過敏

過敏是人體免疫系統對外來物質或致敏原,如灰塵、皮屑、某些食物,所做出的反應。在這個類別你可以找到與 食物過敏 、 眼鼻過敏 、 皮膚過敏 ,或 其他所有類型過敏 相關的介紹。

基礎知識

過敏

類固醇藥膏強度分7級,皮膚癢擦哪款?選用4重點一次看

「醫師,類固醇藥膏副作用很強,我一定要用嗎?」、「請問有強一點的類固醇藥膏嗎?我皮膚癢一直好不了。」 上述2種情況皆是民眾接觸類固醇藥膏時會出現的反應,顯現出民眾對類固醇藥膏的種類、用法及副作用的不瞭解。其實類固醇藥膏種類繁多,用對藥膏、對症下藥,不僅用量少,症狀也較快緩解。 《Hello醫師》為你詳細介紹類固醇藥膏的種類、常見藥名及選用指南,讓你下次再選購類固醇藥膏時不會再「霧煞煞」,不知該用哪款。 外用類固醇藥膏4大作用 外用類固醇藥膏主要有4大作用,主要針對皮膚方面的疾病: 抗發炎:治療皮膚過敏、濕疹、皮膚炎、眼瞼炎與結膜炎等症狀。 免疫抑制:抑制淋巴球的活性,並影響細胞酵素作用,治療過敏性、接觸性皮膚炎及扁平苔癬皮膚病。 抑制增生:暫時干擾表皮細胞內DNA的合成,治療乾癬(牛皮癬)。(推薦閱讀:皮膚炎、濕疹、乾癬?差別在哪一次弄懂) 血管收縮:使真皮上層微血管收縮,減少紅斑。 類固醇藥膏選用4重點 不同於口服類固醇,類固醇藥膏可在藥局買到,因此許多民眾多是藉由「親朋好友好康逗相報」、「藥局推薦」等方式選購類固醇藥膏,但無論是藥性過強、過弱,或是劑型不對(軟膏、乳膏)皆可能拖延症狀緩解速度,反而讓身體吸收更多藥劑。 以下《Hello醫師》從強度、劑型、部位及年紀等4個層面一一為你介紹,讓你知道哪一種類固醇藥膏最適合自己。 1.類固醇藥膏強度有7級 不同國家、機構對於類固醇的強度分級不一,本篇以台灣常見的美國分類系統來介紹。 美國分類系統依據外用類固醇引起血管收縮、抗發炎程度,將不同劑型的類固醇藥膏分為7級,第1級最強效,第7級最弱效,其分級、成分、劑量及常見藥名如下所示。需特別注意的是,相同濃度的類固醇藥膏由於劑型不同(如軟膏、凝膠等),強度也會不同。 2.類固醇藥膏劑型選對,擦起來事半功倍 從上表可知類固醇藥膏可能有不同劑型,如軟膏或乳膏等。劑型會影響類固醇的強度,即使成分與濃度相同,不同劑型的藥效強度也會不一樣,因此依症狀與塗抹處選擇合適的劑型非常重要。 類固醇劑型大致可分以下5種: 軟膏、油膏(Ointment):黏稠度最高,可增加皮膚吸收率,並具保護軟化效果,缺點是太油膩,適用於治療光滑無毛髮、乾燥或角質化的部位。 乳膏(Cream):容易推展,可水洗且不油膩,適合塗抹於皮膚濕潤或流汗部位,但部分藥膏會添加防腐劑,因此較容易導致過敏。 凝膠(Gel):質地清爽,適用於臉部毛髮處,但缺乏保護效果和軟化特性。此外,因含較有高濃度的酒精或丙二醇,容易造成皮膚乾燥和刺激感。 洗劑、膠液(Lotion、Solution):延展性佳,可用於大面積病灶、毛髮部位及皮膚容易摩擦處。使用上較難控制用量,容易浪費。 泡沫液(Foam):新類劑型,藥物釋出能力較傳統劑型佳,而且因不含界面活性劑、丙二醇,較不易引起皮膚過敏反應。 3.類固醇藥膏擦不同部位的吸收量有差 皮膚角質厚度及濕潤度會影響藥劑吸收程度,舉例而言,發炎及脫屑的皮膚的吸收力,就比正常皮膚還好,因為受損皮膚的角質較薄。 以下為身體各處的吸收比例: 腳掌:0.14% 手掌:0.83% 前臂:0.1% 頭皮:3.5% 前額:6.0% 下顎:13% 生殖器:42% 從上述數據可知,生殖器的吸收率較其他皮膚部位高非常多,因此就不適合選用藥效強度太高的類固醇藥膏。 4.擦類固醇藥膏3類人要注意 孩童:孩童皮膚薄,吸收率較高,且皮膚屏障發育尚未完全,身體較不易代謝藥劑,因此適合使用第5~7級弱效類固醇藥膏。 孕婦:研究證實孕婦於懷孕時期塗抹大量強效或超強效的外用類固醇,雖不會增加先天畸形、早產與胎兒死亡等風險,但胎兒出生體重過輕的風險會增加7倍,因此建議遵循醫師指示使用合適的類固醇藥膏或其他皮膚藥物,避免擅自購買藥物使用。(延伸閱讀:藥物酒精傷胎兒!導致先天缺陷的因素) 年長者:長者皮膚較薄,適合使用弱效類固醇,並需避免長期頻繁使用,以防皮膚變得更薄,導致老人性紫班出現。 (圖片授權:達志影像) 若您有任何相關內容合作、採訪活動及投稿邀約,歡迎隨時與《Hello醫師》聯繫:[email protected] 健康訊息不漏接,歡迎加入《Hello醫師》社群: LINE:https://helloyishi.tw/Tvie8 FB:https://helloyishi.tw/uzLBu

看更多 過敏 相關文章

其他過敏

不小心吃錯藥!藥物過敏的診斷與治療

服藥後,身體怎麼開始發紅、發腫、發癢呢?本來吃藥是要緩解疾病等不適症狀的,吞下肚後免疫系統卻反應過度,引發了讓人更不舒服的藥物過敏反應。如果不幸發生這種狀況,以下是過敏的人必須採取的措施。 疑似藥物過敏先請醫師診斷 醫師必需全盤了解患者過往的病史,以及對各種藥物的反應程度,才能進行精確的診斷。如果患者對青黴素(或稱盤尼西林,Penicillin)之類的抗生素過敏,醫師可能會採用皮膚測試。不過若過敏反應極端,皮膚測試驗反而會造成更嚴重的後果。為避免過敏加劇,一般來說,醫師會重新開立其他不需進行測試,就知道不會造成過敏的藥物,來替代目前會引發過敏的藥品。 暫緩藥物過敏的方法 有些過敏反應可以靠其他藥物來緩解,例如口服抗組織胺或塗抹外用藥膏,都可以緩解皮膚的過敏反應;支氣管擴張劑,可以用於舒緩因藥物過敏,而產生的呼吸困難現象;注射腎上腺素,則是解除各種過敏症狀的常用方法。不過這些方式只會暫時消除過敏反應,所以就算症狀舒緩了,患者仍應盡速就醫,以治療、追蹤,並確認健康無礙。 減敏療法可治療藥物過敏 避免藥物過敏最直接的方法,就是不要使用起初引發過敏的同一類藥物。如果會引發過敏的藥物,是唯一的治療選項,醫師就會採取減敏療法(又稱免疫療法),將藥量從微量逐漸增加,慢慢調整劑量,患者的免疫系统就會在這個過程中,建立對藥物的耐受度。


其他過敏

什麼是藥物過敏?分清和副作用的差別

當人體免疫系統將外來物質(過敏原)誤判成威脅時,身體引起的強烈反應就稱為「過敏」。人體對藥物過敏,和對食物等其他物質過敏的反應相似。任何人在任何年齡都可能發生,尤其是患有心臟病(Heart disease)、氣喘(Asthma)或高血壓(Hypertension)時,更可能成為產生嚴重藥物過敏的高危險群。 藥物過敏的症狀 輕微 通常引起紅腫、皮疹的過敏症狀,會在使用藥物後立即或1小時後發生。當下列這些輕微的症狀發生時,請立即告知醫師: 紅疹或蕁麻疹 皮膚或眼睛癢 發燒 關節痛或腫脹 淋巴腫脹 嚴重 嚴重的藥物過敏可能會危及生命,這種狀況稱之為過敏性休克(Anaphylaxis),會影響多個身體功能。若發生下列症狀,請立即尋求緊急醫療協助: 鎖喉、呼吸困難 唇、舌、口、眼部腫脹 腹痛、噁心嘔吐、腹瀉 頭暈、意識混亂 心悸 暈倒 痙攣 藥物過敏和副作用的差別 藥物過敏與藥物副作用有些相似的症狀,如上述的頭暈或噁心嘔吐,但過敏對身體的影響比副作用還要嚴重許多。剛開始使用一種新的藥物時,請諮詢醫師或藥師該藥可能引起的副作用,或參考藥品包裝說明,以分辨特殊身體反應是否為過敏。也就是說,若藥物的副作用不包含上述症狀,但您服藥後卻經歷了,即代表您對該藥過敏。 容易導致過敏的藥物和物質 抗生素,例如盤尼西林(Penicillin)。 非類固醇消炎藥,例如布洛芬(Ibuprofen)。 阿斯匹靈(Aspirin) 抗癲癇藥物 單株抗體治療藥物 化療藥物 胰島素(Insulin) 有些用來包裝藥物的物質也會引起過敏,如染劑、乳膠等。


其他過敏

春天過敏真煩~攝取7類食物抗過敏

春天來了,萬物欣欣向榮,但是對於過敏的病人來說,春天卻是令人煩惱的季節,四周環境裡潛藏了許多誘發過敏問題的因子。所以,春天容易過敏的人,可多注意了,建議多攝取以下羅列的食材,藉此對抗過敏來襲。 富含槲皮素類的食物:槲皮素(Quercetin)是存在於植物中的天然物質,在大多數的蔬菜及水果當中可發現,例如:洋蔥、辣椒、歐芹、蘋果、藍莓等常見的食材中,都含有槲皮素,是屬於植化素類黃酮的一種,有助於對抗由組織胺(Histamine)引發的過敏反應。 富含維生素C類的食物:維生素C有許多功效,例如補充人體能量等,維生素C也能幫助降低組織胺類過敏症狀發作的頻率。 富含Omega-3脂肪酸的食物:Omega-3脂肪酸對於每一個人都有益,無論種族、族群、年齡與性別,而在鮭魚、鮪魚和鯖魚等魚類中,均可以發現豐富的Omega-3酸。近期的日本研究顯示, Omega-3對女性有明顯好處,例如:Omega-3有助於降低女性過敏性鼻炎(又稱花粉熱,Hay Fever)的發作機率。 鳳梨:對於有過敏體質的人,鳳梨是最佳戰友之一,其鳳梨酵素(Bromelain,又稱菠蘿蛋白酶),是熱門保健產品的成分,也常作成臨床藥物,用來治療過敏性的發炎,可以緩解氣喘等過敏性疾病的症狀。 益生菌食品:普遍認為,益生菌具有控制季節性過敏的神奇功效,能幫助身體機能維持平衡,事實上,每個人的腸胃道裡均存在益生菌,此外,也能攝取市售的優格、泡菜類等發酵食品,以上都富含益生菌。在選購時,請選擇貼有「活的益生菌」標籤的產品。 蜂蜜:蜂蜜是隨處可得的食物,對於身受花粉熱之苦的人,不妨在春天來臨之前,試著吃些蜂蜜,或許能提升對花粉的耐受力。雖然現今的研究仍不能明確証實,一般人能透過蜂蜜,來完全對抗過敏,但既然吃蜂蜜對於大多數人並無害處,這依然是值得一試的方法。 大蒜:近期研究經常讚揚大蒜的功效,研究証實大蒜所含成分,可以阻止身體產生誘發過敏的化學物質,因而降低過敏的機率。建議每個人可以一週食用大蒜2~3次,藉此促進身體健康。 季節性過敏很煩人,但只要了解誘發過敏的原因,並避開過敏原,不論在家裡或去旅行,過敏狀況也能妥善控制或改善,另外,若吃對食物,則能幫助對抗對敏,擺脱過敏的糾纏。當然,別忘了隨身攜帶緩解過敏的藥物,作足準備才能確保身體無虞。


其他過敏

乳膠過敏症狀多~快學7招助預防

乳膠是由巴西橡膠樹(Brazilian Rubber Tree)樹液製成的天然橡膠製品,在日常生活中會接觸到的乳膠製品種類非常多,例如手套、橡皮筋、兒童玩具、橡皮擦等。因此,若一個人的免疫系統將乳膠誤認為是細菌或病毒的外來入侵者時,可要多多留意,此時乳膠過敏反應就會發生,乳膠過敏症狀從輕微到致命皆有可能,視個人的免疫系統對過敏原的反應而定。接下來,我們會分享實用內容,協助您避免乳膠過敏的潛在危險。(推薦閱讀:乳膠過敏症狀多~快學7招助預防) 乳膠過敏的症狀 對乳膠過敏的患者而言,一旦接觸到手套或吸入懸浮在空氣中的乳膠粒子,就會快速引起過敏反應, 大部分的過敏反應是由於身體觸碰到乳膠,產生接觸性皮膚炎(Contact Dermatitis)發紅,乳膠過敏症狀可重可輕,分述如下: 1. 輕微的乳膠過敏症狀: 蕁麻疹 皮膚癢 皮膚泛紅或腫脹 濕疹(推薦閱讀:皮膚炎 濕疹 乾癬~差別在哪一次弄懂) 2. 嚴重的乳膠過敏症狀: 打噴嚏 鼻塞或流鼻水 眼睛搔癢或流眼淚 腹瀉、嘔吐 胸悶、呼吸困難 喉嚨癢 咳嗽 乳膠過敏的風險因素 以下特定對象是乳膠過敏的高危險群: 脊柱裂或曾接受多次手術的患者 個人或家族曾有過敏病史 必須穿戴乳膠手套工作者 醫療服務單位、餐飲或托育工作者 塑橡膠產業工作者 如何預防乳膠過敏? 唯一避免乳膠過敏的方式是遠離過敏原,若您確診對乳膠過敏,可以這麼做: 避免直接接觸所有乳膠製成品,例如乳膠手套、氣球、保險套或其他天然橡膠製品。 避免待在可能吸入乳膠粒子的空間,例如使用含乳膠粉末手套的場所。 留意酪梨、香蕉、木瓜、奇異果、葡萄、栗子等食物,容易引起交叉過敏反應。 留意用乳膠手套處理過而殘留乳膠的食物。 聽從醫師對於乳膠過敏的建議。 至牙科看診、接受手術或其他治療時,請先知會醫療院所請求配合。 必須戴乳膠手套時,使用不含乳膠粉末的手套。


食物過敏

關於食物過敏必知~原因 症狀與風險

食物過敏(Food allergy)是身體對食物產生的不正常反應,由身體的免疫系統所引發,是相當常見的現象。這裡提供一些關於食物過敏的相關知識。 食物過敏的原因 會發生食物過敏,是因為身體對食物的品質過於敏感,因此產生抗體來中和與抵抗外來物,過程中會釋放組織胺(Histamine)和其他物質,導致過敏反應。然而,這個辨認身體不需要物質的過程,因人而異,不同人會對不同食物過敏,也是食因性疾病的常見原因。 許多人誤認為只有罕見的食物才會引起過敏,但事實上,普通食物也可能成為過敏原。最常和食物過敏連結的有牛奶中的蛋白質、蛋、花生、芝麻、黃豆、小麥、堅果、海鮮等。此外,色素、保存劑、製成品裡的添加物,也可能成為過敏原因。食物過敏可能輕微且短暫,但也可能形成嚴重的醫療症狀,甚至具威脅性。 食物引起的身體不良反應,包括抗體免疫球蛋白E(the immunoglobulin IgE)調和缺陷。免疫球蛋白E會在進食中,或吃進食物過敏原後很快出現,若免疫球蛋白E沒有起調和作用,在曝露於食物過敏原後一小時內,就會產生過敏反應。 食物過敏的症狀 食物過敏的症狀表現,可能有下列一種以上的症狀: 皮膚起疹子,伴隨搔癢。 鼻子和眼睛發癢。 打噴嚏和流鼻水。 嘴唇和嘴巴周圍發癢腫起,特別是有直接接觸到食物的部位。 噁心。 痙孿引起的疼痛。 上吐下瀉。 過敏性休克(Anaphylaxis) 過敏性休克是最嚴重的食物過敏表現,且可能致死。過敏性休克危險因素包含患有氣喘(Asthma)的病人,特別是沒有好好控制氣喘的病人。如果沒有注意到過敏性休克的早期症狀,將會非常危險,因為太晚或沒有用藥來治療緊急食物過敏,會導致嚴重結果。 若您的身體有這些症狀,請停止食用任何您懷疑會引起過敏的食品,更重要的是,您應該考慮使用抗組織胺(Antihistamine)。無論是否有嚴重反應,您都應該尋求醫療協助,來確定原因和治療方式。 一些會增加食物過敏風險的因素: 先天性遺傳 年紀:食物過敏好發於兒童 氣喘 為了預防和減少食物過敏風險,需要具有食物過敏和食物過敏症狀的知識,且要避免食用會引發過敏的食物,同時也要避免皮膚接觸或吸入這些食物。建議熟記常見的食物過敏呈現在皮膚、消化系統和呼吸系統的臨床症狀,當食物過敏發生得很嚴重時,請立刻前往醫療機構,接受診斷和及時治療。


食物過敏

去過敏原飲食~幫您找出問題食物

有時您吃了一頓大餐之後,隔天會覺得想吐、不太舒服,或者是根本不需要等到隔天,就產生過敏反應了。有時需要使用食物排除療法(Elimination diet),去除過敏原飲食,確認是哪裡出了差錯。 什麼是去過敏原飲食? 去過敏原飲食能幫助您,在第一時間找出引發問題的食物。一旦開始進行去過敏原飲食,可能會需要醫師協助,來確認沒有缺少任何必需營養素。請謹記,若有過敏性休克(Anaphylaxis)或嚴重過敏反應,就不建議採用去過敏原飲食的方法,因為這樣可能會導致一些極端反應。請向醫師諮詢去過敏原飲食相關資訊,試著盡快找出引發過敏的食物。 如何進行去過敏原飲食? 首先要將可疑的食物,移出日常飲食,可疑的食物指的是可能導致過敏的食物。一般人通常會對奶、蛋、堅果、小麥或黃豆過敏,停止食用您認為會引發症狀的食物,請養成閱讀食品標籤的習慣,來確認內容物有什麼。若外出用餐,可詢問廚師料理食物的方式。最好是隨身有一張清單,可隨時記下所有吃進肚子裡的食物,好追蹤飲食內容。 去過敏原飲食需要花一些時間,來得到結果。一段時間過後,您可再次食用可疑的食物,但是要慢慢來,這樣有助於察覺到底哪一種食物會引發症狀,並在記事本裡將相關的症狀記錄下來。接下來,一次一種,排除有問題的食物,記得留意記事本,來觀察症狀是否趨於平緩。 您仍然可能會對特定食物產生反應,這是因為您對這些食物比較敏感,而非對這些食物過敏。去過敏原飲食,可能可以幫助您處理這樣的狀況。更重要的是,現在您知道應該要避免哪些食物。 整體療程大約2~4週的時間,之後您會更了解自己的身體,並且能調整合適自己的飲食。為了更安全和更好的結果,建議在醫師監督下,進行去過敏原飲食。 Hello Health Group 並不提供醫療建議、診斷或治療。


食物過敏

濕疹和食物過敏有關?測了才知道

異位性皮膚炎(Atopic dermatitis),或稱異位性濕疹(Atopic eczema),是一種讓皮膚變紅發癢的症狀。在兒童中常見,但是任何年齡都有可能發作。異位性皮膚炎是一種長期(慢性)疾病,會週期性地變嚴重,接著漸趨和緩,也可能伴隨著氣喘(Asthma)和花粉熱(Hay fever)。 濕疹和食物過敏的關係 異位性濕疹有時會因食物過敏原而引起,特別是一歲時。有些針對患有異位性濕疹的兒童和青少年的研究發現,1/3~2/3的患者有食物過敏,但這並不代表食物過敏是濕疹的原因。因此移除食物,也無法讓濕疹痊癒,但對於病童會過敏的食物,可能可以防止症狀立即發作,例如蕁麻疹(Urticaria)、腫起、呼吸困難等。 有些小嬰兒有嚴重濕疹,移除特定食物或許可以將濕疹控制得更好,但這應該在醫療專業人員,配合經認證的執業營養師的監督下進行。若皮膚狀況有改善,接著會一次引入一種食物(Food challenges,食物激發試驗),來確定這種食物是否會引起溼疹發作。若2週內去過敏原飲食(Elimination diet)沒有進展,代表食物可能不是問題所在。 有濕疹應避開哪些食物? 食物過敏和導致濕疹的食物,可以產生很典型的連結: 乳製品 蛋 堅果和種子 黃豆製品 小麥 魚 怎知食物使濕疹變嚴重了? 在某些情況下,會發生立即食物過敏現象。在吃完誘發過敏的食物後,2小時內症狀就會發作。吃完誘發過敏的食物後,短時間內發癢和搔抓的情況會惡化。常見的徵兆是嘴巴周圍發紅、腫起和刺痛。 另外,可能發生的皮膚症狀就是蕁麻疹。在這種情況下,發癢、充滿液體的小水泡會出現在皮膚上,和被蕁麻刺到的情況類似。其他可能發生的狀況,還包括腹痛、嘔吐、喘鳴、眼睛發癢和打噴嚏。 某些情況下可能會發生食物過敏延遲,症狀在吃完誘發過敏的食物,6~24小時後才會顯現,症狀包含發癢和濕疹,有時會出現腹痛和下痢。 若您懷疑某種食物使濕疹惡化,應就醫。醫師可能會要求您寫4~6週的日誌,目的是為了記錄所有症狀,和吃過的所有食物,這可以幫助辨認一種以上的可疑食物。醫師有幾種測驗方式能診斷食物過敏,包含皮膚點刺測驗(Skin prick test)和血液檢查。然而,食物挑戰是唯一一個醫師能確認某食物是否為濕疹誘發因子的方式。確診食物過敏需要看過敏專科醫師,一般不建議在未經確認過敏之前,就排除特定食物。


過敏

過敏原檢測:了解3種皮膚測試法

在免疫系統對無害的事物產生劇烈反應時,便會發生過敏,這些事物包含花粉、動物毛髮,以及特定食物。劇烈反應可能會很嚴重,有時甚至會致命。避開過敏反應最好的方式,是知道自己對什麼東西過敏,皮膚測試是其中一種能確定過敏原的方式。(推薦閱讀:藥物過敏) 什麼是皮膚測試? 皮膚測試採用常見的過敏原濃縮型態,醫師會將過敏原放置在皮膚上,觀察皮膚的反應,皮膚可能會受到刺激並發癢,像是被蚊子咬一樣。免疫系統機制可用來解釋這個反應。和潛在過敏原接觸時,免疫系統會釋出抗體。抗體會引發一連串的化學反應,來對抗誘發因子,醫師能依據皮膚的反應,因此辨認過敏原。(推薦閱讀:去過敏原飲食~幫您找出問題食物) 皮膚測試類型 皮膚測試的類型如下: 抓痕測試 抓痕測試(Scratch test),也稱為點刺測試(Prick Test),是最常見的方式,醫師會檢查前臂或背部的皮膚,接著用酒精清洗。然後醫師會用筆在皮膚上標記幾個區域,之後會將一滴潛在過敏原,放在各個點上,然後將過敏原刮入皮膚,這不是注射,不會流任何血。 皮膚皮內測試 準備的方式和抓痕測試雷同,除了測試的部分,在皮內測試(Intradermal Test)中,過敏原會被注射進皮膚外層。 貼布測試 在貼布測試(Patch Test)中,潛在過敏原會被放進貼布中,然後貼在皮膚上。這個測驗一般需要30分鐘,包含等待皮膚反應的時間,貼布需要更長的時間,一般會有兩次醫師會診,來完成測驗,因為您需要戴著貼布至少48小時,這是為了讓所有延遲的反應都能出現。 皮膚測試有危險嗎? 皮膚測試一般很安全,皮膚會受到刺激,但因為曝露的過敏原,其分量有限,因此不太會引發全身性的過敏。然而若有發燒、暈眩、呼吸困難、嚴重起疹、腫起或吞嚥困難時,必須告知醫師。 測驗後,過敏原會從皮膚上清除,若發生刺激感,醫師會在皮膚上施放外用藥,來緩解症狀。根據測驗結果,醫師會給您適合的治療計畫。


其他過敏

過敏壓力大~8招改善情緒享受生活

您可以輕易找到有一些常見過敏症狀如打噴嚏、眼睛發癢、蕁麻疹(Urticaria)、氣喘和噁心想吐的人,這些是立即的過敏反應,不同的過敏可能引起情緒、行為和心理症狀,例如恐慌發作(Panic Attacks)、焦慮、注意力缺乏、憂鬱症(Depression)、強迫症行為和其他精神疾病。另外,食物過敏的機制會藉由腦中特定的區域腫起或水腫,導致人格、反射、中樞神經系統有所變化。 腦疲勞(Brain Fag)與憂鬱 腦疲勞是一種心理疲勞,其症狀包含心理混淆、缺乏自主性、思緒變慢、偶爾會失去性慾,變得沮喪。根據近期的研究,有過敏性鼻炎(Allergic rhinitis,或稱Hay Fever,花粉熱)的成人,在前12個月有2倍的機率可能會被診斷出罹患重度憂鬱症,同樣地,5~6歲時患有花粉熱的兒童,在接下來17年有2倍的機率患有重度憂鬱症。 改善過敏的生活好招 對大部分的人來說,品嘗美食是人生中一大享受,但為食物過敏所苦的人恐怕就是例外,這些人對入口飲食要保持警覺,不僅吃東西會擔心,更無法好好享受用餐時刻。事實上,還是有辦法降低食物過敏的機會,若您想要改善生活品質,別為過敏操心,請參考以下8個小訣竅: 當覺得自己有食物過敏時,尋求過敏專科醫師幫助。 自我學習對食物過敏的警覺性,瀏覽網站、讀書、細看食物標籤都是好方法。 加入或在社區中成立互助團體,分享如何處理、預防過敏的經驗讓生活更有愛。 假使有氣喘(Asthma),確定控制良好並妥善治療。若沒有的話,可能會增加過敏性休克反應的嚴重性。 隨時做好過敏發作的準備,假如要出遠門拜訪朋友,是否有準備好足夠過敏藥物。 在生活上尋求伴侶和親友協助,他們或許會在烹飪時提醒您別放什麼食材。 外食對過敏者不是個好主意,或許減少在外約會用餐,多在家裡親自下廚招待朋友,會是較好的選擇喔。 有食物過敏不代表要減少社交活動,適時調整外出目的,可以相約爬山、逛展、運動,儘量自己準備餐點,減少不知名外食的影響。


其他過敏

別小看過敏~誘發氣喘與頭暈的元凶

頭暈有很多原因,從脫水到嚴重醫學症狀都有,其中一個原因就是過敏,當免疫系統對無害的事物如花粉、動物毛髮及特定食物產生劇烈反應時,便會產生過敏;過敏反應可能會很嚴重,有時甚至有致命危險。 空氣微粒誘發氣喘造成頭暈 空氣微粒會誘發過敏反應,當空氣微粒進入身體時,免疫系統會釋出抗體來抵抗,典型的過敏反應包括鼻塞、一再打噴嚏、喉嚨癢和劇烈咳嗽。過敏會影響耳咽管(Eustachian Tube), 一條連接中耳到喉嚨後方的通道,耳咽管能調節平衡和中耳壓力與周圍氣壓,您會感到耳朵裡有塞住的感覺,或是聽不清楚,這可能是耳咽管被黏液堵住了,被堵住的耳咽管無法讓兩邊的壓力均等並維持平衡,便導致頭暈。 食物過敏引起的頭暈 食物有關的過敏也包括頭暈,若您時常為頭暈所苦,空氣中的過敏原可能不是罪魁禍首,很可能是您對特定食物有不耐症(Intolerance),可以在吃下食物過敏原後立刻或數小時後,觀察到症狀。儘管如此,食物過敏通常很快就會起反應;另一方面,輕微的食物過敏則是會延遲數小時或數天才出現,因此您可能不會把頭暈和吃下肚的食物做聯想,這需要透過過敏測試來找出原因。 過敏引起的眩暈 眩暈(Vertigo)是一種頭暈的形式,讓人感到天旋地轉,好像整個房間都在打轉,彷彿自己有跟著移動,但其實是靜止的。 一般相信過敏引起的眩暈是因為中耳有液體堆積,眩暈雖然具有破壞性,但可以治療,醫師會需要進行不同的過敏測試來確認現況,若您的眩暈是由過敏性鼻炎(Allergic Rhinitis)引起,治療鼻炎也可以緩解眩暈,但事實上,眩暈可能和許多嚴重的醫學疾病有關。建議盡快尋求醫療診斷和治療,一旦找到處理過敏的方式,過敏引起的頭暈通常也會消失。避免過敏的最佳解答,即是避開過敏原。

advertisement icon廣告
advertisement icon廣告
advertisement icon廣告

醫師陣容

Hello 醫師的醫師陣容由專業醫師與各領域醫學專家所組成,協助審閱網站內容並即時分享專業領域新知。

我們的專業團隊除確保醫學相關內容之正確性,並引用最新研究和可靠資料來源參考,提供高度專業、內容豐富之健康訊息。

Hello 醫師與合作之專業醫師團隊,將不斷致力於提供實用可信賴的健康新知;在健康的路上一路陪伴並守護您,一起邁向健康富足的人生。

 

看更多合作醫師
看更多合作醫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