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ackup og meta
探索
健康小工具
儲存

不孕求子7次失敗?不孕症原因、檢查、治療及補助方案詳解

資料查核: Hello 醫師


文: Hello 醫師 · 更新日期:2 週前

不孕求子7次失敗?不孕症原因、檢查、治療及補助方案詳解

台灣出生率全球最低,「少子化」趨勢更被視為「國安危機」;許多深受不孕困擾所苦的夫婦,為了順利求子,飽受身心煎熬;一名備孕多年的陳姓女子,歷經 7次求子失敗,原已身心俱疲想放棄,最後在生殖中心協助下,轉介免疫科,才發現是「免疫不孕症」;究竟不孕症原因為何?哪種情況需要進行檢查?目前補助方案有哪些?《Hello醫師》為您詳細說明。

胚胎師迅速將胚胎冷凍管移入液態氮中,藉由超高速降溫(每分鐘下降-23000°C),使胚胎達到玻璃化狀態。宜蘊醫療提供
胚胎師迅速將胚胎冷凍管移入液態氮中,藉由超高速降溫(每分鐘下降-23000°C),使胚胎達到玻璃化狀態。宜蘊醫療提供

台灣生育率全球最低

據內政部最新人口統計數據,2023年國內全年新生13萬5571人,較2022年再減少3415人;2023年粗出生率為千分之5.82,較2022年千分之5.96更低,再創內政部有統計以來最低新生兒人數紀錄。

若從總和生育率(total fertility rate,TFR,即每個婦女生育孩子的數量)來看,依據美國中央情報局(CIA)公布的《世界概況》(The World Factbook)統計,台灣總合生育率僅1.11,排名全球倒數第一。

不孕症原因為何?

根據國民健康署調查,女性初婚年齡從1980年的23.4歲,延後至2009年的28.4歲;生育第一胎年齡則從23.5歲延至29.3歲;再依內政部出生登記統計資料來看,30~34歲產婦比率達37.8%居首位,35~39歲也佔達12.6%,40歲以上有1.8%。可見晚婚、遲育趨勢愈來愈明顯,但不孕問題也隨之衍生。

造成不孕症的原因有很多,可分成女性、男性、夫妻雙方及不明原因來區分;一般而言,女性、男性及夫妻雙方的因素各佔三分之一。

不孕症原因1:女性因素

  • 排卵功能異常及荷爾蒙失調
  • 卵巢功能不全
  • 子宮內膜異位症
  • 輸卵管阻塞或感染
  • 多囊性卵巢症候群
  • 不孕症原因2:男性因素

    • 精液異常
    • 睪丸製造精子障礙
    • 精子運輸系統異常
    • 性功能障礙

    不孕症原因3:

    • 混合因素,男女雙方都有一些問題。

    不孕症原因4:

    • 不健康的生活型態、錯過適孕年齡等。

    不孕症原因5:

    • 醫學上尚無法處理的不明原因:當不孕夫妻在接受一定範圍的檢查評估後,仍然找不到特定病因,即可歸類為不明原因的不孕。

    除了上述不明原因之外,三軍總醫院內科部風濕免疫過敏科主治醫師盧俊吉指出,從免疫觀點來看,若爸媽有一方具有自體免疫疾病,就應注意是否有「免疫不孕」的可能。所謂「免疫不孕」,是指媽媽的免疫系統對於自身組織、配偶的生殖細胞或是受精卵產生異常免疫反應,甚至對胚胎產生排斥反應,因此導致不孕的狀況。

    免疫不孕個案:人工求子7次均失敗

    年約40歲的陳小姐,在歷經2次人工授精失敗,4次試管嬰兒植入正常胚胎後也著床失敗,原本身心飽受煎熬,幾乎想要放棄;後來,在生殖中心診斷下,發現陳小姐平時容易緊張焦慮,加上便秘嚴重,須透過藥物才能順利排便;在生殖機構安排下,先由中醫師協助調理身體,取卵數果然倍增,共取得18顆卵子,其中有5顆培養成優質胚胎;不過,在透過自然週期方式植入後,仍宣告失敗。

    台北禾馨宜蘊生殖中心院長廖娸鈞醫師說,在第二次為陳小姐植入胚胎後,特別轉介免疫科持續追蹤,果然發現陳小姐在植入胚胎後,血栓指數上升,確定是免疫系統導致的不孕;所幸,歷經7次失敗後,陳小姐在醫師「對症診斷」後,終於著床成功並順利懷孕,將在8月份待產。

    不孕症檢查何時該做?何時該求診?

    許多夫妻婚後積極備孕,卻遲未有好消息,心中難免會有許多疑惑,有些甚至會引發成夫妻相處甚至雙方家族問題。根據統計,若有規律的性生活,84%夫妻會在一年內懷孕,其他夫妻中的一半會在第二年懷孕。國健署提醒,當夫妻已開始備孕多時,若有以下情況,便可考慮及早就醫,以確認原因:

    • 夫妻沒有任何避孕措施
    • 維持每周2至3次的規律性生活
    • 經1年以上仍未懷孕(若女性已達36歲,可提前6個月開始評估)

    不孕症治療方式

    人工生殖治療個案不孕原因,從先天、後天或外在環境等,都可能影響,因此,治療方式必須先透過確認個案的環境,以確保能找出真正原因,及早進行治療;以下為常見的治療方法建議:

    生活療法

    • 避免工作及情緒壓力
    • 維持體重,如BMI值在18.5至24
    • 避免菸酒
    • 攝取高蛋白食物與維他命
    • 避免身處高溫環境
    • 適齡生育,建議35歲之前
    • 偵測排卵時間
  • 藥物治療

    • 女性排卵異常
    • 男性勃起障礙
  • 手術治療

    • 男性:改善精索靜脈曲張且精蟲品質不佳者
    • 女性:子宮、卵巢及輸卵管結構異常者
  • 人工生殖

    • 人工授精:利用女性自然排卵時,將篩選過的精蟲,注射入女性子宮
    • 試管嬰兒:透過藥物注射控制排卵,取出卵子後,再進行體外受精,形成胚胎後,再植入母親子宮
  • 何種不孕症須進行試管嬰兒?

    • 35歲以上或卵巢庫存量(AMH)低
    • 雙側輸卵管阻塞
    • 中重度子宮內膜異位症
    • 有反覆流產史
    • 人工授精多次失敗
    • 男性精蟲異常/數目過少
    • 夫妻有染色體基因疾病
    • 不明原因不孕

    衛福部擴大不孕症治療(試管嬰兒)補助方案

    為了鼓勵生子,提高生育率,衛生福利部自2021年7月1日起實施擴大不孕症治療(試管嬰兒)補助方案後,截至2023年12月止,已有87,045件申請補助資格通過,其中67,174件已完成療程並通過補助費用審查;衛福部國民健康署指出,受補助案件中,已有13,486對夫妻順利產下15,106名嬰兒。

    若經確認經醫師進行不孕症之治療,且評估有試管嬰兒需求,應及早就醫,最好在35歲以前進行療程,「愈早愈好」是成功的重要關鍵,因為隨著年齡增長,卵巢功能及卵子品質會隨之下降,受精後的胚胎也容易發生「染色體數目異常」,導致胚胎無法順利著床發育。

    以下說明不孕症治療(試管嬰兒)補助方案之詳細內容:

    不孕症治療(試管嬰兒)補助方案適用資格

    • 不孕夫妻至少一方具中華國民國籍
    • 不孕夫妻的妻子年齡未滿45歲

    不孕症治療(試管嬰兒)補助額度:

    • 低收入戶及中低收入戶:每次補助上限15萬元
    • 非低收入戶及中低收入戶:
      • 首次申請補助:每次補助上限10萬元
      • 再次申請補助:每次補助上限6萬元

    不孕症治療(試管嬰兒)補助次數:

    • 妻年齡未滿40歲:每胎補助最多6次
    • 妻年滿40至44歲:每胎補助最多3次

    不孕症治療(試管嬰兒)補助胚胎植入數目:

    • 妻35歲以下:最多植入1個胚胎
    • 妻滿36歲、未滿45歲:最多植入2個胚胎

    非低收入戶及中低收入戶不同療程範圍之補助

    • 首次申請
      • 取卵形成胚胎植入:10萬
      • 僅取卵,因特定因素未進入胚胎植入療程:7萬
      • 僅植入胚胎:3萬
    • 再次申請
      • 取卵形成胚胎植入:6萬
      • 僅取卵,因特定因素未進入胚胎植入療程:4萬
      • 僅植入胚胎:2萬

    不孕症治療(試管嬰兒)補助方案如何申請及審核流程?

    • 應備文件
      • 夫妻雙方身分證
      • 申請人匯款帳戶
      • 中低收入戶須攜帶證明文件
    • 申請地點
      • 國健署特約人工生殖機構(由特約機構代為線上申請)
    • 審核
      • 國健署線上審核,申請人可上網查詢進度
    • 費用撥付
      • 補助費用經國健署審核通過後,直接撥入匯款人帳戶,並以簡訊通知
    國健署呼籲,規劃生育應該要及早進行,若要生育,建議在33歲前就要「做人成功」,不管到哪家生殖機構,年齡都是影響人工生殖率的重要關鍵,超過33歲,成功率明顯下降;若超過39歲,只剩一半活產率,到41歲以上更低。
    「想生要趁早」更多資訊可至國健署官網【試管嬰兒專區】查詢,或撥打國民健康署人工生殖諮詢專線02-25580900,由專人提供即時的服務。

    如何挑選生殖機構?

    • 國健署公告合格:

    許多不孕症夫妻為求實現養兒育女的目標,為了找尋合適的生殖機構,可能也傷透腦筋;其實,國健署已有公告之人工生殖機構許可通過名單,截至2024年5月中為止,全國已有101家合格生殖機構,若想了解最新名單,可至國健署網站查詢:https://www.hpa.gov.tw/Pages/Detail.aspx?nodeid=500&pid=14267

    • 技術優良胚胎師

    宜蘊醫療技術總監呂仲浩博士說,許多夫婦的求子之路要能走得順遂,關鍵原因之一,就是生殖機構要有經驗及能力俱佳的胚胎師,「好的胚胎便是成功的一半」,因為從精蟲及卵子的製造形成,到排卵、受精、培養胚胎、著床等,約須經過十多個過程,任何環節出錯,都會造成懷孕失敗,這些都有賴胚胎師的技術,幫助個案強化懷孕率與活產率。

    • 生殖機構實驗室

    生殖機構的實驗室技術也非常重要;呂仲浩舉例,一名39歲高齡產婦王小姐因卵子品質不好,無法受精,也沒有任何胚胎形成,後來,將取出的卵子透過造價超過億元的實驗室設備,包括「AI胚胎縮時攝影培養系統」,觀察其活動力,掌握卵子成熟時間點,判斷卵子成熟可受精的時間點,並在最佳時間凌晨2點安排精蟲顯微注射(ICSI),配合PGT-A染色體的技術,成功培養出2顆優質胚胎,而且只植入1顆,就成成功著床懷孕。

    • 支持及轉介系統

    不孕症治療及試管嬰兒進行過程,夫妻雙方都可能面臨許多身心靈的煎熬,包括從中醫的身體調理,到心理健康的系統,都有賴醫療團隊支援。另外,在診斷不孕症原因時,若能透過轉介,例如免疫科,便可及早確定是否有免疫不孕的可能。

    台灣試管嬰兒懷孕成功率世界第二

    根據國健署「2021年人工生殖施行結果分析報告」指出,台灣34歲以下使用試管嬰兒的平均懷孕率高達54.9%,40歲以後則有23.7%;台灣生殖醫學會也指出,台灣試管嬰兒成功著床率(懷孕率)高達36.7%,在全球僅次於美國,排名第二。因此,目前台灣生殖醫療界的技術已進步到不用多次重覆植入胚胎,而是追求「一次就成功」的境界。

    台灣生殖醫學優勢

    根據衛福部國際醫療管理工作小組統計,去年的國際醫療服務人次,生殖醫學已高居第5名,成長幅度驚人。呂仲浩說,透過實驗室的領先技術、專業胚胎師團隊和AI設備,平均懷孕率突破7成,吸引包括日本在內等國外生殖機構前來台灣交流。

    台灣除了生殖機構的醫療團隊技術在全球位居領先地位,實驗室建置也與世界同步之外,台灣也是亞洲少數合法建立精子及卵子庫的國家之一。禾馨宜蘊生殖中心醫療總顧問劉志鴻醫師說,許多高齡個案因為晚婚晚育,當想要生育時才發現為時已晚,年過40歲後,卵子品質會大幅下降,若使用借卵方式進行試管嬰兒,植入成功率可提高至80%以上,這也讓台灣領先亞洲其他國家,成為海外高齡不孕夫婦的解方。

    免責聲明

    Hello 醫師並不提供醫療建議、診斷或治療。



    資料查核:

    Hello 醫師


    文: Hello 醫師 · 更新日期:2 週前

    ad icon廣告

    這篇文章對你有幫助嗎?

    ad icon廣告
    ad icon廣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