乳癌依據不同的分類方式,可分成很多種類型,本篇主要以「病理」和「荷爾蒙受體」2種方式來替乳癌做分類,並在文末簡單介紹乳癌分期的概念。
乳癌依病理/擴散程度分類
根據乳癌的擴散程度,可分為原位癌(Carcinoma in situ,尚未擴散的癌症)和侵入性(Invasive )癌。
乳管原位癌
乳管原位癌(Ductal carcinoma in situ, DCIS),又稱乳房原位癌。
在乳管或乳葉的周圍與旁邊的支持組織(如脂肪、纖維組織)會有一個由肌肉上皮細胞組成的界限,稱為基底膜(Basement membrane),當乳癌細胞還沒從乳腺導管發展到其它乳房組織,仍侷限在基底膜內,就稱為原位癌,屬於非浸潤性或浸潤前性乳癌。
侵入性乳癌
一旦乳癌細胞跨越了基底膜,擴散或入侵到周圍乳腺組織時,稱為侵入性或浸潤性乳癌(Infiltrative breast cancer)。其中,最常見的類型是:
1. 浸潤性腺管癌(Infiltrating ductal carcinoma, IDC):是最常見的乳癌種類,約佔所有侵入性乳癌的70~80%
2. 浸潤性小葉癌(Infiltrating lobular carcinoma, ILC)
3. 其他特殊類型
其他類型的侵入性乳癌仍有許多種,以下列舉2種侵入性乳癌:
三陰性乳癌(Triple-negative breast cancer):罕見且難治療的侵入性乳癌。約佔所有乳癌的15%,是比較難治療的乳癌類型。三陰性指的是2種荷爾蒙受體及 HER2 檢測均呈陰性的乳癌。由於癌細胞缺少這3種受體,導致無法採用荷爾蒙治療藥物或標靶治療藥物進行全身治療,目前仍以化學治療為主,就算是癌症早期也使用化療。
三陰性乳癌在治療後,復發機率也較高,所以整體的存活率和恢復成效都較不理想,目前有待醫學專家研發出更有效的治療方法。
炎性乳癌(Inflammatory breast cancer,簡稱 IBC):不常見的浸潤性乳癌,約佔所有乳癌的 1~5%。由於其徵狀與乳腺炎十分相似,因此可能會被誤以為是乳腺炎。大部分的乳癌,個案的乳房都會出現不明硬塊,但炎性乳癌通常沒有腫塊,癌細胞會阻塞皮下淋巴管,引起如發炎般的症狀。雖然可以單獨或合併使用手術,或放射治療提供有效的局部治療,但是也容易復發。
原位癌與侵入性癌最大的不同,在於原位癌並沒有入侵到旁邊的組織,因此也不會有進入血管或淋巴的機會,所以不會出現腋下淋巴、肝、肺等轉移癌。(延伸閱讀:胸部硬塊不一定是乳癌!乳癌的前兆、症狀、診斷)
依荷爾蒙受體或基因的乳癌分類
檢測乳癌組織中的動情激素受體(Estrogen receptor,簡稱 ER)、黃體激素受體(Progesterone receptor,簡稱 PR)與第二型人類表皮因子受體(Human epidermal growth factor receptor 2,以下簡稱 HER2)的表現,可將乳癌大致分為4種類型:
1. 荷爾蒙受體陽性HER-2陰性的管狀A型(Luminal A)
這種類型的預後較佳,若沒有多數淋巴腺轉移時,治療上除了手術之外可考慮只給荷爾蒙治療。
2. 荷爾蒙受體陽性HER-2陽性的管狀B型(Luminal B)
治療除了手術之外可給予化學治療合併荷爾蒙治療,若HER-2陽性則再加上抗HER-2標靶治療。
3. 荷爾蒙受體陰性HER-2陽性型(HER2過度表現型)
約有26%~30%的乳癌患者有HER2基因過度表現的現象。常給予化學治療加上抗HER-2標靶治療。
4. 三陰性乳癌
當腫瘤的3種受體表現皆呈陰性,就屬於三陰性乳癌。(延伸閱讀:乳癌治療方式選擇:荷爾蒙(激素)受體檢測是關鍵)
乳癌分期
乳癌主要分為5期,零期為非侵入性癌(原位癌),1~4期則為侵入性癌。除了數字之外,醫師也會用TNM分期來診斷癌症分期,T代表腫瘤的大小,N代表是否擴散到局部淋巴結,M代表轉移情況,即癌症向身體遠處擴散。(進一步了解關於TNM癌症分期的方式,請閱讀:癌症分類與分期)
醫師可能還會檢測體內某些物質的多寡,來協助判斷的癌症階段位於哪一分期,如:
女性荷爾蒙的受體,含雌激素(Estrogen)和黃體素(Progesterone)。
人類上皮因子接受體第二型蛋白的狀態(Human Epidermal Growth Factor Receptor 2, HER2),其為HER2基因的蛋白質產物。HER2過度表現的乳癌患者,腫瘤通常會生長更快。
乳癌第0期
第0期是非浸潤性乳癌,例如乳管原位癌,而目前仍沒有證據指出癌細胞或腫瘤會擴散或入侵周圍正常細胞,。
乳癌第1期
乳癌第1~4期一般指的是侵入性乳癌(癌細胞突破或侵入到周圍的正常乳房組織),一般乳癌第1期的狀況如下,分為1a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