嬰兒的生長與發展狀況
邁入第4週後,嬰兒的臉會愈來愈圓潤,脫離剛出生皺巴巴的模樣。嬰兒趴著時,骨盆會平貼於床面,頭可以略抬起,抱在身上時也會主動抬頭看人。
男、女寶寶的平均發育狀況如下:
男寶寶
- 身長:約51~58公分
- 體重:約3.2~5.4公斤
- 頭圍:約35~39.6公分
女寶寶
- 身長:約50~57公分
- 體重:約3.1~5.2公斤
- 頭圍:約34.2~38.9公分
嬰兒溢、吐奶怎麼辦?
溢奶指寶寶在喝奶或是剛喝完時,嘴角流出少許的奶水,原因可能是喝奶時太急,或是有輕微胃食道逆流,通常不必擔心,但要記得清潔口腔。
吐奶原因很多,包括喝太多、生病、吸入過多空氣等,爸媽可觀察寶寶狀況,若吐奶量只有一點點,寶寶活動力也正常,則不用太擔心,但若吐很多、有綠色嘔吐物,或活力下降,須趕緊尋求專業協助。
【延伸閱讀:寶寶吐奶怎麼辦?拍嗝有用嗎?嬰兒溢奶、吐奶原因解析】
嬰兒每天刷牙很重要
嬰兒雖然還沒長牙,但是維護口腔環境相當重要,不僅可以從小養成清潔習慣,也能避免口腔內細菌滋生,清潔時機與方式如下:
- 清潔時機:早起、睡前、每次喝完奶後
- 準備物品:紗布巾、溫開水
- 清潔步驟:
- 用溫開水浸濕紗布巾
- 拿著紗布巾確實擦拭口腔,包括牙床上下左右、舌頭、口腔周圍
由於寶寶通常會抗拒口腔清潔,因此爸媽需多費心,可以一人協助扶住孩子,另一人負責清潔。
注意嬰兒腸絞痛
未滿3個月大的嬰兒中,有10~20%會發生腸絞痛,使寶寶瘋狂大哭、難以安撫、甚至拳打腳踢。雖然前3個月是寶寶最常哭的階段,但腸絞痛不一樣,醫師會以3原則來判斷:
- 1次哭3小時
- 1週至少3次
- 連續3週以上
腸絞痛常在傍晚發生,多發生於寶寶出生3到6週之間,但大約3個月後,便不會再發生。
部分研究認為腸絞痛可能是食物過敏,或嬰兒的消化系統尚未成熟所致,其他研究則認為,寶寶的個性容易緊張,或是神經系統尚未發育完全可能才是成因。
雖然腸絞痛的問題會讓家長感到無助與內疚,但這只是暫時的現象,不是長期健康問題的徵兆,所以不必過度擔心。
【延伸閱讀:嬰兒腸絞痛怎麼辦?有哪些症狀?關鍵「5S」與母乳改善新生兒腸絞痛】
幫寶寶按摩改善哭鬧
按摩可以幫助放鬆寶寶情緒與身體,也能增進親子間的感情,以下介紹最基本的「嬰兒從頭按到腳」按摩法:
從頭按到腳
- 介紹:把握從頭按到腳的原則,並且透過雙手輕按提供寶寶安全感。
- 步驟:
- 從臉開始,輕壓寶寶的額頭、眉毛、臉頰、耳朵
- 接著從上手臂開始,依序從一直按到小手指,一手按完換另一手
- 接著是身體部分,手掌放在寶寶胸前並且從中間往外畫圈
- 再來是雙腿部分,輕輕的從大腿一直按到腳掌、腳趾,一腿按完換另一腿
- 最後是按摩背部,從上到下一路輕輕按壓到屁股
寶寶照護與注意事項
- 讓寶寶適度吸吮:4週大的寶寶喜歡,而且需要吸吮,不需強制禁止|。你可能發現奶嘴能讓寶寶平靜下來,在某些情況下,寶寶會拿拇指或食指起來吸。
- 無論醒、睡,都維持臉部朝上:避免因為趴著或睡著而壓迫呼吸道。
- 外出須坐安全座椅:2歲以下的嬰幼兒應坐在車輛後座,並使用攜帶式嬰兒提籃或是後向式安全座椅,並要注意有無正確安裝和繫好安全帶,才能確實保護寶寶安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