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ackup og meta

精準打擊癌細胞!標靶治療的原理與5種治療方式

精準打擊癌細胞!標靶治療的原理與5種治療方式
精準打擊癌細胞!標靶治療的原理與5種治療方式

標靶治療是什麼?

標靶治療(Targeted Therapy)是一種針對癌細胞特定基因、蛋白質或細胞內訊號傳導路徑進行精準攻擊的治療方式,能夠抑制腫瘤生長,減少對正常細胞的影響,副作用較低,治療效果較高。

與傳統化學治療(化療)不同,標靶治療能選擇性攻擊癌細胞,且可與其他癌症療法(如化療、免疫治療)合併使用,以提升治療成效。

標靶藥物種類與分類方式

標靶藥物的分類方式主要有以下3種:

  1. 依藥物種類分類:2大類
  2. 依治療機制分類:5大類
  3. 依研發世代分類:1、2、3代

以下詳細說明:

1.依標靶藥物種類分2大類

根據藥物的物理與化學特性,標靶治療主要可分為小分子藥物和單株抗體等2大類:

(1)小分子藥物(Small Molecule Drugs)

  1. 作用機制:分子量小,能夠穿透細胞膜,直接干擾癌細胞內部的訊號傳遞或酶活性。
  2. 服用方式:通常為口服藥。
  3. 代表藥物
  • EGFR 抑制劑(如 Iressa、Tarceva)
  • ALK 抑制劑(如 Crizotinib、Alectinib)
  • BRAF 抑制劑(如 Vemurafenib)

(2)單株抗體(Monoclonal Antibodies, mAbs)

  1. 作用機制:分子量較大,主要針對癌細胞表面標的,標記癌細胞、阻斷生長訊號,或攜帶毒素直接攻擊腫瘤
  2. 服用方式:通常需透過靜脈注射。
  3. 代表藥物
  • HER2 抑制劑(如 Herceptin)
  • VEGF 抑制劑(如 Avastin)
  • PD-1/PD-L1 免疫抑制劑(如 Keytruda、Opdivo)

2.依標靶治療機制分5大類

根據標靶藥物的作用機轉,可進一步區分為以下5類:

1.訊號傳導抑制劑(Signal Transduction Inhibitors)

癌細胞的生長依賴細胞內的訊號傳遞,一些突變基因可能導致細胞訊號異常活化,促使癌細胞不斷分裂與擴散。這類藥物可干擾癌細胞內的訊號傳遞,抑制癌細胞的生長與分裂。

代表藥物

  • EGFR 抑制劑(如 Iressa、Tarceva) → 用於肺癌
  • ALK 抑制劑(如 Crizotinib、Alectinib) → 用於肺癌
  • BRAF 抑制劑(如 Vemurafenib) → 用於黑色素瘤

2.血管新生抑制劑(Angiogenesis Inhibitors)

腫瘤在生長過程中需要新的血管來輸送氧氣與營養。這類藥物阻止腫瘤新生血管的形成,讓癌細胞因缺乏養分而無法持續生長。

代表藥物

  • VEGF 抑制劑(如 Avastin) → 用於大腸癌、肺癌
  • Nexavar(索拉非尼) → 用於肝癌、腎細胞癌
  • Sutent(舒尼替尼) → 用於腎細胞癌、胃腸基質瘤

3.細胞凋亡誘導藥物(Apoptosis Inducers)

正常細胞會透過「細胞凋亡(Apoptosis)」機制進行自我清除,以維持體內平衡。然而,癌細胞通常能夠逃避這一機制,持續生長。這類標靶藥物能夠啟動癌細胞的凋亡機制,促使癌細胞自行死亡。

代表藥物

  • BCL-2 抑制劑(如 Venclexta) → 用於慢性淋巴性白血病(CLL)

4.免疫治療藥物(Immunotherapy Agents)

免疫系統本應能夠辨識並攻擊癌細胞,但癌細胞常會透過特定機制抑制免疫細胞的攻擊能力。這類標靶藥物可解除癌細胞對免疫系統的抑制,使免疫系統恢復正常功能,進而消滅癌細胞。

代表藥物

  • PD-1/PD-L1 抑制劑(如 Keytruda、Opdivo) → 用於肺癌、黑色素瘤
  • CTLA-4 抑制劑(如 Yervoy) → 用於黑色素瘤

5.抗體-藥物複合體(ADC, Antibody-Drug Conjugates)

這類藥物結合了單株抗體與細胞毒素,單株抗體可精準鎖定癌細胞,將毒素直接送入癌細胞內部,進一步破壞癌細胞,減少對正常細胞的影響。

代表藥物

  • Kadcyla(T-DM1) → HER2 陽性乳癌
  • Adcetris(Brentuximab vedotin) → 何杰金氏淋巴瘤

3.依標靶藥物研發世代分成1、2、3代

這種分類方式通常用於EGFR標靶藥物或ALK抑制劑,根據藥物開發的時間順序與抗藥性對應能力,分為3個世代。

  • 第1代(如 Iressa、Tarceva):針對EGFR突變,但易產生抗藥性
  • 第2代(如 Afatinib):效果更強,但副作用較大
  • 第3代(如 Tagrisso):針對T790M突變,可克服抗藥性

標靶治療如何標記有害細胞?

在進行標靶治療之前,必須先確定癌細胞具有可攻擊的目標,這樣標靶藥物才能精準作用於異常細胞,而不影響正常細胞。這個過程稱為標記癌細胞(Cancer Cell Targeting),主要透過癌細胞的特定蛋白質或基因異常來進行辨識。 

1.蛋白質數量比對

某些蛋白質在癌細胞中的表現量遠高於正常細胞,且通常與細胞生長和分裂有關,因此可作為標靶藥物的攻擊目標。

例如,在部分乳癌與胃癌患者的癌細胞上,HER2(人類表皮生長因子受體2)的表現量明顯升高,促使癌細胞不斷增殖。

標靶藥物Herceptin(賀癌平)可專一性結合HER2,阻斷癌細胞的生長訊號,使其停止分裂或死亡。這項治療已被證實可有效控制HER2陽性的乳癌與胃癌,並納入台灣健保給付範圍,用於早期乳癌的治療。

2.標記變異因子

某些癌症是由特定的基因突變所驅動,這些異常基因產生的突變蛋白能成為標靶治療的攻擊標的。

例如,BRAF基因突變(如BRAF V600E)會導致細胞訊號異常活化,使癌細胞持續生長並逃避免疫監控,進而引發黑色素瘤(Melanoma)。

針對這種基因突變,標靶藥物Zelboraf(日沛樂)能有效抑制BRAF V600突變陽性的黑色素瘤,阻止癌細胞的異常增生。

3.染色體異常辨識

部分癌細胞因染色體異常而產生融合基因,這類基因通常不會出現在正常細胞內,因此可作為標靶藥物的攻擊目標。

例如,在慢性骨髓性白血病(CML)患者中,常見BCR-ABL融合基因的異常,這種融合蛋白會持續刺激白血病細胞分裂,導致血癌進展。

標靶藥物Gleevec(基利克膜衣錠)能夠專一性標記並抑制BCR-ABL蛋白,有效阻止白血病細胞無限制生長,是CML患者的重要治療選擇。

標靶治療前為什麼要做基因檢測?

基因檢測(Genetic Testing) 是標靶治療的前置步驟,用來確定癌細胞是否具有標靶藥物能攻擊的基因突變。這與「標記癌細胞」不同,基因檢測的目的是篩選適合標靶治療的患者,避免無效或不必要的治療。

基因檢測的目的

  1. 確認是否適用標靶藥物:例如EGFR突變的肺癌可用Iressa,HER2陽性乳癌可用 Herceptin。
  2. 避免無效治療與副作用:若無相關突變,標靶藥物將無效,可能需改用化療或免疫治療。
  3. 協助醫師制定最佳治療計畫:部分病人可能適合標靶合併治療,如標靶+免疫治療。
  4. 評估抗藥性風險:例如肺癌EGFR突變患者可能產生T790M突變,需更換藥物。

基因檢測方式

  • 單基因檢測:針對單一基因,如 EGFR(肺癌)、HER2(乳癌)。
  • 次世代基因定序(NGS):一次檢測多種基因,適用於不確定突變類型的患者。

健保已納入特定癌症的 NGS 給付,涵蓋非小細胞肺癌、三陰性乳癌、胰臟癌等9種實體腫瘤,部分血液腫瘤亦適用,每種癌症終生給付一次,補助1~3萬元

每個人都能使用標靶治療嗎?

標靶藥物的適用性取決於兩項條件,如果罹癌者的腫瘤沒有發生符合標靶藥物所能辨識之特定變異情形,則標靶藥物便無法設定標記,治療也就無效。另外,某些癌症需要滿足特定的條件才能使用標靶治療,像是腫瘤無法透過手術切除等。

雖然標靶藥物的效果可能比傳統癌症療法還要有效,而且副作用更低,但是並不是每一種癌症都有合適的標靶藥物可以使用,而且也不是每個患者都能接受標靶治療,加上較為昂貴的醫療費用,標靶治療通常會做為一種輔助而非主要的治療方式。

由於癌症的種類繁多,且早期發現跟晚期發現的治療方式也不同;在確診癌症的情況下,醫師會針對該情況判斷應該使用什麼樣的療程,如果患者對於標靶治療有疑問,應詢問醫師。

[embed-health-tool-bmi]

免責聲明

Hello 醫師並不提供醫療建議、診斷或治療。

Targeted Therapy to Treat Cancer. https://www.cancer.gov/about-cancer/treatment/types/targeted-therapies. Accessed in November 12, 2020.
Targeted Cancer Therapies. https://www.cancer.gov/about-cancer/treatment/types/targeted-therapies/targeted-therapies-fact-sheet. Accessed in November 12, 2020.

Targeted Therapy(American Cancer Society). https://www.cancer.org/treatment/treatments-and-side-effects/treatment-types/targeted-therapy.html. Accessed in November 12, 2020.

現行版本

2025/03/20

文: 于承宇

醫學審稿: 賴建翰醫師

張凱安 Kyle Chang 更新


相關文章

各大癌症篩檢:定期篩檢5大癌症效果佳!政府補助條件一次看

如何判斷是否為癌症症狀?持續數週是關鍵前兆


醫學審稿:

賴建翰醫師

身心科 · 博士身心醫學診所


文: 于承宇 · 更新日期:2 週前

ad icon廣告

這篇文章對你有幫助嗎?

ad icon廣告
ad icon廣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