腸躁症的定義
腸躁症候群(Irritable Bowel Syndrome, IBS,又稱為大腸激躁症),是消化系統常見的疾病。這是因為腸道功能異常,造成大腸的蠕動不正常。一般而言,食物在消化道裡從小腸離開後,會進入結腸,結腸會吸收食物裡剩下的所有水分,並且壓縮成糞便後,再往前面的直腸推進。
患有腸躁症候群的人,腸道的肌肉收縮會不正常,有時肌肉收縮過多會導致腹瀉(Diarrhea);另一方面,有時肌肉收縮變慢,則會造成便祕(Constipation)。即使腸道裡沒有糞便,肌肉仍然會不規則收縮,造成患者身體不適。
腸躁症的症狀
腸躁症候群的症狀都會出現在腸道中,當您的症狀較輕微時,可能會出現一般腹瀉,但時間久了,腹瀉的頻率有可能會增加,造成身體不舒服,且這些症狀會反覆不停復發,其中常見的症狀有:
也可能出現非腸道的症狀:
- 頭痛
- 頭暈
- 倦怠
- 泌尿道不適
腸躁症候群的原因
導致腸躁症候群發生的原因仍然未知,不過目前可以知道的是,腸躁症候群的發生與神經系統有關。患有腸躁症候群的人,結腸對大腦傳遞的訊息,反應會非常激烈。很多人的腸躁症候群是因為下列因素引起的:
- 吃東西,不過並沒有特定食物會引起腸躁症候群。
- 壓力、心理問題,如:焦慮、憂鬱。
- 荷爾蒙改變,如:月經週期的期間內。
- 服用某些藥物,如:服用抗生素。
- 消化道感染,如:沙門氏桿菌(Salmonella)的感染。
腸躁症候群的風險因素
腸躁症候群是很普遍的,每100人中,約有10~15人患有此疾病。
導致腸躁症候群的風險因素有很多種,如:
腸躁症診斷
目前醫師診斷腸躁症主要依據羅馬IV標準(Rome IV criteria),醫師會對患者的排便習慣進行詳細詢問,包括腹痛的性質、糞便的型態(如便秘型、腹瀉型或交替型)以及排便的頻率。
羅馬IV標準(Rome IV criteria)
- 在診斷前≥6個月,病人已有反覆性的腹痛(過去3個月內平 均1週≥1次)
腹痛「需伴隨」以下症狀中的至少2項:
- 腹痛與排便相關
- 排便頻率改變
- 糞便型態(外觀)改變
病人「沒有」以下危險徵象:
- 50歲以上,尚未接受過大腸癌篩檢或有症狀者
- 近期排便習慣改變
- 明顯腸胃道出血(黑便或血便)
- 夜間腹痛或排便疼痛
- 非特殊目的性的體重減輕
- 有大腸癌或發炎性腸道疾病的家族史
- 可觸摸到腹部腫塊或淋巴結病灶
- 血液檢查顯示有缺鐵性貧血
- 糞便潛血檢查為陽性
腸躁症治療
若在調整生活與飲食習慣後,仍然受到大腸激躁症仍持續,這時就需要請醫師評估並給予適當的藥物來緩解不適,提高生活品質,醫師會根據不同的症狀來開立藥方:
- 便秘型腸躁症:醫師可能會開具適量的軟便劑,以減輕排便困難
- 腹瀉型腸躁症:醫師可能會開立溫和的止瀉藥、嗎啡類衍生物、抗焦慮或抗憂鬱藥物,以減少排便次數並增加糞便硬度
- 對於綜合型腸躁症患者(即便秘與腹瀉症狀交替出現),則會根據當下的症狀彈性調整藥物處方,在某些患者身上,益生菌可能對改善症狀有所幫助。
請記得,這僅為一般性資訊,每個人的症狀和反應都可能有所不同,因此最好還是向專業醫師尋求個別化的建議和治療方案。
腸躁症飲食
依腸躁症類型決定飲食:
- 腹瀉型大腸激躁症:應避免吃容易產氣與高纖的食物。
- 便祕型大腸激躁症:可多吃高纖食物以幫助腸道蠕動。
腸躁症飲食5原則
- 三餐定時定量:讓胃腸的生理時鐘回復規律。
- 避免吃到飽:每餐大約7~8分飽,以免一次吃太多而增加胃腸負擔。
- 慎選食物種類:避免吃容易產氣的食物,如豆類、乳製品、地瓜等。
- 少吃刺激性的食物:咖啡、濃茶、酒、酸辣之物等。
- 避免吃易消化不良的食物:例如糯米製品、油膩油炸、發酵類、含人工甜味劑的食物。
(圖片授權:達志影像)
若您有任何健康相關問題,或有相關內容合作、採訪活動及投稿邀約,歡迎隨時與《Hello醫師》聯繫:[email protected]
健康訊息不漏接,歡迎加入《Hello醫師》社群:
- Hello醫師 Line:https://lihi3.cc/Ur9VD
- Hello醫師 FB:https://lihi3.cc/F7Qlf
[embed-health-tool-bm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