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腸癌

大腸直腸癌(Colorectal Cancer)簡稱大腸癌,是源自於結腸或直腸的 癌症 。主要是因大腸息肉發生變異而成。症狀可能包括糞便中帶血、排便習慣改變、體重減輕、以及疲倦感。

基礎知識

大腸癌

成人紙尿褲怎麼選?挑選3大重點、種類、使用建議一次懂

對長期臥床或尿失禁者來說,成人紙尿褲不僅有助改善日常生活品質,也能減輕照護者的負擔。究竟成人紙尿褲怎麼挑?又分成哪些種類?《Hello醫師》為您解析成人紙尿褲的挑選重點、使用建議與注意事項,並介紹可搭配的輔助用品,幫助提升生活品質,減輕照護壓力。 文章目錄 成人紙尿褲怎麼選?依「失禁程度」與「行動能力」挑選 成人紙尿褲有哪些種類?適用對象、用途、吸收量一次看! 成人紙尿褲3大挑選重點!提升舒適性與照護品質 成人紙尿褲使用建議:照護流程與搭配用品一次看 成人紙尿褲使用注意事項有哪些?照護者不可忽略的5個細節 成人紙尿褲怎麼選?依「失禁程度」與「行動能力」挑選 對於中、重度尿失禁者來說,選擇合適的成人紙尿褲,不僅能減少漏尿帶來的尷尬與不適,也能有效提升生活品質;對照護者而言,也能簡化更換流程,降低長期照護壓力。 成人紙尿褲的選擇方式,可依照「失禁程度」與「行動能力」2大面向進行: 依失禁程度選擇成人紙尿褲 根據台灣尿失禁防治協會說明,臨床上會透過吸尿後的棉墊重量評估失禁的嚴重程度;建議可依照以下實際情形,初步判斷尿失禁程度: 輕度尿失禁:於咳嗽、提重物時偶爾漏尿。 中度尿失禁:常在大笑、爬樓梯等不須費力的日常活動時漏尿,且不定期發生。 重度尿失禁:即使僅走路、改變姿勢甚至休息時都會漏尿,頻率高且漏尿量多。 除了透過尿失禁的尿量與頻率進行評估之外,臨床上通常也會依據誘發動作,以及尿失禁對生活品質的影響程度,綜合評估嚴重程度。 依行動能力選擇成人紙尿褲 成人紙尿褲的選擇也應考量使用者的行動能力,可依下列狀況進行分級: 可自行走動 可自行搭配輔具走動 需照護者協助走動、站立 長期臥床 此外,建議也一併考量穿脫便利性與個人穿著習慣,挑選最符合實際需求的成人紙尿褲款式,有助於提升穿戴舒適度與照護效率。 成人紙尿褲有哪些種類?適用對象、用途、吸收量一次看! 成人紙尿褲種類繁多,選擇時應考量使用者的行動能力與失禁程度。據台灣尿失禁防治協會統計,居住家中長者約5~15%有尿失禁的問題,住院臥床長者約佔40%,在療養機構更有近半數長者出現尿失禁情形。 其中,9成以上的尿失禁長者在日常生活須仰賴他人協助,因此選擇成人紙尿褲時,更應配合實際照護需求,依照失禁者情況選擇吸收量足夠、穿戴便利的款式,有助提升舒適並減輕照護負擔。 成人紙尿褲可分為以下4種類型: 漏尿墊 外型與護墊相似,需與一般內褲一同使用。 吸收量:65~300cc 適合對象:可自行活動的輕度尿失禁者。 產品特點:以黏貼方式替換,部分品牌會區分男用、女用及共用款式。 褲型(穿脫型)紙尿褲 如同內褲般方便穿脫,尿失禁者也能自行更換。 吸收量:約3~6次 適合對象:可自行活動、搭配輔具走動,或是有照護者協助行動的中度尿失禁者。 產品特點:部分品牌會區分為男用、女用及共用款式,並依照私密處構造有不同設計細節。 黏貼型(全防護型)紙尿褲 以彈力腰圍搭配黏貼固定設計,方便照護者協助更換。 吸收量:約6~8次 適合對象:行動不便、長期臥床者或無法自行如廁的中、重度尿失禁者。 產品特點:依吸收量分為日用型、加強型與夜安型。 紙尿墊+網褲型 網褲具有良好的包覆性,如內褲般完整貼合、輕薄透氣,依照情境需求搭配不同吸收量的紙尿墊。 吸收量:約3~8次 適合對象:行動不便或長期臥床,仍習慣穿內褲的重度尿失禁者。 產品特點:網褲可重複洗滌使用,依照使用需求選擇舒適型、長效型或夜安型紙尿墊。 此外,市售部分品牌亦提供適合重度尿失禁者輔助使用的看護墊,通常採用拋棄式設計,有助維持清潔與衛生;搭配成人紙尿褲使用時,能進一步加強吸收防護,同時提升照護效率與整體舒適度。 成人紙尿褲3大挑選重點!提升舒適性與照護品質 長時間穿戴成人紙尿褲,若材質或設計不良,可能導致皮膚悶熱、摩擦、濕潤,進而提高壓瘡(俗稱褥瘡)發生的風險。尤其是長期臥床或行動不便者,因皮膚長時間接觸尿液與分泌物,出現壓瘡的風險更高。 因此,挑選成人紙尿褲時,不僅要考量吸收力,也應從親膚性材質、瞬吸不回滲與透氣性等三大面向評估,以減輕皮膚刺激,降低照護者的負擔。 成人紙尿褲挑選重點1.pH5.5親膚材質 中度、重度失禁者須長時間穿著成人紙尿褲,而人體皮膚表層呈弱酸性,尿液則偏鹼性,若長時間接觸大小便,容易引發皮膚刺激與不適。 建議選擇表層材質符合pH5.5設計的成人紙尿褲,幫助穩定皮膚酸鹼值,降低長時間穿戴可能引起的不適。此類產品也較適合敏感膚質或皮膚損傷者使用。 成人紙尿褲挑選重點2.瞬吸不回滲技術 保持肌膚乾爽是預防褥瘡的關鍵之一,具瞬吸設計的成人紙尿褲能迅速吸收尿液,有助減少尿液回滲與悶熱不適。 而且,這類設計除了有助維持肌膚表面乾燥,也能延長更換時間、降低更換頻率,進而簡化照護流程。 成人紙尿褲挑選重點3.透氣、防漏設計 透氣性差的成人紙尿褲容易導致私密處環境溼熱,建議選擇具備透氣結構的設計,讓熱氣與濕氣迅速排出,減少悶熱而產生的不適。 對於長時間臥床或夜間需使用成人紙尿褲的重度尿失禁者而言,具防漏設計的產品可降低翻身時發生外漏的機率,避免弄髒床鋪與衣物,減少照護者清潔與更換周邊用品的負擔,進而提升整體照護效率。 選擇成人紙尿褲品牌時,除了留意上述3項重點外,也可優先考慮具肌膚友善設計,並強調安全性與舒適性的產品。以市售成人紙尿褲品牌安加適為例,其產品採用低敏材質、具中和異味設計,也通過皮膚科臨床測試,有助減少長時間穿戴所造成的肌膚不適。 這類著重皮膚舒適性的設計,對長期使用者格外重要,不僅能減少自身皮膚不適的風險,也有助照護者降低照護過程的複雜度與困難性,進一步提升整體品質與效率。 成人紙尿褲使用建議:照護流程與搭配用品一次看 長期使用成人紙尿褲者,特別需要注意肌膚的清潔與保養,以預防濕悶或摩擦所引起的不適或刺激。根據台灣傷口造口及失禁護理學會建議,預防皮膚不適應選擇溫和中性的清潔產品,並搭配適合脆弱肌膚使用的隔離霜,建立完善的照護程序。 成人紙尿褲的常見搭配照護用品如下: 潔膚泡沬:多採用低敏、pH5.5的溫和配方,綿密泡沫可快速溶解排泄物,減少反覆擦拭對皮膚造成的傷害。對行動不便或臥床者而言,免沖洗設計更利於日常照護。 潔膚濕巾:建議可搭配潔膚泡沫共同使用,部分產品含有洋甘菊萃取,可幫助舒緩乾燥引起的不適。 隔離修護霜:建議選擇具修復功能的低敏隔離霜,配方中可含植物油成分,並採用防水性佳的水包油包水技術,有助在皮膚表面形成保護層,隔離排泄物,並減少摩擦與濕氣帶來的刺激。 更換成人紙尿褲時,建議按照以下步驟清潔並搭配照護用品: 觀察與評估皮膚狀態:每次更換紙尿褲時,可同步檢查臀部與會陰部的皮膚狀況,觀察是否有泛紅、乾裂等情況。長期臥床者因活動力低,皮膚更可能濕悶而產生刺激;若出現紅屁屁等肌膚異狀,應儘速諮詢專業醫療人員。 溫和清潔肌膚:清潔前可先使用潔膚濕巾去除排泄物,再搭配潔膚泡沫塗抹並停留約30秒後,濕巾輕壓肌膚,避免反覆摩擦造成皮膚損傷。 使用隔離修護霜建立保護膜:清潔完成後,並於容易受刺激的局部部位,例如肛門周圍、大腿根部薄擦隔離修護霜;正常或發紅狀態皆可使用,若出現破皮等情形,建議暫停使用,並洽詢專業醫護人員。 視需要補充乳液滋養乾燥區域:若皮膚呈現乾燥、脫屑情形,可塗抹身體修護乳液,加強肌膚屏障。 依循「清潔-局部保護-滋養」的照護流程,並搭配適當用品,有助減少皮膚刺激與不適,提升整體照護品質。以市售品牌安加適為例,除了針對中、重度尿失禁者提供多樣化的產品,也推出搭配使用的照護用品,協助保護肌膚,提升清潔便利性,讓照護流程更完整。 成人紙尿褲使用注意事項有哪些?照護者不可忽略的5個細節 根據美國尿失禁防治協會建議,長期使用成人紙尿褲可能增加紅屁屁情形,因此在照護過程中應特別注意以下事項: 依尿失禁者的生活習慣與穿衣偏好,選擇合適的紙尿褲類型:若長者習慣穿著內褲,可考慮穿脫式褲型,或搭配網褲使用的紙尿墊,以維持熟悉的穿衣感,提升配合意願與使用舒適度。 定期更換頻率:適時更換紙尿褲可有效減少皮膚刺激,視紙尿褲吸收尿液量不同,一般情況建議每4~6小時檢查一次,避免長時間接觸排泄物;若病人長期臥床,建議縮短檢查時間,每2小時檢查一次。 確認合適尺寸及吸收量:尺寸過小易造成摩擦與壓痕,尺寸過大則易漏尿,使用前,應依照使用者體型挑選合身尺寸,並根據失禁程度選擇相對應的吸收量。若夜間有外漏疑慮,可搭配尿片或看護墊,以加強防護。 選擇透氣性佳的材質:透氣性良好的紙尿褲,有助減少濕熱,提升舒適度。建議可留意產品標示是否具透氣背層與防回滲設計。 避免重複疊穿紙尿褲:雙層穿法可能影響透氣性,反而容易悶熱,增加肌膚不適的風險。建議依指示每次只穿一件,以充分發揮紙尿褲本身的吸收力,並維持良好的透氣性。 正確清潔確保皮膚乾爽:每次更換後應以中性、無刺激性的清潔用品進行清潔,並在穿戴前確認肌膚乾爽,避免濕氣悶住皮膚。 部分尿失禁患者可能為了避免失禁尷尬,或希望減少更換紙尿褲的頻率,而刻意限制飲水量或降低活動力;然而,充足水分攝取有助維持代謝、稀釋尿液濃度,並預防泌尿道感染。 對於年長者或長期臥床者而言,身體調節能力較差,更需要穩定補充水分與適度活動。照護者切勿因擔心更換麻煩而限制飲水或行動,反而可能造成更嚴重的健康風險。 (圖片授權:Shutterstock)

看更多 大腸癌 相關文章

大腸癌

癌後做到這4點,不怕大腸癌復發!

研究顯示,大腸癌(Colorectal Cancer,又稱大腸直腸癌)療程結束後,健康的生活方式有助於防止大腸癌復發,特別是飲食、運動與心情。 本篇文章《Hello醫師》針對大腸癌的術後保養,提供飲食內容、運動類型及心境調適等建議,幫助你重建健康身體,遠離癌症侵害。 1. 選擇健康飲食 建議多攝取大量的新鮮蔬果、天然及低脂肪食物,並避免食用加工食品、紅肉,以提供初癒的身體充沛的營養素、迅速恢復體力。 此飲食法也有助於降低罹患心臟病(Heart disease)、高血壓(Hypertension)、肥胖(Obesity)和糖尿病(Diabetes)等疾病的風險。 2. 試著每天動起來 大腸癌療程結束後,疲勞或嗜睡等副作用可能讓人病懨懨,整個人彷彿消了氣,建議可從簡單的運動開始,如散步、游泳、瑜珈等,此類運動能讓身體在長時間休息後,再次習慣運動的感覺,並建議可隨著身體狀況逐漸恢復後,再緩慢增加運動強度。 3. 學習處理負面情緒 大腸癌療程剛結束時,患者經常容易感到壓力、焦慮、憂鬱或恐懼等負面情緒,此為正常現象,不必對其感到過度擔憂,但也不可過度沉溺其中,避免引起失眠、頭痛或胃痛等症狀。 建議可嘗試冥想、瑜珈、寫日記、出門旅遊或接觸大自然,以改善心情,避免身體受心理影響而變得脆弱,再次受病魔入侵。 4. 找到互相扶持的夥伴 與相同經歷的同伴待在一起,可使人感到不孤單、同理,並且能彼此鼓舞、幫助,交流健康相關的重要資訊。 建議可多醫院癌友,或參加癌症機構所舉辦的活動,聆聽抗癌人士分享抗癌經驗,如此一來便能改變心情,為生活注入希望與活力,也能多認識朋友,重返社交生活。 (圖片授權:達志影像)


大腸癌

大腸癌治療虛累累?5種食物馬上改善疲累、提振精神!

大腸癌(又稱大腸直腸癌,Colorectal Cancer),如同其他癌症,會讓人身體不適、疲憊且虛弱,多數病患通常都因此食慾不振、不想吃飯,並陷入營養不均衡、身體愈發疲累的狀況之中。 均衡的飲食與優質的食物不僅有助於改善健康,也能為人體帶來活力。《Hello醫師》為您整理了5種有助於改善疲勞、提振精神的食物,幫助你克服疲勞,挺過化療。 1. 蛋 蛋富含蛋白質、鐵、鋅、維生素A、D、B12,是身體能量一大來源,不僅能帶來能量、促進肌肉生長,也能帶來飽足感。(延伸閱讀:雞蛋怎麼挑才對?買回來要洗嗎?3原則讓你安全挑蛋吃蛋) 疲勞=缺乏能量 疲勞感是一種身心靈疲倦,而且缺乏能量的整體感受,諸如筋疲力盡或慵懶的感覺。美國國家衛生研究院(NIH)表示疲勞感不等同於想睡覺或嗜睡感,當一個人感到疲勞時,會精神欠佳且沒有動力,而對付疲勞最有效的方法,就是攝取重點營養素,如碳水化合物(Carbohydrates)、蛋白質及維生素等。 2. 堅果 許多堅果都富含蛋白質和纖維,可補充能量,強化身體的續航力。在挑選堅果上,建議選擇無調味或調味清淡的堅果,避免噁心或增加身體負擔。(延伸閱讀:十大堅果營養又美味!護心抗癌好處多) 3. 豆類 豆類是提供能量的好選擇,因為豆類富含碳水化合物、蛋白質和纖維;蛋白質能做為身體的燃料,碳水化合物則能提供足夠的能量,而纖維則能促進消化、改善血糖值。(延伸閱讀:豆漿蛋白質含量高!運動增肌就這樣喝) 4. 燕麥 若早晨時沒什麼精神,來碗燕麥是個好選擇,燕麥富含碳水化合物和纖維,能提供我們大腦和肌肉能量,並亦能促進腸胃蠕動,改善消化問題。(延伸閱讀:5大降膽固醇食物:燕麥、豆類效果好,吃這種「肉」也能降!) 5. 奇亞籽 奇亞籽(Chia Seed)水含量超高,並含有蛋白質、脂肪和纖維,能同時補充能量與水分,增加體力與精神。 (圖片授權:達志影像)

ad icon廣告
ad icon廣告
ad icon廣告

醫師陣容

Hello 醫師的醫師陣容由專業醫師與各領域醫學專家所組成,協助審閱網站內容並即時分享專業領域新知。

我們的專業團隊除確保醫學相關內容之正確性,並引用最新研究和可靠資料來源參考,提供高度專業、內容豐富之健康訊息。

Hello 醫師與合作之專業醫師團隊,將不斷致力於提供實用可信賴的健康新知;在健康的路上一路陪伴並守護您,一起邁向健康富足的人生。

 

看更多合作醫師
主題分類
健康小工具
我的健康紀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