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ackup og meta

皮蛇很痛怎麼辦?帶狀疱疹治療案例:得過仍可打疫苗,提升保護力

皮蛇很痛怎麼辦?帶狀疱疹治療案例:得過仍可打疫苗,提升保護力

「痛不欲生」常被用來形容生理或心理疼痛的難受程度, 醫師表示,帶狀疱疹及引發的併發症是最難處理的慢性疼痛類型之一,有人穿衣一碰到衣服或風一吹都會感到無比疼痛,有些患者甚至無奈哀訴「我不怕死,但怕痛」,醫師提醒,年紀老化及免疫力低下是最高風險的族群2,應注意攝取均衡營養、保持良好作息、多運動,並諮詢醫師是否須施打疫苗,才是預防帶狀疱疹、遠離疼痛威脅的最佳方式。

《Hello醫師》邀請嘉義長庚紀念醫院皮膚科主任何宜承,帶您深入了解帶狀疱疹的成因、症狀、高風險群、治療方式,以及如何預防以降低風險,避免惡化成為慢性疼痛,甚至引發不必要的後遺症。

每3人就有1人在一生中會罹患帶狀疱疹2

帶狀疱疹是由水痘病毒再次活化引起的疾病,通常會在體內潛伏多年後再次發作2,主要症狀為疼痛、灼熱感和皮膚上帶狀分布的紅疹2,常見於中老年人和免疫力低下的人群中。帶狀疱疹還可能會導致嚴重的後遺症,如疼痛持續、面神經麻痺等,極少數的病患甚至失明2

根據統計,每3人就有1人在一生中會罹患帶狀疱疹2,因為許多台灣民眾都得過水痘,身上已有水痘病毒潛伏;至於什麼時候發作?何宜承說,20至40歲民眾雖少見,但還是會有;至於50歲以上,隨著年齡增長,罹病風險也愈高。2

何宜承說,一般人最常見的發作情況之一就是生活作息失調導致免疫力出問題1,5,例如有人為準備考試壓力大,照顧家人蠟燭兩頭燒,或者同時工作又準備搬家,結果就發作了。

何宜承表示,臨床上看過無數患者,有人在連續假期前一天發病,經過診治,連假過得還不錯;有位患者則是在連假第一天發病,送急診又未能得到及時診斷,以致連續假期泡湯;帶狀疱疹雖然不是致命的疾病,但確實會對許多人造成生、心理及生活困擾8,9,10,例如有人在國外旅行前3天突然發病,但10幾萬旅費已付,就會有產生許多問題。

皮蛇症狀3階段

「皮蛇很痛」是許多帶狀疱疹患者的心聲,其實在不同階段,患者的疼痛程度與疼痛感受都是有所不同的,以下介紹帶狀疱疹3種階段症狀:

  • 初期:皮疹出現前

常見在身體單側或臉部出現酸麻、抽痛,有些人會有燒灼的感覺,也可能同時出現像感冒的頭痛、疲憊或是輕微發燒2

  • 數天後:皮疹出現

出現皮膚紅疹,接下來會進展成水泡,再進展為膿皰2。何宜承說,9成帶狀疱疹患者都會經歷不同程度的疼痛,其中又分成皮膚痛及神經痛2種,皮膚的痛是因為起水泡,所以會脹痛;神經痛是因為神經受到傷害,變得很敏感,在英文稱為Touch Pain,也就是「一碰就痛」,有些人甚至連穿衣服就會痛。

  • 治療或自行痊癒後

皮膚症狀痊癒後,約10~18%病人仍持續疼痛長達數月或數年,又稱為帶狀疱疹後神經痛(Postherpetic neuralgia,PHN)」,也是帶狀疱疹最常見的併發症2。何宜承說,帶狀疱疹最嚴重的併發症就是帶狀疱疹後神經痛,用「痛不欲生」來形容疼痛程度是最為貼切。

何宜承指出,一般帶狀疱疹發作後6週,皮膚症狀經治療後應該會好轉,神經痛可能會較慢恢復,但如果超過6週仍感到神經痛,可能就罹患帶狀疱疹後神經痛;至於這種疼痛情況會拖多久?何宜承說,一般中位數約2至3個月,也有可能一拖就3、4年甚至5年之久。

皮蛇很痛怎麼辦?帶狀疱疹治療

帶狀疱疹在不同病程階段,也有不同的治療方式,帶狀疱疹的治療有3個主要目標:治療急性病毒感染、治療與帶狀疱疹相關的急性疼痛,以及預防帶狀疱疹後神經痛,以下各階段治療的方法:

發作前72小時

  • 抗病毒藥物

醫師可能會開立口服抗病毒藥物2,縮短病程、降低疼痛並有效抑制病毒的繁殖並預防併發症;何宜承也提醒,服用抗病毒藥物需要多喝水,以免傷害到腎臟。

急性期2~3週

  • 抗病毒藥物、藥膏

針對帶狀疱疹急性期,何宜承指出,除了上述提到的抗病毒藥物外,為了讓水泡快點乾,通常也會開立外用藥膏2;若水泡不小心破了,則會透過抗生素治療。在此同時,患者須依照醫師指示塗抹藥膏,保持傷口乾淨,預防感染;若不小心弄破,除了須擦藥膏,還需要使用敷料或紗布保護傷口,以避免感染與傳染給他人。

  • 止痛藥:Acetaminophen、低劑量類固醇2

何宜承說當皮疹出現伴隨的皮膚痛、神經痛,通常會先使用安全性較高的止痛藥,如Acetaminophen,若患部腫得特別厲害,例如長在臉上,腫到眼睛看不到,或是長在耳朵附近,壓迫到神經會造成顏面神經麻痺,就會開一點低劑量類固醇。

帶狀疹後神經痛

  • 止痛藥、藥膏、止痛貼片及抗癲癇藥物

何宜承說發病後6週後,若還再痛就是帶狀疱疹後神經痛。約10~18%患者有疱疹後神經痛2,治療原則上是適度止痛,醫師會依照疼痛的程度以及患者的身體狀況選擇合適治療方式,特別是評估肝、腎功能,選擇適合的止痛藥。

帶狀疱疹後神經痛常見的治療方法包括:口服止痛藥、局部塗抹藥膏,到專門針對神經痛的止痛藥皆可開立,較新劑型的止痛貼片2,3,也可提升病患的生活品質。何宜承也補充,若患者疼痛太嚴重,則會透過一些抗癲癇藥物2,3進行治療,不過要注意的是,此類藥物容易引起皮膚過敏。

何宜承特別提醒,民間偏方常有所謂「斬皮蛇」,其實對控制病情並無幫助;有些患者誤信偏方,貼在很脆弱、潰爛的皮膚上,後來惡化到甚至皮膚已爛成一個窟窿,反而讓病情更加惡化。

帶狀疱疹的高危險族群

帶狀疱疹常見的高危險族群如下:

  • 50歲以上4
  • 癌症患者4
  • 風濕免疫疾病患者5
  • 作息不規律或壓力大5
  • 服用免疫製劑4

何宜承提醒,服用生物製劑會使免疫力會下降,使得到帶狀疱疹的風險提升,像是服用 JAK 抑制劑7也容易造成帶狀疹。       

帶狀疱疹預防

帶狀疱疹一年四季都可能發病,何宜承說,當春、秋季節轉換,氣溫忽冷忽熱時,身體對疾病和感染的免疫力容易降低,常是帶狀疱疹容易發作的時機,他建議,最好的預防方式,主要還是透過提升免疫力及接種疫苗來預防帶狀疱疹,以下列舉常見預防帶狀疱疹方法:

  • 均衡營養6
  • 作息規律
  • 適量運動
  • 接種疫苗2

     多數的人兒時患過水痘已獲得免疫能力,即使再次接觸的患者,也不會感染,除了免疫抑制或免疫缺陷病人,接觸帶狀疱疹患者被傳染的風險較高。

帶狀疱疹會復發嗎?

  • 會復發,醫師:得過仍建議接種疫苗2

得過帶狀疱疹者,短期內再次發作的機率低,但長期來說仍具有復發的風險。何宜承表示,得過帶狀疱疹並非永久免疫,有患者就反覆得過2、3次,因此,他鼓勵得過帶狀疱疹的族群,在症狀減輕之後可考慮接種疫苗。

何宜承說明,就像COVID-19一樣,有人縱使已得過1次,還是可能再患上第2次、第3次;他解釋,疱疹分成單純疱疹帶狀疱疹,他遇過有患者每個月都會發作單純疱疹;至於帶狀疹也有反覆發作機率2,且復發機率高於第一次出現帶狀疱疹11,千萬不要掉以輕心。

得過帶狀疱疹何時可接種疫苗?

  • 康復後3個月後可接種疫苗

根據目前文獻資料,無法明確建議帶狀疱疹發作後應等待多久後施打帶狀疱疹疫苗,但應避免在帶狀疱疹急性發作期施打帶狀疱疹疫苗2。何宜承建議,得過帶狀疱疹的患者,在康復3個月後可考慮接種帶狀疱疹疫苗。

(圖片授權:達志影像)


若您有任何健康相關問題,或有相關內容合作、採訪活動及投稿邀約,歡迎隨時與《Hello醫師》聯繫:[email protected]

健康訊息不漏接,歡迎加入《Hello醫師》社群:

NP-TW-HZU-ADVR-230010 | Date of preparation: August 2023

更多疾病相關資訊請諮詢專業醫療人員 

This website/content is intended for Taiwanese.

[embed-health-tool-bmi]

免責聲明

Hello 醫師並不提供醫療建議、診斷或治療。

1.NICE;2022;1-2;Shingles:What are the risk factors?

2.Harpaz R;MMWR;2008;57;1-30

3.NCBI;2019;1-3;Lasting pain after shingles

4.CDC;2020;1-1;Clinical Overview of Herpes Zoster (Shingles)

5.Schmidt SAJ;British Journal of Dermatology;2021;185;130-138

6.Chen JY;POPULATION HEALTH MANAGEMENT;2012;15;391-397 

7.F Sunzini;Ther Adv Musculoskel Dis;2020;12;1–18

8.Lukas K;Zeitschrift für Gesundheitswissenschaften;2012;20;441-451

9.Matthews S;Open forum infectious diseases;2019;6;ofz007

10.Curran D;Infectious Diseases and Therapy;2022;11;2265–2277

11.Kim YJ;Journal of Korean medical science;2019;34;1-10

現行版本

2023/11/03

文: 曹嘉儀

醫學審稿: 何宜承醫師

張凱安 Kyle Chang 更新


相關文章

帶狀疱疹「傳染力最高時期」要當心!醫:預防復發有4方法

皮蛇會傳染嗎?帶狀疱疹多久會好?皮蛇初期症狀不明顯,認識3大治療方法


醫學審稿:

何宜承醫師

皮膚科 · 嘉義長庚紀念醫院


文: 曹嘉儀 · 更新日期:2023/11/03

ad icon廣告

這篇文章對你有幫助嗎?

ad icon廣告
ad icon廣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