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歷了苦樂交織的生產過程後,媽媽們的子宮也開始慢慢復原。此時女性將經歷子宮藉由收縮以恢復原有子宮大小的疼痛期外,連帶會排出殘留於子宮、被稱為「產後惡露」(Lochia)的胎盤剝離物質。
究竟惡露是什麼?跟月經又有何差異或相似之處,讓媽媽們常誤以為是經血而疏於照護?《Hello醫師》為新手媽媽們一次解惑認識惡露,以及產後如何護理,及早和惡露說Bye-Bye。
惡露是什麼?
當孕婦順利分娩後,子宮內仍會佈滿許多胎盤碎片、黏膜組織和血液混合成的殘餘物質,也就是「惡露」,而媽媽們產後則會經歷數天時間,透過子宮的自主收縮將惡露排出體外。一般來說,正常的惡露帶有些微血腥味,不過分泌量、顏色與數量則會隨著產後的天數而有所變化,也是逐漸復原的信號。(延伸閱讀:白帶顏色這樣分!教你從顏色分辨身體有沒有健康)
正常的產後惡露變化依序分為以下3個階段:
- 紅色惡露:呈鮮紅色,約產後1~3天開始出現,不僅血量較多帶微腥味,惡露並會摻雜著紅血球、上皮細胞,偶爾有胎糞、胎毛、少部分組織液排出。
- 漿性惡露:呈現粉紅色,約產後4天會出現,伴隨著血清狀的物質,量會變少。
- 白色惡露:呈乳白色或黃色,大約在產後的10天會出現,此時惡露應呈量少無味,主要為白血球、單核蛻模細胞、子宮頸黏液所組成。
惡露跟月經怎麼分?
惡露跟月經常常讓許多產婦搞混,其實媽媽們可以從哺餵母乳來分辨。若產後沒有哺餵母乳,月經約在產後6~8週內出現,快則4~5週;而有持續哺乳的媽媽,則要等到產後4~6個月才有月經來潮。(延伸閱讀:親餵寶寶好累、奶量又不足?攝取好營養,聰明學哺乳)
惡露不止的原因
一般而言,產婦約每2小時需更換產褥墊,以免惡露過多而溢出,進而引發感染的風險。但若產婦發現血塊太大或是血流不止,或者於產後10天發現惡露有膿樣分泌物,建議須盡快就醫。
造成惡露不止的原因如下:
- 子宮收縮不良:當生育時間過久或生育次數較多時,較易造成子宮收縮不良,並影響子宮血管持續出血或形成血塊。
- 使用血管擴張劑:幫助血流順暢、降低血壓。
- 服用過量生化湯:生化湯含有活血用的當歸,若生育後過早開始飲用且過量,容易造成產後子宮新生的內膜不穩定,使惡露難止。
剖腹產、自然產的惡露有差別嗎?排多久才會乾淨?
針對採剖腹產的孕婦,醫師皆會一併將子宮內的殘餘胎盤與血塊清理乾淨,因此剖腹產的產婦所產生的惡露,會比自然產的女性來得少之外,惡露持續時間也較短。(推薦閱讀:生產要自然還是剖腹?了解差異,聰明做選擇)
至於惡露何時才會完全排出體外,每位產後媽媽的狀況皆有所不同,一般而言,平均約需時4~6週,並受產下的胎兒體型大小影響,胎兒體型愈大者惡露持續時間愈長,但也有產婦在產後2~3週就將惡露排清。
如何加速惡露排出體外
產後的媽媽們可透過下列方法,加速惡露排出體外:
- 按摩子宮
- 漸進緩慢地運動、下床走動
產後護理須知
在媽媽學習照顧寶寶前,可別忘了先把自己的健康照料好,以下提供4點建議,幫助媽媽們產後恢復地更加順利:
- 勤換產褥墊,惡露未排乾淨前,如廁後須沖洗會陰部,避免惡露殘留而引發感染。(延伸閱讀:陰道炎原因多!病菌感染或過度清潔)
- 飲食均衡,攝取各式肉類、蔬菜及水果,以幫助加速產後恢復。
- 攝取充足水分。避免過度服用生化湯、攝取酒精或寒性食物。
(圖片授權:達志影像)
[embed-health-tool-pregnancy-weight-gai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