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ackup og meta
探索
健康小工具
儲存

分享

因選舉結果焦慮、失眠或沒胃口?小心,你恐患「選舉症候群」!

資料查核: Hello 醫師


文: 張凱安 Kyle Chang · 更新日期:2024/01/12

因選舉結果焦慮、失眠或沒胃口?小心,你恐患「選舉症候群」!

為了2024總統大選,65歲的張伯伯積極參與各種競選活動,到處當志工、拜票、拉票及喊口喊;隨著投票日逼近,張伯伯漸漸開始每天焦慮不安,吃飯沒胃口,晚上也睡不著,日夜腦中都想著跟選舉有關的事情。家人更擔心,萬一選舉結果不如預期,恐怕會造成身心極大創傷。

選舉症候群是什麼?

選舉症候群是一種集合症狀,與選舉帶給人的壓力有關;英文為Post-Election Distress Symptoms,簡稱PEDS,直譯為選舉症候群,但因症狀也可能在選前出現,故在此稱選舉症候群。

根據美國一項研究發現,在總統大選後,超過半數人認為選舉是一種壓力來源;部分民眾體內的皮質醇濃度,也就是所謂的「壓力荷爾蒙」,會在投票期間,甚至是開票結束後上升,情緒也會因此變得更加強烈,正面情緒變得更好,負面情緒也因此變得更差;若選民本身就有身心科問題,在選舉期間,心理疾病復發的機率也會上升。

選舉症候群選前、選後不同

在選舉前後衍生出來的情緒適應困擾,都可歸類為「選舉症候群」,並因選前、選後而有所差異,常見症狀如下。

1.選舉前

有些人在選舉前就可能出現以下症狀,且症狀隨著選舉日將近而加劇:

  • 焦慮不安
  • 失眠
  • 易怒
  • 情緒起伏過大
  • 頭痛
  • 肩頸痠痛
  • 腸胃不適

2.選舉後

選舉症候群通常會隨著選舉落幕而恢復正常,但有些人會因先前過度投入選舉,選後結果又不如預期,症狀反而加劇;除了上述症狀之外,還可能出現:

  • 胸悶
  • 憂鬱
  • 有失落感、對事物失去興趣
  • 內心充滿負面想法
  • 社交人際退縮

甚至因此加劇使用成癮性物質或出現家庭暴力。

4方法改善選舉症候群

  1. 暫時減少接觸與選舉有關的資訊:少看新聞媒體、政論節目、使用臉書或與人討論政治話題,試著將自己從選舉抽離,把注意力轉移到其他事物上,例如到戶外踏青、旅遊。
  2. 維持生活作息正常且充實:在固定時間起床與睡覺,每週運動2~3次,每次30分鐘以上,多從事喜歡且與政治無關的活動,例如看書、做菜、下棋或散步等。
  3. 找人陪伴、傾聽自己的想法:找信任的對象訴說心中的想法與壓力,藉此紓發情緒,尋求同理,例如:「我因為選舉都睡不著」、「我每天都在擔心選舉結果」,但須避免將話題圍繞在選舉結果上;若暫時不想討論政治,或話題無論如何都會回到選舉上,建議單純聊天共處,增加人際接觸。
  4. 減少使用成癮性物質:例如酒精、菸或藥物,癮頭可能會因此加劇,且不會改善症狀。

(圖片授權:達志影像)


若您有任何相關內容合作、採訪活動及投稿邀約,歡迎隨時與《Hello醫師》聯繫:[email protected]

健康訊息不漏接,歡迎加入《Hello醫師》社群:

免責聲明

Hello 醫師並不提供醫療建議、診斷或治療。


相關文章


資料查核:

Hello 醫師


文: 張凱安 Kyle Chang · 更新日期:2024/01/12

ad icon廣告

這篇文章對你有幫助嗎?

ad icon廣告
ad icon廣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