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ackup og meta

健康特輯 

失眠,夜夜輾轉難眠?小心成為失智的高危險族群

人的一生有三分之一的時間都在睡覺,規律的睡眠是維持生存的必要生理需求。然而,根據國健署調查,在台灣,平均每4名成人就有一個睡不好,或者有不同程度的睡眠障礙。健保署統計更顯示,國人每年服用超過10億顆安眠藥,且過去3年來,健保申報安眠藥用量持續攀升。

失眠,夜夜輾轉難眠?小心成為失智的高危險族群

不少人將安眠藥視為拯救失眠的萬靈丹,但多項臨床研究卻指出,長期使用傳統安眠藥,特別是苯二氮平類(Benzodiazepines, BZD)藥物,可能與失智症風險增加有關。究竟長期服用安眠藥有哪些副作用?是否真的會讓人變笨?不吃怕睡不著,吃了又怕上癮、變得更依賴,到底該怎麼辦? 

服用安眠藥會變笨?!

蔡佳芬醫師說明,「服用安眠藥會變笨」的說法其實並不正確!人的智力主要取決於先天基因,藥物不會直接降低智商。不過,「傳統安眠藥,主要透過結合在腦中的GABA接受體」,抑制大腦中樞神經系統,以達到鎮靜與誘導睡眠的效果,因此在藥效發揮時,可能干擾大腦神經連結,若長期使用,便有機會影響記憶力、專注力與學習能力。

部分患者甚至會在隔天醒來時,出現注意力下降或反應變慢的情況。這是因為藥物具有半衰期,並非立即代謝所致。換句話說,傳統安眠藥雖能在短期內幫助入睡,但長期使用仍可能對腦部功能產生不良影響。

目前關於安眠藥及失智症的研究都屬於大型資料庫的觀察、追蹤研究,而非直接的病理學研究,因此僅能證明「安眠藥」和「失智症」兩者之間有關聯性,但並無直接證據指明服用安眠藥在某些病理上會導致失智症,況且服用安眠藥後出現的副作用也是短暫的,民眾不必過度恐慌,只要遵照醫囑服藥即可。

睡眠障礙是共病,睡眠不足?小心失智找上你!

儘管「安眠藥」和「失智症」並無直接的因果關係,但醫界已證實阿茲海默症和睡眠障礙有關,因為大腦只有在深度睡眠期間會進行排毒,假如一直睡不好,大腦無法有效清除腦內廢物,可能就會導致引起失智症的蛋白質沉積物堆積,進而增加失智症風險。反之,若罹患阿茲海默症,大腦中排不出去的有毒蛋白也會反過來破壞睡眠週期。

蔡佳芬醫師提醒,睡眠障礙本來就是某些失智症的早期現象。門診觀察,睡眠障礙以「次發性失眠」佔多數,也就是因其他疾病或狀況引起的失眠,而非單獨存在的睡眠問題,常見引起失眠的原因包括憂鬱症、焦慮症、睡眠呼吸中止症、自律神經失調等。因此,民眾若有睡眠困擾,仍應提高警覺,尋求身心科醫師診治,才能找出病因,對症下藥治療。

銀髮族失眠治療:臨床關注的新方向!

除了傳統的鎮靜安眠藥之外,近年醫學研究也提出新的治療方向。科學家發現,大腦中與清醒有關的「食慾素 (Orexin)」系統,在睡眠調控中扮演重要角色。研究顯示,若能調整這類訊號,有助於進入更自然的睡眠狀態。這類新機轉藥物,較不具成癮性,且較無呼吸抑制的副作用,相較於傳統藥物,隔日醒來時的認知功能也影響較小,目前已有相關藥物在發展與使用。

需要注意的是,不同的藥物治療方式各有其考量與副作用,例如傳統安眠藥可能造成部分使用者在半夜起身時出現步態不穩的狀況、或是出現夢遊等複雜性睡眠行為,因此專家們也在尋求新的治療方式,因此用藥相關問題還是需要與醫師做討論。

善用非藥物療法,遠離失眠一覺到天明!

想要遠離失眠,其實並不只有服用安眠藥一種方式,民眾也可透過規律作息、學習放鬆技巧、適度運動,或是多曬太陽來調節日夜週期。飲食上,則應避免睡前食用含咖啡因或刺激性成分的食物和飲料;值得注意的是,酒精無法助眠,而是導致失眠的元兇,容易讓睡眠品質變差。蔡佳芬醫師強調,醉不等於睡,酒精會讓睡眠破碎、多夢,淺眠的人若睡前飲酒,更難進入深層睡眠,應盡量避免。

隨著年齡上升,人的睡眠本來就會變短變少,這是人老化不可抗的過程,老年人失眠率很高,尤其女性在更年期過後會經歷明顯的睡眠落差,蔡佳芬醫師提醒,安眠藥不是不能吃,偶爾服用可以,但不要長期大量依賴,儘早就醫,尋求專業評估診斷,並配合醫囑,採取正確的治療策略,就能睡的放鬆又安心!

台北鈺璽診所副院長 - 蔡佳芬醫師
台北鈺璽診所副院長 – 蔡佳芬醫師

[embed-health-tool-bmi]

免責聲明

Hello 醫師並不提供醫療建議、診斷或治療。

現行版本

2025/09/11

文: Hello醫師企劃部

資料查核: Hello醫師企劃部

周士閔 更新


相關文章

乾燥症會好嗎?3類症狀:不治療恐這後果!飲食2禁忌必看

長期失眠怎麼辦?中西醫教您透過中藥調理改善失眠


資料查核:Hello 醫師|文:Hello醫師企劃部 · 更新日期:2025/09/11

ad icon廣告

這篇文章對你有幫助嗎?

ad icon廣告
ad icon廣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