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ackup og meta

貝林氏症候群是什麼?中風患者請留意

貝林氏症候群是什麼?中風患者請留意

貝林氏症候群(Balint’s syndrome),對您來說這可能是一個陌生又饒口的名字,但它可是常見疾病「中風(Stroke)」的併發症之一。其中的原因是因為中風對腦部的傷害,因此才會導致這個症狀。若您想要進一步的了解貝林氏症候群(Balint’s syndrome),下列將給您完整的資訊。

引發貝林氏症候群的主因:中風

貝林氏症候群屬於罕見疾病,是因為嚴重的神經系統受到損傷而失調所導致。臨床上的症狀包括患者對視野中的物體失去認知能力,只能看見細部卻認不出全局,稱為視覺上的同時刺激失認症(Simultagnosia);而患者無法聚焦,無法隨意控制其眼球注視的目標或方向,稱動眼失用症(Oculomotor apraxia, 又稱動眼運用不能);以及患者雖可看見物品所在位置,卻無法對準而取不到物品,稱作視覺共濟失調症(Optic ataxia)。

貝林氏症候群通常是因為,大腦雙側後頂葉或雙側頂葉(Parieto-occipital,又稱枕葉)區域的損傷。頂葉位於大腦頂部中間,枕葉位於大腦後側。貝林氏症候群可能是一次或多次中風的結果。

引發貝林氏症候群的其他原因

普遍認為貝林氏症候群是多次中風的直接併發症之一,但中風並不是造成貝林氏症候群的唯一原因。突發性的嚴重低血壓,會導致血液供應不足,因此也可能導致貝林氏症候群。另外,腦腫瘤或腦部創傷也可能引發貝林氏症候群,不過,貝林氏症候群很少是由阿茲海默症或其他退化性腦損傷疾病引起。

貝林氏症候群的3種症狀

  1. 同時刺激失認症(Simultanagnosia):患者的視覺無法同時注意到多個物品,可能只能看到一部分畫面或其中一件物品,卻無法涵蓋整個畫面或多件物品。
  2. 動眼失用症(Oculomotor apraxia):患者無法自由移動雙眼眼球,無法將視線投向他們想要看的方向或位置。患者必須移動頭部才能改變視線方向。奇怪的是,患者的眼球卻仍然可以上下移動。
  3. 視覺共濟失調症(Optic ataxia):患者抓不到自己看到的物品,以及無法測量距離或比例,視覺和動作無法配合,這會嚴重影響患者的日常生活。例如,當患者試圖將杯子放在桌子時,卻因為無法判斷桌子的距離,而使得杯子落到地板上。

貝林氏症候群可以治療嗎?

貝林氏症候群患者可以參加中風復健計劃,這個計畫著重在視覺運動、視覺引導訓練,幫助患者增加應付日常生活的能力,減輕視覺失調帶來的不便,並提高患者的生活技能。由於貝林氏症候群是中風的可能併發症之一,因此,若對症狀缺乏自覺可能會導致延誤就醫,錯過治療先機。一旦發現問題,請盡快就醫。

[embed-health-tool-bmi]

免責聲明

Hello 醫師並不提供醫療建議、診斷或治療。

https://medlineplus.gov/stroke.html. Accessed May 7, 2017.

Ocular Motor Apraxia, Cogan Type. https://rarediseases.org/rare-diseases/ocular-motor-apraxia-cogan-type/. Accessed May 7, 2017.

Walsh RD, Floyd JP, Eidelman BH, Barrett KM. Bálint syndrome and visual allochiria in a patient with reversible cerebral vasoconstriction syndrome. J Neuroophthalmol. 2012 Dec;32(4):302-6. doi: 10.1097/WNO.0b013e3182359f4a.

Amalnath SD, Kumar S, Deepanjali S, Dutta TK. Balint syndrome. Annals of Indian Academy of Neurology. 2014;17(1):10-11. doi:10.4103/0972-2327.128526.

Udesen, H; Madsen, A. L. (1992). “Balint’s syndrome–visual disorientation”. Ugeskrift for laeger. 154 (21): 1492-4.

Kerkhoff G (2000). “Neurovisual rehabilitation: Recent developments and future directions”. Journal of Neurology, Neurosurgery & Psychiatry. 68 (6): 691-706.

Ribai P, Vokaer M, De Tiege X, Massat I, Slama H, Bier JC, (2006). “Acute Balint’s syndrome is not always caused by a stroke”. European Journal of Neurology. 13 (3): 310–2. doi:10.1111/j.1468-1331.2006.01144.

Rosselli, Mónica; Ardila, Alfredo; Beltran, Christopher (2001). “Rehabilitation of Balint’s Syndrome: A Single Case Report”. Applied Neuropsychology. 8 (4): 242–7. doi:10.1207/S15324826AN0804_7

現行版本

2020/09/23

文: Weitseng Lin

醫學審稿: 賴建翰醫師


相關文章

5種傲人新科技~中風後復健免煩惱

搶救中風黃金時間!醫師靠9方法診斷


醫學審稿:

賴建翰醫師

身心科 · 博士身心醫學診所


文: Weitseng Lin · 更新日期:2020/09/23

ad icon廣告

這篇文章對你有幫助嗎?

ad icon廣告
ad icon廣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