痔瘡症狀會自己好嗎?內痣、外痣症狀差異、治療看什麼科一次懂
痔瘡是現代人常見的疾病,盛行率約4.4%,患者多希望以非手術方式治療,究竟痔瘡會自己好嗎?痔瘡症狀有哪些?要看什麼科別?治療方式有那些?《Hello醫師》整理相關資訊,讓您對痔瘡有更進一步的了解。 痔瘡是什麼?痔瘡會自己好嗎? 痔瘡(Hemorrhoids)是當肛門內側或週遭的血管發生靜脈曲張(Varicose),受血管擠壓而突起或脫垂的皮膚便稱為痔瘡;好發於45~65歲。 痔瘡若症狀較輕微,透過調整飲食與保守治療後,雖有機會縮小,但不會完全消失。 痔瘡症狀:外痔、內痔症狀不同 痔瘡症狀及各症狀發生率如下: 血便(60%):痔瘡流血通常是鮮紅色的,並且在糞便的最末端,或是在擦拭肛門時才發現流血。 肛門搔癢或異物感(55%) 疼痛感(20%) 糞便滲漏(10%) 外痔與內痔的症狀略有不同,可細分如下: 外痔症狀 外痔會因為充血腫脹,導致肛門口有異物與不適感;急性血栓時,則會出現疼痛感。 外痔較少有肛門出血的情形。 內痔症狀 內痔出血:肛門有鮮紅色的血,但不一定有疼痛感;出血較多時,馬桶內也看得到血跡。 肛門搔癢與皮膚脫落:內痔脫垂通常發生在排便後,長期會導致肛門搔癢,並影響周圍皮膚。 疼痛:因肛裂、肛門膿瘍或痔瘡血栓所引起的疼痛,其中血栓會出現強烈疼痛感。 痔瘡長怎樣?內痣、外痔如何分辨? 痔瘡依生長的位置及型態,分為內痔、外痔及混合痔3大類,以下詳細說明: 外痔(External hemorrhoids) 外痔出現在肛門齒狀線以下的位置,位於肛門外側,可以直接以手指直接觸摸;外痔容易受外力刺激而引發疼痛,可分為栓塞性外痔與肥厚性外痔。 內痔(Internal hemorrhoids) 內痔則是長在齒狀線以上,無法透過肉眼觀察,也無法用手指直接觸碰到它。 在日常活動可能不會感受到疼痛,但在排便時,由於糞便需經直腸排出體外,這時位於直腸內的內痔便會受擠壓和摩擦,導致疼痛甚至出血。 內痔可依嚴重程度,分為4級: 內痣第1級:痔瘡在直腸內,患者可能沒有明顯感受,可能有輕微出血、搔癢和黏液分泌,可以藉由多喝水、多吃蔬果,搭配痔瘡消腫藥膏來改善。 內痣第2級:用力上廁所時,痔瘡可能會脫出肛門,排便後會自動縮回。 內痣第3級:痔瘡脫出肛門後無法自行縮回,需透過外力將痔瘡推回肛門內。這個階段可採用橡皮圈結紮術,使痔瘡缺血導致壞死,接著自然脫落。 內痣第4級:痔瘡完全脫出於肛門口外,用手無法將其推回到肛門內;這時有疼痛與出血症狀。 混合痔(Mixed hemorrhoid) 內痔與外痔同時存在,齒狀線上下都有痔瘡,是常見的類型。 痔瘡看什麼科? 當您察覺疑似有痔瘡時,可到醫院大腸直腸科掛號就診,專業醫師可能會先透過以下方式進行診斷: 基礎身體評估:確認患者是否有出血性疾病,或因肝臟疾病導致門脈高壓,造成相關問題。 視診:了解肛門與周圍皮膚狀況,是否有外痔或內痔脫垂。 肛門指診:確認低位直腸或肛門有無腫瘤,同時評估肛門括約肌壓力。 接著再視症狀、病情,判斷是否須進一步安排以下檢查: 肛門鏡:主要評估痔瘡的工具,可確認痔瘡的嚴重程度,與是否出現肛裂情形。 直腸鏡、乙狀結腸鏡:確認患者除了痔瘡外,是否有其他疾病。 大腸鏡、大腸鋇劑攝影:當出現痔瘡非典型症狀時,可進行此檢查。 女性痔瘡看那科? 痔床治療的大腸直腸外科以男性醫師居多,因此,許多女性痔瘡患者,就醫時會感到難為情,甚至因而延誤治療;其實,現今已有許多大腸直腸外科醫師為女性,不僅可提供專業治療,也能減少患者的尷尬與不自在。 痔瘡原因 痔瘡主要是以下6大因素,導致壓迫直腸血管,引起靜脈曲張所致: 便祕:當糞便在體內停留太久,其中水分慢慢地被腸道回收再利用,便會讓大便變乾或硬化,進而影響排便,甚至因此出現便秘。一旦糞便變硬,當排便時,更容易壓迫肛門和直腸內血管,還可能造成撕裂傷;因此,若長期便祕,受到壓迫的血管便可能因此出現靜脈曲張,最後轉變成痔瘡。 腹瀉 懷孕 遺傳 性行為 久坐、久站 發炎性大腸疾病 痔瘡治療方法:痔瘡流血怎麼辦?外痣如何消除? 長痔瘡怎麼辦?一定要開刀嗎?如何消除痔瘡?出血時該如何治療?這都是民眾想知道的問題,其實痔瘡的治療方式和症狀與嚴重程度有關,症狀較不嚴重的可採取保守療法,嚴重者則需積極治療。 痔瘡保守治療8方法 通常輕微的痔瘡通常不需要透過手術切除,建議當出現痔瘡症狀時,可以嘗試以下8種方式改善,但若症狀嚴重,還是應就醫尋求專業診斷: 多吃高纖食物:食物中的纖維能幫助排便,因此,無論是為了預防痔瘡,或已得到痔瘡,建議每日纖維攝取量達20~30g。 多喝水:每天喝1.5~2公升的水,可幫助軟化糞便,減少排便時肛門的壓力。 維持規律運動:規律運動可幫助排便順暢。 避免不良排便習慣:不要在上廁所時使用手機、看書等,上廁所時避免過度用力。 少吃刺激食物:避免油炸、辛辣食物或酗酒等食物。 溫水浴:每次大約10~15分鐘,即能有效緩解痔瘡紅腫、發炎以及放鬆肛門,減少痔瘡周圍的刺激與搔癢。 使用藥物:使用痔瘡藥膏或栓劑,可以減少痔瘡帶來的不適。此外,症狀較嚴重時,醫師也會開立口服藥物。 凡士林舒緩:凡士林不具藥物性,塗抹在肛門內半吋位置,可潤滑肛門、舒緩疼痛,但並非主要治療方式。 痔瘡5種積極療法 當改善生活與飲食習慣、抹藥或泡溫水等方式,已無法緩解痔瘡症狀時,在醫師評估後,可考慮接受下列手術治療: 橡皮圈結紮術(Rubber band ligation):內痔經常以此方式移除;醫師會利用器具,將橡皮圈綁在痔瘡上,利用阻斷血流的方式,待痔瘡自動脫落。這種方式通常在頭2天會有些微出血,但不會造成太多不適感,約需約一週,內痔就會自行脫落;但若術後仍出血嚴重,請務必立即就診。 硬化劑注射治療(Sclerotherapy):將硬化劑注射進痔瘡,使它縮小;雖然此方法幾乎不會造成什麼疼痛感,但治療效果可能沒有橡皮圈結紮術有效。 燒灼法(Coagulation):利用紅外線或雷射直接破壞痔瘡,通常用於治療症狀較輕、較小的痔瘡 痔瘡切除術(Hemorrhoidectomy):主要用於內痔脫垂出肛門的嚴重情況,醫師會在局部麻醉之後,直接將痔瘡切除;但是切除後產生的傷口不小,患者在手術後常會感到強烈疼痛。 痔瘡環狀切除術(Stapled hemorrhoidopexy):可視為傳統痔瘡切除術的進化版本,手術後造成的傷口較小,因此,除了疼痛感較小外,恢復速度也較快;不過,這種新型手術比較適合治療較輕微的內痔瘡,針對嚴重的痔瘡脫垂,可能還是需透過傳統切除方式治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