乳癌

基礎知識

乳癌

如何面對乳癌?個管師:乳癌治療前,應釐清3大重點!|醫BooK

編按:衛生福利部公布112年十大癌症死因統計中,乳癌死亡人數達2,972人,高居第4,與111年相比,年增率增加4.9%,顯示乳癌對女性健康的危害,仍不容小歔! 臺北榮總乳癌多專科團隊個案管理師連珮如以個管師的臨床經歷,出版《乳癌,不怕!:資深乳醫個管師的全照護筆記,從用藥、手術到調心,解答你聽不懂、記不得、想不到的關鍵80問》,分享在第一線照護乳癌患者的經驗,包括陪伴患者完成乳癌治療過程及解答生活照顧疑慮等,成為醫師與患者的橋樑,更協助患者有機會重拾美好人生。以下內容即為該書書摘。 乳癌是台灣女性發生率第1位的癌症,發生高峰約在45至69歲之間。據衛生福利部國民健康署癌症登記資料顯示,每年有超過15,000名婦女確診乳癌,相當於每天約有41位婦女聽到醫師宣判:「妳確診得了乳癌。」 值得欣慰的是,若能早發現、早治療,早期乳癌的存活率近100%。也就是說,乳癌患者與正常人一樣,還有很長、值得好好生活的日子。 只是在癌症治療期間,最受病患與家屬信任、擁有豐富的專業技能與知識,能救治病人的醫師們,通常非常忙碌,要診治的病人很多,實在沒辦法給每一位病人太多的時間。 乳癌治療如打怪,無攻略得靠自身破解 罹癌已是辛苦的經歷,但在醫院中候診、看診治療,有時更是耗盡了患者與家屬的心力。 從懷疑罹癌開始,經過一連串的檢查、等待看報告,到確診後接受手術、化療、放療、標靶治療、用藥……。癌友們就像是被迫加入實境電玩遊戲的闖關者,必須一關一關自己去摸索、破解,過程有時比癌症治療本身更煎熬。 身處臨床最前線,我見過各式各樣的患者,她們走在各自不同的疾病旅程,相同的是,對於醫療過程,以及未來會面臨的各種狀態,常常滿懷憂懼,卻不知該從何問起,也不知該向誰提問。更讓人焦慮不安的是,即使問了,卻常聽不懂答案,或是一轉身就什麼都忘記了,很多時候就只能一問再問,徬徨無助地掉入擔心害怕的無限迴圈。 在對抗癌症的旅程中,所有茫然、無助的當下,都是個案管理師(簡稱個管師)出手協助的最佳時機。 釐清乳癌治療3大重點  許多人在獲知罹癌後,會開始一步步發現,人生劇本跟以前不一樣了,甚至以前完全無法想像、不可思議的各種情況,會毫無預警地突然發生在自己身上。 在20年的個管師生涯裡,我從癌友最常問的問題、最擔心的事、不知如何選擇的猶豫、最想尋求幫助的解方,還有那些藏在心裡不敢問家人的私密話題,整理出三大重點,幫助你釐清思緒,安然走過這段旅程。 關於治療,你要清楚: 我是哪種基因型態乳癌? 我需要做哪些治療? 是直接開刀還是要先做術前藥物治療? 手術方式我有什麼選擇?要重建嗎? 化學藥物治療的周期及療程? 我需要標靶治療嗎?要用幾個標靶藥物? 我的治療會出現哪些副作用、併發症,或後遺症嗎? 如果總是食慾不振或嚴重嘔吐的副作用太強,該如何是好? 如果在治療過程有什麼疑問,我可以在哪裡得到幫助? 有沒有副作用比較少、身體負擔小、不會影響生活的治療選擇? 治療療程需要多少時間,需要住院嗎?後續多久回診一次? 關於醫療費用,你要清楚: 我的治療有健保給付嗎?哪些選項需要自費?大約是多少錢? 治療可否申請商業醫療保險理賠?需要準備哪些文件?去哪裡請領? 如果經濟狀況無法負擔治療,有哪些方法可解決?可以去哪裡尋求協助? 關於生活,你要清楚: 過去服用的保健品(如鈣片、維他命、益生菌等等),是否還可以繼續吃? 飲食有哪些需要注意的地方?需要特別補充營養品保健品嗎? 治療過程中,我能不能維持正常工作? 我是否須要辭去工作,或需要他人照護? 需要告知哪些人,我得了乳癌? 治療後,生活是否還能維持正常?是否還能有正常性生活? 是否能維持原有的飲食方式?多做那些運動會有幫助? 正如也是乳癌患者、日本演員的樹木希林說的:「請用有趣的眼光接受所有事物,愉快地活著。不需要太努力,但也別太消極。」 本文摘自: 《乳癌,不怕!:資深乳醫個管師的全照護筆記,從用藥、手術到調心,解答你聽不懂、記不得、想不到的關鍵80問》(電子書連結) 作者: 連珮如個案管理師(臺北榮總乳癌多專科團隊個案管理師) 出版社: 天下雜誌 (圖片授權:Shutterstock、天下雜誌)

看更多 乳癌 相關文章

乳癌

乳癌患者的感情與性生活:4點建議給伴侶及癌友

被診斷出乳癌(Breast cancer)時,不少人可能會擔心乳癌的症狀和治療過程會影響自己的健康和形象,以下我們會談到乳癌如何影響親密關係,並提供一些建議。畢竟愛情、親情或甚至性生活,都是人生的重要部分,對罹患乳癌的女性而言,無論是約會或是婚姻,都會變得比以前更困難,這篇文章是寫給還在尋找適當的協助,或者不好意思開口求助的乳癌患者,特別是性生活或其他親密關係。 乳癌症狀如何影響親密關係 得了乳癌後,身體會出現一些改變,如乳頭疼痛、乳房腫痛、胸部泛紅或不正常的乳房溢液。乳癌療程對身心健康和親密關係,會有一定的影響,其他症狀包括如下: 外表改變 疼痛與麻木 疲倦 停經 陰道乾燥(推薦閱讀:太乾進不去?陰道乾燥原因多 不只更年期才有) 伴侶面對乳癌的可能反應 有親密伴侶的人,罹患乳癌後對伴侶會有一定的衝擊。有些人對你的愛和表現並無改變,會一如往常地繼續過日子;有些人則會採取保護的姿態,盡一切的可能去保護你,讓你免受壓力或受傷,但重要的是,不會刻意要求性或親密行為,甚至會因此更愛護你。 有些人需要時間接受這個事實,有些人能夠接受並繼續這段親密關係,有些人則不能。這些都很正常,所以無論結果為何,都不應影響你的人生,抗癌才是現在的首要任務。 另外,身心健康和情緒的轉變,都會影響親密關係,應尋求協助來繼續這些親密關係。每個人一生中都會面臨到重大的難關,所以不要害怕尋求協助,不要因為乳癌影響到親密關係,而感到難為情。 改善性生活有方法 其實首先要問自己的問題是:你是否還想要性生活?因為乳癌患者可能會感到疼痛、害怕,不過別擔心,這些總會過去的! 乳癌治療結束後,有時候可能也無法進行性行為。你和伴侶需要尋找其他方式,來獲得性愉悅,例如親吻、觸碰或撫摸等親密行為,不過即使是坐在沙發上聊天,也能創造親密感,別侷限性行為的方式,因為乳房不是全部,其他的身體部位也可以很性感,如耳垂、手指、脖子等部位。(推薦閱讀:男女6大敏感帶!撩起性慾讓性愛加溫) 與伴侶溝通很重要 溝通是維持親密關係,最重要的方式之一。有的人不能理解伴侶的感受,有些人甚至則完全拒絕性愛,因為怕會傷害到你。告訴伴侶自己的感受,以及對性的想法,能夠拉近彼此的距離。若是感覺太累或身體不適,也可以請對方主動、或技巧性地引導對方,來避免讓自己產生不適感。若溝通有困難,也可尋求專業諮詢師的幫助。(同場加映:房事不順有解!性治療減壓找回性福) 親密關係是生活的一部分,也是完整人生的一部分。雖然乳癌可能會讓親密關係變得較困難,但請放心,你們一定能找到滿足彼此的方式。 乳癌患者與伴侶 4 點建議 約會總是刺激而迷人的,但若得了乳癌,可能會質疑自己是否該接受任何約會邀請。為此,我們提供了一些有用的建議如下: 1. 學會愛自己 得了乳癌後,你可能會因為外表和健康狀況改變,而失去自信。請不要在乎別人怎麼看你,珍惜自己所擁有的東西,當一個人能夠先愛自己,別人才會愛你。 2. 誠實以對 將自己的狀況,誠實告訴對方,若對方不能接受,至少還可以當朋友。若雙方都想進一步發展,可多透露罹病的狀況,讓對方更了解自己,以及你正在經歷的一切。 3. 正面思考 最後,如果沒有人和你一起踏上征途,請正向思考吧!人生中充滿了各種有趣的事物,你愛的家人、朋友和同事。你的人生還繼續著,而且你只活這一遭。 4. 設身處地為伴侶著想 假設你正與一位癌症病人約會,你是否會一樣地愛他們?每個決定都有它的原因,仔細思考過就能夠理解。很多兩個人之間的事情,哪些要對方包容,哪些要對方改進,只要想想彼此若角色對調,相同的狀況,對方是否也會這樣包容你,是否也會為你改進,換位思考,就能很好理解這段關係值不值得維繫下去,或需要更多的溝通。 乳癌會改變一個人的健康狀況和情緒,你的婚姻可能會更堅強,家人會因此而團結在一起。若事情的發展不盡人意,你也仍然可以透過許多不同的方式,繼續正常的生活,活出癌後新生活。 【點我前往乳癌專區】


乳癌

乳癌治療每天總是疲憊、提不起勁?5招有效改善乳癌疲憊!

乳癌(Breast cancer)治療經常造成身體虛弱、疲憊,造成生活許多不便。《Hello醫師》與你分享6招改善乳癌疲憊、增加治療成效的方法,幫助你挺過抗癌過程,重拾健康生活。  1. 多運動 人疲憊時通常不想運動。但運動可讓人更有活力、增加體力並促進健康。建議可嘗試一些和緩的運動,例如走路、騎腳踏車或游泳。瑜伽也是不錯的選擇,特定的瑜伽姿勢可讓您更有精神。 在運動前請確實暖身與伸展,避免運動傷害。(延伸閱讀:規律運動癌不來!癌友康復靠運動、癌友運動的禁忌與注意事項) 2. 多喝水 脫水會導致疲倦,水對於維持身體健康也扮演著重要角色,每日應盡量喝足8杯水(約2,000ml),補充身體所需的水分。水分來源請盡量以白開水為主,但也可適量攝取牛奶或鮮榨果汁。盡量讓水放於四周,如客廳或辦公桌上,增加喝水的方便性與容易度,進而提高攝取量。 3. 均衡飲食 均衡飲食為維持健康、活力身體的關鍵,建議多吃蔬菜、水果、全穀物食物、低脂肪魚肉,烹調方式則以蒸、煮、烤為宜,並少吃高油、高糖、高鈉或含有飽和脂肪及反式脂肪之食物,同時避免吃沙拉或壽司,以減少感染風險。(延伸閱讀:如何吃才能預防癌症?8大最佳抗癌食物大公開) 4. 早點睡、善用生理時鐘 睡眠品質和疲倦息息相關,午睡不應超過半小時,並避免喝咖啡或含咖啡因的飲料,這些都會影響睡眠品質。 此外,每個人的腦部結構和基因都不同,有些人在白天較活躍,有些人則是夜貓子。選擇您最有精神的時段,來進行活動。 5. 尋求幫助 尋求幫助不需要害羞。可詢問醫師關於擊退疲倦的方法,他們或許能提供幫助,並盡量發問或告訴醫師您的感受,以找出疲憊的原因,醫師能夠安排治療,或提供醫療建議。 (圖片授權:達志影像)


乳癌

乳癌治療期間影響食慾?解決食慾不振11招報你知

為了治療乳癌,醫師可能會透過手術切除惡性腫瘤,或者以化療的方式,替患者抑制惡性腫瘤的生長,並搭配放射線治療消滅殘存的癌細胞,而經過一連串的治療所帶來的副作用,可能會使病患出現噁心、想吐的症狀,進而導致食慾不振,無法攝取足夠營養成分,應付治療對身體所帶來的負面影響。 究竟乳癌治療會如何影響患者的食慾?又可透過何種方法改善食慾不佳的問題?《Hello醫師》將一次為你解答! 乳癌治療如何影響食慾?4大原因報你知 沒有人會事先知道乳癌(Breast cancer)治療的影響,患者可能會像以往一樣,享受食物的美味,但治療也可能改變味覺和嗅覺,讓你變得毫無食慾,拒絕食用平時喜歡的食物,導致體重減輕、缺乏營養。以下為影響乳癌患者食慾的4種原因: 手術後,沒有體力進食。(推薦閱讀:擊退乳癌治療的疲憊!這6招有效) 化療中使用的藥物會影響你的食慾,如阿黴素(Adriamycin)、癌德星(Cytoxan)、多柔比星(Doxil)或滅殺除癌錠(Methotrexate)等。根據服藥方式、用藥種類,食慾會有不同的改變。(延伸閱讀:化療一定會掉髮?斷食能餓死癌細胞?破解6大癌症治療的常見迷思) 放射性治療 荷爾蒙治療 乳癌治療時食慾不振怎麼辦?改善食慾5撇步一次看 在乳癌治療後,容易會造成病患食慾不振,便會使其缺乏足夠的能量與營養來對抗癌症,因此不妨嘗試以下5招促進食慾,避免食慾改變影響身體健康: 用餐前亦可適度運動,如散步、伸展操等,以促進腸胃蠕動。 在食用正餐前,可先吃少許的開胃食物,改善食慾不振的問題,如飲料,如酸梅湯、洛神茶、果汁等。 儘量少由癌友自行烹調油膩食物,避免食物過重的味道或油煙而影響食慾。 患者應少量多餐(每1-2小時可吃少量正餐或點心),建議可訂下進食時刻表,以有效獲得營養所需即可,但若感到特別飢餓時,只要不攝取過量的食物,便可隨時進食。 建議於正餐時間攝取固體食物,點心時間再補充液體食物,可避免過度飽脹感。 吃飯時少喝水或飲料,減少飽足感。 讓吃飯變得更愉快,例如和另一半共享、聽音樂或看電視。 如果感到疲憊時應休息一下,待體力恢復後再進食。 多運動能讓你更健康,並有效增進食慾。 若產生噁心、嘔吐的情形,即可嘗試食用冷食,如優格或口含小冰塊,並避開油炸類食物,以改善不適症狀。 多嘗試新食物,說不定會有意外的驚喜。 乳癌患者的飲食原則 罹患乳癌的病患可試著多攝取健康的食物,並隨身攜帶低卡路里食物,如葡萄乾、蘋果、胡蘿蔔、年糕、水果茶等。針對乳癌患者的飲食建議如下: 選擇健康食物,如蔬菜、水果和全穀類食物,這些食物富含維生素和礦物質。飯前吃水果可增加飽足感,減少正餐攝取。 多喝水,尤其是感到飢餓時,應多補充水分。 若不加以適當控制,食慾的改變可能會成為大問題。透過以上這些簡單的方法,提供你健康的飲食計畫,幫助你的身體恢復活力。有了充足的體力,對抗乳癌也會更容易。(同場加映:對抗乳癌可以吃什麼?乳癌患者必知飲食攻略一次看) (圖片授權:達志影像)


乳癌

我得乳癌了:乳癌治療期間10個必問的問題

正在對抗乳癌(Breast cancer)的患者,一定會經常看醫師。當然,一定也會有許多困惑,但應該問些什麼才好呢?每次會診的時間也不長,又該問些什麼問題呢?以下是對抗乳癌時,應該問醫師的 10 個問題,逐一說明如下: 1. 乳癌有哪些治療方式? 不同階段的癌症,治療選項也不同。建議您清楚地了解所有治療方式,以便做出最適合的選擇。 2. 乳癌治療的優缺點? 任何一種癌症治療,都會有一定的副作用,有些可能會嚴重威脅到健康。建議您衡量各個選項的優缺點,才能做出最好的選擇。 3. 醫師的建議選項和建議原因為何? 醫師提供我們專業的意見,應該認真考慮他們的意見。但醫師建議的背後原因,也同樣的重要。 4. 乳癌治療的流程為何? 每個人的治療狀況都不盡相同,必須了解會發生的各種情況,以確保療程能順利進行。 5. 醫師有多少經驗? 質疑醫師的專業,看似有些冒犯,但事關患者自身往後數十年的生命品質,因此要確認這位醫師,是否能妙手回春。不要擔心,醫師都是專業人士,他們會理解您的顧慮。 6. 我的健保和保險給付是多少? 有足夠的醫療預算,也很重要,因為健保可能無法完全負擔你的醫療費用,建議你留心額外的醫療支出。 7. 我該怎麼和親友共渡難關? 家人是病人最堅強的支柱,但有時候,癌症比一般人想像得還可怕。醫師能推薦給您專業的諮詢師,或身心科醫師會診,或者癌症病友團體,找到彼此支持的力量,一起面對癌症風暴。 8. 該如何重建乳房? 若你想進行乳房重建手術,可以請醫師推薦該領域的專家。 9. 療程會持續多久? 癌症治療是一條漫漫長路,但你可以詢問大致的療程時間,以進行工作和其他日常生活的安排。 10. 需要做些什麼調整? 很多時候,你需要改變生活方式,以配合癌症的治療。可詢問醫師關於飲食、運動和其他補充療法的建議。 重要的問題還有很多,以上的例子僅提供一些基本概念。若有其他的問題,不妨寫下來,醫師一定會歡迎你的發問。


乳癌

乳房切除後:內衣與泳衣的選購指南

本文寫給乳房切除後的乳癌(Breast cancer)病人。有些女性認為,乳癌手術不會影響她們的心情和自我感覺,但更多女性會因此感到沮喪,尤其是在選擇日常衣著和泳衣時。因此,本文將提供穿戴義乳的女性,一些實用的穿衣建議。 甩掉胸罩仍可穿戴義乳 甩掉胸罩,同時也甩掉煩惱!你依然可以穿戴義乳,展現曼妙的身材,以下三點聰明的建議如下: 使用安全別針:將柔軟的織布義乳別在內衣上,彈力背心或吊帶上衣,都是不錯的選擇。 使用黏貼型義乳:並搭配支撐力良好的上衣。 選擇有口袋的衣物:特別是適合矽膠義乳的衣物。記得先試穿,看看是否適合。 請注意:若長期不穿胸罩,可能會導致背痛和肩頸疼痛。若你其中一邊乳房較大,疼痛可能更嚴重。 (延伸閱讀:內衣尺寸測量4重點!罩杯尺寸圖、胸圍尺寸換算表 ) 選擇無肩帶還是有肩帶? 無論是無肩帶上衣,或是細肩帶的洋裝,若是以支撐良好的材質製成,都能帶給你加倍的舒適。舉例來說,有些衣物含有胸墊,能夠支撐你的義乳,好看又舒適。或者,也可以嘗試以下的四種方法: 1. 使用安全別針,將柔軟的織布義乳,直接別在衣物內。 2. 另外穿戴一件無肩帶的胸罩。+ 無肩帶胸罩可搭配黏貼型義乳,較容易定型。 可穿著透明或亮光肩帶的胸罩。 義乳泳衣要能包覆整個胸部 無論是連身泳衣,或者兩截式泳衣,上衣都必須要能夠包覆整個胸部,才能支撐義乳。罩杯是不可少的支撐部分。你可以選擇百貨公司的有罩杯泳裝,義乳可置於罩杯口袋,以穩定支撐。 請注意:氯和鹽水,會導致矽膠或義乳損壞,因此,游泳或洗泡泡浴時請小心。 口袋型義乳泳衣,是很棒的選擇,這種泳衣在大型百貨公司或泳衣專門店,都有販售,大部分都有不同的罩杯大小,且形式很多樣可供挑選,如連身泳衣、兩件式比基尼和背心式泳裝,可以使用日常穿戴的矽膠義乳,或義乳泳衣內的游泳專用義乳。 無論情況如何,總有方式能夠提升舒適度。做些調整,找回自信美麗的自己吧!(同場加映:你認識自己嗎?了解自我意象建立自信)


乳癌

乳癌復發:必知的症狀與各部位轉移

乳癌(Breast cancer)是由乳房乳腺管細胞或是腺泡細胞,經由不正常分裂、繁殖,所形成之惡性腫瘤;乳癌的治療,主要為移除所有的癌細胞,然而,有些癌細胞沒有被完全移除也沒被發現,進一步繁殖後,又成了癌症,因此乳癌治癒後仍有 10~20% 的機率復發。初次治療後,乳癌仍可能在幾個月或幾年後復發,而乳癌的復發可分為局部復發(Local regional recurrence, LRR)或遠端轉移(Distant metastasis),復發若是源於同一個腫瘤,或出現在同一個位置,則為局部復發。癌細胞也可能擴散到身體其他部位,如淋巴結、骨髓或肺部,這是所謂的遠端轉移。 乳癌復發的症狀 症狀包括乳房出現新腫瘤、乳房硬塊、乳房發炎或紅腫、乳頭扁平甚至凹陷,乳頭出血、流膿或其他不正常變化。(推薦閱讀:胸部硬塊不一定是乳癌!乳癌的前兆、症狀、診斷) 乳癌腦轉移 乳癌腦轉移的症狀包括頭痛,屬於遠端轉移,症狀比一般頭痛嚴重,持續時間較長,頻率也較高。根據醫學專家意見,這些症狀也是視覺障礙和肌肉無力的徵兆。若乳癌病人感受到嚴重頭痛或其他神經性症狀,應盡早就醫,進行治療。 乳癌肝轉移 遠端轉移可能發生在乳癌手術之前,癌細胞已擴散到體內其他器官,而沒有被移除。乳癌遠端轉移主要出現在肝臟,病人經會常有食慾改變、不合理體重減輕等症狀。若您有這些症狀,應盡速檢查是否有肝轉移的現象。若沒有及時治療,可能會導致肝功能衰竭、肝癌(Liver cancer)等嚴重疾病。 乳癌肺轉移 肺部也可能受到乳癌細胞轉移的影響。症狀包括呼吸困難、咳嗽、血痰等。乳癌復發經常發生在治療後的病人身上,因此術後恢復相當重要,請留意癌症復發的跡象,並把握早期治療的黃金時間。(同場加映:肺癌分類與分期:小細胞癌與非小細胞癌)   乳癌轉移像是一種二度懲罰,當初罹癌患病的折磨、療程的痛苦和副作用,一切都必須再承受一次。這種時候,負面情緒是難免的。 乳癌轉移的情緒與心情 乳癌轉移後,之前抗癌的種種又要全部重新來過,可能會讓患者產生害怕、生氣、焦慮和憂慮的情緒,並愈來愈擔心療程是否有用。患者也可能會對醫師、醫療人員,甚至自己感到生氣,質疑醫師為何沒有想像中優秀,或責怪自己為何無法戰勝癌症。患者可能也會很不甘心地問自己:「為什麼是我?為什麼我必須受苦兩次?」每個人的反應和感覺不同,沒有誰對誰錯,只有情緒和處理方式上的差異。 負面情緒可以怎麼處理? 乳癌復發後,有負面情緒和負面思考是正常的,但若不好好處理,可能會對身體健康造成更大的負擔,並帶來更多的憂鬱和恐懼。以下幾點,或許有助於患者處理情緒問題: 心理諮商:再安靜、溫暖、舒適、安全的地方進行,諮商師會幫助患者探索自己的情緒,了解自己為什麼會有這些感受,以及處理它們的方法。過程中盡量表達自己,不要害羞,諮商師才能更了解換題所在,並協助解決。若負面情緒始終沒有好轉,或造成其他問題,像食慾不振、不開心、對事情都興致缺缺、失眠、無法專心等,請盡速去就醫,以尋求更多專業協助。 放鬆:停止思考、睡覺、按摩、洗熱水澡、運動或瑜伽等,都是不錯的放鬆方式。(同場加映:10 分鐘就有感!冥想 8 大好處減壓健腦) 正念:把心專注在目前擁有的事物上,日常生活中吃飯、走路時多注意身邊的小細節,打開感官,把注意力集中在嗅覺、味覺、聽覺與觸覺,或許就會發現生命中還是有很多美的事物。(推薦閱讀:什麼是正念?深呼吸放鬆,一起認識正念十大好處 )


乳癌

吃太油竟會得乳癌!預防乳癌要先減脂,4方法減少罹癌風險

乳癌為國內女性好發癌症的第1名,死亡率則為第4名。隨著台灣生活型態及飲食習慣西化,國內乳癌患者的罹病年齡大幅下降,比歐美國家還年輕10歲! 近年研究發現,脂肪與罹患乳癌的風險有關。《Hello醫師》與你分享為何吃太油會導致乳癌,以及預防乳癌的4個方法。 高脂肪攝取提高乳癌風險 脂肪攝取過多將提高體內的雌激素濃度,而雌激素愈高,則會刺激乳房細胞增生,提高罹患乳癌的風險。不僅如此,肥胖還會提高芳香酶(Aromatase)活性,將更多雄激素轉換為雌激素。 因此,想要預防乳癌,最好避免攝取高脂肪食物,而食物中的脂肪主要可以分為以下3種: 飽和脂肪(Saturated fat):動物來源為肉類和全脂牛奶,植物來源則是椰子油或棕櫚油,有時也能在加工食品中找到。 單元不飽和脂肪(Monounsaturated fat):主要來源為堅果及橄欖油。 多元不飽和脂肪(Polyunsaturated fat):主要來源為魚類及玉米油。 預防乳癌4方法 雖然過多脂肪會提高罹癌風險,但也不應過度節制。女性朋友可藉由調整飲食、運動,控制脂肪攝取總量,降低罹患乳癌的風險。 1. 多喝水 沒事多喝水,建議成人每天至少喝水1500~2000毫升,並且根據工作和運動而調整飲水量。攝取足夠水分,不只避免脫水,也能幫助身體代謝,同時降低口渴,減少飲用含糖飲料的慾望。 2. 攝取脂肪以不飽和脂肪為主 建議多攝取不飽和脂肪,減少飽和脂肪的攝取量,並以植物油烹煮食物。除了牛肉、豬肉等紅肉外,也可以多吃魚類,增加Omega-3的攝取。 3. 少喝酒 研究指出,每天攝取2份以上酒精,會增加乳癌的發生率。因為酒精會促進荷爾蒙的分泌與活性,提高乳房細胞癌化風險。依衛福部的建議,女性每天的酒精攝取量以10公克為限,約1瓶350c.c. 罐裝啤酒的酒精量。 4. 多運動 運動能幫助燃脂並強健體魄,建議可選擇有效且溫和的運動,如游泳、走路或騎腳踏車。運動時記得補充水分,也別忘了運動前要暖身,以預防運動傷害。 (圖片授權:達志影像)


乳癌

乳癌懷孕到底行不行?7個Q&A為你解答

乳癌(Breast cancer)可能發生在所有年齡層的人身上,造成許多身體痛苦和精神負擔。而還有生育規劃的患者可能會特別擔心乳癌治療是否會影響胎兒,抑或者罹癌後還有無懷孕機會。以下將針對乳癌懷孕的常見問題,逐一為你解答。 懷孕有可能得乳癌嗎? 懷孕期間的荷爾蒙變化,會讓部分孕婦發現自己的乳房好像有腫塊。其實大部分懷孕期出現的腫塊屬於良性的纖維囊腫,只有極少數可能是惡性腫瘤,也就是所謂的乳癌。 然而,懷孕期間罹患乳癌的機率偏低,大約在 3/100~1/3000 之間,而較晚生育則可能提高罹患乳癌的風險。[5] 罹患乳癌後,還可以懷孕嗎? 不同類型的癌症治療,可能會對一個人生育孩子的能力產生負面影響。例如,化療可能導致不育,因為它會在癌症治療過程中對卵巢造成傷害,而只要在治療過程中將骨盆腔遮蔽,放療基本上不會傷及卵巢。 幾乎每個乳癌患者都須接受手術與化療,而對於年齡愈大的女性(40歲以上),化療之後的卵巢功能恢復狀況可能不盡理想。若乳癌患者有懷孕的計畫,建議在接受化療前就先將懷孕計畫告知醫師。根據病況,可採冷凍胚胎或卵子,或者施打停經針,提高治療後的受孕機率。 懷孕會增加乳癌復發風險嗎? 乳癌與雌激素有高度相關,但研究顯示,懷孕不會導致增加乳癌復發的機會。相反地,懷孕期間反而讓卵巢不必再持續的分泌雌激素,與製造卵子, 相反的,懷孕於生理上近似雌激素的宣洩,因為雌激素本來就是為了懷孕而有的一種身體自然機制,如果一直未懷孕,對身體會有間接的壓力,這就是為何相對於未懷孕者,懷孕者罹乳癌的風險較低的原因。 值得一提的是,哺乳不僅不會讓你的乳癌更容易復發。一些研究還指出,親餵母奶的女性有較低的罹癌風險。 乳癌治癒後多久可以懷孕? 醫師通常建議乳癌患者在成功治療後,至少應等待兩年,確保乳癌未復發再考慮懷孕。但不代表未來完全沒有復發可能。此外,若有使用抗荷爾蒙藥物的患者,則需與醫師討論是否停藥或延後生育,以免影響胎兒發展。 請記住,每個人的情況都不同,沒有任何臨床試驗證實何時懷孕安全。生育計劃應該根據你的年齡、癌症類型,以及癌症復發的風險去調整。 有乳癌病史會影響寶寶嗎? 沒有證據顯示乳癌病史會對孕婦的嬰兒產生直接影響,但是有乳癌病史的女性,可能要擔心卵巢可能曾受化療影響,導致受孕機率下降。原則上來說,只要醫師經評估身體狀況合宜,有乳癌病史者也可考慮生育。 乳癌治療是否會影響胎兒? 乳癌治療包括化療、激素治療(Hormone therapy)或標靶治療(Targeted therapy),都可能會影響胎兒。原則上,在所有治療完成之前不應懷孕。但如果懷孕婦女確診乳癌,不同孕期的處理方式也有差異,患者需與醫師溝通幫助擬定療程。(延伸閱讀:得了乳癌怎麼辦?分期檢測法、乳癌治療簡介) 例如在第一孕期診斷出乳癌,若必須進行化療,則醫師可能會建議中止妊娠。若是中期以後發現罹癌,由於胚胎發育比較完全,可以考慮進行化療。 乳癌患者可以哺餵母乳嗎? 媽媽們可以放心,哺乳並不會傳染乳癌給寶寶。乳癌治療可能會切除乳房,但只要保有單側乳房且乳管沒有切除,仍可親餵寶寶母乳,不過乳癌治療的患者有較高機率出現乳腺發炎。 需要注意的是,為了避免化療藥物殘留或放療影響寶寶,最好等療程完全結束後,並與主治醫師討論哺餵母乳的計畫。

ad icon廣告
ad icon廣告
ad icon廣告

醫師陣容

Hello 醫師的醫師陣容由專業醫師與各領域醫學專家所組成,協助審閱網站內容並即時分享專業領域新知。

我們的專業團隊除確保醫學相關內容之正確性,並引用最新研究和可靠資料來源參考,提供高度專業、內容豐富之健康訊息。

Hello 醫師與合作之專業醫師團隊,將不斷致力於提供實用可信賴的健康新知;在健康的路上一路陪伴並守護您,一起邁向健康富足的人生。

 

看更多合作醫師
主題分類
健康小工具
我的健康紀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