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冒、呼吸道不適或過敏時,常會咳出黃痰或綠痰。痰是呼吸道自然分泌的黏液,其顏色和狀態的變化,會透露身體的健康訊號。《Hello醫師》帶您了解痰的形成原因,解析不同顏色可能代表的疾病,告訴您:「痰需要咳出來嗎?」、「出現什麼顏色的痰最好就醫?」等問題。
為什麼會有痰?痰形成2大原因
不少人以為痰就是體內的黏液,但其實黏液的定義範圍比痰更廣。黏液是由身體多個系統分泌的物質,分布於呼吸、消化與生殖系統,能潤濕並保護黏膜。
當呼吸道吸入異物或病原體時,身體黏液會將其包覆,並透過纖毛運動往上排出,最終形成痰液。
兩者主要差異如下:
- 痰:特指呼吸道分泌物,存在於氣管、咽喉或肺部,並藉由咳嗽排出。
- 黏液:廣泛分布於體內範圍,不僅存在於呼吸系統,也涵蓋消化與生殖系統。
痰在免疫系統中扮演重要角色,能潤濕呼吸道,並阻擋細菌、病毒或其他異物進入體內,從而降低感染風險。
痰分泌增加的原因,主要可分為2大類:
- 病原體感染與發炎:當病毒或細菌侵入呼吸道時,免疫系統會啟動防禦反應,導致黏膜發炎並增加分泌,試圖藉由咳嗽將發炎產物與病原體一同排出;常見於肺炎、呼吸道感染或支氣管炎等急性疾病。
- 吸入過敏原或刺激性物質:如黴菌、粉塵或吸菸產生的有害物質,會刺激呼吸道黏膜,引發發炎或過敏反應,使黏液分泌增加並產生較多痰;常見於鼻竇炎或慢性支氣管疾病。
痰的顏色代表什麼意思?綠痰、黃痰的差異?
即使在健康狀態下,人體也會自然分泌痰;要特別注意的是,一旦痰的顏色或濃稠度改變,則可能表示身體出現異常。
臺北榮民總醫院胸腔部特約主治醫師江啟輝在個人網站中指出,病患就醫時,最好仔細描述咳嗽的嚴重程度與持續時間,並告知痰的顏色與狀態,有助醫師診斷病情、查明病因。
不同顏色的痰,往往反映不同的健康狀況,以下整理出常見的痰色與可能疾病:
透明的痰
- 原因:屬於正常狀態下的黏液分泌。
- 可能疾病:通常代表正常狀態,不一定與疾病有關;但若伴隨咳嗽、胸悶或其他異常症狀,仍應留意。
白痰
- 原因:痰呈濃稠或乳白色時,通常與感染有關;若為大量泡沫狀白痰時亦需注意。
- 可能疾病:感冒、呼吸道感染、慢性支氣管炎、慢性阻塞性肺病(COPD)。
黃痰
- 原因:病毒或細菌入侵肺泡後引發發炎反應,痰有時可能帶有異味。
- 可能疾病:鼻竇炎、肺炎、病毒性感冒。
綠痰
- 原因:通常表示發炎時間較長,與病毒、細菌感染或慢性發炎有關。
- 可能疾病:鼻竇炎、急性細菌性鼻竇炎、綠膿桿菌感染;嚴重時甚至可能引發敗血症。
灰痰、黑痰
- 原因:多與外在環境或生活習慣有關,例如長期暴露於空氣污染、粉塵、煤煙,或吸菸造成焦油沉積;少數與黴菌感染(如曲黴菌)相關。
- 可能疾病:吸菸所致的呼吸道炎症、職業性塵肺、真菌或黴菌感染。
深褐色痰、咖啡色痰
- 原因:痰液因混合氧化的舊血液而呈現棕褐色,這些血液可能來自近期呼吸道或肺部的小出血。另外,長期吸菸者也可能因焦油或化學顆粒沉積而造成色素累積,使痰液顏色變深。
- 可能疾病:肺結核、細菌性肺炎、支氣管擴張症,或吸菸者因焦油沉積而出現深褐色痰。
紅痰或帶血絲
- 原因:痰中出現紅色或血絲,多因呼吸道出血所致;可能是腫瘤壓迫支氣管或劇烈咳嗽導致小血管破裂,也可能因支氣管擴張,導致血管長期擴張脆弱,容易出血。
- 可能疾病:鼻腔血管破裂、支氣管擴張症、肺癌等。
痰的顏色只能作為是否有發炎或出血的參考,無法單獨判斷病情輕重。若顏色異常,並合併發燒、持續咳嗽、呼吸困難或胸痛等症狀,應盡快就醫檢查,以免延誤治療時機。
痰一定要咳出來嗎?可以吞進去嗎?
全民健康基金會指出,胃酸能分解大部分病毒與細菌,因此將痰吞下去通常不會對健康造成影響。
然而,若喉嚨因卡痰而不適時,仍建議將痰吐出,以免長時間堆積在呼吸道,導致呼吸不順或增加感染風險。同時,應留意痰的顏色與濃稠度,就醫時提供給醫師參考,有助於診斷病情。
什麼顏色的痰需要就醫?
若痰中帶有血絲或血塊,或長時間顏色異常,並伴隨痰量增加或卡痰頻率上升,應盡早就醫。尤其當異常痰液合併以下症狀時,更需要前往耳鼻喉科或家醫科檢查:
- 咳嗽不斷
- 持續發燒超過3天
- 呼吸急促或困難
- 胸痛
若醫師認為有必要進一步檢查(如胸部X光或肺部檢查),可能會轉診至胸腔內科進行更詳細的評估。
肺癌的痰有不同顏色?是什麼顏色?
若肺癌的腫瘤位於支氣管內,可能阻礙氣體進出,並使支氣管壁受到刺激,進而引發咳嗽與痰液產生。
在初期,症狀多為乾咳或少量白痰。隨病程惡化,腫瘤壓迫肺部與支氣管,除咳嗽外,還可能出現帶有血絲或血塊的痰。
新冠肺炎的痰是什麼顏色?
新冠肺炎初期多表現為乾咳、無痰。若後續伴隨細菌入侵肺泡並引發發炎反應,可能會出現黃色濃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