過敏

過敏是人體免疫系統對外來物質或致敏原,如灰塵、皮屑、某些食物,所做出的反應。在這個類別你可以找到與 食物過敏 、 眼鼻過敏 、 皮膚過敏 ,或 其他所有類型過敏 相關的介紹。

基礎知識

過敏

類固醇藥膏強度分7級,皮膚癢擦哪款?選用4重點一次看

「醫師,類固醇藥膏副作用很強,我一定要用嗎?」、「請問有強一點的類固醇藥膏嗎?我皮膚癢一直好不了。」 上述2種情況皆是民眾接觸類固醇藥膏時會出現的反應,顯現出民眾對類固醇藥膏的種類、用法及副作用的不瞭解。其實類固醇藥膏種類繁多,用對藥膏、對症下藥,不僅用量少,症狀也較快緩解。 《Hello醫師》為你詳細介紹類固醇藥膏的種類、常見藥名及選用指南,讓你下次再選購類固醇藥膏時不會再「霧煞煞」,不知該用哪款。 外用類固醇藥膏4大作用 外用類固醇藥膏主要有4大作用,主要針對皮膚方面的疾病: 抗發炎:治療皮膚過敏、濕疹、皮膚炎、眼瞼炎與結膜炎等症狀。 免疫抑制:抑制淋巴球的活性,並影響細胞酵素作用,治療過敏性、接觸性皮膚炎及扁平苔癬皮膚病。 抑制增生:暫時干擾表皮細胞內DNA的合成,治療乾癬(牛皮癬)。(推薦閱讀:皮膚炎、濕疹、乾癬?差別在哪一次弄懂) 血管收縮:使真皮上層微血管收縮,減少紅斑。 類固醇藥膏選用4重點 不同於口服類固醇,類固醇藥膏可在藥局買到,因此許多民眾多是藉由「親朋好友好康逗相報」、「藥局推薦」等方式選購類固醇藥膏,但無論是藥性過強、過弱,或是劑型不對(軟膏、乳膏)皆可能拖延症狀緩解速度,反而讓身體吸收更多藥劑。 以下《Hello醫師》從強度、劑型、部位及年紀等4個層面一一為你介紹,讓你知道哪一種類固醇藥膏最適合自己。 1.類固醇藥膏強度有7級 不同國家、機構對於類固醇的強度分級不一,本篇以台灣常見的美國分類系統來介紹。 美國分類系統依據外用類固醇引起血管收縮、抗發炎程度,將不同劑型的類固醇藥膏分為7級,第1級最強效,第7級最弱效,其分級、成分、劑量及常見藥名如下所示。需特別注意的是,相同濃度的類固醇藥膏由於劑型不同(如軟膏、凝膠等),強度也會不同。 2.類固醇藥膏劑型選對,擦起來事半功倍 從上表可知類固醇藥膏可能有不同劑型,如軟膏或乳膏等。劑型會影響類固醇的強度,即使成分與濃度相同,不同劑型的藥效強度也會不一樣,因此依症狀與塗抹處選擇合適的劑型非常重要。 類固醇劑型大致可分以下5種: 軟膏、油膏(Ointment):黏稠度最高,可增加皮膚吸收率,並具保護軟化效果,缺點是太油膩,適用於治療光滑無毛髮、乾燥或角質化的部位。 乳膏(Cream):容易推展,可水洗且不油膩,適合塗抹於皮膚濕潤或流汗部位,但部分藥膏會添加防腐劑,因此較容易導致過敏。 凝膠(Gel):質地清爽,適用於臉部毛髮處,但缺乏保護效果和軟化特性。此外,因含較有高濃度的酒精或丙二醇,容易造成皮膚乾燥和刺激感。 洗劑、膠液(Lotion、Solution):延展性佳,可用於大面積病灶、毛髮部位及皮膚容易摩擦處。使用上較難控制用量,容易浪費。 泡沫液(Foam):新類劑型,藥物釋出能力較傳統劑型佳,而且因不含界面活性劑、丙二醇,較不易引起皮膚過敏反應。 3.類固醇藥膏擦不同部位的吸收量有差 皮膚角質厚度及濕潤度會影響藥劑吸收程度,舉例而言,發炎及脫屑的皮膚的吸收力,就比正常皮膚還好,因為受損皮膚的角質較薄。 以下為身體各處的吸收比例: 腳掌:0.14% 手掌:0.83% 前臂:0.1% 頭皮:3.5% 前額:6.0% 下顎:13% 生殖器:42% 從上述數據可知,生殖器的吸收率較其他皮膚部位高非常多,因此就不適合選用藥效強度太高的類固醇藥膏。 4.擦類固醇藥膏3類人要注意 孩童:孩童皮膚薄,吸收率較高,且皮膚屏障發育尚未完全,身體較不易代謝藥劑,因此適合使用第5~7級弱效類固醇藥膏。 孕婦:研究證實孕婦於懷孕時期塗抹大量強效或超強效的外用類固醇,雖不會增加先天畸形、早產與胎兒死亡等風險,但胎兒出生體重過輕的風險會增加7倍,因此建議遵循醫師指示使用合適的類固醇藥膏或其他皮膚藥物,避免擅自購買藥物使用。(延伸閱讀:藥物酒精傷胎兒!導致先天缺陷的因素) 年長者:長者皮膚較薄,適合使用弱效類固醇,並需避免長期頻繁使用,以防皮膚變得更薄,導致老人性紫班出現。 (圖片授權:達志影像) 若您有任何相關內容合作、採訪活動及投稿邀約,歡迎隨時與《Hello醫師》聯繫:[email protected] 健康訊息不漏接,歡迎加入《Hello醫師》社群: LINE:https://helloyishi.tw/Tvie8 FB:https://helloyishi.tw/uzLBu

看更多 過敏 相關文章

其他過敏

診斷過敏有解~醫師常問的4個問題

若您覺得自己有藥物過敏,應告知過敏專科醫師,如此較能做完整的藥物診斷。 醫師可能問的問題 關於藥物過敏測試,最基本的依據,仍需要患者告知詳細的重大疾病史,因此,盡量提供充分資訊給過敏專科醫師很重要。醫師會了解先前的過敏疾病史,當疑似藥物過敏時,過敏專科醫師可能會問: 藥物名稱是什麼?記錄當時使用的藥物很重要,因為有些藥物名稱聽起來很相似,但不同。 過敏反應是何時發生的?使用藥物的過程中過敏,還是使用之後呢? 哪些身體部位過敏? 確切症狀有哪些?任何發生在您身體的症狀,例如皮膚問題(皮疹)、胃部問題(噁心、嘔吐、胃痛以及下痢等),或發生於其他部位(嘴唇、舌頭、喉嚨等)。 過敏反應時有使用其他藥物嗎?同時使用過多藥物可能會混淆症狀,容易造成誤判,若同時服用其他藥物,應坦誠以告,其開立的用途也需一併告知,不然患者的疾病有被誤認為藥物過敏的風險。 利用測驗來診斷藥物過敏 經詢問過敏疾病史之後,過敏專科醫師可能會執行額外測試,可能包含體內測試,例如皮膚測試,或是體外測試,例如抽血檢驗。 皮膚測試 過敏專科學家將懷疑會引起過敏的藥物施加一小部分到皮膚上,並稍微刮起、穿刺皮膚。若產生陽性反應則幾乎可以指出有藥物過敏,若為陰性反應較難判定,因為測驗的信賴區間有所不同,對於某些藥物,測試結果呈陰性反應通常表示沒有對該藥物過敏,但是對於其他藥物來說,可能無法排除藥物過敏的可能性。 抽血檢查 做完皮膚測試後,若您產生過敏反應,醫生可能會要求進一步抽血,透過實驗室的血液檢驗,看看有沒有抵抗特殊過敏原的抗體存在。


其他過敏

皮膚紅 眼睛癢很煩~找出過敏原有解

過敏是對能進入或接觸到身體的物質產生高度敏感的免疫系統反應。這些物質可能是食物、飲料、寵物毛髮、花粉或蜂毒。過敏原是會引起過敏反應的物質,能在食物、飲料甚至環境中發現。若醫師覺得您可能有過敏,他們會希望您做過敏原檢查。在本文中,我們會看到關於過敏原檢查的須知。 過敏類型有幾種? 過敏有三種主要類型: 1.吸入性過敏(Inhaled Allergies) 是最常見的過敏類型。然而,許多人患有吸入性過敏,但一年中只在特定季節有過敏症狀,而花粉、草和黴菌則是三大季節性過敏誘發因子,其中花粉症是最常見的吸入性過敏症狀。 2.食入性過敏(Ingested Allergies) 也稱作食物性過敏(Food Allergies),這些過敏大部分由牛奶、堅果、蛋和水果引起。 3.接觸性過敏(Contact Allergies) 過敏原碰觸到病患皮膚時會發生接觸性過敏。 可能過敏的身體部位 根據過敏類型不同,以及過敏原是藉由哪個部分進入人體,會產生不同症狀。 鼻子、眼睛和喉嚨 當吸入過敏原,例如花粉時,您可能會打噴嚏、流鼻水、流眼淚、眼睛癢,以及喉嚨痛。 肺部和胸腔 氣喘(Asthma)是一種會引起支氣管腫起和收縮的慢性發炎缺陷。氣喘發作可能有很多成因,諸如呼吸道發炎、情緒反應、藥物過敏,以及其他過敏原例如塵螨、柴油甚至冷空氣。 腸胃 最嚴重的食入性過敏症狀會傷害腸胃,例如腹部筋孿、嘔吐、下痢。 皮膚 有些接觸性過敏的症狀可能包含皮膚發紅、發癢、腫起、脫屑(scaling)及起泡(blistering),雖然症狀讓人厭煩,但是接觸性過敏很少有危險性。 過敏原檢查的方式 皮膚測試 做皮膚測試時,醫師會將一點點過敏原,例如花粉或食物放在皮膚上,並稍微刮起或穿刺皮膚,常見的受測部位,例如前臂或背後皮膚都有可能。接著醫師會等待十五分鐘,看看是否變紅、產生斑點,來判斷有沒有過敏。 抽血檢查 做完皮膚測試後,若您產生過敏反應,醫生可能會要求進一步抽血,透過實驗室的血液檢驗,看看有沒有抵抗特殊過敏原的抗體存在,這個方法在偵測主要過敏原抗體很有效。 食物過敏測試 為了診斷食物過敏,醫生通常會結合皮膚測試和抽血,若兩者皆有,便不需要做更進一步的測試,然而若結果仍然不明確,則可能執行食物挑戰(Food Challenge)的測試;在測試期間,醫師一邊逐量增加潛在的食物過敏原給病患攝取,同時觀察症狀,但這樣的測試可能會有風險,因為食物過敏會引起某些人的嚴重反應,因此須由過敏專科醫師施行較為洽當。 過敏原檢查後續有任何風險嗎? 任何醫學檢驗都存在某些風險。 皮膚測試時,測試部位可能發癢或腫起。 抽血時,下針處可能會疼痛或流血,少數人也可能在驗血時暈倒。 食物過敏測試者可能感到不適,最糟的情況包括過敏性休克(Anaphylaxis)。 測驗結果和治療 若醫師確認病人有過敏,會依據個人的過敏情況,執行層面不等的治療方式,並提供生活上的建議,例如作息、飲食、環境清潔等讓病人遵照參考。

advertisement icon廣告
advertisement icon廣告
advertisement icon廣告

醫師陣容

Hello 醫師的醫師陣容由專業醫師與各領域醫學專家所組成,協助審閱網站內容並即時分享專業領域新知。

我們的專業團隊除確保醫學相關內容之正確性,並引用最新研究和可靠資料來源參考,提供高度專業、內容豐富之健康訊息。

Hello 醫師與合作之專業醫師團隊,將不斷致力於提供實用可信賴的健康新知;在健康的路上一路陪伴並守護您,一起邁向健康富足的人生。

 

看更多合作醫師
看更多合作醫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