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ackup og meta

減焦慮少憂鬱~出不出櫃這些都要考慮

醫學審稿: 賴建翰醫師 · 身心科 · 博士身心醫學診所


文: 周士閔 · 更新日期:2022/06/14

    減焦慮少憂鬱~出不出櫃這些都要考慮

    同志議題在台灣一直備受關注,立法院於2019年5月17日三讀通過司法院釋字第748號解釋施行法,規定相同性別的兩人,可向戶政機關辦理結婚登記,使台灣成為亞洲第一個同性婚姻合法化的國家。但即使如此,這並不代表同志已經免於異樣眼光,因此出櫃與否,對同志造成的心理壓力仍是一大問題;然而,如果在一個多元包容的社會中,成功出櫃對於心理健康其實相當有幫助。

    出櫃後較少焦慮和憂鬱

    加拿大蒙特婁大學(Universite de Montreal)和路易斯拉封丹醫院(Louis H. Lafontaine Hospital)的壓力研究中心,請來各種性取向且已經出櫃的男女,結果發現他們的可體松(Cortisol,一種壓力荷爾蒙,又稱皮質醇)濃度相對較低,也較少焦慮及憂鬱等症狀。而體內的可體松,在長期影響下會造成人體各系統的損害,也就是所謂的身體調適負荷(Allostatic load)失衡。

    出乎意料地,研究進一步指出,同性或雙性戀的男性,相較於異性戀者,竟較少有憂鬱傾向,也較無調適失衡的症狀;已出櫃的同志比起未出櫃的同志,可體松濃度也相對較低。然而這一切的前提,必須建立在一個開放包容的社會上,因為如果是處在排斥不同性向的社會氛圍下,決定出櫃與否的過程對身心反而是很大的耗損。

    出櫃壓力大非一勞永逸

    龐大的壓力令同志更容易罹患心理疾病,機率比異性戀高出3倍,以下7點都是同志出櫃前最常擔心的事

    1. XXX會理解我嗎?
    2. XXX對我會因此不同嗎?
    3. XXX會生氣嗎?
    4. XXX會批評我嗎?
    5. 我會丟掉工作嗎?
    6. 我會失去家人嗎?
    7. 我會不會有危險?

    雖然成功出櫃對身心都有很大的幫助,不過我們也必須了解,出櫃後並非一勞永逸,因為不論是認識新朋友、搬家、換工作,面對不同的人,都可能再次面臨出櫃與否的抉擇,而每個人的反應都不同,可能尊重也可能帶有歧視,所以每次出櫃的經驗和過程可能都不一樣,因此做好心理準備非常重要。

    出櫃前3階段

    1. 察覺:當環境改變、與不同的人相處時,終究會遇到是否決定要坦誠的時刻。
    2. 評估:需要全面地考量出櫃的必要性,以及其利與弊,例如出櫃或許得承受部分異樣眼光,而選擇沉默可能得承受焦慮、委屈等負面情緒。
    3. 決定:選擇出櫃與否並無正確答案,都得視情況而定,重要的是,必須了解出櫃是一種重複的過程,每次決定出櫃都是一次經驗,都能讓自己的心靈茁壯、堅強,也更有能力去面對未來的挑戰!

    Hello Health Group 並不提供醫療建議、診斷與治療。

    免責聲明

    Hello 醫師並不提供醫療建議、診斷或治療。

    醫學審稿:

    賴建翰醫師

    身心科 · 博士身心醫學診所


    文: 周士閔 · 更新日期:2022/06/14

    advertisement icon廣告

    這篇文章對你有幫助嗎?

    advertisement icon廣告
    advertisement icon廣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