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ackup og meta

嬰兒第28週:食物要少鹽 寶寶吃素留意營養素

醫學審稿: 賴建翰醫師 · 身心科 · 博士身心醫學診所


文: CihRong Huang · 更新日期:2020/11/09

嬰兒第28週:食物要少鹽 寶寶吃素留意營養素

寶寶的健康與成長

這個年紀的寶寶,喜歡各式各樣的填充玩具,什麼東西都能變成寶寶愛不釋手的愛物。玩偶被視為寶寶邁向獨立的標誌,換句話說,小朋友透過玩偶學習與你分離,漸漸變得更加獨立。為寶寶的玩具家族增添新成員時,應該選材質柔軟且精心縫製的娃娃。

寶寶可能會玩球,因此請不要買太小顆的球,以免寶寶往嘴裡塞。寶寶也可能會將大型玩偶的電源關掉,若你不知道寶寶是否喜歡特定玩具,其中一種方式便是把它拿走,寶寶堅持搶回的話,代表那可能是寶寶最愛的玩具。

在第 28 週,寶寶能夠做到下列事項:

  • 呻吟並爬開。
  • 從坐姿站起來。
  • 從爬的姿勢坐起來。
  • 用拇指或其他手指撿起小東西,所以要記得把危險物品放在寶寶無法觸手可及之處。
  • 會說出「媽媽」或「達達」。(延伸閱讀:寶寶學說話分階段!注意有無語言發展遲緩徵兆
  • 如何照顧寶寶?

    寶寶現在的腿部能夠承受身體的重量,而且喜歡隨著音樂手舞足蹈,這麼做能增強肌肉,對之後動作的發展有所助益。你可以讓寶寶手臂與手肘放低,幫助寶寶站在地上或是你的大腿上。

    你可能需要從大腿或地上,把寶寶抬高,幫助寶寶移動身體。你也可以把玩具放在拿不到,但看得到的地方,讓寶寶試著去拿,給寶寶機會發展肢體動作。若寶寶因為拿不到想要的玩具,而感到沮喪,鼓勵寶寶多多嘗試。寶寶會藉由哭,來發洩挫敗的情緒,如果自己做到了,很快地就能增進自信心。

    經過幾次嘗試,寶寶將能夠向前傾抓住玩具,再回到原來的姿勢。沒多久,寶寶將學會爬行,甚至在房間裡滾來滾去。你可以幫寶寶穿著寬鬆舒適的衣服,好讓他活動時不會礙手礙腳。

    寶寶的健康須知

    根據寶寶的狀況,醫師將進行整體的身體檢查,診斷的工具及檢查方式,會視情況而定。醫師會進行下列檢查:

    • 測量血色素濃度(Hemoglobin concentration)及血球容積比(Hematocrit,或稱血比容),來判定是否有貧血(Anemia),通常會用針刺手指,特別是針對出生時體重較輕的寶寶。
    • 下個月寶寶吃喝拉撒睡的情形、發育狀況與安全須知等相關建議。

    你還應該知道下列事項:

    寶寶的素食菜單

    寶寶能夠從均衡的素食菜色中,獲取所有的維生素、礦物質及蛋白質。六個月大的寶寶,可藉由母奶、配方奶、斷奶食品,如穀物、果泥、果汁及蔬菜中,得到大部分的營養。

    對孩子來說,均衡的飲食非常重要。寶寶需要蛋白質來發育,及增進身體復原的能力。若飲食中沒有肉,那你應該找其他替代品。若你想要讓寶寶吃素,要留意素食者通常會特別缺鐵,所以你應該確保,菜單裡有富含鐵質的食物,如全穀類、波菜等綠色蔬菜。再者,你應該在每日的飲食中,讓寶寶獲取足夠的維生素 B12、維生素 B2、維生素 D和鋅。(延伸閱讀:小孩吃素好嗎?切記包含這5種營養

    能取代雞肉與豬肉的寶寶斷奶食物,包括起司、優格、豆腐、豆子(煮熟並搗碎)、全穀類(麵包、義大利麵、米飯和燕麥)。(延伸閱讀:寶寶吃優格的好時機!新手爸媽看過來

    飲食中的鹽

    寶寶跟我們一樣都需要鹽,但不需要像我們這麼多。因為寶寶的腎臟還不能處理大量的鹽分。寶寶的主食——母奶,就是一種鈉含量很低的飲品。過早讓孩子攝取過多的鹽,會讓孩子養成日後難改的吃鹹習慣。

    不要急著認為沒撒鹽的豆類或馬鈴薯泥,不會引起寶寶的興趣,寶寶的味蕾就像一張白紙,他會發現沒撒鹽的食物也很好吃,幫寶寶養成良好的飲食習慣。

    為了讓寶寶不要習慣吃進過多的鹽,同時降低家人的鹽分攝取,你應該閱讀包裝上的營養標示。麵包、早餐麥片、蛋糕和餅乾,可能含有大量的納,幫寶寶買食物時,記得要選擇鈉含量每份少於 50 毫克的產品。

    穀物營養補充品

    寶寶六個月大時,需要補充更多的鐵。幸運的是,大家常吃的穀物,不僅能讓孩子茁壯,也能補充鐵質。

    你可以試著餵寶寶吃燕麥、大麥或其他穀物,或者將少量的穀物,與寶寶喜歡的水果混合,也許寶寶會喜歡那種味道。

    新手爸媽小提醒

    幫寶寶找合適的鞋子

    在這個階段,寶寶應該打赤腳。不過,只要合腳,在特殊場合讓寶寶穿漂亮的鞋子,也沒什麼不好。寶寶目前的腳,還不適合走路,所以鞋子不是必需品。嬰兒鞋應該是由輕盈透氣的材質製成(皮革或布料,但絕不是塑膠),具有柔軟的鞋底,能從外面摸到到寶寶的腳趾。

    恭喜!你已經撐過第 28 週我們等不及跟你分享寶寶下一週的發展狀況了。

    免責聲明

    Hello 醫師並不提供醫療建議、診斷或治療。

    醫學審稿:

    賴建翰醫師

    身心科 · 博士身心醫學診所


    文: CihRong Huang · 更新日期:2020/11/09

    advertisement icon廣告

    這篇文章對你有幫助嗎?

    advertisement icon廣告
    advertisement icon廣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