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ackup og meta

痔瘡是什麼?症狀、原因、診斷、治療

醫學審稿: 賴建翰醫師 · 身心科 · 博士身心醫學診所


文: Weitseng Lin · 更新日期:2021/01/21

痔瘡是什麼?症狀、原因、診斷、治療

痔瘡的定義

痔瘡是什麼

痔瘡(Hemorrhoids)是肛門周邊及直腸末端黏膜下的靜脈血管增生曲張,通常是不良的排便習慣及不正常的壓擠(straining)造成的結果;痔瘡不是嚴重的疾病,也不會傳染。傷口通常可以自癒,也可以塗抹藥物加速其癒合,屬於不難治療的疾病。另外,我們俗稱的內痔和外痔,便是以生長的部位來分別:

  • 內痔(Internal hemorrhoids)內痔生長在齒狀線上直腸內。內痔通常不會痛,但會出血。
  • 外痔(External hemorrhoids):外痔長在齒狀線下肛門外。會發癢或疼痛,有時也會破皮出血。

痔瘡有多常見

痔瘡很常見,針對50歲成年人所作的研究發現,近乎半數的人患有痔瘡。痔瘡患者男女皆有,常見於孕婦、慢性便祕或腹瀉患者中。

(同場加映:屁股隱隱作痛?痔瘡成因與治療看這邊

痔瘡的症狀

痔瘡的常見症狀包括:

  • 排便時出血,血色鮮紅但無痛
  • 直腸部位搔癢和刺痛
  • 疼痛、不舒服
  • 肛門四周腫脹
  • 肛門周圍出現既敏感又疼痛的團塊

有些症狀並未列在上面。 如果對症狀有任何疑問,請諮詢您的醫師。

什麼時候該就醫

如果出現以下任何情況,應盡快聯繫醫師:

  • 痔瘡讓您痛苦不堪,無法自行減輕疼痛
  • 大便呈現黑色、黏稠柏油狀
  • 大便帶血
  • 頭暈眼花或頭重腳輕

請注意,如果血液和大便混和在一起,呈現暗紅的狀況,有可能是大腸癌的徵兆,建議進行糞便潛血檢查

痔瘡的原因

痔瘡形成是由於直腸下端的靜脈受到壓力而引起的腫脹曲張。 壓力可能來自於:

痔瘡的風險因素

痔瘡的風險因素很多,包括:

痔瘡的診斷與治療

本文所提供的資訊不能替代正式醫囑。 請諮詢您的醫師以獲取進一步資訊。

痔瘡如何診斷

診斷方式包括:

  • 醫學及身體檢查
  • 內視鏡檢查。可使用肛門鏡、直腸鏡或乙狀結腸鏡

痔瘡如何治療

有些痔瘡可自癒,有些需要治療,治療選項包括:

  • 服用糞便膨鬆劑,藥物如美達施(Metamucil,含洋車前子成分)或甲基纖維素(Citrucel)等,緩解便祕,幫助排便。
  • 塗抹藥膏或使用塞劑,暫時緩解痔瘡引起的疼痛及搔癢。

如果痔瘡過於嚴重,已接受其他療法而症狀仍然不見有效改善,則需要執行痔瘡手術(Hemorrhoidectomy)

痔瘡的生活調整或居家療法

透過以下生活調整或居家療法可能會幫助痔瘡改善:

  • 增加飲食纖維攝取量,多喝水
  • 溫水坐浴,1次約10分鐘,每天數次
  • 多運動
  • 保持肛門清潔
  • 排便後使用濕毛巾,或不含香料、酒精的濕紙巾擦拭肛門
  • 冷敷以緩解腫脹

如有任何疑問,請諮詢您的醫師以了解最佳治療方案。

Hello Health Group並不提供醫療建議,診斷或治療。

免責聲明

Hello 醫師並不提供醫療建議、診斷或治療。

醫學審稿:

賴建翰醫師

身心科 · 博士身心醫學診所


文: Weitseng Lin · 更新日期:2021/01/21

advertisement icon廣告

這篇文章對你有幫助嗎?

advertisement icon廣告
advertisement icon廣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