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齡前生長與發展

小朋友在學齡前的發展至關重要,也是生長的黃金期。所以需要父母的關注。本篇從寶寶怎麼如廁,以及語言的發展開始,窺看嬰幼兒如何「一暝大一吋」。

基礎知識

學齡前生長與發展

幾歲要視力檢查?3~7歲視力標準、兒童視力檢查3大項目報你知!

「我的孩子年紀這麼小,有需要做視力檢查嗎?」「我們夫妻都沒有近視,小孩的眼睛一定健康吧?」這些都是父母對於兒童需要做視力檢查常有的想法,但及早做視力檢查,才能確保幼兒眼睛健康發展,並於發現問題時提早處置。 以弱視為例,每100位兒童中就有5位弱視,比例其實不低,而弱視的黃金治療期是6歲以前;換句話說,若您的小孩不幸弱視,又未能於6歲前治療,小孩可能終身都會有弱視的問題。 《Hello醫師》向您說明兒童幾歲可接受視力檢查、視力檢查包含哪些項目,以及有哪些注意事項。 兒童幾歲要視力檢查? 兒童2歲時,視力約成人的20%,但到3歲時,便快速發展至80%,並於7歲大致發展完畢。換言之,兒童3歲時的視力已達可檢查的成熟程度,若有任何問題,例如弱視、斜視或散光,此階段都有很高機率被篩檢出來;同時,3歲的小孩也比較穩定,具備溝通與表達的能力,可以教導他如何看視力表;也能用遊戲或鼓勵的方式,請兒童穩定坐在位置上,所以滿3歲時,就可考慮進行第一次的視力檢查。   兒童視力檢查3大項目 兒童視力檢查主要有3個項目: 視力: 視力代表眼睛視物的能力,其能力包含光從物體進入眼球,經過角膜、水晶體、視網膜、視神經與大腦等所產生的影像。常用的檢查工具為C字、E字的視力表。 度數: 度數代表光在眼球後聚焦的情況,聚焦點位於視網膜之前就是近視,之後則是遠視,若無法聚焦成一個點,則為散光。眼科醫師通常會使用驗光機進行檢查。 眼位: 眼位指眼球的位置。正常狀況下,當雙眼可以同時注視同一點時,代表眼位正常,但若兒童注視物體時,一眼會瞇起或偏頭,就可能有斜視的問題,意即眼位不正。(延伸閱讀:兒童弱視5大原因說明!矯正弱視要趁早,小孩弱視注意5特徵、症狀) NTU立體圖檢查是什麼? 除了上述3項檢查,眼科醫師可能還會安排NTU立體圖檢查,此檢查也是幼兒園、國小視力篩檢的基本項目。 NTU立體圖由台大眼科團隊研發,藉由讓兒童配戴紅綠或紅藍的眼鏡,讓小孩觀看以亂點組成的幾何圖形(方形、三角形),測試兒童的視覺立體感。此測試需連續答對5次才算通過,若未通過,兒童需進行追蹤檢查,以確認是否有斜弱視的可能。 由於幼兒的認知與口語表達能力尚未完全成熟,因此有時會有辨認方面的困難,加上紅藍眼鏡的品質、立體圖的角度與距離也會影響判讀,所以初次未通過時,父母不必太過擔憂,僅需依照醫師指示安排追蹤檢查即可。 3~7歲的兒童視力標準 各年齡兒童的視力標準如下: 3歲:0.5 4歲:0.6 5歲:0.7 6歲:0.8 7歲以上:0.9 若雙眼視力相差視力圖兩行以上,需接受追蹤檢查,例如5歲時,一眼視力0.9,另一眼視力0.7。 為什麼兒童視力檢查要點短效散瞳劑? 多數眼科醫師進行兒童視力檢查前,都會建議使用短效散瞳劑(如:每瞳令-明點眼液,學名Tropicamide)並等候30分鐘後進行視力檢查。這是因為兒童眼睛睫狀肌的調節能力很強,若兒童在視力檢查前幾天或長期近距離觀看3C用品,睫狀肌可能因用力過度,而形成「假性近視」。此時若未使用散瞳劑,醫師可能會誤判度數。 因此若已安排視力檢查,並確定醫師會使用散瞳劑,建議父母在檢查前幾天,可為小孩試點無添加藥物和防腐劑的人工淚液,讓小孩適應點眼藥水的感覺,以免小孩屆時過於害怕、抗拒,導致點藥失敗,或對赴眼科診所形成心理壓力,影響後續檢查。 (圖片授權:達志影像)

看更多 學齡前生長與發展 相關文章

學齡前生長與發展

孩子在跟空氣講話?幻想朋友這樣處理

相信許多家長都目睹過孩子和看不見的朋友聊天,有時甚至還和他們玩在一起。或許很多人會認為這不是正常的現象,想馬上帶孩子做心理輔導,但父母其實不用著急或擔心,因為您的小孩有一個幻想朋友,其實是正常的現象。 幻想朋友只是童年的一部分 研究證實,2歲半的孩子擁有幻想朋友是一種心理現象,但此舉超出了醫學專業領域能夠解釋的範圍。這些看不見的朋友可以是您孩子已經認識的人、故事書或電視中的角色,也可能純粹來自孩子的想像力。目前,兒童發展專家仍在爭論幻想朋友對兒童的影響,有些人認為這種情況是一種嚴重的精神病,但另一些人並不覺得這對學齡前的兒童有任何影響。 為什麼孩子需要幻想朋友 每天晚上睡前為小孩讀的童話故事,都可能變成他們頭腦發揮想像力的材料。孩子可以透過想像力認識新朋友,進一步欣賞故事中出現的角色。這些幻想的朋友,也可以反映出孩子的內心世界,例如個人喜好和焦慮的心理。 與沒有幻想朋友的孩子相比,多項研究指出,常跟幻想朋友對話的孩子,可能會有較好的語言技能、記憶力、以及應對挑戰和適應新環境的能力。 如何與幻想朋友打交道 父母應該要接受孩子幻想朋友的存在,若不願意,那麼這位朋友就可能會停留更久。所以若是想要孩子遠離幻想朋友,可以幫助他得到其他同儕陪伴,這樣他很快就會逐漸擺脫這位看不見的友人。 如果您的孩子一直堅持與這位朋友溝通,並常常假借幻想朋友的名義來發表意見,您可以要求他們以第一人稱溝通,要他們說「我覺得…」,而不是「他說…」。 此外,您可以鼓勵孩子為看不見的朋友做事,例如:開門或整理床鋪,藉此趁機提高他們的生活技能。有時,孩子也可能會弄亂他們的房間,並責怪幻想朋友,但請不要生氣並立即責罵他們,而是應說明幻想朋友無法為他們收拾善後,所以他們要負責清理。 不過要注意的是,如果您認為小孩可能是由於創傷或不愉快的事件,而創造幻想朋友,那就應聯繫兒童心理學家或社工輔導員尋求幫助。


學齡前生長與發展

準備好了嗎?5招讓您的寶貝便便也順利

訓練幼兒上廁所稱得上是一項麻煩的過程。但為了教導心愛的寶貝正確的生活方法,身為父母的我們,事前準備的功課也不能少。為了讓您、以及您的寶貝,在如廁訓練時能更得心應手,請參考下列5點,以了解更多對幼兒如廁訓練有幫助的方法。 1. 等到孩子準備好,才開始如廁訓練 孩子應該在什麼時候開始進行如廁訓練,並沒有特定年齡的限制。大多數的幼兒,在18~24個月之間,便會發展出用便盆如廁所需要的技巧;不過也有些幼童,直到3~4歲,才漸漸學會使用便盆如廁的方法。請您對孩子的身體、認知與行為多加留意,注意他們是否已經準備好要進行如廁訓練。 2. 注意孩子想小便或大便的跡象 仔細觀察孩子已經準備好的徵兆。一般的孩子通常在2歲時,已經可以控制腿部肌肉,自己有能力坐下和站起。請仔細觀察您孩子的行為能力,但不要給他們太多壓力。您可以讓孩子在廁所裡,先嚐試使用自己的專屬便盆,這樣可以減少髒亂的情況;不過這樣的訓練方法,可能讓孩子穿尿布的時間會更久一些。 3. 提早規劃如何訓練孩子使用便盆 請提早規劃要如何訓練孩子使用便盆,最佳的時間點是:在他們要上幼兒園之前便著手進行。這是因為孩子上幼兒園時,大多已經能獨自行走。訓練孩子時,要告知他們有想要大便的感覺時,要記得到廁所裡使用便盆。此外,為了讓孩子養成習慣,偶爾也要提醒孩子定時要到廁所。對孩子的如廁訓練不要苛責,或太嚴格,因為這樣可能會導致和您預期完全相反的結果,有可能會使如廁訓練失敗。 4. 過渡期間,使用可拋棄式的尿布 讓孩子使用可拋棄式的尿布,可以有效觀察他們大便的時間週期。與傳統布尿布相比較,可拋棄式的尿布因為吸收尿液效果較好,尿布表面乾爽,會讓孩子感覺較為舒適。當孩子請您替他們更換新尿布時,您可以做記錄,了解他們大便的時間點。跟前面提到的方法一樣,有時候要記得問孩子是否願意使用便盆。 請注意,使用可拋棄式尿布的方法,也許不適用於您的孩子,尤其是如果孩子對尿布是濕的感覺已經習慣,或是如廁訓練過程中,已經漸漸習慣拋棄式尿布,則不建議使用這個方法。 5. 給孩子適當獎勵 為了鼓勵孩子使用便盆,當他們成功做到時,請給予適當獎勵。如果孩子在其他如廁訓練的階段表現得很好,也請給他們獎勵。您可以選擇送給孩子他們最喜歡的貼紙,當作最好的獎品。 Hello Health Group  並不提供醫療建議、診斷或治療。


學齡前生長與發展

和尿布說掰掰~訓練寶寶自己上廁所

通常1.5~3歲的小孩,正是訓練用便盆或馬桶上廁所的階段,但許多父母都覺得訓練孩子戒尿布的過程有些困難,多數小孩在學會自己去小便之後,仍對上大號感到不安與焦慮,並容易有便祕情形。以下介紹訓練學齡前兒童上廁所的撇步,和常見問題的解決方法。 戒尿布時機與方法 加拿大西安大略大學(Western University)副教授法比安·戈羅津斯基(Fabian Gorodzinsky)表示,小孩學習上廁所的年齡大概從18個月~4歲大左右,但可先觀察,若孩子在心理或生理上似乎還沒準備好,就別急著讓小孩戒尿布,並持續用尿布來輔助練習。初期可讓小孩穿著尿布坐在便盆上廁所,當他們習慣坐便盆後,再嘗試拆掉尿布,讓他們直接在便盆內大小號。 用獎勵取代懲罰 訓練戒尿布最重要的是讓寶寶不排斥上廁所,並對上廁所感到自在和開心,不要因為沒有使用便盆就懲罰他們,這樣會讓他們對上廁所感到壓力和害怕。父母不妨可設定獎勵制度,告訴小孩如果使用便盆,就可以獲得貼紙或小獎品,若經過一陣子仍沒有效果,可能代表這時訓練寶寶戒尿布太早了。 讓嗯嗯更順暢 為了幫助孩子學會順利地上大號,首先要讓他們排便順暢,因為便祕會造成小孩更不想使用便盆。喝過多牛奶、吃太少纖維,都是造成便祕的原因,請讓小孩多吃富含纖維的蔬果、全榖物和多喝水,建議1~3歲學步期的兒童,每天喝至少1公升(1000毫升)的水,可幫助腸道蠕動,讓排便過程更順暢。若發現小孩有長期便祕的問題,先別擅自讓孩子喝油或吃瀉藥,請求診醫師開立處方藥。平時泡溫熱水澡,也有助於腸子蠕動。 大便失禁的狀況 法比安副教授表示,在訓練寶寶戒尿布的時期,可能會遇到寶寶大便失禁的狀況,因為他們的便祕問題,有許多乾硬的便便堆積在腸道裡,讓神經失去知覺。這會讓小孩不太容易察覺自己想要上廁所,也不會注意到自己已經大在褲子裡了。若是遇到這種情況,請爸媽們不要懲罰小孩,而是先解決便祕問題,並找專業醫師治療。


學齡前生長與發展

學步期大躍進!3招培養小孩語言能力

學步期(1~3歲)的小孩,語言能力的發展非常快,大多數已經會組合單字,構成簡單的句子並說出來,也聽得懂指令,例如「給我你的瓶子」或「揮手掰掰」。雖然他們可能還無法描述複雜的事情,但家長們如果趁這個階段多訓練孩子的說話能力,就有機會能讓小孩的語言能力大幅進步喔!以下介紹培養孩子語言能力的3種方法: 1. 多和小孩說話 想培養小孩的說話能力,就多和他們說話吧!例如說段故事或告訴他們一些事情,讓他們多聽聽您在說什麼,同時注意以下要點: 隔絕干擾來源:為了讓小孩專心地和您溝通,先關閉如電視或電腦等容易使人分心的東西。 找話題:以小孩感興趣的話題來學說話的效果最好,不妨從他們當下正在專注的事物開始,例如小孩若在玩積木,就從積木開始聊,或是談談小孩感興趣的人,例如說說爸爸、爺爺等人的小趣事等等。 觀察小孩想表達什麼:除了讓小孩聽你說話,聆聽他們說話也很重要,即使他們還不太會表達,您還是可以多多延伸描述和問題。例如,問孩子狗狗在哪裡,當孩子指向狗時,父母可以做簡單的描述,如「牠是隻白色的狗狗」,並問孩子「狗狗現在在做什麼?你覺得牠等一下會做什麼?」等。 停頓接話:讓小孩練習運用詞語,像是「填空問句」的方式一樣,停頓下來讓小孩接話。 適時停止:如果小孩看起來疲倦、不安或暴躁時,不需勉強他們繼續聽,留到下次再說吧! 2. 教小孩更多詞語 除了說故事之外,小孩在1~2歲時,便會開始學習使用動詞,例如孩子可能會說「狗狗走開」或「媽媽來這裡」。當小孩在練習陳述時,大人可在小孩說一句話之後,幫他們用更清楚的描述方式,說出完整的句子來回應小孩,讓他們知道可以怎麼組合句子,例如「你想讓媽媽幫你把狗狗趕走是嗎?」。 3. 幫助小孩記得和理解 人在學習大量的新詞彙時,一開始都會容易忘記意思或是使用方式,所以父母們可重複使用相同的詞,來形容某樣物品,經過反覆提醒,小孩會較容易記住和理解其意。另外,用唱歌或押韻說唱的方式,除了能增加樂趣,小孩也容易朗朗上口,更容易記住詞語。

advertisement icon廣告
advertisement icon廣告
advertisement icon廣告

醫師陣容

Hello 醫師的醫師陣容由專業醫師與各領域醫學專家所組成,協助審閱網站內容並即時分享專業領域新知。

我們的專業團隊除確保醫學相關內容之正確性,並引用最新研究和可靠資料來源參考,提供高度專業、內容豐富之健康訊息。

Hello 醫師與合作之專業醫師團隊,將不斷致力於提供實用可信賴的健康新知;在健康的路上一路陪伴並守護您,一起邁向健康富足的人生。

 

看更多合作醫師
看更多合作醫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