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百科

在這個類別之下包含了「 健康症狀 」、「 健康知識/常識 」、「 保險 」、「 新聞 」、「 健康檢查 」、「 手術 」等類別,你可以找到所有與健康相關的知識與資訊。

基礎知識

健康百科

掛號費取消上限、荷包縮水?8家醫院升格,看診費用也調漲

衛生福利部宣布自3月4日(2024年)起取消掛號費上限,讓價格調整回歸市場機制,不少民眾擔心各醫療院所會任意調漲掛號費,增加就醫支出,加重經濟負擔。 衛福部在2000年訂定「醫療機構收取掛號費之參考範圍」規定,設定門診費用為0~150元、急診費用為0~300元,此次公告解除多年的參考限制,也取消備查制度,醫療院所若調整掛號費無須向衛生局報備,也沒有收費上限。 另外,因應衛福部公布最新的醫學評鑑結果,有8家醫院因升格,看診費用也將依規定調整,未來一般民眾赴這些醫院看診時,將增加160~180元不等的部分負擔費用,急診費用也增加250~350元。 六都醫療院所調漲情形 六都醫療院所 掛號費調漲家數 2023年 2024年 台北 205家 95家 新北 110家 25家 桃園 111家 45家 台中 35家 142家 台南 6家 15家 高雄 8家 (參考來源:各市衛生局) 衛福部所屬26家醫院掛號費暫不漲價 衛福部表示,雖然取消醫療院所的掛號費上限,但由於所屬26家醫院多位於偏遠或特殊照護地區,在醫療服務、照顧弱勢群體及減輕民眾的經濟負擔考量下,衛福部決定暫不調漲掛號費。 各縣市衛生局、新北聯合醫院、高雄市立醫院凍漲 衛福部於3月7日公告,為讓國人能安心就醫,不因掛號費用影響就醫意願,目前各縣市政府衛生局轄下衛生所之醫療門診掛號費仍維持現狀。 新北市衛生局局長陳潤秋表示,為維護新北市、尤其偏鄉住民之就醫權益,新北市聯合醫院及29區衛生所暫不規劃調漲掛號費,維持原收費50元。 高雄市衛生局也表示,9家市立醫院承市府醫療公衛政策推展責任,目前各院門診掛號費50~100元,急診掛號費100~200元,均較一般醫院診所略低。 醫療院所調整掛號費須公開透明 中華民國醫師公會全國聯合會聲明指出,為維護民眾就醫權益,掛號費調整的資訊須公開透明,以利民眾選擇,各醫療機構仍應將所訂掛號費收費額於機構明顯處張貼與標示,周知病人。 新北市衛生局也表示,因應掛號費漲價調整可能衝擊民眾就醫費用支出,新北市衛生局已發函全市各醫療院所及公會,若有調漲費用情形,應加強公告事先通知民眾,也須將收費告知衛生局,且已將掛號費收費情形納入醫療院所督考項目,以掌握各醫療院所收費情形。 8家醫院升格 掛號看診費用漲價 根據衛福部2月6日公布的2023年度醫院評鑑,其中8家醫院因升級,於3月1日起調漲掛號費;其中包括台北慈濟醫院、衛福部雙和醫院和台大新竹分院晉升醫學中心;台北醫學大學附設醫院成為準醫學中心;義大癌治療醫院、亞洲大學附屬醫院、新北市立土城醫院和台大癌醫則升為區域醫院。民眾前往這些醫院看診,門診費用須多付160~180元,急診費用則增加250~350元。 不過,民眾前往這8家醫院的看診費用變貴,並非因為掛號費漲價,而是因應不同醫院等級有不同收費標準,部分負擔費用也隨之增加,;由下圖可知,醫院層級愈高,各類部分負擔金額也愈高。 一般民眾的看診費用包含兩部分:掛號費+部分負擔金額;低收入戶、老年人或罕見疾病等弱勢族群,均有若干額度不等的減免優惠。 漲價後各家掛號費+部分負擔變動 升格醫學中心 衛生福利部雙和醫院 門診掛號費+部分負擔:390 ➜ 570元 急診掛號費+部分負擔:700 ➜ 1050元 台北慈濟醫院 門診掛號費+部分負擔:390 ➜ 570元 急診掛號費+部分負擔:620 ➜ 970 元 新竹台大分院醫院 門診掛號費+部分負擔:390 ➜ 520元 急診掛號費+部分負擔:700 ➜ 1000元 升格準醫學中心 台北醫學大學附設醫院 門診掛號費+部分負擔:420元 急診掛號費+部分負擔:700元 升格區域醫院 台大癌醫(國立台灣大學醫學院附設醫院癌醫中心分院) 門診掛號費+部分負擔:180 ➜ 340元 急診掛號費+部分負擔:400 ➜ 650元 新北市立土城醫院 門診掛號費+部分負擔:230 ➜ 390元 急診掛號費+部分負擔:450 ➜ 700元 亞洲大學附屬醫院 門診掛號費+部分負擔:180 ➜ 340元 急診掛號費+部分負擔:400 ➜ […]

看更多 健康百科 相關文章

健康新訊/推薦評價

抽血就能檢測肺癌!NGS基因檢測7天發現肺癌,提供個人化精準治療

肺癌是台灣發生率最高的癌症之一,根據衛生福利部國民健康署110年癌症登記報告,110年肺癌發生人數多達16,880人,擠下蟬聯15年榜首的大腸癌,成為十大癌症之首。 多數肺癌患者在出現症狀時,腫瘤幾乎都已出現轉移,其高度侵略性和早期症狀不明顯,是肺癌診斷和治療的巨大挑戰,也是肺癌高死亡率的主因;但隨著多基因檢測技術的進步,最新的次世代基因定序(Next-Generation Sequencing, NGS)檢測技術,可讓病患透過組織或液態切片(抽血),在短時間內,及早發現與診斷肺癌,幫助醫師訂定更精準的治療方案,從而提升治療效果與存活率。 肺癌診斷困難的原因? 肺癌的早期診斷一直是極具有挑戰性的議題,傳統的診斷方法,如抽血檢測腫瘤指數或影像學檢查,雖然在一定程度上能夠檢測腫瘤,但對於早期病變的靈敏度有限;當醫師懷疑有腫瘤存在時,通常還是會透過手術或穿刺,來取得疑似腫瘤組織檢體,並進行切片檢查,以此定義腫瘤分期和型態。 然而,傳統的組織檢查,例如:聚合酶連鎖反應(PCR)或免疫組織化學染色(IHC)等方法,僅能針對少數特定基因進行檢測,且有較高的偽陽性,對於複雜且龐大的腫瘤基因組來說,這種方法並不太適用。 NSG次世代基因定序檢測是什麼? NGS次世代基因定序(Next-Generation Sequencing)是一種高通量的基因定序技術,能夠同時分析許多基因變異(超過50個基因),包括多種基因突變、染色體重組等。 透過NGS檢測,醫師可以快速且精確地找出腫瘤中的異常基因,為醫師提供強而有力的治療證據,從而針對異常基因使用相對應的標靶治療或免疫療法,制定個人化和精準的治療方案,以期提升獲得治療效果的機會。 目前NGS檢測所使用的檢體有兩種形式,分別為組織檢體及液態切片。組織檢體須由醫師採用手術或穿刺方式,直接從患者的腫瘤組織中取得樣本;這種方式雖能得到第一手的腫瘤基因資訊,但也有許多缺點,例如手術或穿刺等侵入性方式可能對患者造成一定程度的不適和風險。 此外,因為肺癌的高度異質性,取得組織的位置也可能影響檢測結果的準確性,無法完整代表腫瘤的全面訊息。 NGS液態切片(抽血)檢測,最快只要7天 NGS的液態切片檢測是使用血液中的循環腫瘤DNA(ctDNA)作為檢體,利用腫瘤細胞釋放到血液中的基因片段進行檢測。 其特別之處在於它一種非侵入性的檢測方法,只須抽取血液即可分析,無須進行手術或穿刺來取得組織取樣,對於身體狀況較差、不適合接受手術或有其他原因無法進行組織取樣的患者,可做為診斷腫瘤基因變異的替代選擇。 液態切片檢測有四大特點;首先,因為人體血液全身分佈的特性,不同於單一位置的組織取樣,液態切片檢測讓醫師可以更全面地了解患者基因組中的變異;其次,液態切片大約7~10天便可取得檢測結果,相較於組織檢體至少需要2~3週,可大幅縮短等待時間,為患者爭取更多治療的黃金時間。 另外,透過定期進行液態切片檢查,醫生可定期監測腫瘤的變化,適時調整治療方案。最後,在早期階段,腫瘤組織的病灶往往較小,不易使用影像學工具或傳統抽血檢測,判斷是否有腫瘤的存在,但NGS液態切片高靈敏度的特性,可檢測出極低濃度的腫瘤DNA,有助於提早發現腫瘤,有機會讓病患能及早治療,提高存活率。 NGS檢測技術提升肺癌治療效果 NGS次世代基因定序是目前肺癌精準治療的重要工具,無論是新診斷或治療後復發的肺癌,都能協助醫師找到最適合的治療方案;其中,最大的幫助在於能揭示癌症特定的基因變異,幫助醫師更精準地選擇對這些變異敏感的治療藥物,從而讓病患有機會獲得最適切的治療,提高治癒率與存活率。 雖然現階段NGS的自費檢測費用較高,每次約5~10萬,但隨著技術的進步和廣泛的應用,加上未來健保給付政策可能的調整,有機會讓費用朝更合理化的方向改善。 (圖片授權:達志影像) 若您有任何相關內容合作、採訪活動及投稿邀約,歡迎隨時與《Hello醫師》聯繫:[email protected] 健康訊息不漏接,歡迎加入《Hello醫師》社群: LINE:https://helloyishi.tw/Tvie8 FB:https://helloyishi.tw/uzLBu


健康新訊/推薦評價

老忘東忘西?小心腦退化40歲就開始 美國研究:綜合維他命有助延緩記憶力衰退

「昨天開會交代你改的地方怎麼忘了」、「那個誰誰誰、一下子名字想不起來」、「剛剛去超市又漏買東西」隨著年紀增加,多數民眾常會發現,自己或長輩記憶力開始變差或學習力下降;這可能是腦功能老化,也可能是早期失智症狀,若要維持腦健康,勢必得及早保養並提高警覺。 台北長庚醫院主治醫師莊海華表示,根據美國最新研究證實,綜合維他命有助延緩記憶力衰退!尹書田醫療財團法人書田泌尿科眼科診所李婉萍營養師也提醒,現代人飲食普遍不均,若日常飲食攝取無法補足完整營養,可補充涵蓋20種以上維生素與礦物質的綜合維他命,及早預防記憶力減退。 大腦功能40歲開始下滑!醫:維持腦健康需要及早保養並提高警覺 根據研究顯示,大腦有多項功能從40歲就開始下滑,譬如注意力、記憶力、學習力或語言能力等;莊海華醫師提醒,若長者有前述日常生活能力退化或異常,可能是失智症的早期症狀,及早發現、及早就醫是最好的處理方式。若是糖尿病或高血壓等慢性病患者,務必控制好血糖及血壓,才能避免大腦受傷。此外,維持健康飲食、充足睡眠、適度運動及活躍社交等,也是為自己打好基礎的基本功,每個人都應注意,從年輕時就開始保養腦健康。 最新研究:「綜合維他命有助減緩認知衰退!」 去年刊載在美國失智症學會期刊上的COSMOS研究發現,綜合維他命有助減緩認知衰退表現達6成,對老年人的整體認知功能、短期記憶和動作執行能力,均有顯著的正面影響;另外,一篇2023年5月發表在《美國臨床營養學期刊(American Journal of Clinical Nutrition)》的美國最新研究(全名Multivitamin Supplementation Improves Memory in Older Adults: A Randomized Clinical Trial)也發現,綜合維他命有助延緩記憶力衰退。 這項研究由哥倫比亞大學、布萊根婦女醫院(Brigham and Women‘s Hospital)和哈佛大學等機構共同執行,共歷時3年、統計對象高達3,500多人;結果發現,實驗組受試者每天補充含20種以上維生素與礦物質的維他命,一年後與安慰劑組相比,實驗組受試者的大腦在短期記憶、文字記憶等能力,皆比對照組表現得更好,顯示綜合維他命有助於延緩記憶力的衰退。該研究也被國外知名媒體如《CNN》、《The Independent》、《華盛頓郵報》等引用報導,足見腦健康獲得國際媒體高度重視。 補充均衡營養 是延緩記憶衰退基石! 腦部結構複雜,且須運用不同的神經傳導物質,才能維持正常運作;完整且均衡的維生素與礦物質有利於合成神經傳導物質,對於腦健康非常重要。若缺乏維生素B6、B12及葉酸等重要營養素,會導致認知下降或憂鬱症狀;維生素C則是強力抗氧化劑,與較佳的認知能力有相關;其他如礦物質,包括鈣、鎂、鋅等,均為人體生理所需的必要元素,對於維持活動力及良好精神也不可或缺。綜合上述,完整且均衡的營養素攝取,是延緩記憶衰退的基石,對於維持腦健康格外重要! 國人飲食普遍不均!營養師:建議補充含20種以上維生素與礦物質的綜合維他命! 根據衛生福利部發布的《2017~2020年國民營養健康狀況變遷調查》結果指出,台灣人飲食普遍不均衡,很難達到建議的營養攝取標準;其中,45歲以上民眾更有超過8成蔬果攝取量未達標準!像是維生素D、維生素B6、鋅、葉酸等營養素,與人體的認知、記憶功能相關,卻都是大部分人經常缺乏的營養素。現代人常是外食族,加上生活忙碌,平時不太容易維持完整營養的攝取,因此,補充綜合維他命,能更方便、有效地補充大腦所需的各種營養素與礦物質。 李婉萍營養師表示,若難以依靠日常飲食攝取到完整營養,建議可補充含20種以上維生素與礦物質的綜合維他命,不只顧頭腦也顧身體。綜合維他命含有B群、維生素C及多種礦物質,對於大腦來說,都是不可或缺的營養素;因此,建議每天一顆綜合維他命,補足日常所需營養,對現代人可說,是既方便又有效的方法。 最重要的是,大多數民眾都沒有警覺記憶力衰退,可能是腦部退化前兆;由於,腦部退化不可逆,如何延緩「腦退化」,絕不能等到上了年紀才開始注意,每個人都應從年輕開始做起,及早保養,才能為人生下半場打造健康樂活人生。 PM-TW-CNT-23-00420


健康症狀

因選舉結果焦慮、失眠或沒胃口?小心,你恐患「選舉症候群」!

為了2024總統大選,65歲的張伯伯積極參與各種競選活動,到處當志工、拜票、拉票及喊口喊;隨著投票日逼近,張伯伯漸漸開始每天焦慮不安,吃飯沒胃口,晚上也睡不著,日夜腦中都想著跟選舉有關的事情。家人更擔心,萬一選舉結果不如預期,恐怕會造成身心極大創傷。 選舉症候群是什麼? 選舉症候群是一種集合症狀,與選舉帶給人的壓力有關;英文為Post-Election Distress Symptoms,簡稱PEDS,直譯為選舉後症候群,但因症狀也可能在選前出現,故在此稱選舉症候群。 根據美國一項研究發現,在總統大選後,超過半數人認為選舉是一種壓力來源;部分民眾體內的皮質醇濃度,也就是所謂的「壓力荷爾蒙」,會在投票期間,甚至是開票結束後上升,情緒也會因此變得更加強烈,正面情緒變得更好,負面情緒也因此變得更差;若選民本身就有身心科問題,在選舉期間,心理疾病復發的機率也會上升。 選舉症候群選前、選後不同 在選舉前後衍生出來的情緒適應困擾,都可歸類為「選舉症候群」,並因選前、選後而有所差異,常見症狀如下。 1.選舉前 有些人在選舉前就可能出現以下症狀,且症狀隨著選舉日將近而加劇: 焦慮不安 失眠 易怒 情緒起伏過大 頭痛 肩頸痠痛 腸胃不適 2.選舉後 選舉症候群通常會隨著選舉落幕而恢復正常,但有些人會因先前過度投入選舉,選後結果又不如預期,症狀反而加劇;除了上述症狀之外,還可能出現: 胸悶 憂鬱 有失落感、對事物失去興趣 內心充滿負面想法 社交人際退縮 甚至因此加劇使用成癮性物質或出現家庭暴力。 4方法改善選舉症候群 暫時減少接觸與選舉有關的資訊:少看新聞媒體、政論節目、使用臉書或與人討論政治話題,試著將自己從選舉抽離,把注意力轉移到其他事物上,例如到戶外踏青、旅遊。 維持生活作息正常且充實:在固定時間起床與睡覺,每週運動2~3次,每次30分鐘以上,多從事喜歡且與政治無關的活動,例如看書、做菜、下棋或散步等。 找人陪伴、傾聽自己的想法:找信任的對象訴說心中的想法與壓力,藉此紓發情緒,尋求同理,例如:「我因為選舉都睡不著」、「我每天都在擔心選舉結果」,但須避免將話題圍繞在選舉結果上;若暫時不想討論政治,或話題無論如何都會回到選舉上,建議單純聊天共處,增加人際接觸。 減少使用成癮性物質:例如酒精、菸或藥物,癮頭可能會因此加劇,且不會改善症狀。 (圖片授權:達志影像) 若您有任何相關內容合作、採訪活動及投稿邀約,歡迎隨時與《Hello醫師》聯繫:[email protected] 健康訊息不漏接,歡迎加入《Hello醫師》社群: LINE:https://helloyishi.tw/Tvie8 FB:https://helloyishi.tw/uzLBu


新聞

編輯部推薦/2023最多人搜尋的10大健康知識文

《Hello醫師》是國內成長最快速的健康媒體,向來以讀者為本,出版讀者最想知道的健康知識文,並在Google搜尋引擎的關鍵字排行,獲得SEO最佳排名與搜尋量;我們更積極邀請知名醫師、營養師及專家協助審閱文章,提供讀者最正確的健康資訊,並在最需要的時候,做出對自己健康最有利的選擇。 邁入後COVID-19年代,國內面臨諸多健康議題的挑戰,讀者最常搜尋的健康內容又是哪些呢?《Hello醫師》編輯部特別為您整理2023年度最多人搜尋的10大健康知識文,其中包括同樣在2o22年高居榜首的〈低血壓怎麼辦?一次看懂低血壓的原因、標準、症狀與治療〉,以及關注個人健康而讓搜尋量大增的〈鈣片選擇必看!檸檬酸鈣、海藻鈣、碳酸鈣比較:最有效是這款〉,同時也有關登革熱疫情的〈登革熱6症狀!傳染途徑:這狀況恐「人傳人」重症死亡率50%〉,帶您了解過去一年的讀者搜尋趨勢,請您千萬別錯過。 2023最多搜尋健康知識文第1名: 低血壓怎麼辦?一次看懂低血壓的原因、標準、症狀與治療 累計點閱:52.6萬 只要提到血壓,大部分的人都是想到高血壓帶來的危害。事實上,低血壓也會對身體帶來不少傷害,像是頭暈、四肢發冷,嚴重時恐有暈厥、死亡的危機,萬萬不可輕忽。 一般正常血壓標準為120/80mmHg,再往上就接近「高血壓前期」,而低血壓則是指血壓下降至<90/60mmHg ,也就是收縮壓(最高血壓)<90mmHg,舒張壓(最低血壓)<60mmHg。 2023最多搜尋健康知識文第2名: 鈣片選擇必看!檸檬酸鈣、海藻鈣、碳酸鈣比較:最有效是這款 累計點閱:45.6萬 人體骨骼的骨量約在20至30歲前達到最高峰,之後便會逐漸減少;根據衛生福利部國民健康署調查,65歲以上民眾身體至少有一個部位量測出有骨質疏鬆的比率為14.1%,等於約每7人就有1人有骨質疏鬆,因此,「存骨本」也成為身體保健重要基礎,其中包括日常飲食補充鈣質,或選擇市售鈣片產品。 目前市面上鈣片主要有檸檬酸鈣、海藻鈣、碳酸鈣、乳酸鈣、葡萄糖酸鈣等5大類型,每種鈣片的吸收度、優點、缺點與特色都不盡相同。《Hello醫師》為您比較常見5種鈣片,讓您輕鬆選擇最適合自己的鈣片! 2023最多搜尋健康知識文第3名: 登革熱6症狀!傳染途徑:這狀況恐「人傳人」重症死亡率50% 累計點閱:44.3萬 登革熱(Dengue fever),是一種由登革病毒所引起的急性傳染病,登革熱症狀有後眼窩疼痛、骨關節疼痛,皮膚紅疹、搔癢,此外早期症狀與流感相似,會出現突發性燒(≧38度)、頭痛等故發病初期較難區分。 登革熱依病症嚴重性可分為初期的「典型登革熱」,以及較嚴重的「出血性登革熱」、「登革休克症候群」等重症。 2023最多搜尋健康知識文第4名: 血糖正常值是多少?飯前飯後血糖、糖化血色素這樣看 累計點閱:41.8萬 血液中的葡萄糖被稱為血糖,血液將葡萄糖帶到人體所有細胞中,提供人體所需能量。不過葡萄糖需要胰島素(Insulin)的幫助才能有效提供細胞能量,而當我們體內胰島素缺乏或功能不全,就會造成血糖過高,進一步造成糖尿病等其他嚴重問題。 2023最多搜尋健康知識文第5名: 扁桃腺發炎:症狀、原因、診斷、治療 累計點閱:40萬 扁桃腺是由淋巴組織組成,位於口咽的兩側;扁桃腺發炎(Tonsillitis)通常是因為扁桃腺受到感染,導致淋巴組織的腫脹或發炎。分為急性與慢性扁桃腺炎,如果反覆感染即可能成為慢性扁桃腺炎。有趣的是,一般民眾常說的扁「條」線,其實是錯誤讀音,由於扁桃腺形狀像扁「桃」,故得稱。 2023最多搜尋健康知識文第6名: 皮蛇會傳染嗎?帶狀疱疹多久會好?皮蛇初期症狀不明顯,認識3大治療方法 累計點閱:37.9萬 皮蛇為水痘帶狀疱疹病毒(Varicella zoster virus)所引發,大部分都是小時候曾經長過水痘,痊癒後病毒會潛藏在感覺神經節內,等到免疫力下降或是年紀大時再次復發,並以帶狀疱疹的型態出現。 皮蛇通常會成群出現,經常長在軀幹部位,有些人也會長在臉部、頸部,或是眼睛。若長在眼睛附近要特別小心,若沒有及時治療恐會有失明的可能。 2023最多搜尋健康知識文第7名: 花青素是什麼?有何好處?超詳解花青素4大功效!花青素12大食物排行一次看 累計點閱:37.7萬 花青素(Anthocyanidin)屬於黃酮類化合物(Flavonoids),是一種植物色素,可讓植物呈現藍色、紫色、暗紅色等顏色,常見於藍莓、櫻桃及葡萄等水果中。 目前自然界有20幾種花青素,其中以紫紅色的矢車菊素(Cyanidin)、橘紅色的天竺葵素(Pelargonidin)及藍紫色的飛燕草素(Delphinidin)等3種最為常見。 花青素是水溶性物質,吸收速度極快,攝取含有花青素的食物後,約數分鐘後血液即可測得花青素,並通常於1小時達到濃度高峰。除了花青素外,前花青素(Proanthocyanidins)也經常被提及。前花青素是花青素的前驅物,同樣存於藍、紫或紅色的植物中,對人體也有相當多的益處。 2023最多搜尋健康知識文第8名: 汗皰疹6大原因!手腳狂冒小水泡注意!8大治療方法有效根治 累計點閱:36.9萬 許多病痛、過敏往往在換季時發作,汗皰疹(Dyshidrotic Eczema)便是其中之一,雖名為汗皰疹,但跟汗疹與皰疹無關,也不用擔心會傳染;其實汗皰疹為濕疹的1種,發作時奇癢無比,患處常會長滿小水泡,最討厭的是,汗皰疹難以根治又容易復發;不過,汗皰疹的狀況是可以控制並加以預防的。 2023最多搜尋健康知識文第9名: 一直咳嗽怎麼辦?7種快速止咳方法:喝什麼、做什麼一次懂 累計點閱:35.6萬 咳嗽通常是因為呼吸道疾病所引起,例如感冒、喉炎、支氣管炎、肺結核及肺炎,或是物理性刺激、化學刺激、溫度刺激(過敏)及服用特定藥物等。 此外,鼻子、心臟及腸胃方面的問題,有時也會造成咳嗽,例如胃食道逆流、嗆到或心臟衰竭等。 2023最多搜尋健康知識文第10名: 腸胃炎吃什麼?可以吃水果、蛋嗎?腸胃炎飲食3大重點一次看! 累計點閱:35.3萬 一般常見的急性腸胃炎通常由病毒或細菌引起,症狀會持續3至7天,除了上吐下瀉外,也可能合併發燒;若是由食物中毒所引起的腸胃炎,症狀則會持續1~3天。 得了腸胃炎後,腸胃會變得十分敏感,病人可能一吃東西就不舒服、想吐或拉肚子,因此攝取合宜的食物可緩解病情,加速康復速度。


健康知識/常識

矽靈是什麼?優缺點大解密!「無矽靈洗髮精」真的比較好嗎?

近年來「矽靈會導致毛囊發炎、掉髮」的觀念盛行,導致「無矽靈」成為許多人選擇洗髮精的標準。究竟矽靈是什麼?有哪些優缺點?到底對人體好不好?無矽靈洗髮精又有哪些好處?《Hello醫師》帶您一次了解! 矽靈是什麼? 矽靈(Silicone)又稱聚矽氧烷,是一種人工合成物質,含有矽、氧、烷等,相關化合物的英文名稱字尾通常帶有-cone或-siloxane,因無味、低刺激性及高安定性等特性,常添加於髮粧產品中。 矽靈約於40年代開始量產,因便宜、穩定及無毒的特性,很快就廣泛應用於醫學與工業上;到了70年代,矽靈開始用於化粧品產業,其用途包括止汗除臭劑、皮膚保養品及彩粧品;直到80年代解決了矽靈穩定懸浮的問題後,含矽靈的雙效(洗髮、潤髮)合一洗髮精才推出;時至今日,矽靈幾乎成為雙效合一洗髮精的代名詞。 矽靈優缺點有哪些? 矽靈優點 高耐熱:矽靈具有耐熱性,可減少頭髮在吹風機高溫下造成的傷害。 潤滑性:矽靈的表面張力低,且具有良好的潤滑性,可在頭髮上形成一層很薄的保護膜,讓頭髮變得柔順,市售護髮產品、臉部保養品多會添加矽靈,藉此鎖水、保濕,並保護肌膚。 鎖水性:矽靈的鎖水性除了用在洗髮與潤髮產品中,也被運用在敷料上,當有割傷、較深傷口使皮膚屏障受損時,便可用含有矽靈的敷料,在皮膚表層形成保護層、避免水分流失。 抗靜電:矽靈具抗靜電效果,可讓頭髮柔順好整理。 頭髮毛躁原因 頭髮之所以會毛躁、打結,是因為洗髮精帶「負電荷」,因此就需要使用含「正電荷」的潤髮乳,讓正、負電荷相互抵銷,使頭髮柔順。   值得注意的是,衛生福利部食品藥物管理署指出,矽靈不會受到洗髮精及護髮乳的電荷影響,也不會跟皮脂混合,並可形成完整薄膜,降低頭髮靜電,使其柔順、好梳理又有光澤的同時,又不會明顯增加頭髮負擔;此外,市面上還有多孔性的矽粉,其孔隙可吸附油脂,讓添加其物的清洗或髮妝產品,具有控油效果。 矽靈缺點 過度滋潤:矽靈能夠在頭髮上形成保護膜,對於原本頭皮容易出油者,可能會使頭皮及頭髮油膩。 無矽靈洗髮精好處 無矽靈洗髮精的好處是更清爽蓬鬆,適合油性頭皮族群,較不易對頭皮產生負擔;然而,需要注意有無添加其他滋潤成分,因為有些無矽靈洗髮精為了維持柔順效果,會把鎖水滋潤的成分換成摩洛哥油、杏仁油等天然的精油,但使用此類型產品較容易長痘痘、粉刺,因此可視個人情況、需求與皮膚科醫師討論後,選擇適合的產品。 無矽靈洗髮精適合族群 油脂分泌旺盛 脂漏性皮膚炎患者 頭皮容易因悶熱、流汗或抵抗力低下而發炎 使用不合適的染、燙髮藥劑,引起頭皮嚴重過敏 適合短髮,髮質未因吹 、燙、染而乾燥受損 矽靈3大爭議與迷思 隨著矽靈開始廣泛用於雙效合一洗髮精的同時,各種負面的傳聞隨之出現,以下整理3大常見的矽靈傳聞與迷思: 1.含矽靈洗髮、護髮產品會殘留在頭皮,造成發炎、落髮 食藥署指出,目前已有研究證明,以含有矽靈洗劑洗頭後,雖有部分矽靈附著頭髮,但在使用約5次後其附著量就會達到平衡;而只要使用1次不含潤絲成分的一般洗髮產品清潔,大部分矽靈成分就可被清除。 頭皮容易發炎較可能是因為洗劑過於溫和,無法有效洗淨,並非矽靈引起;此外,矽靈無法為皮屑芽孢菌所使用,因此尚無引起脂漏性皮膚炎的科學依據。 2.含矽靈成分的化粧品會致癌 食藥署指出,目前國際期刊與科學研究,包括歐盟、美國及日本等國家的研究報告中,皆未發現矽靈對人體有顯著危害,也未發現矽靈會直接引起皮膚刺激,導致落髮或癌症等問題;因此,在現行法規的規範使用量下,其安全性是沒有問題的。 3.矽靈無法自然被分解,對環境造成危害 有傳言指出,矽靈是合成的化合物,自然界無法分解,恐對環境造成危害等;對此,食藥署指出,根據北美洲1994年開始執行的「矽靈對於環境、健康及安全的之監測」,大致上證實矽靈對環境及健康的影響,是來自其生產中殘留的不純物,而非矽靈本身。 食藥署提醒,民眾無須過度擔心矽靈問題,只要選擇符合個人需求的產品,並充分清洗乾淨,就是最佳的基礎保養之道。 (圖片授權:達志影像) 若您有任何相關內容合作、採訪活動及投稿邀約,歡迎隨時與《Hello醫師》聯繫:[email protected] 健康訊息不漏接,歡迎加入《Hello醫師》社群: LINE:https://lihi3.cc/Ur9VD FB:https://lihi3.cc/F7Qlf


健康知識/常識

【我們與餓的距離—糖尿病名醫游能俊的13堂低醣飲食運動心法】Part4:處理飢餓有方法

「擋下飢餓,是低醣飲食很重要、須留意的地方」糖尿病暨新陳代謝名醫游能俊醫師分享「低醣飲食運動心法」時,特別提醒讀者,處理餓是有方法的,例如他習慣早餐喝合計共1500c.c.的豆漿、茶和咖啡,再加半碗水果,就能擋住飢餓;之後再依照「133低醣飲食原則」,即1份澱粉、3份蔬菜及3份蛋白質,同時依「先吃菜、肉,再吃飯」的的順序,就能在生活中輕易達到減醣的目標。 《Hello醫師》邀請名醫游能俊診所院長游能俊醫師擔任首位「駐站名醫」,他行醫逾30年,不僅照顧多達5千名糖尿病友,回診率更高達95%,足見糖友對他的信任。他以自身經驗推廣「133低醣餐盤」,不僅成功逆轉糖尿病前期,還成功瘦身26公斤;同時也呼籲各界重視「醣胖」帶來的危機,才能安心「低醣享食」! 《Hello醫師》駐站名醫—游能俊醫師專區,看更多內容請點此 《Hello醫師》為您專訪游能俊,推出〈糖尿病名醫游能俊的13堂低醣飲食運動心法〉系列專訪報導;帶您從「什麼是133低醣健康餐盤」、「增肌還是減重優先?」、「如何避免糖尿病前期?」,到「如何處理我們與『餓』的距離』與各種飲食控制迷思與運動秘訣,分享他的13堂低醣飲食運動心法。 本影片為Part4,即第10至第13堂課;關心糖尿病、減脂增肌及低醣享食議題的朋友,鎖定《Hello醫師》!錯過第1至第9堂課的讀者,也記得回頭補課喔! 第1堂課:糖尿病名醫如何擺脫糖尿病前期? 第2堂課:何謂一分醣?與飲食調整有何關係? 第3堂課:一分醣人人適用嗎?可以減重嗎? 第4堂課:台灣為何是亞洲肥胖率最高的國家? 第5堂課:名醫如何成功甩肉26公斤? 第6堂課:台灣糖尿病前期真的有年輕化趨勢? 第7堂課:糖尿病患者的飲食控制為何那麼難? 第8堂課:糖尿病擅自停藥為何是大忌? 第9堂課:腎絲球過濾率過低為何會面臨洗腎命運? 第10堂課:如何與糖尿病共存?避免惡化? 第11堂課:一分醣的實作法則 第12堂課:如何處理我們與餓的距離?擋下飢餓的小撇步 第13堂課:什麼是運動金字塔?如何達到「比昨天再多一點」境界? 健康掌握在自己的手上 今天不管減重、預防糖尿病、控制糖尿病 都不脫離在生活中飲食運動的調整 飲食運動的調整有方法 只要自己願意 健康就掌握在自己的手上 游能俊醫師


健康知識/常識

2023冬至是哪一天?拜拜時間、習俗?吃湯圓還吃什麼?

2023冬至將近,到底今年冬至是哪一天?拜拜的時間和流程?冬至習俗有哪些?吃湯圓的由來為何?冬至有什麼禁忌?《Hello醫師》為您一次揭曉! 2023冬至是哪一天?冬至日期與由來 冬至為二十四節氣之一,又稱冬節、冬至節或賀冬。二十四節氣為古代用於指導農業的曆法,制定方式是藉由在地上插竹桿,觀察太陽升起至落下時,桿影移動的位置與長度變化,並搭配氣候時節而訂定。 依據古代桿影的觀測結果,在夏天,太陽位置往往較高,桿影較短,在冬天,太陽位置則較低,桿影較長,所以古人即將正午竿影最短的那天訂為夏至,竿影最長的那一天訂為冬至。 冬至為一年當中,白晝最短、黑夜最長的日子,故亦稱「長至」或「短至」;在冬至過後,日照時間逐漸增加,夜晚則開始縮短,所以古人也會說「冬至一陽生」,表示冬至到了,陽氣(日照)就日漸旺盛。 由此可知,冬至的訂定方式與按照月亮盈缺制定的陰曆(農曆)無關,但因為古人多仰賴二十四節氣來協助農耕,因此將二十四節氣也加入農曆之中;實際上,二十四節氣乃是藉由太陽運行位置來制定,與陽曆(國曆)較為接近。 2023年冬至日期為國曆的12月22日星期五,與2022年同日,2024年則會變為12月21日,通常冬至每年都會落在國曆21~22日上。 冬至拜拜時間、用品與流程 冬至在古時為舉國祭拜的節日,盛大程度僅次於春節,因為冬至結束後,寒冬過去,陽氣漸長(日照時間增加),象徵迎接新的開始;另外,古代多為農耕社會,農民辛勤工作一年,最後步入嚴冬,便會趁此慰勞自己,休養進補與恢復生息,並準備過年的物品。 隨著時代演進,冬至祭拜的習俗就流傳至今,形式雖不到舉國慶祝的程度,但也有許多家庭會列為必拜節日之一。 在台灣,冬至祭拜的對象多以三界公(水仙大帝)、祖先或地基主為主,拜拜時間、流程及準備物品如下: 冬至拜拜時間 早上至中午為佳。 冬至拜拜用品 三界公(水仙大帝) 食物:湯圓三碗、鮮果、牲禮及茶水 金紙:四色金(大百壽金、壽金、刈金、福金) 地基主 食物:湯圓、菜飯、雞腿等 金紙:刈金、小銀 祖先 食物:湯圓、菜飯等 金紙:刈金,小銀,大銀,金銀元寶等 拜拜避免用芭樂、番茄等多籽的水果,因為食用後會隨人體排泄而出,在傳統習俗上有不潔之意;另外,也避免用「釋迦」,因為外型如同釋迦牟尼的頭,對神明有不敬之意。 冬至拜拜流程 在供桌上擺妥供品後,點燃三炷香。 向神明稟告此日為冬至,請神明享用供品,並祈求神明保佑。 待香燒至剩1/3時,捧起金紙向神明拜三拜後,拿去燒化。 冬至習俗有哪些?除了吃湯圓還吃什麼? 吃湯圓:冬至吃湯圓有兩種意涵:第一,以湯圓的形狀象徵迎接陽氣,冬去春來,二十四節氣重新開始;第二取其諧音,象徵團圓和圓美。冬至吃下湯圓,代表又長了一歲,湯圓口味鹹甜皆可,也不分大、小湯圓,但若用於祭祀神明,最好用甜湯圓,傳達「食甜嘴甜」之意。(延伸閱讀:湯圓熱量排行》桂冠非最高!花生.芝麻.紅豆.鹹湯圓熱量表) 吃餛飩、餃子:冬至過節的文化來自於中國,中國北方有許家庭冬至會吃餛飩或餃子。餃子因形似金元寶,有招財進寶之意;餛飩則有陰陽交替、天地交運的意涵,在冬至吃餛飩有助換運長智。 貼湯圓:冬至在門上貼湯圓的習俗現今較為少見,但在古時,古人會在門上貼湯圓向門神與各方神明表達感謝與敬奉之意,同時希望能招財進寶,新的一年繼續受神明保佑。 冬令進補食品:冬至為一年中,晝最短、夜最長的日子,中醫認為此時陰氣過極轉衰,陽氣漸長,是補氣養身的重要時機,故從古至今,民眾多會在冬至吃各種溫補的藥膳食物。現代人多吃麻油雞、薑母鴨或羊肉爐等,但須注意不要「補過頭」,反對身體造成負擔。(延伸閱讀:醫Book/冬令補腎養生必看!醫師推薦8大超優黑色補腎食物) 冬至3大禁忌 湯圓要吃雙數:以求成雙成對,生活幸福美滿。 不要晚歸,太陽下山就返家:避免在一年中,陰氣最盛、陽氣最弱的時候招致厄運。 避免晚睡:以免影響自身陽氣,不利來年運勢。  (圖片授權:達志影像) 若您有任何相關內容合作、採訪活動及投稿邀約,歡迎隨時與《Hello醫師》聯繫:[email protected] 健康訊息不漏接,歡迎加入《Hello醫師》社群: LINE:https://lihi3.cc/Ur9VD FB:https://lihi3.cc/F7Qlf


新聞

台灣胸重醫學會攜手國健署簽署ESG宣言 籲肺阻塞別濫用短效緩解用吸入劑 三大症狀快就醫

65歲的陳爺爺是老菸槍,平常卡痰、咳嗽都不以為意,直到最近感覺喘、甚至夜咳、夜醒等症狀,經社區篩檢發現是肺阻塞高風險族群,經診斷果然罹患肺阻塞。亞東醫院胸腔內科主任鄭世隆說,因肺阻塞患者疾病意識低,推估國內盛行率可能高達10%;而且,近4成患者會引發高血壓與心血管等共病,呼籲國人踴躍接受問卷篩檢,1分鐘見分曉,及早發現,即可預防病情惡化及共病發生。 11月15日是世界肺阻塞日,台灣胸腔暨重症加護醫學會13日攜手衛生福利部國民健康署,共同簽署「環境、社會與公司治理ESG(Environmental, Social and Governance)永續環保共識宣言,希望持續透過醫師加強衛教,提醒肺阻塞病人切勿過度依賴速效型的短效緩解用吸入劑,避免其中所含的壓力推進劑,成為破壞溫室氣體的來源。 台灣胸重醫學會也是國內首個簽署ESG宣言的醫學會,理事長王鶴健說,醫療機構產生的溫室氣體排放約佔全球5%至8%,在胸重醫學會及醫師20餘年努力宣導下,過去4年來,國內使用速效型的短效緩解用吸入劑的數量,已從2018年的60萬支下降近10%,2021年僅約54萬支,因此,希望其他醫學會也能跟進,不僅提升病人照護品質,避免病人過度依賴,耐受性愈來愈差,也為環境盡一分心力。 衛生福利部國民健康署長吳昭軍表示,根據統計,國人因肺阻塞(COPD)下呼吸道疾病死亡人數高居十大死因第九位,其中肺阻塞每年有近5千人死亡;肺阻塞是非常嚴重的疾病,但因病情進展時程比較晚,等民眾發現就醫時,常常已到末期,而且還會產生許多共病,才會造成如此高的死亡率。 吳昭軍說,肺阻塞是下呼吸道因長期發炎,造成呼吸氣體進出不順,而造成阻塞的疾病;最明顯的風險因子是抽菸,約9成患者是吸菸族,而且,不管是一手、二手或三手,都可能是致病因子;因此,呼籲民眾及早戒菸,避免菸害,更何況抽菸是許多慢性疾病的共病危險因子之一,提醒民眾,務必遵守今年3月22日通過的新版《菸害防制法》,減少菸害對國人健康的威脅。 「世界慢性阻塞性肺病(COPD)日是為年11月的第二個或第三個星期三,由世界世界衛生組織「全球慢性阻塞性肺病倡議組織」(Global Initiative for Chronic Obstructive Lung Disease,GOLD)共同訂定。今年主題為「Breathing is Life - Act Earlier」,強調呼吸就是生命,以及早期診斷及預防的重要性。 王鶴健說,肺阻塞的高風險因子,除了吸菸以外,空氣汙染、工作暴露風險及先天肺功能就差的人,也要特別小心;他說,一般人的肺功能全盛期約在20歲,因此,他呼籲民眾在安排健康檢查時,能加入肺部功能檢測,就有機會及早找到這些先天肺功能有缺陷的族群,及早因應,避免等到後期病情惡化,反而成為健康更大威脅。 王鶴健說,肺阻塞病人在吸氣時沒有問題,但可能在運動後,吐氣時間不夠,就會出現症狀;慢性支氣管炎和肺氣腫是兩大表現類型,其中,「咳、痰、喘」是三大典型症狀;對於吸菸族群癌說,咳嗽或有痰很常見,但若加上喘,就很不尋常;萬一急性惡化,甚至可能要送加護病房急救。 肺阻塞不僅在台灣有高死亡率,每年在全球更奪走約3百萬人生命,在全球十大死因中高居第三名,40歲以上民眾要特別留意「咳、痰、喘」三大症狀。亞東紀念醫院胸腔內科主任鄭世隆說,由於肺阻塞病人的疾病意識低,根據健保資料庫,已罹患肺阻塞且在治療中的病人約占2.38%,若與胸重醫學會研究調查,約6.1%已罹患肺阻塞或出現咳、痰、喘症狀的結果相比,差距達2.4倍;他說,許多病人更對自己罹病毫無自覺,因此盛行率可能高達10%,人數相當多。 鄭世隆說,今年口號「act early」非常重要,他收治的病患陳爺爺,本身有高血壓和心血管疾病,也是個老菸槍,因此常會咳嗽、有痰,卻自認只是所謂「菸咳」;幸好在參加亞東醫院舉辦的社區肺功能篩檢,填寫「肺阻塞自我評估問卷(PUMA)」時,發現是肺阻塞的高風險族群,當下進行肺功能檢測,確定診斷為肺阻塞;目前經醫師藥物治療並搭配戒菸,病情獲得穩定控制。 鄭世隆說,根據台灣肺阻塞流行病學調查,約36.1%的肺阻塞患者有高血壓或心血管疾病,疑似肺阻塞患者同樣也高達33.9%;透過「肺阻塞自我評估問卷(PUMA)」,篩檢確診率高達55%,所以,及早發現,不僅可以及早獲得治療,更可減少發生共病的機率。 亞東紀念醫院胸腔內科主任鄭世隆教授強調肺阻塞自我評估問卷(PUMA)之重要性,若總分超過五分,即為高風險族群,應儘速至胸腔內科進行進一步的肺功能檢測。 所謂「肺阻塞自我評估問卷(PUMA)」,即透過以下問題,包括「是否吸菸」、「是否感到呼吸急促」、「是否在未患有感冒時感到有痰」、「是否經常在未患有感冒時咳嗽」,以及「是否使用過肺活量計了解肺功能」等,若總分超過五分,即為高風險族群,應儘速至胸腔內科進行進一步的肺功能檢測,早篩檢早治療,才能守護肺部健康。 以下為讀者再次整理: 什麼是肺阻塞、症狀及治療方式? 所謂肺阻塞,又稱慢性肺阻塞,或COPD(Chronic ObstructivePulmonary Disease, COPD),是一種因為呼吸道長期發炎,造成呼吸道組織受損或阻塞的疾病,使得氣體無法通暢地進出呼吸道;由於肺部氣體交換功能不良,患者最常出現「咳、痰、喘」的症狀;其中包括以下兩大類型: 慢性支氣管炎 肺氣腫 肺阻塞典型症狀為何? 由於患者肺部氣體交換功能不良,最常出現的三大症狀包括: 咳 痰 喘 肺阻塞的危險因子為何? 菸害:如生活常見的一手菸、或二、三手菸 有家族病史 環境有害物質:如長期接觸粉塵、化學物質、有害煙霧及毒性揮發溶媒等 肺部健康狀況:如患有氣喘、支氣管過敏病史或肺部反覆感染者 肺阻塞的維持治療藥物種類為何? 單方支氣管擴張劑(LAMA或LABA):適用症狀輕微族群,急性惡化風險低 複方長效支氣管擴張劑(LAMA或LABA):適用症狀明顯族群,急性惡化風險低 複方長效支氣管擴張劑三合一治療(LAMA或LABA)+吸入型類固醇:適用症狀明顯群,急性惡化風險高 ※《Hello醫師》提醒您:「吸菸有害健康」 戒菸資源: ◎免費戒菸諮詢專線:0800-63-63-63 ◎全國近3,500家戒菸服務合約醫事機構(查詢電話:02-2351-0120) ◎洽地方政府衛生局(所)接受戒菸諮詢或服務,可免費索取戒菸教戰手冊 若您有任何相關內容合作、採訪活動及投稿邀約,歡迎隨時與《Hello醫師》聯繫:[email protected] 健康訊息不漏接,歡迎加入《Hello醫師》社群: LINE:https://lihi3.cc/Ur9VD FB:https://lihi3.cc/F7Qlf


健康知識/常識

腰圍怎麼量?腰圍換算尺寸表、胸圍、臀圍怎麼量一次看

腰圍的重要性除了用於挑選和訂製衣物,也反映個人肥胖與健康狀況,到底腰圍怎麼量?男、女生正常腰圍標準為何?腰圍怎麼換算?胸圍和臀圍的測量方法?《Hello醫師》帶您一次了解! 腰圍怎麼量?5步驟正確量腰圍 一般來說,腰圍指腰間最窄的地方,通常位於肚臍上方,更精確的位置則是指肋骨下緣與髂骨上緣(又稱腸骨,為骨盆最上方)的腹部中線。 量腰圍步驟 準備皮尺 掀開腰部衣物,輕鬆站立,雙手自然下垂 用皮尺繞過腰間最細的地方(肋骨下緣、骨盆上緣的中間線) 讓皮尺與地面保持水平,皮尺緊貼且不擠壓皮膚 維持正常呼吸,在吐氣結束時量取腰圍 請避免在吃飽後測量腰圍,以免影響精準度。 女生、男生正常腰圍標準? 男性正常腰圍標準:≧90公分,約35.5吋 女性正常腰圍標準:≧80公分,約31.5吋 上為衛生福利部訂定之健康腰圍標準,若大於標準,表示「腹部肥胖」,相較於一般人,有較高的風險罹患的糖尿病、心血管疾病、高血壓等代謝症候群,建議需注意飲食、運動與體重控制,必要時諮詢醫療照護人員。 腰圍換算尺寸對照表 腰圍英寸(inch) 腰圍公分(cm) 22 吋 55.88 公分 23 吋 58.42 公分 24 吋 60.96 公分 25 吋 63.50 公分 26 吋 66.04 公分 27 吋 68.58 公分 28 吋 71.12 公分 29 吋 73.66 公分 30 吋 76.20 公分 31 吋 78.74 公分 32 吋 81.28 公分 33 吋 83.82 公分 34 吋 86.36 公分 35 吋 88.90 公分 36 吋 91.44 公分 37 吋 93.98 公分 38 吋 96.52 公分 39 吋 99.06 公分 40 吋 101.60 公分 41 吋 104.14 公分 42 吋 106.68 公分 43 吋 109.22 公分 44 吋 111.76 公分 45 吋 114.30 […]


健康知識/常識

糖友運動預備起!營養這樣搭,輕鬆響應世界糖尿病日

國際糖尿病聯盟(International Diabetes Federation, IDF)指出,現今全球每10人就有1人為糖尿病友!1991年起,由IDF與世界衛生組織(World Health Organization, WHO)等機構共同發起,訂定每年11月14日為世界糖尿病日(World Diabetes Day),廣邀全球民眾與醫界共襄盛舉, 一起重視糖尿病的管理與防範。 糖尿病除了營養管理,搭配適度運動,能幫助體內代謝並增強體力!那麼應該如何選擇合適的運動,以及飲食如何搭配?有哪些需要注意的事項呢?以下整理糖友運動營養基本原則,一起來看看吧! 每週運動自由配 糖友開始運動前,需先了解健康與體能狀態,選擇合適的運動項目與強度,才能安全並達到最佳的運動效應。2023年美國糖尿病醫學會指引建議,每週150分鐘以上中強度有氧運動,一週可安排3-5天,如能合併2-3次阻力訓練更好。可依據自己喜好及運動強度來組合。 【運動項目】 有氧運動:快走、登山、騎腳踏車、游泳、團康舞蹈、太極拳等 阻力運動: 重量訓練、使用健身器材、深蹲、仰臥起坐、伏地挺身等 間歇有氧運動:羽球、桌球、棒球等球類運動、TABATA等 【運動強度】簡易判斷方法 低強度:輕鬆說話不影響呼吸速率 中強度:運動過程中可說話,但唱歌會喘的程度 高強度:運動過程中說話會喘 運動前後可預留5-10分鐘進行暖身,緩和並調整身體狀態;開始運動後,可依據自身體能耐受度,漸進式地提升運動強度;此外,如上班族平日生活繁忙,較難安排運動時間,不妨可從減少久坐開始,例如:每30分鐘~1小時起來走一走、動一動,增加活動量,養成日常規律運動習慣! 運動營養這樣搭 建議運動於飯後1-2小時進行,避免空腹造成身體不適;如距離正餐還有一段時間,可簡單攝取1-2份含醣類的食物,如:一根香蕉、一片全麥土司、一顆小地瓜、一個拳頭大的蘋果等,提供能量並維持體內良好代謝,以下提供3組營養搭配供糖友參考: 考量備餐方便性,可隨身準備專為糖尿病設計的營養品,以桂格完膳營養素糖尿病適用無糖100鉻配方為例: 【份量固定 方便補給】一罐250大卡約有2份醣類與1.5份優質蛋白,份量比例已搭配好,一小罐即開即飲,作為運動補充營養又方便。 【16倍高吸收率鉻*】專業營養科學設計,添加16倍高吸收率鉻*有助於維持醣類正常代謝。每罐0公克糖,無糖不甜少負擔;低GI值、含膳食纖維與30多種營養素,提供日常所需的營養素。 【經人體證實5週營養穩定**】攝取桂格完膳營養素糖尿病適用無糖100鉻配方,連續5週能有助維持營養穩定! *Journal of Trace Elements in Medicine and Biology, 2007 ,吡啶甲酸鉻與三氯化鉻之吸收率比較 **臨床研究以桂格完膳營養素糖尿病適用無糖100鉻配方,作為糖尿病患者唯一營養來源,持續介入5週,結果顯示可有助糖尿病患者維持良好營養狀態 運動保護不能少 除了生活中提升活動量與營養管理,在出門運動前,糖友可檢視下方清單,以確保運動安全: 攜帶糖尿病識別卡、含糖食物,如:葡萄糖錠、糖果、方糖等 穿著舒適運動鞋、包覆性良好的襪子可保護足部,並避免赤腳運動  避免前往人煙稀少場域,如有需要時能有人協助 其他:醫囑建議備品、健康監測用品、酒精棉片等 由於每位糖友情況不同,建議諮詢醫師與營養師,提供合適的營養與運動搭配,協助規劃適合個人的糖尿病完整照護。糖尿病照顧好,人生一樣可以很美好! (圖片授權:達志影像) 若您有任何健康相關問題,或有相關內容合作、採訪活動及投稿邀約,歡迎隨時與《Hello醫師》聯繫:[email protected] 健康訊息不漏接,歡迎加入《Hello醫師》社群: LINE:https://lihi3.cc/Ur9VD FB:https://lihi3.cc/F7Qlf

advertisement icon廣告
advertisement icon廣告
advertisement icon廣告

醫師陣容

Hello 醫師的醫師陣容由專業醫師與各領域醫學專家所組成,協助審閱網站內容並即時分享專業領域新知。

我們的專業團隊除確保醫學相關內容之正確性,並引用最新研究和可靠資料來源參考,提供高度專業、內容豐富之健康訊息。

Hello 醫師與合作之專業醫師團隊,將不斷致力於提供實用可信賴的健康新知;在健康的路上一路陪伴並守護您,一起邁向健康富足的人生。

 

看更多合作醫師
看更多合作醫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