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ackup og meta

阿斯巴甜3族群不能吃!WHO列2B級可能致癌物!危害、副作用一次看

資料查核: Hello 醫師


文: 曹嘉儀 · 更新日期:2023/08/17

    阿斯巴甜3族群不能吃!WHO列2B級可能致癌物!危害、副作用一次看

    人工甜味劑(又稱代糖)成分「阿斯巴甜」,因為標榜「幾乎零熱量」,廣受減肥族群或需要控制糖分攝取的民眾歡迎,其中最出名的產品就是零卡可樂,但除了汽水之外,許多食品其實都有添加該成分,例如口香糖、果凍,甚至連牙膏都有;然而,世界衛生組織(WHO)旗下國際癌症研究署(International Agency for Research on Cancer; IARC)在7月14日(2023年)將阿斯巴甜列為「2B級可能致癌物」,引發民眾疑慮及廣泛討論。究竟阿斯巴甜是什麼?為何對人體可能造成危害?《Hello醫師》帶您認識阿斯巴甜特性、常見產品與潛在風險。

    阿斯巴甜是什麼?

    阿斯巴甜(Aspartame)化學名為「天門冬胺醯苯丙胺酸甲酯」,顧名思義是由天門冬醯胺(aspartic acid)與苯丙胺酸(phenylalanine)2種氨基酸組成。

    阿斯巴甜的由來

    1965年,化學家James M. Schlatter在合成製作抑制潰瘍的新藥物時,把天門冬氨酸及苯丙氨酸加在一起,並在無意間舔到手指,發現該成分具有甜味。

    阿斯巴甜的特色

    阿斯巴甜是一種低熱量、高甜度的代糖,甜度是蔗糖的180倍。其實1克的阿斯巴甜約有4大卡的熱量,但因為甜度高,只需添加一點點,就能讓食品產生明顯甜味,所以添加阿斯巴甜的產品熱量通常很低;也因如此,阿斯巴甜被廣泛做為蔗糖的代替品,其中以可口可樂和百事可樂的零卡可樂最知名。

    添加阿斯巴甜的產品有哪些?

    阿巴斯甜對熱的穩定性較差,在高溫下容易分解而讓產品失去甜味,所以通常添加於涼冷、常溫食品或用品中,例如:

    • 汽水
    • 果凍
    • 布丁
    • 口香糖
    • 明膠
    • 冰淇淋
    • 優格
    • 麥片
    • 牙膏
    • 藥物,例如止咳藥水、維他命咀嚼錠

    阿斯巴甜誰不能吃?

    1.苯酮尿症患者

    人體食用阿斯巴甜後,會在體內產生中間代謝物「苯丙胺酸」,苯酮尿症患者因為無法代謝苯丙胺酸,所以食用添加阿斯巴甜的產品後,血液和大腦中會積聚苯丙胺酸,進而產生許多與其相關之有毒代謝物,並造成濕疹、運動缺陷、不可逆的智力障礙、癲癇、發育問題、自閉症、小頭畸形、異常行為和精神症狀。

    因此,食藥署規定任何添加阿斯巴甜之食品,應標示「苯酮尿患者(Phenylketonurics)不宜使用」、「內含苯丙胺酸」或同等意義字樣。

    2.孕婦與胎兒

    一項研究阿斯巴甜的動物實驗發現,懷孕實驗鼠攝取阿斯巴甜後,會造成體重增加,血糖、低密度脂蛋白和總膽固醇升高;另一方面,母鼠在懷孕和哺乳期間若攝入阿斯巴甜,則會增加後代斷奶時的肥胖風險,並導致雄性後代易有葡萄糖和胰島素耐受性不良的問題。

    阿斯巴甜與糖尿病

    阿斯巴甜與糖尿病的關聯性目前尚無定論。
    阿斯巴被視為糖尿病患者的糖類替代品之一,但近年有些研究指出,攝取人工甜味劑可能增加患糖尿病的風險;然而,至今仍未有研究證實阿斯巴甜會導致糖尿病

    阿斯巴甜會致癌嗎?

    世衛國際癌症研究署將物質可導致癌症的確定性指數,分為1、2A、2B、3級致癌物等,共4個等級,而「阿斯巴甜」則於7月14日宣布為「2B級可能致癌物」:

    致癌等級 說明 舉例
    1級致癌物 已經確立對人體有致癌性 抽菸、酒精、太陽輻射、加工肉類與黃麴毒素
    2A級致癌物 人體研究的致癌性證據有限,但動物研究的證據充足 紅肉、丙烯醯胺與高溫油炸物
    2B級致癌物 人體研究的致癌性證據有限,於動物研究的證據不充足 咖啡酸、阿斯巴甜
    3級致癌物 未有任何證據能分類其致癌性,證據力皆不足 咖啡、咖啡因

    阿斯巴甜每日攝取量

    因應阿斯巴甜被列入2B級致癌物,聯合國糧農組織世界衛生組織旗下食品添加物聯合專家委員會Joint FAO/WHO Expert Committee on Food Additives , JECFA)建議,每日的阿斯巴甜攝取量為「40毫克/公斤」,以體重70公斤的人為例,每日的總攝取量不可超過2800毫克,一罐355克的零卡可樂約含有180毫克的阿斯巴甜。

    (圖片授權:達志影像)


    若您有任何健康相關問題,或有相關內容合作、採訪活動及投稿邀約,歡迎隨時與《Hello醫師》聯繫:[email protected]

    健康訊息不漏接,歡迎加入《Hello醫師》社群:

    免責聲明

    Hello 醫師並不提供醫療建議、診斷或治療。

    資料查核:

    Hello 醫師


    文: 曹嘉儀 · 更新日期:2023/08/17

    advertisement icon廣告

    這篇文章對你有幫助嗎?

    advertisement icon廣告
    advertisement icon廣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