痘痘/粉刺

痘痘(或稱痤瘡)相當惱人,尤其到了夏天,臉上更容易出油長痘痘。你可以在這裡找到更多關於痘痘、粉刺問題的相關資訊。

基礎知識

痘痘/粉刺

額頭長痘痘原因、位置解析!額頭痘痘怎麼消?痘痘改善4方法

臉上長痘痘,常讓人感到困擾,特別是額頭長痘痘,不僅影響美觀,不同位置的痘痘也可能與身體狀態有關。究竟額頭、眉心、髮際線等位置長痘痘的原因為何?該怎麼辦?《Hello醫師》為您解析額頭痘痘的常見類型、原因、改善及預防方法,幫助您恢復清爽膚況。 額頭長痘痘怎麼辦?先判斷額頭痘痘類型 額頭屬於臉部T字部位,毛孔及皮脂腺分布特別密集;由於痘痘多數成因與皮脂腺分泌旺盛或毛孔堵塞有關,因此額頭也是痘痘的好發位置之一。其他引發痘痘的成因,還包括荷爾蒙因素、情緒壓力或使用藥物等。 在改善額頭痘痘之前,應先判斷痘痘的類型,才能對症處理;美國梅約診所(Meiyo Clinic)整理痘痘類型如下: 白頭粉刺:閉鎖型粉刺,表面略微突起,擠壓時可能冒出白點。 黑頭粉刺:開放型粉刺,表面可見黑點,擠壓時可排出氧化的黑頭粉刺。 丘疹:呈現粉紅色的小凸點,質地較硬,為早期發炎性痘痘的一種。 結節:屬於深層發炎性痘痘,通常沒有明顯膿液,但範圍較大且觸感堅硬,按壓會疼痛。 膿皰: 可見白色膿頭,屬於發炎性痘痘,內含膿液,若擠破恐造成色素沉澱或痘疤,建議避免自行處理。 囊腫:發炎情況嚴重,體積較大且深入皮膚底層,內含大量膿液,觸摸時明顯疼痛,若擠壓破容易留疤。 勿用手擠壓痘痘,避免感染,產生疤痕或色素沉澱。 額頭長痘痘原因、位置解析:額頭、太陽穴、髮際線及眉心 除了額頭容易長痘痘,周圍的太陽穴、髮際線與眉心等,也常出現痘痘,不同位置的成因略有差異。以下分別整理西醫與中醫的觀點,協助釐清長痘原因並找到改善方向: 額頭長痘痘原因 西醫觀點:額頭皮脂腺活躍,若長時間被瀏海覆蓋或使用含矽、泛醇等油性成分的洗髮精、髮膠、髮蠟等,卻未徹底清潔,容易造成毛孔阻塞,形成俗稱的「髮油痘」。 中醫觀點:與心火旺盛或血液循環不暢有關,常見於情緒壓力大、思慮過度的族群。若額頭反覆長痘,可能是壓力無法順利釋放,建議多補充水分、維持規律睡眠,有助於調整體質。 太陽穴長痘痘原因 西醫觀點:太陽穴位置為清潔死角,易因汗水、油脂累積,或長期佩戴眼鏡或帽子造成摩擦與毛囊發炎,誘發痘痘。 中醫觀點:與肝膽濕熱有關,可能反映肝臟負擔大、排毒不順,常與熬夜、飲酒、攝取高油高糖加工食品有關。建議可多攝取天然食材、避免暴飲暴食與接觸油煙污染。 髮際線長痘痘原因 西醫觀點:髮際線靠近髮根,若在使用髮蠟、噴霧等髮品後未確實清潔,或洗髮未沖洗乾淨,容易造成毛孔堵塞與發炎。 中醫觀點:中醫認為與濕熱上擾或肝經循行有關,也就是體內濕氣與熱氣過盛,上升至頭部所致,建議從作息與飲食著手調理。 眉心長痘痘原因 西醫觀點:眉心屬於T字部位,容易因內分泌波動、熬夜或壓力大而影響皮脂分泌,導致毛孔堵塞與痘痘生成。 中醫觀點:眉心反映心臟與肝臟機能,若長期焦慮、煩躁或情緒壓力大,容易導致肝氣鬱結,進而以痘痘表現於眉心。 額頭長痘痘怎麼消?痘痘改善4方法! 額頭長痘痘與青春痘的成因相似,若已出現紅腫或不適,可嘗試以下4種改善方法,幫助快速舒緩發炎與避免惡化: 冰敷:針對紅腫型痘痘,可冰敷5~10分鐘,有助於緩解發炎及疼痛感;冰敷時,使用乾布包裹冰塊,避免直接凍傷肌膚。 使用合適的保養品:針對油性肌膚者,建議使用清爽、無油、較不易致痘的保養品,以減少毛孔阻塞、降低發炎風險。 使用酸類:使用酸類保養品,例如水楊酸、果酸或杏仁酸等,有助溫和去角質、加速肌膚代謝;初次使用者建議從低濃度產品開始,同時注意保濕補水,避免皮膚過度乾燥。 使用痘痘藥物:症狀較為嚴重者,建議至皮膚科看診,醫師會視情況開立適合的處方,例如外用的過氧化苯、抗生素或A酸,或必要時開立口服藥物。 部分藥物無法於藥局自行取得,須經皮膚科醫師評估後開立處方,應遵照醫囑使用,切勿自行停藥或搭配其他藥物使用。 額頭長痘痘日常預防方法 想要有效改善額頭痘痘,除了藥物治療外,更應從生活習慣著手調整,有助減緩肌膚發炎、穩定油脂分泌,並維持健康膚況;美國國家衛生皮膚疾病研究所建議預防額頭長痘痘方法如下: 做好肌膚清潔:油脂堆積為致痘的主因之一,建議每日使用溫和、中性成分配方的臉部清潔產品,避免過度搓洗或使用含油性物質,以防毛孔阻塞。 避免用手擠壓:用手擠壓痘痘容易導致細菌感染,甚至留下凹疤與色素沉澱,建議讓痘痘自然消退或尋求皮膚科醫師協助。 定期清洗頭髮:瀏海遮蓋住額頭,易形成悶熱環境,增加皮脂分泌而導致痘痘生成。建議應定期清洗頭髮,尤其在流汗或使用髮品後。 清洗寢具:枕套、棉被與肌膚長時間接觸,容易沾附汗水、油脂與細菌,建議每週至少清洗一次,並保持乾淨與通風。 均衡飲食:飲食與皮脂分泌息息相關,避免食用過多油炸物或甜食,有助穩定油脂分泌與降低發炎反應。 充足睡眠與減壓:充足睡眠及適當的排解壓力,有助身體正常代謝,也能避免荷爾蒙分泌異常。 運動排毒:適度運動可促進血液循環與排汗,有助身體排除毒素、舒緩壓力,降低痘痘反覆發作的機會。

看更多 痘痘/粉刺 相關文章

痘痘/粉刺

粉瘤粉刺差在哪、手術可根治?告別粉瘤先注意這些

照顧皮膚是一門學問,尤其皮脂分泌旺盛者若未妥善清潔臉部,長出粉刺或青春痘可說是家常便飯,然而,有些人可能長出柔軟有彈性的突起物,擠壓後則流出濃稠的白色膏狀物,但這可不是青春痘,而是「粉瘤」。 究竟粉瘤是什麼?可以用手擠掉還是需要透過手術治療?讓《Hello醫師》帶你來了解粉瘤的大小事。 粉瘤是什麼 粉瘤的學名是表皮囊腫(Epidermoid Cyst),為皮膚科常見的良性腫瘤之一。基本上,皮膚可分成表皮層、真皮層以及皮下組織,而粉瘤則是表皮細胞生長在深層真皮層內,所形成的帶囊袋腫塊。 這個腫塊的囊袋內除了含有大量皮脂分泌物,同時混和了表皮細胞所分化的老廢角質,最終形成白色膏狀物質。(延伸閱讀:痤瘡是什麼?5種常見的種類及治療方式) 粉瘤外觀特色 粉瘤的外觀看似「粉刺的放大版」,大小從幾毫米到幾公分都有可能。該處皮膚顏色除了會呈現灰黃色,摸起來還像顆圓球狀的突起物,由於周圍並無組織沾黏,因此觸摸時有時可感覺粉瘤出現微幅移動的情形。 至於有些粉瘤則有開口,當開口露出時,皮脂則連帶被氧化,形成像黑頭粉刺般的小黑點,若施力擠壓有時也會噴出帶惡臭的白色膏狀物。 粉瘤好發區域 粉瘤會長在皮膚的任何地方,常好發於臉部、頸部、背部及會陰等部位,長在四肢的情形則相對少見。 粉瘤好發於頭部、頸部、背部、會陰處。 粉瘤跟粉刺的分別 正因粉瘤和粉刺乍看之下極為相似,因此千萬別以為皮膚上的突起物只是長了粉刺,你可藉由以下4種粉瘤的特徵以和粉刺區別: 具囊袋構造,因此體積較大,甚至可長到10公分以上。 不會自行消退。 觸感較軟且觸碰時會有位移的情況。 擠掉粉刺會在不同部位發作,但擠掉粉瘤則會在同處重複發作,這是因為「囊袋結構」仍在,皮脂腺仍會重複流入。 為什麼會長粉瘤?這些危險因子要小心 粉瘤的生長原因眾說紛紜,但目前獲多數醫師認同的主因推測為粉刺發炎或表皮受傷,導致上皮細胞在真皮層增生、形成囊袋。 另外一說則認為粉刺發炎是導致粉瘤的原因之一;當攝取過多油炸、刺激性食物、經常飲酒、作息不正常、壓力大、熬夜、衣物過度摩擦等,即可能刺激皮脂分泌,皆有可能提高粉瘤的發生機率。(延伸閱讀:提升顏值基本功!皮膚保養男女皆適用) 粉瘤會發炎嗎? 多數粉瘤在初期時大小僅約2~3毫米,且幾乎無疼痛感,但若遭細菌感染導致粉瘤發炎,病灶周圍的皮膚則會開始紅腫、發熱、刺痛,甚至出現膿包,因此醫師通常不建議患者自行擠出粉瘤,以避免患部反因照顧不慎而引發蜂窩性組織炎,甚至敗血症等嚴重併發症,反而增加治療難度。若是粉瘤發炎,可以用熱毛巾敷在粉瘤上,減緩發炎症狀,並盡速向皮膚科醫師就診。 粉瘤亂擠恐化膿 手術治療快狠準 很多人因誤把粉瘤當作青春痘,認為只要自行擠出或擦藥膏即可痊癒,其實這是錯誤的想法;由於粉瘤也是良性腫瘤的一種,若粉瘤體積小、無症狀,不妨可繼續觀察,不過要是粉瘤體積較大,若只除去囊袋中的膏狀物而沒有處理掉囊袋,之後代謝出的角質跟皮脂仍有可能堆積在囊袋內,反而容易化膿或復發,因此建議民眾若發現身上長有疑似粉瘤的不明凸起物,建議應先至皮膚科諮詢醫師協助診斷。 至於長粉瘤是否一定要動手術,仍須依據醫師診斷與粉瘤的大小來決定。若是小顆粉瘤,只需定期觀察即可;但如果粉瘤體積頗大且影響外觀,則會進行外科手術根治。手術時會先將粉瘤周圍切開、並取出裡面的囊袋後縫合。雖然手術時間僅約30分鐘即可完成,且術後不需住院,但仍應注意傷口變化並定期回診直到拆線。而若是粉瘤發炎,炎症會與周圍組織粘連,便無法進行根治手術,選擇臨時切開引流排出膿液,待感染徹底康復後再行切除手術。 (圖片授權:達志影像)


痘痘/粉刺

了解痘疤的2大類型~面子自然掛得住

有時候人生就是要接受源源不絕的挑戰,就像是痘痘消除後的疤痕,簡直就是2次懲罰!因此,為了避免掉這些面子上的問題,您應該先了解痘疤有哪些類型,再決定適合的治療方法。皮膚在癒合過程中,會在受損的部位會形成的疤痕,而這子的痘疤主要分為2種類型:萎縮性疤痕、肥厚性疤痕及蟹足腫;由於這2種的治療方法不太相同,因此下列就幫您整理了該怎麼處理這些棘手的肌膚問題。 萎縮性疤痕(Atrophic scars) 萎縮性疤痕是最常見的痘疤類型,而且不要小看它,因為根據外觀的不同,還可細分為下列三種:滾動型(Rolling scars)、車廂型(Boxcar scars)及冰鑿型(Icepick scars)。其中又以冰鑿型最為常見。 滾動型疤痕:此類疤痕寬度介於4~5釐米,呈圓形狀,且邊緣傾斜。若您有多個滾動型傷疤聚在一起,您的皮膚會看起來像是被東西滾過一樣,因此也有人稱為M型疤痕。如果您長期受到痤瘡發炎症狀所苦,那麼您比較容易出現滾動型疤痕。其中治療的方法包含,雷射治療、化學換膚(Chemical peels)、微針刺(Needling)、紅光治療(Red light phototherapy)或化妝都能改善疤痕的外觀。(推薦閱讀:痘疤好困擾~皮膚科手術藥物助消除) 車廂型疤痕:呈現圓形或橢圓形,且邊緣垂直,會使您的皮膚外觀呈U字形狀。這類的疤痕可深可淺,底部寬。車廂型疤痕比較難以治療,不過透過雷射治療或化妝可以淡化疤痕。因此會建議您採取化學換膚或手術治療,來解決這個麻煩的種類。 冰鑿型疤痕:冰鑿型疤痕通常會窄2釐米,但是卻深深的鎖在皮膚裡,您的皮膚會因此呈現V字型。冰鑿型是最難治療的疤痕,會建議患者透過手術來治療,例如:化學換膚或雷射。 肥厚性疤痕及蟹足腫(Hypertrophic and keloid scars) 若您有過量的膠原蛋白(Ccollagen)形成,或是膠原蛋白酶(collagenase)活性降低時,就會導致您的皮膚外觀異常,產生肥厚性疤痕及蟹足腫。這類的疤痕在痤瘡患者中較少見。可能的原因包含遺傳,及痤瘡癒合時次發性感染(Secondary infections)。(推薦閱讀:什麼是蟹足腫?疤痕增生的原因、預防和治療) 肥厚性疤痕及蟹足腫通常呈現粉色、肥厚,且容易發生在膚色較黑的人身上。除了手術以外,通常建議接受非創傷性激光面部美化療程(Ablative laser resurfacing)及微晶磨皮(Microdermabrasion)來改善外觀的狀況。


痘痘/粉刺

面子救星~痘疤的5種天然居家療法

您還在為臉上的痘疤困擾嗎?現在市面上有很多專業的方法能夠幫助您治療痤瘡疤痕,例如:雷射換膚(Laser skin resurfacing)、光照治療法(Light therapies)及化妝。但是,若是您今天偏向自然的方法來治療,那麼以下5項一些簡單的居家療法,也能夠幫您治療您的痘疤,而且比藥物和手術都來得便宜,根本是經濟實惠的面子救星。 1. 茶樹精油 多年來,茶樹精油常被人們當作殺菌劑(Antiseptic)和治療真菌感染(Antifungal treatment)的工具。因為它能夠殺死瘡皰丙酸桿菌(Propionibacterium Acne) 及其他可能造成皮膚問題的細菌。茶樹精油能直接塗抹於患部,不過只能當做局部治療,而且,雖然是最常見的治療痤瘡及痘疤工具,但是因為本身具毒性,所以要小心不可以口服。對某些人來說,茶樹精油可能會產生不良影響,例如皮膚刺激、敏感或灼傷,因此,使用茶樹精油前,您應該先諮詢您的醫師。 2. 番茄切片 番茄含有豐富的抗氧化劑,例如維生素A與胡蘿蔔素(Carotenes)。不管是痤瘡或其他皮膚問題造成的肌膚受損 ,維生素A能協助癒合,並改善皮膚的外觀。請注意,番茄片應敷在乾淨的皮膚上,您可以選擇在晚上使用,但請不要敷過夜。 3. 冰敷 冰塊能幫助緊緻毛孔。因為您的血管會遇冷收縮,因此減少發炎的情形。不過,冰塊不能直接治療疤痕,但能減緩錯痤瘡泛紅、腫脹的情形,並改善疤痕的外觀。您可以將冰袋置於臉上10~15分鐘,不過請不要與皮膚直接接觸,因為這樣可能會使皮膚細胞受傷。為了避免2度感染,您使用的冰塊應該由乾淨的水製成。 4. 檸檬汁 萊姆和檸檬可以做為強效清潔劑。您可以將上述兩種果汁敷在長痘痘的皮膚上數分鐘,接著用清水洗臉。這樣能夠使您的皮膚美白,並且讓臉上的疤痕及斑紋隨著時間消失。此外,檸檬汁就像一把刷子,能帶走臉上的死皮細胞,當您新的皮膚細胞長出來之後,原本的疤痕可能就不會那麼明顯。 5. 橄欖油 將橄欖油塗抹在特定區域,並用指腹輕輕按摩,幫助皮膚吸收。為了達到更好的效果,您可以將橄欖油微波10秒,再塗抹於肌膚。請注意,您只需要抹薄薄的一層,而且留在皮膚上的時間不應超過10分鐘。結束後可以使用溫和的洗劑清潔皮膚。


痘痘/粉刺

滿臉痘疤別擔心!2大治療方法有效消除臉上痘疤

青春痘是一種痤瘡(Acnes),又稱作面皰和痘痘,雖然不是嚴重的健康問題,但痘痘發炎及癒合後所留下的痘疤,卻會影響一個人的外貌,進而產生生活上的困擾。《Hello醫師》為你介紹有效消除痘疤的2大治療方法,助你重返白淨光滑的漂亮臉蛋! 1.藥物治療:口服、外用 青春痘主要起因於荷爾蒙失調,除了青少年外,成人也有可能面臨青春痘的問題,但相對於青少年,成人的發生機率較低。 青春痘會引起皮膚疼痛、紅腫、發膿、以及產生白頭或黑頭粉刺,這些狀況都可以透過藥物治療改善,如塗抹含有抗生素的藥物,以消滅存於皮膚上痤瘡的丙酸桿菌,並降低青春痘冒出頭、產生紅腫疤痕的機會。 抗生素可直接口服或塗抹於皮膚局部表面,兩者皆有殺菌效果,主要差別在於藥膏僅作用於塗抹區域,而口服抗生素效用則可以遍及全身毛囊。 皮膚科醫師有時會建議將抗生素與A酸(Retinoid) 或過氧化苯(Benzoyl peroxide)類藥物一起使用,以提升治療效果並減少抗生素的抗藥性。孕婦或對抗生素過敏的人,切忌在用藥之前,請先向醫師諮詢。 2.手術治療:磨皮手術、雷射換膚 磨皮手術(Dermabrasion) 磨皮手術可改善膚色深淺不均,或皮膚傷口凹陷不平的狀況,其操作方式是由醫師操作高速旋轉的鋼絲或鑽石探頭,反覆地研磨凸出的疤痕頂層,讓疤痕邊緣和其他區域皮膚高度一致。 磨皮手術可能會導致皮膚泛紅,甚至分泌組織液、出血,不過手術後約5~7天,真皮層細胞便會開始恢復增生,傷口收斂結痂,約6~12週後,新皮膚細胞就會漸漸填補傷口,使皮膚恢復回正常的膚色。 磨皮手術術後照顧3步驟: 保持乾淨,每天使用清水和抗菌清潔劑洗臉,抑止細菌生長,避免皮膚因細菌感染留下紅腫疤痕。 定時更換傷口敷料。保持傷口清潔和濕潤。水分充足的皮膚細胞擁有較佳的癒合力。 防曬與隔離紫外線,紫外線的輻射可傷害皮膚細胞,提高罹患皮膚癌機率。 雷射換膚(Laser skin resurfacing) 雷射換膚手術經常用於改善青春痘遺留的色斑,手術能藉由去除色澤不均的表皮層讓皮膚恢復健康外觀。 手術進行時間約2小時,傷口約在10~20天癒合。傷口癒合後,可用氣墊粉撲加上無油粉底來暫時遮掩發紅情況。大部分紅腫的狀況會在2~3個月內消失。 手術前注意事項: 建議不要服用含有布洛芬(Ibuprofen)成分的抗發炎藥物,如阿斯匹靈(Aspirin)等抗凝血藥物及維生素E 平時皆塗抹防曬係數30或以上的防曬乳,或穿長袖襯衫與長褲,以減少日曬,防止陽光輻射線對皮膚加重傷害, 經常來補充水分,以保持皮膚濕潤,因為充足的水分有助於細胞癒合。 雷射換膚改善膚質的效果十分顯著,但通常所費不貲。在進行手術之前,請先向您的醫師或皮膚專科醫師做進一步諮詢。 (圖片授權:達志影像)


痘痘/粉刺

長痘痘怎麼辦?教你4招跟滿臉青春痘說再見!

每個人都希望自己的皮膚健康無暇,沒有傷疤和痘痘,但有時痘痘就是會突然從臉上冒出來。明明已經過了青春期,作息也都很正常,為什麼還是會長痘痘,讓人摸不清頭緒,不知該從何下手。讓《Hello醫師》與你分享4個預防青春痘的方法,從此和痘痘說Bye Bye! 長痘痘怎麼辦?4招抗痘妙方跟著做 1.保持臉部乾淨 無論臉上有無青春痘,依據自身的膚況,每日清潔皮膚1~2次是非常重要的事情。洗臉可去除皮膚表面的灰塵雜質、死皮細胞和多餘的皮脂,降低痘痘生長的機會。 洗臉時,建議使用溫涼水及低刺激性的清潔用品,過熱的水會去除保護皮膚的天然皮脂,強效型清潔用品會對皮膚造成刺激,使肌膚狀況惡化。此外,盡量不要使用毛巾、纖維紋路粗糙的搓澡巾、搓角質巾或絲瓜布用力搓洗皮膚,以免使皮膚發炎情況變得更加嚴重。 毛巾需勤加清洗及更換,每日洗臉至多不超過2次,過度洗臉會造成皮膚乾燥,使油脂異常增加。 2.暫時少用化妝品 臉上有痘痘時,應暫時停止上妝,不要上粉底或刷腮紅。若非化妝不可,則應選用無添加顔料、化學成分和油脂成分的無油化妝品,並於洗澡時徹底卸妝。 建議選擇具油脂調控效果,標記有「無致粉刺性(Non-comedogenic)」的化妝品,這類產品成分較為清爽,不易引發青春痘。 3.使用含有過氧化苯甲酰、水楊酸或A酸的外用藥物 建議可使用含有過氧化苯甲酰或以水楊酸作為活性成分的藥膏或凝膠,以清除臉上多餘的皮脂,因為多餘的皮脂是導致毛囊阻塞發炎,引發青春痘的元兇。A酸凝膠也可預防青春痘的形成,但較不適合敏感性肌膚的人。 由於這類產品初期使用時,容易出現乾燥或脫皮的現象,因此建議一開始先少量使用,隨著皮膚適應後再調整使用量和頻率。 4.吃得健康,皮膚自然好 高油高鹽的食物,如速食、鹹酥雞、洋芋片等,容易引發青春痘。建議多食用新鮮水果、蔬菜及穀物,並少吃含糖量高的加工食品與乳製品。 (圖片授權:達志影像)


痘痘/粉刺

痤瘡是什麽?亂擠反而長更多!了解常見的痤瘡種類、原因及治療方式

幾乎每個人都有長過痤瘡(Acne)的經驗,每次照鏡子看見長了痘痘的臉龐,就會不禁讓人感到超鬱悶!然而,痤瘡其實就是我們所熟知的「青春痘」,好發於12~24歲之青少年,通常是因皮脂腺分泌增加、毛孔阻塞,加上飲食習慣不佳或作息不正常,而造成痘痘長不停的情形發生。 究竟痤瘡有哪些種類?有哪些原因會引發痤瘡?又該如何治療與預防?《Hello醫師》將於本文為你介紹關於青春痘的大小事! 痤瘡5大種類 痤瘡屬於一種毛囊皮脂發炎的疾病,當毛囊開口過度角質化,加上皮脂腺分泌旺盛,就容易導致過多的皮脂堆積在毛孔,若又伴隨細菌大量繁殖,就會促使毛囊發炎,形成痤瘡。而痤瘡大多會出現在臉部、頸部、耳朵、胸部、背部或肩部,主要可分為以下5種類型: 1. 粉刺型痤瘡(Comedones) 粉刺型痤瘡,就是所謂的黑頭粉刺與白頭粉刺。基本上粉刺就是尚未感染、最原始型態的痘痘,而會形成粉刺主要是因為油脂和死皮細胞混合,並阻塞毛孔所致。粉刺尚未冒出皮膚時白色的樣子稱為白頭粉刺,也叫做閉鎖型粉刺。若粉刺冒出皮膚,油脂與空氣發生氧化,變成黑色,則為黑頭粉刺或開放性粉刺。請注意,汙垢不是造成黑頭粉刺顏色的原因。 2. 丘疹型(Papules) 有時候,毛孔受到刺激後,會導致粉刺發炎,因此會出現更大、更嚴重的紅色丘疹。擠破後可能會在癒合時產生痘疤。 3. 膿皰型(Pustules) 膿皰也是發炎狀態的粉刺,基部為紅色,表面則為白色,裡面充滿膿液。擠膿會導致皮膚深層的疤痕產生,並使您的皮膚變得粗糙。 4. 結節型(Nodules) 結節是比較嚴重的痤瘡,是因為粉刺在皮膚下持續發炎。結節型的痤瘡,可能會導致疼痛,並且在痤瘡消失後會留下深色或紅色的疤痕。 5. 囊腫型(Cyst acne) 囊腫型的痤瘡與結節型類似,但更大顆,主要是因為粉刺生長在皮膚的深處,並且充滿膿液。囊腫型痤瘡質地軟、也較疼痛,可能會在青春痘消失後留下疤痕。長囊腫型痤瘡時,您可能一點也不想出門見人。 長痤瘡的4大原因 毛囊角化異常:在正常情況下,死亡的皮膚細胞會不斷從皮膚表面剝落,但是若位於深層皮質腺管的角化細胞異常,則不斷脫落的死細胞無法排出,最後就會成為栓子阻塞毛孔,形成所謂的粉刺。 皮脂腺分泌增加:一般而言,容易產生青春痘的人通常都有皮脂分泌活性過高之困擾,一旦皮脂分泌腺管角質化,皮脂質更容易堵塞毛囊,而形成粉刺。 痤瘡桿菌(Propionibacterium acnes)過度繁殖:痤瘡桿菌會分泌酵素,把皮脂腺所產生的中性脂肪酸分解成游離脂肪酸,而這些游離脂肪酸會滲入真皮層引起發炎反應,使痤瘡惡化。 荷爾蒙失常:皮脂囊對雄性激素相當敏感,當雄性激素增加時(例如女性月經期間或是動情期),會刺激毛囊角化,且皮脂的分泌也會增加,若再加上上述幾種因素,很容易就形成青春痘。 痤瘡的治療方式 醫師可能會依據痤瘡的嚴重程度,採用不同的治療方法,以下將痤瘡分成輕、中/中重、重度分別介紹: 1. 輕度痤瘡 輕度痤瘡包含黑頭粉刺、白頭粉刺及小丘疹。這些情形可用下列方式治療: 每天用溫水清洗皮膚兩次,洗掉多餘的油脂、死皮細胞與汙垢,建議使用非處方的洗面乳就好,不然皮膚可能會過度乾燥。 塗抹含過氧化苯(Benzoyl peroxide)成分的藥膏在皮膚上,減少過多的油脂分泌。 使用水楊酸(Salicylic acid)及硫磺(Sulfur)來治療白頭與黑頭粉刺。 若使用8週後仍未改善,請與您的醫師討論,醫師可能會開立其他藥物。 2. 中度至中重度的痤瘡 中度至中重度的痤瘡包含黑頭粉刺、白頭粉刺、丘疹型與結節型,會大範圍生長於臉部或身體部位。此類的痤瘡情形較為複雜,醫師可能會建議使用含局部抗生素、A酸(Retinoic acid)的乳液或藥膏。A酸會幫助預防皮膚上的黑頭與白頭粉刺的生長。醫師可能會開立口服抗生素來治療,不過,若您有在服用避孕藥,有可能影響抗生素的藥效。請向醫師諮詢其他的避孕方式。使用抗生素的話,您的皮膚會比以前更容易受到紫外線的傷害,因此請務必使用防曬乳及穿著長袖來保護皮膚。 3. 嚴重的痤瘡 嚴重的痤瘡包含深層的囊腫,這種情形需要最複雜的治療手段。 嚴重的痤瘡會使皮膚受傷、發紅與腫脹。若家庭療法無效,皮膚科醫師能提供協助,醫師可能會開立口服抗生素。注射藥物可使囊腫縮小。 若其他藥物都沒效,可使用強效藥物羅可坦(Roaccutane),但要小心服用過量或錯過劑量,可能導致嚴重的副作用。 囊腫型痤瘡的膿皰應該讓它自然排出,不要刻意摳或擠痤瘡。若自行處理可能會使情況更糟,產生疤痕或感染。請找皮膚科醫師處理,醫師會使用工具安全地幫您擠膿。 若6~8週不見改善,請諮詢您的醫師或皮膚科醫師。 痤瘡的種類不只1種,且每種類型的痤瘡都有特定的治療方式。確認治療手段前請先確定痤瘡的種類,建議您諮詢皮膚科醫師以獲得專業的診斷及治療。 痘痘長不停怎麼辦?預防痤瘡的方法一次get 適當清潔皮膚:每天可使用2~3次(早、晚及運動後)中性洗面乳、洗面皂洗臉,預防毛細孔阻塞,但不建議頻繁的洗臉或擦洗,由於頻繁清潔皮膚易造成表面脂質減少,反而分泌更多油脂,導致已阻塞的毛囊皮脂腺形成粉刺或加重損傷。 補充足夠水分:建議每日補充2,000毫升的水分,以減少皮脂腺分泌,進而形成痤瘡。 避免高脂肪、高熱量及刺激性的食物:應避免攝取巧克力、汽水、辣椒、洋芋片等食物,建議以蔬果、新鮮水果為主,才可有效預防皮膚長出青春痘。 睡眠充足:每晚睡足8小時,才能讓肌膚有充分休息的時間,以預防痤瘡生成。 慎選皮膚與頭髮相關產品:在選用化妝品、防曬乳和面霜等產品時,應選用適合自己的且使用化妝品後每日應確實執行卸妝程序,以免髒汙聚積於毛孔,進而感染。 另外,如果痤瘡已形成,應避免用手去摳或擠壓痤瘡,造成皮膚損壞或疤痕產生,或使痤瘡的感染情況加重。 (圖片授權:達志影像)


痘痘/粉刺

青春痘冒不停?造成滿臉豆花的9原因一次看

人的一生中,或多或少都會長幾顆青春痘,有些人是痘痘冒不停,紅腫一片,潰瘍情況嚴重,那是因為青春痘是痤瘡的一種。有些人則是卻天生麗質,幾乎從來不長青春痘。這是因為牽涉到幾項關鍵因素,《Hello 醫師》為您介紹導致青春痘生成的9項因素。 9種青春痘不斷冒出來的原因 1. 荷爾蒙變化(Hormone changes) 人體內荷爾蒙變化是導致青春痘冒出來的最常見因素,雖然荷爾蒙變化是在青少年時期,不過成人期也都有可能發生。 2. 青春期(During puberty) 雄性激素(Androgen)是一種性荷爾蒙,會在青春期增加分泌,進而刺激皮膚的油脂腺分泌更多的油脂。適量的天然油脂是皮膚的保護層,也會幫助皮膚保持濕潤。但分泌過度旺盛的油脂則會與代謝後的死皮細胞一起阻塞毛孔,使毛囊發炎形成痤瘡,也就是俗稱的青春痘。 3. 成人期(Adulthood) 您的體內荷爾蒙會隨著月經週期、懷孕或某些荷爾蒙療法而產生變化。青春痘可能在月經週期前幾天出現,結束之後就會消失。而某些女性在暫停服用避孕藥之後會冒出青春痘。(延伸閱讀:長痘痘怎麼辦?教你4招跟滿臉青春痘說再見!) 4. 藥物副作用 服用某些藥物會讓您長青春痘。譬如治療癲癇(Epilepsy)、憂鬰症(Depression)的藥物,或皮質類固醇(Corticosteroids),及一些巴比妥類(Barbiturates)或含有鋰鹽(Lithium)成分的藥物,這些藥物的副作用會導致您長出青春痘。 5. 家族遺傳 家族遺傳也是一個重要因素。因為,若您的父母會長青春痘,那您也會有相同的遺傳基因,就像是遺傳到父母長青春痘的體值。 6. 化妝品或刺激性物質 使用不適合您膚質的油性面霜、乳液或粉底等化妝品,會導致您的油脂可能阻塞毛囊,誘發青春痘。不合適的頭髮護理、清潔產品也會讓頭髮中的細菌有機會轉移侵犯到您的皮膚,使頭皮或是額頭長痘痘。 7. 壓力 有些研究已經證實,壓力會導致青春痘的生長,甚至狀況會比荷爾蒙所導致的青春痘,症狀更加嚴重。 8. 環境 如果您在化學工廠或油膩的廚房工作,您可能會容易長青春痘。而天氣炎熱,潮濕或太過乾燥的也是引發您長青春痘的誘因之一。 9. 皮膚受到壓迫或摩擦 上衣、內衣肩帶,頭盔,或墊肩會使您的皮膚因為摩擦而長出青春痘。演奏小提琴時,夾住小提琴的臉頰和肩膀皮膚也會因摩擦而受到傷害。(延伸閱讀:粉瘤粉刺差在哪、手術可根治?告別粉瘤先注意這些) 青春痘護理6方法 除了生成青春痘的成因之外,也可嘗試在家護理青春痘的方法,以下提供6方法: 注意飲食:避免食用巧克力、油炸物、辛辣食物、乳製品等,部分飲食因人而異。 睡眠充足:睡眠不足會使得青春痘惡化,建議平時精神充足,並保持睡眠規律。 清潔臉部:每天應定時清洗臉龐,洗去皮脂以及灰塵,以不刺激皮膚的溫水及中性肥皂,能有效護理皮膚。 切勿擠壓:勿用手觸碰或是擠壓痘痘,以免造成感染或是痘疤。 減少化妝:化妝會導致痘痘不透氣,回家應卸妝徹底,並確實清潔臉部。 諮詢醫師:若要治療青春痘,請向皮膚科醫師就診,並按照指示定期定量用藥。 (影像授權:Shutterstock)


痘痘/粉刺

青春期過後仍狂冒痘!可能是健康警訊

如果青春期過了很久還是瘋狂冒痘,並且伴隨經期不正常、體重增加等問題,那問題應該不單純。很有可能是體內有潛在問題,引發荷爾蒙失調,該去醫院檢查自己的身體狀況了! 痘痘可能想告訴你的警訊! 多囊性卵巢症候群 多囊性卵巢症候群(Polycystic Ovarian Syndrome,PCOS),是一種女性體內荷爾蒙失衡的現象,會導致不孕,若未妥善治療,也可能引發糖尿病(Diabetes)或心臟疾病。除了長痘痘,多囊性卵巢症候群的其他症狀還包括經期不正常、體重增加,及長面皰。若您在青春期後仍有痘痘困擾,且多發於生理期前,並長在臉頰、下巴、上頸部,就很有可能罹患多囊性卵巢症候群,應盡速就醫尋求治療。 其他荷爾蒙問題 有些患有先天性腎上腺增生症(Congenital adrenal hyperplasia)的人,因身體欠缺某種用於製造荷爾蒙的酶,會導致性荷爾蒙過少,例如睪固酮,並在臉上反映出失衡現象。 如何治療荷爾蒙失衡痘? 若患有多囊性卵巢症候群,局部外用藥如A酸(Retinoids),可能不足以改善您的痘痘問題,需要進行荷爾蒙療法才有用,例如服用含雌激素和黃體激素的避孕藥,並且要連續服用數月方能見效。 若避孕藥無效,尤其是有吸菸習慣時,醫師可能會建議使用螺環固醇內酮(Spironolactone,商品名:安體舒通,為一種保鉀利尿劑),因為吸菸會影響避孕藥的效果。有些人可能要服用這種藥數年,才能看到明顯改善。


痘痘/粉刺

痘疤好困擾~皮膚科手術藥物助消除

痘痘好不容易消了,卻留下了永久的疤痕,雖然不是什麼致命的問題,但就是讓人很困擾。幸好醫學發達,現在皮膚科有好幾種可以消除痘疤的方式。是什麼呢?讓我們繼續看下去。(推薦閱讀:什麼是蟹足腫?疤痕增生的原因、預防和治療) 現在常用的手術和藥物治療 外用淡斑美白霜:因膚下微血管擴張而顯現的紅色痘疤,或因先前發炎反應造成色素沉澱的黑棕色痘疤,都可以塗抹含有可體松(Cortisone)成分的藥膏鎮定皮膚,改善發紅狀況。塗抹含有維生素A酸(Retinoids)或矽膠(Silicon)成分的乳膏或乳霜,則能加速疤痕組織代謝,改善外觀。 雷射換膚和脈衝光治療:雷射換膚和脈衝光治療可改善並減少痘疤,讓皮膚看起來較光滑健康。醫師會將具皮膚穿透力的雷射束光打在痘疤的真皮層細胞上,藉雷射的光熱能,刺激膠原蛋白增生,加速表皮角質層及黑色素代謝,去除色澤不均的表皮層細胞。整個手術過程約需要2小時,約10~20天後,新的、緊緻光滑的皮膚就會長出來,並且疤痕會在約2~3個月後漸漸淡化。術前記得將目前所有正在服用的藥物告知醫師,並不要服用維生素E、布洛芬(Ibuprofen)、阿斯匹靈(Aspirin)等會影響凝血功能的藥物。 化妝類皮膚組織填充劑:醫師會將填充料注射到皮膚下,填補痘疤凹洞,同時誘發真皮層的膠原蛋白增生。此療法完成後可立即看到效果,但效果維持不到1年,必須反覆注射,屬於暫時性的治療方法。 化學換膚:用於去除因曬傷造成的粗糙皮膚及痘疤,醫師會將具輕微腐蝕性,或會引起焦痂的化學藥物塗在患者的皮膚上,之後移除這些化學物質和焦痂的過程中,就會連帶去除表皮皮膚,刺激新皮膚代謝生成,並讓原有的疤痕減少、淡去。 磨皮手術:可改善膚色深淺不均,或皮膚傷口凹陷不平的現象。醫師會用高速旋轉的鋼絲或鑽石探頭,反覆磨擦凸出的疤痕頂層,讓疤痕邊緣和其他區域的皮膚高度一致。 磨皮可能導致皮膚泛紅,甚至分泌組織液、出血。真皮層細胞會在5~7天後開始增生,受損的皮膚傷口並會開始結痂,約6~12週後就會恢復正常的膚色。 治療痘疤的條件有哪些? 疤痕周圍的皮膚膠原蛋白多寡,會左右疤痕的修復結果。患者的年齡、健康狀況、病史、疤痕情況和治療意願,也都會影響痘疤的治療。 術後照護的重要事項 保持乾淨,每天使用清水和抗菌清潔劑洗臉,以抑止細菌生長,避免皮膚因細菌感染留下紅腫的疤痕。 定時更換傷口敷料,並保持傷口清潔和濕潤,因為水分充足的皮膚細胞癒合力較佳。 注重防曬,隔離紫外線,因為紫外線的輻射會傷害皮膚細胞,提高罹患皮膚癌的機率。(推薦閱讀:曬傷恐增皮膚癌風險!黑痣變化要小心) 即使治療後痘疤無法完全消失,還是可以透化妝加以淡化。


痘痘/粉刺

痘痘壞了面子?學6招抗痘找回美麗

長痘痘(Acne,也稱青春痘,正式名稱為痤瘡)是常見的皮膚問題,幾乎每個人都經歷過,絕對是愛美男女的面子公敵,或許您可能只在痘痘冒出來的時候,才怨嘆它壞了面子,但實際上,平時就要注意導致痘痘的原因,若痘痘不慎冒出,了解治療與預防方法,能幫助您更快改善痘痘的問題,因此,《Hello 醫師》接下來會分享相關痘痘的重要知識,一起守護皮膚的美麗與健康吧! 痘痘如何形成的? 青春痘,醫學名稱為痤瘡(Acne)。通常,青春期或荷爾蒙變化期間,若脫落的頭髮、皮膚細胞和分泌過多的油脂混在一起,可能接著堆積、堵塞毛囊口,形成角質栓,也就是俗稱的粉刺。角質栓裡的細菌會導致皮膚腫脹,一旦破裂,會形成紅色丘疹,也就是痘痘。好發於14~25歲,但部分會持續到成年,可能要到30歲才會好轉或是減少惡化。(延伸閱讀:上班族保養警報!皮膚乾狂冒痘,5招保養你的肌膚) 導致痘痘的原因? 以下是可能讓人冒痘痘,或者惡化痘痘情形的原因: 青春期來臨:青春期階段時,皮膚可能因為荷爾蒙產生變化,皮膚分泌過多的油脂,而冒出痘痘。 家族病史:若父母容易長痘痘,兒女們也容易有類似情況。 服用某些藥物:例如服用避孕藥,會讓體內荷爾蒙改變,容易開始長痘痘。另外,也有其他藥物造成類似副作用。 懷孕階段:懷孕時,體內荷爾蒙同樣會產生改變,皮膚容易跟著長痘痘。 化妝沒卸乾淨:若常常使用化妝品,特別是油性種類,沒將妝容卸乾淨的話,就可能造成毛孔堵塞,成為痘痘溫床。 如何治療痘痘? 透過居家療法或專業醫療的協助,能有效控制痘痘,以下是痘痘的治療方針: 改善痘痘及皮膚狀況 預防長出新痘痘 避免痘疤留下 治療情緒問題 少食用刺激食物,如:巧克力、炸物、辛辣食物 以下是常見的治療方式: 做好皮膚護理:沒長痘痘時,就應該保護好皮膚,盡可能保持清潔和濕潤。並以中性肥皂、清潔劑洗去臉上皮脂、塵埃。 正確用藥:依醫師指示,口服或局部塗抹治痘藥物,例如:布洛芬(Ibuprofen)及乙醯胺酚(Acetaminophen),幫助治療發炎、發紅或疼痛等症狀,並減少疤痕。 動手術:若想要改善痘疤並治療痘痘的病灶,可以諮詢醫師關於手術的事宜,不過手術通常是用於嚴重的痘痘病例。 如何預防長痘痘? 當想到痘疤殘存臉上的樣子,就想秒懂預防痘痘的方法嗎?沒關係,快參考以下6點小撇步,一起來守護皮膚。 洗臉觀念要正確:睡前及睡醒後,用清水與無刺激性洗面乳洗臉,一天兩次,並且水溫要適中。另外,運動後也應該清潔皮膚,避免汗水沉積在皮膚上,造成痘痘滋生。然而,清潔皮膚的觀念切記要正確,請避免使用去汙力太強的清潔用品,也別太用力搓洗皮膚,因為這些行為只會惡化痘痘的狀況。 化妝後務必卸妝:儘量減少化妝品殘留在皮膚的時間,記得要洗臉,讓化妝品卸除乾淨。 請勿擠痘痘:擠痘痘會傷害皮膚,容易造成細菌感染,形成痘疤。(延伸閱讀:痘痘別再冒!男士保養帥臉的5個關鍵) 保持頭髮乾淨:記得時常洗頭,因為頭髮上的細菌可能會帶到皮膚上。 避免曬傷:來自太陽的紫外線輻射會傷害肌膚,導致皮膚曬傷,甚至提高罹患皮膚癌的風險,最簡單的預防方法就是擦防曬產品,防曬係數至少要達到 SPF30 或更高,並且,為了加強保護,可能還需要穿長袖襯衫、長褲和帽子。 諮詢醫師:若對自己的皮膚狀況很擔憂,建議和醫師討論治療方法。 (影像授權:達志影像)

ad icon廣告
ad icon廣告
ad icon廣告

醫師陣容

Hello 醫師的醫師陣容由專業醫師與各領域醫學專家所組成,協助審閱網站內容並即時分享專業領域新知。

我們的專業團隊除確保醫學相關內容之正確性,並引用最新研究和可靠資料來源參考,提供高度專業、內容豐富之健康訊息。

Hello 醫師與合作之專業醫師團隊,將不斷致力於提供實用可信賴的健康新知;在健康的路上一路陪伴並守護您,一起邁向健康富足的人生。

 

看更多合作醫師
主題分類
健康小工具
我的健康紀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