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ackup og meta

攝護腺癌是什麼?症狀、原因、診斷、治療及預防一次看

醫學審稿: 何懷德醫師 · 腫瘤科 · Wikibooks(維基書)


文: 黎佳燊 · 更新日期:2024/01/10

攝護腺癌是什麼?症狀、原因、診斷、治療及預防一次看

許多人都認為攝護腺癌(或稱前列腺癌)不會致命,但其實並不然,名媛孫芸芸父親孫道存、台灣棋王吳貴臨等就是因攝護腺癌而辭世,攝護腺癌的發生率及死亡率在台灣逐年增加,分占男性癌症的第5位及第6位,雖然早期發現的病友5年存活率接近百分之百,但若發生轉移,5年存活率僅剩不到4成2,高死亡率堪稱是男人的無聲殺手。

究竟攝護腺癌是什麼?攝護腺有哪些症狀?會有前兆警訊嗎?致病原因為何?《Hello醫師》為您深入說明!

攝護腺癌(前列腺癌)是什麼?

攝護腺癌屬生長緩慢的癌症,早期通常沒有明顯症狀,所以多數男性患者都會輕忽,導致確診時往往已是晚期,並有轉移的狀況出現。

根據衛福部統計處發布的111年國人死因統計結果顯示,111年攝護腺癌死亡人數為1,830人,死亡率10年上升47.5%,是65歲以上人口主要死因之一。

攝護腺是什麼?位置在哪?

攝護腺為男性生殖系統的一部分,外型就像一顆胡桃,位在膀胱下方、直腸前側,並裹著尿道。值得留意的是,隨著年紀增長,攝護腺會變大,有時會造成排尿困難等問題,通常發生於較年長的男性。

根據美國攝護腺癌基金會(Prostate Cancer Foundation)的資料,攝護腺可劃分成兩個區塊,分別如下。

  • 攝護腺周邊區:攝護腺後側,接近直腸。
  • 攝護腺過渡區:裹著尿道的區塊,接近攝護腺中間部位。

另外,攝護腺周圍也有其他重要部位和器官,一起幫助保持健康的男性特徵和性機能,如下:

  • 儲精囊:位於攝護腺其上,分泌和儲存大部分的精液。
  • 神經血管叢:由血管和神經線組成,或銜接於攝護腺的兩側,幫助控制勃起功能。
  • 膀胱:位於攝護腺正上方,儲存尿液。
  • 尿道:銜接膀胱、攝護腺及陰莖,將精液和尿液排出體外。
  • 直腸:位於攝護腺後方。

攝護腺癌症狀有哪些?攝護腺癌有前兆嗎?

攝護腺癌初期大多沒有徵兆,或症狀不具特異性,容易與好發於50~60歲的良性攝護腺肥大症狀混淆,導致多數病患經常忽略警訊,在確診時已是晚期。

攝護腺癌症狀多於第三或第四期出現,可能症狀包括:

  • 頻繁排尿,尤其在晚上,有時甚至會緊急
  • 排尿困難:尿會中斷、無法排空
  • 尿流弱或不順、滴尿,或無法排尿
  • 排尿不適、會痛,或有灼熱感
  • 勃起困難
  • 射精的量減少
  • 射精疼痛
  • 尿或精液有血
  • 直腸有壓或疼痛
  • 骨頭疼痛
  • 下背、髖部、骨盆或大腿呈疼痛或僵硬
  • 食慾減少
  • 體重減輕

攝護腺癌原因?

通常在男生青春期,攝護腺會受雄性激素刺激而成長,幫助表現男性特徵和促進生殖力;然而,若攝護腺細胞發生癌變後,癌細胞也會藉由雄性激素來幫助生長。

攝護腺癌的常見風險因素包括:

  • 家族遺傳:攝護腺癌好發於50歲以上男性(99.9%),有15%病例與家族遺傳和基因有關。
  • 基因:目前證實有8種基因與攝護腺癌有關流,尤其是HPC1。
  • 發炎與感染:慢性發炎已證實與諸多癌症,例如攝護腺癌、大腸癌或食道癌等有關;研究顯示,有性病史或攝護腺炎的男性有較高機率罹患攝護腺癌。
  • 其他因素:例如高脂飲食或攝取過多紅肉等。

攝護腺的細胞生長可分為兩種類型,詳情如下:

良性生長

  • 多為良性攝護腺肥大(Benign Prostatic Hypertrophy,以下簡稱 BPH),此非攝護腺癌狀況。
  • 很少對生命造成威脅。
  • 不浸潤鄰近細胞組織。
  • 不轉移到其他身體部位。
  • 可被移除且通常不會復發,即使復發的成長速度很慢。

惡性生長

  • 成為攝護腺癌。
  • 可對生命造成威脅。
  • 可浸潤鄰近器官和組織,像是膀胱和直腸。
  • 可轉移到其他身體部位,像是儲精囊、淋巴結或骨頭。
  • 可被移除,但可能會復發。

基本上,近乎全部的攝護腺癌皆為腺癌,亦指癌細胞始於腺細胞,其他罕見的攝護腺癌類型則包括:

  • 小細胞癌
  • 神經內分泌細胞癌
  • 鱗狀細胞癌
  • 移行細胞癌

攝護腺癌診斷與分期

做攝護腺癌早期診斷,通常醫師會使用以下兩種檢測,以檢查有無攝護腺癌症狀,建議民眾在決定接受攝護腺癌篩檢前,先和醫療照護人員諮詢。不過,其檢測仍有不足之處,若呈現異常結果,可能是感染或攝護腺肥大引起,並非攝護腺癌的緣故。

  1. PSA(Prostate Specific Antigen,中文為攝護腺特異性抗原)血液檢測
  2. 肛門指診

若檢測評估一個人可能有攝護腺癌風險,下一步亦是做生檢,其一般會以門診程序進行,泌尿科醫師將藉由細針和超音波,移除小部分的攝護腺組織做採樣,研究細胞為良性或惡性成長。

當生檢結果證實有攝護腺癌,病理學家會做分級(Grading)和分期(Staging),以定義攝護腺癌的成長進度和擴散程度,以下做解釋。

  • 攝護腺癌分級:評估攝護腺癌細胞的成長和擴散速度。
  • 攝護腺癌分期:闡述攝護腺癌細胞目前的位置、其擴散性,以及有無轉移到其他身體部位。

攝護腺癌如何治療?

攝護腺癌常見的轉移部位,以骨轉居多,約佔75%,其次是轉移至內臟器官或淋巴腺者約佔15%,骨轉移合併內臟器轉移10%。

雖然轉移性攝護腺癌的治療選項多,但不同的治療策略影響後續疾病發展及病友存活期;根據標準治療指引,臨床初始治療為去勢療法(ADT),透過藥物或手術方式盡可能地降低體內男性荷爾蒙的濃度,但通常在治療1~3年後癌細胞會產生抗性,當病友血清中睪固酮濃度低至去勢標(<50ng/dL),但癌細胞仍持續增長者,則進入「轉移性去勢抗性攝護腺癌」,不僅治療棘手,還具快速高死亡率。

標靶藥物PARP抑制劑為近年的新治療選項,透過抑制聚合酶PARP的活性,阻斷癌細胞DNA修復機制,進而導致癌細胞凋亡。

臨床研究結果顯示,PARP抑制劑單獨使用於帶有BRCA突變基因的病友,可以有效延長無疾病惡化存活期,較新一代的荷爾蒙療法高出三倍,而若是與新一代的荷爾蒙療法併用,則可用於不分基因型的轉移性去勢抗性攝護腺癌友,且與新一代的荷爾蒙療法相比,影像學無進展生存期增加8~11個月,疾病惡化或死亡的風險也降低3成以上。

此外,無論是單獨使用或合併使用,PARP抑制劑能使腫瘤縮小、降低PSA指數,亦讓病友維持較好的生活品質。

攝護腺癌預防與照顧

攝護腺癌是台灣男性十大癌症排名第五的癌症,且罹癌率和死亡率有年年成長的跡象,這可能與台灣社會高度發展,高齡化、篩檢攝護腺方便等脫不了關係,再加上現今國人高脂飲食的習慣,都是使攝護腺癌歷年登上台灣男性十大癌症排名的因素。

想要預防任何一種癌症,包括攝護腺癌在內,得先有健康的生活習慣。需要瞭解攝護腺癌的徵兆與症狀,並注意攝護腺癌的風險因素。

(影像授權:達志影像)

【點我前往前列腺癌專區】

免責聲明

Hello 醫師並不提供醫療建議、診斷或治療。

醫學審稿:

何懷德醫師

腫瘤科 · Wikibooks(維基書)


文: 黎佳燊 · 更新日期:2024/01/10

advertisement icon廣告

這篇文章對你有幫助嗎?

advertisement icon廣告
advertisement icon廣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