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麼是急性骨髓性白血病?
白血病分為急性及慢性白血病,可再細分為急性骨髓性白血病(Acute myeloid leukemia, AML)、慢性骨髓性白血病、急性淋巴性白血病和慢性淋巴性白血病。
- 急性骨髓性白血病簡稱AML,誠如其名,是一種病程惡化快速、與骨髓相關的血液疾病。這種血癌沒有所謂「早期」、「晚期」之分,因為發育不成熟的血球細胞會隨血液循環到全身,所以發病一開始就是全身性疾病。
- 骨髓有癌細胞,會直接影響正常白血球、紅血球和血小板的數量和功能,而出現症狀,因此急性骨髓性白血病病友必須盡快接受治療,否則短時間內就會出現嚴重併發症,甚至死亡,有鑒於此,急性骨髓性白血病被視為最難纏的血癌之一。
常見的患者?罹病原因?
- 急性骨髓性白血病為我國最常見的成人血癌,每年約新增750至800個案例,好發年齡以65歲以上為主,但也有不少的年輕患者。隨著年紀增加發生率愈高,但年齡愈大治療效果卻愈差。
- 這個疾病已知是骨髓細胞的染色體變異或基因異常所導致,但多數人找不到造成這些變化的明確病因,少部分可能與環境暴露或藥物使用有關,例如長時間接觸有機化學溶劑、大量輻射或曾接觸化學藥物或放射治療的病史等。
急性骨髓性白血病影響全身性的血液功能?
- 骨髓是人體製造血球的主要器官,可以製造出紅血球、白血球、血小板等以維持人體正常的運作。急性骨髓性白血病發病後,因為不正常的血球大量製造,導致以下症狀:
- 不足夠的紅血球→容易貧血、疲勞、四肢無力、頭暈、爬樓梯會喘等。
- 不足夠的正常白血球→免疫功能下降,容易引發不明原因發燒或難以控制的感染。
- 不足夠的血小板→凝血功能降低,容易出血不止、皮膚瘀青等。
- 除了造成患者生理機能快速衰退外,過多的血球也可能造成過濾血液的脾臟出現腫大的症狀。
病患常出現哪些症狀?診斷方式?
若持續性出現以下數種症狀,應提高警覺進一步就醫,有可能是急性骨髓性白血病作祟。
-
- 臉色蒼白疲倦
- 不明原因發燒
- 瘀青出血
- 骨頭疼痛
一旦有疑似症狀,建議應至醫院血液科進行血液檢查,檢查白血球、血紅素和血小板之數目及分類,有需要者須進一步透過骨髓穿刺切片檢查來確診,以掌握黃金治療時機。
(圖文授權:中華民國血液病學會)
[embed-health-tool-bm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