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10月是腸病毒(Enterovirus)肆虐的季節,還記得就讀小學時,學校經常宣導「天天勤洗手,腸病毒遠離我」的口訣,但或許你不知道,腸病毒其實是一群病毒的總稱,屬於幼兒常見疾病,包含小兒麻痺病毒(Poliovirus)、克沙奇病毒(Coxsackievirus)、伊科病毒(Echovirus)及腸病毒68型後等60餘型。本文將介紹腸病毒的傳染途徑、症狀及預防方法。
腸病毒傳染途徑與潛伏期
在臺灣,腸病毒的高峰通常是五月底至六月中,而九月開學季也有一波。腸病毒只會由人傳人,主要經由腸胃道(糞口、水或食物污染)或呼吸道(飛沫、咳嗽或打噴嚏)傳染,也可能經由接觸病人皮膚水泡的液體而感染,此外,新生兒則可能透過胎盤、孕婦分娩過程或產後接觸等途徑感染。感染腸病毒後,約二到十天會開始出現症狀,但在發病前數天,喉部與糞便就可發現病毒且具有傳染力,通常以發病後一週內的傳染力最強。感染腸病毒痊癒之後,只會對這次感染的型別免疫,還是有機會再得到其他類型的腸病毒。
(同場加映:冬天狂腹瀉嘔吐?諾羅病毒來襲要小心)
腸病毒症狀及併發症
雖然說腸病毒是幼兒常見疾病,但並不代表成人不會感染,只是感染的症狀比較輕微,症狀包含發高燒、流鼻水、打噴嚏、咳嗽和全身疼痛。腸病毒的病毒型別,以及感染後較常見的臨床症狀分別如下:
- 小兒麻痺病毒:台灣因為有疫苗接種,所以小兒麻痺病毒已經根除。
- 腸病毒71型:五歲以下幼兒為重症高危險群,常見的症狀是手足口病(hand-foot-mouth disease),特徵為發燒及身體出現小水泡,主要分布於口腔黏膜及舌頭,或是軟顎、牙齦和嘴唇,四肢則是手掌及腳掌、手指及腳趾,都有可能起水泡。
- 腸病毒D68型:幼兒感染後亦可能引起嚴重的呼吸道或神經系統症狀。
- 克沙奇A型病毒:疱疹性咽峽炎(Herpangina),症狀包含突發性發燒、嘔吐及咽峽部出現小水泡或潰瘍。
- 克沙奇B型病毒:流行性肌肋痛,特徵為胸部突發陣發性疼痛,且持續數分鐘到數小時,合併發燒、頭痛,以及短暫噁心、嘔吐和腹瀉。嚴重時可能引發嬰兒急性心肌炎及成人心包膜炎,特徵為突發性呼吸困難、蒼白和嘔吐,心跳過快則很快地會演變成心衰竭、休克甚至死亡。
- 伊科病毒(Echovirus):主要威脅新生兒,初期症狀包括發燒、食慾不佳、活動力下降、躁動不安、皮膚出現紅疹、腹瀉或嘔吐,嚴重時可引發心肌炎(Myocarditis)、肝炎(Hepatitis)、腦炎(Encephalitis)、新生兒敗血症等,可能致命。
如果幼兒感染腸病毒後的七天內出現嗜睡、意識不清、活力不佳、手腳無力、肌躍型抽搐(無故驚嚇或突然間全身肌肉收縮)、持續嘔吐、呼吸急促或心跳加快等症狀,就可能是腸病毒重症,須立即送到大醫院就醫。
(查看「腸病毒重症醫療網」責任醫院名單)
腸病毒的預防方法
腸病毒並沒有特製的藥物或疫苗,只能採取支持療法,如退燒、止咳、打點滴等,所以想要預防腸病毒,只能靠個人衛生保健和環境消毒。腸病毒適合在濕、熱的環境下生存與傳播,室溫可存活數天,4℃可存活數週,冷凍下可存活數個月以上,但在50℃以上的環境,很快就會失去活性,所以乾燥的環境、食物經過加熱處理,或將內衣褲浸泡熱水,都可減少腸病毒傳播。台灣衛生福利部疾病管制署提供以下注意事項,可以預防腸病毒:
- 堅持正確洗手五步驟:濕、搓(至少20秒)、沖、捧、擦。
- 均衡飲食、適度運動及充足睡眠,提昇免疫力。
- 新生兒及嬰兒多餵母乳,以提高抵抗力。
- 生病時,應儘速就醫,請假在家多休息。
- 注意居家環境的衛生清潔及通風。
- 避免出入人潮擁擠,空氣不流通的公共場所。
- 儘量不要與疑似病患接觸,尤其是孕婦、新生兒及幼童。
- 在接觸或哺育新生兒前要用肥皂洗手,必要時務必更衣、戴口罩,也盡量避免太多人接觸新生兒。
- 兒童玩具,特別是毛絨玩具要經常清洗、消毒,清洗後可以放在乾燥的環境曬曬太陽。
[embed-health-tool-bm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