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百科

在這個類別之下包含了「 健康症狀 」、「 健康知識/常識 」、「 保險 」、「 新聞 」、「 健康檢查 」、「 手術 」等類別,你可以找到所有與健康相關的知識與資訊。

基礎知識

健康百科

2024冬至什麼時候?吃湯圓還吃什麼?冬至習俗與禁忌

今年冬至是哪一天?冬至吃湯圓由來?冬至吃什麼?冬至拜拜習俗?冬至有什麼禁忌?《Hello醫師》為您一次揭曉! 2024冬至什麼時候?日期是哪一天? 2024年冬至日期為12月21日星期六,與2025年同日;通常冬至每年都會落在國曆21日或22日之間。 冬至由來 冬至為二十四節氣之一,又稱冬節、冬至節或賀冬。二十四節氣為古代用於指導農業的曆法,制定方式是藉由在地上插竹桿,觀察太陽升起至落下時,桿影移動的位置與長度變化,並搭配氣候時節而訂定。 依據古代桿影的觀測結果: 在夏天,太陽位置往往較高,桿影較短 在冬天,太陽位置則較低,桿影較長 所以古人即將正午竿影最短的那天訂為夏至,竿影最長的那一天訂為冬至。 冬至為一年當中,白晝最短、黑夜最長的日子,故亦稱「長至」或「短至」;在冬至過後,日照時間逐漸增加,夜晚則開始縮短,所以古人也會說「冬至一陽生」,表示冬至到了,陽氣(日照)就日漸旺盛。 由此可知,冬至的訂定方式與按照月亮盈缺制定的陰曆(農曆)無關,但因為古人多仰賴二十四節氣來協助農耕,因此將二十四節氣也加入農曆之中;實際上,二十四節氣乃是藉由太陽運行位置來制定,與陽曆(國曆)較為接近。 冬至吃湯圓由來? 冬至吃湯圓有2種意涵: 以湯圓的形狀象徵迎接陽氣,冬去春來,二十四節氣重新開始 取其諧音,象徵團圓和圓美。冬至吃下湯圓,代表又長了一歲,湯圓口味鹹甜皆可,也不分大、小湯圓,但若用於祭祀神明,最好用甜湯圓,傳達「食甜嘴甜」之意。 (延伸閱讀:湯圓熱量排行》桂冠非最高!花生.芝麻.紅豆.鹹湯圓熱量表) 冬至習俗有哪些?吃湯圓還吃什麼? 貼湯圓:冬至在門上貼湯圓的習俗現今較為少見,但在古時,古人會在門上貼湯圓向門神與各方神明表達感謝與敬奉之意,同時希望能招財進寶,新的一年繼續受神明保佑。 吃餛飩、餃子:冬至過節的文化來自於中國,中國北方有許家庭冬至會吃餛飩或餃子。餃子因形似金元寶,有招財進寶之意;餛飩則有陰陽交替、天地交運的意涵,在冬至吃餛飩有助換運長智。 冬令進補食品:冬至為一年中,晝最短、夜最長的日子,中醫認為此時陰氣過極轉衰,陽氣漸長,是補氣養身的重要時機,故從古至今,民眾多會在冬至吃各種溫補的藥膳食物。現代人多吃麻油雞、薑母鴨或羊肉爐等,但須注意不要「補過頭」,反對身體造成負擔。 冬至拜拜習俗與流程 冬至在古時為舉國祭拜的節日,盛大程度僅次於春節,因為冬至結束後,寒冬過去,陽氣漸長(日照時間增加),象徵迎接新的開始;另外,古代多為農耕社會,農民辛勤工作一年,最後步入嚴冬,便會趁此慰勞自己,休養進補與恢復生息,並準備過年的物品。 隨著時代演進,冬至祭拜的習俗就流傳至今,形式雖不到舉國慶祝的程度,但也有許多家庭會列為必拜節日之一。 在台灣,冬至祭拜的對象多以三界公(水仙大帝)、祖先或地基主為主,拜拜時間、流程及準備物品如下: 冬至拜拜時間 早上至中午為佳。 冬至拜拜用品 三界公(水仙大帝) 食物:湯圓三碗、鮮果、牲禮及茶水 金紙:四色金(大百壽金、壽金、刈金、福金) 地基主 食物:湯圓、菜飯、雞腿等 金紙:刈金、小銀 祖先 食物:湯圓、菜飯等 金紙:刈金,小銀,大銀,金銀元寶等 拜拜避免用芭樂、番茄等多籽的水果,因為食用後會隨人體排泄而出,在傳統習俗上有不潔之意;另外,也避免用「釋迦」,因為外型如同釋迦牟尼的頭,對神明有不敬之意。 冬至拜拜流程 在供桌上擺妥供品後,點燃三炷香。 向神明稟告此日為冬至,請神明享用供品,並祈求神明保佑。 待香燒至剩1/3時,捧起金紙向神明拜三拜後,拿去燒化。   冬至3大禁忌 湯圓要吃雙數:以求成雙成對,生活幸福美滿。 不要晚歸,太陽下山就返家:避免在一年中,陰氣最盛、陽氣最弱的時候招致厄運。 避免晚睡:以免影響自身陽氣,不利來年運勢。  (圖片授權:達志影像) 若您有任何相關內容合作、採訪活動及投稿邀約,歡迎隨時與《Hello醫師》聯繫:[email protected] 健康訊息不漏接,歡迎加入《Hello醫師》社群: LINE:https://lihi3.cc/Ur9VD FB:https://lihi3.cc/F7Qlf

探索更多健康百科類別

保險

看更多 健康百科 相關文章

健康症狀

甲狀腺機能低下

甲狀腺機能低下的定義甲狀腺機能低下(Hypothyroidism),是當甲狀腺無法製造足夠甲狀腺荷爾蒙的症狀。甲狀腺是一個形狀如蝴蝶展翅的腺體,位在頸部前側,所製造的荷爾蒙有T4(四碘甲狀腺素),和T3(三碘甲狀腺素),能控制身體對對脂肪和醣分的運用、調節體溫和心跳、監控體內蛋白質的製造,並影響人體的新陳代謝。 甲狀腺機能低下有多常見 任何人都有可能罹患甲狀腺機能低下,包括嬰幼兒,但較易發生在老人身上,特別是60歲以上的女性,或有甲狀腺機能低下家族史的人。更多關於遠離此症的方法,請諮詢醫師。 甲狀腺機能低下的症狀依身體缺乏荷爾蒙的程度,甲狀腺機能低下的症狀有可能不同,但通常剛開始的疲倦、增重等看似純粹老化的現象,都不會引起注意;數年後,明顯的甲狀腺機能低下症狀才會陸續開始明瞭。以下是一些常見的甲狀腺機能低下症狀,若不接受治療,症狀就會愈嚴重: 疲倦。 愈來愈怕冷。 便祕。 皮膚乾燥。 體重增加。 臉部變腫。 聲音沙啞。 肌力變弱、疼痛、僵硬,或觸痛。 血壓和膽固醇變高。 關節腫脹、僵硬,或疼痛。 經期不規則,或經血量變多。 頭髮變少。 心跳變慢。 記憶力變差、反應變慢。 憂鬱症(Depression)。 病情曾劇的甲狀腺低下稱為黏液水腫(Myxedema),非常罕見,但可危及性命。它的症狀包括低血壓、體溫降低、失去反應,甚至昏迷。 什麼時候該看醫師 若出現上述症狀請諮詢醫師,盡早發現才能盡早治療,並避免病情惡化。每人身體不同,有問題時諮詢醫師永遠是最好的方法。 造成甲狀腺機能低下的原因罹患自體免疫疾病、接受甲狀腺亢進(Hyperthyroidism)的治療、接受放射線治療、動過甲狀腺手術,或服用某些藥物,都有可能造成甲狀腺機能低下,以下是更詳細的說明: 自體免疫疾病:有一種叫橋本氏甲狀腺炎(Hashimoto’s thyroiditis)的發炎症狀,也是一種自體免疫疾病。因為甲狀腺有時會影響免疫系統,因此它出問題,就會讓體內產生攻擊自身組織的抗體。 接受甲狀腺亢進的治療:可能是放射線治療,也可能是藥物治療,有時療程結束後會造成甲狀腺機能永久低下。 動過甲狀腺手術:將大部分或整個甲狀腺移除,都有可能讓甲狀腺的荷爾蒙分泌量減少,有些患者可能術後,一輩子都需持續服用甲狀腺荷爾蒙補充劑。 放射線治療:用於治療頭部或頸部癌症的放射線治療,有可能對原本沒事的甲狀腺造成影響。 服用特定藥物:會造成此病的藥物有好幾種,如用於治療精神疾病的鋰鹽(L ithium)。 甲狀腺機能低下的風險因素符合以下條件的人,甲狀腺機能較易低下: 年過60歲的女性。 有自體免疫疾病,如類風溼性關節炎(Rheumatoid arthritis)、狼瘡(Lupus)。 有甲狀腺機能低下的家族史。 曾用藥物或放射線治療甲狀腺亢進。 胸部以上部位,特別是頸部,接受過放射線治療。 動過甲狀腺相關手術,如局部甲狀腺切除術。 過去6個月曾懷孕或生產。 高風險族群就算沒有症狀,也可以定期檢查甲狀腺,以確認沒有罹患輕微或徵狀不明顯的甲狀腺機能低下症狀。 甲狀腺機能低下的診斷與治療以下資訊並非醫療診斷,想要有進一步的資訊,請隨時諮詢您的醫師。 如何診斷甲狀腺機能低下 醫師會為患者進行體檢,並進行某修檢測,如驗血、促甲狀腺素(Thyroid-stimulating hormone,TSH) 和T4檢測。若這些數值不正常,醫師會再進一步實行抗甲狀腺抗質(Antithyroid)檢測。醫師也可能進行電腦斷層掃描(CT),或核磁共振造影(MRI)。 如何治療甲狀腺機能低下 醫師通常都會建議患者每天口服合成的甲狀腺荷爾蒙補充劑,或稱左旋甲狀腺素(Levothyroxine)。但除了合成的甲狀腺素,其實也有從豬的甲狀腺萃取的天然產品。接著,醫師會每2~3個月檢查患者,並調整劑量。有心血管疾病,和嚴重甲狀腺機能低下的人,使用左旋甲狀腺素治療的初始劑量,須特別注意不能過多,並且要循序漸進地增加。若劑量過多,就會造成食慾大增、失眠、心悸,和顫抖的副作用。甲狀腺機能低下症狀不明顯的人,請與醫師討論其他治療方法。 此外,某些營養補充品和藥物,可能會影響身體對左旋甲狀腺素的吸收,因此若有以下狀況請告知醫師: 攝取很多黃豆製品或高纖食品。 有在使用鐵質補充劑,或含鐵的綜合維生素。 服用銷膽胺(Cholestyramine)、氫氧化鋁(Aluminum hydroxide,常見於許多制酸劑中)、鈣質補中品。   甲狀腺機能低下可以預防嗎?甲狀腺機能低下無法預防,但可學會、觀察它的徵兆,以即時尋求治療。若有任何疑問,請諮詢醫師。


健康樂活

溫泉魚療不安全!不可不知的3大風險

溫泉魚療(Fish pedicure,或稱足部魚療)源自土耳其和中東一帶國家,台灣在數十年前突然開始流行起來,至今仍吸引很多人想要嘗試。它是藉由一種叫淡紅墨頭(Garra rufa)的小魚,來達到去除表層死皮的效果,幫助治療乾癬(Psoriasis)、濕疹(Eczema)等皮膚疾病,但是它卻存在一些健康的風險。 溫泉魚療看似無害,但對人和魚來說,仍有潛在風險,尤其因為療程所造成的傷害可能太細微,或很難被察覺,症狀也許要過幾個月才會出現。對此,部分美國和歐洲地區已勒令禁止此治療,以下列出溫泉魚療的3大風險。 1. 溫泉魚療恐引發傳染病 雖然溫泉魚療所使用的淡紅墨頭並無牙齒,但若長時間吸附在一處,仍然有可能會破壞人的皮膚,引發細菌傳染。若店家重複使用水和魚,可能造成更大的病菌感染風險,包含創傷弧菌(Vibrio vulnificus)和乙型鏈球菌(Streptococcus agalactiae,Group B Streptococcus簡稱GBS)。有的時候,魚在去除角質層的過程,也會影響指甲板(Nail plate)的幹細胞,導致指甲長不出來。 不過血體液傳染病(Blood-borne infectious disease),像是肝炎(Hepatitis)和人類免疫力缺乏病毒(HIV,或稱愛滋病毒)透過魚療傳染機率極低,除了病毒難以在水中或魚體存活外,病毒量也相當微小。 一般來說,建議患有糖尿病(Diabetes)、免疫系統欠佳,以及皮膚受傷的人,都請暫時避免溫泉魚療,避免細菌感染的風險。 2. 商家恐改用便宜長齒魚 消費者要小心,有的商家為節省成本,會改用較便宜的請請魚(Chin Chin),因其外型像似淡紅墨頭,不知情的顧客真的會分不出來。根據美國疾病管制與預防中心(CDC)的資料顯示,這種魚會長牙齒,所以它更會造成皮膚受傷,並引發細菌感染。 因此,在決定將雙腳浸泡在魚療中前,請先確保店家遵守基本的衛生程序,如完整的濾水系統,或紫外線殺菌(Ultraviolet sterilization),這2種都能大幅度降低細菌感染。此外,泡腳前後都要檢查有無傷口,並且記得將雙腳清洗乾淨。 3. 溫泉魚療是一種動物虐待 當我們在快樂地享受泡腳,水中的小魚兒卻可能一點也不快樂,其中最大的原因是,店家通常會讓它們先餓一段時間,因為死皮是這些魚在逼不得已的情況下才會吃的食物。換句話說,人類為了要讓自己的腳變光滑漂亮,正在虐待小魚吃「垃圾」。 隨著足部魚療的需求愈來愈大,我們會需要把這些魚兒從自然生態中擄來,導致生物鏈的不平衡,同時強迫它們適應新的環境,有的在運送過程中就死了,有的則是因為接觸腳上的化學成分而中毒,像是防曬乳和潤滑液。


健康樂活

性別影響藥效?藥物代謝這樣被影響

科學研究顯示性別在藥物代謝是重要的影響因子,因此會造成男性和女性之間藥效的不同,這是一件令人驚訝的事。沒想到性別竟然會影響到藥的效力,功能及副作用。因此本文將為您完整介紹,生理上的不同與藥效有什麼關係。 女性生理與藥物作用 除了體重以外,女性的其他生理因素也可能影響身體對藥物的代謝。其中一項是過多的體脂肪;因為女性的體脂肪比男性高,因此脂溶性藥物在女性體內的作用會和男性不一樣。抗憂鬱藥物也是,因為抗焦慮藥物和精神病藥物都屬於脂溶性藥物。根據研究,某些抗憂鬱藥和抗精神病藥對女性的療效更好,儘管科學家並不確定其中的原理。不過,女性也必須承受更明顯的藥物副作用,包括性慾低下。畢竟男性可以使用威而鋼(Viagra)來加強性慾,但女人不行。 另一個差別在於消化過程。女性產生的胃酸通常比男人少,所以消化食物的速度會比較慢。當她們服用適用於酸性環境的藥物,例如:抗黴菌藥物(Ketoconazole),得到的治療效果通常沒有男性好。同樣地,當女性需要空腹服用的藥物時,她們得在飯後花更長的時間等待食物消化。 雌激素對藥物的作用 藥物作用也會受到體內荷爾蒙分泌的影響。在月經來及更年期時,女性荷爾蒙濃度會發生較大的變化。雌激素也會干擾肝臟分解藥物,即使服用的藥物在安全劑量範圍內,如果肝臟不能有效分解代謝藥物,則血液中藥物的濃度也會過高。同樣情況也會發生在需要靠腎臟分解代謝的藥物上。研究顯示,對於抗癌藥物如滅殺除癌錠(Methotrexate,又稱胺甲喋呤),女性的代謝速率比男性慢了13~17%。 女性使用心臟病藥的效果 心臟病藥物對女性的藥效也不同。低劑量的阿斯匹靈(Aspirin)會增加出血機率,對降低女性心臟病(Heart Attack)發作的風險並沒有幫助。另外,使用β-阻斷劑對女性控制高血壓(Hypertension)的效用不好,再次發生的機率較高。建議女性服用較低劑量的血液稀釋劑華法林(Warfarin)來治療高血壓。美國家庭醫師協會(American Family Physician)也建議女性一週內所服用的華法林劑量應比男性少2.5~4.5毫克。 止痛藥和安眠藥 止痛藥的療效也會因為性別不同,產生的副作用也不同。 2002年的一項研究指出,女性使用解熱鎮痛抗發炎藥,如乙醯胺酚(Acetaminophen)和非類固醇抗炎藥(Non-steroidal anti-inflammator)與高血壓風險升高之間存在著一定的關聯性。每月服用非類固醇抗炎藥超過22天的人罹患高血壓的風險增加了86%,而服用乙醯胺酚的人患高血壓的機率則是2倍。 女性代謝安眠藥的速率也慢。曾有報導說,由於女性新陳代謝速率慢,前一天睡前曾服用安眠藥的女性,到了第2天仍會昏沉沉,幾乎無法開車。 美國食品藥物檢驗局(FDA)因此在2013年建議女性服用的安眠藥劑量,只需要男性使用量的一半。 Hello Health Group 並不提供醫療建議,診斷或治療。


健康症狀

良性脂肪瘤

良性脂肪瘤的定義什麼是良性脂肪瘤? 脂肪瘤,是指緩慢累積在皮下與肌肉層之間的脂肪腫塊,觸感柔軟成團狀,且手指按壓會移動。其屬於良性,而非惡性腫瘤(癌症),通常是無害的。因此,一般來說,接受治療並不是必要的,但如果脂肪瘤很干擾,或覺得疼痛,或許能諮詢醫師來移除它。 良性脂肪瘤有多常見? 良性脂肪瘤可能發生在任何年齡及性別的人身上,但容易在中年人身上發現,有些人可能不只一處的良性脂肪瘤,其症狀因人而異,請與醫師討論最適切的治療方法。 良性脂肪瘤的症狀良性脂肪瘤通常發生在成人身上。它們大多出現在頸部、肩膀、手臂,和大腿,然而,也可能會長在小腸等其他部位。皮膚腫瘤有許多類型,但良性脂肪瘤通常有以下的明顯特徵: 觸感柔軟。 手指戳到,容易滑動。 緊在皮下組織。 呈白色或無色。 生長緩慢。 良性脂肪瘤什麼時候該看醫師? 如果有任何疑問,因每個人的身體狀況不同,諮詢醫師,找出最適切的治療方法才是最好的。 良性脂肪瘤的原因造成脂肪瘤的原因仍未知,基因問題可能是主要的因素。一般來說,脂肪瘤可能在同一家人裡都會出現。(延伸閱讀:脂肪太多變成瘤?認識「脂肪瘤」:別怕脂肪瘤、變惡性腫瘤機率低) 良性脂肪瘤的風險因素 年齡:任何年齡層的人都可能有脂肪瘤,但40~60歲的風險比一般人高,而兒童則較少。 身體有其他狀況:患有竇根氏病(Adiposis dolorosa,又稱關節痛性肥胖)、多發性缺陷瘤症候群(Cowden syndrome),和嘉得氏症(Gardner’s syndrome)。 家族病史:家人也有此狀況。 良性脂肪瘤的的診斷與治療以下資訊並非醫療診斷,想要有進一步的資訊,請隨時諮詢您的醫師。 良性脂肪瘤如何診斷? 醫師通常能透過體檢,診斷出良性脂肪瘤。它的觸感通常柔軟,不太會痛,並且由於組成誤植為脂肪,所以良性脂肪瘤觸碰到時,容易滑動。有些時候,皮膚科醫師會針對良性脂肪瘤做組織切片,並移交實驗室化驗,檢查是否有癌症的可能性,因為有些脂肪瘤看起來像是脂肪肉瘤(Liposarcoma),雖然名稱很像,但脂肪肉瘤是惡性,恐為癌症的,並且在皮下生長速度快,也容易造成疼痛。若醫師根據化驗結果,判定是脂肪肉瘤,可能透過核磁共振(MRI)和 電腦斷層掃描(CT scan)進一步檢查。 良性脂肪瘤如何治療? 良性脂肪瘤,通常不需特別治療,除非醫師發現腫瘤會疼痛,或有增長的情況,醫師可能會建議以下的治療措施: 開刀移除:良性脂肪瘤一般都能透過手術移除,且切除後通常不會再復發。但疤痕和瘀青則是其副作用。然而,若採取微創手術則能留下較小疤痕。 類固醇注射:這種療法能幫助縮小脂肪瘤,但無法完全根除。 針或抽吸管清除:運用器具移除脂肪瘤。 良性脂肪瘤的生活調整與居家療法以下這些方法可以幫助改善脂肪瘤: 良性脂肪瘤較難透過一己之力治療。或許冰敷或熱敷能幫助改善某些皮膚腫塊,但由於脂肪瘤事由脂肪組成,所以難以達到療效。若想要移除良性脂肪瘤,還是請諮詢醫師,來幫助找到最適合您的治療方法。


健康症狀

甲狀腺機能亢進

甲狀腺機能亢進的定義甲狀腺位於頸部,會製造用於調節人體多相功能的甲狀腺荷爾蒙,當分泌過量就會造成甲狀腺機能亢進(Hyperthyroidism) 。甲狀腺的功能還包括調節血液中的鈣含量、促進新陳代謝、增強心臟和神經功能,以及調節體溫。 甲狀腺機能亢進有多常見? 甲狀腺機能亢進是一個很常見的疾病,且女性罹患的機率比男性還藥高3倍。更多關於遠離此症的方法,請諮詢醫師。 甲狀腺機能亢進症狀甲狀腺機能亢進的症狀包括緊張、流汗、疲倦,以及心跳快速、停頓,或心房顫動(Atrial fibrillation)等其他跳動規律不正常的現象。其他可能的症狀包括眼睛敏感、體重下降、受不了炎熱,以及排便次數或腹瀉頻繁。罹患格雷氏病(Graves’s disease,或葛瑞夫茲氏病)的人,會有眼睛甲狀腺腫大和眼球凸出的現象,故又稱突眼甲狀腺腫。 什麼時候該看醫師? 若出現上述未列出,但有其他令您擔憂的症狀時。 若因不明原因出現體重減輕、流汗、頸部底端腫脹等,與甲狀腺機能亢進相關的症狀。就診時,務必明確告知自己觀察到的身體變化,因為甲狀腺機能亢進的症狀,與其他多種疾病十分雷同,容易誤診。 若已在接受甲狀腺機能亢進的治療,請定期按時回診,以便醫師監控病情。 造成甲狀腺機能亢進的原因造成甲狀腺機能亢進的最常見原因為格雷氏病,約有80~90%的案例都是因此而起。其他較不常見的病因包括甲狀腺炎(Thyroiditis)、毒性腺瘤(Toxic adenoma,一種會製造甲狀腺荷爾蒙的腫瘤),以及使用過多甲狀腺藥物。有時會發生無法查明甲狀腺機能亢進病因的狀況,這可能是因為遺傳,但無論原因為何,都不具傳染力。 甲狀腺機能亢進的風險因素遺傳是甲狀腺機能亢進,特別是格雷氏病的致病風險因素,且女性患病的機率會比男性還高。若家裡有人有甲狀腺機能亢進,請向醫師諮詢,並評估自己患病的風險。 甲狀腺機能亢進的診斷及治療以下資訊並非醫療診斷,想要有進一步的資訊,請隨時諮詢您的醫師。 如何診斷甲狀腺機能亢進? 醫師可以透過患者的病史、體檢報告,以及測量血液中的甲狀腺荷爾蒙濃度,來判斷患者的甲狀腺機能是否亢進。醫師也有可能為患者進行甲狀腺掃描或超音波照射,以觀察甲狀腺的影像。若有必要,醫師還會建議患者諮詢甲狀腺專門醫師。 如何治療甲狀腺機能亢進? 醫師會藥物、放射治療,或手術,來幫助患者降低甲狀腺荷爾蒙。 若採服藥治療,患者可能需服用數月,甚至數年之久。主要用於治療甲狀腺機能亢進的藥物包括狀腺制劑,如僕樂彼(Propylthiouracil,PTU) ,和甲巰咪唑(Methimazole)。 進行放射線治療時,醫師可能會用放射性碘破壞甲狀腺。此療法適合21歲以上的患者,或21歲以下,但症狀無法受藥物控制的人。 手術適合不想接受放射治療、如:孕婦(因為可能造成胎兒甲狀腺功能低下),以及甲狀腺腫大,且大到干擾其他頸部組織的患者。手術的後遺症包括聲帶麻痺、甲狀腺功能低下(Hypothyroidism)。若副甲狀腺不小心在術中被一併移除,患者也有可能產生跟血鈣有關的問題。 甲狀腺機能亢進的生活調整與居家療法以下這些方法可以幫助改善甲狀腺機能亢進: 若有格雷氏病,請用太陽眼鏡、人工淚液保護凸出的眼球,睡覺時也要穿戴保護眼睛的裝置。 若治療成功,患者終其一生仍需持續照護,並且醫師會追蹤患者有無甲狀腺機能低下,或甲狀腺機能亢進腹發的後遺症(手術後約有10~15%的人會復發)。若出現心悸、體重大幅下降、腹瀉、顫抖、焦慮、坐立不安、或情緒搖擺不定的現象,請諮詢醫師。 在病情受控制前請不要運動。 請勿抽菸,否則會使病情惡化。 如果您還有任何問題,請諮詢您的醫師,協助找到最適合您的治療方法。


健康症狀

脂肪瘤

脂肪瘤的基本概念脂肪瘤,是指緩慢累積在皮下與肌肉層之間的脂肪,屬於良性腫瘤,通常發生在成人身上。它們大多出現在頸部、肩膀、手臂,和大腿,然而,也可能會長在小腸等其他部位。 脂肪瘤有多常見? 脂肪瘤可能發生在任何年齡及性別的人身上,但特別好發於中年女性,其症狀因人而異,請與醫師討論最適切的治療方法。 脂肪瘤的症狀脂肪瘤通常一開始會出現皮膚下,呈現如圓形且軟、無痛的腫塊。患者常常沒有發覺自己長了脂肪瘤。因為大部分的腫瘤可能會呈現膏狀或橡膠狀,或軟或硬,容易轉移至其他周圍部位,並且身體可能有不只一個腫瘤,如果腫瘤壓迫到神經或血管,恐會導致疼痛。脂肪瘤的尺寸時常改變,但很少超過8公分。它們一般長在前臂、腿部、背部和頸部。另外,脂肪瘤也可能發生在肺部、大腸,和胸部等部位,其症狀因生長部位而異。還有症狀未提及,如果對於自身症狀還有疑問,請諮詢醫師。 什麼時候該看醫師? 脂肪瘤較少危及生命,但如果在身體任何地方有長腫塊或凸出物,其部位甚至會疼痛。若感覺腫瘤在一年內急遽變大,如2倍大,應該立即聯絡醫師。然而,事實上,脂肪瘤若生長緩慢,端看尺寸的變化,也是另一種問題。 脂肪瘤的原因造成脂肪瘤的原因仍未知,基因問題可能是主要的因素。一般來說,脂肪瘤可能同一家人都有機會罹患。(推薦閱讀:脂肪太多變成瘤?認識「脂肪瘤」:別怕脂肪瘤、變惡性腫瘤機率低) 脂肪瘤的風險因素 年齡:40~60歲的風險比一般人高。 身體有其他狀況:多發性缺陷瘤症候群(Cowden syndrome)、家族性大腸瘜肉症合併有表皮樣囊腫(Gardner’s syndrome,又稱嘉得氏症)。 家族病史:家人也有此狀況。 脂肪瘤的診斷與治療以下資訊並非醫療診斷,想要有進一步的資訊,請隨時諮詢您的醫師。 脂肪瘤屬良性腫瘤,通常不需特別治療。然而,如果發現腫瘤有增長的情況,醫師會開刀移除。一般而言,脂肪瘤切除後不會再復發。另外,抽脂也能幫助去除脂肪瘤,但可能無法去除完全。脂肪瘤雖然無害,但醫師仍須確保它並非囊腫、膿腫,或癌脂肪組織(Cancer adipose tissue)。癌細胞快速組成的脂肪組織,在皮下較不容易轉移,但會造成疼痛。 脂肪瘤的生活調整與居家療法以下這些方法可以幫助改善脂肪瘤: 檢查身體上的腫塊:脂肪瘤或許無害,但其他的腫瘤可能情況嚴重,甚至需要治療。 如果看到皮膚脂肪呈現紅色、腫起,或熱熱的,應該聯絡醫師。 應該複診去檢查症狀和健康的狀況。 遵從醫師指示,別隨意用藥。 如果您還有任何問題,請諮詢您的醫師,協助找到最適合您的治療方法。


手術

除刺青搞清楚3方法~雷射磨皮和手術

刺青會痛,但除刺青更痛。除了皮肉之苦,移除刺青讓荷包縮水的程度,也會讓人心痛,但這就是後悔及抹滅過去所要付出的代價。本文將介紹3種除刺青的方法,供所有需要的人參考,另提醒不要自行採用偏方,因為可能造成感染。 1. 雷射(Laser) 雷射又可以分成傳統雷射,跟目前市場上最新最夯的皮秒雷射。它們的差別在於傳統雷射每次打下去的時候,在皮膚的作用時間較長,對肌膚的熱傷害較大。而皮秒雷射的皮秒(Picosecond),指的是比奈秒(Nanosecond)還小的單位,也代表停留時間更短,造成的傷害更小。 目前台灣合法的皮秒雷射有532、755和1064,3種波長,而不同的波長對不同的刺青顏色,則有不同的移除效果。根據公共科學圖書館期刊(PLOS)的研究,532波長在移除紅、橘、黃色的效果最佳;755波長能有效移除綠色和藍色;1064波長則擅長消除黑色以外的顏色。 皮秒雷射的價格取決於使用機器的不同,大概位於5千~1萬之間。一般來說,需要進行至少2次以上才能完成療程。根據刺青部位、大小、方式與顏色的不同,也可能需要進行高達5次以上,才能產生明顯的效果。雖說將刺青從皮膚上移除的方式很多,但以效率和成果來看,雷射還是穩坐除青大師的寶座。 2. 手術切除(Surgical removal) 透過局部麻醉,醫師會用手術刀將刺青處的皮膚切除,再將其縫合。手術切除後的傷口,幾乎都會留下明顯的疤痕,因此通常只用於去除較小的刺青,並且不是刺青移除的優先選擇。但這個方法,是唯一可以將刺青完整移除的方式。 3. 磨皮(Dermabrasion) 傳統的磨皮手術,是透過快速旋轉的磨皮機,將皮膚表層削除。由於這個方法容易讓人在術後紅腫、發癢,對皮膚敏感的人來說特別嚴重,因此現在不是被副作用更小的微晶磨皮(Microdermabrasion)取代,就是乾脆改用更進步的雷射技術。 不建議使用偏方藥膏 目前沒有任何科學實驗證明,使用藥膏或是其他外敷偏方可以移除刺青,因此建議不要自行嘗試,以免刺青除不成,反而造成皮膚感染。想要移除刺青,請務必前往專業的皮膚科或醫美診所,而不要接受非專業醫師所提供的療方。


健康樂活

想減肥必看~身體代謝變慢的8大原因

說到體重的增加,很多人可能會想到是吃得太好、動的太少,不過,其實身體的代謝率,在體重變化上,也占了很重要的角色。代謝(Metabolism)指的是,身體將熱量轉換成能量的過程,所以通常說代謝慢,代表著身體保存了過多的熱量,導致體重增加。造成新陳代謝下降的原因有很多,以下介紹讓您代謝率下降的8個原因。 1. 壓力太大代謝下降 可體松(Cortisol)又稱壓力荷爾蒙,在正常濃度下,能幫助我們燃燒脂肪,但如果壓力過大、或是長期在高壓的狀況下,可體松的濃度會變高,讓身體會以為有生命威脅,因此會使身保存熱量,進而囤積多餘熱量。 2. 年紀漸長荷爾蒙變化 年紀漸長後,不論男女都會面臨荷爾蒙的變化,男人體內的睪固酮(Testosterone)可能會下降,女人則會有雌激素減少的現象,這些變化會導致肌肉量減少,脂肪囤積,造成代謝率下降,因此,運動和鍛鍊身體相當重要。 3. 吃太少、熱量攝取過低 雖然節食、限制熱量是減重的一環,但吃得太少卻會適得其反,熱量攝取過低時,身體會認為外界缺乏食物,於是啟動保護機制,降低代謝率以維持生命。許多研究也發現,不論身材如何,每日攝取熱量低於1000大卡,就會降低身體的代謝率,長期的影響則更大。因此如果要節食或限制熱量來減重,不要一下子降得太多,也要避免持續太久。 4. 蛋白質吃不夠 維持健康的體重,蛋白質的攝取非常重要,因為蛋白質不僅飽足感高,高蛋白質的攝取也能提升代謝率。人體在吃完食物後,代謝率會提升,這個過程稱為攝食產熱效應(Thermic Effect of Food, TEF),而蛋白質的食物熱效應,比起碳水化合物或脂肪都要來得高,研究顯示,人體攝取蛋白質後,會暫時提升了20~30%的代謝率,而碳水化合物卻只有5~10%,脂肪則為3%以下。 5. 久坐不動走樓梯都懶 多數上班族都是整天坐著,而久坐消耗的熱量可說是微乎其微,而且久坐也會使我們的代謝率下降,甚至整體健康都有危害。其實一般的活動,例如:站立、打掃、爬樓梯等,都會消耗熱量,一項刊登美國國家生物技術資訊中心(NCBI)的研究顯示,坐在沙發看電視消耗的熱量,比坐在辦公室打字少了8%,比站立更少了16%。因此,就算整天坐在辦公室工作,也要記得不時起來走動,避免代謝下降。 6. 睡眠不足或品質不佳 睡眠不足、或品質不佳會提高罹患疾病的風險,包括心臟病(Heart Disease)、糖尿病(Diabetes)或憂鬱症(Depression)等。有些研究則指出,睡眠不足有可能會降低代謝率,並導致體重增加。 另一項發表於美國國家生物技術資訊中心(NCBI)的研究指出,連續5天只睡4小時的人,靜止代謝率平均下降了2.6%,而在充分休息12小時後,代謝率又回歸正常。此外,研究顯示,如果晚上缺乏睡眠,利用白天補眠反而會破壞生理時鐘,造成代謝率下降。 7. 含糖飲料喝太多 根據衛福部國民健康署建議,每日飲食中,添加糖攝取量不宜超過總熱量10%。攝取過多的糖分,對健康的危害很大,並導致許多症狀,例如:胰島素阻抗(Insulin Resistance)、肥胖(Obesity)、糖尿病。常喝添加果糖的飲料還有可能導致代謝率變慢,為期12週的實驗發現,過重及肥胖的人,如果一天1/4的熱量來自於含糖飲料,代謝率會顯著下降。雖然對此,學術界仍有爭論,但能確定的是,攝取過多果糖,會增加腹部和肝臟的脂肪。 8. 缺乏力量訓量肌肉變少 重量訓練是有效維持代謝率的方式,重量訓練已經證實能提高身體代謝率,且對肥胖或患心臟病等疾病者,都有幫助。肌肉量的增加,會增加靜止代謝率,在休息時燃燒更多熱量,相反地,如果缺乏運動和力量訓練,代謝率可能會變差,特別是年紀漸長或正在減重的人。


健康樂活

酒精會爆炸!使用酒精燈的安全3原則

對現在的人而言,瓦斯爐等各種爐具,都是再普遍不過的家庭器具,但它的危險性卻不容小覷,包含使用生質酒精(Bio ethanol)這種實驗室用燃料的酒精燈。以下是酒精燈的3個安全原則,請各位多加注意,特別是家裡有小孩的人,以免錯誤操作,造成如前陣子的酒精燈爆米花事件重演。 1. 倒酒精時請用漏斗 酒精溢出是使用酒精燈的常見的情形,這可能會導致火焰不受控制,破壞靠近火源的物品。因此,添加燃料時建議使用漏斗,較能確保酒精不濺出,並且不要一次加太多,不然火勢會不易控制,讓使用過程變危險。同時,也要小心手和酒精燈裝置的表面,不要在添加過程中沾到酒精。 2. 不要在燃燒時添加燃料 根據西挪威應用科技大學(Western Norway University of Applied Sciences,簡稱HVL)消防和健康安全環境工程系所研究發現,像酒精這類的物質很容易產生易燃氣體,尤其在靜止的室內環境。從多數嚴重灼傷案就可以發現,這些慘案往往跟酒精這個易燃物有關。 因此為酒精燈補燃料時,一定要非常謹慎,不要直接把酒精倒在燃燒中的容器裡,否則瞬間蒸發產生的氣體,會跟著瞬間點燃,造成氣爆,並灼傷靠近火源的人。當燃料變少,火源呈藍色,甚至看不太清楚時,正確的做法是先將火源蓋住,並靜待至少10分鐘後,再用漏斗小心加入。 3. 購買安全產品並正確使用 購買酒精燈時,請選擇經安全檢測的產品。通常合格的酒精燈,必須有一個安全溢出口,這樣即使燃料不小心溢出,也能保護使用者不被灼傷。另外,最好的方法是避免使用這種裝置烹飪,如果只能使用它,過程中請不忘與火源保持1公尺的安全距離。點火時也建議用廚房點火器,而不是需讓手靠近火源才能點火的火柴、打火機。


健康樂活

貌似秋葵的毒物!曼陀羅3成分恐致命

有一種植物很像秋葵,但它絕對不是你想像中的健康食材,若不小心將其食用的話,就會導致中毒,且產生精神性幻覺,嚴重則會造成心臟衰竭(Heart failure),這就是曼陀羅(Datura),屬顛茄科(Nightshade)中的有毒植物。以下介紹曼陀羅的特徵,以及它對人體的危險,民眾千萬別把它誤當成秋葵吃啊! 整株都是毒的美麗曼陀羅 曼陀羅外觀賞心悅目,其花朵形狀像似號角,所以也被稱為天使的號角(Angel’s Trumpet),而因種類的不同,顏色也會不同,包含粉紅色、白色、黃色,以及紫色。前陣子一對夫妻誤食它,結果進入神志不清和不受控制的狀態,這都是因為生物鹼(Alkaloid)的化學成分在作怪,更恐怖的是,曼陀羅整株都有這種成分。 根據土耳其丘庫羅瓦大學(Çukurova Üniversitesi)醫學院的研究案例,食用曼陀羅將導致抗膽鹼中毒(Anticholinergic poisoning),其中最危險的是,它含有生物鹼的成分,包括阿托品(Atropine,或稱散瞳劑)、莨菪素(Hyoscyamine),以及東莨菪鹼(Scopolamine)。 曼陀羅的3種危險成分 若按照醫師的藥物指示個別服用,這三種成分的副作用是有限的,並不會對人體造成危險,但若吃進曼陀羅,連這3種成分一起下肚的話,後果就嚴重了。它們能阻塞蕈毒鹼型乙醯膽鹼受體(Muscarinic acetylcholine receptors),進而癱瘓中樞神經系統(Central Nervous System,簡稱CNS),以下分析這3類化學成分。 阿托品:這是一種抗副交感神經藥物成分,用以控制分泌物和一些疾病,像是過度黏液分泌、過度唾液分泌、腸胃痙攣、結腸炎、消化性潰瘍、腸躁症候群(Irritable Bowel Syndrome,簡稱IBS)、帕金森氏症(Parkinson’s disease)、心臟疾病等等。服用者常見的副作用包括,頭痛、暈眩、視線模糊、瞳孔放大、鼻塞、噁心、便祕、脹氣、胃灼熱(Heartburn),以及排尿困難。 莨菪素:這種成分可以透過減緩胃酸分泌,來控制腸胃疾病,跟阿托品一樣,它能降低過度唾液分泌、鼻炎(Rhinitis)、憩室炎(Diverticulitis)、胰臟炎(Pancreatitis)等疾病風險。服用後的副作用包含:頭痛、暈眩、嗜眠、對光敏感、眼睛疼痛、口乾、皮膚潮紅、排尿困難,以及腹瀉。 東莨菪鹼:此成分能幫助治療動暈症(Motion sickness),像是噁心和嘔吐,通常治療期限為3天,但卻容易服用過量。它的副作用包含:定向力障礙、混淆、皮疹、幻覺、暈眩,以及眼睛疼痛。 總括來說,曼陀羅雖然在醫療上提供很多的幫助,但由於它所含有的生物鹼劑量並沒辦法安全地拿捏,加上症狀很難被察覺,請民眾不要自行食用,其種子只要介於15~25克(g);葉子15~100克,就能致命。其他的症狀還包含,精神性幻覺、體溫過高、心跳過快、散瞳,以及暴力行為,千萬注意別誤食。

ad icon廣告
ad icon廣告
ad icon廣告

醫師陣容

Hello 醫師的醫師陣容由專業醫師與各領域醫學專家所組成,協助審閱網站內容並即時分享專業領域新知。

我們的專業團隊除確保醫學相關內容之正確性,並引用最新研究和可靠資料來源參考,提供高度專業、內容豐富之健康訊息。

Hello 醫師與合作之專業醫師團隊,將不斷致力於提供實用可信賴的健康新知;在健康的路上一路陪伴並守護您,一起邁向健康富足的人生。

 

看更多合作醫師
探索
健康小工具
我的健康紀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