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花眼症狀?改善老花眼的方法?老花眼7指標自我測試!
老花眼(Presbyopia)是隨著年齡增加而出現的自然老化結果,也是每個人都會遇到的視力問題。 老花眼通常發生在40歲左右,最主要的症狀為視力模糊。究竟老花眼是什麼?老花眼症狀有哪些?改善老花眼的方法?老花眼怎麼自我測試?《 Hello醫師》為您深入解析! 老花眼是什麼?造成老花的原因有哪些? 老花眼是眼睛水晶體與睫狀肌老化的結果。水晶體由水和蛋白質組成,形狀為前後雙凸狀的扁形球體,具有彈性,能依物體位置的遠近而調節形狀,讓外部影像能精準聚焦於視網膜上。 隨著年齡增長,水晶體會失去彈性、變大及變厚,導致眼睛調整焦距能力下降,讓影像無法成像於視網膜上,使視力逐漸模糊,造成老花眼。 此外,水晶體周圍的睫狀肌,在眼睛看遠時會放鬆,使水晶體變厚;看近物時,睫狀肌則緊縮,水晶體會變薄。一般情況下,睫狀肌可持續調整焦距,保持視覺清晰;然而,睫狀肌和水晶體一樣,也因為年齡增加而失去彈性,最終導致老花眼。 除了老化會導致老花眼之外,以下疾病或服用特定藥物者,也可能造成老花眼的症狀提早出現: 疾病:遠視、糖尿病、多發性硬化症、心血管疾病 藥物:某些抗憂鬱、抗組織胺及利尿等藥物 老花眼9大症狀:光線不足時,視力更模糊 老花眼9種常見症狀如下: 正常距離下閱讀,視力會模糊 須把物品放遠才能看清楚 看遠、看近無法快速調節焦距 眼睛痠澀 眼睛腫脹 眼睛畏光 眉骨處疼痛 頭痛 噁心 老花眼症狀:近距離閱讀時,有視力模糊的現象 老花眼族群在光線不足的環境下用眼,更容易出現視力模糊的問題,因為光線不足時,瞳孔會放大,讓更多光線進入眼睛,這時視覺的景深會變窄,使影像更難聚焦於視網膜。 改善老花眼的方法有哪些?如何治療? 改善與治療老花眼主要的方法為配戴老花眼鏡,此外,也可選擇藥物治療與手術方式,但考量治療效果與風險,建議先與醫師進行討論。 老花眼6種治療方式如下: 配戴老花眼鏡 點眼藥水 配戴隱形眼鏡 眼角膜手術 雷射手術 水晶體置換手術 (延伸閱讀:老花眼鏡怎麼配?多少錢?老花眼鏡有4種類,配鏡考量3件事) 老花眼測試方法 若想確認自身是否有老花眼,建議至眼科進行詳細檢查。 在就醫前,可以先透過7項指標進行自我評估: 年近或超過40歲 近距離用眼時,須將物品放在超過40公分處才看得清楚 近視族群在近距離工作時,須摘除眼鏡才能看得清楚 帶隱形眼鏡者,必須把物體拿遠才能看清楚 看近物或閱讀時,常覺得難以對焦,容易出現頭痛 看遠或看近交替時,須花幾秒鐘視線才能清楚對焦 在光線不足的環境下閱讀,視線比平時更難對焦 老花度數最高幾度? 老花眼度數會隨著年紀增長而增加,通常在40歲左右開始出現,每10年增加約100度;50歲時,度數約200度;60歲時,度數約300度。一般情況下,當老花度數到達300度之後,便會維持不再上升。 老花眼度數表 年齡(歲) 老花眼度數 40~45 100~150以上 50 200以上 60 300以上 若有近視、遠視或散光,度數變化可能會稍有不同。 隨著年齡增加,老花度數約每3~5年就可能產生變化,建議每年定期追蹤老花度數,並隨著度數變動適時更換相符的老花眼鏡,避免讓視力惡化。 老花眼如何保養? 近距離用眼時,記得多眨眼 用眼每30分鐘休息5~10分鐘,休息時,可藉由望向遠方,放鬆睫狀肌 外出時戴帽子或太陽眼鏡,避免眼睛受到陽光直接傷害 配戴適合的老花眼鏡,避免眼睛過度用力,或因看不清楚而跌倒或發生意外 閱讀或使用3C產品時,環境光線應柔和且充足,避免環境光太過強烈,或有反光傷眼 依照眼科醫師指示使用藥物,舒緩眼部疲勞與不適感 老花眼如何預防? 老花眼是自然老化所產生的生理變化,較難預防,但仍可以透過以下護眼習慣,避免老花眼提早出現: 配戴太陽眼鏡,預防紫外線對眼睛的傷害 注意用眼時的姿勢與光線,維持正確用眼習慣 補充維持眼睛健康所需之營養素,如維生素A、維生素C、維生素E及葉黃素等 40歲以上民眾,建議每2~4年進行1次視力檢查 (圖片授權:達志影像) 若您有任何相關內容合作、採訪活動及投稿邀約,歡迎隨時與《Hello醫師》聯繫:[email protected] 健康訊息不漏接,歡迎加入《Hello醫師》社群: LINE:https://helloyishi.tw/Tvie8 FB:https://helloyishi.tw/uzLBu