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來,性別認同的議題逐漸受到大家重視,也有許多好萊塢明星勇敢站出來,表達自己的性向,例如2020年宣布自己為跨性別者的加拿大影星艾略特佩吉(Elliot Page),以及曾出演《玩命關頭6》的路克伊凡斯、《暮光之城》克莉絲汀史都華皆承認出櫃。
台灣雖為亞洲率先通過同性婚姻合法化的國家,但許多人在談論到性別認同時,仍感到疑惑,不了解生理性別和性別認同差在哪裡?不明白什麼是「生理女」及「跨性別」,進而造成跨性別女性在現實生活中遭遇許多困難。究竟生理性別與性別認同的差異在哪裡?生理女面臨的困難又是什麼?就讓《Hello醫師》帶你一同了解!
什麼是性別認同?與生理性別差在哪裡?
根據台灣同志諮詢熱線《認識同志手冊》指出,性別認同(gender identity)是指不以生理性別斷定,而是以當事人主觀認定自己是何種性別,如男性、女性、雙性或介於中間等;生理性別則是透過男性與女性在生理上的性徵差異來做區分。
另外,亞東醫院精神科蔡佳妏心理師表示,兒童約2歲時就有性別認同的概念,會依據別人的外在特徵來判定男性或女性;6~7歲時則會進入性別恆定階段,開始接納自己的生理性別,扮演社會性別角色,到心理與生理性別一致;到了青春期階段,少部分的人會因為受到社會價值或環境期待的影響,摸索的時間比較長,需要等到成年之後才會漸漸確定自己的性別認同。(延伸閱讀:跨性別過渡期~父母陪伴孩子一起走過)
霸凌、言語歧視,「生理女」常面臨的3大問題
現今社會仍有不少人對於女性存在刻板印象,認為她們外表一定要美麗動人,言行舉止更必須表現出溫柔婉約的一面,甚至將「異性戀」視為性傾向萬年不變的定律,造成生理特徵為女性與性別認同為男性的「生理女心理男」(又稱跨性別男性)於現實社會中面臨不少問題,包括職場或校園霸凌、上廁所不知道該去上男廁還是女廁,還有日常生活中他人無意間的言語歧視。
依據台灣伴侶權益推動聯盟,有超過一半以上的跨性別者在日常生活中有過不敢去上廁所的經驗;有高達24%的跨性別者即使生病,也經常因性別認同,而選擇延遲或不願就醫。另外,還有近20%曾有過在公共空間被騷擾或攻擊的經驗。
如何解決「生理女」所面臨的問題?
不管是在職場、校園或是公共場合當中,都經常出現對「生理女」的跨性別者不公平的待遇,以下針對上述所提到的3大問題,各自提出幾種因應方式:
1. 遭遇職場或校園霸凌
前幾年,一名國中女生因打扮中性,在學校經常遭到學長姐羞辱,說她是「變態、怪胎」,放學途中更遭到學長姐逼進暗巷,對其辱罵及潑飲料,而性霸凌的事件被揭發後,學長姐竟表示:「只是開玩笑而已!」
不只這位國中女生,還有許多打扮中性的「生理女」從小就常因自己顯露的性別氣質及性傾向,而遭到性霸凌。所謂性霸凌,意指透過語言、肢體或其他暴力,對於他人之性特徵、性別氣質或性傾向進行貶抑、攻擊或威脅之行為。(推薦閱讀:正視童年霸凌!精神疾病加害者也難逃)
為防止性霸凌事件再度發生,學校除了應加強推動性別平等教育課程,政府也制定了《校園性侵害性騷擾防治準則》,對於校園安全做更詳盡的規劃,包括定期檢討校園空間與設施之規劃、紀錄校園內曾發生校園性霸凌事件的空間,並加強性霸凌受害者或檢舉人的申訴管道,以保障受害者的權益。
另外,性霸凌也可能存在於工作場所當中,當霸凌者對被霸凌者施以肢體上之傷害,造成被霸凌者受傷,或以言語、網路留言的方式辱罵被霸凌者,使其名譽毀損,可依民法第184條、第195條等規定向霸凌者請求損害賠償,並要求對方依刑法第277條傷害罪及第309條公然侮辱罪擔負刑責。
2. 上廁所該去女廁還是男廁?
跨性別的生理女經常為了避免遭到別人的異樣眼光,決定依照自己的生理性別,選擇至女廁上廁所。
不過,因應多元性別者的需求,國內在東吳大學、台灣大學、台灣師範大學、世新大學、永和4號公園、青年公園、西門紅樓、大稻埕碼頭廣場、台北市立天文科學教育館、台北北門國稅局等公共場所,均已設置性別友善廁所。
目前性別友善廁所雖尚未普及,但隨著性別平等教育的推廣,以及政府對於性別友善的努力,將性別友善廁所擴及北、中、南地區,未來勢必能提供給更多需要的跨性別者使用。
3.「你比男生還man耶!」是稱讚還是言語霸凌?
許多人在稱讚女跨男的跨性別者時,會無意間使用可能帶有歧視意味的表達方式,造成對方尷尬,甚至內心受傷害。
舉例來說,今天跨性別男性打扮的特別帥氣,有人卻對他說:「哇!你跨得好成功喔!比男生還man,都看不出本來是女的!」然而,這句看似真心的稱讚,不但無法讓對方充滿自信,反而會讓他認為這個人對自己充滿歧視。
倘若你平時看見跨性別男性,想要稱讚他們時,不妨可以簡單的說一句:「你今天很帥!」或「你的品味很好耶!」等不會強調跨性別身份的語句,不僅能使對方心花怒放,還能避免遭到對方誤會。
(圖片授權:達志影像)
[embed-health-tool-ovul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