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ackup og meta

蘋果病是什麼?傳染性紅斑症的症狀、潛伏期、預防治療詳解

蘋果病是什麼?傳染性紅斑症的症狀、潛伏期、預防治療詳解

日本近期爆發俗稱「蘋果病」的傳染性紅斑症,部分地區患者人數創25年以來新高。究竟蘋果病是什麼?症狀有哪些?潛伏期多長?最近赴日旅遊安全嗎?該如何自我預防?

蘋果病是什麼?

「蘋果病(リンゴ病)」正式名稱為「傳染性紅斑症」(erythema infectiosum),由微小病毒B19(Parvovirus B19)所引起,主要透過飛沫傳染,好發於幼童及學齡期兒童身上。

兒童感染後,會先出現頭痛、流鼻水及發燒等類似感冒的症狀;經過1~2星期後,臉頰開始出現大面積的紅斑,讓小朋友的臉看起來就像一顆紅蘋果。

成人也可能感染蘋果病,但感染後通常沒有症狀或症狀不明顯。

蘋果病症狀有哪些?

蘋果病初期症狀

蘋果病的初期症狀約持續1~2週。

  • 流鼻水
  • 頭痛
  • 發燒
  • 疲倦

蘋果病紅斑與併發症

  1. 臉頰出現紅色斑疹,紅斑的出現時間因人而異,可能在初期有感冒症狀時出現,也可能在發病後期出現。
  2. 數天後,病癥擴散至軀幹及四肢,但症狀與臉頰紅斑不同,手腳會出現紅色的斑丘疹,且斑疹邊緣會呈現蕾絲邊狀。

除了紅疹之外,蘋果病也有機率引發關節炎;在極少情況下,蘋果病也可能導致血液、神經或大腦相關的嚴重併發症,例如:

  • 血液異常:貧血、血小板減少紫斑症
  • 神經問題:神經障礙、末梢神經炎、神經痛性肌萎縮症
  • 大腦問題:急性腦炎、髓膜炎、新生兒髓膜炎
  • 心臟問題:急性心肌炎、心律不整

蘋果病3大高危險族群

  • 孕婦:孕婦在第1孕期感染,可能導致胎兒貧血,並造成畸胎、流產。
  • 慢性貧血:病毒會破壞骨髓的造血細胞,導致貧血惡化,造成休克,甚至死亡。
  • 免疫功能不全:免疫功能不全者,例如HIV患者,因免疫系統無法清除病毒,可能演變成慢性病毒感染,形成慢性貧血。

建議上列3種人近期避免前往嚴重流行的日本地區。

蘋果病的傳染途徑?傳染力多強?

蘋果病主要透過飛沫傳染,常見傳染途徑包括:

  • 吸入病童打噴嚏、咳嗽或講話的飛沫
  • 手接觸到沾有病童飛沫的物件,再經由觸摸眼、口、鼻進入體內。

蘋果病的傳染力不強,屬於良性疾病,過去日本每隔數十幾年才有一次大流行,台灣則只有零星傳染個案。

蘋果病潛伏期與病程

感染蘋果病後,約4~20天會出現紅斑,平均約12~18天;若病患沒有發疹,只有發燒,病程約7~10天。

蘋果病如何治療?

蘋果病沒有抗病毒藥物,也沒有疫苗。若病情不嚴重,通常不用治療,待免疫系統自行清除病毒;若病情較嚴重,醫師可能採取支持性療法,依據症狀開立藥物。

蘋果病如何預防?

蘋果病的預防守則與流感相同,若近期預計前往日本旅遊,建議採取以下預防措施:

  • 戴口罩,尤其是在人多擁擠的室內環境時
  • 勤洗手
  • 避免用手接觸眼、口、鼻

(圖片授權:達志影像)

領取【限量專屬優惠 + 免費試用

快前往 ➜➜《Hello醫師揪好康
  • 任何相關內容合作、採訪活動及投稿邀約,歡迎聯繫:[email protected]
  • 快追蹤《Hello醫師》LINEFB,健康訊息不漏接!

[embed-health-tool-vaccination-tool]

免責聲明

Hello 醫師並不提供醫療建議、診斷或治療。

Slapped cheek syndrome. http://www.nhs.uk/conditions/slapped-cheek-syndrome/Pages/Introduction.aspx. Accessed July 10, 2017

Slapped cheek syndrome: Picture, symptoms, diagnosis and treatment. http://www.webmd.boots.com/children/guide/slapped-cheek-syndrome. Accessed July 10, 2017

傳染性紅斑症(馬偕醫院)https://wwwv.tsgh.ndmctsgh.edu.tw/unit/10007/12417 Accessed Dec 12, 2024

傳染性紅斑症(衛福部疾管署)https://www.cdc.gov.tw/File/Get/kGV7UQZQZVDw6jL9XfOAHQ Accessed Dec 12, 2024

現行版本

2024/12/12

文: W.R. Su

醫學審稿: 賴建翰醫師

張凱安 Kyle Chang 更新


相關文章

小孩肚子痛!3種常見的兒童腸道疾病

預防兒童嘔吐!先了解4個主要發生原因


醫學審稿:

賴建翰醫師

身心科 · 博士身心醫學診所


文: W.R. Su · 更新日期:2024/12/12

ad icon廣告

這篇文章對你有幫助嗎?

ad icon廣告
ad icon廣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