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冬是流感盛行季節,也容易感冒!但您是否注意過,有些人似乎很少感冒?究竟他們是如何辦到的?《Hello醫師》與您分享這些保健專家的生活秘招,養出好免疫力,遠離流感和感冒!
1. 規律運動
根據醫學期刊報導,若養成規律運動習慣,例如每週慢跑3次等,可防止發炎慢及性疾病產生,減少壓力並且釋放和壓力有關的激素。此外,運動可促進淋巴及血液循環,能夠增強免疫功能,達到預防感冒的效果。
2. 充足的睡眠
根據研究顯示,睡眠充足對於免疫力非常重要。研究發現,每晚睡眠少於6小時的人比睡滿7小時的人,被病毒傳染的機會多出4倍。研究指出,身體在睡覺時會釋放一種稱為細胞激素的蛋白質,它們可以刺激免疫系統,幫助身體抵抗外來病毒。
3. 少喝酒
研究證實,飲酒可以破壞人體的樹突細胞,它是神經系統的重要細胞。喝酒後,體內會抑制白血球增生,也會抑制對免疫系統活化的訊息傳遞,使抵抗力下降。
4. 放輕鬆
長期承受壓力,身體會持續釋放皮質醇,它是種壓力荷爾蒙,若過高會減少免疫系統淋巴球的數量,使抵抗力變差。根據美國國家科學院(National Academy of Sciences,NAS)發表指出,練習瑜伽或冥想都是有效調節壓力的方式,可改善整體健康狀況。
5. 攝取維生素
不同顏色的蔬果可補充多種營養素,維持健康並增強免疫力。維生素C能幫助抵禦感冒或流感,維生素D也有益骨骼健康,減少心血管疾病和提升免疫力。在日常飲食中,可多吃蛋黃、蘑菇、鮭魚與鮪魚等,也可以透過營養錠補充;建議可選擇含有D3的營養品,可以提高血液中維生素D的含量,同時應適度曬太陽,才能讓維生素加倍吸收。
6. 喝綠茶
綠茶富含類黃酮物質,有抗氧化的作用。根據美國營養學會(American Society for Nutrition, ASN)雜誌一篇研究指出,每天喝新鮮綠茶,可以降低血壓和心血管疾病的風險。
7. 與人互動
美國心理學會(American Psychological Association,APA)一篇研究提到,社會孤立者會使身體免疫和癒合的能力下降。另有實驗研究發現,具有孤獨感的非精神病患者,他們尿液中皮質醇含量比起有人支持或陪伴的住院患者高,而高量的皮質醇可能削弱免疫力。
8. 接種流感疫苗
衛生福利部疾病管制署表示,疫苗每次的保護效果大概在6個月後會逐漸下降,保護力一般不超過1年,因此定期接種流感疫苗,為全球一致性建議預防流感的有效作法;此外,有些族群可能對流感疫苗嚴重過敏,建議接種前先確認疫苗種類。
9. 保持衛生
無論是個人或是居家環境,都須注意衛生。首先要勤洗手,抹上肥皂並仔細搓洗手心、手背、指甲、指縫達20秒以上;在用餐或觸碰眼口鼻之前,先確認雙手已清潔乾淨,外出時,建議攜帶乾洗手隨時使用。
因為流感病毒可以在寒冷低溼度的環境中存活數小時,所以極可能會經由觸摸傳染病毒。儘管室內空間只有一個生病的人,也可能有傳染的風險,所以建議家中的個人物品分開存放,如牙刷、毛巾、餐具、水杯等。
(圖片授權:Shutterstock)
領取【限量專屬優惠 + 免費試用】
快前往 ➜➜《Hello醫師揪好康》
- 任何相關內容合作、採訪活動及投稿邀約,歡迎聯繫:[email protected]
- 快追蹤《Hello醫師》LINE、FB,健康訊息不漏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