物質。研究指出,肉鹼可能可以幫助改善空腹血糖,和具有降血脂的效果。 糖尿病患者補充肉鹼,可能有助快速降低血液中的高血脂(含膽固醇和三酸甘油脂),因為肉鹼可幫助分解脂肪中的脂肪酸,所以也被認為對預防糖尿病酮酸中毒(Diabetic ketoacidosis)。 鉻 鉻(Chromium)是對抗糖尿病的重要營養素,可以幫助促進人體葡萄糖耐量(提升調節血糖濃度的能力)。不僅可能可以降低空腹血糖水平,還能降低體內膽固醇與三酸甘油脂,同時增加體內高密度脂蛋白 (HDL,又稱好膽固醇)的水平。(推薦閱讀:沒有最壞只有更壞!膽固醇變壞囝仔,脂蛋白要負責!) 除了吃營養補充品,透過運動也可增加肌肉組織中鉻的濃度,研究發現,胰島素與鉻共同作用時能穩定控制血糖,如果人體缺乏鉻,血糖值就不易控制,間接提高了罹患糖尿病的風險。 輔酶Q10 輔酶 Q10(Coenzyme Q10)是體內天然存在的化合物,有助於代謝碳水化合物。研究指出,輔酶Q10會使血液充氧,所以在某些糖尿病視網膜病變(Diabetic retinopathy)的情況下,可能會有所幫助。另外,也有研究指出,輔酶Q10可能有益血糖控制及幫助胰臟中的β細胞製造胰島素。 ALA 和 GLA α-次亞麻油酸(以下簡稱 ALA)是一種多功能的抗氧化劑,可幫助預防糖尿病神經病變(Diabetic neuropathy)和減少體內自由基。有些研究指出,A​​LA可幫助改善胰島素阻抗,進而控制血糖。GLA(Gamma- Linolenic Acid)被稱為γ次亞麻油酸,是存在於月見草油和黑醋栗籽油中的另一種天然抗氧化劑,也有助改善糖尿病神經病變。 錳 糖尿病患者普遍缺乏錳,有些專家學者甚至認為錳是導致糖尿病的一部分。錳可能是體內酵素處理葡萄糖代謝的關鍵輔助因素,它可以影響胰島細胞的酵素活性,進而影響胰島素的合成及葡萄糖利用率。 鎂 糖尿病患者通常體內的鎂(Magnesium)都偏低,而患有嚴重糖尿病性視網膜病的患者可能更少。低血鎂會中斷胰島素的分泌,並增加胰島素阻抗,影響第二型糖尿病患者的血糖控制。如果糖尿病患者適量補充鎂,可能有助降低胰島素的使用量。   鉀 糖尿病患者透過飲食補充鉀,可提高對胰島素的敏感性。研究發現,發現身體缺鉀與胰臟中的β細胞對葡萄糖的敏感性降低,及胰島素釋放減少有關。一項研究請葡萄糖耐量受損的受試者們補充了鉀之後,原本高血糖無法刺激胰島素釋放的缺陷就被改善了,由此可推測缺鉀可能是造成高血糖的原因。(高鉀蔬菜在這:吃茼蒿5大營養好處!認識火鍋必吃打某菜) 牛磺酸 牛磺酸(Taurine)在蛋白質合成中並不需要,但是它普遍存在於富含蛋白質的食物中。第一型糖尿病患者體內的牛磺酸通常很低,這會影響血液的濃度並增加心臟病的風險,如果適度補充牛磺酸,可能有助改善血液黏度。 維生素B6 糖尿病神經病變是高血糖對神經系統造成的嚴重損害,而這可能與缺乏維生素B6有關,適量補充維生素B6可能能夠改善葡萄糖耐量,特別是對於妊娠糖尿病患者,或因避孕藥而影響葡萄糖耐量的患者。此外,維生素 B6 也可幫助預防糖尿病相關併發症。 維生素B12 在治療糖尿病性神經病變時,維生素B12 可發揮重要的作用。因為維生素B12是維持神經細胞正常運作的必要維生素之一,因此補充維生素B12可能有助減少神經性糖尿病引起的損傷。 維生素C 維生素C是十分常見的營養品,第一型糖尿病患者體內的維生素C含量通常偏低,透過增加血液中維生素C,可降低山梨糖醇(Sorbitol)。山梨糖醇在體內累積時是有害健康的糖,可能導致糖尿病併發症(如視網膜病變、神經病變和腎臟病變)的風險增加。 此外,也有研究指出,維生素C可幫助降血糖。澳洲非營利獨立醫療機構NPS MedicineWise指出,有項採用27位受試者的研究中,在補充維生素C的4個月後,這些受試者的餐後血糖的表現明顯低於未服用維生素C的組別。除了餐後血糖,平均血糖及血壓也都比未補充維生素C時更低。 鋅 體內缺乏鋅會增加罹患糖尿病的風險,第一型糖尿病患者經常缺乏鋅。鋅可能是胰島素代謝中的關鍵元素,可以幫助人體預防病毒感染的威脅,還可以保護胰臟的 β 細胞免於遭到破壞。在一些針對第一型糖尿病患的研究中,發現足夠的鋅有助於降低血糖。(延伸閱讀:糖尿病血糖控制靠飲食!5個控糖撇步遠離糖尿病) 糖尿病保健食品 目前並沒有可以直接幫助改善糖尿病的保健食品,雖然有多項研究指出,保健食品能幫助管理糖尿病,但並無明確證據顯示能幫助改善病況。因此建議糖尿病病友,僅在有營養不良等臨床需求情況下,再考慮服用保健食品。某些情況下,保健食品甚至可能會有副作用或是對藥物出現不良反應。 服用前請先諮詢醫師或藥師 這些幫助穩定糖尿病的營養素或降血糖保健食品,型態很多種,包括片劑、膠囊、粉劑或液體。型態之外,種類也很多,舉凡上述所介紹的維生素、礦物質,另外像是胺基酸、脂肪酸、纖維、消化酵素等,也都需要注意使用劑量。 最好在選購和服用前最好先諮詢專業醫師和藥師,並且留意包裝上的使用劑量和方式,避免發生副作用或與當前正在服用的藥物發生交互作用。 同時也要注意: 閱讀可靠之營養補給品訊息。 注意效果太好的營養補給品,例如聲稱可「治療或治癒疾病」的產品。 避免以營養補給品代替處方藥。 避免服用超出建議劑量。 若出現副作用,請立即停止服用。 【點我前往糖尿病專區】 (圖片授權:達志影像)


糖尿病

罹患糖尿病需戒甜食控血糖?常見的糖尿病的迷思

糖尿病是國人位居十大死因之一,每年近萬人因糖尿病死亡,根據國民健康署統計,全國約有200多萬名糖尿病病友,併發症更可能發生在全身各部位,許多糖友的生活非常不便。《Hello醫師》整理了國人常見的糖尿病迷思,讓我們一起來認識。(同場加映:糖尿病盛行:為何台灣糖尿病人口持續增加?) 迷思1:瘦的人不會罹患糖尿病? 錯!體重與糖尿病沒有絕對的關係。第一型糖尿病多半是因為遺傳所造成的,身材不一定是胖胖的,而第二型糖尿病雖然與肥胖有很大的關聯,但即使沒有過重,但飲食不正常還是可能得到第二型糖尿病。 美國西北大學(Northwestern University)預防醫學教授梅賽德斯.卡內森(Mercedes Carnethon)表示,罹患第二型糖尿病的患者中,有 1/8 的人體重正常,而這群人很可能是第 1.5 型糖尿病的患者。體態標準卻罹患糖尿病的患者,通常和基因和生活方式有關。(延伸閱讀:第二型糖尿病原因有哪些?了解4種原因控制病情) 迷思2:只要不吃甜食和碳水化合物就能控制糖尿病、不用吃藥? 錯!吃藥的目的是為了矯正血糖代謝的異常,改善胰島素的功能,是幫手不是敵人。不過即便有接受藥物治療,糖尿病患者也應該要注意飲食,控制血糖。糖尿病患者控制血糖的原則為「固定時間吃、吃固定的量」,暴飲暴食或飲食不均衡都會造成血壓波動。(推薦閱讀:糖尿病血糖控制靠飲食!5個控糖撇步遠離糖尿病) 若是仍屬於糖尿病前期的患者,仍可透過從生活、飲食、運動等各方面,養成良好的習慣來避免惡化。但若已經確診糖尿病,除應控制甜食或是澱粉類食物的攝取外,仍必須搭配藥物治療來控制糖尿病,以確保患者的病情不再加重。(延伸閱讀:持續運動超重要!第一型糖尿病必知) 迷思3:有糖尿病就必須完全戒除甜食? 錯!糖尿病患者其實並不是不能吃甜食,關鍵是要如何吃,才不會在進食後讓血糖驟升或是過高。除了大家首先會想到的,精緻的小蛋糕或是包裝零食等甜食,天然的水果也必須要小心,許多水果的糖份都很高,例如釋迦、龍眼。(推薦閱讀:糖尿病可以吃零食嗎?想吃糖先了解這些事) 糖尿病患者並非所有水果都不能吃,而是要挑選低升糖指數(Glycemic index,簡稱 GI)的水果,例如芭樂、番茄等。不過也別因為這些水果的 GI 值和含糖量低,就吃得忘記控制份量。無論是含糖量高或低的水果,只要吃下的碳水化合物含量相同,最終都會造成相同影響。 以下各份量的水果,皆約含 15 克的碳水化合物: 1 / 2 中型香蕉 3 / 4 杯藍莓 1 又 1 / 4 杯草莓 1 杯切塊的哈密瓜 (同場加映:第二型糖尿病別怕吃水果!6種低GI水果這樣吃) 迷思4:糖尿病患用藥治療最終會走向洗腎? 不會!多數需要洗腎的糖尿病患者,反而都是因為沒遵照醫囑服藥,長期血糖控制不佳,最後需要施打胰島素治療,而到這個情況通常腎臟都已經出現不可逆轉的損傷,才需要透過洗腎來維持腎臟機能運作,而這也是許多人認為施打胰島素要洗腎迷思的主因。 根據健保署的資料,有3成洗腎病患是因糖尿病腎臟病變所引起。其實許多大型研究皆證實,長期穩定服藥有預防或減緩腎病變的效果。醫師也一定會定期追蹤患者的腎功能,並依此調整藥量。 此外,患者也應養成良好的生活和用藥習慣來預防腎臟病變,包括控制血糖、定期驗尿,並且嚴格管理血壓和血糖,才能減緩糖尿病腎病變的惡化與發展速度。一旦出現腎臟病變的問題,就應與醫師討論調整飲食和藥物的治療方式。 迷思5:增加胰島素用量代表糖尿病狀況更糟? 錯!出現併發症才是變嚴重了!通常病患會需要增加胰島素使用量的情況有2種,其一是患者有胰島素阻抗的情況,也就是對胰島素的反應不敏感,因此需要增加用量。其二是因為體重增加;內臟脂肪組織增加會增加胰島素阻抗的機率。(延伸閱讀:肥胖不是病但很要命!代謝症候群 5 點檢查與預防) 不過因胰島素本身會促使脂肪合成,所以使用胰島素的患者會隨著使用時間漸漸增胖,導致原來使用之胰島素劑量不足而需增加注射量。為了避免此種惡性循環產生,糖尿病患者應藉由運動與飲食控制等方式將體重維持在理想範圍內。只要糖尿病患未出現神經或其他併發症,並定期回診追蹤,胰島素用量增加並不代表糖尿病惡化。 【點我前往糖尿病專區】


第一型糖尿病

與糖尿病共存之道!延長第一型糖尿病壽命

「糖尿病會好嗎?」這是很多糖尿病患者所擔憂的心聲。第一型糖尿病多半發病於兒童或青少年時期,當被醫師確診罹患第一型糖尿病之後,相信患者和家人應該都很難在一時之間接受。 面對第一型糖尿病,除了要持續使用胰島素等藥物控制之外,也要注意心理和精神健康。《Hello醫師》今天將介紹第一型糖尿病的平均壽命,以及與第一型糖尿病共存的心態、方法、注意事項。 第一型糖尿病患者的平均壽命 根據英國糖尿病協會報告,估計罹患第二型糖尿病的人,預期壽命可能會減少10年。但是根據過往的統計,第一型糖尿病的平均壽命較短,預期減少了20多年。不過近幾十年來對於糖尿病的照護越來越進步,讓第一型糖尿病壽命有大幅延長的現象。 美國匹茲堡大學(University of Pittsburgh)在2012年發布一項為期30年的研究,指出1965年以後出生的第一型糖尿病患者的預期壽命為69歲。根據英國官方對近代新生兒的評估,男性的預估壽命平均為77歲,女性則為81歲。而目前年齡為65歲的人,男人的預期平均壽命為83歲,而女人的預期平均壽命為85歲。皆相差10年以內,並沒有差太多。 如何與第一型糖尿病共存 糖尿病患照顧好自己 就算罹患第一型糖尿病,也還是可以有正常的生活平衡。第一型糖尿病病患可以透過藥物、運動和營養計劃來治療,無論身處何處,都可以隨時從醫療人員、家人或其他第一型糖尿病患者那裡獲得幫助,不用獨自一個人面對這項挑戰。(推薦閱讀:胰島素是什麼?人工胰島素的種類與注意事項) 照顧好自己可以減輕糖尿病的壓力,並幫助你應對病情。請好好遵循醫師所說的生活注意事項,記得飲食健康、多運動,並學習如何監測血糖值。 每晚保持充足的睡眠,花時間放鬆和享受生活也很重要。因為大腦和身體相連,因此在身體感覺良好時,精神和情感上也能更輕鬆地應對第一型糖尿病。 找到支持會更好 有良好的支持陪伴對於與第一型糖尿病共存來說很重要。花時間與親朋好友或與你信任的人交談,是解決糖尿病患者生活中的煩惱和困擾的好方法。雖然情緒支持看起來可能不太重要,但在糖尿病照護中,其實是具有相當的作用的,記得與其他糖尿病病友保持聯繫。(推薦閱讀:情緒這樣顧!糖尿病患者的心理變化) 學習管理壓力與心理健康 罹病的過程中一定會有許多精神壓力,如果感到憂鬱或焦慮時,請記得和朋友、家人談談,也可以找諮商師幫忙,因為精神健康與身體健康息息相關。也請記得,罹患第一型糖尿病不是你的錯,身邊一定有資源和支持都可以幫助你。(同場加映:壓力大怎麼辦?認識壓力和焦慮、教你7招實用減壓) 利用 App 協助用藥和計算碳水化合物 管理第一型糖尿病可能具有挑戰性,但是新技術使其變得更容易了。 有許多新資源可用來幫助你管理第一型糖尿病,像是市面上有許多專為糖尿病患者設計的App可以幫助你計算碳水化合物,觀察血糖水平並追蹤飲食和運動的進度。(延伸閱讀:糖尿病一定要吃糙米嗎?低 GI 飲食這樣吃) 吸收更多第一型糖尿病的知識 正在第一型糖尿病共存的你,請記住要對自己保持耐心。 這世界上沒有人是完美的,相信自己每天都會做得更好,更有效的管理糖尿病。 持續了解有關第一型糖尿病的所有知識,也能幫助你更了解自己的狀況,也更能好好照顧自己。 多久回診一次? 建議每3~6個月至少看一次醫師,檢查治療效果如何。醫師會做一些檢查,以確保孩子的血糖是否得到控制。根據檢查結果,醫生可能會更改孩子的治療計劃。另外,胰島素劑量以及可能使用的胰島素類型可能會隨著時間而不同,使用胰島素的方式(注射或裝設胰島素泵)也可能會改變,在孩子成長和變化很大的青少年時期更是容易改變。 隨著年齡增加,需要吃的食物種類和量也會有所不同。但是,碳水化合物是影響血糖最主要的營養素,因此務必紀錄每餐吃下的碳水化合物含量,才能幫助定血糖,控制病情。 【點我前往糖尿病專區】


第一型糖尿病

第一型、第二型糖尿病的症狀差異?認識糖尿病症狀、治療

您是否已在《Hello醫師》另一篇文章初步認識第一型糖尿病?接下來我們將介紹糖尿病的症狀。 第一型糖尿病的發病年齡通常比第二型糖尿病年輕許多,在症狀上,第一型糖尿病的初期症狀通常都非常明顯,這和第二型糖尿病初期可能沒有明顯症狀有很大的不同。以下說明糖尿病症狀及第一型糖尿病的症狀及治療方法。 糖尿病症狀 第一型和第二型糖尿病的發病時間及初期症狀: 第一型糖尿病:因胰臟受自身免疫系統攻擊所造成,故發病時間較突然;發病時因高血糖及胰島素缺乏,產生的症狀容易被發現。 第二型糖尿病:在「糖尿病前期」或罹患糖尿病後,因症狀較難察覺,常是透過驗血或已出現併發症才發現糖尿病。 根據「台灣糖尿病2019年鑑」資料指出,台灣糖尿病患者超過9成為是第二型糖尿病;第一型糖尿病每年約380人,僅佔所有新發生糖尿病人之0.24%。 糖尿病7大常見症狀: 口渴 頻尿 飢餓 體重下降 疲勞和虛弱 視力模糊 頭痛、頭暈 第一型糖尿病症狀: 未曾尿床的小孩開始尿床 發抖 易怒 煩躁和其他情緒變化 第二型糖尿病症狀: 傷口不易癒合、容易感染 足部有針刺感 皮膚搔癢 脖子、腋下皮膚變黑 不同於第二型糖尿病,第一型糖尿病患者在治療上則需要終身依賴胰島素,但如果好好控制血糖,並配合治療,可降低長期對健康的危害。 第一型糖尿病的7種治療方法 第一型糖尿病需要每天注射胰島素,或裝上胰島素幫浦控制血糖,並定期回診及監測。 以下是第一型糖尿病的治療與控制注意要點: 1. 胰島素注射 皮下注射胰島素為第一型糖尿病患者的主要治療方式,但是當第二型糖尿病患者本身無法分泌足夠的胰島素時,或是藉由口服藥治療,血糖數值還是不理想時,也會使用胰島素。 (同場加映:胰島素注射衛教:注射部位、步驟與胰島素保存須知) 2. 自我照顧與穩定血糖 使用血糖機或定期檢測血糖,以持續監測血糖狀況。(學習自己測血糖請閱讀:在家血糖檢測) 預防及處理低血糖,請遵循醫囑使用胰島素,包含注意進食量、 運動量和藥物劑量。 當體內極度缺乏胰島素時,容易產生酮酸中毒(Diabetic Ketoacidosis,簡稱 DKA)的症狀,故不可隨意自行加減胰島素劑量、用藥不規律。 每三個月抽血檢驗一次糖化血紅素(Glycated Hemoglobin,簡稱 HbA1c 或 A1C)。 3. 飲食療法 第一型糖尿病患者不建議遵循市面上的標準化飲食方案。 維持規律飲食時間表。 須依血糖變化制定專屬飲食方案。 4. 運動 第一型糖尿病患者透過運動有助提升心血管健康,且規律運動有助血糖穩定。 運動前和運動後務必記得測量血糖值,並補充適量的碳水化合物。 如果在開始運動之前,血糖水平低於 100 mg / dl(毫克/分升),請嘗試吃少量含碳水化合物的食物(約 15 克)以增加血糖,並降低發生低血糖的機會。如果才剛服用胰島素並且運動時間超過 30 分鐘,則需更加留意。 5. 長期監測併發症 每一到三個月定期回診追蹤。 6. 腎藏移植合併胰臟移植 第一型糖尿病並需要洗腎的病患,胰腎同時移植成功的話,可同時解決腎臟與胰臟疾病的問題,生活品質可大幅提升。 7. 胰島細胞移植 因為第一型糖尿病患者的胰臟中,β 细胞被身體免疫細胞破壞,所以透過胰島素治療,只能減少或減緩視網膜、腎臟及神經病變的發生;透過將胰島細胞植入肝臟,可使病人血糖控制較佳,並穩定病變情形,延長存活時間。 第一型糖尿病因為是自體免疫系統問題導致,目前並沒有方法能夠預防第一型糖尿病。若是真的確診,就必須要學著與胰島素共存。不少醫師也會建議患者,隨身攜帶點糖在身上,避免血糖太低引發癲癇或昏迷。(推薦閱讀:學習與糖尿病共存!延長第一型糖尿病壽命) 第一型、第二型糖尿病的治療與飲食差異 吃多、喝多、尿多及體重減少是糖尿病友常見症狀,如何透過飲食,避免症狀惡化,是控制病情的重點;以第一型糖尿病患者來說,平時須嚴格計算碳水化合物攝取和胰島素注射;若是第二型糖尿病患者,則須控制碳水化合物的攝取,並增加膳食纖維的補充,避免過度攝取飽和脂肪。 不同類型的糖尿病患者,應根據其個人情況,制定適合自己的飲食計畫,最重要的是,在制定飲食計畫時,患者應諮詢專科醫師、營養師或個案管理師,以確保採行的是安全和有效的飲食方案。 穩糖保健食品3大推薦成分 1. 苦瓜胜肽 苦瓜胜肽是一種由多種胺基酸組成的小分子蛋白質,具有刺激胰島素分泌和模擬胰島素的作用,除了有助於調節血糖、延緩血糖吸收外,還能改善新陳代謝,提升身體機能。 市售的苦瓜胜肽產品繁多,不同品牌的有效劑量、複方皆有些微不同,建議挑選符合下列條件之產品,讓血糖穩定、循環調理更有感,使用也更安心: 擁有日本專利ConstanGI®超臨界萃取技術 日本專利ConstanGI®超臨界萃取技術,具有獨特專利技術,濃縮倍數高達20倍,確保完整保存活性胜肽成分;較高的產品純度不僅可提供更高效的活性胜肽,也有效增強調節血糖的效果。 高達800U的活性苦瓜胜肽,足量攝取量達300毫克: 配方中蘊含高達800U的活性苦瓜胜肽,每次攝取達300毫克,確保血糖管理可獲得更穩定的支持。 2. 肉桂 肉桂可提高胰島素敏感性,降低血糖和三酸甘油酯,建議可選擇通過多方研究與認證的專利肉桂成分,像是美國專利Cinnulin PF®的肉桂萃取物,有專利的原料成分在食用上也更安心。 3. […]


糖尿病

糖尿病飲食只能與美食絕緣嗎?只要拿捏份量就沒問題!

若罹患了糖尿病,患者日常生活最大的不便就是得好好控制飲食。美食當前卻不能隨心所欲地大吃,這種感覺的確需要心境的轉變與取用食物的技巧來克服。不過糖尿病患者只能少油、少鹽又不能吃零食嗎? 今天要打破的迷思是「糖尿病很多食物不能吃」,當然要怎麼挑選食物都需要營養師的指示,把你的困擾告訴營養師,讓營養師教你如何分配飲食,你也能吃得自在又樂趣,《Hello醫師》今天為各位糖友們解釋日常飲食要怎麼吃才能降血糖又維持肌肉量。 糖尿病飲食要少油是迷思 糖尿病患者不是不能吃美食,而是份量需要控制,即便是甜食只要淺嚐即止,懂得運用「加1減1平衡法」,加了1樣就要減去另1樣的總量管制原則,或是使用餐食胰島素調整技巧來對應食物分量的多寡,飲食選擇是可以很有彈性的。 正確的飲食建議不是一味地減少油脂,而是看個人的身體情況去做調整,攝取適量及有益健康的油脂。對於肥胖的糖尿病患來說,的確應優先減少食物中熱量最高的過多油脂,把油脂減少,可以最有效地減少熱量攝取。 此外,有糖尿病的人常合併高脂血症,減少飽和脂肪與膽固醇的攝取,也能降低罹患心血管疾病的機率。(延伸閱讀:預防心血管疾病!4大飲食原則保護心臟) 除了烹調用油外,肉類食物與加工食品,例如麵包、糕點、冰淇淋、素食加工製品(如素肉)等都含有油脂,甚至牛奶類也含有脂肪,為了達到減輕體重的目標,這些藏在食物中的脂肪,都要注意攝取的總分量。不吃油炸食物、少吃加工食品、降低肉類食物比例,都是減少脂肪攝取的有效方法。 無論胖瘦,健康的飲食應該要提供身體適量的油脂,如果都不攝取油脂,會造成營養不均衡與體重減輕過多。由於一整天的熱量主要來自醣類、蛋白質與脂肪這三大類營養素,大量減少脂肪的飲食方式,醣類與蛋白質食物的攝取比例反而需要增加。 油脂攝取過少的人,除了肉類吃得少外,青菜也一律用燙的,這樣的飲食方式熱量攝取不足,短時間雖然可以降低體重,但長期會營養不均衡,肌肉消瘦無力,反而多了另一個健康問題。(推薦閱讀:燙青菜怕營養流失?這4種適合生吃、7種煮過更營養) 少油飲食容易缺少飽足感,所以醣類食物分量往往難以有效下降,因為關鍵的主食分量並沒有控制,加上容易飢餓,可能還沒到下一餐的時間肚子就餓了,會忍不住再吃點心,導致血糖與體重都未能順利降低。(推薦閱讀:吃籽超營養!4種堅果種子營養功效介紹) 營養攝取不足造成體重減輕和肌肉量減少 過去糖友們常被告誡少油、少鹽、少糖、少量多餐等飲食限制,有些人會覺得很難做到,索性就放縱自己;有人自律甚嚴,什麼都不敢吃,雖然血糖確實改善了,但在營養攝取不足的情況下,造成體重不正常的減輕與肌肉量的減少。 在計算一天吃進去多少油脂時,不只是烹飪用油,我們所吃的肉類食物皆含有較多的飽和脂肪,堅果類則含有豐富的多元不飽和脂肪酸。麵包、餅乾、沾醬、沙拉醬等製品,也含有脂肪。要真的去計算攝食的油脂比例事實上不太可能,所以也就不必去追求所謂的黃金比例用油,較務實的做法如下: 1. 有三酸甘油酯過高問題者:應完全以高單元不飽和脂肪酸的油品為家庭烹飪用油。 2. 三酸甘油酯正常者:可以準備2種用油交替使用,但仍以高單元不飽和脂肪酸的油品為主,多元不飽和脂肪酸的油品為輔,完全不吃肉的人,也建議這種用油法。 3. 以蔬食為主或完全素食者:其實也不用擔心身體飽和脂肪會有不足的問題,因為蛋或奶類皆含有飽和脂肪,黃豆中也含少量飽和脂肪。(推薦閱讀:高纖血糖穩!糖尿病喝豆漿連豆渣一起喝) 堅果類已經被營養界列入每日必吃的推薦食物,每天一小把綜合堅果,也提供不少油脂,平日用油量謹慎控制者,可以放心吃;若用油量多或是肉食偏多者,就鼓勵少用一些油,用堅果類來替代。(推薦閱讀:糖尿病控血糖這樣食堅果!2種控糖料理自己動手做) 【點我前往糖尿病專區】 (圖片授權:達志影像)


糖尿病

少量多餐對血糖才好嗎?吃什麼對糖尿病最有益

糖尿病患的飲食準則,就是好油、控糖、少鹽和高纖,這個飲食原則和傳統的觀念最大的不同是油脂的比例。新的飲食原則,並不需那麼精算各種營養素攝取了多少比例,而是哪類食物多一些或少一些,例如蔬菜多一些、醣類食物少一些、紅肉少一些、飽和脂肪少一些。 若飲食明顯過量且體型肥胖,整體食物攝取量除了蔬菜外,其他都該減少。當食物熱量攝取是恰當的,而某一類型食物減少些時,也就意味著相對地哪些食物該增加,才能維持營養與健康。(推薦閱讀:植物油還是動物油好?認識各種油脂) 飲食控制過與不及皆不好 飲食療法不僅能減輕胰臟負擔,讓血糖較易趨於目標,還能維持身體的營養需求與健康。飲食內容應視個別需求與病情做調整:消瘦的人應增加總熱量;肥胖的人則進行總熱量控制;腎病變的人則要調整蛋白質攝取。(延伸閱讀:糖尿病不敢多吃蛋白質?控制體重保護腎臟這樣吃) (圖片授權:達志影像) 糖尿病患的飲食控制過猶不及,不可過於嚴苛或輕忽,應該請教醫師與營養師,根據自己的身高、體重和病情做為計算基礎,攝取足夠並兼顧營養均衡。要能精算攝取熱量,需要營養師多次教導與反覆練習,才能減少誤差,即使由不同的營養師估算,也會有誤差。因此,學習辨識高熱量的食物、調整食物烹飪方式、閱讀食品標示、調整飲食習慣,從飲食習慣中找出對自己可行的方法,付諸行動才能得到效果。(延伸閱讀:糖尿病飲食只能與美食絕緣嗎?只要拿捏份量就沒問題!) 少量多餐分量要計算好 新型糖尿病藥物的發展運用,包括由短效胰島素轉變成速效胰島素,讓補充的胰島素降糖的時間縮短在進食後的4小時內;腸泌胰素機轉的口服或注射藥物,這類藥物只在用餐時段刺激胰島素分泌,大幅地減少了胰島素相對過量所引起的低血糖。 過去少量多餐的建議,不再是糖尿病飲食的金科玉律,點心可以只在需要預防低血糖的狀況下才吃。在沒有營養師協助設計正餐與點心分量的情況下,少量多餐很容易使一天的總攝取過量;兩次進食時間過短,也較難運用血糖檢測的方式,調整藥物、食物與血糖間的平衡。 若進食點心或宵夜的習慣一時難以改變,就要慎選食物且不過量攝食,以免影響血糖與體重。合適的點心分量約只有正餐的1/3或1/4,如果選擇以泡麵當宵夜,就幾乎是吃了一份正餐,「點到為止」是取用點心的最佳原則。(推薦閱讀:糖尿病怎麼吃澱粉類?低醣減醣有配套) 【點我前往糖尿病專區】


第一型糖尿病

基因遺傳引發糖尿病?第一型糖尿病成因與風險

第一型糖尿病(Type 1 diabetes)是幼兒及青年期最常見的內分泌疾病,在台灣其發生率大約是每年每10萬人口有1.5人罹病,僅佔所有糖尿病患者的1~3%左右。 第一型糖尿病的成因 第一型糖尿病是因自身免疫系統異常,體內抗體錯誤攻擊胰臟中的β細胞,造成身體無法分泌足夠的胰島素(Insulin)來控制血糖,但造成免疫系統異常的原因,目前仍不明。 第一型糖尿病患者通常都需要靠施打胰島素來治療,這也是為什麼第一型胰島素曾被稱為「胰島素依賴型糖尿病」。 第一型糖尿病有可能在出現症狀之前,就已經在體內發展超過好幾個月或甚至好幾年。研究人員發現,大多數患有第一型糖尿病的人,早在好幾年前,血液中就已經帶有某些自身抗體。這些抗體也可以作為檢測和診斷的依據之一。(你知道糖尿病症狀有哪些嗎?請閱讀:認識糖尿病症狀與治療方法) 第一型糖尿病的風險 造成第一型糖尿病的因素,目前醫學界普遍認為是遺傳基因、環境與自體免疫系統3方面的相互作用所造成。 自體免疫系統 患者的自體免疫系統異常,攻擊胰臟中的β細胞, 造成β細胞受損,導致第一型糖尿病。免疫系統異常則可能會受基因與環境的誘發,就像有些人即使有第一型糖尿病遺傳基因,卻沒有罹患第一型糖尿病。這讓有些專家相信環境或其中特定物質(如病毒),是造成第一型糖尿病的關鍵原因之一,而與飲食和生活習慣並無關聯。 糖尿病遺傳 到底遺傳基因對於第一型糖尿病發的影響多大?從同卵雙胞胎來看,他們具有相同性極高的基因,當雙胞胎其中1人在25歲以前出現第一型糖尿病,另一人的發病機率有50%,但是若雙胞胎其中1人患有第二型糖尿病,另一人的風險約為75%,這顯示就算有第一型糖尿病的遺傳體質,也須有環境因素的配合才會發病,而遺傳體質與環境因素之間的關係,也正是醫學界長期以來試圖要理解的地方。(推薦閱讀:孩子確診第一型糖尿病怎麼辦!父母須知看這裡) 以下是家族基因的影響機率: 若父親有第一型糖尿病,發病機率約為6%。 若母親有第一型糖尿病,發病機率約為2%。 若兄弟姊妹有第一型糖尿病,發病機率約為5%。 來自同卵雙胞胎:50%機率 來自異卵雙胞胎:5~6%機率 在全球各地,第一型糖尿病的普遍性也不同。專家學者認為不同種族的基因,多少也影響著第一型糖尿病發病機率。例如中國第一型糖尿病的發病率比歐洲、澳洲、或北美皆少10~20倍。芬蘭的第一型糖尿病患病率是世界最高的,每10萬人中,平均就有60人罹患第一型糖尿病,幾乎是美國的3倍。 研究人員認為,人類白血球抗原(Human leukocyte antigen ,以下簡稱HLA)是造成這其中巨大差異的關鍵。HLA 基因種類繁多,研究人員發現,某些種族擁有保護他們免受第一型糖尿病侵害的 HLA,其他則擁有會提升風險的HLA組合。 (你知道糖尿病不只有一、二型嗎?請看:認識糖尿病) 環境因素 帶有第一型糖尿病遺傳基因的人,若遇到了與胰島β細胞表面自我抗原結構相似的環境分子,造成免疫系統無法分辨,進而連帶攻擊β細胞,那麼這個人就會因此發病。但到底哪些環境因素會誘發第一型糖尿病基因,目前科學家仍在研究證實中。 疑似能導致第一型糖尿病的環境因素如下: 過早接觸牛奶血清蛋白(Bovine serum albumin,簡稱BSA) 病毒,例如:腮腺病毒(Mumps virus)、克沙奇病毒(Coxsackie)、巨細胞病毒(Cytomegalovirus)和先天德國麻疹病毒(Rubella)等。 【點我前往糖尿病專區】 (圖片授權:達志影像)


第一型糖尿病

第1.5型糖尿病(LADA)

你可能聽過第一型糖尿病(Type 1 diabetes)和第二型糖尿病(Type 2 diabetes),但是你知道還有第1.5型糖尿病嗎?它的全名為潛伏性成人自體免疫糖尿病(Latent autoimmune diabetes in adults,以下內文簡稱LADA),而由於含有第一型糖尿病和第二型糖尿病兩種不同的特徵,所以也稱為第1.5型糖尿病。以下就帶你一起來認識。 什麼是第1.5型糖尿病? LADA是第一型糖尿病的一種形式。根據歐洲Action LADA 組織的行動研究長大衛萊斯理(David Leslie)教授的定義,LADA為30~50歲者最初被診斷為非胰島素依賴型糖尿病,且患者具有穀醯酸脫羧脢自體抗體(或稱麩胺酸脫羧酶自體抗體,Glutamic acid decarboxylase autoantibody,簡稱GAD-Ab)。 第1.5型糖尿病的成因 因為LADA與第一型糖尿病相似,在了解LADA之前,我們要先知道,第一型糖尿病的患者,源自患者胰臟中負責分泌胰島素的β細胞被自體免疫系統破壞,導致胰島素不足,被稱為胰島素依賴型糖尿病(Insulin dependent diabetes mellitus,簡稱 IDDM)。(推薦閱讀:第一型糖尿病) LADA也同屬於自體免疫問題所導致的疾病,同樣是因為β細胞逐漸被攻擊損壞,無法正常製造胰島素,但與第一型糖尿病不同的是,第一型糖尿病因為β細胞快速受損,因此發病年齡多半在兒童和青少年時期,而LADA患者的β細胞受損發展較為緩慢,發病時間多半在成年後,因此LADA可能會被醫師誤診為同樣是於成年發病的第二型糖尿病。 第1.5型糖尿病誤診 LADA被誤診為第二型糖尿病的情況其實很常見。英國的全球糖尿病社區網站(The global diabetes community)指出,實際上大約15~20%的第二型糖尿病患者可能是LADA。因為LADA患者是因為自體免疫問題造成β細胞損壞,本身不太會有胰島素阻抗現象,因此降低胰島素阻抗的藥物用在LADA患者身上的效果並不佳。(推薦閱讀:第二型糖尿病) (認識糖尿病常見成因——胰島素阻抗症狀不明顯、無徵兆!靠飲食運動逆轉勝) 第1.5型糖尿病有多常見? 根據英國前瞻性糖尿病研究(UK Prospective Diabetes Study),LADA的特異性抗體存在於6~10%的糖尿病病例中。在35歲以下確診罹患糖尿病患者中,估計有25%為LADA患者。 第1.5型糖尿病的症狀 雖然在成年發病,但和第二型糖尿病不同的是,LADA 的患者通常沒有過胖或過重的問題,因此無法從外觀上判斷否有可能罹患了LADA。 LADA的初期症狀包括: 一直感到疲倦或飯後容易疲倦 頭暈 飯後不久就餓 隨著時間,LADA患者製造胰島素的能力會逐漸下降,可能出現以下症狀: 喝多 多尿 視線模糊 神經刺痛 神經麻痺(恐怕是神經病變的徵兆) 即早發現LADA很重要,若在發病晚期才診斷出LADA ,會增加糖尿病併發症的風險。(推薦閱讀:糖尿病常見併發症…認識4種神經病變) 第1.5型糖尿病的風險族群 影響第一型糖尿病及LADA 最重要的基因,是位於第6對染色體上的人類白血球抗原(Human leukocyte antigen,簡稱HLA)基因,而通常發病的年齡為30歲以上。 第1.5型糖尿病的診斷與治療 診斷LADA必須同時符合3項條件: 年齡:多於成年人發病 ,確診的年齡從25~40歲都有,而目前大多數歐盟國家採用的是30歲。 自體抗體:具有和糖尿病相關的自體抗體,這項是判別LADA與第二型糖尿病的差別,自體抗體(ICA)、穀醯酸脫羧脢自體抗體、胰島素自體抗體(Insulin autoantibody,簡稱IAA)和酪氨酸類磷酸酶(Tyrosine Phosphatase-like)的胰島素瘤抗原-2自體抗體(Insulinomantigen-2 autoantibody,簡稱IA-2A)等,都是自體免疫機轉相關的糖尿病常見的自體抗體。 胰島素依賴:從診斷出糖尿病後,經過一段時期才會進展為胰島素依賴。這是判別LADA與第一型糖尿病的差別,目前認為至少要超過6個月的時間。 【點我前往糖尿病專區】 (圖片授權:達志影像)


糖尿病併發症

第三型糖尿病|阿茲海默症是大腦的糖尿病!?

過去我們都以為糖尿病只有主要的兩種類型,分別是第一型糖尿病(Type 1 Diabetes)和第二型糖尿病(Type 2 Diabetes),但是近年有些學者提出了第三型糖尿病(Type 3 Diabetes),而且與阿茲海默症(Alzheimer’s disease)關係密切。甚至有「大腦的糖尿病」之稱,究竟糖尿病與阿茲海默症有何關聯,又該如何改善?以下帶大家認識第三型糖尿病。 什麼是第三型糖尿病? 過往科學家認為只有胰臟會分泌胰島素,而中樞神經並不會受其影像,不過直到1980年代的研究發現,我們的大腦內其實具有胰島素受體(Insulin receptor),因此部分神經系統機能的確會受到胰島素調控。在此之後,科學家接連發現胰島素對學習和記憶的重要性。 美國布朗大學(Brown University)神經病理學家蘇珊娜.德拉蒙特(Suzanne de la Monte)和同事們比較健康者和阿茲海默症患者後發現,健康者腦內的胰島素平均含量高了4倍,同時胰島素受體(Insulin receptor)也高了10倍。胰島素受體是一種藉由胰島素發揮作用的目標細胞,若細胞膜上的蛋白質具有較多的胰島素受體,對胰島素的敏感度與降血糖的作用就會增加。 蘇珊娜.德拉蒙特和傑克萬茲(Jack Wands)教授因此於2008年提出,阿茲海默症可以稱為第三型糖尿病。因為大腦內的胰島素阻抗,被證實是阿茲海默症的特徵之一,但目前仍尚未有大型健康機構將阿茲海默症正式列入糖尿病的類型之中。(同場加映:認識糖尿病) 第三型糖尿病與阿茲海默症的關係 目前研究已經證實,糖尿病患者罹患阿茲海默症的風險,比一般人更高,尤其是第二型糖尿病患者。根據研究,血糖過高時會造成腦部神經、腦血管內皮細胞病變,導致病患大腦中的β澱粉樣蛋白增加,形成斑塊並沉積,進而逐漸損害大腦並導致認知能力嚴重地下降。 由於葡萄糖及其分解產物會通過稱為糖化(Glycation)的反應,破壞細胞中的蛋白質,因此研究學者透過精密的檢測方式,檢查罹患阿茲海默症患者與未罹患者的大腦樣本,發現於阿茲海默症的糖化作用早期階段,有一種稱為巨噬細胞遷移抑制因子(Macrophage migration inhibitory factor,以下簡稱MIF)的酵素,能在免疫反應和調節胰島素(Insulin)中發揮作用。 研究發現,MIF與一種稱為神經膠質細胞(Glia)的腦細胞,和阿茲海默症患者大腦中異常蛋白質堆積的活動有關。其中,MIF能幫助預防大腦中蛋白質異常堆疊,但是糖化作用則會降低MIF的活性和抑制功能,因此糖尿病患的高血糖便成為引發阿茲海默症的關鍵。且隨著罹病時間的推展,這些酵素的糖化現象還會增加。這項研究後來發表在雜誌《科學報告》Scientific Reports)上。 (預防阿茲海默症這樣做:飲食運動皆有效!5招預防阿茲海默症) 第三型糖尿病的風險與預防 大量研究指出,糖尿病與阿茲海默症之間具有關聯,尤其是第二型糖尿病患者,在晚年罹患阿茲海默症或其他類型失智症的風險更高。但是目前還未有研究證實,控制血糖可幫助預防認知能力下降,然而這並不代表糖尿病患毋須控制血糖,以避免罹患其它糖尿病併發症,例如糖尿病視網膜病變。 糖尿病被認為是造成血管性失智症的危險因素,因為糖尿病患的高血糖傷害血管內皮細胞,造成大腦血流減少或受阻造成大腦受損。一些研究學者認為,無論是罹患糖尿病或是失智症,會加劇另外一種疾病所造成的損害。 糖尿病也可能增加發生輕度認知功能障礙(Mild Cognitive Impairment,以下簡稱MCI)的風險,輕度認知功能障礙可能發生在阿茲海默症和其他類型失智症之前或同時發生,而這類人通常比正常衰老者面臨更多認知和記憶問題。研究指出,糖尿病可能會增加輕度認知功能障礙惡化為失智症的風險。 雖然糖尿病會提高第三型糖尿病的機率,但是透過運動和飲食都可以幫助控制血糖,進而抑制糖尿病惡化而傷害其它器官的風險: 攝取健康天然的食物:蔬果、全穀類、瘦肉及低脂牛奶和起司。 過重者請減肥:研究指出,減重可以降低糖尿病的風險,若有肥胖問題,請採用健康飲食並搭配運動減肥。 多運動:每天至少運動30分鐘。(運動有助控制糖尿病?看看怎麼做:1週5天走30分鐘!散步走路降糖尿病) 檢查外傷:每天檢查身體有無未癒合之傷口,尤其腳部傷口較難察覺,容易提高細菌感染機率。 戒菸。 按醫囑服用處方藥。 可別小看上述這些方法,根據臨床研究,發現血糖水平略高於正常水平(糖尿病前期)的受試者每週運動5天,每次30分鐘,長期下來,罹患第二型糖尿病的風險降低了50%以上,同時也減輕5~7%的體重。 第三型糖尿病的診斷與治療 目前並沒有針對第三型糖尿病的特定測試,但是診斷阿茲海默症的方式,通常會透過神經系統檢查、疾病史、神經生理學測試等方式幫助診斷。若患者發現自己出現記憶喪失、說話或書寫困難、失去時間或空間觀念等疑似阿茲海默症的病癥,請盡快就醫請醫師進行專業檢查,盡早進行相關治療。 【點我前往糖尿病專區】 (圖片授權:達志影像)


糖尿病

經常應酬怎麼辦?糖尿病患這樣控制飲食跟血糖

經常工作忙碌或需要應酬的你,面對各式各樣的餐點,可以把握「低醣控油」的原則,透過挑選食物來達到血糖控制,以下提供糖尿病患者不同餐飲方式的注意事項,一起來看看糖尿病患者在面對應酬時,要怎麼吃得健康又開心。 辦桌、合菜可以這樣吃 桌菜的搭配組合,經常超過個人所需,吃得盡興又顧及健康的技巧為: 海鮮或肉類不含醣,可以適量選擇;冷盤中大多是海鮮,或低油的肉類及海鮮,是很合適的選擇。 中菜須特別留意的烹調方式是勾芡,可以挑裡面的蔬菜或肉絲食用,避免喝羹湯。 陷阱食物如海鮮燴「板條」或是紅蟳「米糕」,湯品內的「山藥、蓮子、芋頭」、炸芋丸、甜湯、甜點、水果等,應包含在當餐的醣量內,並作適當的抉擇。(推薦閱讀:澱粉、碳水化合物這樣吃!控血糖5招遠離肥胖和糖尿病) 不喝含糖飲料,以無糖茶品或白開水取代。 適時適量的飲酒,避免空腹喝酒及杯杯乾。 火鍋別吃加工火鍋料 湯頭:以蔬菜主湯取代大骨高湯,喝湯時要把浮油撈掉再喝。 火鍋肉類:多選用海鮮、雞肉、瘦牛肉、豬肉,避開高脂的肉類。 加工火鍋料:大多是含醣的加工食物,盡量不食用,可選擇蒟蒻、蔬菜等熱量低的食品。(推薦閱讀:燙青菜怕營養流失?這 4 種適合生吃、7 種煮過更營養) 火鍋料:玉米、芋頭塊、南瓜,應計算在當餐的醣類分量,若想要吃這些根莖類食物,則可減少這餐的附餐(飯、麵、冬粉等)。 沾料:醬油沾食即可,少用沙茶醬等含油量高之調味料,可多添加蔥、薑、蒜、辣椒來增加風味。(同場加映:健康和美味都兼顧~調味就「醬」吃) 速食可以偶爾吃 速食店的食物多屬油炸、高熱量、高澱粉類的食物,只要熟悉自己飲食計劃中的分量,偶而為之是可以的!大型的速食店裡多有提供營養成分資料,可以衡量後作為選餐時的參考: 漢堡大多含有2~3份的主食,薯條則依據所提供的分量有2~4份的差異,需慎選搭配的組合。 生菜沙拉內水果含量少可放心吃,佐和風醬較為健康。 奶昔、蘋果派、霜淇淋、聖代等含糖量高,盡量避免,或與主食取捨。 無糖茶品、咖啡、代糖可樂都是飲料的好選擇。(延伸閱讀:無糖最健康?人工甜味劑的爭議與風險) 西餐 西式料理整組套餐從前菜到甜點選對食物,控糖不困難! 生菜沙拉:多食有益,淋醬選擇以油醋醬為宜。 全穀根莖類:屬於全穀根莖類的麵包、馬鈴薯(泥)、玉米,可依據平日正餐醣類攝取量選食,1個小餐包、1/3根玉米、半個馬鈴薯即為一份醣。 湯品:勾芡玉米濃湯或南瓜濃湯升糖快速,選擇上以清湯較適當。 主餐:肉類選擇以海鮮、雞肉、較低脂的肉類為佳,烹調方式不油炸。 甜點:選擇新鮮水果取代蛋糕或布丁;點餐無法抗拒蛋糕誘惑時,用餐必須減少全穀根莖類的分量。 飲料:選擇無糖茶或咖啡,避免果汁、汽水。(延伸閱讀:改喝氣泡水較健康不傷牙?氣泡水好處與迷思大解密) 日式料理清爽中藏陷阱 清爽、精緻的日本料理有不少陷阱,特別是料理中蔬菜量較少,醃漬物較多,需留意的包括: 麵類以蕎麥麵為首選,升糖指數較一般麵食低。 壽司屬於主食類,必須按照適合自己的分量攝取。 炸物熱量較高,麵衣可以剝除後再吃。留意根莖類,例如炸地瓜、南瓜、山藥等,攝取時須扣除當餐醣量。 甜度高的日本甜點,淺嚐即可,且需要與主食代換。 少食醃漬物,避免鈉量攝取過多。 煮物可多選擇蔬菜及蒟蒻,增加纖維量。(推薦閱讀:膳食纖維分很多種~適量補充好處多) 飲料可選擇綠茶,減輕負擔。 夜市小吃與多人分享不過量 台灣小吃琳琅滿目,如何吃得盡興又可顧及健康呢?有一些撇步喔! 逛夜市前,先做點功課,計畫想吃的食物種類並規劃分量,糖尿病衛教學會出版的北中南小吃可作為選食的參考工具。 倘若想吃的種類很多,建議與親友分食。 粿類、米食、麵粉製品等屬於主食類,擇一品嚐,避免每樣吃透透。 羹湯、勾芡類食物使人體血糖波動大,多以清湯取代或是吃料少喝湯。(推薦閱讀:如何降血糖?這5個壞習慣害你血糖降不下來) 不喝含糖飲料或果汁。(推薦閱讀:高纖血糖穩!糖尿病喝豆漿連豆渣一起喝) 分食肉類、海鮮、豆製品(例如臭豆腐),負擔才會小。 【點我前往糖尿病專區】 (圖片授權:達志影像)

advertisement icon廣告
常見問題
advertisement icon廣告
advertisement icon廣告

醫師陣容

Hello 醫師的醫師陣容由專業醫師與各領域醫學專家所組成,協助審閱網站內容並即時分享專業領域新知。

我們的專業團隊除確保醫學相關內容之正確性,並引用最新研究和可靠資料來源參考,提供高度專業、內容豐富之健康訊息。

Hello 醫師與合作之專業醫師團隊,將不斷致力於提供實用可信賴的健康新知;在健康的路上一路陪伴並守護您,一起邁向健康富足的人生。

 

看更多合作醫師
看更多合作醫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