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他心理健康問題

除了心理疾病之外,生活中很多情形都與心理的健康息息相關,包括:恐懼、仇恨、 厭男 厭女 、自戀、自卑、 自信 、哀傷、性別平權等等。舉凡攸關乎情緒的日常,都與心理健康脫不了關係。

基礎知識

其他心理健康問題

「生理女」太帥遭霸凌?3大性別認同問題有解

近年來,性別認同的議題逐漸受到大家重視,也有許多好萊塢明星勇敢站出來,表達自己的性向,例如2020年宣布自己為跨性別者的加拿大影星艾略特佩吉(Elliot Page),以及曾出演《玩命關頭6》的路克伊凡斯、《暮光之城》克莉絲汀史都華皆承認出櫃。 台灣雖為亞洲率先通過同性婚姻合法化的國家,但許多人在談論到性別認同時,仍感到疑惑,不了解生理性別和性別認同差在哪裡?不明白什麼是「生理女」及「跨性別」,進而造成跨性別女性在現實生活中遭遇許多困難。究竟生理性別與性別認同的差異在哪裡?生理女面臨的困難又是什麼?就讓《Hello醫師》帶你一同了解! 什麼是性別認同?與生理性別差在哪裡? 根據台灣同志諮詢熱線《認識同志手冊》指出,性別認同(gender identity)是指不以生理性別斷定,而是以當事人主觀認定自己是何種性別,如男性、女性、雙性或介於中間等;生理性別則是透過男性與女性在生理上的性徵差異來做區分。 另外,亞東醫院精神科蔡佳妏心理師表示,兒童約2歲時就有性別認同的概念,會依據別人的外在特徵來判定男性或女性;6~7歲時則會進入性別恆定階段,開始接納自己的生理性別,扮演社會性別角色,到心理與生理性別一致;到了青春期階段,少部分的人會因為受到社會價值或環境期待的影響,摸索的時間比較長,需要等到成年之後才會漸漸確定自己的性別認同。(延伸閱讀:跨性別過渡期~父母陪伴孩子一起走過) 霸凌、言語歧視,「生理女」常面臨的3大問題 現今社會仍有不少人對於女性存在刻板印象,認為她們外表一定要美麗動人,言行舉止更必須表現出溫柔婉約的一面,甚至將「異性戀」視為性傾向萬年不變的定律,造成生理特徵為女性與性別認同為男性的「生理女心理男」(又稱跨性別男性)於現實社會中面臨不少問題,包括職場或校園霸凌、上廁所不知道該去上男廁還是女廁,還有日常生活中他人無意間的言語歧視。 依據台灣伴侶權益推動聯盟,有超過一半以上的跨性別者在日常生活中有過不敢去上廁所的經驗;有高達24%的跨性別者即使生病,也經常因性別認同,而選擇延遲或不願就醫。另外,還有近20%曾有過在公共空間被騷擾或攻擊的經驗。 如何解決「生理女」所面臨的問題? 不管是在職場、校園或是公共場合當中,都經常出現對「生理女」的跨性別者不公平的待遇,以下針對上述所提到的3大問題,各自提出幾種因應方式: 1. 遭遇職場或校園霸凌 前幾年,一名國中女生因打扮中性,在學校經常遭到學長姐羞辱,說她是「變態、怪胎」,放學途中更遭到學長姐逼進暗巷,對其辱罵及潑飲料,而性霸凌的事件被揭發後,學長姐竟表示:「只是開玩笑而已!」 不只這位國中女生,還有許多打扮中性的「生理女」從小就常因自己顯露的性別氣質及性傾向,而遭到性霸凌。所謂性霸凌,意指透過語言、肢體或其他暴力,對於他人之性特徵、性別氣質或性傾向進行貶抑、攻擊或威脅之行為。(推薦閱讀:正視童年霸凌!精神疾病加害者也難逃) 為防止性霸凌事件再度發生,學校除了應加強推動性別平等教育課程,政府也制定了《校園性侵害性騷擾防治準則》,對於校園安全做更詳盡的規劃,包括定期檢討校園空間與設施之規劃、紀錄校園內曾發生校園性霸凌事件的空間,並加強性霸凌受害者或檢舉人的申訴管道,以保障受害者的權益。 另外,性霸凌也可能存在於工作場所當中,當霸凌者對被霸凌者施以肢體上之傷害,造成被霸凌者受傷,或以言語、網路留言的方式辱罵被霸凌者,使其名譽毀損,可依民法第184條、第195條等規定向霸凌者請求損害賠償,並要求對方依刑法第277條傷害罪及第309條公然侮辱罪擔負刑責。 2. 上廁所該去女廁還是男廁? 跨性別的生理女經常為了避免遭到別人的異樣眼光,決定依照自己的生理性別,選擇至女廁上廁所。 不過,因應多元性別者的需求,國內在東吳大學、台灣大學、台灣師範大學、世新大學、永和4號公園、青年公園、西門紅樓、大稻埕碼頭廣場、台北市立天文科學教育館、台北北門國稅局等公共場所,均已設置性別友善廁所。 目前性別友善廁所雖尚未普及,但隨著性別平等教育的推廣,以及政府對於性別友善的努力,將性別友善廁所擴及北、中、南地區,未來勢必能提供給更多需要的跨性別者使用。 3.「你比男生還man耶!」是稱讚還是言語霸凌? 許多人在稱讚女跨男的跨性別者時,會無意間使用可能帶有歧視意味的表達方式,造成對方尷尬,甚至內心受傷害。 舉例來說,今天跨性別男性打扮的特別帥氣,有人卻對他說:「哇!你跨得好成功喔!比男生還man,都看不出本來是女的!」然而,這句看似真心的稱讚,不但無法讓對方充滿自信,反而會讓他認為這個人對自己充滿歧視。 倘若你平時看見跨性別男性,想要稱讚他們時,不妨可以簡單的說一句:「你今天很帥!」或「你的品味很好耶!」等不會強調跨性別身份的語句,不僅能使對方心花怒放,還能避免遭到對方誤會。 (圖片授權:達志影像) [embed-health-tool-ovulation]

看更多 其他心理健康問題 相關文章

其他心理健康問題

手機表情符號真好用!3個表情符號背後心理,男女表情使用原來差這麼多

在日常的文字訊息與網路社交,我們常常會習慣加入表情符號(Emoji)和貼圖來表達現在的心情及情緒。 根據中國人民大學新聞與傳播系所的研究,用戶使用表情符號的情形相當普遍,單單Facebook的每日使用量就有50億,Instagram也有約一半的內容都有表情符號。 《Hello醫師》將為你解析使用表情符號背後的3個有趣心理,讓你在親朋好友傳訊息時,更能了解對方的想法。(延伸閱讀:眼神接觸表露誠懇!積極傾聽的3原則) 從笑臉到多種表情符號 其實早在1960年代,情感符號「笑臉」(Smiley)就已面世,但它只是一個簡單的黃色微笑圖案,因為符號只有一張笑臉,所以並不適用在日常溝通,只能做為宣傳廣告和產品包裝中使用。 隨著電腦與手機的發展、即時通訊的流行,表情符號才從笑臉發展成多種臉部表情,甚至還包含了各種身體部位和活動,也就逐漸演變成現在我們所熟悉的心情(情緒)(Emotion)符號、表情符號,以及貼圖(Sticker)。 3種表情符號使用心理 無論使用手機或電腦,皆能在對話、社群或甚至Email內發送表情符號,建立友好社交關係,而且使用起來非常便利,不管是iOS或Android系統,都可在輸入文字的介面中找到表情符號列表。 在挑選一個最能詮釋我們當下心情的表情符號時,人的內在心理一般可分為以下3種層面。(同場加映:社交聊天不冷場!5個地雷話題別踩) 1. 表達情緒、彌補文字敘述的不足 表情符號雖然不含文字,但它的功能或許更勝過文字敘述,因為許多表情符號能呈現多種情緒或表情,就拿很多人喜歡用的「哭笑不得」表情來說,它也同時可代表「喜極而泣」、「尷尬」或「不知道該怎麼辦」等情緒。 一般來說,我們習慣在開心或正面的時候使用表情符號,傷心或生氣時則比較少用,不過每個人對於表情符號的詮釋也不一定相同,且不同的組合運用也會產生不一樣的情緒表現。 舉例而言,單純文字敘述可能讓人感覺有些冷漠或嚴肅,即便只是單純打招呼:「你好」和「你好😊」;或是表達開心:「哈哈」和「哈哈😆」,在情緒表達上都會變得更加親切。 另外,使用表情符號也有助於避免對方誤解情緒,例如開玩笑的說:「你很煩」與「你很煩🤣」,若只看到文字可能誤以為真的不耐煩了。只要使用得當,表情符號便可有效彌補文字敘述的不足 2. 表現人格特質、男女使用方式大不同 單憑一個人使用的表情符號,甚至可大略了解他的人格特質,包括情緒穩定度、外向性、友善性等等。雖然這樣的觀察和判斷並不十分準確,不過至少能做為粗淺的人格觀察,避免在初次見面之時才發現對方跟想像中的不同。 更有趣的是,男女所使用的表情符號亦有心理上的差異,若按使用的種類和頻率來看,通常男生使用的表情符號較為多元,女生則是使用次數更為頻繁,並傾向選擇帶有「正向意涵」的表情符號。 不僅如此,此現象也會因所處的環境而改變,在群組對話中,女生發送表情符號的比例會比男生高;但若是私人訊息,男生傳表情的比例反而會上升。 3. 文化差異可能曲解表情符號 關於表情符號能否取代文字,成為一個新的語言,學者仍抱持一些疑慮,雖然它有語意及視覺修辭上的優勢,但仍侷限於副語言的程度而已。多數情況下,表情符號需要搭配文字,才能構成完整的意思,個別使用的機會仍不多。 使用者應留意,手機和電腦各別所顯示的表情符號可能不同,例如iphone的表情符號就與其他手機使用者的表情符號有所區別,部分表情甚至無法正常顯示。 此外,即使是一模一樣的圖樣,因文化和價值觀的不同,對方也會錯誤解讀所傳達的訊息,反而易造成彼此不理解,不僅降低溝通效率,甚至可能破壞雙方的關係。 (圖片授權:達志影像)


其他心理健康問題

自嘲謙虛惹人愛?過度自我反而傷害自尊!小心5個有毒自嘲跡象

在面臨尷尬或處於壓力局面時,有的人為緩和現場氛圍,會把自己當作嘲笑的對象,有時甚至是本人也不會意識到,這在心理學上被稱作「自我貶低」(Self deprecation)。我們都知道玩笑要有限度,但若是開自己的玩笑呢? 事實上,自嘲沒有對或不對,但自嘲者可能在無意識中陷入自嘲所帶來的負面影響。《Hello醫師》將為你剖析自嘲者自我貶低的邏輯,以及自嘲可能帶來的潛在危機。 情商高、高社會地位者愛自嘲 習慣自嘲者,其實多屬情商(Emotional intelligence)高者,或具高社會地位者,像是公眾人物和明星,藉此增進自己的親切感與吸引力;但倘若你只是個平凡人,心理素質還不夠高、正追求自我提升(Self promotion)的階段,自嘲反而有可能引起反效果,造成自我挫敗(Self defeating)的心理,讓別人會誤以為你是一個低自尊的人。(同場加映:社交聊天不冷場!5個地雷話題別踩) 過度自嘲恐影響他人對自己的評價 儘管適當地自嘲、挖苦自己,有助於讓自己變得討人喜歡,但該如何掌握使用時機與頻率,卻是一件難事。 根據西班牙格拉納達大學(Universidad de Granada)社會心理學系所的研究,自嘲雖然能提升正面心理,但若拿捏不當則會造成更大的壓力,以及對生活的不滿足感。這是因為當別人看見你的瑕疵和不完美被顯露出來後,人們容易單憑眼前所見的缺點去對待你,進而傷害彼此的關係。 由於人與人之間的交流以「互信」為基礎,若能真誠的表露自己的想法及個性,同樣也有助拉近彼此之間的親密感,而非一定得透過自嘲,甚至是為了利益要求而進行的「假」自嘲,來經營人設或維持關係。 5個有毒自嘲跡象 以下是我們要避免的不健康自嘲跡象,若發現你有這些狀況,請先停止自嘲,並傾聽自己的內心需要,有必要的話也可尋求心理諮商。擺脫尷尬氛圍還有很多方法,我們大可不用藉由詆毀自己來取悅眾人。 無法接受讚美:這不是謙虛的表現,我們有時候會對別人的讚美產生抗拒,覺得自己不配,並感到不舒服、慌張,或害怕,因為我們怕承擔別人的期待和責任。若你發現自己對於他人給的讚美感到非常有壓力,甚至錯誤曲解對方的本意,則可能有自我價值偏低的傾向,建議可與諮商心理師聊聊,以找出癥結點並加以改善。 過度自嘲:雖然自嘲能緩解氣氛,但若過於頻繁,甚至已經變成一種反射性行為,或許是時候將其戒除,因為過度自嘲也可能會導致社交場合變得尷尬、冷場,甚至導致他人降低評價,那就得不償失了。 一個人時會自嘲:在社交場合上,適時自嘲有助與人拉近距離,但若獨處時,也經常產生自嘲的想法,可能代表自嘲已經逐漸內化為自我認知,建議可接受心理諮商,避免真將自己活成自嘲所形容的樣子 淡化自己的存在感:偶一為之的自嘲也許可提升你的親和力,但在工作或成果發表的場合,過度自嘲也許會導致評審或觀眾忽視你投注其中的努力。 自尊心降低:部分自嘲者不僅難以接受他人給予的讚美,甚至還會認為自己比不上其他人、或者無法追求自己的夢想、想從事的工作或是喜歡的人,因為長期自嘲的習慣,已經改變了自我認知,導致他們難以向他人展現自我價值。(同場加映:你認識自己嗎?了解自我意象建立自信) (圖片授權:達志影像)


其他心理健康問題

傾聽與表達:談話治療的 5 種心理療法

與人建立關係,言語溝通是十分重要的,不僅能建立彼此信任和表達想法,當我們在表達和抒發感受時,同時也在維護內在的心理健康。每個人都需要有個傾聽對象,而談話治療(Talking therapy)就是跟專業的諮商心理師或臨床心理師對話,俗稱心理諮商,本文將列出五種心理治療方法。 心理諮商有許多種方式,各有不同的名稱,甚至不同的心理治療師的進行方式也會不一樣,英國精神健康基金會(Mental Health Foundation)提醒,每種治療方式都有其適用的情況,目的是幫助個案了解和釐清自己正在面對的困難,鼓勵克服和改變,這尤其對面壓力事件的人來說很重要。 1. 認知行為治療 認知行為治療(Cognitive Behavioral Therapy,簡稱 CBT)由治療師或諮商師帶著個案,了解自己的觀點,以及其想法所要表現的行為,包括駁斥負面思想、嘗試新方法、因應技巧。一般會專注於解決現在的問題,而非過去經歷的事件。適用於治療焦慮、憂鬱、強迫症(Obsessive-Compulsive Disorder)、飲食疾患、創傷後壓力症候群(Post Traumatic Stress Disorder,簡稱 PTSD)、恐懼症、恐慌發作、思覺失調(Schizophrenia)的人身上。 2. 人本心理治療 人本心理治療(Humanistic therapy)著重在探討人的本性,是一種探索身心靈,包含思想、情感、行為,並結合跟他人和社會的健康關係,使生活更加充實美滿。主要題材應該是經驗和意義而不是行為,強調人的尊嚴價值、創造力和自我實現,此療法可用來治療焦慮、憂鬱或是成癮。 (同場加映:Me Time了嗎?安靜獨處20分鐘超關鍵) 3. 心理動力治療 心理動力治療(Psychodynamic therapy)最初的概念是由奥地利心理學家西格蒙德.弗洛伊德(Sigmund Freud)所提出。此治療方法強調的是潛意識,探討過去的經驗和性格,如何影響現在的思想、情感、關係及行為,但因為它所需的時間過長,且科學論證太少,治療效果因人而異。 4. 人際關係治療 人際關係治療(Interpersonal therapy)透過和身邊的人建立連結、分享心情,幫助減輕憂鬱,尤其和經常相處的家人和朋友們互動,能幫助釐清情緒,還有人與人之間的關係。 5. 心智化模式療法 心智化模式療法(Mentalisation-based therapy)可促思想和價值觀的反思,尤其對邊緣型人格疾患(Borderline personality disorder)有益。英國國民保健署(National Health Service)也指出,若搭配冥想、瑜伽,或其他身心運動(Mind-body exercise),能避免一直陷入憂鬱中。 (同場加映:反芻性思考有毒!6方法斷絕重複亂想)


其他心理健康問題

男生下面太小好心煩?3方法改善尺寸焦慮,重振男性雄風!

「十個禿子九個富」、「男人愈老愈值錢」這些話聽起來,彷彿社會對男人外貌似乎沒有太多意見,一群人在茶餘飯後聊天時也鮮少計較男人的髮量及年紀,但若聊到男人的「長度」那可就不同了。 儘管無數研究及訪談都證明性愛技巧比長度重要,男人仍對此斤斤計較,彷彿下面愈長,男性雄風及性愛能力就一定愈好。《Hello醫師》和你談談為何男生對尺寸如此計較,以及該如何改善因此而產生的焦慮情緒。 1. 平均長度未必是真的 如同男人會彼此謊報自己的長度,在填寫各種與性相關的問卷調查時,男人也會誇大下面的數據,畢竟有多少人會認真測量自己的陰莖,並如實將數據告知他人呢? 性與婚姻治療期刊(Journal of Sex & Marital Therapy)研究指出,受測者所提供的陰莖長度數據,通常小於由研究人員所測量的平均數據,並指出男性為面子容易謊報自己的尺寸。所以網路上各種陰莖長度、粗度的數據,其實可能都與真實情況有所出入。 2. A片男優都有「精挑細選」,別和他們比較 因為網路與智慧型手機的普及,A片變得唾手可得,但也造就男生會以A片男優比較陰莖長度的情況。 A片男優通常都經過篩選,並不適合作為平均標準,就像時裝雜誌中瘦骨如柴的名模、電影明星被視為女性的理想身材一般。若過度沉迷於A片,容易陷入認為自己尺寸過小的想法當中。(同場加映:A片看到無法自拔~8點檢視是否成癮) 3. 換個角度看就不焦慮 美國科學家Seth Stephens-Davidowitz表示,男性在Google搜尋引擎中,找尋與男性性器官相關議題的數量,大過於搜尋肺、肝、足、耳、鼻、喉、腦等器官相關議題的總量。 男生擔心自己的小弟弟太短,如同一般人會擔心自己的口袋不夠深一樣,但或許這僅僅代表人類演化過程中,我們最在乎兩件事:溫飽與繁衍後代,因此不妨更放輕鬆地看待自己的身體。 若你擔心到茶不思、飯不想,嚴重影響生活的話,或許可以和枕邊人聊聊,若很難啟齒,也可以諮詢專業的醫師與諮商心理師,千萬別只是埋首於網路上不實資訊、影片或廣告,讓自己愈發焦慮!(同場加映:那話兒偏短好焦慮?小小鳥真的不是你) (圖片授權:達志影像)


其他心理健康問題

堅持下去直到成功!4方法訓練你的毅力,不再輕言放棄

你是個有毅力的人嗎?許多人堅信,成功是經由反覆不斷地嘗試,即使失敗或遇到瓶頸也永不放棄,最終得到的結果。在這過程中,最重要的一點就是「堅持」,無懼挑戰和挫折,選擇擁抱、接受或解決它,並在過程中獲得成長及激勵自己的力量,而能堅持朝目標邁進。 然而,要持續保持熱忱、堅持下去直到成功實非易事。《Hello醫師》為你整理出4大保持毅力的小撇步,幫助大家每一次掙扎中,都能再次激起我們內心對夢想的熱情和飢渴,帶你我到達理想的目標! 1. 毅力可訓練 面對挫折適時停下腳步走更遠 毅力並非與生俱來的才能,即便你是一個容易放棄的人,也可透過訓練加強你的毅力;你可以試著訂定一項渴望的獲得東西或想達成的目標,當你在努力的過程中遇到挫折時,雖然可能會因擔心無法達成目標而感到焦慮或氣憤,這時可適著透過運動、聽音樂、閱讀等方式,紓解心中的壓力,避免持續陷在負面情緒中或繼續埋頭苦幹,反而容易於下次面臨困難時而放棄。 當遇到瓶頸,或事情已經發展到您無法改變的情況時,請專注在自己力所能及的範圍,同時也可多與共事者交流彼此的想法、虛心請教,從不同的視角看待事物,有時便能找到目前困境的突破口。(同場加映:生活不只是工作!遊戲人生健康自信) 2. 堅持是為了不後悔,樂於助人拓人脈 切勿輕看自己所做的每個決定和行動,你可能就是某人心坎裡的榜樣和偶像。其實,我們都有突破自我的無限潛力,只是可能還未被發掘而已。 即使你所努力的方向不見得受他人認同,目前也尚未有明顯成果,甚至產生想放棄的念頭時,只要沒辦法說服自己,並肯定將來會為此後悔,那麼便應該繼續堅持下去。 與其期待在過程中受人幫助、遇見伯樂,不妨換個角度,保持樂於助人的行為,不僅有助拓展人脈,幫助你達成目標,甚至也能帶給周遭的人正能量,吸引更多與你價值觀相同的人與你並肩作戰。 (同場加映:其實你怪美的~別讓自卑綁架人生) 3. 堅持需要承諾推動 動機是產生毅力的火花,但隨著挑戰愈來愈艱難,這股熱情終將耗盡,但承諾則能使它繼續延燒,激勵我們不輕易放棄,並持續對現況不滿足,進而催逼自己繼續往前走。 想想當初是否有對任何人事物做出承諾,或是在設定目標時,就許下承諾幫助自己下定決心,都能幫助你繼續堅持下去。 遇到困難時,我們可能會出現情緒,而影響了表現或是決心,面對眼前的挑戰,我們在保有毅力的同時,也應多多思考,調適自己的心態,嘗試其它方式來打開眼前的結。 (同場加映:7招穩固愛情~讓您不再相愛容易相處難) 4. 保持生活平衡 適時自省找回初衷 適時的自我覺察是保持毅力、通往成功的潤滑劑,在滿腔熱忱、勇往直前時,仍應保持生活平衡,別因為堅持而放棄社交,身邊的人看見你對生活如此抱有熱情和期待,也許他們也會燃起鬥志追求更卓越的自己。成功不只關乎自己的成就,而是跟同伴一起成長,肩並肩跨越任何生命障礙。 在堅持努力的過程中,請不時地問自己:我心裡的動機是什麼、我的信念是什麼、我擅長和不擅長什麼、是什麼造就今天的我。幫助自己重新整理思緒,找回初衷,亦有助於避免在努力的道路上走偏。 (圖片授權:達志影像)


其他心理健康問題

星二代男扮女惹議?易裝嗜好其實正常

近日,知名藝人的兒子在社群媒體上分享他扮女裝的相片,經媒體報導後卻引發網友褒貶不一的評論。其實由美國精神醫學學會(APA)所發表的《精神疾病診斷與統計手冊》(The Diagnostic and Statistical Manual of Mental Disorders,簡稱 DSM)並未把異性裝扮(Transvestism,又譯異裝或易裝)列入其中。這表示,無論男扮女裝或女扮男裝都不是精神疾病!我們的傳統文化中也不乏易裝者(Cross-dresser),像是女扮男的歌仔戲天王楊麗花、男扮女的京劇名伶梅蘭芳,還有傳說中代父從軍的花木蘭。接下來讓我們認識一下這個跨越性別疆界的族群吧。 易裝者可能是同性戀或想變性? 研究顯示,絕大多數的易裝者都不是同性戀。不過的確有些男同性戀偏好扮成女性表演,或是展現自己,這一族群稱為「變裝皇后」(Drag queen)。 另外,也並非所有男性易裝者都想要改變原本的性別,有些人只是單純享受穿著女性服飾的體驗。然而,有變性慾的男性則大多不喜歡當男人,也不想要當男人。覺得自己明明是女人的靈魂,卻被困在男人的身體中,精神科學將這種狀況稱為性別不安(Gender dysphoria)。 (同場加映:為什麼「恐同 」?因不了解與沒安全感) 易裝 以理想的形象呈現自己 易裝者以男扮女裝為大宗。在台灣以及中日等國,我們會用「偽娘」(日文:男の娘,發音:Otokonoko)稱呼這個族群。但時至今日,我們仍然無法解釋,為何有些男性發展出打扮成女性的慾望。這些易裝者覺得扮成女性非常舒壓,且在情緒緊繃的時候會更想要扮裝,或是在男裝裡面穿上女性的絲質睡衣。大部份的易裝者還會化妝、噴香水,讓自己看上去愈像女人愈好。 有些人會把易裝者視為「為了性快感」而扮裝,但是這樣的定義並不全面。的確,我們不能排除少數男性易裝者會打扮成女生,再跟女性發生性行為來滿足自己的性幻想。但是大多易裝者穿上異性的服飾,只是為了感到怡然自得,享受被異性服裝包裹的感覺,並喜愛以異性的形象呈現自己。 此外,美國的心理學家也認為「易裝」在男性情慾分類中屬正常現象,除非易裝者沉迷其中、無法自拔,讓身心受創,那麼就該諮詢醫師。 公布易裝須謹慎 易裝者若要跟親友、同事公開自己易裝的祕密,得非常小心謹慎地拿捏!對某些易裝者來說,需要隱藏自己的喜好其實是件痛苦的事,而這樣的痛苦有天可能爆發,讓他們跟同事坦白,卻引發同事的震驚、誤解,甚至無法接受。更不用提與妻子、女友討論此事有多麼困難! 研究顯示,大部份的易裝者從來不認為自己需要任何的治療,或是行為上的改變。他們覺得扮裝之於他們,很自然、很OK。但是有些個案,在易裝的祕密被發現之後,非常痛苦,覺得自己好像做錯事一樣。 建議易裝者若遭遇相關困難,應與精神科醫師或諮商師討論易裝帶來情緒上的創傷。決定要公開易裝的身份前,也需要專業醫療相關人員、團體的支持及評估。 外界如何看待易裝者 台灣算是非常包容少數族群的社會,有些易裝者在開放的氛圍中活得很好,像是網路名人「織田紀香」就非常有名。他不僅事業成功,還是個「偽娘爸」,有支持他的妻子與女兒。 不過歧視的狀況仍持續發生,畢竟有些男性易裝者的打扮若「不到位」,或是因為工作、求學因素住進了男生宿舍,很容易被旁人側目。若遇到心懷歹念的惡人,這些易裝者很容易身陷險境。 遙想戒嚴時期,奇裝異服的市民可是會被當時的「警備總部」盯上。以台北市為例,在 1971 年 1 月 9 日,城中分局動用大量警力,取締了 279 位頭髮過長的男子,要求他們須自行支付理髮費剪髮。對比現在,同志婚姻合法已過一年、通姦除罪,某些網友仍對易裝者大加撻伐,表示我們整個社會還是有許多改進空間。無論是面對帶著光環的星二代,還是你我身旁男扮女、女扮男的親友,我們都可以多些關懷、少點批評。 (同場加映:同婚合法一週年!婚姻平權促同志健康)


其他心理健康問題

群眾心理演變暴動 美國面臨二波疫情高峰?

新冠肺炎(COVID-19,全名新型冠狀病毒肺炎,俗稱武漢肺炎)至今還沒有解藥或疫苗研發出來,然而,在各國漸進式解除封鎖後,看似恢復正常的生活,其實還是有些許改變,美國不僅仍未脫離疫情高風險國家行列,近日更爆發大規模抗議活動,是什麼樣的心理因素,讓原本的抗議活動演變成媒體政府口中的「暴動」?而疫情尚未結束,這一波抗議活動又會帶來什麼影響呢?本文和你一探究竟。 種族歧視至今猶存才是暴動主因 馬丁.路德.金恩(Martin Luther King)在1967年的演講中提到,與其單向譴責暴動的肆無忌憚與大規模破壞,不如在最開始就先了解暴動的根源及訴求,便能避免暴動發生。暴動就像是疾病的某個症狀,治好這個症狀就可以治療疾病,而這次的暴動起因,就是馬丁.路德.金恩被暗殺的50多年後,美國依然存在的種族歧視。 事情發生在今年(2020) 5 月 25 日,美國一名非裔男子喬治.弗洛伊德(George Floyd)因警員暴力執法致死,根據當時的影片,警方將他壓制在地上,把自己的左腳壓在他的頭部和頸部之間,弗洛伊德不斷抗議掙扎, 8 分多鐘過去,他當場斷氣身亡。雖然執法過當的警察已經被捕,但並不包含一旁觀看的 3 名警察,如此執法過當的行為,加上喬治.弗洛伊德的非裔身分,立刻引來一場抗議行動。 出乎意料的是,這場抗議從明尼蘇達州(Minnesota)的明尼亞波里斯市(Minneapolis )開始,延燒到全美超過 16 個州、 25 個城市。此外,包含Disney、Netflix、Facebook、Nike等大廠牌,都紛紛改變自家Logo,響應這一場暴動。也許是各項抗議行動與社會輿論奏效,旁觀的 3 名警察已經在近日以協助與教唆二級謀殺的罪名遭到逮捕。 群眾心理學催化暴動產生 我們常認為可以控制好自己的思考和行為,但社會心理學(Social psychology)研究可不這麼認為。社會心理學指的是研究人們如何思考、相互影響和彼此關係的科學,人類是群體動物,且每天都會想和人交談、互動,研究顯示,我們其實沒辦法和想像中一樣控制好自己,身邊的人和環境都會大大影響我們的行為。 抗議通常是為了平反社會的不公不義,這些不正義可能是針對一個團體或是個人,然而,這場抗議已然演變成一場暴動,而群眾心理學(Crowd psychology)在其中扮演了重要的角色,不但讓這場抗議變成暴動,更讓這種情緒擴展到其他城市。 當置身在人群中,你會很容易跟隨其他人的行為,即使這項行為違背你的意願,而抗議的團體愈大、人群愈多,抗議的人之中就愈有可能會有反社會傾向的人,無論抗議的訴求為何,他們往往訴諸暴力或大搞破壞,這在社會中是很常見的現象,這些行為也會具有「傳染性」,人們會把自己包裝起來,在這場混亂之中找機會做出一些平常不會做的事。 (同場加映:暴動如何形成與轉變?從心理學了解背後原因) 大型抗議活動反而更可能加速疫情傳播 除了抗議活動中的炮火可能傷及民眾,學者專家最怕的還是病毒在抗議期間加速傳播,民眾齊喊口號或吼叫時會噴口水、被噴到辣椒噴霧劑時會打噴嚏,甚至吸入催淚瓦斯時也會咳嗽,這些都是新冠肺炎的傳染途徑,加上抗議者不但沒有辦法維持社交距離,也不一定會戴口罩,擁擠的人群成為病毒滋生的溫床,而狹小的空間也很容易傳染,例如警用廂型車或是拘留所,所以當鎮暴警察大規模逮捕抗議民眾的同時,也大大增加感染的風險。 美國許多公衛專家都警告,參加抗議與暴動的警察、民眾應該自我隔離 14 天,也希望能戴口罩再參加抗議活動,甚至也有醫師提議要普篩檢查,以防更多人感染新冠肺炎,但相關方針都尚未擬定,暴動也還沒落幕。


其他心理健康問題

身份認同讓你變成暴徒!從心理學探討群眾暴力的形成

2020年5月1名美國警方執法過頭,不幸造成一位非裔嫌犯枉死,沒料卻因此引發各州「遍地開花」的種族抗爭,甚至在民情激憤之下,暴動四起。到底為什麼和平的社會運動會演變為硝煙四起的暴力?讓《Hello醫師》從心理學的角度來你理解群眾暴力的形成與轉變吧! 仇警➜仇強權➜仇富,身份認同讓你變成暴徒 英國聖安德魯斯大學(University of St Andrews)的史蒂芬.大衛.萊赦(Stephen David Reicher)教授發現,傳統上我們以為暴徒都是無頭無腦、容易被煽動的烏合之眾,但這些看似發狂的示威群眾,其實全都帶著強烈的動機與清楚的目的。萊赦以 2011 年英國騷亂(2011 England riots)為例,警方誤殺非裔嫌犯讓群眾非常不滿,而原本就帶著「反對警方」認同的示威者搖身一變,從良民成了暴徒。他們的行為有著特定的群體規則(group norms),因此他們並非無差別地攻擊,而是專門針對警方和警局下手。 由於警方的公權力在騷亂中被削弱了,連帶讓民眾感覺到強權「可以」受到打擊,而強權容易讓人聯想到富裕階級,從而使帶有「反對有錢人」認同的民眾也加入戰場。這場暴動從「仇警」變成「仇強權」再進化為「仇富」,所以只要是與少數族裔、經濟弱勢和外來移民等特質相反的團體,全都成了共同敵人。這也是為何銀行和大企業旗下的知名連鎖店,也躲不過示威者的縱火與石擊。(同場加映:報復後開心嗎?聊聊復仇心理的影響 ) 你的想法會隨著加入一個群體而轉變 其實群眾暴力的生成非常不易,畢竟一大群人聚集在一起同時想要搞破壞並不常見。社會心理學家以精細化社會認同模組(Elaborated Social Identity Model,或稱Extended Social Identity Model)來解釋:當一個人加入某個團體的時候,自我認知會逐漸轉變,他不會以自身原有的特點來認同自己,反而會更貼近隸屬團體的特質。 參與抗爭的示威者一開始並不見得想要放火砸店,但是當警方或軍隊以武力鎮壓整個示威團體時,突然間新的界限被重新劃定,整個群體成為「我們」,而軍警成為「他們」。看到隸屬「我們」的夥伴掛彩了猶如痛在我身,反擊的情緒自然高漲,這可能會導致群眾與對立的一方開戰,並引發全面性騷亂。 社運與暴動只有一線之隔,別讓行動失焦 當我們譴責暴力的同時,也要明白暴動背後代表人民的不滿,如種族歧視、高失業率、貧富差距、爭取民主自由,以及反貪腐等,這些才是群眾運動的導火線。 成功的社運是革命,失敗的社運則被定調為暴動。我們在參與集會遊行時,也要切記自己的俠義之心很有可能因為敵我之分而走偏,引發流血事件。 (圖片授權:達志影像)


其他心理健康問題

你不胖,是韓國明星太瘦了!教你4招擺脫「我很胖」的錯誤想法

韓國流行文化席捲全球,連帶影響了許多年輕族群對身形的標準,但面對這股「韓流」,也有些人不盡然認同。 繼第一篇「你不胖,是韓國明星太瘦了!淺談K-Pop影響」,《Hello醫師》將更進一步介紹其他國家的K-Pop粉絲,針對韓國明星所帶來激瘦審美觀在網路上所發起的運動,並介紹4種擺脫我很胖等錯誤想法的方法。 棉花糖女孩的逆襲,誰說胖就不好看! 韓語中 Momjjang(몸짱)一詞,依字面的翻譯為「身體大師」,用來形容一個人身材很好。K-Pop明星的外在都必須夠完美才能符合「身體大師」的高標準,但是有些粉絲是「棉花糖女孩」,或有人稱厚片女孩、肉肉女孩,一般指體型較大的女生,覺得「身體大師」的概念可能會擠壓到她們的自我認同,便在社群媒體上一起貼文、貼圖,以特定的主題標籤(Hashtag)倡議發聲。 K-Pop粉絲習慣在偶像的照片旁附上一張自己的自拍照, 並分享至社群媒體。美國一位網友亞蓮塔(Arletta)卻發現這些按讚次數名列前茅的相片裡全都是「瘦骨嶙峋」的粉絲。這也代表,歌迷要跟偶像同樣擁有「身體大師」一般的外表,才能獲得最多的讚賞。 但是身型偏向棉花糖女孩的亞蓮塔也觀察到:比較胖的粉絲確實不願意上傳自己與偶像並排的照片。她與朋友討論後,便發起「胖胖K-Pop惡女團」(# BigKpopBitches )的主題標籤,希望以此囊括體型較大的K-Pop粉絲,讓大家一起串聯,更能夠欣然展現自己的相片。沒想到活動大獲好評,許多網友都給予正面的反饋。這些棉花糖女孩收到「畢生以來數量最多」的讚賞,所以也變得更有自信!(同場加映:討厭自己!與負面自我意象有關的疾病) 停止覺得自己胖的4方法 為了滿足觀眾對美的想像,K-Pop偶像與歐美名模卯起來致力成為「紙片人」,但是我們也被這種瘦更好的審美觀所綁架,各位讀者不妨參考以下4點方法,擺脫總是認為「自己很胖」的錯誤想法。 1. 減肥只是煙霧彈 也許「我好胖」是一種固定的思維模式,花點時間思考一下你潛在真正的感覺是什麼。假如是恐懼的話,進而思考為何會覺得害怕,是怕自己不夠好看嗎?還是怕太胖沒有人喜歡?請把這些思緒紀錄下來,準確地識別「減肥煙霧彈」之下的情緒、念頭、困境等,這都有助於應對「我好胖」這樣的思想。 2. 停止有關「我好胖」的話題 停止與親友討論與「我好胖」相關的任何話題,若你冒出「我好胖」的念頭,還是要接受這種感覺的存在,但用不著一直攻擊自己的身形。 切記,當下對自己的身材大放厥詞看似發洩了情緒,但很有可能讓您一整天都鬱鬱寡歡,就像被蚊子叮了忍不住抓癢,之後傷口發炎卻痛了好多天,非常不值得。 3. 肯定自己,不在乎體重 照鏡子的角度、坐姿、揮手的力道、翹二郎腿等時刻,都可能會讓自己感覺到自己很胖,雖然很難避免,但是不妨有意識地對自己喊話,例如,將每天量體重的習慣改為一週一次,或也可以在心中默唸自創的肯定語,如「我的身材很OK」、「我的體態夠好了」,來取代「我好胖」的念頭。 4. 做運動不一定要為了減肥 我們都知道「要減重、多運動」,但是運動其實不必一定要帶著特定的目的。如果我們純然享受運動中揮灑汗水的樂趣,而不用細細計算消耗了多少的卡路里,其實我們可以更開心,也可以自我感覺更好。(同場加映:水腫不是真胖~但可能隱藏這些疾病) 也許這個時代的對苗條、精壯的苛求,跟上個時代流行的「裹小腳」陋習一樣,都有害我們身心的健康。我們無法停止媒體無孔不入的轟炸,但是如果能夠參考上述的範例、運用這些建議,也許可以培養出對主流審美標準的免疫力。Hello醫師提醒你愛美之餘,也一定要記得要兼顧健康!  (圖片授權:達志影像)


其他心理健康問題

你不胖,是韓國明星太瘦了!淺談K-Pop影響

千禧年初韓劇風靡全台,隨後韓國流行音樂(Korean Pop,簡稱K-Pop)、韓國的綜藝節目與電影也愈來愈受歡迎,韓星知名度大開,各個年齡層的粉絲趨之若鶩,一片「星光燦爛」之中,韓系美學不只改變了我們的穿搭品味與美妝髮型,也影響我們對自己身型與體重的標準。 韓流在潛移默化之中漸漸影響我們的審美觀,使我們認為自己的身材不好、太胖。本篇文章《Hello醫師》從韓流對大眾可能產生的負面影響切入,講述韓國及台灣人普遍對外貌特別苛求的情況。 韓國人對自己的身體最不滿 英國曼徹斯特都會大學(Manchester Metropolitan University)心理教授Sarah Grogan在她的著作《身體意象:理解男人、女人、兒童對身體的不滿》(Body Image: Understanding Body Dissatisfaction in Men, Women and Children,暫譯)提到:如果我們所觀賞的綜藝節目、MV、廣告等等都強調「窈窕、精壯」的重要性,讓我們覺得自己的身材跟明星相比之下「天差地遠」,這必定會引發對我們對自身外貌的焦慮。 你不胖,是韓國明星太瘦了!淺談K-Pop的影響(上) 該教授坦言,世界各國的電視節目多多少少都有上述的問題,不過南韓的電視台卻安排最多的時段播放與節食、美貌相關的節目。韓國的主持人與來賓言談間以毫無批判的口吻流露出:「整型會帶給您工作與愛情上的成功」諸如此類的訊息。 根據國際美容整形外科學會(International Society of Aesthetic Plastic Surgery)2016年所發佈的資料顯示,2015年南韓的整型外科醫師估計有2150人 ,比起臺灣的600人高出3.6倍之多,然而韓國的總人口數只有台灣的2倍,可見在韓國以各式各樣的媒體散播「減肥是女性的首要任務」的觀念,不僅讓韓國人接受整型手術比率偏高,也讓女性高度關注自身的美貌與身型,導致女性對自己外表的滿意度,與自我肯定的程度雙雙下降。(同場加映:整型等一下!請先自我評估這9點) 韓國2018年發表研究也指出,台韓2國的受試者以醫學定義來說都沒有過重,但是都覺得自己過胖。不過韓國人比起台灣人,對自己身體的滿意度更低,也更容易高估自己的體重,且韓國出現飲食障礙症(Eating disorders),而產生厭食(Anorexia)或暴食、憂鬱症、自殺等狀況比在西方國家、中國、日本還要普遍。(同場加映:吃還不吃?青少年是厭食症的好發族群) 韓星極端的節食計劃 印尼網紅Avissa Fabrianne於2018年10月 上傳了一支她本人依照韓國女星IU所公佈的食譜來減重的影片,至2020年5月已創下超過280萬的點閱,表示全球的粉絲著迷於韓星苗條的身型與吸睛的臉蛋之外,更想進一步透過飲食擁有韓星的身材。 但是韓星的節食方式不見得健康,以IU的例子來說,她的減肥食譜早餐只吃1顆蘋果,實在不足以提供充足的營養與熱量。據雅加達郵報(The Jakarta Post )2018年的報導,一位名為佐伊・艾亞(Zoe Alya)的18歲學生在2016年依循IU的食譜過了一個月之後,深感這種減肥法「極其危險」。 艾亞在節食期間疲累不堪,時常發抖,有時候還會昏過去,有如記憶斷片一般。她無時無刻覺得頭痛,心情也大受影響,最後因為過度節食,身體承受不了開始反撲而大吃大喝,艾亞被醫師診斷出狂食症(Binge-eating disorder, BED,又稱嗜食症),由此可見,K-Pop的影響無遠弗屆,連飲食習慣也是。只要上網查閱,就可以輕鬆找到許多韓星的減重方式,但如果用過於極端的方法減肥,卻可能讓身體越來越不健康。(同場加映:從愛自己開始~暴食症患者再也不孤單) (圖片授權:達志影像)

advertisement icon廣告
advertisement icon廣告
advertisement icon廣告

醫師陣容

Hello 醫師的醫師陣容由專業醫師與各領域醫學專家所組成,協助審閱網站內容並即時分享專業領域新知。

我們的專業團隊除確保醫學相關內容之正確性,並引用最新研究和可靠資料來源參考,提供高度專業、內容豐富之健康訊息。

Hello 醫師與合作之專業醫師團隊,將不斷致力於提供實用可信賴的健康新知;在健康的路上一路陪伴並守護您,一起邁向健康富足的人生。

 

看更多合作醫師
看更多合作醫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