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ackup og meta

「超高齡」糖尿病挑戰3:名醫陳宏麟解析全人健康老化 告別「不健康餘命」

編按:台灣正式邁入超高齡社會,如何延長「健康餘命」、善用新藥治療及配合健保給付政策,並推動「糖心腎共同照護」與社區為主的全人照護,成為糖尿病治療與照護的核心議題。為呼應今年11月14日「世界糖尿病日」「糖尿病與福祉(Diabetes and well-being) 」之主題,《Hello醫師》特別專訪台灣基層糖尿病學會理事長陳宏麟醫師,透過醫療實務與議題倡導等角度,帶領您從臨床挑戰到未來願景,全面解析糖尿病照護的新趨勢。

「超高齡」糖尿病挑戰3:名醫陳宏麟解析全人健康老化 告別「不健康餘命」

台灣進入超高齡社會:糖尿病照護的全新挑戰

糖尿病照護不只是糖友個人的事,從醫療、社會到家庭等各個層面缺一不可;台灣基層糖尿病學會理事長陳宏麟說,重點應在於從「全人全程照護」精神出發,找到並結合數位AI、長照等各方資源,及早介入,才能讓每位糖友都能享有客製化、個人化的照護品質;他也呼籲,去除糖尿病標籤化,才能幫助糖友走出憂鬱、活得自在,享有更長的健康餘命。

個人化生活管理:吃得開心、動得自在

陳宏麟醫師強調,每位糖友的生活背景不同,建議應以個人化為主。「沒有單一標準答案,重點是要考量患者的社會決定因素(social determinants of health),給予客製化的建議,糖友才做得到。

以飲食為例,許多長者習慣早餐吃饅頭,他建議:「不是不能吃,是怎麼吃。」,例如:「饅頭可以只吃一半,再加1、2顆蛋、配無糖豆漿,就能減糖又補蛋白質。不是剝奪他們吃的樂趣,而是讓他們『吃得健康、吃得快樂』。」

在運動方面,他同樣強調彈性,不必拘泥於「每天半小時、每週150分鐘」的標準,畢竟「不是每個人都能做到那個量,有人膝蓋不好還去跑步,反而受傷。」他會建議長輩糖友,可改做核心肌群訓練或重力運動,「數據會說話,曾有長輩原本需要人攙扶,經過訓練後願意自己去動,這就是成功的例子。」

社區與心理支持:全人全程照護的基礎

全人照護不僅止於醫療,還包含社區參與及心理健康。陳宏麟醫師說,「以患者為中心的全人照護,不只是口號,而是必須落實的事。」在不同照護階段,從疾病前的預防、疾病中的治療,到疾病後的延緩失能,都需要對應的策略,例如:「還沒發病就先篩檢;發病後看是否有共病;到了後期,就協助找到長照資源。」

在實務上,醫師與照護團隊能整合多元資源,例如:

  • 長照支持:協助患者尋找日照中心或社區照護點。
  • 心理會談:對於憂鬱或情緒低落者,可安排心理支持。
  • 社會處方:例如「無糖飲料減稅」等政策,營造更友善的健康環境。

此外,參與社區活動、長照站課程或銀髮俱樂部,都有助於維持身心活力。「維持正常活動,也是糖尿病照護中最容易被忽略、但最重要的一環。

AI科技與醫病共享決策:讓數據說話

陳宏麟醫師看好AI在糖尿病照護中的應用,「在診所端,可透過AI智慧系統,在病人來院前,根據過去資料預判他現在需要什麼、該怎麼治療、該接受哪種衛教。」

透過AI輔助與連續血糖監測(CGM)系統,醫師可遠端掌握患者狀況,未來也將運用糖尿病併發症嚴重度指標(DCSI),提供更精準的個人化建議。

同時,他也建議,應開啟「醫病共享決策(SDM)」模式,讓患者更能參與治療選擇;他說,「醫師的責任是把複雜的事講簡單,讓患者懂、願意參與。更重要的是,讓患者知道:我們支持並尊重患者的每個決定。」

對於排斥打胰島素的糖友,陳宏麟醫師也分享臨床經驗,採用「共享門診」模式,邀請成功控糖的病友現身說法,「讓糖友去說服糖友,眼見為憑,這比醫師講一百句都有效。」

走向健康老化的未來:從去標籤化開始

陳宏麟醫師認為,未來的糖尿病照護願景是「Right time, Right patient, Right treatment」,這也是台灣基層糖尿病學會的年度目標,「我們希望各層級醫療院所都能動起來,提升品質與量能。」

更重要的是,全社會必須推動「去標籤化」,從就學、就業到保險,「糖友只是血糖高而已,不應該被貼上糖尿病標籤。」他強調,真正的健康照護目標不僅是醫護人員賦能(empowerment),更應讓民眾也賦能,學會為自己的健康負責,畢竟「每個人的健康,其實都掌握在自己手裡。」

小結:高齡糖友的全人健康新時代

在AI、社區支持與個人化生活管理的加持下,糖尿病不再是「慢性負擔」,而是可以被積極管理的生活狀態 全人全程照護不只是醫療的新方向,更是幫助每位糖友走出標籤、活出自在與尊嚴的健康新藍圖。

2025年「穩糖健步走」報名已截止!
  • 活動文章《Hello醫師》2025「穩糖健步走」號召千人響應!11/22 齊心「健康達標輕鬆GO」
  • 宣導大使授權單位:世界糖尿病基金會(World Diabetes Foundation)授權「為糖尿病而走」(Diabetes Walk)東亞推廣大使
  • 指導單位:中華民國糖尿病學會、中華民國糖尿病衛教學會、台灣基層糖尿病學會
  • 主辦單位:Hello Health Group、《Hello醫師》
  • 響應單位:桂格完膳、日日好食好控麵、ASO+ 阿瘦足健康、達摩本草、WaCare

[embed-health-tool-bmi]

免責聲明

Hello 醫師並不提供醫療建議、診斷或治療。

現行版本

2025/11/07

文: Hello 醫師

資料查核: Hello 醫師

Arthur Cheng 更新


相關文章

「超高齡」糖尿病挑戰2:名醫陳宏麟解析「突破性新藥」SGLT2抑制劑與GLP-1受體致效劑

「超高齡」糖尿病挑戰1:名醫陳宏麟解析高齡化、慢病化治療策略


資料查核:Hello 醫師|文:Hello 醫師 · 更新日期:2025/11/07

ad icon廣告

這篇文章對你有幫助嗎?

ad icon廣告
ad icon廣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