骨骼與肌肉

隨著年紀增加,我們的身體,尤其是骨骼、肌肉、關節必然會跟著磨損。所以人們常會出現影響日常生活的病症,如關節疼痛、腰痠、其他骨頭肌肉的損傷等。 在這個類別,你可以了解更多有關骨骼肌肉系統疾病的知識。

基礎知識

骨骼與肌肉

坐有坐相!正確坐姿7點不再腰痠背痛

現代人無論是上班族或學生,常常在桌子前一坐就是好幾個小時,我們都知道久坐是不利人體健康的行為,那麼,除了要記得能夠不時離開座位,做點伸展運動或走動外,如何保持正確的坐姿,以減少對身體的傷害,也是非常重要的。以下將正確坐姿分成7個分解動作,不管有無椅背都適用,一步一步改善您的坐姿。 1. 臀部與膝蓋的位置擺放 坐在椅子上時,髖關節與膝關節的角度是保持正確坐姿的重點,膝蓋彎曲的角度最好保持90度, 2. 雙腳要平踏地面 確保您的雙腳都能夠平踏在地面上,不要以腳背外翻等姿勢支撐自己,如果椅子過高,可以放個小板凳讓腳能夠踏在上面,可避免想從椅子上離開時,不小心扭到腳踝。 3. 身體坐正上半身挺直 人坐著的時候,身體主要承受體重的部位在骨盆,而骨盆的下半部有兩塊稱為坐骨(Ischial tuberosity,坐骨結節或坐骨隆起)的骨頭,正確的坐姿應該讓上半身與坐骨保持一直線,您可以調整臀部擺放的位置,同時上半身挺直,來達成骨盆的正確受力位置。 如果坐姿太過前傾,您的下背部會因拱起而造成肌肉保持在緊張的狀態,因此造成痠痛;若坐姿過於往後,呈現整個身體下陷的姿勢,一樣會引起痠痛以及椎間盤的損傷。 4. 下背部與脊椎 人體的脊椎不是一直線,而是有弧度的,在正確坐姿下,下背部應該會呈現自然往前彎曲的弧度,您可以將一隻手伸向下背部,在下背部與椅背間,應該會有可讓手穿過去的空隙。如果您的核心肌群比較無力,可以買腰部靠墊,減輕肌肉壓力的同時,也能保持正確的坐姿。但千萬不要隨便拿個枕頭或軟墊就充當椅子的靠墊,因為可能會過於柔軟,而沒有足夠的支撐力去協助脊椎保持正確的角度。 5. 深呼吸幫助挺直身體 深呼吸之所以能讓您保持正確坐姿,要歸功於橫膈膜,因為橫膈膜是呼吸時的重要構造,當您吸氣時,橫膈膜會進行垂直運動來配合胸腔的擴大,也能幫助您直起身子,避免駝背。另外,透過腹式呼吸法(Diaphragmatic breathing),可以更有效地幫助坐姿的維持。 6. 不要聳肩會痠痛 在坐著打電腦的情況下,很容易不自覺會聳肩。長時間地聳肩容易引起斜方肌(Trapezius)的痠痛,因此要調整肩膀的位置,不要貼近耳朵,肩膀保持自然放鬆。 7. 不要駝背 駝背常跟聳肩同時發生,在用電腦或看書時,頭可能會不自主地往前傾,此時脊椎為了支撐頭部而彎曲,脊椎長時間地彎曲,便會產生駝背(Kyphosis)。因此,把頭收回來,讓耳朵與肩膀對齊。如果您無法完全做到此動作也沒關係,每個人肢體的活動度都有差異,重點是盡量在能力所及之下,達成正確的坐姿。

看更多 骨骼與肌肉 相關文章

關節炎

膝蓋又痛又僵硬~可能是得了骨關節炎

膝蓋的骨關節炎又稱退化性關節炎,是一種最常造成膝蓋痛的原因之一,通常會引起疼痛、僵硬、腫脹、使行動受限,並讓人感到關節磨損;有任一症狀,就可能代表膝蓋罹患了骨關節炎。接下來本文會將介紹更多關於這個疾病的資訊,包括它的症狀和該就醫的情況。 膝蓋罹患骨關節炎的症狀 膝蓋痛:疼痛是最常見的症狀,如果病因是老化,那麼雙腿膝部都有可能疼痛,如果病因是受傷,那就只有受傷的那隻膝蓋會受影響。走路、跑步、上下樓梯,或在一整天過後,膝蓋痛的程度會加劇,但稍微休息後會改善。疼痛感或許不會每天持續發生,可能有時沒事,有時嚴重,甚至在晚上把人痛醒,狀況會依當天的活動強度和氣候而有所不同。 膝蓋僵硬:僵硬也是一個最常見的症狀之一,尤其是久坐以後,需要緩慢活動才能減輕這個症狀。 膝蓋喪失彈性:關節可能會感覺很難活動,例如從椅子上起身或步行時。 膝蓋裡面有磨損的感覺:活動膝蓋時,可能會感覺或聽到關節在摩擦、輾壓、裂開。 腫脹:這是最容易從外表觀察到的症狀之一,是因為骨刺形成,或關節淤積液體而造成的。 膝蓋觸痛:有時當膝蓋脫離正常的位置,關節會變得不穩固,因而造成觸痛。 肌肉萎縮:有時膝蓋周圍的肌肉會看似異常或萎縮。 膝蓋骨關節炎的潛在併發症 在一些少數個案中,膝蓋的骨關節炎可能會引發下列併發症: 關節結晶體沉積(Crystals in the joint):膝關節內的結晶體可經X光檢查發現,當沉積的結晶體突然被晃動,膝蓋就會產生劇烈疼痛。 囊腫(Cysts):囊腫是指膝關節液過量而生成的黏液囊,一般常出現在膝關節後面,可能會壓迫血管導致腫脹。囊腫通常不會造成疼痛,除非在活動中受到壓迫,或當囊腫破裂,體液流入肌肉中,才可能非常疼痛。 何時該就醫或動手術? 如果疼痛與日俱增,或已劇烈得讓人受不了,就應就醫取得協助。通常膝蓋的骨關節炎並不建議手術治療,只有在其他治療都無效,或以下特殊情形才需要: 疼痛劇烈。 活動力受限,讓人無法進行某些動作,例如上下樓梯、從椅子起身。 膝部長期腫脹,只能靠手術治療改善。 服用止痛藥後效果不佳。 膝蓋僵硬。


其他關節與肌腱疾病

膝蓋截骨手術

膝蓋截骨手術的定義 如果膝蓋只有部分區塊受到關節炎影響,醫師就可能會建議膝蓋截骨手術。如果您有弓型腿或膝外翻(又稱O型腿或X型腿),截骨手術會與其他類型的膝蓋手術,如軟骨手術等合併進行。膝蓋截骨手術的過程,會將骨楔自脛骨或大腿骨移除或填入,藉此將身體重心自膝關節受損處轉移至他處。 什麼時候需要做膝蓋截骨手術? 健康的膝蓋,骨頭的一端會有平滑的軟骨包覆,讓相接的骨頭得以順利活動。骨關節炎(Osteoarthritis)會對軟骨造成傷害和磨損,使軟骨表面變得粗糙。當軟骨表面不再光滑,股骨(大腿骨)和脛骨間的空隙就會縮減,導致膝蓋向內或向外彎曲(哪一側的膝蓋軟骨變粗糙,就往那一側彎)。在脛骨上方或大腿骨下方取出或插入骨楔,可以拉直這類的彎曲,將重心移到未受損的膝關節,進而延長膝關節的壽命。 膝蓋截骨手術的注意事項 膝蓋截骨手術對某些人來說存在風險,例如患有類風濕性關節炎(Rheumatoid arthritis)的患者,就不適合接受膝蓋截骨手術。骨外科醫師會決定此術是否適合患者,而通常適合此術的人會符合以下條件: 體型纖瘦、常運動且年齡未滿60歲。 只有膝蓋的一側會疼痛,而且膝蓋骨底下不會痛。此類患者通常會膝蓋痛的主要原因,是身體的活動方式以及久站。 患者的膝蓋能完全伸直,且至少能彎曲90度。 膝蓋截骨手術的風險 截骨手術的風險不高,但可能的併發症包括感染、血栓、膝關節僵硬、血管和神經受損、手術失敗。有時候,例如第一次手術無效時,患者會需要進行二次手術。進行膝蓋截骨手術前,了解手術的相關風險很重要,若有任何問題請諮詢醫師。 如何為膝蓋截骨手術做好準備? 外科醫師會先檢視患者的膝部X光照,確認進行膝蓋截骨手術是否妥當,以及需要矯正的幅度為何。手術時患者會被麻醉,因此術前不能飲食。如果有正在每天服用的藥物,外科醫師會決定患者在手術當天的早上是否需要停藥。 膝蓋截骨手術手術流程 手術過程一般需要1~2個小時,患者會被全身麻醉,或脊柱麻醉(只有下半身失去知覺)。 外科醫師會在需要重新建模的骨頭位置,劃開一道口。視膝受損的位置不同,手術部位可能包含脛骨或大腿骨。 患者如果做的是最簡單的膝蓋截骨手術(或稱開楔截骨手術),外科醫師會劃開整塊骨頭,打蓋膝蓋骨,填入植骨,再用鋼板和鋼釘固定。 另外一種方法是切開脛骨或大腿骨(或稱閉合˙式截骨手術),取出骨楔,再用金屬零件結合固定被切開的骨頭邊緣。 手術成功且復原後,患者的大腿肌肉(股四頭肌)會強化,膝關節的活動範圍和平衡能力也會增加。 膝蓋截骨手術的復原 視手術的複雜程度和患者的康復狀況,可能可以當天返家,也可能要在醫院過夜。無論如何,患者都會需要拄拐杖約2個月,或使用支撐架、石膏讓骨頭復原。通常術後3~6個月,就可以完全恢復正常的活動狀態。以下是一些術後照護的方法和建議: 疼痛管理:外科醫師和護理師都會盡力幫助患者減少術後的疼痛,可能會給予的藥物包括鴉片類藥物(Opioids)、非類固醇消炎藥(Nonsteroidal anti-inflammatory drugs,NSAIDs)和局部麻醉藥。減輕疼痛讓身體舒適,可以讓患者恢復得比較快。鴉片類藥物的止痛藥效果優異,但因屬於成癮性麻醉藥,使用時一定要遵守醫師的指示,一旦疼痛症狀開始改善,就該立即停止服用。 回診:術後仍需就診,讓醫師追蹤自己的狀況。醫師會照X光,檢查手術的復原狀況,並告知何時可以開始負重和復健。 負重:外科醫師會指示患者何時可以增加腿部的負重。 復健:物理治療師會為患者規劃運動方案,以維持膝蓋的活動範圍,並恢復肌肉的強度。


其他骨骼疾病

脊椎側彎是什麼?一起了解並有效預防

脊椎側彎(Scoliosis),是脊椎向一側歪斜的現象,若您有此症狀,那麼可能會影響到您的外觀,與走路的姿勢。因此為了避免脊椎側彎,我們必須了解這個症狀與造成的原因,這樣就可有效地避免有可能造成您身體不適的憾事。 脊椎側彎的症狀是什麼? 外觀上的症狀 一般正常的脊椎會在背上排成一直條,從側面看起來是很正常的曲線。但若您患有脊椎側彎,那麼您就會看到異常的彎曲現象,如呈現C型、S型的曲線。另外,您也可以用X光檢測您是否有脊椎彎曲。除此之外,若您站直身體,並將上半身向前傾,手指盡量碰到腳趾頭,然後就可觀察是否有以下脊椎側彎的症狀: 一邊的肩膀比較高。 一側的臀部比較高。 一邊的肩胛骨看起來特別突出。 腰線不對稱。 身體重心偏向一邊。 長短腿。 神經系統引起的疼痛與麻木感。 脊椎側彎通常不會引起疼痛,不過若您出現疼痛,可能是因為脊椎有神經系統方面的問題。雖然這樣的情形很少見,但若您的年齡在8~11歲,則較有可能出現與神經系統有關的疼痛與麻木感。 脊椎側彎的原因有哪些? 分娩出現異常狀況:生產時出錯可會能讓脊椎生長異常。 患有影響腦與神經系統的疾病,像是腦性麻痺(Cerebral palsy)、肌肉失養症(Muscular dystrophy)。 受傷、生病、開刀、感染,而影響到脊椎。 哪些是脊椎側彎的風險因素? 若你符合以下危險因子,則較可能有脊椎側彎。但這並不代表你一定有,而是比較有機會出現脊椎側彎。 脊椎側彎通常出現青少年時期,脊椎正在發育生長的時候。 雖然兒童不分男女都會經歷青春期,但是女孩出現脊椎側彎的機率比較高,也可能因為症狀惡化而必須採取治療。 家族病史:脊椎側彎有遺傳性,若您的家人有脊椎側彎,那麼您比一般人有更高的機率罹患脊椎側彎。 脊椎側彎並不是屬於非常危險的疾病,但會影響到您的外觀與走姿。其中罹患的原因目前尚不清楚,也比較難以避免其風險因素。但是,只要檢查身體外觀或用X光檢查,都能及早發現,並及早治療。


肌肉痠痛/骨頭疼痛

不可不知!坐骨神經痛的2項小知識

坐骨神經痛(Sciatica)是一種脊髓問題,會影響到您下肢的神經根部,而引發疼痛,不過只要透過有效的治療,那麼您的症狀就會改善。大部分的人,一生中都有可能經歷過一次這樣的痛。因此,認識一個屢見不鮮的疾病是很重要的,尤其是當您有一天有可能會遇到的時候,預防就是最好的治療,因此,下列幫您整理了這個常見疾病您不可不知道的 2 項知識。 1. 坐骨神經痛並非基因所引起 坐骨神經痛的原因是您的下背出了問題,像是脊髓退化或受傷,而並非基因的問題。例如椎間盤突出(Herniated disc)就會引發坐骨神經痛,而椎間盤是位處脊髓內兩個骨頭之間的盤,若外部破裂,會導致內部柔軟的部分,突出到堅硬的外部,這樣子話就會對神經產生壓迫、引起疼痛。坐骨神經痛是屬於個人的疾病,並不會遺傳。因此,若您的家人有坐骨神經痛,您也不一定會罹患本疾病。 2. 引發坐骨神經痛的5種症狀 很多人以為坐骨神經痛只是一種籠統的疾病名稱,而非專門的病症。但是事實上,坐骨神經痛不只是個名詞,還是一種疼痛的症狀。坐骨神經痛這種疾病,是其他脊髓部位,如椎間盤,壓迫到坐骨神經,而引發背部、往下到腿部、腳與腳趾頭的疼痛感。坐骨神經痛的診斷,著重於引發疼痛的原因,若治療好這個原因,那麼您的疼痛的情形就會獲得改善。最常見的5種原因包括: 腰椎椎間盤突出症(Lumbar disc herniation/ lumbar slipped disc):若外部破裂,導致內部柔軟的部分突出到堅硬的外部,就可能對附近的神經或脊髓產生壓迫。 椎間盤退化:椎間盤老化後就會變得脆弱,這樣子會產生過度的運動,進而刺激神經並引發疼痛。 狹部脊椎滑脫症(Isthmic spondylolisthesis):其中一個脊椎盤向前滑落到下方的脊椎盤,而影響神經的根部,進而引發疼痛。 腰椎管狹窄症(Lumbar spinal stenosis):脊髓的管道變得狹窄,影響到脊髓。 其他病因:以上幾點是坐骨神經痛最常見的病因。然而,還有其他比較不常見的原因,像是脊髓感染,或是會影響到脊髓的脊髓腫瘤,都有可能引發坐骨神經痛。


其他關節與肌腱疾病

說再見!打破膝蓋痛物理治療的5大迷思

膝蓋痛可能會影響您的日常生活,若您患有膝蓋痛,那麼您的療程可能會涵蓋物理治療(Physical therapy),但是,您或許聽過一些關於物理治療的迷思,而讓您錯失物理治療能帶來的好處。因此,下列5種最常見的迷思,就讓我們為您一一解釋。 1. 物理治療沒有效? 有些人認為物理治療或運動對膝蓋痛毫無好處,但除非您接受物理治療的頻率過低,或沒有確實執行物理治療師指導的治療性運動,物理治療基本上不會完全沒效果。若您害怕在膝蓋痛的狀況下運動,或不敢嘗試較新穎的治療方式(如體外震波),很可能會影響物理治療的療效。事實上,在合格且有經驗的物理治療師執行及指導下,做運動和儀器治療都是安全的,因此請您放心勇敢嘗試吧!若有任何疑問,也請隨時詢問物理治療師或醫師。 2. 運動後膝蓋更痛,代表完全不能運動? 剛開始做針對膝蓋痛的治療性運動,尤其是本來沒有運動習慣的人,可能會感到肌肉痠痛和僵硬,膝蓋好像比還沒做運動前更痛。這是因為您的肌肉動的比平常還要多,只要疼痛在 24-48 小時內減緩,都屬於正常狀況。運動訓練結束後的 1-2 天,您有很高的機率會產生上述情形,請諮詢物理治療師,什麼時候適合再開始運動,以及如何舒緩疼痛。進行物理治療師指導的治療性運動前,先做一些暖身及伸展運動,都可能有效地幫助您解決問題,但如果身體太過疼痛或是痠痛讓您無法正常活動,請告知您的物理治療師。因為運動不適等問題誰都會發生,而追根究底,或許只是這些運動不適合您而已,而非膝蓋痛的人就完全不能運動。 3. 膝蓋痛沒有好轉,就該停止療程? 凡事並非一蹴可成,尤其是針對膝蓋痛的物理治療,以在健保院所以儀器治療為主,一週治療 2-3 次。或在自費物理治療所以徒手或運動治療為主,一週治療 1-2 次來說,通常可能需要 6-8 週才能看到一些進展(但仍依個人病況不同而有差異)。做物理治療的過程中,疼痛會漸漸被舒緩,若有執行治療性運動,核心肌群、臀部和下肢的肌力和肌耐力也會慢慢增強,因此建議讓物理治療成為生活中的一部份,沒有去院所做物理治療的日子,也在家中執行物理治療師指導,有助舒緩膝蓋疼痛的矯正性運動,才有助於您的膝蓋維持長久的健康狀態。 4. 物理治療能治癒各種原因和程度的膝蓋疼痛? 造成膝蓋痛的原因有很多,例如退化性關節炎、跑者膝、髕骨肌腱發炎等,且每個人的膝蓋痛程度也略有不同。因此適用於每個人的物理治療項目、頻率會不太一樣,有時膝蓋痛也不是只做物理治療,就能夠被治癒的。需合併藥物治療(口服藥物或針劑注射)、體重控制等,才能有效舒緩膝蓋痛。 5. 體重不會影響膝痛? 體重確實會影響膝痛,因為體重過重會讓膝關節承受更大的壓力,在體重過重的狀況下,即使只是簡單的上下樓梯,也容易讓膝關節受傷。已經有研究指出,過重會增加罹患骨性關節炎(Osteoarthritis)的風險,骨性關節炎是因為關節磨損造成最常見的關節病變。因此減重和維持適當的體重確實能讓您降低膝蓋痛的風險。而且運動能讓您瘦的健康,所以請和您的醫師還有物理治療師討論您現在的體重,或許您的療程中需要納入針對減重的項目(例如更多的有氧運動)。 有時您可能會認為物理治療好像效果不彰,運動過程中產生的不適,也可能讓您覺得膝痛好像變更嚴重了,但事情的真相並非如此,希望這篇文章能讓您更了解針對膝蓋痛的物理治療,一起打破迷思。 若您有任何健康相關問題,或有相關內容合作、採訪活動及投稿邀約,歡迎隨時與《Hello醫師》聯繫:[email protected] 健康訊息不漏接,歡迎加入《Hello醫師》社群: Line:https://lihi3.cc/Ur9VD FB:https://lihi3.cc/F7Qlf


其他關節與肌腱疾病

肩關節手術:風險、過程、術前、術後須知

肩關節手術的基本概念 肩關節是旋轉肌群和四條肌肉及肌腱組成, 是連結手臂上方和肩胛骨的關節部位。不過,當旋轉肌破裂或肩關節夾擠,則會造成旋轉肌損傷,這個時候就必須透過肩關節手術來進行修復。 為什麼要進行肩關節手術? 若患者的症狀太過嚴重,無法以非手術方法治療,或是在試過其他療法後症狀並未改善,那麼就必須接受肩關節手術來治療症狀。 肩關節手術的風險因素 手術前明白風險和併發症十分重要。若您有任何問題,請諮詢您的醫師,以獲得更多資訊。 肩關節夾擠或輕微旋轉肌破裂的患者可透過改變活動方式、運動及物理療法,使症狀獲得改善。 一般止痛藥如乙醯胺酚(Paracetamol)和抗炎止痛藥如布洛芬(Ibuprofen)亦有改善症狀的效果。 在肩膀注射類固醇(Steroid)及局部麻醉有時也能減輕疼痛。 若您患有嚴重旋轉肌破裂,手術可能是您讓肩膀情況好轉的唯一選擇。 肩關節手術的過程與術前準備 手術前,您一定要告知醫師最近的用藥情況、過敏或任何身體狀況。手術前,依照醫師指示停止飲食非常重要。基本上您應該在術前獲得明確指示,包括術前幾小時是否可以進食。大部分的案例中,術前6小時應該禁食。您也許可以在術前幾小時喝一些液體類,如咖啡。 肩關節手術的過程 此項手術通常需要全身麻醉,手術時間通常需要約45分鐘~1小時。肩關節夾擠通常需要透過關節鏡治療(又稱微創手術)。醫師會移除任何增厚組織,並鬆開緊繃的組織,且會刮除一些骨頭。醫師也可能會透過微創手術來修復旋轉肌群中的肌肉。然而,這可能會演變為開放式手術,並在術後,醫師會使用骨釘固定住您的骨頭。 手術後當天您即可返家,但任何縫線與縫合夾通常會在1~2週後才拆除。您可能需要1年的時間來使肩膀恢復力氣、進行正常活動。然而,規律的運動可助您盡快恢復正常活動。但在您開始運動前,請徵詢您的醫師,以獲得更多資訊。請注意,手術後,您有可能無法完全回復到肩膀受損前的狀態。 肩關節手術的術後恢復 任何手術都有風險,即使是關節鏡手術,風險仍包括,手術部位周遭的神經或是靜脈感染及損傷。但是,現代手術的技術和術後觀察能力已大大減少此類問題產生。手術後產生疼痛、壓痛及僵硬都屬正常,其中特定的併發症如下: 出血 肩關節活動度受限 感染 血塊 嚴重疼痛、僵硬,手臂及手掌無法施力 (又稱複雜性局部疼痛症候群,Complex regional pain syndrome) 神經損傷 旋轉肌再度破裂或破裂處無法癒合 遵守醫師的術前指示,如禁食或暫時停止服用特定藥物,可降低併發症的風險。


其他骨骼疾病

免開刀!治療脊椎側彎的不見血療法

脊椎側彎(Scoliosis),指的就是脊椎出現異常彎曲的現象,有些症狀很輕微,病患只需要給醫師檢查、追蹤即可;但其他比較嚴重的就需要治療。幸好,大多數的治療方式並不需要開刀。下面要跟大家介紹一些不需要動手術,就能夠治療脊椎側彎的療法。 持續觀察固定回診 若脊椎彎曲的現象很輕微、而且您還在發育,通常會建議持續觀察病情就好。醫師每4~6個月會檢查一次,確認脊椎側彎的狀況,再看是否需要接受治療。 穿戴支撐器避免更嚴重 若您還在發育、或是病情變嚴重、又或者脊椎中度至重度彎曲,醫師就有可能會建議您穿戴支撐器,雖然支撐器無法治癒脊椎側彎,但可以避免病情變得更嚴重。醫師會依照脊椎側彎的位置、有多少地方彎曲、脊椎的可塑性、您整體的健康狀況和您另外患有的疾病,來決定您該穿哪種支撐器。而且, 醫師會與設計支撐架的專家合作,來做出最適合您的支撐器。 支撐器分為兩種:塑膠支撐器與動態支撐器。最常見的塑膠支撐器通常會罩住上半身的前後,從腋下、腰部到下腹部和臀部都罩住。動態支撐器則用一種軟帶來固定在您的身上,若穿著寬鬆衣服,通常就看不太出來有穿支撐器。若您擔心支撐器會限制您的行動能力,請您不必擔心,因為支撐器通常不會限制到您的行動,您也還是可以做某些運動。 對於正在發育的青少年而言,支撐器每天要穿戴數小時,直到停止發育才可以結束穿戴。女生通常是第一次生理期來的2年後停止發育,男生則是開始每天刮鬍子或是停止長高後,才算停止發育。每天穿戴的時間愈長,效果就愈好;通常一天需要穿16~23小時。 物理治療兼改善呼吸 研究指出,物理治療可以改善脊椎側彎,讓脊椎變直一點,也可以改善呼吸狀況。除此之外,瑜伽和按摩也對脊椎側彎有幫助,但目前沒有證據指出能夠治療脊椎側彎。請務必諮詢醫師,看看您是否適合做瑜伽以及按摩。 其他不需動手術的療法 脊椎神經治療(Chiropractic treatment,又稱脊椎矯正)、電流刺激(Electrical stimulation)、服用營養補充劑等其他治療方式,都可以讓背部肌肉變強壯、減少脊椎受到壓力。脊椎側彎通常不會帶來危險,大多數的病例也不需要治療。即使需要治療,也會優先採取不需開刀的方法。因此,請您諮詢您的醫師,以了解您適用哪種不需要開刀的治療方式。


其他關節與肌腱疾病

膝蓋痛這樣講給醫師聽!正確描述以獲有效治療

大部分的人其實不知道怎麼描述自己的病況,膝蓋痛的種類又那麼多,講不清楚醫師要怎麼治療呢?本文將提供一些有助於病患描述症狀的方向,讓大家就醫時能更有效地得到正確的診斷,以及適合的治療方法。 專心觀察膝蓋痛的位置 精確地描述疼痛的位置,可以幫助醫師做精確的診斷。例如膝蓋前側疼痛,可能代表罹患脛骨粗隆炎(Osgood-Schlatters disease);膝蓋後側疼痛,可能是關節炎(Arthritis),或軟骨撕裂(Cartilage tear);若疼痛部位在膝蓋裡面,則可能是肌腱、韌帶或軟骨組織的問題。 回想膝蓋痛開始的時間 如果很難形容疼痛的確切位置,可以試著回想疼痛是從何時開始的,也有助於醫師診斷病因。例如突發性膝部疼痛,經常是因為跌倒而造成不尋常扭傷,或使膝蓋遭受強烈撞擊,軟骨或韌帶通常會在事發後 24 小時內出現瞬間的疼痛感。若膝蓋沒有來由地突然開始疼痛,且持續一段時間,則可能代表膝蓋潛藏著其他待診斷的問題。(同場加映:膝蓋痛吃什麼?吃這些幫助緩解膝蓋發炎) 更多細節資訊都有助於診斷 可以嘗試描述膝蓋痛發時的狀況,提供醫師更多相關診斷資訊,有發現以下事項都可告知醫師: 疼痛在早晨,或靜止一段時間後惡化。 疼痛在一天過後,或走動一段時間後惡化。 疼痛在進行特定活動後惡化,例如爬樓梯、走路、蹲在花園裡,或跟小孩一起騎腳踏車後。 膝蓋腫脹,可以把腫脹發生的時間點告知醫師。 膝蓋內部感覺有兩塊粗糙的東西在相互磨損。 膝蓋發出奇怪的聲音。 感覺走路無力,必須扶著東西才不會跌倒。 持續為膝蓋痛的狀況做筆記 醫師可能會建議患者寫下疼痛筆記,以協助診斷,值得紀錄的事項包括: 一天之中感到最疼痛的時間點,及發生時在做的事。 為疼痛程度打分數,例如 1 到 10 分,1 分最輕微,10 分最嚴重。 有哪些活動是因為疼痛而阻礙您進行的。 (推薦閱讀:「痛」不會說謊!10種疼痛量表看這裡)


其他關節與肌腱疾病

醫師請幫我檢查!膝蓋痛的診斷及治療

因為膝蓋痛去看醫師,進醫院後醫師要怎麼知道膝蓋哪裡出問題?發現問題後醫師又會如何治療呢?在這篇文章裡,我們就要來向大家說明在醫院檢查膝蓋的過程,以及醫師可能執行的治療方法。 膝蓋痛的初步和進階檢查 為了瞭解膝蓋痛的原因,醫師會進行身體檢查。在檢查的過程中,醫師可能會對患者執行下列動作: 檢查膝蓋是否腫脹、疼痛、柔軟、發熱、有無可見擦傷。 檢查小腿是否可以往不同的方向移動,並觀察移動的幅度。 推動或拉動關節,藉此評估膝蓋結構的完整度。 在某些情況下,醫師可能會建議進一步更精細的檢查,如下列項目: X光:醫師可能會建議拍X光,藉此觀察使否有骨折或退化性關節炎。 電腦斷層掃描:電腦斷層掃描可拍出各個不同角度的X光照,以建立體內的橫斷面影像。 超音波:利用音波繪製膝蓋和周邊軟組織結構的即時影像,以了解這些結構的運作。 核磁共振(MRI):核磁共振是使用輻射波和強力磁鐵,繪製出膝蓋內部的3D立體影像。 侵入性檢查:如果醫師懷疑有感染,或患有痛風(包括假性痛風),患者可能需要進行血液檢查,或是關節穿刺術。 膝蓋痛的治療方式 不同的病因會有不同的治療方式,例如對於類風濕性關節炎或痛風等潛在病症,醫師會用處方藥幫助患者舒緩疼痛;有時候,醫師則會建議患者強化膝蓋周圍的肌肉,讓膝蓋更穩固。請與醫師討論最適合的治療和止痛方式,以及降低未來受傷風險的方法。 藥物治療 醫師會直接將藥物注射進關節,例如皮質類固醇、玻尿酸(Hyaluronic acid)、高濃度血小板血漿(Platelet-rich plasma,PRP)。 物理治療 用於穩固膝蓋的肌肉訓練,會著重於大腿前側的肌肉(股四頭肌)和後側的肌肉(股二頭肌)。要注意運動姿勢和用力方式都要正確,良好的訓練課表,和有助於提升平衡感的運動也都很有幫助。 手術治療 通常膝蓋的手術沒有急迫性,可以先仔細衡量非手術復健和手術重建之間的利弊得失,再決定手術的必要。如果打算接受手術,以下是幾種可能的方式: 關節鏡手術:用於取出膝關節裡的游離體,或用於取出或修復受損的軟骨(尤其是造成膝蓋鎖定的軟骨),也可以用於重建撕裂的韌帶。 部分膝關節置換手術:醫師把膝關節中受損最嚴重的部分,換成用金屬和塑膠製成的裝置。 全膝關節置換手術:醫師會將大腿骨、脛骨、膝蓋骨上的受損骨頭和軟骨切除,並用合金、高級塑膠和聚合物製成的人工關節替換。 替代療法 有些替代療法或許無法根治膝蓋痛,但有助於緩解不適。 葡萄糖胺(Glucosamine)和軟骨素(Chondroitin):這些營養補充元素能減緩骨關節炎的疼痛,雖然尚未有一致的研究作證,仍有一些患有中度到重度關節炎的人,認為有減緩不適的效果。 針炙:針炙是將如髮絲一樣的細針,插進身體特定部位的皮膚裡,可能可以緩解由骨關節炎引起的疼痛。(同場加映:膝蓋痛吃什麼?吃這些幫助緩解膝蓋發炎)


其他關節與肌腱疾病

痛到快不能走路了!治療膝蓋痛的藥物

膝蓋痛除了物理治療、手術和居家療法,有時也能透過藥物得到緩解,特別是針對類風濕性關節炎或痛風所引起的膝蓋問題。用藥物治療膝蓋痛時,醫師可能會以注射的方式進行。以下要介紹的,是幾種常用於治療膝蓋痛的藥物。 非類固醇消炎藥 非類固醇消炎藥(Non-steroidal anti-inflammatory drugs,NSAIDs)的用途是減緩發炎,經常用於治療關節炎,亦可用於治療其他發炎症狀。但能不能使用需視患者的健康情況而定,例如有腎臟或肝病的人,就不適合使用。此類藥物的作用,是阻止在體內引起發炎的酵素發揮作用,尤其是Cox-1、Cox-2酵素,讓身體停止製造控制發炎的前列腺素,進而減少腫脹和疼痛。一般人可以在藥局買到這類藥物的成藥,或是請醫師開處方籤取得。 皮質類固醇 皮質類固醇(Corticosteroids)和運動員用來增肌、強化運動表現用的同化類固醇不同。同化類固醇是禁藥,而皮質類固醇則是一種仿造人類荷爾蒙皮質酮的化合物。皮質類固醇可以減少會造成發炎的化學物質生成,可以口服,也可以直接注入膝蓋。如果用注射的方式服用,每隔幾個月會需要重新注射一次。 鎮痛劑 鎮痛劑(Analgesics)的唯一目的是緩解疼痛,醫師會在手術中使用,使病人失去意識,或感覺麻痺。這種藥物可能的副作用包含胃痛,和胃食道逆流。如果患者因藥物過敏,或有腎臟、肝臟問題,而無法使用非類固醇消炎藥時,醫生有可能會建議使用鎮痛劑,以達到止痛效果。

advertisement icon廣告
advertisement icon廣告
advertisement icon廣告

醫師陣容

Hello 醫師的醫師陣容由專業醫師與各領域醫學專家所組成,協助審閱網站內容並即時分享專業領域新知。

我們的專業團隊除確保醫學相關內容之正確性,並引用最新研究和可靠資料來源參考,提供高度專業、內容豐富之健康訊息。

Hello 醫師與合作之專業醫師團隊,將不斷致力於提供實用可信賴的健康新知;在健康的路上一路陪伴並守護您,一起邁向健康富足的人生。

 

看更多合作醫師
看更多合作醫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