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冠肺炎(COVID-19,全名新型冠狀病毒肺炎,俗稱武漢肺炎)至今還沒有解藥或疫苗研發出來,然而,在各國漸進式解除封鎖後,看似恢復正常的生活,其實還是有些許改變,美國不僅仍未脫離疫情高風險國家行列,近日更爆發大規模抗議活動,是什麼樣的心理因素,讓原本的抗議活動演變成媒體政府口中的「暴動」?而疫情尚未結束,這一波抗議活動又會帶來什麼影響呢?本文和你一探究竟。
種族歧視至今猶存才是暴動主因
馬丁.路德.金恩(Martin Luther King)在1967年的演講中提到,與其單向譴責暴動的肆無忌憚與大規模破壞,不如在最開始就先了解暴動的根源及訴求,便能避免暴動發生。暴動就像是疾病的某個症狀,治好這個症狀就可以治療疾病,而這次的暴動起因,就是馬丁.路德.金恩被暗殺的50多年後,美國依然存在的種族歧視。
事情發生在今年(2020) 5 月 25 日,美國一名非裔男子喬治.弗洛伊德(George Floyd)因警員暴力執法致死,根據當時的影片,警方將他壓制在地上,把自己的左腳壓在他的頭部和頸部之間,弗洛伊德不斷抗議掙扎, 8 分多鐘過去,他當場斷氣身亡。雖然執法過當的警察已經被捕,但並不包含一旁觀看的 3 名警察,如此執法過當的行為,加上喬治.弗洛伊德的非裔身分,立刻引來一場抗議行動。
出乎意料的是,這場抗議從明尼蘇達州(Minnesota)的明尼亞波里斯市(Minneapolis )開始,延燒到全美超過 16 個州、 25 個城市。此外,包含Disney、Netflix、Facebook、Nike等大廠牌,都紛紛改變自家Logo,響應這一場暴動。也許是各項抗議行動與社會輿論奏效,旁觀的 3 名警察已經在近日以協助與教唆二級謀殺的罪名遭到逮捕。
群眾心理學催化暴動產生
我們常認為可以控制好自己的思考和行為,但社會心理學(Social psychology)研究可不這麼認為。社會心理學指的是研究人們如何思考、相互影響和彼此關係的科學,人類是群體動物,且每天都會想和人交談、互動,研究顯示,我們其實沒辦法和想像中一樣控制好自己,身邊的人和環境都會大大影響我們的行為。
抗議通常是為了平反社會的不公不義,這些不正義可能是針對一個團體或是個人,然而,這場抗議已然演變成一場暴動,而群眾心理學(Crowd psychology)在其中扮演了重要的角色,不但讓這場抗議變成暴動,更讓這種情緒擴展到其他城市。
當置身在人群中,你會很容易跟隨其他人的行為,即使這項行為違背你的意願,而抗議的團體愈大、人群愈多,抗議的人之中就愈有可能會有反社會傾向的人,無論抗議的訴求為何,他們往往訴諸暴力或大搞破壞,這在社會中是很常見的現象,這些行為也會具有「傳染性」,人們會把自己包裝起來,在這場混亂之中找機會做出一些平常不會做的事。
(同場加映:暴動如何形成與轉變?從心理學了解背後原因)
大型抗議活動反而更可能加速疫情傳播
除了抗議活動中的炮火可能傷及民眾,學者專家最怕的還是病毒在抗議期間加速傳播,民眾齊喊口號或吼叫時會噴口水、被噴到辣椒噴霧劑時會打噴嚏,甚至吸入催淚瓦斯時也會咳嗽,這些都是新冠肺炎的傳染途徑,加上抗議者不但沒有辦法維持社交距離,也不一定會戴口罩,擁擠的人群成為病毒滋生的溫床,而狹小的空間也很容易傳染,例如警用廂型車或是拘留所,所以當鎮暴警察大規模逮捕抗議民眾的同時,也大大增加感染的風險。
美國許多公衛專家都警告,參加抗議與暴動的警察、民眾應該自我隔離 14 天,也希望能戴口罩再參加抗議活動,甚至也有醫師提議要普篩檢查,以防更多人感染新冠肺炎,但相關方針都尚未擬定,暴動也還沒落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