想吐、噁心的感覺很難受,許多原因都會造成反胃、嘔吐。到底想吐怎麼辦?怎麼舒緩?反胃想吐或嘔吐後該吃什麼?為什麼想吐卻吐不出來?想吐噁心的原因為何?《Hello醫師》為您一次解答!
想吐怎麼辦?5招舒緩嘔吐
- 暫時禁食:先禁食2小時以上,讓腸胃可以暫時休息。
- 少量飲水:頻繁嘔吐可能脫水,但正常飲水又可能導致反胃,建議可少量、小口小口喝水。
- 避免躺下:在嘔吐的衝動來時,躺下更容易反胃,而且也可能在吐出時被嘔吐物嗆到。
- 避免接觸強烈氣味:強烈的氣味或臭味容易讓反胃的感覺增加。
- 採取低渣飲食:待噁心嘔吐、反胃的感覺好轉後,可嘗試食用以下的低渣食物。
反胃想吐吃什麼緩解?
1.緩解噁心反胃的食物
若想吐的感覺不強,但一直有輕微反胃的感覺,可嘗試食用以下食物:
- 涼感食物:檸檬糖、薄荷糖、喉糖、口香糖
- 冰涼食物:碎冰塊、冰水
- 酸味食物:酸梅、陳皮、無花果
2.低渣飲食
待噁心嘔吐的感覺過去後,可少量食用易消化、不增加腸道負擔的低渣食物。
- 蛋類:蒸蛋、嫩炒蛋、蛋花湯
- 豆類及豆製品:豆漿、豆腐、豆花、豆干、豆包、麵腸
- 蔬菜類:過濾蔬菜汁、切碎的葉菜類(菠菜、小白菜、青江菜)或燉軟的瓜類(大黃瓜、冬瓜、小黃瓜)
- 水果類:過濾果汁、軟質水果(香蕉、西瓜、葡萄、哈密瓜)
- 動物性蛋白質:燉軟煮爛的肉類,如魚肉、豬瘦肉、牛肉、肉鬆、魚鬆
3.想吐不能吃什麼
噁心想吐時,請避免食用以下食物:
- 油膩食物,如速食、炸物
- 重鹹食物,如滷味、滷肉
- 辛辣食物,如泡菜、加辣料理或湯品
- 酒精
- 含咖啡因的飲品
想吐吐不出來怎麼辦?
想吐是嘔吐的前驅症狀,造成想吐的原因很多,例如當腸胃道出問題時,身體會傳訊號給大腦,讓人產生噁心想吐的感覺,藉由嘔吐來排出有害物質。另外,內分泌、中樞神經或前庭系統異常,像是暈車、腦震盪或懷孕等,也會誘發嘔吐的感覺。
若有想吐卻吐不出來的情況,可初步簡單判斷是否為腸胃問題所引起。若是腸胃問題,只要腸道情形好轉,想吐的感覺就可能改善;若是其他因素所引起,建議就醫檢查,由醫師判斷實際誘發的病因為何,再藉由治療疾病,連帶改善想吐的症狀。
想吐、噁心原因
- 前庭系統問題:前庭神經炎、眩暈症、暈車、暈船或暈機。
- 消化系統問題:腸胃炎、胃食道逆流、食物中毒、肝炎、胰腺炎、腎臟發炎、便祕。
- 大腦神經問題:偏頭痛、頭部外傷、腦瘤、腦膜炎。
- 藥物副作用:許多藥物都有噁心想吐的副作用,例如化療藥物、抗憂鬱藥物、避孕藥。
- 酒精作用:酒精中毒、宿醉,或酒精戒斷都可能造成噁心。
- 其他原因:青光眼、低血糖、情緒或壓力問題、麻醉術後的恢復期、懷孕。
想吐怎麼辦?按3穴道舒緩
按摩穴道屬於輔助療法,若感到輕微噁心想吐時,可嘗試按壓以下4個穴道緩解,但若身體極度不適、疲倦,疑似患有某種疾病時,請先就醫治療。
止吐穴道按壓方法:每按壓5秒,就放鬆1秒,或按揉10圈後放鬆2秒,每穴道共按壓2~3分鐘。
- 內關穴:在掌根上方2吋,約三根橫指的位置,穴位在兩條筋膜中間的凹陷處,左右手均可按壓。
- 合谷穴:在手背大拇指、食指(第一、二掌骨)之間,穴位約微靠近食指,左右手均可按壓。
- 太衝穴:足背腳大拇趾與次趾(第一、二趾蹠骨)中間後方的凹陷處,左右腳均可按壓。
- 足三里穴:在膝蓋下緣外凹陷處(稱為外膝眼),垂直往下約3吋(4根橫指),左右腿均有此穴位。
(圖片授權:達志影像)
⠀
快前往 ➜➜《Hello醫師揪好康》
- 任何相關內容合作、採訪活動及投稿邀約,歡迎聯繫:[email protected]
- 快追蹤《Hello醫師》LINE、FB,健康訊息不漏接!
[embed-health-tool-bm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