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知識/常識

預防勝於治療,想避免成為醫院常客,就從生活中落實健康理念。此分類包含各種健康相關知識,帶你從各領域來了解如何讓自己活得健康。

基礎知識

健康知識/常識

坐著不動就會抖腳... 竟然因為這6原因

您可能看過,有的人坐著坐著,腳就開始微微地抖了起來,尤其是現在的人,很容易長時間坐著不動,例如上班在電腦前坐整天,搭捷運或公車也坐,回家滑手機或追劇更是坐著。雖然抖腳不是件壞事,但畢竟觀感不佳,也會給人不穩重、緊張、沒自信的感覺,以下就來了解6個坐著抖腳的可能原因。 1. 抖腳只因無聊解悶 一般來說,抖腳給人的感覺就是無聊和無趣,然而,它其實是身體的自然反應,透過抖動腳,久坐所累積的壓力可以得到釋放。規律性抖腳也可能屬於一種動作抽搐,有的抽動是短暫的,有的卻會衍生出像妥瑞氏症(Tourette syndrome)的症狀,包括臉部和舌頭反覆地抽動。 2. 抖腳為提高專注力與效率 當專注在一件事情時,有的人會無意識地抖動腳,但這和無聊時的抖腳不同,它能避免腦部受其他因素的干擾,提高其工作效率。美國4所大學於2015年針對注意力不足過動症(Attention deficit hyperactivity disorder,簡稱ADHD)的小孩做研究也指出,這種重複性的動作,有助於提升孩子的集中力和專注力。 3. 抖腳在焦慮時可紓壓 一個人在緊張或焦慮之下,身體自然需要一個管道去平衡壓力和情緒,而比起吶喊或奔跑,抖腳是社會普遍較能接受的減壓方式。另外,在焦慮中抖腳通常和社交恐懼症(Social Anxiety Disorder,簡稱SAD,又稱社交焦慮症)有密切的關係,因為焦慮啟動了某種程度的危機意識,因此身體在受威脅的環境中,會變得更敏銳,您會感受到心率和呼吸加快,這種生理現象就叫「打或逃反應」(Fight-or-flight response)。 4. 抖腳是因咖啡和酒的刺激與反彈 早上一杯咖啡能達到提神的效果,但喝多了容易讓人焦慮,就像安非他命(Amphetamines)這類的興奮劑,會產生頭暈、顫抖、失眠等副作用。重度喝酒的人也要注意,若您平常有大量喝酒的習慣,然後突然不喝了,身體就會出現反彈的症狀,包括噁心、嘔吐、頭痛,以及幻覺,這也被稱為酒精戒斷症候群(Alcohol Withdrawal Syndrome,簡稱AWS)。 5. 抖腳的家族遺傳機率高 抖腳也有可能是來自於家族遺傳,如果父母其中一方有原發性顫抖症(Essential tremor)的基因病變,其小孩就有可能出現抖手和抖腳的症狀。至今,科學研究中並未找到造成此症狀的確切因素,但學者相信它也許和特定染色體的基因座(Locus,基因在染色體上的位置)有關。 6. 抖腳是因為有不寧腿症候群 不同於一般的顫抖,患有不寧腿症候群(Restless Leg Syndrome,簡稱RLS,也稱下肢靜止不能症)的人,會有股想要移動腳的衝動,它是一種沒辦法被控制的心癢感覺,較多發生在中年之後,且常在晚上發作。對此,美國約翰霍普金斯醫院(Johns Hopkins Bayview Medical Center)神經學教授理查德艾倫(Richard P. Allen)解釋,不寧腿症候群病人只有透過抖腳,才不會感到疼痛和不舒服。

看更多 健康知識/常識 相關文章

健康知識/常識

你可能缺了點鎂!補充關鍵營養,緩解焦慮穩定自律神經

一位工作規律的國小老師來求診,自己並不認為生活有壓力或操勞的問題,但是她卻每天都覺得疲憊,晚上卻又睡不太著,週而復始始終無法改善疲勞感,這種不知為何而來的疲倦,就類似自律神經失調的症狀,這似乎是現代人常見的毛病,該如何改善?功能醫學專家許崇恩醫師認為營養調理是關鍵之一,這也是很多人不知道的觀念。 求診患者以失眠為大宗 許醫師表示,多數求診病患通常都超過 50 歲,但是 35 歲以上的也不少。其中最多人有的狀況是失眠,包含入睡困難、斷斷續續的睡眠、多夢,或是全身痠痛,忽然暈眩、胸悶、焦慮、憂鬱。 患者一般接受三、四次營養治療後,就能感到明顯改善,之後如果保養得宜,可能就不需要回診,或視情況維持一個月到三個月治療一次的頻率。 情緒不穩大多缺乏鎂離子 許醫師指出:「造成情緒不穩定有很多種原因,不過最常見的就是缺乏鎂離子」。(推薦閱讀:鎂的功效與作用:9種食物高鎂又健康) 當我們的壓力荷爾蒙升高的時候,就會加速消耗鎂離子並排出體外,缺乏鎂會使大腦容易焦慮、憂鬱,使病患更容易受到下一個壓力事件影響,然後更容易讓鎂離子流失,一直惡性循環下去。 當然,其他營養素如維生素 B 群或是維生素 C 也都可以幫助穩定情緒,也有研究指出維生素 D 可以幫助對抗憂鬱,不過關鍵在於每個病患的狀況不同,需要經過深入評估再做客製化的療程,比方說如果患者的憂鬱情形是由甲狀腺機能低下(Hypothyroidism)造成,那麼營養配方就會有所不同,舉例來說,就可以考慮補充硒來改善。(推薦閱讀:甲狀腺功能低下飲食大補帖!飲食請吃這4種) 值得一提的是,雖然硒不太會因為壓力而被消耗,但許醫師提醒,硒普遍存在於海鮮中,但是海鮮卻也含有汞,而這會造成硒被消耗掉。另外,硒如果補充過多也會有毒性,建議仍需要諮詢專業醫師。 硒是什麼? 硒是種可以幫助排毒和抗氧化的營養素,而這兩種功能需要透過酵素來執行,而酵素則需要營養素和微量元素的幫忙。你可能聽過「肝臟是解毒的器官」,這是因為肝臟具有很多的解毒「酵素」,而硒元素就具有幫忙排毒和抗氧化的酵素作用。 講到抗氧化,你可能也會聯想到許多營養素都跟抗氧化有關,像是兒茶素、維生素 C、白藜蘆醇等等,但是在治療上,必須根據已經有研究證明具有治療效果,並考量患者本身的情況來選擇。(延伸閱讀:抗氧化控血糖~火龍果的6大健康好處) 80 歲心衰竭患者 營養治療後能去公園運動 談到有沒有比較特別的治療個案,許醫師提到,有位特地從南部上來看診,已經 80 幾歲的婆婆,行走困難、需要人攙扶,心臟衰竭(Heart failure)的狀態很嚴重,但在打了三、四次營養點滴後卻有明顯好轉,可以自行去公園運動,現在可以維持不錯的生活品質。雖然心臟沒辦法恢復到以前的狀況,但是至少可以不用面臨臥床不起的狀態。 聽起來很神奇,其實該個案治療並沒有依靠什麼特殊靈藥,反而僅是鎂離子這樣常見又基本的營養素。許醫師表示,鎂離子不僅能幫助放鬆,還能幫助細胞製造能量。很多人認為心血管疾病就是等於心血管堵住,最終造成心肌梗塞(Myocardial infarction)。但有些研究指出,心血管堵住也不見得會讓下面的血管壞死。 許醫師說,細胞要活著主要是看能不能產生能量,就算這條河流被堵住,或是河水不夠(血液流通的不多)只要產能效率高,細胞就能活著。而心臟是大量耗能的一個器官,如果可以讓心臟很有效率的產能的話,就能很快改善症狀。(延伸閱讀:預防心血管疾病!4 大飲食原則保護心臟) 營養補充從維生素 C 和鎂開始 壓力大除了會加速鎂離子的流失,也會耗損維生素 C。研究發現,腎上腺中含有高濃度的維生素 C,而分泌腎上腺素則需要消耗大量的維生素 C,所以常常處於壓力、緊張的狀態下,我們的壓力荷爾蒙會大量製造和利用,進而造成維生素 C大量流失。 鎂或維生素 C 對於抗壓(緊張、焦慮)的效果相當不錯,不過有些人也擔心攝取過多的維生素 C 會造成腎結石(Kidney stones)。關於這個問題,許醫師認為風險很小,如果再加上鎂離子一起服用,可讓風險降低更多。 所以,如果大家覺得短期或長期壓力影響了自己的健康,甚至自律神經失調等等的症狀,許醫師也建議,不妨可以從鎂和維生素 C 開始補充起。 營養素的需求因人而異 許醫師提到,常規醫學通常會認為「需要的情況下再補」,但如果要以調整體質作為目的,有些人體內的細胞可能天生會比一般人需要更多特定的營養素才夠,因此需要個人化評估 一般來說,受自律神經失調所苦或是長期健康狀況不佳的人,可能腸胃吸收也不是很好,導致透過飲食攝取營養的效果不盡理想。對於這樣的人,採用靜脈營養療法取代從食物吸收,會比較快速見到效果。 同樣是治療失眠問題,但營養配方可能完全不同。有些診所可能會事先制定菜單,取名為類似「舒眠減壓針」之類的,進行一視同仁的治療,這本身不一定有錯,但學習功能醫學的許醫師比較要求自己以系統性生物學的方式,進行全人評估,考慮到許多層面的問題後,制定的配方內容才能精準有效。 因此,看似是同樣的症狀,但不一定是採用某種既定的方式來治療。舉例來說,上述心臟衰竭的婆婆,其實主訴是嚴重失眠(因為她不認為心臟衰竭有機會能改善),但許醫師考慮到她的心臟狀況,抓住這個重點治療,於是不論失眠、胸悶、心悸、頭暈、疲勞…等問題,都一起改善了。(推薦閱讀:減肥、掉髮、骨質流失?醫師解答女性常見營養問題) 功能醫學點滴 vs 常規醫學點滴 加護病房的點滴通常需要提供熱量,可能包含了蛋白質、脂質、葡萄糖等等,但是功能醫學所用的營養點滴則為零熱量,並非急重症的治療所用。 許多人會擔心營養點滴打久了會不會有副作用?許醫師表示,營養點滴只是將原本所缺乏的營養補回來而已,但並不會造成依賴性。重點在於良好的飲食和生活習慣,如果長期只透過注射靜脈營養,而沒有透過進食的話,腸胃會退化,也可能使其他器官的功能變差。 功能醫學專家:許崇恩醫師 現任:日本元氣診所 院長 專長:營養點滴、科學養生、預防衰老 經歷: 美國功能醫學院完訓醫師(AFMCP+APMs) 林口長庚醫院 醫師 鍾馨診所 美容與抗衰老醫師 百善健康事業股份有限公司 創辦人 林口長庚整型外科異體複合移植中心 研究醫師 日本元氣診所粉絲專頁 |日本元氣診所官方網站|許崇恩醫師的養生下午茶


健康知識/常識

免疫失衡導致脹氣、便祕、腹瀉!補對營養改善免疫力

免疫力的重要大家都知道,擁有良好的免疫力才能夠抵抗細菌或病毒的入侵,保護身體免於各種的疾病,免疫力要好,說來簡單,但許多人不一定每項都有做到,這包括了攝取充分的營養、規律的運動、良好的生活習慣、良好的睡眠等各項要件相輔相成。 如果你發現自己常常生病、覺得疲勞或是有各種症狀或不適,就可能代表有免疫力低下。以下介紹免疫力不佳的原因和症狀,以及增強免疫力的方法,並且教你如何用營養改善免疫力。 免疫力是什麼? 免疫系統並不是由單一器官運作,而是需要多種身體內運作都獲得平衡,才可以讓免疫系統達到最佳的狀態。雖然目前沒有醫學證實好的生活型態絕對會有好的免疫力,但是科學家也有經過調查,發現良好的生活習慣和營養均衡,的確可能有助於免疫功能,並且為身體健康帶來其他好處。 人體的免疫系統可以分為先天性與後天性兩種。免疫系統是複雜的網絡,可以保護我們免受生活中各種有害微生物及某些病毒的侵害。免疫系統可以識別細菌、病毒和寄生蟲等外來入侵者,並立即採取抵抗的行動。 先天性免疫力可說是天生我們就具有的保護屏障,包括: 皮膚阻止大多數病原體 身體的黏液捕獲病原體 胃酸破壞病原體 汗水和眼淚中的酶有助於產生抗菌的化合物 免疫系統細胞攻擊所有進入人體的外來細胞 後天性免疫能力則是學會識別病原體的系統,經我們體內的細胞和器官(如脾臟、骨髓和淋巴結)的調節。 當異物進入人體時,這些細胞和器官會產生抗體,並導致對該有害物質具有特異性的免疫細胞(包括不同類型的白血球)繁殖,攻擊並破壞該有害物質。接著我們的免疫系統會透過記住外來物,如果下次外來侵襲的物種再次進入體內時,這些抗體和細胞就能更有效地發動攻擊,迅速將這些不速之客破壞掉。 免疫力低下的原因 年齡漸增:隨著年齡的增長,我們的內臟器官的效率可能會降低。諸如胸腺或骨髓等與免疫相關的器官,所生產負責抵抗感染的免疫細胞數量減少。此外,衰老有時也與微量營養素缺乏有關,而這可能會使免疫功能下降。 環境毒素:像是煙、菸、空氣中的懸浮微粒等,這些都會損害或抑制免疫細胞的正常活動。(推薦閱讀:致命的PM2.5與懸浮微粒:4招預防戶外空氣汙染) 體重超重:肥胖與輕度慢性發炎有關,脂肪組織會產生促進發炎過程的脂肪細胞因子。研究也如早期的結論,肥胖也已被確定為流感病毒的危險因素之一,這可能是由於 T 細胞(一種白血球)的功能受損所致。 飲食不良:營養不良或缺乏一種或多種營養的飲食,會減少和損害免疫細胞和抗體的活性。(推薦閱讀:這些症狀竟與自律神經失調有關?改善從營養著手) 慢性疾病:容易導致自身免疫和免疫缺陷疾病發作,並可能使免疫細胞喪失功能。 慢性精神壓力:壓力會釋放皮質醇等激素,從而抑制發炎和白血球的作用。 缺乏睡眠和休息:睡眠是身體恢復的時期,人體在睡覺時會釋放出一種抗感染的細胞因子。睡眠不足會降低這些細胞因子和其他免疫細胞的數量。(推薦閱讀:女性罹患率高!壓力睡眠等導致偏頭痛) 免疫力低會出現的症狀 壓力大容易生病 如果因工作或感情上的壓力,在一段時間後生了一場病或是感冒的話,很可能是免疫力過低所造成。 根據美國心理學會(American Psychological Association,簡稱 APA)的報告指出,長期承受壓力會減弱免疫系統的反應。因為壓力會減少人體的淋巴細胞,淋巴細胞屬於白血球的其中一種,能幫助抵抗感染。當淋巴細胞的數量越少,得到感冒的機率就越大。 經常感冒 成年人一年當中得到幾次感冒都算是正常的,且大多數人會在 7~10 天內恢復。在感冒期間,免疫系統需要 3~4 天才能產生抗體抵抗細菌。 常出現腸胃症狀 如果你經常腹瀉或便祕,也可能是免疫系統差的警訊。研究指出,將近 70% 的免疫細胞位於消化道中,在那裡的好菌和微生物可保護腸道免受感染,並提升免疫能力。如果腸道的好菌減少,就可能會增加慢性發炎和自體免疫疾病的風險。 傷口癒合慢 燙傷、割傷或擦傷後,皮膚將進入傷害控制模式。身體透過向傷口輸送營養豐富的血液來幫助新生皮膚,從而保護傷口。此癒合過程取決於健康的免疫細胞。但是,如果你的免疫系統遲鈍,則不僅皮膚再生緩慢,傷口也較難以癒合。 經常發炎感染 如果身體經常發炎或感染,也可能是免疫系統正在釋出危險的警訊。美國過敏氣喘與免疫學會(American Academy of Allergy Asthma and Immunology,簡稱 AAAI)指出,成年人免疫力差的可能跡象包含: 一年內有四次以上的耳朵感染 一年中兩次出現肺炎(Pneumonia) 一年內患有慢性鼻竇炎或細菌性鼻竇炎三次以上 一年需要兩個以上的抗生素療程 經常感到疲倦 生活中許多事情總讓你蠟燭兩頭燒的話,想必一定會感覺到疲憊,但是如果已經睡眠充足了,仍感覺到非常勞累的話,就可能要留意是免疫系統釋出警訊了。 當我們的免疫系統努力工作的時候,體力也會跟著下降,因為身體會嘗試減少能量來增強免疫系統,來抵抗病菌。 免疫失調的改善方法 認識了免疫力差的可能警訊,不知道你自己符合了幾項呢?如果想增強免疫力,可以試著從良好的生活習慣開始培養。以下是幫助提升免疫力的方式: 飲食均衡 睡眠充足 經常健身 勤洗手 定期施打疫苗(延伸閱讀:時間到就要打!孩子接種疫苗時程表) 維持健康體重 不要抽菸(抽菸費用計算器 — 快來算算你能省下多少錢) 盡量減少壓力 另外也可透過以下方法來提升免疫力: 穩定腎上腺素的飲食方式 腎臟頂端的腎上腺負責產生壓力荷爾蒙,穩定的壓力荷爾蒙可加強免疫力,反之,慢性壓力則會造成免疫力逐漸減弱。那麼,該如何吃飯才能維持穩定的腎上腺素? 建議每三到四個小時吃一次,並且記得攝取足夠的蛋白質,一般成年人建議每天攝取 60 克蛋白質,也就是每餐平均需 15~20 克,例如優格、雞肉、魚肉等都是不錯的選擇。 避開引起身體發炎的食物 發炎是身體正在受到外在威脅時產生的一種免疫反應,而有些食物會引發體內發炎,包含高度加工的食物、精製糖和碳水化合物,和紅肉、肥肉、酒精等。現在許多人發現麵筋、乳糖和乳製品也會引起發炎反應,因為這些食物會有損消化環境。而當腸道受損或受阻時,實際上它會啟動發炎串聯反應,使身體處於防禦狀態,進而影響體內激素的平衡。 用營養增強免疫力 人體內的免疫功能在反應的過程中不同的階段需要多種不同的微量營養素,而目前已被確證實對免疫細胞的生長和功能都非常重要的營養素,包括: 維生素 C(如芭樂、奇異果、木瓜) 維生素 D(如鮭魚、鮪魚、蛋黃、蘑菇) 鋅(如生蠔、小麥胚芽、牛肉、南瓜子) 硒(如巴西堅果、牡蠣、沙丁魚) […]


健康知識/常識

失眠、頭痛竟是自律神經失調症狀!醫師教你透過營養改善

現代人生活壓力大、生活節奏緊湊,沒有辦法好好休息,難以入睡、多夢淺眠或是腸胃不適等諸多症狀愈來愈常見。但你知道嗎?這些症狀,可能是自律神經系統(Autonomic nervous system,簡稱 ANS)不平衡,造成自律神經失調(Dysautonomia)。 自律神經失調導致的症狀不一,有些人發現自己長期睡不好,或是呼吸喘、血壓高,去看醫師才知道自己很可能是自律神經失調。如果你也有類似的情況,先別擔心,因為自律神經失調是可以改善的!而且可以由最簡單、基本的「營養」來調整。以下就帶你進一步認識自律神經失調,與透過飲食和營養改善的方法。 失眠、心悸、頭痛與自律神經失調有關 人體的自律神經系統掌控著心臟、呼吸、血壓、體溫等無意識控制的功能。而當自律神經失調的時候,身體也會跟著出現一些狀況,這些不適的症狀包含失眠、心悸、脹氣、焦慮、腹瀉、頭痛等。 自律神經系統:副交感與交感神經 首先,自律神經系統又可分為交感神經和副交感神經,交感神經在活化時會使心跳加快、血壓上升、促進呼吸運動;副交感神經活化時則會讓身體放鬆,心跳會變慢、出現睡意、抑制呼吸運動。如果自己給自己太大的壓力,也會讓交感神經系統過度興奮,影響睡眠品質,而睡眠品質更與健康息息相關。 自律神經系統的功能 自律神經影響的人體功能包含血壓、呼吸、消化、心率、瞳孔擴張和收縮、膀胱功能、腎臟功能、性功能、身體和皮膚的溫度調節功能。當自律神經系統不能正常運作時,可能會導致心臟和血壓問題,呼吸困難,或難以控制排尿,以及許多其他問題。 自律神經失調的症狀 自律神經失調有可能造成以下症狀: 血壓驟降:血壓突然下降,引起站立時頭暈目眩。(推薦閱讀:蹲下久坐起身就頭暈?姿勢性低血壓的定義、原因、治療) 泌尿問題:如排尿困難、尿失禁,難以感覺到膀胱已滿,或無法完全將尿排乾淨等,可能導致泌尿道感染。 性功能障礙:包括男性勃起功能障礙或射精問題;女性則包含陰道乾燥、性慾低下,以及難以達到性高潮。 消化困難:如幾口食物後感到飽、食慾不振、腹瀉、便祕、腹脹、噁心、嘔吐、吞嚥困難和胃灼熱。 低血糖。(延伸閱讀:認識血糖:高血糖與低血糖的定義與症狀) 排汗異常:出汗過多或過少,進而影響調節體溫的能力。 瞳孔反應遲緩:從明亮到黑暗的環境調節困難,看不太清楚。 運動不耐症(Exercise intolerance):如果心率沒有依活動強度而調整,保持不變,可能會導致肌肉沒有足夠的能量。 自律神經失調不是疾病,其實是一種類似症候群的合併症狀,因此也難以確切定義患部。不過一般普遍認為,自律神經失調的人,通常給自己較多壓力,個性也較急躁,連就寢時間都在想事情,所以沒有辦法好好休息,其實這也是為什麼有人說追求完美主義的 A 型人格,容易罹患自律神經失調。 雖說自律神經失調不是疾病,但卻是許多常見疾病的開端,因此仍建議早期若有症狀,就要好好改善自律神經失調問題,否則長期忽視會使身體與心理狀態惡化,進而衍生出諸多疾病。 找出原因從根本解決 自律神經失調雖然惱人,但找到症狀的根本原因,還是很有機會治癒的,以壓力為例,提升面對壓力的應對能力、有套自己的紓壓方式就是有效治療之道。而最基本的日常飲食,也是一項十分重要的環節,某些營養素為人體必需營養素,這些營養素無法由人體自行生成,必須透過食物或營養補充品來攝取,當長期缺少某些必需營養素,就容易產生疾病。 透過營養改善自律神經失調 日本元氣診所院長許崇恩解釋,治療自律神經失調,除了透過運動和紓壓的活動之外,更重要的是人體內的平衡。因此,營養就是十分重要的角色了。營養不僅能維持正常生理機能,對於穩定神經、改善身體的症狀也十分有幫助。 以下介紹五種關鍵營養素,有助於改善自律神經失調: 維生素 B 維生素 B 可以為人體補充能量,促進修復神經細胞,同時也有助於調整自律神經。常見含維生素 B 的食材如糙米、雞肉、鮭魚、秋刀魚、酪梨、全麥麵包、豆類等。 維他命 C 在壓力大的時候,可多補充維他命 C,因為身體在應對壓力的時候會消耗更多維他命 C,補充維他命 C 可以幫助副腎上腺皮質素的合成,幫助度抗壓力。基本上多數生菜與水果都富含維他命 C,如柑橘類水果、番茄和小黃瓜等。 鈣質 鈣質可以幫助安定神經,也是腦部神經代謝的重要元素。如果大腦缺鈣就容易讓腦部興奮,產生一些幻聽幻覺,或是出現淺眠多夢等症狀。常見富含鈣質的食物如牛奶、優酪乳、起司、小魚乾,或豆腐、豆干、黑芝麻、海帶、紫菜、芥藍菜、莧菜等。 鎂 足夠的鎂可以製造足夠的血清素,而血清素可以幫助穩定我們的情緒。常見的含鎂食材包含菠菜、燕麥,和杏仁、腰果、胡桃等堅果,及南瓜子、牛蒡、昆布等。 硒 巴西豆(巴西堅果)、紅肉、海鮮有高含量的硒,有助於透過降低身體的發炎症狀,進而改善情緒,且能夠穩定神經、提振精神與思緒,對於甲狀腺功能異常造成的極度疲倦(就算是在好好睡一覺後,仍然覺得疲倦) 、焦慮煩躁、肚子不舒服很有幫助。 功能醫學加強營養攝取 最後,自律神經失調的人有可能會有腸胃問題,因此,除了透過飲食方式攝取營養之外,所謂的靜脈營養療法(IV Nutritional Therapy)也是可以考慮的選項之一。 靜脈營養經常被應用在功能醫學(Functional Medicine)的領域,現代人外食居多,營養素也容易攝取不均,因此容易變成小病不斷的亞健康族群,身體可能有著營養不足、毒素累積或是荷爾蒙失調的狀況,透過靜脈注射的方式,注入維生素、微量元素等營養,可以幫助迅速補充缺乏的營養素,吸收速度也比腸胃吸收來得快。 靜脈營養療法需要由專業的醫師執行,並依個案狀況來調配合適的營養配方,才可以迅速幫助患者彌補營養缺口,改善營養不良或其衍生出來的症狀。不過,靜脈營養並不能完全取代正常飲食與腸胃吸收,是否需要使用靜脈營養療法仍需視每個人的身體狀況與醫師的評估而定。 功能醫學專家:許崇恩醫師 現任:日本元氣診所 院長 專長:營養點滴、科學養生、預防衰老 經歷: 美國功能醫學院完訓醫師(AFMCP+APMs) 林口長庚醫院 醫師 鍾馨診所 美容與抗衰老醫師 百善健康事業股份有限公司 創辦人 林口長庚整型外科異體複合移植中心 研究醫師 日本元氣診所粉絲專頁 |日本元氣診所官方網站|許崇恩醫師的養生下午茶


健康知識/常識

在家看診就好?認識遠距醫療與照護的功能

什麼是遠距醫療照護?為了解決偏遠地區的病患不便取得醫療服務或資源的問題,以及節省通勤看診所需花的時間,市區醫院開始引進了遠距醫療和遠距照護的技術,目的是讓病人即使不用到醫院也可以與醫師及其專業團隊做即時諮詢。本文將介紹關於遠距醫療(Telemedicine)和遠距照護(Telehealth)的功能及對癌症看護的幫助,讓我們一起看下去吧! 遠距醫療照護的定義和目的事實上,遠距醫療和遠距照護並非一個新的醫學概念,它最早於 1950 年代末期就已經出現,美國內布拉斯加州精神病學研究所(Nebraska Psychiatric Institute)和美國諾福克州立醫院(Norfolk State Hospital)當時透過電視連線進行精神病的諮詢。後來,很多醫院陸續將此技術廣泛運用在中風和加護病房的照護與監督,進而省下了病人或醫師可能會因交通而錯失的黃金治療時間。 簡單來說,遠距離醫療與遠距離照護是透過結合通訊技術、電腦科技、醫療器材和專業技術,達到讓醫師與患者遠距離互動、問診與診斷,不受地理區域限制,以下將做定義和解釋。 遠距醫療:屬遠距照護的環節,透過科技預約醫師或醫療照護團隊看診,目的在提供給患者醫療照護。 遠距照護:也叫電子醫療(Electronic health,簡稱 e-health)或行動醫療(Mobile health,簡稱 m-health),運用科技技術讓醫師與醫療團隊提供更多元的醫療照護服務,達到以下五個目的:  教導患者、醫療照護團隊關於新的診斷方法或新的藥物處方。 提供醫師及醫療專家一個資源共享與溝通協調平台,進而提升患者照護的品質。 提供患者營養諮詢,包含像營養食譜、解決體重問題。 提供患者心理諮商,包含像焦慮、憂鬱等等心理問題。 提供患者全人健康與幸福感的撇步及幫助。 三種遠距醫療照護的方法由於遠距醫療和遠距照護是仰賴醫療科技和設備,所以醫師和病人也要有相對的科技使用配備,才能讓看診過程進展得順利。依照病人的健康狀況,院方可能需要一定功能水準的醫療技術和器材連線看診,甚至病人也可能需要就近到診所或醫療機構,以便讓醫師或醫療照護人員診斷。 當然,有些狀況仍需要患者親自到診,醫師才能診斷,例如做身體部位檢查和分析的時候。以下為三種常見的遠距醫療和遠距照護科技運作方法: 用手機或電腦即時視訊諮詢。 運用遠端患者監護系統,監督患者的血壓水平。 透過患者健康管理網站,與健康照護團隊溝通與聯繫,包括傳遞訊息、獲得檢驗結果、接受的治療和藥物、預約下次的看診日期,以及其他相關疾病教導諮詢。 (同場加映:在家量血壓) 遠距醫療照護的優缺點遠端看診和健康諮詢,讓醫師可以留在醫療器材齊全的醫院或診所中,患者則可以待在家不需出門,這在應對如新冠肺炎(COVID-19,全名新型冠狀病毒肺炎)這樣的全球流行病來說尤其重要。以下列出遠距醫療與照護的優點和缺點: 減低與控制患者和醫師在外可能受細菌傳染的風險。 建立更廣泛的醫師和醫療專家網路連結。 節省開車或坐交通工具的時間和開銷,包括坐車可能會有的情緒和壓力。 透過與醫師或醫療照護團隊線上諮詢,避免白跑一趟,幫助節省醫療開銷。 透過遠端監督系統,醫療照護團隊能即時更新患者狀況資訊,提升患者照護的品質。 對於不方便出門或身體非常不舒服的患者,線上諮詢是最方便的看診方式。 缺點 身體檢查和疾病診斷治療仍需要患者本人親自到診才能進行。 患者和線上諮詢的醫師可能互不認識,若該醫師並不了解患者的疾病史,恐造成治療的困難。 顧及個人隱私權,有些價值觀較保守的患者或醫師不願意使用科技線上諮詢。 若醫師對患者疾病狀況的不了解,可能會給予不必要的抗生素藥物,而亂吃抗生素恐置患者於健康風險中。 有的遠距醫療使用聊天機器人或電腦自動演算,其所給予醫療資訊的準確性仍受質疑。 由於是網路平台,因此可能會有網路資安或駭客犯罪等風險,讓患者的個人檔案洩漏。 (同場加映:藥物過量) 遠距醫療照護的應用基本上,只要病人和醫師積極並且正確使用遠端醫療系統,相信治療成效將會大大提升。以下是五種遠距醫療照護應用功能: 患者健康查詢系統:比起用電子郵件傳達患者健康資訊,入口網站的安全系統會更有隱私保障性。而一般大規模的健康照護系統,其網站通常也會有針對患者治療提供相關的醫療專家聯繫方式。服務包括: 患者與醫師或護理師溝通,討論治療的選擇。 申請轉介預約、諮詢醫療專家。 線上診斷和監督患者身體問題。 申請藥物補給。 查閱健康檢測結果及過去看診的總覽。 預約看診,包含預約提醒事宜。 患者與家屬,或是健康照護者可上課,了解其健康問題,以及可做的診斷和藥物治療。 虛擬看診:有的診所會提供虛擬看診,指讓患者和醫師透過視訊進行診斷。另有一種虛擬看診是藉由線上問題系統,再由醫師或護理人員配藥,以及提醒在家照護應注意的事項,通常適用於小病。 遠端監督:運用醫療科技,醫師和醫療照護人員可以於遠端監督患者的健康,並不受距離的限制,以下舉出四種遠端監督種類。 透過網路或手機 App,患者可以上傳其最新健康狀態給醫師或醫療照護人員,像是血糖指數。 透過儀器測量,並用無線科技傳輸患者的健康資訊,包含血壓、血糖、肺功能等。 透過穿戴式裝置,患者的健康資訊將自動被記錄和傳輸給醫療照護人員,包含心率、血糖、肢體步態、姿勢控制、顫抖、身體活動,以及睡眠狀況。 透過在家監督儀器,可以偵測老人或失智症(Dementia)的日常活動變化或是意外,如跌倒。 醫師團隊溝通與協調:醫師若對患者的診斷或治療有疑問,可以透過視訊諮詢醫療專家,這能省下轉介預約醫療專家看診的時間,提高治療的效率。 個人健康紀錄:透過個人健康紀錄(Personal Health Record,以下簡稱  PHR)系統,醫師和醫護人員能即時知道患者的健康狀況,包括接受過的診斷、藥物治療及過敏等等,這尤其在緊急時刻至關重要。PHR 系統可由手機 App 使用,非常方便,其他健康監督 App 的功能還包括卡路里計算、身體活動紀錄等等。 什麼是接觸者追蹤?掌握病例阻疫情 遠距醫療照護適用任何癌症階段論癌症患者及癌後的生活照護,根據美國科羅拉多大學(University of Colorado)癌症中心的資料,遠距醫療和遠距照護是很好的監督看護平台,不論是診斷階段、治療階段或結束療程,其都和見面看診沒有太大的區別。以下為此醫療科技對癌症照護的幫助,有任何疑慮請向專業醫師或醫療照護團隊諮詢了解: 藥物服用的自我管理。 三餐營養的建議。 關於新的治療和藥物的知識教導。 諮詢緩和療護醫療專家,以幫助改善身體症狀及副作用。 治療中間與治療後的檢測評估。 幫助改善生活方式,包括飲食、運動及戒癮。 基因諮詢。 (同場加映:認識癌症)


健康知識/常識

身體狀況要注意!補水防曬抗熱浪

熱浪,指的是室外溫度相較於平日變得異常高溫,通常發生在海洋性氣候地區,如歐洲和地中海一帶。以英國為例,每年平均都有兩千起熱傷害死亡事件。而台灣在分類上雖屬副熱帶氣候,但也具有海洋性氣候的特徵,因此也有可能受到熱浪的威脅。 (同場加映:熱浪來襲擋不住?7種疾病恐讓人怕熱) 本文將舉出應對炎熱夏天的三個撇步,在此提醒民眾一定要多多補充水分,並務必留意熱衰竭和中暑症狀,尤其是呼吸及心臟問題的人更要小心。 (同場加映:酷夏中暑可致死!症狀與急救5招必知) 1. 時時補充水分 不管是什麼季節,喝水補水總是重要的,我們都知道每天至少要喝六到八杯水,而其訣竅在於多方攝取水分,除了白開水,選擇含水量的蔬果,也能幫助身體補水。 (同場加映:突然體溫偏高怎麼辦?調節體溫過高善用這4種天然食材) 建議大家出門隨身攜帶水瓶,即便瓶中的水喝完了,在捷運站、車站或商店等地都有飲水機可以使用,一方面也能減少購買瓶裝水次數,為環保盡一份力。此外,也盡可能避免喝太多咖啡、高糖分茶類,以及酒精,因為它們反而會加劇身體脫水。 「經常喝水」是適合大多數人的飲水原則,你可以透過觀察尿液顏色做簡單的飲水需求檢測。如果水有喝足夠,尿液會呈現清澈的淺黃色。若是因疾病關係須控制飲水量的人,則建議與醫師討論在天氣炎熱的情況下,如何調整喝水的量。 2. 出門請防曬 沒事待室內 大部分人待在室內的時間比在外來得長,因此室內舒適要顧好,且避免正午時分出門,在家可將空調溫度調低到舒適溫度,並拉上窗簾,待晚上才稍打開窗,讓冷空氣流進家中。另外,你也可以洗冷水澡,幫助身體降溫,避免或減少使用烤箱或熱爐,以免製造更多室內熱氣。 (同場加映:PA、SPF、UVA?一次搞懂防曬乳指標) 如果真的需要在大熱天出門,務必在家先做好防曬,包括擦防曬乳、戴帽子和太陽眼鏡、穿淺色寬鬆的天然纖維製衣服。可以的話,建議以室內活動為主,像是看電影、逛百貨公司等等,避免太陽照射。 (同場加映:衣物也能防曬!認識紫外線防護係數 UPF) 3. 事前計畫並懂緊急求助 凡事要有計畫,面對熱浪也是如此,出門前先看天氣預報是個好習慣。此外,如果發現身體因為天氣太熱而感到不舒服,請一定要向人求救或尋求醫療協助。當然,除了顧好自己的健康,也要留意身邊人的安全,尤其是老人和小孩。千萬不要放嬰兒或孩子獨自在車上,儘管車內有冷氣仍有危險性。 澳洲新南威爾士州衛生署(New South Wales Ministry of Health)提醒,即使熱浪結束了,也別因此鬆懈,依然保持每天常常喝水的習慣、確保居家室溫舒適涼快,以及讓身體獲得充足的休息。 (同場加映:一到夏天就又熱又累?夏日疲勞症候群是什麼)


健康知識/常識

無法久待大樓辦公室?你可能中了病態建築症候群

待在辦公室太久是否讓你覺得不舒服?恐怕是病態建築症候群(Sick Building Syndrome,或稱病態大樓症候群)在作祟!它可能是因為室內空氣品質差,或其他外在因素引起,其症狀很像感冒和流感,每個人所呈現的症狀不盡相同,嚴重程度也會因曝露時間長短,而有所差異;奇怪的是,隨著你離開該空間,症狀亦會好轉。本文將帶你一窺它的兩大真相。 病態建築不只有辦公大樓 根據印度羅摩克里希納傳教維韋卡南達大學(Ramakrishna Mission Vivekananda University)環境與災難管理系所的研究,病態建築症候群是一種複雜的疾病症狀,其可能造成黏膜刺激、氣喘、神經性效應、腸胃失調、皮膚乾燥,以及氣味過敏。此現象已被證實出現在多個國家的大型辦公大樓,台灣也不例外;雖然病態大樓症候群最常見於開放式辦公空間,但其實於任何一個建築物都可能存在,包含學校和醫院。 (同場加映:認識過敏) 此外,病態建築症候群也會加劇過敏或呼吸道疾病的問題。舉例來說,同時患有氣喘和病態大樓症候群的人,氣喘病發作的可能性將提高。以下為病態建築症候群的常見症狀: 頭痛、頭暈 鼻子灼熱、鼻塞、流鼻涕 喉嚨發癢 皮膚乾燥、搔癢、長皮疹 眼睛乾澀及痠痛 噁心、發燒、發冷 身體痠痛 疲勞、健忘、易激動、無法專注 胸悶、呼吸困難 (同場加映:進新房不舒服?可能是病態建築症候群) 降低接觸風險的時間 事實上,醫學上之所以會使用病態建築症候群一詞,是因為其症狀涉及的因素太多,導致難以辨識,要精確剖析一個原因相當困難。醫師唯一能做的就是逐一處理每一個症狀。以下列出可能造成病態建築症候群的因素,一般來說,症狀的引發通常是由數個因素共同造成。 通風不良、空調不佳。 環境有很多灰塵,如煙塵、二手菸、一氧化碳、織物纖維、黴菌、甲醛、石綿、殺蟲劑、清潔器的化學物質、列印機排出的臭氧。 環境太熱、太吵、太乾燥、濕氣太重。 光線不足、太強或閃爍。 電腦螢幕差。 工作或學業壓力、員工士氣低。 有蟲子或動物排泄物。 (同場加映:通風很重要!5方法避免一氧化碳中毒) 要改善病態大樓症候群,我們能做的就是盡可能減低曝露在風險因素的時間,如果在公司,你可以利用午休的時間出去走走,或離開工作的區域,同時這也幫助調適心情;若你是公司的負責人或老闆,請想辦法處理以上所提到的環境危險因子,畢竟有個舒適的工作環境,員工的工作效率也會提升。


健康知識/常識

日曬機恐致癌!太陽紫外線對人體的傷害

夏天來到,相信很多人都會想要到海邊衝浪消暑一波,但請不要輕忽了太陽光輻射的危險,它含有光線、紅外線、紫外線、X 射線、伽瑪射線,而約有 8% 太陽輻射是紫外線。隨著臭氧層變得稀薄,也加劇了太陽輻射量和曬傷的風險。 既然這樣,那透過日曬機這種「人工曬黑」的方式獲取維生素 D ,是不是能避免紫外線的傷害呢?這其實是一個迷思,根據以色列衛生署的資料,日曬機所釋放的 UVA(Ultraviolet radiation A)甚至比太陽還要強,不僅會讓皮膚變得粗糙和增加皺紋,還可能導致皮膚癌(Skin cancer)。若皮膚細胞持續因曬傷而遭到破壞,亦會引發細胞突變和疾病,若皮膚上有痣的形狀或顏色出現變化,尤其當它的大小超出了六毫米,請向專業皮膚科醫師洽詢。 以下列出三個夏季太陽的危險性,提醒民眾務必做好防曬作業。(同場加映:皮膚曬傷怎麼辦?前中後期這樣照顧) 1. 脫水 在大熱天,我們的身體會大量排汗,若未攝取足夠的水分,很容易出現體液不平衡的狀況。此外,有嘔吐和腹瀉併發症歷史的患者也會有較高機率發生脫水症狀。為了安全起見,請在運動前就做好補充水分的準備,好確保身體流失的水分能得到正確補足。以下是三種脫水等級,以及其對應的症狀與治療。 輕微脫水:身體失去的水分超過體重的 2%,覺得口渴、臉漲紅、噁心、心跳快速、激動不寧反應、身體機能下降;請小口慢慢地喝水。 中度脫水:身體失去的水分為體重的 3~5%,暈眩、頭痛、噁心、嘔吐、呼吸困難、心跳快速、嚴重無力感;可能需要靜脈輸液補充水分。 嚴重脫水:身體失去的水分大於體重的 6%,出現嚴重的視覺和聽覺干擾、幻覺,應給予靜脈點滴,並馬上送急診。(同場加映:小孩熱天脫水不能等~應對和預防措施) 2. 熱傷害 太陽輻射造成的傷害其實不只是曬傷而已,它是循序漸進的破壞皮膚細胞過程,就以曬傷為例,通常也要於接觸過多紫外線的四到五小時後,症狀才會一一呈現出來。五個熱傷害種類如下,另外,如果發現曬傷又發燒,請向醫師求助,且它還可能伴隨劇烈疼痛,以及起水泡。 熱衰竭:這是身體因大量排汗流失水分和鈉所做出的反應,症狀有口渴、大量出汗、體溫上升、頭痛、噁心、暈眩、排尿降低、身體無力和煩躁。 熱痙攣:當大量的排汗造成體內水鈉量耗乏,就會導致肌肉痙攣,疼痛部位包括手臂、腹部、腳部,通常發生在勞力工作、出汗量大的人身上。 熱疹:往往起因於汗水悶在衣物底下,導致汗水堵住汗管,引致皮膚搔癢,好發於炎熱又潮濕的環境當中。症狀有丘疹群和小起泡,通常出現於頸部、上半胸部、乳房下方、手肘皺褶與鼠蹊部。 橫紋肌溶解:屬熱傷害及或過度身體訓練導致的病況,可造成肌肉破裂和甚至死亡。當肌肉組織分解後,電解質和蛋白質將釋放到血管裡,引致心律不整和癲癇,損壞腎功能。症狀包括:肌肉痙攣和疼痛、異常深的尿液顏色(像茶或可樂)、身體無力、運動耐力下降,但也有些人沒有任何症狀。 熱暈厥:當一個人站太久,或從坐、躺姿突然起身,亦會有短暫、輕微的暈眩感,影響因素包含身體適應不良及脫水。 中暑:這是最嚴重的熱傷害,且可致命,根據美國疾病管制與預防中心(Centers for Disease Control and Prevention,簡稱 CDC)的資料,它會導致體溫迅速飆高,造成排汗系統故障,身體無法冷卻下來,於 10~15 分鐘,體溫即可超過 40°C。要注意的症狀有大量出汗、皮膚熱且乾、體溫極高、混淆、口齒不清、癲癇、失去意識。(同場加映:酷夏中暑可致死!症狀與急救5招必知) 3. 皮膚癌 此外,長期的紫外線輻射可能會造成皮膚癌的產生,且年齡愈大,其風險就會愈高,畢竟我們每一天都在接觸太陽光,以下舉出三種常見皮膚癌,提醒民眾切勿掉以輕心。 基底細胞癌:常見於遭曬傷的皮膚,可能呈現黑色或粉紅色的凸起物,可長在男人的鬍鬚部位。雖然它通常不會擴散至其他部位,但仍會變大變深,建議及早處理。 鱗狀細胞癌:太陽光輻射、燒傷或皮膚慢性潰瘍皆可引發。在少數病例中,癌細胞會擴散到淋巴結,或其他器官。根據情況,有可能需要透過手術治療。 惡性黑色素瘤:屬罕見但極危險的皮膚癌,它可以發生在皮膚、黑痣、胎痣、眼睛,也可能擴散到腦、肺、肝,或其他器官,並常見於家族遺傳。及早診斷黑色素瘤很重要,癌細胞愈小,擴散的機率就愈低,而最好的方法即是透過手術移除它。(同場加映:是痣還是瘤?黑色素瘤的致癌危機)


健康知識/常識

冷氣吹一整夜不好?注意 3 風險

每到夏天,比起戶外的悶熱,更多人喜歡待在室內吹冷氣,睡覺時也沒關掉,一整夜都吹冷氣。其實正確的吹冷氣,可以幫助人體維持正常體溫,美國睡眠線上資源提供者創辦人克里斯.布蘭特納(Chris Brantner)對此表示,比起暖和溫度,我們的身體更習慣降溫,因此建議民眾可以開空調睡覺,但有三個吹冷氣健康風險要注意,本文就帶大家認識吹一整夜的冷氣有哪些風險。 最令人感到舒服的睡眠溫度大約是 15~20°C,它會促使身體分泌褪黑激素,幫助對抗老化,減緩生成皺紋和老人斑,提升身體的健康品質。另外,你也可以拿室外溫度做衡量,但空內溫度最低不要低於室外溫度七度。 (同場加映:整夜吹電風扇睡覺傷身體?研究這樣說) 1. 冷氣吸走水分加速老化 冷氣不僅會吸走室內的濕氣,也會吸走我們身體水分,使人的肌膚變得乾燥,且失去原本彈性。此外,它還會加速老化症狀、衍生其他皮膚問題,若長時間處在這樣的環境,鼻子、喉嚨及呼吸道容易不舒服,眼睛因為缺水,也會變得通紅、視線模糊。 為避免一覺醒來後皮膚變非常乾,請不要睡在對著空調出風口的地方,如果無法避免,不妨調成搖擺模式,或是將風口方向調成往上,這樣變化的風向,比較不會造成眼、鼻、喉、口等黏膜的不適。 (同場加映:吹冷氣總打噴嚏?6 種夏季感冒並非流感) 2. 關門關窗空氣不流通 開冷氣會關門關窗,不讓冷空氣外流,但是同時也會造成空間不通風,缺乏新鮮空氣進來,而人在空氣不流通的環境中,會有一種永續疲勞感,嚴重則會造成病態建築症候群(Sick Building Syndrome,簡稱SBS),也有人稱大廈不良症候群,指因為密閉空間的室內空氣質量差,產生一些不舒服的症狀,如打噴嚏、喉嚨不舒服、胸悶、發熱或發冷等等,但造成病態建築症候群的確切原因目前尚不清楚。 另外,若空調系統和出風口沒有定期打掃清潔,也會成為散播病原體的來源,惡化其空氣品質,甚至會讓人產生呼吸困難等症狀。 (同場加映:住地下室有4風險!除濕防過敏保健康) 3. 溫度太冷可致風濕頭痛 你有過半夜被冷醒的經驗嗎?太低溫並不是好事,因為它可能會造成肌肉關節風濕,並造成頭痛和背痛,嚴重還會引發關節炎。至於小寶寶,雖然沒有所謂標準的安全溫度,但為避免寶寶過熱,確保他們臉部朝上是最好的方式,冷氣溫度設定介於 24~26°C,使用風扇的話,請不要直接對著他們吹。 要避免空間過冷,設定計時關機或是調升溫度是不錯的方法,或是在睡覺前先開冷氣,待要睡時再關掉,這能確保房間不會熱,也能節省電費。此外,穿薄睡衣、蓋薄棉被,並把手腳露出棉被,這都能使睡眠品質更好。 (同場加映:痛到快不能走路了!治療膝蓋痛的藥物)


健康知識/常識

胃藥有致癌物?雷尼得錠的安全性

美國食品藥品管理局(Food and Drug Administration,以下簡稱 FDA)在一種名為雷尼得錠(Ranitidine)的胃藥中發現微量的致癌物,這類藥物通常用來治療胃腸潰瘍,因為這項發現,讓許多藥局都下架該藥物,本文將介紹雷尼得錠的特性及使用方式,但若欲服用或暫停此藥物處方,都應先諮詢專業醫師。(推薦閱讀:胃潰瘍與消化性潰瘍:老年人注意睡眠品質避免復發) 雷尼得錠致癌物 FDA 的研究指出,雷尼得錠屬於一種組織胺阻斷劑(Histamine-2 blockers,簡稱 H2-blocker),可減低胃酸的分泌量,舒緩或避免胃灼熱,以及治療腸胃潰瘍,另一種藥物尼扎替丁(Nizatidine)也有相同的作用。 經過分析後,發現雷尼得錠中存在的致癌物為 N-亞硝基二甲胺(N-nitrosodimethylamine,以下簡稱 NDMA),這種物質可能存在於水、空氣和土壤,還有許多人喜歡吃的烤肉中。依正常劑量服用雷尼得錠並不會有立即性的風險,但若長時間又高劑量的使用,就會對健康造成影響。一般來說,只要每天攝取量不超過 96 奈克,或是 0.32 百萬分點濃度,都算安全。(推薦閱讀:胃食道逆流) 建議短期使用找替代療法 另外,根據美國哈佛醫學院(Harvard Medical School)的資料,FDA 在雷尼得錠檢測出 NDMA 的方法是透過高溫測試的,比我們人體的正常體溫高很多,所以無法套用在治療方法中。鑒於 FDA 還沒有公布針對雷尼得錠詳盡的檢測結果,所以官方沒有要求民眾停止服用雷尼得錠的處方,但希望大家提高警惕,並跟醫師商量討論是否繼續使用,因為在多數病況中,雷尼得錠只建議短期服用。 其他替代藥物和療法還包括:制酸劑(Antacids)、啡莫替定(Famotidine)、希美替定(Cimetidine)、氫離子幫浦抑制劑(Proton Pump Inhibitors,簡稱 PPIs)。民眾請注意,這些藥物需要經醫師准許才可使用,當然也要調整生活飲食,更能有效避免胃痛的發生。


健康知識/常識

中醫西醫怎麼選?了解科學實證與陰陽平衡的醫療差異

多數人生病看診通常都會先選擇西醫,它仰賴的是科學實證,相對的,中醫認為調正人體氣的流動和陰陽平衡才是痊癒的關鍵。事實上,兩者各有優缺點,身體不適時該怎麼選擇?不如利用兩者優勢相互輔助治療。本文將剖析中醫西醫的特色、差異,和適用的病症。 西醫針對生理症狀做治療 在西醫的世界,醫師會先觀察病人身體所呈現的外相和病徵,例如量體溫、血壓、體重,以及其他疾病可觀察的症狀,然後再以生理理論(Physiological theory)做出合理的解釋。按照西醫的邏輯,要研究人體疾病,就要去掌握現代病理學、生理學、微生物學、藥理學等醫學知識,小則細胞,大至身體系統,務必都要將其分析透徹。 換句話說,西醫診斷的目的在簡化疾病的大小細節,並找出生病或影響身體機能的原因,而藉由先進科技和醫療設備的輔助,讓再細微的異變都可以被發現。這種單目標導向治療法使分子辨識和細胞追蹤變得更容易,透過實證醫學(Evidence-Based Medicine,簡稱EBM)除去生病症狀,且由於它的效果迅速,對正處生命危急的病人來說非常重要,適合用於傳染病、急性病,以及創傷照護,治療方式如服用抗生素、免疫抑制劑、化療及手術等。 中醫相信器官互通和陰陽平衡 有別於西醫的症狀式治療,中醫會針對該個體的生物系統(Biosystem)和免疫系統做剖析,在中醫的觀念,每個人的身體系統和器官都是互通,且相互依賴的,這包括肢體、情感、心靈的健康,這也是為什麼有些人認為中醫是種整體療法(Holistic therapy)。 西醫與中醫最大的不同,就在其使用的診斷工具,西醫以免疫系統為指導方針,像是免疫分型(Immunophenotyping)及追蹤免疫反應,中醫則遵照「陰陽五行」(Five element theory)理論,以及人體氣的流動,不過,雖然中醫已有超過2千年的歷史了,它在科學實證上,仍有些爭議。 不過,對信仰中醫的人來說,比較少有副作用是一大優點,他們相信只要人恢復了陰、陽和氣的平衡,身體自然會痊癒,所需做的僅是好好調養身體,包含給予特定的草藥、食物療法、針灸(Acupuncture)等。 另一個中醫與西醫不同的特點是,因此即使是罹患同一個疾病或病毒,以中醫的治療方式來說,不同的人也可能會有不同的治療方式,相較於西醫針對症狀的標靶藥物治療取向,中醫或許更講究個人化醫療(Precision medicine)。 (同場加映:氣多氣少都不妙~簡單4招補氣剛剛好) 中西醫雖不同但能互補 另外,中醫和西醫對於疾病有不同的看法,中醫認為疾病是因為病人的體內失衡所致,比起西醫會說「得到疾病」,中醫認為疾病是患者體內的一部分,甚至有的也不使用「疾病」這一詞。在中醫理論中,所謂生病只是身體機能的失衡或不調,恢復身體系統的平衡才是治療的核心目標。 西醫會針對身體細胞和化學成分等做分析,中醫看的則是身體細胞的能量,所以,與其比較哪種治療方法較好,不如融合西醫的實證醫療以及中醫的個人化醫療,相信大家都可以得到最好的治療。

advertisement icon廣告
advertisement icon廣告
advertisement icon廣告

醫師陣容

Hello 醫師的醫師陣容由專業醫師與各領域醫學專家所組成,協助審閱網站內容並即時分享專業領域新知。

我們的專業團隊除確保醫學相關內容之正確性,並引用最新研究和可靠資料來源參考,提供高度專業、內容豐富之健康訊息。

Hello 醫師與合作之專業醫師團隊,將不斷致力於提供實用可信賴的健康新知;在健康的路上一路陪伴並守護您,一起邁向健康富足的人生。

 

看更多合作醫師
看更多合作醫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