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知識/常識

預防勝於治療,想避免成為醫院常客,就從生活中落實健康理念。此分類包含各種健康相關知識,帶你從各領域來了解如何讓自己活得健康。

基礎知識

健康知識/常識

洗手要勤也要正確!乾濕2洗法防細菌

看到別人上完廁所沒洗手好噁心,但是你知道,洗手方法不對也很噁心嗎?趕快學習正確的洗手方法,以後不再白做不正確的動作,也可以順便教育其他人,預防細菌傳播,守護公共衛生! 什麼時候該洗手? 不只是上完廁所要洗手,生活中有很多情況,也都必須洗手以防細菌上身,列舉幾種常見的狀況,提醒您記得洗手: 準備食物之前、之後,或過程中。 準備進食之前。 接觸嘔吐、腹瀉病患前、後。 處理傷口前、後。 如廁完畢後。 幫寶寶換完尿布,或協助完小孩上廁所後。 擤鼻涕、咳嗽、打噴嚏後。 接觸到動物、動物的食物或排泄物後。 處理完垃圾後。 配戴隱形眼鏡之前。 使用棉條或月亮杯前、後。 手用肉眼看起來明顯很髒時。 洗手5步驟:濕、搓、沖、捧、擦 濕:用乾淨的水將手沾濕,冷熱皆可。把水龍頭關掉,繼續下一步。 搓:將肥皂塗抹於手上,兩手對搓,手心、手背、指縫、指甲縫隙都要洗到。這個步驟至少要進行20~60秒,或是唱完一首「生日快樂」歌。 沖:用乾淨的清水,將肥皂、汙垢沖洗乾淨。 捧:若水龍頭受面沾滿肥皂,可先捧一點水將它沖掉,再關起來。 擦:用乾淨的紙巾、布料,或烘手機將手擦乾。 若沒水和肥皂則用乾洗手 如果出門在外,無法很快找到水和肥皂洗手,就請記得出門前要帶乾洗手,請選擇酒精成分至少有60%的產品。用乾洗手時,雙手對搓的時間也一樣要有20~60秒,且整隻手,包括指縫,都要抹到。

看更多 健康知識/常識 相關文章

健康知識/常識

喝酒臉紅原因?喝酒全身紅恐患2疾病!3招助酒精代謝

不知道你有沒有一喝酒就臉紅的經驗呢?明明才喝一小杯,也沒有喝醉的感覺,但就會滿臉通紅,可能還會被朋友調侃怎麼酒量這麼差。這種症狀被稱作酒精臉紅反應(Alcohol flush reaction)或亞洲紅臉症(Alcohol flushing syndrome,簡稱 AFS),簡稱亞洲紅臉(Asian flush)。 美國史丹佛大學化學與系統生物學科(Stanford University, Department of Chemical and Systems Biology)資深研究員陳哲宏博士表示,約有 36% 的東亞人喝酒會臉紅,包括華人、日本人和韓國人,台灣民眾更高達近半數喝酒會臉紅,接下來就讓我們來看看喝酒臉紅的原因和影響吧! 喝酒臉紅原因? 一般人在飲酒後,人體在代謝酒精的過程中,會產生叫做乙醛(Aldehyde)的有毒副產品,它是由體內的乙醇去氫酶(Alcohol dehydrogenases,簡稱 ADH)轉化而成,它是一種酵素,也稱酒精去氫酶,因為乙醇就是俗稱的酒精。 所幸身體裡的乙醛去氫酶(Aldehyde dehydrogenase 2,簡稱 ALDH2,一種酵素),能夠將乙醛代謝掉,轉化為毒性較小的醋酸鹽(Acetate)。一喝酒就臉紅的人就是缺乏乙醛去氫酶,而使乙醛在體內堆積,造成臉紅、心跳加快和噁心反胃的症狀。 喝酒會臉紅的人,除了臉紅之外,頸部、肩膀甚至全身,也可能會發紅,其他可能的症狀還有以下這些: 身上有一塊一塊的紅斑 噁心想吐 頭痛 心跳很快 喝酒臉紅患這些病風險高! 1.高血壓 根據研究指出,酒後容易臉紅的人,相較於其他人,更可能有高血壓(Hypertension)的問題,此外,心血管相關疾病以及中風(Stroke)的風險也較高。(推薦閱讀:認識心臟病) 2.癌症 喝酒臉紅的人是罹癌的高風險群,其中又以食道癌(Esophagus cancer)為最。值得注意的是,對於女性的酒精臉紅反應,與癌症是否有直接關聯,目前還尚未被證明。 喝酒臉紅3招改善 其實喝酒有臉紅反應的人,最好能避免喝酒,臉紅是一個很好的預警方式,讓你知道必須限制喝酒量。當然,有些場合因應酬喝酒難免,以下有三種方式可預防或減輕喝酒臉紅的狀況: 喝酒前先吃點東西,可以減慢酒精的代謝,避免乙醛的大量堆積而產生臉紅反應。 建議喝酒時盡量慢慢喝,且要多喝水,以加速乙醛排出身體的速度,每小時最好不要喝超過一單位(杯、罐)以上的酒精飲料。 選擇酒精含量較低的酒類,攝入的乙醇量也會減少。(推薦閱讀:酒駕駛不得!認識血液與呼氣酒精濃度,了解喝酒身體變化) 以上方法只能幫助減輕喝酒臉紅的症狀,並不能補齊你所缺乏的乙醛脫氫酶,避免喝酒精飲料,減少對身體的傷害,才是治本之道。 《Hello醫師》提醒您 飲酒過量,有害(礙)健康 未滿十八歲禁止飲酒


健康知識/常識

認識脾臟:脾臟的位置及功能

我們都聽過「心、肝、脾、肺、腎」,但你知道脾臟是有什麼作用、位置又在哪裡嗎?相信大多數人應該答不出來,因為脾臟比較少被提到,雖然一個人如果沒有脾臟也可以存活,但可別忽視這個重要的免疫器官,以下讓我們一起來認識這個神秘的免疫器官! 脾臟的大小及位置 脾臟大小約7~12公分(3~5吋),重約140~198克(5~7盎司)。有個簡單好記的口訣「1、3、5、7、9、11」,意思是脾贓的尺寸約1 x 3 x 5吋,重量約為7盎司,位於第9~11根肋骨間。 脾臟的主要功能 脾臟具有造血、儲血及免疫功能。在胎兒期間,脾臟負責造血,約5個月大時,造血功能便漸漸由骨髓所取代。 到了青春期及成年後,脾臟扮演著人體免疫系統的重要器官,裡面分布著許多腔室,腔室內又分為紅髓及白髓,紅髓充滿了竇狀孔隙,能讓血液流通並過濾血液,使得健康的血球能夠順利通過,而老舊的紅血球被破壞,最後留下可用的物質(例如:鐵);白髓則布滿淋巴細胞,發揮重要的免疫功能,全身約有1/4的白血球聚集在此,能幫助對抗造成腦膜炎(Meningitis)及肺炎(Pneumonia)等特殊細菌。 而脾臟也有儲血功能,儲存著大量血液,包括血小板與白血球,在大量失血時,脾臟能迅速供給血液。 有趣的是,儲存大量血液的功能,似乎跟憋氣時間長短也有關,研究指出,海上遊牧民族巴瑤族(Bajau),能潛水並憋氣長達13分鐘,有種說法認為,這或許跟他們天生較大的脾臟有關。 脾臟的相關症狀和疾病 副脾:約1~2成的人擁有第2個脾臟,這個多出來的脾臟通常不大,直徑約1公分,不會影響健康。 脾臟腫大:造成的原因有數種,在台灣通常是因為B、C型肝炎引起肝硬化後,門靜脈高壓致使腹腔血液不易迴流至肝臟,而引起脾臟充血、腫大、功能亢進,不只衰老血球被清除,連正常的紅血球、白血球及血小板都會被破壞,而引起貧血或血小板減少等症狀。 脾臟破裂:原因可能是脾腫大所引起,或是左腹部受到劇烈撞擊,例如車禍。而受傷的脾臟可能立即破裂,也可能在數天或數週後才破裂,危險性很高,也因此常需要緊急進行脾臟切除。(推薦閱讀:車禍最容易受傷的器官!脾臟切除術後的照顧與生活) 愛發脾氣和脾臟有關係嗎? 如果一個人愛生氣,我們可能會說他脾氣差,不過這個「脾」氣跟脾臟(Spleen)有關係嗎?而為什麼是脾氣,而不是肝氣呢?會有此說法,是由於中醫認為,肝與怒氣相關,而脾能平息肝火,因此將脾氣發完,怒氣也就消了,但其實脾臟跟情緒並沒有直接關係;有趣的是,在中古時期的西方,也有句諺語「Venting your spleen」(發洩你的怒氣/脾臟),類似中文「發脾氣」的說法。


健康知識/常識

過年紅包金額行情公開!紅包吉利數字、禁忌、什麼時候給詳解

在華人社會中,過年最重要的傳統習俗之一就是包紅包,除了代表招財驅邪之外,同時也有恭祝吉祥平安的意思,但過年期間,許多人常傷腦筋,紅包到底該怎麼包?紅包行情為何?父母長輩、小孩要包多少?紅包吉利數字有哪些?《Hello醫師》一次為您解答! 過年紅包金額行情表 送紅包對象 紅包金額行情 父母、公婆 3600~6600元以上 爺爺奶奶、外公外婆 3600~6600元以上 自己的小孩 國小:600~800元 國中:800~1200元 高中:1200~2600元 大學:2600~3600元 親友或同事的小孩 不包或200~600元 上述紅包行情金額僅供參考;過年送紅包主要是為了傳遞心意、討喜氣,建議還是視個人經濟狀況量力而為。 過年長輩、父母紅包怎麼包? 包給長輩、父母的紅包的金額,通常視經濟能力和年紀而有所不同,初入社會的年輕人,可以從3600元開始包,之後再隨著薪水待遇的成長,往後逐年慢慢遞增,但最好避免縮水。 若工作事業已穩定,可從一般的行情價6000元開始包,再慢慢往上包到6600元或8000元等有吉祥意義的數字。 包給父母或公婆的紅包金額通常會比爺爺奶奶、外公外婆多。 過年小孩紅包怎麼包? 包紅包給自己的小孩:依上表的建議金額,隨著年紀增加而調整;若家中同時有2個以上小孩,可視年紀不同而包不同金額;若年紀相差不多,可包相同的金額避免爭執。 包紅包給親友的小孩:依交情或親屬關係決定紅包金額,建議大人們可事先討論要包多少,避免互相比較,傷害和氣;以行情而言,200元或600元最常見。 過年紅包吉利數字 過年紅包的金額要雙數才吉利,象徵好事成雙、雙喜臨門,但要避免4這個雙數,因為有「死」的諧音,怕不吉利;建議數字以2、6、8為主,例如: 600 1000 1200 1600 2000 2200 2600 3600 6000 6600 10000 12000 16000 金額較大時,也可包到9這個單數,象徵「長長久久」,例如9000或9900元。 過年紅包禁忌有哪些? 不要當場開紅包:收到紅包後,當場打開紅包算金額是不禮貌的行為,建議在長輩離開後再打開紅包。 紅包、鈔票不要折:摺到紙鈔恐阻礙好運,使運氣不通暢,建議使用正常款式的紅包袋來包紅包,並避免選用有摺痕的鈔票。 紅包袋避免重複使用:習俗上,送紅包象徵祝新年好運,若紅包已經用過了,好運也等於被領走了,因此,最好使用全新、無皺褶的紅包袋。 若與長輩同時要給後輩紅包,可先了解或詢問對方的金額,並包得比長輩略少一點的數字,以表示尊重,避免傷了和氣。 過年紅包什麼時候給? 給過年紅包的常見時機點包括: 除夕夜全家團圓 初二回娘家 過年期間到親戚家作客,或親戚來家中作客時 (圖片授權:達志影像) 若您有任何相關內容合作、採訪活動及投稿邀約,歡迎隨時與《Hello醫師》聯繫:[email protected] 健康訊息不漏接,歡迎加入《Hello醫師》社群: LINE:https://helloyishi.tw/Tvie8 FB:https://helloyishi.tw/uzLBu


健康知識/常識

過年禁忌習俗解密:除夕、初一禁忌?洗衣服、剪指甲時機?

華人過年禁忌習俗多,想為新的一年求好運,有什麼事能做?什麼事不能做?《Hello醫師》為您整理除夕到初五的過年禁忌,解答何時能洗衣服、洗澡,農曆過年應避免做哪些事情。 過年6大禁忌習俗 剪指甲、剪頭髮 打破東西 借錢、要錢 罵人動怒 送單數禮 受傷、看醫師或吃藥 過年禁忌1.剪指甲、剪頭髮 農曆過年期間,避免碰觸尖銳物品,例如剪刀、指甲刀及針頭,因為習俗認為,尖銳物易把一整年的好運、財運給「切斷」,也容易為新年帶來紛爭,因此,過年期間除了少碰尖銳物之外,也忌剪頭髮、減指甲。 過年禁忌2.打破東西 過年期間打破東西,容易「破財」、「破運」;若不小心打破東西,請盡快說句「歲歲(碎碎)平安」,化兇為吉。破掉的碎片可用紅紙包裹,待初五再處理掉。 過年禁忌3.借錢、要錢 俗話常說「欠錢別欠過年」,否則會影響新年運勢,因此,在過年前,應盡快把借貸的錢財或物品歸還,為新一年的財路討吉利。 另外,過年期間也不可借別人錢或要錢,若有產生借貸關係或開口要錢,容易讓雙方在新的一年都為錢所苦,影響財運。 過年禁忌4.罵人動怒 過年期間待人和善,多說好話,可為新的一年帶來好氣象,避免衰運或不必要的口舌之爭。 過年禁忌5.送單數禮 新春拜年送禮時,無論是禮品或紅包,都應成雙成對,以求雙喜臨門、好事成雙;紅包金額建議以2、6、8為主,禮品內容物則應盡量成對,湊成偶數,並避免4這個雙數,因為諧音與「死」相近。 過年禁忌6.受傷、看醫師或吃藥 民間習俗認為,在過年期間受傷,表示新的一年易有血光之災;另外,看醫師或吃藥,則可能影響一整年的健康,導致未來須頻繁吃藥或就醫;然而,受傷或生病乃人之常情,若身體不適或有慢性疾病,應盡速就醫或按時服藥,切勿因為太過迷信,進而耽誤治療時間,影響身體健康。 除夕禁忌 吃光年菜、早睡、入夜後洗澡 除夕忌吃光年菜:不要把年菜吃光,新的一年各方面才會「有餘」,魚料理可特別留下魚頭、魚尾;此外,長年菜有長命百歲之意,避免切斷食用。 除夕忌早睡:守歲能給長輩添壽、祝好運,傳統上守歲是通宵達旦、整夜不睡,但現在比較沒有那麼硬性,通常過子時(晚上11點到凌晨1點)就可以了。 除夕忌入夜後洗澡:入夜前洗完澡,穿乾淨或全新的衣服,身上的髒污穢氣才不會帶過年。 初一禁忌 洗頭、打掃、睡午覺 初一忌洗頭:頭髮的「髮」與「發」諧音,洗頭可能會把財運洗掉。 初一忌打掃:初一掃地會將整年的好運或財運一起掃出門,建議在除夕前就完成打掃。 初一忌白天睡覺:初一早起做事,一整天生活充實,新的一年才會勤勞、有活力;若賴床到中午,或下午睡午覺,則可能懶惰、無所事事一整年。 初二禁忌 洗衣服、晚宴女婿 初二忌洗衣:大年初一、初二最好不要洗衣,因為這兩天是水神的生日,避免得罪水神、影響財運。 初二忌晚上宴請女婿:習俗認為,請女婿時間愈早愈好,不要太晚吃,避免「從頭吃到尾」,讓女方娘家財富吃光光。 初三禁忌 早起出門、晚睡、吃米飯 初三忌早起:大年初三是「赤狗日」,容易與人發生口角爭執、惹禍生事,所以這天建議睡飽睡滿,不宜拜年宴客。 初三忌晚睡:民間故事「老鼠娶親」中,迎娶的日子就定在初三,晚上為避免打擾老鼠娶親,常言道要早早就寢,同時也為除夕至初二的忙碌補眠。 初三忌吃米:初三為穀子日,吃米飯恐觸怒米神,古人為祈求新的一年稻穀豐收,會在初三忌吃米飯。 初四禁忌 出遠門、在廚房吵架 初四忌遠行:初四時,灶王爺會上門查戶口,因此不宜出遠門,應在家迎神。 初四忌廚房髒亂:迎接灶王爺,廚房應保持乾淨整潔,呈現最好的一面。 初四忌廚房吵架:灶神來訪時,廚房應和和氣氣、融融恰恰,如此才能和氣生財,帶來好運。 初五禁忌 囤積垃圾、拜年 初五忌家中髒亂:初五又稱「破五」,表示解除大多數的過年禁忌;初五時,要記得清理家中累積的垃圾、打掃家裡,避免晦氣囤積。 初五忌拜訪他人:初五也是「送窮」的日子,初一至初四不倒垃圾是為守財、聚財,初五時將垃圾倒出去,象徵將窮困送出家門;因此,初五也應避免拜訪他人,送去窮氣或晦氣。 (圖片授權:達志影像) 若您有任何相關內容合作、採訪活動及投稿邀約,歡迎隨時與《Hello醫師》聯繫:[email protected] 健康訊息不漏接,歡迎加入《Hello醫師》社群: LINE:https://helloyishi.tw/Tvie8 FB:https://helloyishi.tw/uzLBu


健康知識/常識

矽靈是什麼?優缺點大解密!「無矽靈洗髮精」真的比較好嗎?

近年來「矽靈會導致毛囊發炎、掉髮」的觀念盛行,導致「無矽靈」成為許多人選擇洗髮精的標準。究竟矽靈是什麼?有哪些優缺點?到底對人體好不好?無矽靈洗髮精又有哪些好處?《Hello醫師》帶您一次了解! 矽靈是什麼? 矽靈(Silicone)又稱聚矽氧烷,是一種人工合成物質,含有矽、氧、烷等,相關化合物的英文名稱字尾通常帶有-cone或-siloxane,因無味、低刺激性及高安定性等特性,常添加於髮粧產品中。 矽靈約於40年代開始量產,因便宜、穩定及無毒的特性,很快就廣泛應用於醫學與工業上;到了70年代,矽靈開始用於化粧品產業,其用途包括止汗除臭劑、皮膚保養品及彩粧品;直到80年代解決了矽靈穩定懸浮的問題後,含矽靈的雙效(洗髮、潤髮)合一洗髮精才推出;時至今日,矽靈幾乎成為雙效合一洗髮精的代名詞。 矽靈優缺點有哪些? 矽靈優點 高耐熱:矽靈具有耐熱性,可減少頭髮在吹風機高溫下造成的傷害。 潤滑性:矽靈的表面張力低,且具有良好的潤滑性,可在頭髮上形成一層很薄的保護膜,讓頭髮變得柔順,市售護髮產品、臉部保養品多會添加矽靈,藉此鎖水、保濕,並保護肌膚。 鎖水性:矽靈的鎖水性除了用在洗髮與潤髮產品中,也被運用在敷料上,當有割傷、較深傷口使皮膚屏障受損時,便可用含有矽靈的敷料,在皮膚表層形成保護層、避免水分流失。 抗靜電:矽靈具抗靜電效果,可讓頭髮柔順好整理。 頭髮毛躁原因 頭髮之所以會毛躁、打結,是因為洗髮精帶「負電荷」,因此就需要使用含「正電荷」的潤髮乳,讓正、負電荷相互抵銷,使頭髮柔順。   值得注意的是,衛生福利部食品藥物管理署指出,矽靈不會受到洗髮精及護髮乳的電荷影響,也不會跟皮脂混合,並可形成完整薄膜,降低頭髮靜電,使其柔順、好梳理又有光澤的同時,又不會明顯增加頭髮負擔;此外,市面上還有多孔性的矽粉,其孔隙可吸附油脂,讓添加其物的清洗或髮妝產品,具有控油效果。 矽靈缺點 過度滋潤:矽靈能夠在頭髮上形成保護膜,對於原本頭皮容易出油者,可能會使頭皮及頭髮油膩。 無矽靈洗髮精好處 無矽靈洗髮精的好處是更清爽蓬鬆,適合油性頭皮族群,較不易對頭皮產生負擔;然而,需要注意有無添加其他滋潤成分,因為有些無矽靈洗髮精為了維持柔順效果,會把鎖水滋潤的成分換成摩洛哥油、杏仁油等天然的精油,但使用此類型產品較容易長痘痘、粉刺,因此可視個人情況、需求與皮膚科醫師討論後,選擇適合的產品。 無矽靈洗髮精適合族群 油脂分泌旺盛 脂漏性皮膚炎患者 頭皮容易因悶熱、流汗或抵抗力低下而發炎 使用不合適的染、燙髮藥劑,引起頭皮嚴重過敏 適合短髮,髮質未因吹 、燙、染而乾燥受損 矽靈3大爭議與迷思 隨著矽靈開始廣泛用於雙效合一洗髮精的同時,各種負面的傳聞隨之出現,以下整理3大常見的矽靈傳聞與迷思: 1.含矽靈洗髮、護髮產品會殘留在頭皮,造成發炎、落髮 食藥署指出,目前已有研究證明,以含有矽靈洗劑洗頭後,雖有部分矽靈附著頭髮,但在使用約5次後其附著量就會達到平衡;而只要使用1次不含潤絲成分的一般洗髮產品清潔,大部分矽靈成分就可被清除。 頭皮容易發炎較可能是因為洗劑過於溫和,無法有效洗淨,並非矽靈引起;此外,矽靈無法為皮屑芽孢菌所使用,因此尚無引起脂漏性皮膚炎的科學依據。 2.含矽靈成分的化粧品會致癌 食藥署指出,目前國際期刊與科學研究,包括歐盟、美國及日本等國家的研究報告中,皆未發現矽靈對人體有顯著危害,也未發現矽靈會直接引起皮膚刺激,導致落髮或癌症等問題;因此,在現行法規的規範使用量下,其安全性是沒有問題的。 3.矽靈無法自然被分解,對環境造成危害 有傳言指出,矽靈是合成的化合物,自然界無法分解,恐對環境造成危害等;對此,食藥署指出,根據北美洲1994年開始執行的「矽靈對於環境、健康及安全的之監測」,大致上證實矽靈對環境及健康的影響,是來自其生產中殘留的不純物,而非矽靈本身。 食藥署提醒,民眾無須過度擔心矽靈問題,只要選擇符合個人需求的產品,並充分清洗乾淨,就是最佳的基礎保養之道。 (圖片授權:達志影像) 若您有任何相關內容合作、採訪活動及投稿邀約,歡迎隨時與《Hello醫師》聯繫:[email protected] 健康訊息不漏接,歡迎加入《Hello醫師》社群: LINE:https://lihi3.cc/Ur9VD FB:https://lihi3.cc/F7Qlf


健康知識/常識

【我們與餓的距離—糖尿病名醫游能俊的13堂低醣飲食運動心法】Part4:處理飢餓有方法

「擋下飢餓,是低醣飲食很重要、須留意的地方」糖尿病暨新陳代謝名醫游能俊醫師分享「低醣飲食運動心法」時,特別提醒讀者,處理餓是有方法的,例如他習慣早餐喝合計共1500c.c.的豆漿、茶和咖啡,再加半碗水果,就能擋住飢餓;之後再依照「133低醣飲食原則」,即1份澱粉、3份蔬菜及3份蛋白質,同時依「先吃菜、肉,再吃飯」的的順序,就能在生活中輕易達到減醣的目標。 《Hello醫師》邀請名醫游能俊診所院長游能俊醫師擔任首位「駐站名醫」,他行醫逾30年,不僅照顧多達5千名糖尿病友,回診率更高達95%,足見糖友對他的信任。他以自身經驗推廣「133低醣餐盤」,不僅成功逆轉糖尿病前期,還成功瘦身26公斤;同時也呼籲各界重視「醣胖」帶來的危機,才能安心「低醣享食」! 《Hello醫師》駐站名醫—游能俊醫師專區,看更多內容請點此 《Hello醫師》為您專訪游能俊,推出〈糖尿病名醫游能俊的13堂低醣飲食運動心法〉系列專訪報導;帶您從「什麼是133低醣健康餐盤」、「增肌還是減重優先?」、「如何避免糖尿病前期?」,到「如何處理我們與『餓』的距離』與各種飲食控制迷思與運動秘訣,分享他的13堂低醣飲食運動心法。 本影片為Part4,即第10至第13堂課;關心糖尿病、減脂增肌及低醣享食議題的朋友,鎖定《Hello醫師》!錯過第1至第9堂課的讀者,也記得回頭補課喔! 第1堂課:糖尿病名醫如何擺脫糖尿病前期? 第2堂課:何謂一分醣?與飲食調整有何關係? 第3堂課:一分醣人人適用嗎?可以減重嗎? 第4堂課:台灣為何是亞洲肥胖率最高的國家? 第5堂課:名醫如何成功甩肉26公斤? 第6堂課:台灣糖尿病前期真的有年輕化趨勢? 第7堂課:糖尿病患者的飲食控制為何那麼難? 第8堂課:糖尿病擅自停藥為何是大忌? 第9堂課:腎絲球過濾率過低為何會面臨洗腎命運? 第10堂課:如何與糖尿病共存?避免惡化? 第11堂課:一分醣的實作法則 第12堂課:如何處理我們與餓的距離?擋下飢餓的小撇步 第13堂課:什麼是運動金字塔?如何達到「比昨天再多一點」境界? 健康掌握在自己的手上 今天不管減重、預防糖尿病、控制糖尿病 都不脫離在生活中飲食運動的調整 飲食運動的調整有方法 只要自己願意 健康就掌握在自己的手上 游能俊醫師


健康知識/常識

2023冬至是哪一天?拜拜時間、習俗?吃湯圓還吃什麼?

2023冬至將近,到底今年冬至是哪一天?拜拜的時間和流程?冬至習俗有哪些?吃湯圓的由來為何?冬至有什麼禁忌?《Hello醫師》為您一次揭曉! 2023冬至是哪一天?冬至日期與由來 冬至為二十四節氣之一,又稱冬節、冬至節或賀冬。二十四節氣為古代用於指導農業的曆法,制定方式是藉由在地上插竹桿,觀察太陽升起至落下時,桿影移動的位置與長度變化,並搭配氣候時節而訂定。 依據古代桿影的觀測結果,在夏天,太陽位置往往較高,桿影較短,在冬天,太陽位置則較低,桿影較長,所以古人即將正午竿影最短的那天訂為夏至,竿影最長的那一天訂為冬至。 冬至為一年當中,白晝最短、黑夜最長的日子,故亦稱「長至」或「短至」;在冬至過後,日照時間逐漸增加,夜晚則開始縮短,所以古人也會說「冬至一陽生」,表示冬至到了,陽氣(日照)就日漸旺盛。 由此可知,冬至的訂定方式與按照月亮盈缺制定的陰曆(農曆)無關,但因為古人多仰賴二十四節氣來協助農耕,因此將二十四節氣也加入農曆之中;實際上,二十四節氣乃是藉由太陽運行位置來制定,與陽曆(國曆)較為接近。 2023年冬至日期為國曆的12月22日星期五,與2022年同日,2024年則會變為12月21日,通常冬至每年都會落在國曆21~22日上。 冬至拜拜時間、用品與流程 冬至在古時為舉國祭拜的節日,盛大程度僅次於春節,因為冬至結束後,寒冬過去,陽氣漸長(日照時間增加),象徵迎接新的開始;另外,古代多為農耕社會,農民辛勤工作一年,最後步入嚴冬,便會趁此慰勞自己,休養進補與恢復生息,並準備過年的物品。 隨著時代演進,冬至祭拜的習俗就流傳至今,形式雖不到舉國慶祝的程度,但也有許多家庭會列為必拜節日之一。 在台灣,冬至祭拜的對象多以三界公(水仙大帝)、祖先或地基主為主,拜拜時間、流程及準備物品如下: 冬至拜拜時間 早上至中午為佳。 冬至拜拜用品 三界公(水仙大帝) 食物:湯圓三碗、鮮果、牲禮及茶水 金紙:四色金(大百壽金、壽金、刈金、福金) 地基主 食物:湯圓、菜飯、雞腿等 金紙:刈金、小銀 祖先 食物:湯圓、菜飯等 金紙:刈金,小銀,大銀,金銀元寶等 拜拜避免用芭樂、番茄等多籽的水果,因為食用後會隨人體排泄而出,在傳統習俗上有不潔之意;另外,也避免用「釋迦」,因為外型如同釋迦牟尼的頭,對神明有不敬之意。 冬至拜拜流程 在供桌上擺妥供品後,點燃三炷香。 向神明稟告此日為冬至,請神明享用供品,並祈求神明保佑。 待香燒至剩1/3時,捧起金紙向神明拜三拜後,拿去燒化。 冬至習俗有哪些?除了吃湯圓還吃什麼? 吃湯圓:冬至吃湯圓有兩種意涵:第一,以湯圓的形狀象徵迎接陽氣,冬去春來,二十四節氣重新開始;第二取其諧音,象徵團圓和圓美。冬至吃下湯圓,代表又長了一歲,湯圓口味鹹甜皆可,也不分大、小湯圓,但若用於祭祀神明,最好用甜湯圓,傳達「食甜嘴甜」之意。(延伸閱讀:湯圓熱量排行》桂冠非最高!花生.芝麻.紅豆.鹹湯圓熱量表) 吃餛飩、餃子:冬至過節的文化來自於中國,中國北方有許家庭冬至會吃餛飩或餃子。餃子因形似金元寶,有招財進寶之意;餛飩則有陰陽交替、天地交運的意涵,在冬至吃餛飩有助換運長智。 貼湯圓:冬至在門上貼湯圓的習俗現今較為少見,但在古時,古人會在門上貼湯圓向門神與各方神明表達感謝與敬奉之意,同時希望能招財進寶,新的一年繼續受神明保佑。 冬令進補食品:冬至為一年中,晝最短、夜最長的日子,中醫認為此時陰氣過極轉衰,陽氣漸長,是補氣養身的重要時機,故從古至今,民眾多會在冬至吃各種溫補的藥膳食物。現代人多吃麻油雞、薑母鴨或羊肉爐等,但須注意不要「補過頭」,反對身體造成負擔。(延伸閱讀:醫Book/冬令補腎養生必看!醫師推薦8大超優黑色補腎食物) 冬至3大禁忌 湯圓要吃雙數:以求成雙成對,生活幸福美滿。 不要晚歸,太陽下山就返家:避免在一年中,陰氣最盛、陽氣最弱的時候招致厄運。 避免晚睡:以免影響自身陽氣,不利來年運勢。  (圖片授權:達志影像) 若您有任何相關內容合作、採訪活動及投稿邀約,歡迎隨時與《Hello醫師》聯繫:[email protected] 健康訊息不漏接,歡迎加入《Hello醫師》社群: LINE:https://lihi3.cc/Ur9VD FB:https://lihi3.cc/F7Qlf


健康知識/常識

腰圍怎麼量?腰圍換算尺寸表、胸圍、臀圍怎麼量一次看

腰圍的重要性除了用於挑選和訂製衣物,也反映個人肥胖與健康狀況,到底腰圍怎麼量?男、女生正常腰圍標準為何?腰圍怎麼換算?胸圍和臀圍的測量方法?《Hello醫師》帶您一次了解! 腰圍怎麼量?5步驟正確量腰圍 一般來說,腰圍指腰間最窄的地方,通常位於肚臍上方,更精確的位置則是指肋骨下緣與髂骨上緣(又稱腸骨,為骨盆最上方)的腹部中線。 量腰圍步驟 準備皮尺 掀開腰部衣物,輕鬆站立,雙手自然下垂 用皮尺繞過腰間最細的地方(肋骨下緣、骨盆上緣的中間線) 讓皮尺與地面保持水平,皮尺緊貼且不擠壓皮膚 維持正常呼吸,在吐氣結束時量取腰圍 請避免在吃飽後測量腰圍,以免影響精準度。 女生、男生正常腰圍標準? 男性正常腰圍標準:≧90公分,約35.5吋 女性正常腰圍標準:≧80公分,約31.5吋 上為衛生福利部訂定之健康腰圍標準,若大於標準,表示「腹部肥胖」,相較於一般人,有較高的風險罹患的糖尿病、心血管疾病、高血壓等代謝症候群,建議需注意飲食、運動與體重控制,必要時諮詢醫療照護人員。 腰圍換算尺寸對照表 腰圍英寸(inch) 腰圍公分(cm) 22 吋 55.88 公分 23 吋 58.42 公分 24 吋 60.96 公分 25 吋 63.50 公分 26 吋 66.04 公分 27 吋 68.58 公分 28 吋 71.12 公分 29 吋 73.66 公分 30 吋 76.20 公分 31 吋 78.74 公分 32 吋 81.28 公分 33 吋 83.82 公分 34 吋 86.36 公分 35 吋 88.90 公分 36 吋 91.44 公分 37 吋 93.98 公分 38 吋 96.52 公分 39 吋 99.06 公分 40 吋 101.60 公分 41 吋 104.14 公分 42 吋 106.68 公分 43 吋 109.22 公分 44 吋 111.76 公分 45 吋 114.30 […]


健康知識/常識

糖友運動預備起!營養這樣搭,輕鬆響應世界糖尿病日

國際糖尿病聯盟(International Diabetes Federation, IDF)指出,現今全球每10人就有1人為糖尿病友!1991年起,由IDF與世界衛生組織(World Health Organization, WHO)等機構共同發起,訂定每年11月14日為世界糖尿病日(World Diabetes Day),廣邀全球民眾與醫界共襄盛舉, 一起重視糖尿病的管理與防範。 糖尿病除了營養管理,搭配適度運動,能幫助體內代謝並增強體力!那麼應該如何選擇合適的運動,以及飲食如何搭配?有哪些需要注意的事項呢?以下整理糖友運動營養基本原則,一起來看看吧! 每週運動自由配 糖友開始運動前,需先了解健康與體能狀態,選擇合適的運動項目與強度,才能安全並達到最佳的運動效應。2023年美國糖尿病醫學會指引建議,每週150分鐘以上中強度有氧運動,一週可安排3-5天,如能合併2-3次阻力訓練更好。可依據自己喜好及運動強度來組合。 【運動項目】 有氧運動:快走、登山、騎腳踏車、游泳、團康舞蹈、太極拳等 阻力運動: 重量訓練、使用健身器材、深蹲、仰臥起坐、伏地挺身等 間歇有氧運動:羽球、桌球、棒球等球類運動、TABATA等 【運動強度】簡易判斷方法 低強度:輕鬆說話不影響呼吸速率 中強度:運動過程中可說話,但唱歌會喘的程度 高強度:運動過程中說話會喘 運動前後可預留5-10分鐘進行暖身,緩和並調整身體狀態;開始運動後,可依據自身體能耐受度,漸進式地提升運動強度;此外,如上班族平日生活繁忙,較難安排運動時間,不妨可從減少久坐開始,例如:每30分鐘~1小時起來走一走、動一動,增加活動量,養成日常規律運動習慣! 運動營養這樣搭 建議運動於飯後1-2小時進行,避免空腹造成身體不適;如距離正餐還有一段時間,可簡單攝取1-2份含醣類的食物,如:一根香蕉、一片全麥土司、一顆小地瓜、一個拳頭大的蘋果等,提供能量並維持體內良好代謝,以下提供3組營養搭配供糖友參考: 考量備餐方便性,可隨身準備專為糖尿病設計的營養品,以桂格完膳營養素糖尿病適用無糖100鉻配方為例: 【份量固定 方便補給】一罐250大卡約有2份醣類與1.5份優質蛋白,份量比例已搭配好,一小罐即開即飲,作為運動補充營養又方便。 【16倍高吸收率鉻*】專業營養科學設計,添加16倍高吸收率鉻*有助於維持醣類正常代謝。每罐0公克糖,無糖不甜少負擔;低GI值、含膳食纖維與30多種營養素,提供日常所需的營養素。 【經人體證實5週營養穩定**】攝取桂格完膳營養素糖尿病適用無糖100鉻配方,連續5週能有助維持營養穩定! *Journal of Trace Elements in Medicine and Biology, 2007 ,吡啶甲酸鉻與三氯化鉻之吸收率比較 **臨床研究以桂格完膳營養素糖尿病適用無糖100鉻配方,作為糖尿病患者唯一營養來源,持續介入5週,結果顯示可有助糖尿病患者維持良好營養狀態 運動保護不能少 除了生活中提升活動量與營養管理,在出門運動前,糖友可檢視下方清單,以確保運動安全: 攜帶糖尿病識別卡、含糖食物,如:葡萄糖錠、糖果、方糖等 穿著舒適運動鞋、包覆性良好的襪子可保護足部,並避免赤腳運動  避免前往人煙稀少場域,如有需要時能有人協助 其他:醫囑建議備品、健康監測用品、酒精棉片等 由於每位糖友情況不同,建議諮詢醫師與營養師,提供合適的營養與運動搭配,協助規劃適合個人的糖尿病完整照護。糖尿病照顧好,人生一樣可以很美好! (圖片授權:達志影像) 若您有任何健康相關問題,或有相關內容合作、採訪活動及投稿邀約,歡迎隨時與《Hello醫師》聯繫:[email protected] 健康訊息不漏接,歡迎加入《Hello醫師》社群: LINE:https://lihi3.cc/Ur9VD FB:https://lihi3.cc/F7Qlf


健康知識/常識

常忘東忘西、思緒卡卡?認知衰退恐40歲就開始! 美國最新研究:綜合維他命可減緩認知衰退表現6成

根據台灣失智症協會推估,國內65歲以上老人中,每4位就有1位出現認知衰退狀況;其實,大腦認知功能早在40-50歲,就可能開始出現退化跡象,且目前失智及相關功能衰退症狀,均屬不可逆,民眾更應從年輕時就提高警覺,及早保養,避免認知急速退化。 根據美國近期研究證實,涵蓋20種以上必需關鍵營養素的綜合維他命可減緩認知衰退6成!因此,國內有醫生也呼籲民眾應及早補充綜合維他命,保養腦部也保養身體,減緩認知衰退。 以為大腦退化還很久?衰退不可逆,40歲開始及早保養是關鍵! 大腦認知功能好比是一棟房子,由記憶力、執行力、辨識力、語言力與自控力等功能構成;就如同鋼筋、水泥及管線是組成一棟房子的必要原材料。失智症並非一瞬間發生,而是一個慢慢轉變的過程。失智徵兆可能從40 歲就開始浮現,又是不可逆轉的功能衰退,若不平時好好保養,這個大腦認知「房子」就可能每況愈下。 要減緩認知衰退,就需要平時好好修繕大腦認知房子;其中,攝取完整營養、多社交、多運動為三個修繕關鍵。根據美國研究,營養可以是保護認知退化的因素之一! 研究推估:綜合維他命可減緩認知衰退表現6成 營養可以是保護認知退化的因素之一,最近一篇刊登在美國阿茲海默症和失智症期刊上的COSMOS研究(全名Effects of cocoa extract and multivitamin on cognitive function: A randomized clinical trial),歷時3年,在美國收集並進行2,000多人統計,根據調查結果推估,補充綜合維他命有助於認知、記憶力、行為執行功能,更可以減緩認知衰退表現達6成。 吃這些營養素就夠?勿相信迷思!腦部需要多種營養素 坊間有許多迷思,例如:只補充單方營養素就夠了、失智是老化正常狀態、或覺得自身離失智還很久等;民眾恐因誤信這些迷思,延誤減緩認知衰退的黃金時機。因為腦部結構複雜,需要多種不同營養素進行保養,若預防失智只靠單方,不一定能夠滿足所需的營養素。 國人面臨營養缺口 解決之道:綜合維他命補充完整營養素 完整營養攝取很重要,然而根據衛福部所發布國民營養健康調查指出,國人的營養素攝取狀況並不理想。 35歲以上的上班族工作正值巔峰,又要照顧家庭、身負經濟重擔,常常因忙碌而導致飲食不均衡,也沒時間注意到自身已經有一些腦部退化的前兆,或甚至誤以為認知衰退前兆只是因為事務繁忙而短暫發生,導致沒有及早保養而延誤減緩認知衰退;而部分60歲以上的老年人更容易把一些認知衰退症狀誤以為是老化跡象,而沒有及時採取行動。 若飲食上無法攝取完整營養素,供腦部正常運作,或家中有銀髮族長輩,除了平日要盡量攝取均衡營養飲食之外,建議還可補充含有20種以上必需關鍵營養素的綜合維他命,可以方便又有效地減緩腦部衰退。

ad icon廣告
ad icon廣告
ad icon廣告

醫師陣容

Hello 醫師的醫師陣容由專業醫師與各領域醫學專家所組成,協助審閱網站內容並即時分享專業領域新知。

我們的專業團隊除確保醫學相關內容之正確性,並引用最新研究和可靠資料來源參考,提供高度專業、內容豐富之健康訊息。

Hello 醫師與合作之專業醫師團隊,將不斷致力於提供實用可信賴的健康新知;在健康的路上一路陪伴並守護您,一起邁向健康富足的人生。

 

看更多合作醫師
看更多合作醫師
探索
健康小工具
我的健康紀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