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據衛福部2022年初所公布之最新統計顯示,乳癌為我國婦女發生率第1位之癌症,多數好發於45~69歲之間。另外,依據衛生福利部死因統計及國民健康署癌症登記資料顯示,女性乳癌標準化發生率及死亡率分別為 69.1及 12.0(每十萬人口)。換句話說,每年在台灣有超過5位數的婦女罹患乳癌、並有近2千名女性死於乳癌。
確認登出嗎?
根據衛福部2022年初所公布之最新統計顯示,乳癌為我國婦女發生率第1位之癌症,多數好發於45~69歲之間。另外,依據衛生福利部死因統計及國民健康署癌症登記資料顯示,女性乳癌標準化發生率及死亡率分別為 69.1及 12.0(每十萬人口)。換句話說,每年在台灣有超過5位數的婦女罹患乳癌、並有近2千名女性死於乳癌。
意即每天有近31位婦女被確診罹患乳癌、其中並有6位女性因乳癌而離世。有鑑於此,我們已知乳房定期檢查的重要性,愈早發現乳癌的患者,乳癌治療成功機率愈高。而乳癌的檢測、診斷方式、治療方法有很多種,以下進一步介紹乳癌的診斷與治療方法。
一旦被診斷出乳癌,醫師會替你的乳癌階段分期,一般使用臨床分期,有助於醫師評估患者的預後(Prognosis)和最佳治療方式,但在手術前並沒有辦法分析活體採檢樣本,所以只能透過臨床分期。下列為臨床分期的檢測方法:
不過,並非所有女性都需要這些測試和程序,醫師會根據患者具體情況並考量個人症狀或副作用,選擇適當的檢驗方式。
更多關於乳癌分期的相關資訊,可參考:【乳癌的分期與分類:原位癌與侵入性乳癌】
乳癌治療方法取決於患者的乳癌類型與其擴散的程度,以下提供各種治療方式的簡介,包含手術治療、化療、放射治療、荷爾蒙療法、標靶治療、免疫療法、輔助與另類療法:
乳癌手術種類有許多種,包括移除癌細胞和淋巴結的手術,醫師會依據以下情況做決定病患適合哪種手術。
1. 乳房保留手術(Breast-conserving surgery)
又稱為「乳房局部切除手術」,可保留大部分乳房,只切除腫瘤及一些正常組織,包括腫瘤附近的一些皮膚。恢復後會輔以放射線治療。術後可能會有暫時性壓痛及局部腫脹,或有左右乳房不對稱情形。
2. 乳房切除手術(Mastectomy)
移除範圍包含全部乳房組織,有時連鄰近組織亦一併切除,包括:
3. 淋巴結手術 (Lymph node surgery)
若乳癌細胞擴散至腋下淋巴結,則必須採取清除手術。包含:
簡稱化療,使用特殊藥物來縮小或殺死癌細胞。可分為口服藥丸或靜脈注射藥物,或是兩者兼具。並非所有乳癌患者都須接受化療,但以下情況醫師會建議患者接受化療:
1. 手術後(Adjuvant chemotherapy,輔助性化療)
利用來殺死影像學檢查中無法探查到、但可能擴散或遺留的癌細胞。如果放任這些癌細胞生長,恐轉移其他部位形成新的腫瘤。輔助化療也能幫助降低乳癌復發的機率。
2. 手術前(Neoadjuvant chemotherapy,前導性化療)
前導性化療主要是希望能在手術前先縮小腫瘤尺寸,好降低手術複雜度。前導性化療通常用於在初次診斷時,因腫瘤尺寸過大,無法透過手術移除病例(局部晚期癌症)。這樣做醫師也可以同時觀察腫瘤對化療的反應。若腫瘤無反應,醫師則需要依照情況調整化療藥物。前導性化療同時還能殺死已擴散但尚未被查出的癌細胞,降低乳癌的復發機率。
對某些乳癌類型,若是在手術時發現殘餘癌細胞,醫師術後會建議再接受化療以避免癌症復發。
乳癌晚期:乳癌細胞已經出現擴散到乳房以外和腋下區域的患者,化療將會是確診或初步治療後的主要治療方式。治療時間的長短將取決於治療成效以及病患能接受的程度。(推薦閱讀:乳癌末期遠端轉移:乳癌四期症狀明顯、五年存活率低)
使用能量較高的放射線殺死癌細胞。在下列情況,醫師會建議接受放射治療:
有些乳癌是受到動情激素和黃體激素等荷爾蒙影響,這些乳癌細胞有附著於動情激素和黃體激素的受體(蛋白質),能夠幫助癌細胞成長。荷爾蒙療法就是阻止癌細胞接受這些生長激素。(推薦閱讀:乳癌治療方式選擇:荷爾蒙(激素)受體檢測是關鍵)
標靶藥物治療主要是針對癌細胞特殊因子為標靶進行治療,對正常細胞的傷害性大大減小,也減少許多副作用。
標靶藥物有許多不同類型,在不同的情况下治療方向如下:
如果乳癌復發或是乳癌細胞已經擴散到身體的其他部分(癌症晚期),也可能需要標靶藥物治療。
常見乳癌標靶藥物種類包括:
1. Trastuzumab
2. Pertuzumab
3. Neratinib
4. 其他標靶藥物
醫師可能會使用其他抑制癌症生長的藥物來治療局部晚期乳癌。你可能會使用某種荷爾蒙治療的藥物,可能是芳香酶(Aromatase)抑制劑或 Fulvestrant(一種雌激素接受體抑制劑)。包括:
以上藥物用於荷爾蒙受體呈現陽性和 HER2 呈現陰性的乳癌患者。讀者若對上列藥物成分有疑問,或想進一步了解,可前往健保局網站查詢。
免疫療法是使用藥物來刺激人體自身的免疫系統,進而更有效地識別和破壞癌細胞。免疫療法可用於治療某些類型的乳癌。免疫療法可能產生的副作用包括疲勞、咳嗽、噁心、皮疹、食慾不振、便祕和腹瀉等。
常見的免疫療法藥物包含:
1. Pembrolizumab(PD-1 抑製劑)
這是針對 PD-1 的藥物,PD-1 是免疫系統細胞上稱為 T 細胞的一種蛋白質,這種藥物通常可幫助阻止這些細胞攻擊體內的其他細胞。通過阻斷 PD-1,這些藥物可增強對乳癌細胞的免疫反應,並縮小腫瘤。
2. Atezolizumab(PD-L1 抑製劑)
這種藥物是針對 PD-L1 這種在一些腫瘤細胞和免疫細胞上所發現的蛋白質。透過阻斷這種蛋白質,可以幫助增強對乳癌細胞的免疫反應,並可以縮小某些腫瘤或減緩其生長。
另外,乳癌中最棘手的類型,三陰性乳癌,也有機會透過免疫療法治療。
國家衛生研究院的研究發現,MCT-1 致癌基因(Multiple Copies in T-cell Malignancy 1)可做為三陰性乳癌臨床診斷與治療的生物標記。抑制該基因,並結合 IL-6 及 IL-6R 免疫療法,將能夠加強抑制三陰性乳癌細胞的生長和轉移效果。
在治療階段,也可能會透過輔助及另類療法(Complementary Alternative Medicine,簡稱 CAM)的方式,這是除了標準治療外,也使用輔助的藥物治療,或甚至用替代藥物代替標準治療。方式包含冥想、瑜伽或是維生素和草藥等。大家享用任何的補充或替代藥物之前,務必諮詢和告知醫師。
(圖片授權:達志影像)
Hello 醫師並不提供醫療建議、診斷或治療。
Breast cancer. https://www.mayoclinic.org/diseases-conditions/breast-cancer/diagnosis-treatment/drc-20352475 Accessed December 28, 2020
早期乳癌治癒率高,早期發現早期治療 恢復健康人生(衛生福利部). https://www.mohw.gov.tw/fp-2646-20419-1.html Accessed December 28, 2020
How Is Breast Cancer Treated?. https://www.cdc.gov/cancer/breast/basic_info/treatment.htm Accessed December 28, 2020
前哨淋巴結切片術在乳癌治療的角色. https://www.jah.org.tw/form/index-1.asp?m=3&m1=8&m2=363&gp=361&id=1157 Accessed December 28, 2020
乳癌手術再進化–腋下哨兵淋巴結手術. http://www.kmuh.org.tw/www/kmcj/data/10112/9.htm Accessed December 28, 2020
Targeted cancer drugs (Cancer Research UK) https://www.cancerresearchuk.org/about-cancer/breast-cancer/treatment/breast-targeted-cancer-drugs Accessed December 28, 2020
Immunotherapy for Breast Cancer. https://www.cancer.org/cancer/breast-cancer/treatment/immunotherapy.html Accessed December 28, 2020
乳癌防治(衛福部國民健康署)
https://www.hpa.gov.tw/Pages/Detail.aspx?nodeid=614&pid=1124 Accessed February 25, 20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