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ackup og meta

如何面對乳癌?個管師:乳癌治療前,應釐清3大重點!|醫BooK


編按:衛生福利部公布112年十大癌症死因統計中,乳癌死亡人數達2,972人,高居第4,與111年相比,年增率增加4.9%,顯示乳癌對女性健康的危害,仍不容小歔!

臺北榮總乳癌多專科團隊個案管理師連珮如以個管師的臨床經歷,出版《乳癌,不怕!:資深乳醫個管師的全照護筆記,從用藥、手術到調心,解答你聽不懂、記不得、想不到的關鍵80問》,分享在第一線照護乳癌患者的經驗,包括陪伴患者完成乳癌治療過程及解答生活照顧疑慮等,成為醫師與患者的橋樑,更協助患者有機會重拾美好人生。以下內容即為該書書摘。


乳癌是台灣女性發生率第1位的癌症,發生高峰約在45至69歲之間。據衛生福利部國民健康署癌症登記資料顯示,每年有超過15,000名婦女確診乳癌,相當於每天約有41位婦女聽到醫師宣判:「妳確診得了乳癌。」

值得欣慰的是,若能早發現、早治療,早期乳癌的存活率近100%。也就是說,乳癌患者與正常人一樣,還有很長、值得好好生活的日子。

只是在癌症治療期間,最受病患與家屬信任、擁有豐富的專業技能與知識,能救治病人的醫師們,通常非常忙碌,要診治的病人很多,實在沒辦法給每一位病人太多的時間。

乳癌治療如打怪,無攻略得靠自身破解

罹癌已是辛苦的經歷,但在醫院中候診、看診治療,有時更是耗盡了患者與家屬的心力。

從懷疑罹癌開始,經過一連串的檢查、等待看報告,到確診後接受手術、化療、放療、標靶治療、用藥……。癌友們就像是被迫加入實境電玩遊戲的闖關者,必須一關一關自己去摸索、破解,過程有時比癌症治療本身更煎熬。

身處臨床最前線,我見過各式各樣的患者,她們走在各自不同的疾病旅程,相同的是,對於醫療過程,以及未來會面臨的各種狀態,常常滿懷憂懼,卻不知該從何問起,也不知該向誰提問。更讓人焦慮不安的是,即使問了,卻常聽不懂答案,或是一轉身就什麼都忘記了,很多時候就只能一問再問,徬徨無助地掉入擔心害怕的無限迴圈。

在對抗癌症的旅程中,所有茫然、無助的當下,都是個案管理師(簡稱個管師)出手協助的最佳時機。

釐清乳癌治療3大重點 

許多人在獲知罹癌後,會開始一步步發現,人生劇本跟以前不一樣了,甚至以前完全無法想像、不可思議的各種情況,會毫無預警地突然發生在自己身上。

在20年的個管師生涯裡,我從癌友最常問的問題、最擔心的事、不知如何選擇的猶豫、最想尋求幫助的解方,還有那些藏在心裡不敢問家人的私密話題,整理出三大重點,幫助你釐清思緒,安然走過這段旅程。

關於治療,你要清楚:

  • 我是哪種基因型態乳癌?
  • 我需要做哪些治療?
  • 是直接開刀還是要先做術前藥物治療?
  • 手術方式我有什麼選擇?要重建嗎?
  • 化學藥物治療的周期及療程?
  • 我需要標靶治療嗎?要用幾個標靶藥物?
  • 我的治療會出現哪些副作用、併發症,或後遺症嗎?
  • 如果總是食慾不振或嚴重嘔吐的副作用太強,該如何是好?
  • 如果在治療過程有什麼疑問,我可以在哪裡得到幫助?
  • 有沒有副作用比較少、身體負擔小、不會影響生活的治療選擇?
  • 治療療程需要多少時間,需要住院嗎?後續多久回診一次?

關於醫療費用,你要清楚:

  • 我的治療有健保給付嗎?哪些選項需要自費?大約是多少錢?
  • 治療可否申請商業醫療保險理賠?需要準備哪些文件?去哪裡請領?
  • 如果經濟狀況無法負擔治療,有哪些方法可解決?可以去哪裡尋求協助?

關於生活,你要清楚:

  • 過去服用的保健品(如鈣片、維他命、益生菌等等),是否還可以繼續吃?
  • 飲食有哪些需要注意的地方?需要特別補充營養品保健品嗎?
  • 治療過程中,我能不能維持正常工作?
  • 我是否須要辭去工作,或需要他人照護?
  • 需要告知哪些人,我得了乳癌?
  • 治療後,生活是否還能維持正常?是否還能有正常性生活?
  • 是否能維持原有的飲食方式?多做那些運動會有幫助?

正如也是乳癌患者、日本演員的樹木希林說的:「請用有趣的眼光接受所有事物,愉快地活著。不需要太努力,但也別太消極。」

本文摘自:

  • 《乳癌,不怕!:資深乳醫個管師的全照護筆記,從用藥、手術到調心,解答你聽不懂、記不得、想不到的關鍵80問》

作者:

  • 連珮如個案管理師(臺北榮總乳癌多專科團隊個案管理師)

出版社:

  • 天下雜誌

乳癌,不怕!:資深乳醫個管師的全照護筆記,從用藥、手術到調心,解答你聽不懂、記不得、想不到的關鍵80問

(圖片授權:Shutterstock)


領取【限量專屬優惠 + 免費試用
 
快前往 ➜➜《Hello醫師揪好康

  • 任何相關內容合作、採訪活動及投稿邀約,歡迎聯繫:[email protected]
  • 快追蹤《Hello醫師》LINEFB,健康訊息不漏接!

[embed-health-tool-bmi]

免責聲明

Hello 醫師並不提供醫療建議、診斷或治療。

現行版本

2025/04/16

文: 張如青

資料查核: Hello 醫師

張凱安 Kyle Chang 更新


相關文章

癌症完整看:癌症前兆、種類、存活率、分期、原因及預防

乳癌患者治療心法!個管師曝:記住4重點、2關鍵提問|醫BooK


資料查核:Hello 醫師|文:張如青 · 更新日期:2025/04/16

ad icon廣告

這篇文章對你有幫助嗎?

ad icon廣告
ad icon廣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