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樂活

預防勝於治療,想避免成為醫院常客,就從生活中落實健康理念。此分類包含各種健康相關知識,帶你從各領域來了解如何讓自己活得健康。

基礎知識

健康樂活

2024冬至什麼時候?吃湯圓還吃什麼?冬至習俗與禁忌

今年冬至是哪一天?冬至吃湯圓由來?冬至吃什麼?冬至拜拜習俗?冬至有什麼禁忌?《Hello醫師》為您一次揭曉! 2024冬至什麼時候?日期是哪一天? 2024年冬至日期為12月21日星期六,與2025年同日;通常冬至每年都會落在國曆21日或22日之間。 冬至由來 冬至為二十四節氣之一,又稱冬節、冬至節或賀冬。二十四節氣為古代用於指導農業的曆法,制定方式是藉由在地上插竹桿,觀察太陽升起至落下時,桿影移動的位置與長度變化,並搭配氣候時節而訂定。 依據古代桿影的觀測結果: 在夏天,太陽位置往往較高,桿影較短 在冬天,太陽位置則較低,桿影較長 所以古人即將正午竿影最短的那天訂為夏至,竿影最長的那一天訂為冬至。 冬至為一年當中,白晝最短、黑夜最長的日子,故亦稱「長至」或「短至」;在冬至過後,日照時間逐漸增加,夜晚則開始縮短,所以古人也會說「冬至一陽生」,表示冬至到了,陽氣(日照)就日漸旺盛。 由此可知,冬至的訂定方式與按照月亮盈缺制定的陰曆(農曆)無關,但因為古人多仰賴二十四節氣來協助農耕,因此將二十四節氣也加入農曆之中;實際上,二十四節氣乃是藉由太陽運行位置來制定,與陽曆(國曆)較為接近。 冬至吃湯圓由來? 冬至吃湯圓有2種意涵: 以湯圓的形狀象徵迎接陽氣,冬去春來,二十四節氣重新開始 取其諧音,象徵團圓和圓美。冬至吃下湯圓,代表又長了一歲,湯圓口味鹹甜皆可,也不分大、小湯圓,但若用於祭祀神明,最好用甜湯圓,傳達「食甜嘴甜」之意。 (延伸閱讀:湯圓熱量排行》桂冠非最高!花生.芝麻.紅豆.鹹湯圓熱量表) 冬至習俗有哪些?吃湯圓還吃什麼? 貼湯圓:冬至在門上貼湯圓的習俗現今較為少見,但在古時,古人會在門上貼湯圓向門神與各方神明表達感謝與敬奉之意,同時希望能招財進寶,新的一年繼續受神明保佑。 吃餛飩、餃子:冬至過節的文化來自於中國,中國北方有許家庭冬至會吃餛飩或餃子。餃子因形似金元寶,有招財進寶之意;餛飩則有陰陽交替、天地交運的意涵,在冬至吃餛飩有助換運長智。 冬令進補食品:冬至為一年中,晝最短、夜最長的日子,中醫認為此時陰氣過極轉衰,陽氣漸長,是補氣養身的重要時機,故從古至今,民眾多會在冬至吃各種溫補的藥膳食物。現代人多吃麻油雞、薑母鴨或羊肉爐等,但須注意不要「補過頭」,反對身體造成負擔。 冬至拜拜習俗與流程 冬至在古時為舉國祭拜的節日,盛大程度僅次於春節,因為冬至結束後,寒冬過去,陽氣漸長(日照時間增加),象徵迎接新的開始;另外,古代多為農耕社會,農民辛勤工作一年,最後步入嚴冬,便會趁此慰勞自己,休養進補與恢復生息,並準備過年的物品。 隨著時代演進,冬至祭拜的習俗就流傳至今,形式雖不到舉國慶祝的程度,但也有許多家庭會列為必拜節日之一。 在台灣,冬至祭拜的對象多以三界公(水仙大帝)、祖先或地基主為主,拜拜時間、流程及準備物品如下: 冬至拜拜時間 早上至中午為佳。 冬至拜拜用品 三界公(水仙大帝) 食物:湯圓三碗、鮮果、牲禮及茶水 金紙:四色金(大百壽金、壽金、刈金、福金) 地基主 食物:湯圓、菜飯、雞腿等 金紙:刈金、小銀 祖先 食物:湯圓、菜飯等 金紙:刈金,小銀,大銀,金銀元寶等 拜拜避免用芭樂、番茄等多籽的水果,因為食用後會隨人體排泄而出,在傳統習俗上有不潔之意;另外,也避免用「釋迦」,因為外型如同釋迦牟尼的頭,對神明有不敬之意。 冬至拜拜流程 在供桌上擺妥供品後,點燃三炷香。 向神明稟告此日為冬至,請神明享用供品,並祈求神明保佑。 待香燒至剩1/3時,捧起金紙向神明拜三拜後,拿去燒化。   冬至3大禁忌 湯圓要吃雙數:以求成雙成對,生活幸福美滿。 不要晚歸,太陽下山就返家:避免在一年中,陰氣最盛、陽氣最弱的時候招致厄運。 避免晚睡:以免影響自身陽氣,不利來年運勢。 (圖片授權:達志影像) 領取【限量專屬優惠 + 免費試用】 ⠀ 快前往 ➜➜《Hello醫師揪好康》 任何相關內容合作、採訪活動及投稿邀約,歡迎聯繫:[email protected] 快追蹤《Hello醫師》LINE、FB,健康訊息不漏接!

看更多 健康樂活 相關文章

健康樂活

冷氣吹一整夜不好?注意 3 風險

每到夏天,比起戶外的悶熱,更多人喜歡待在室內吹冷氣,睡覺時也沒關掉,一整夜都吹冷氣。其實正確的吹冷氣,可以幫助人體維持正常體溫,美國睡眠線上資源提供者創辦人克里斯.布蘭特納(Chris Brantner)對此表示,比起暖和溫度,我們的身體更習慣降溫,因此建議民眾可以開空調睡覺,但有三個吹冷氣健康風險要注意,本文就帶大家認識吹一整夜的冷氣有哪些風險。 最令人感到舒服的睡眠溫度大約是 15~20°C,它會促使身體分泌褪黑激素,幫助對抗老化,減緩生成皺紋和老人斑,提升身體的健康品質。另外,你也可以拿室外溫度做衡量,但空內溫度最低不要低於室外溫度七度。 (同場加映:整夜吹電風扇睡覺傷身體?研究這樣說) 1. 冷氣吸走水分加速老化 冷氣不僅會吸走室內的濕氣,也會吸走我們身體水分,使人的肌膚變得乾燥,且失去原本彈性。此外,它還會加速老化症狀、衍生其他皮膚問題,若長時間處在這樣的環境,鼻子、喉嚨及呼吸道容易不舒服,眼睛因為缺水,也會變得通紅、視線模糊。 為避免一覺醒來後皮膚變非常乾,請不要睡在對著空調出風口的地方,如果無法避免,不妨調成搖擺模式,或是將風口方向調成往上,這樣變化的風向,比較不會造成眼、鼻、喉、口等黏膜的不適。 (同場加映:吹冷氣總打噴嚏?6 種夏季感冒並非流感) 2. 關門關窗空氣不流通 開冷氣會關門關窗,不讓冷空氣外流,但是同時也會造成空間不通風,缺乏新鮮空氣進來,而人在空氣不流通的環境中,會有一種永續疲勞感,嚴重則會造成病態建築症候群(Sick Building Syndrome,簡稱SBS),也有人稱大廈不良症候群,指因為密閉空間的室內空氣質量差,產生一些不舒服的症狀,如打噴嚏、喉嚨不舒服、胸悶、發熱或發冷等等,但造成病態建築症候群的確切原因目前尚不清楚。 另外,若空調系統和出風口沒有定期打掃清潔,也會成為散播病原體的來源,惡化其空氣品質,甚至會讓人產生呼吸困難等症狀。 (同場加映:住地下室有4風險!除濕防過敏保健康) 3. 溫度太冷可致風濕頭痛 你有過半夜被冷醒的經驗嗎?太低溫並不是好事,因為它可能會造成肌肉關節風濕,並造成頭痛和背痛,嚴重還會引發關節炎。至於小寶寶,雖然沒有所謂標準的安全溫度,但為避免寶寶過熱,確保他們臉部朝上是最好的方式,冷氣溫度設定介於 24~26°C,使用風扇的話,請不要直接對著他們吹。 要避免空間過冷,設定計時關機或是調升溫度是不錯的方法,或是在睡覺前先開冷氣,待要睡時再關掉,這能確保房間不會熱,也能節省電費。此外,穿薄睡衣、蓋薄棉被,並把手腳露出棉被,這都能使睡眠品質更好。 (同場加映:痛到快不能走路了!治療膝蓋痛的藥物)


健康樂活

胃藥有致癌物?雷尼得錠的安全性

美國食品藥品管理局(Food and Drug Administration,以下簡稱 FDA)在一種名為雷尼得錠(Ranitidine)的胃藥中發現微量的致癌物,這類藥物通常用來治療胃腸潰瘍,因為這項發現,讓許多藥局都下架該藥物,本文將介紹雷尼得錠的特性及使用方式,但若欲服用或暫停此藥物處方,都應先諮詢專業醫師。(推薦閱讀:胃潰瘍與消化性潰瘍:老年人注意睡眠品質避免復發) 雷尼得錠致癌物 FDA 的研究指出,雷尼得錠屬於一種組織胺阻斷劑(Histamine-2 blockers,簡稱 H2-blocker),可減低胃酸的分泌量,舒緩或避免胃灼熱,以及治療腸胃潰瘍,另一種藥物尼扎替丁(Nizatidine)也有相同的作用。 經過分析後,發現雷尼得錠中存在的致癌物為 N-亞硝基二甲胺(N-nitrosodimethylamine,以下簡稱 NDMA),這種物質可能存在於水、空氣和土壤,還有許多人喜歡吃的烤肉中。依正常劑量服用雷尼得錠並不會有立即性的風險,但若長時間又高劑量的使用,就會對健康造成影響。一般來說,只要每天攝取量不超過 96 奈克,或是 0.32 百萬分點濃度,都算安全。(推薦閱讀:胃食道逆流) 建議短期使用找替代療法 另外,根據美國哈佛醫學院(Harvard Medical School)的資料,FDA 在雷尼得錠檢測出 NDMA 的方法是透過高溫測試的,比我們人體的正常體溫高很多,所以無法套用在治療方法中。鑒於 FDA 還沒有公布針對雷尼得錠詳盡的檢測結果,所以官方沒有要求民眾停止服用雷尼得錠的處方,但希望大家提高警惕,並跟醫師商量討論是否繼續使用,因為在多數病況中,雷尼得錠只建議短期服用。 其他替代藥物和療法還包括:制酸劑(Antacids)、啡莫替定(Famotidine)、希美替定(Cimetidine)、氫離子幫浦抑制劑(Proton Pump Inhibitors,簡稱 PPIs)。民眾請注意,這些藥物需要經醫師准許才可使用,當然也要調整生活飲食,更能有效避免胃痛的發生。


健康樂活

中醫西醫怎麼選?了解科學實證與陰陽平衡的醫療差異

多數人生病看診通常都會先選擇西醫,它仰賴的是科學實證,相對的,中醫認為調正人體氣的流動和陰陽平衡才是痊癒的關鍵。事實上,兩者各有優缺點,身體不適時該怎麼選擇?不如利用兩者優勢相互輔助治療。本文將剖析中醫西醫的特色、差異,和適用的病症。 西醫針對生理症狀做治療 在西醫的世界,醫師會先觀察病人身體所呈現的外相和病徵,例如量體溫、血壓、體重,以及其他疾病可觀察的症狀,然後再以生理理論(Physiological theory)做出合理的解釋。按照西醫的邏輯,要研究人體疾病,就要去掌握現代病理學、生理學、微生物學、藥理學等醫學知識,小則細胞,大至身體系統,務必都要將其分析透徹。 換句話說,西醫診斷的目的在簡化疾病的大小細節,並找出生病或影響身體機能的原因,而藉由先進科技和醫療設備的輔助,讓再細微的異變都可以被發現。這種單目標導向治療法使分子辨識和細胞追蹤變得更容易,透過實證醫學(Evidence-Based Medicine,簡稱EBM)除去生病症狀,且由於它的效果迅速,對正處生命危急的病人來說非常重要,適合用於傳染病、急性病,以及創傷照護,治療方式如服用抗生素、免疫抑制劑、化療及手術等。 中醫相信器官互通和陰陽平衡 有別於西醫的症狀式治療,中醫會針對該個體的生物系統(Biosystem)和免疫系統做剖析,在中醫的觀念,每個人的身體系統和器官都是互通,且相互依賴的,這包括肢體、情感、心靈的健康,這也是為什麼有些人認為中醫是種整體療法(Holistic therapy)。 西醫與中醫最大的不同,就在其使用的診斷工具,西醫以免疫系統為指導方針,像是免疫分型(Immunophenotyping)及追蹤免疫反應,中醫則遵照「陰陽五行」(Five element theory)理論,以及人體氣的流動,不過,雖然中醫已有超過2千年的歷史了,它在科學實證上,仍有些爭議。 不過,對信仰中醫的人來說,比較少有副作用是一大優點,他們相信只要人恢復了陰、陽和氣的平衡,身體自然會痊癒,所需做的僅是好好調養身體,包含給予特定的草藥、食物療法、針灸(Acupuncture)等。 另一個中醫與西醫不同的特點是,因此即使是罹患同一個疾病或病毒,以中醫的治療方式來說,不同的人也可能會有不同的治療方式,相較於西醫針對症狀的標靶藥物治療取向,中醫或許更講究個人化醫療(Precision medicine)。 (同場加映:氣多氣少都不妙~簡單4招補氣剛剛好) 中西醫雖不同但能互補 另外,中醫和西醫對於疾病有不同的看法,中醫認為疾病是因為病人的體內失衡所致,比起西醫會說「得到疾病」,中醫認為疾病是患者體內的一部分,甚至有的也不使用「疾病」這一詞。在中醫理論中,所謂生病只是身體機能的失衡或不調,恢復身體系統的平衡才是治療的核心目標。 西醫會針對身體細胞和化學成分等做分析,中醫看的則是身體細胞的能量,所以,與其比較哪種治療方法較好,不如融合西醫的實證醫療以及中醫的個人化醫療,相信大家都可以得到最好的治療。


健康樂活

車禍別驚慌!確保安全再報警拍照

交通事故幾乎天天都在上演,根據台灣內政部警政署 108 年的統計,去年有 149 人於車禍發生後 24 小時內就死亡,傷者人數則則約有 5 千人。發生事故的當下,肇禍者往往會不知所措,若看見家人或有人倒在血泊中,也許真的不知道如何應對,甚至選擇逃跑而構成「肇事逃逸罪」。 開車路上狀況多,有時不一定是誰對誰錯,因為交通事故一旦發生了,任誰都有可能遭殃,所以建議新手不要一個人開車,萬一意外真的發生了,至少身邊還有人陪你一起面對。以下列出遇車禍後你需要做的兩件事,開車不要急,大家謹記安全第一! 先確保自身和乘客安全 發生車禍後,會有各種負面情緒相當正常,但此時此刻你更需要靜下心來,明白比起發脾氣或恐慌,首要任務是確保自己和車上乘客的安全。若身體並無大礙,請在下車時注意車流,接著在車後方放置警示物,防止車陷入被追撞的危險。 如果身體不幸被困在車內,請依然戴好安全帶、開啟雙向燈,接著打電話給警察告知你的位置和狀況,靜待救援。在這段期間,你可以做深呼吸幫助自己放鬆,保持心情平和,避免陷入恐慌或焦躁的情緒。 (同場加映:上路前好不想塞車!5撇步讓旅途愉快) 下車拍照取證不需理論 面對輕微車禍,在自身活動無虞,並且在車後擺放完警示標誌後,請報警並拍照取證,照片最好包含車損、車牌號碼、雙方車輛相對位置和道路標線,以利釐清事故責任,再將車移至路邊,避免後方塞車。 你可以下車跟對方確認彼此的狀況,或留下聯絡方式,但請不要和對方理論或吵架,等警方到場再處理。有必要的話也可以錄下你們的對話,這有利於警察報案和保險索償的程序。 最後要注意,即使當下沒有發現受傷,也不能掉以輕心,若出現暈眩或覺得不舒服,請不要自行開車回家,搭乘計程車或請家人載才能確保安全,當然別忘了在之後向專業醫師確認身體狀況。


健康樂活

健不健康看額頭 剖析5個額頭健康警示

人體不同的器官都能反映出其身體狀況,像是腸胃蠕動會放屁、喝碳酸飲料或酒精會打嗝,而我們的額頭其實也小有貢獻。以下舉出 5 種額頭健康警示,但由於每個人的情形可能不太一樣,任何問題請向專業醫師詢問,至於不喜歡被說額頭很大的女生,真的沒什麼好在意的,大額頭可以做多樣造型變化,額頭大才值得驕傲啊! (同場加映:放臭屁好尷尬~可能是健康警訊) 1. 大額頭易患乳糜瀉 美人尖髮脫落要注意 根據一項有趣研究,額頭高大的人患有乳糜瀉(Celiac disease)和麩質不耐(Gluten sensitivity)的比率會比一般人高。由於額頭易於觀察,所以能省下診斷症狀所需的時間。該研究將人的臉劃分成 3 個區塊,而如果額頭的部分相對比較大,則可能提高乳糜瀉和麩質不耐的風險。但由於其研究對象只侷限於地中海地區民眾(Mediterranean),因此還需要更多的調查來佐證。 另外,也要注意美人尖(Widow’s peak)部位,意指髮際中間下方「V」字形突出的位置,一旦發現其髮線脫落,可能是甲狀腺功能低下(Hypothyroidism)或橋本氏病(Hashimoto’s disease,又稱慢性甲狀腺炎)的徵兆,而若察覺額頭及外圍眉毛的 1/3 掉髮了,象徵低甲狀腺功能。 (同場加映:甲狀腺功能低下~飲食請吃這4類) 2. 額頭貫通器官排毒 痤瘡排出體內毒素 臉部長痤瘡(Acne,也稱青春痘/面皰/粉刺)很惱人,我們通常會聯想到壓力、飲食習慣、過敏反應,或骯髒的手不經意碰觸到臉造成細菌感染。按照中醫的說法,額頭是貫通身體器官重要的排毒部位,包括像肝、腎、膽囊、膀胱。 換句話說,額頭上的痤瘡和粉刺是另一種身體排毒機制,可以把多餘的荷爾蒙和毒素都排出體外,同時它也能作為負面情緒的「出口」,常常生氣或焦慮的人小心痘痘找上來囉! (同場加映:痤瘡是什麼?5種常見的種類及治療方式) 3. 額頭有深皺紋 心血管風險高 臉上出現皺紋是老化的正常現象,但根據國際非營利組織美國科學促進會(American Association for the Advancement of Science,簡稱 AAAS)的資料,額頭有很多深皺紋的人,患上心血管疾病(Cardiovascular disease)的可能性較高,其他可留意的症狀還包括:男性型禿髮(Male-pattern baldness)、耳垂皺褶(Earlobe crease)、黃斑瘤(Xanthelasma)。 該研究採納 3,200 位健康的上班族,並以額頭上皺紋的數量和深度為基準,年齡層分別為 32 歲、42 歲、52 歲、62 歲,經過 20 年的長期觀察,排除 233 位參加者因個別原因去世,調查結果顯示皺紋愈多,心血管致死風險愈高,而無皺紋者與最多皺紋者的差異約可達 10 倍。 即便如此,單憑觀察皺紋來診斷心血管疾病仍是不夠的,它只能作為一個參考指標,血液檢測才是必要的方法。此外,均衡飲食和規律生活才能減低疾病的危險。問及皺紋和心血管疾病的關係,法國土魯斯大學醫療中心(Centre Hospitalier Universitaire de Toulouse)職業健康系所副教授尤蘭達.艾絲奎蘿(Yolande Esquirol)解釋,關鍵原因可能包含氧化壓力(Oxidative stress)和膠原蛋白(Collagen)變化,因能引起動脈粥樣硬化(Atherosclerosis),加上額頭的血管比較細,所以會對這些血斑塊較敏感,進而產生皺紋。 (同場加映:心血管疾病很要命!10招教你護心臟) 4. 額頭靜脈突出因壓力 但要小心顳動脈炎 額頭有靜脈突出一般來說不是什麼問題,靜脈會受到壓力而膨脹,在身體任何部位都可能發生,且因家族遺傳因素,以及隨著年紀老邁及皮膚老化,會使靜脈看起來更大,像是在額頭中間、太陽穴(Temple)、臉部兩側。 其中,最常見的靜脈突出情況,則是因為頭部和頸部承受了壓力。好比說,頭皮、下巴及肩膀肌肉緊繃而導致的緊張性頭痛 (Tension headache),其他狀況還有像打噴嚏、大笑、哭泣、喊叫、嘔吐、運動。 另要小心顳動脈炎(Temporal arteritis,又稱巨細胞動脈炎),這是一種血管炎(Vasculitis),會造成太陽穴靜脈突出延伸至額頭中間,其他症狀包括:頭皮腫脹、搏動性頭痛、太陽穴和嘴巴痠痛、視覺模糊或複視(Diplopia)、沒食慾、發燒、出汗。  (同場加映:久坐不動恐血栓!深層靜脈栓塞這樣防) 5. 減肥懷孕靜脈也突出 曬太陽過長有蛛網紋 如果你正在減重或減肥,請留意鏟肉後靜脈可能會突出,這是因為少了體脂肪,靜脈自然會顯而易見。同樣的,皮膚變稀薄也會出現相同的情況。血壓與荷爾蒙的變化也會導致靜脈突出,孕婦請注意,當體內黃體素(Progesterone)使子宮內膜變厚,膨脹的血管看起來就像變大了。 倘若你經常曝曬於太陽下,雖然靜脈會藉由膨脹,來調適身體溫度,但時間過長仍會傷及細胞組織。你或許曾看過,靠近皮膚表面的靜脈呈破裂的細血管,這叫做蜘蛛網狀靜脈曲張(Spider veins,又稱蛛網紋),且可以發生在身體任何部位,顏色一般呈細微的紅、藍或紫色線條。


健康樂活

握手禮儀你懂嗎?小心別採這5大地雷

握手是日常生活中一種常見的非語言溝通行為,其目的就是要在談話前釋出最大的誠意,告訴對方你是值得信任的,尤其在重要的社交場合中,像是國家領袖之間的會面,更是引人注目的焦點,馬虎不得。這短短幾秒看似簡單的動作,其實大有學問。許多研究都證實,握手能夠提升隨後互動的品質,並產生更高的親密度和信任。手握對了,不管是在工作還是日常生活上,都能成為你交友的利器。以下分析5種最惹人厭的握手方式以及如何正確握手,讓你握手不踩地雷,都成為懂禮儀的社交高手! 握手禮儀5大地雷 死魚式握手(The Wet Fish):這類握手會讓人覺得你性格柔弱,無主見。伸出來的手軟趴趴的毫無力氣,連搖動一下的企圖都沒有,且摸起來冰冷濕黏,不舒服。這可謂最糟糕的一種握手方式,往往在交談還沒正式開始前就毀了它。避免手摸起來濕冷,建議不要用慣用手拿飲料,尤其是冰的飲料。 輾壓式握手(The Crusher):強而有力的握手,會讓人覺得你是個有自信的人,但用力過頭,捏得對方手發痛就不太恰當,反會讓人覺得你侵略性過強,誤以為你是個爭強好勝的自大的人。 主導式握手(The Dominant):這是指握手時掌心朝下,而這種類型的人較強勢,習慣處於主導地位。當你掌心朝下時,等於強迫對方以掌心朝上的順從姿態回應。另一種版本則是「扭轉主導型的握手法」,先是直直伸出手,等到握住的那一刻再立即轉向,取得上風。如果你碰到以上情況,建議你可以向左走一步,這樣可迫使對方自然伸直雙手。 推拉式握手(The Push-and Pull):這類握手若做得恰當能展現剛好的熱情,增加親切感,還能讓對方放鬆,其中訣竅在水平式的推拉,但切勿過度用力,同時也要確保對方和你一樣熱情,不然氣氛會變得有點尷尬。單向的拉式握手(Pull)則是把對方的手拉向自己,這可能會使對方身體失去平衡,這種刻意拉近彼此之間距離感的方法,反會讓多數人感到壓力和不舒服。 雙手摺疊式握手(The Double-hander):這種握手原旨在展現關心,用兩隻手幾乎完全包住對方的手,向對方保證他們可以信任您並向您傾訴,好讓對方感到舒適和放心,也因此被稱為「手套式握手」(The Glove)。除了包覆對方的手以外,另一隻手也可能會放在對方的手腕、手臂、肩膀,甚至是脖子上!由於此舉特別常見於政治人物會面的場合,又因此被稱為「政治之握」。若用於初次見面的人或還不是很熟的朋友,恐只會引起反效果,讓對方產生懷疑和害怕的心。 美國總統川普(Donald Trump)與法國總統馬克宏(Emmanuel Macron)。2017年法國愛麗舍宮(Elysée Palace) 正確握手注意事項 握手時請留意力道的拿捏,握太緊會使人產生抗拒,握太鬆則會讓人感到被拒絕,握的力度要恰好,才能得到彼此的尊重。在工作職場中,不管男女都應給予同樣力道的握手,不要因為體恤對方是女生而輕握,這反而會傷及她的自尊。 另外,握太快或握太久都是大扣分,前者會讓人覺得被敷衍和不禮貌,後者則過於渴望,可能會嚇壞對方,握手建議控制在兩秒即可,太久挖往往只會造成他人的不舒服。 正確握手標準步驟 在現實中,握手並沒有所謂的公式,但一般上可考量幾點: 抬頭挺胸 一定要站起來 眼睛平視對方 使用右手握 手掌垂直、掌心平坦 微笑 叫對方名字或問安 互碰拳頭嚴格來說,這不算是握手,但它仍是一種非語言的社交互動,非常適用在好朋友和閨蜜麻吉之間,而只要做對了,貞的會讓彼此都感到很自在。 另有一種握手方式,它任由對方的手抓住自己的手指,這體現出被握者的自卑和缺乏自信,但也有可能代表他很隨性,並不理別人怎麼看他,可以自在做自己。


健康樂活

動物世界大學問 從牠們學這3個價值觀

每一次去動物園或是在家看著國家地理頻道時,想必我們心中自然會萌生溫馨、療癒的感覺,有養過狗或貓的人可能更能體會。但除了心動和可愛,動物世界還有很多值得我們學習的人生功課,像是團隊建立(Team building)精神等,而身為萬物之靈的人類,在保護牠們的同時,其實我們同時也在效仿動物的本能,以下舉出從動物世界可學到的3個主要價值觀,對戶外教學來說,這可說是很棒的教育素材呢! (同場加映:有一種父愛叫獅子王!學5個好爸爸原則) 1. 動物真的有感情 獸性背後是父母愛 人往往會把肉食動物的野性汙名化,將其一概視為「獸性」,意指只憑自身感覺和慾望行動者,其眼中看的盡是自己的益處,不會有愛牠的情感因素,在今天的社會,則暗喻那些為滿足自己對性的慾望,而侵犯他人身體者。 但真相可能並非如此,我們看作的「獸性」,對動物而言,那是為保護其小孩、給家人溫飽的唯一方法。我們都只看見獅子嘶咬獵物,而忽略了牠彰顯父愛及母愛的那一面。愛情並不是人類的特權,您在電視節目中看過母獅舔撫幼獅的畫面,就是動物表達愛的方式之一,其他的例子還包括像海豚呼叫彼此、大象撫慰傷心同伴等等。 若是家裡有養毛小孩,可以讓孩子多與貓狗玩耍互動,不但能培養同理心,還能助於其社交發展與責任感。因為孩子能學習如何照顧牠們並一起成長,養寵物對小孩的健康絕對是大加分! (同場加映:請放手!別當直升機父母害慘小孩) 2. 彼此相互需要 7種動物團隊精神 人和動物都活在不同的生態系統(Ecosystem)裡面,而隨著生態環境的變化,生活在其上的動植物也會受影響。舉例來說,當池塘的水源被汙染,造成水藻慢慢死去,以水藻為主食的魚類就會因缺乏食物也漸漸死去,進而影響食物鏈中的其他消費者,引致該生態系的生存危機。換句話說,動物與動物之間需要彼此才得以繼續活下去,尤其對有些動物而言,這就是牠們生來倚賴的生活方式,以下將帶您一一介紹。 蜜蜂:僅次於螞蟻,蜜蜂算是昆蟲界團隊合作的模範生,就以一個蜂巢為例,至少也住著6萬隻蜜蜂,而每隻蜜蜂都有牠特定的工作內容。從這就可以看出一個群體的高系統性和責任感,只有確保工作分配得宜,才能提升工作效率。 加拿大雁:說到這群動物,任誰都會聯想到其著名的倒「V」形陣容,但別以為前面帶頭的就是領袖。由於需要長久飛行,所以牠們有輪班制度,讓飛累的領頭休息換人做。這也凸顯領導交接的重要性,不應該讓一個人扛起所有責任,每個成員都要學習付出和照顧彼此的需要,這對團隊才是健康的。 海豚:也許您知道海豚有很高的智商,但不僅如此,牠們還很懂得溝通,不管是呼叫聲,或是尾巴拍打,都為保護團隊而行動,同時拉近彼此的連結。 狼群:狼會透過叫聲向同伴呼求幫助,但不僅如此,科學家也相信,它也象徵情感和友誼,當狼群一起吼叫,這對於堅固士氣有很大的效果。 斑點鬣狗:跟人猿一樣,當一群斑點鬣狗聚在一起,牠們就擁有能解決問題的聰明智慧。一個人不行,但有同伴在一起時,任何困難都不再是問題了。 黃頭鷺:有的動物可以依靠其他動物共存,這種關係稱之為互利共生(Mutualism)。舉例來說,黃頭鷺會棲息在牛或其他吃草的動物身上,以其身上的寄生蟲為食,使牛不會被蟲子所傷害。 虎鯨(又稱殺人鯨):深藍海洋中,虎鯨可是很有名的捕獵者,但您可能不知道,牠們的團隊合作也是一流的,不管事獵捕還是育兒。成年虎鯨會以身作則,陪伴孩子一起捕獵,直到孩子學會了獵食的技巧。 (同場加映:權威式教育!3招教出獨立自律小孩) 3. 年老動物領頭走 聆聽是最佳利器 在動物王國,敬老尊賢對於生存而言非常重要,這和我們耳熟的「家有一老,如有一寶」是一樣的道理。年長代表經驗豐富,可以避免團隊陷入危險,以大象為例,牠們會讓老象做群體行動的領頭者,因為比起年輕的象,年老的象可以更準確地預知乾旱或災難臨到。 此外,聽覺是動物最有利的武器,有時更是躲避天敵的唯一方法。雖然人類無法聽到很細微的聲音,但我們可以學習動物在做出行動前先專心傾聽的習性,這有助於冷靜的分析能力,不會因為粗心大意出差錯。要說人最該向動物學的功課,那就是活在當下,且活得簡單,動物不會花心思去想明天的事,而是自在地享受今天的美好,若仍沒有頭緒,只要去觀察貓一天的日常,您大概就能體會何謂「慢生活」了。


健康樂活

麻醉藥物「吩坦尼」介紹:藥物及貼片使用原則

Netflix上線的台灣影集《誰是被害者》中,不斷提到麻醉藥物吩坦尼(Fentanyl),根據台灣衛生福利部食品藥物管理署的統計資料,民國 91年至 103年間,國人的吩坦尼使用量成長 2.2 倍,其中以貼片的使用量為大宗。吩坦尼貼片藥效長達 72 小時,是一種經皮吸收(transdermal)的類鴉片止痛劑,不過吩坦尼屬於二級管制藥物,注射過多會導致死亡。因此,本文將介紹貼吩坦尼貼片及藥物使用的相關注意事項。(同場加映:用不好變毒品!麻醉止痛藥使用與分類) 吩坦尼貼片使用6大原則 衛福部的資料顯示,曾有病患使用吩坦尼貼片緩解疼痛後,將使用過的貼片任意丟進家中的垃圾桶,造成家中小孩誤用吩坦尼貼片而死;也有病患因為吩坦尼貼片的黏貼部位靠近熱源,使得貼片溫度上升造成人體吸收增加,最後發生藥物過量致死的慘劇。因此食藥署呼籲,使用吩坦尼貼片須遵守六大原則: 請不要任意更改劑量並維持貼片的完整性,不可剪開或破壞貼片後再使用,因為切割貼片會破壞藥效。 使用前先用清水清潔皮膚,不能使用肥皂、潤膚油、乳液或任何其他會刺激皮膚的物質,避免影響皮膚通透性。 使用時,貼片應貼於腰部以上、清潔乾燥的皮膚,最好是無毛髮生長的區域,但不可貼於傷口處。 避免貼有吩坦尼貼片的部位靠近高熱的環境,以免產生藥物過量致死等副作用。需要特別注意的是,使用者發燒也會促進藥物吸收,所以有發燒症狀請告知醫師,醫師會視情況調整貼片的使用。 移除貼片後,新的貼片與前一片要貼在不同的位置。而同一部位的皮膚必須相隔數日,才可再使用一片新的貼片。 病人需將使用情形寫在使用紀錄表上,並將使用過或是未曾使用過的貼片,連同使用紀錄表繳回醫院或藥局,不可隨意棄置。   吩坦尼藥物服用方式 吩坦尼屬於處方藥物,有很多種服用方式,主要可以分為下列七種: 透皮貼劑:讓病人貼在身上吸收,也就是前文提到的吩坦尼貼片。 片劑或錠劑:由藥物和輔料製成,口服用。 舌下錠劑:放在舌頭下溶解服用。 舌下噴劑:將藥劑噴在舌頭下。 口腔含片:病人將含片含在口中,直到含片溶解。 鼻噴劑:將噴劑噴入鼻腔吸收。 注射:由醫護人員負責注射。 吩坦尼藥物副作用及禁忌 根據衛福部的文獻,吩坦尼的止痛效力比嗎啡高 50~100 倍,因此常用於手術麻醉、癌症末期、重度疼痛或慢性疼痛的病患。和其他藥物一樣,吩坦尼也有副作用,常見的包含噁心、嘔吐、便祕、暈眩、嗜睡、多汗、頭痛或食慾差,通常這些副作用只會持續幾天或一、兩個星期,如果變得更嚴重就要尋求醫師協助。較嚴重的副作用,例如血壓降低、腎上腺功能不全(adrenal insufficiency)、雄性激素缺乏(Androgen deficiency),甚至引發呼吸抑制症狀,可能導致病患死亡。此外,吩坦尼是類鴉片止痛劑,就像毒品一樣會使人上癮,症狀有呼吸急促、心跳加快、瞳孔放大(dilated pupils)或焦躁等等。 有些醫師會視病人體質,配合其他藥物、維生素或草藥讓病人服用。請記得,如果您正在服用吩坦尼,或是使用吩坦尼貼片,在服用其他藥物之前,都請記得請教醫師,確認可以搭配再服用。以下列出兩種不可以和吩坦尼合併服用的藥物: 丁丙諾啡(Buprenorphine,或稱丁基原啡因),市面多以「速百騰」為名販售。如果此藥物和吩坦尼一起服用,可能會出現戒斷症狀(withdrawal symptoms),或是降低吩坦尼的藥效,不過也有兩個症狀一起出現的可能性。 憂鬱症(Depression)藥物,例如單胺氧化酶抑制劑(Monoamine oxidase inhibitor),一起服用可能出現焦慮、幻覺、呼吸變慢或昏迷等症狀。 少一份毒品,多一分健康;吸毒一時,終身危害。 ※ 戒毒諮詢專線:0800-770-885(0800-請請您-幫幫我) ※ 安心專線:0800-788-995(0800-請幫幫-救救我)


健康樂活

用不好變毒品!麻醉止痛藥使用與分類

Netflix上線的台灣影集《誰是被害者》中,不斷提到的麻醉藥物吩坦尼(Fentanyl),根據台灣衛生福利部食品藥物管理署,是屬於2級管制藥品,醫學上屬於鴉片類止痛藥(Opioid analgesics),多為靜脈注射。但我們日常生活中就醫中可能碰到的麻醉方式、麻醉止痛藥物以及這些藥物的分類又為何,本文將為您介紹。 (同場加映:麻醉藥物吩坦尼~藥物及貼片使用原則) 4大主要麻醉方式 一般來說,手術或療程中會使用到麻醉方式共分成4類:全身麻醉、半身麻醉、鎮定和局部麻醉。主治醫師會和麻醉師討論病人適合什麼類型的麻醉方式,並且詳細向病人解釋,有的時候病人還可以選擇自己要使用哪種麻醉方式。以下就分別介紹這4種麻醉方式: 全身麻醉(general anesthesia):全身麻醉過程中,病人不會有任何意識或感覺,醫師可能會藉由氣管或面罩,讓病人吸入麻醉氣體。全身麻醉常見的副作用是在睡意退去之後,有些病人可能會喉嚨痛(sore throat)或噁心(nausea)。 半身麻醉(regional anesthesia):最常見的半身麻醉分別是腰部麻醉(spinal anesthesia)和硬膜外麻醉(epidural anesthesia)。這2種麻醉方式多半是用於生產手術或是骨科手術,例如膝關節及髖關節置換手術。 鎮定(Sedation):又稱監測麻醉(Monitored Anesthetic Care, MAC),通常是透過靜脈注射(IV),讓病人放鬆、昏昏沉沉睡去。 局部麻醉(local anesthesia):大多是利用針筒注射利多卡因(Lidocaine),麻痺病人身體的一小部分。如果臨床只有進行局部麻醉,通常是用在縫合傷口或是填補蛀牙上,但如果搭配鎮定則是進行門診手術(minor outpatient surgery),這指的是不用留院觀察的小手術,這樣的小手術,在復原期間會注射局部麻醉幫助舒緩疼痛。 麻醉止痛藥3大類 根據美國疾病管制與預防中心(Centers for Disease Control and Prevention,簡寫CDC),2018年共有67,367人因藥物過量而死亡,其中鴉片相關的藥物過量死亡就佔了69.5%,達46,802人。而台灣衛生福利部食品藥物管理署,則根據藥品的習慣性、依賴性、濫用性及社會危害性程度,分成4級管理,醫師若是要開1~3級的管制藥品時,需要再另外開一張「管制藥品專用處方箋」,而且一般人服用管制藥品必須遵從醫師指示,如果自行改變用藥方法,除了對身體有不良副作用,還有可能成癮無法戒除。也因此,醫師在開藥前必須做疼痛評估,再決定用藥的類型和劑量。 (同場加映:「痛」不會說謊!10種疼痛量表看這裡) 根據國家衛生研究院公布的《癌症疼痛處理指引》,止痛藥大致分成3類:非鴉片類、弱鴉片類及強效鴉片類,以下分別介紹。 非鴉片類藥物:包含非類固醇消炎止痛藥與乙醯胺酚(Acetaminophen),通常是用來治療及舒緩體感性疼痛,且多為口服用藥,除非病人沒辦法口服,醫師才會採取直腸塞劑或靜脈注射的方式給藥。如果這類藥物沒有效止痛,醫師才會選擇使用麻醉性藥物或鴉片類止痛藥物。不過除了乙醯胺酚,這類藥物會抑制血小板作用,因此不適合容易出血或是有凝血障礙的病患。 D類藥物:雖然都是鴉片類藥物,但也有強弱性之分。強效的多指世界衛生組織(World Health Organization,簡稱WHO)的第3階段止痛藥物,包含吩坦尼和嗎啡(Morphine);弱效則是2階段止痛藥物,包含可待因(codeine)和曲馬多(tramadol)。鴉片類的藥物不論是給藥的時間間隔和劑量都依藥物不同而定,不過醫師都要特別注意,避免病人對藥物產生生理依賴和成癮。另外,和其他藥物一樣,鴉片類藥物也有副作用,例如便祕、噁心及嘔吐,甚至是神經系統副作用和呼吸抑制,少見的其他副作用還有口乾、尿液滯留、皮癢症等。 其他藥物:根據國家衛生研究院公布的《癌症疼痛處理指引》,其他藥物又分為類固醇和雙磷酸鹽(bisphosphonates)。類固醇大多應用在神經病變性疼痛,以及骨頭、內臟轉移的疼痛,然而長期使用類固醇會影響免疫系統、位腸道及中樞神經。雙磷酸鹽在癌症治療上則集中於骨轉移併發症的治療或預防,例如氯膦酸(clodronate)、裴米卓耐特二鈉(palmidronate)和唑來膦酸(zolendronate)。 少一份毒品,多一分健康;吸毒一時,終身危害。 ※ 戒毒諮詢專線:0800-770-885(0800-請請您-幫幫我) ※ 安心專線:0800-788-995(0800-請幫幫-救救我)


健康樂活

正常體溫37度?發燒體溫標準受部位影響

新冠疫情延燒,其中一個典型症狀是發燒,世界各地也都不敢大意、戰戰兢兢地量體溫,落實初步篩檢。不過,您是否曾在量體溫時想過,為什麼大家常以攝氏37度作為正常體溫?隨著健康知識普及,我們了解其實體溫的測量標準會依部位不同而有所落差,沿用100多年的37℃基準,其實後來也略有調整,關於體溫的大小事,讓Hello醫師接著告訴您。 正常體溫實際上低於37度 人體正常體溫為37℃的說法,來自 19 世紀的一位德國醫師,觀察並測量超過 25,000 位患者所得出的正常體溫值。不過近年逐漸減少採用此標準,原因有以下三點: 女性的體溫容易偏高、年輕人的體溫也較年長者高,而且體溫高低也與基礎代謝率(Basal Metabolic Rate, BMR)有著密切關係。由此可見,體溫不僅因人而異,也受到其他因素影響。(推薦使用健康小工具-BMR / TDEE 計算器:計算基礎代謝率、每日消耗總熱量) 體溫會不斷地因環境或身體狀況而不斷變化,而白天因日照和活動較多,通常體溫會較高。 2020 年的一份研究指出,人類在過去 157 年間,平均體溫不斷下降,據這份研究報告顯示,最新的標準體溫,可能較接近華氏97.5度,約為36.4℃。 人類是恆溫動物,體溫維持一定的範圍內,能讓人體各細胞和代謝反應更有效地運作,並避免體內外的病菌孳生。體溫無論過高或過低,都會使人體運作出現異常。 (同場加映:更年期女性更怕熱?荷爾蒙熱潮紅作祟) 氣溫低於體溫卻熱到不行?因為人體不斷在排熱 不曉得大家是否曾困惑,氣溫明明都比體溫低了很多,為什麼還會覺得熱?不是說大約37℃是正常體溫嗎?但是在氣溫30℃、體溫37℃的狀況下,一般人都會覺得相當炎熱。會有這種情形,其實是因為人體不斷在製造熱能,就像汽車引擎一樣,人體運作需要能量,小至眨眼等肌肉使用、消化食物或甚至心臟跳動等生理作用都需要能量, 而產生能量的過程中,也不斷製造了熱能,因此在溫暖的氣溫下,人體需要不斷散熱,以維持恆定的體溫,這些散熱機制包括體表血管擴張、排汗和呼氣等。 幾度算發燒?參考衛福部最新標準 如前述,體溫的正常範圍會因人而異,有些人的體溫會偏高或偏低,如果定時測量的溫度變化不大的話,大多屬於正常,建議休息一陣子後可再測量,結果會較準確,因為當下的氣溫、或是其他生理因素都會造成體溫的起伏。 在疫情全球流行期間,理解體溫的正確測量方式、以及不同的發燒標準相當重要。衛福部解釋,發燒的定義為中心體溫≥ 38℃、37.5℃~38℃可能輕微發燒,最接近中心體溫的部位為肛溫或耳溫,其餘部位容易因皮膚血管收縮而有些微誤差,因此標準會較38℃低約1℃以內,更多詳細內容可參考衛福部食藥署的「藥物食品安全週報」。以下簡單說明各部位的發燒測量標準,如果有發燒疑慮,請配戴口罩前往醫院尋求醫師診斷治療。 額溫:>37.5℃ 耳溫:>38℃ (介於37.5℃~38℃可能輕微發燒,建議由醫師進一步診斷) 口溫:>37.5℃ 腋溫:>37℃ 肛溫:>38℃

ad icon廣告
ad icon廣告
ad icon廣告

醫師陣容

Hello 醫師的醫師陣容由專業醫師與各領域醫學專家所組成,協助審閱網站內容並即時分享專業領域新知。

我們的專業團隊除確保醫學相關內容之正確性,並引用最新研究和可靠資料來源參考,提供高度專業、內容豐富之健康訊息。

Hello 醫師與合作之專業醫師團隊,將不斷致力於提供實用可信賴的健康新知;在健康的路上一路陪伴並守護您,一起邁向健康富足的人生。

 

看更多合作醫師
探索
健康小工具
我的健康紀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