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ackup og meta

拉皮手術:風險、過程、術前、術後須知

拉皮手術:風險、過程、術前、術後須知

拉皮手術的基本概念

拉皮手術(Facelift),醫學上稱為皺紋除去術(Rhytidectomy),是一種外科美容手術能拉提您的臉和頸部的軟組織變得更緊實,讓臉變得看起來更年輕。

為什麼要進行拉皮手術?

隨著年齡的增長,地心引力會使我們臉的皮膚和軟組織下垂。若您鼻子或嘴巴周圍有很深的皺紋、臉頰開始下垂,或有雙下巴,拉皮手術能改善您的情況。若您對動刀有疑慮,換膚(Resurfacing)或注射肉毒桿菌也可以撫平細微皺紋。深層皺紋則可以用植入填充物的方式撫平,或者自體脂肪移植,注射至臉上,使其更豐滿圓潤。

拉皮手術的風險因素

手術過程中可能會感到一點點疼痛或不適,但手術成果可維持10年左右。為了達到最棒的成果,有時可能還會需要進行額外的手術,包括:頸部拉皮(Neck lift)、雙眼皮手術 (Blepharoplasty, eyelid surgery)、 抽脂手術(Liposuction)、自體脂肪注射(Autologous fat injection)、頰脂墊去除(Removal of buccal fat pad)、前額拉皮(Forehead lift)、抬眉手術(Brow lift)、化學或雷射換膚(Chemical or laser peel)、植入顴骨或下巴填充物(Malar, Submalar or Chin implants)。

雖然拉皮手術的風險不高和併發症也不常發生,但動手術前先了解其風險和併發症非常重要,且只要審慎遵循醫師指示,做內視鏡、禁食和停止服用特定藥物,您就能降低產生併發症的風險。若您有任何疑問,請諮詢醫師或外科醫師以獲更多資訊。下列為潛在的併發症:

  • 出血(Bleeding)、血腫(Hematoma)、瘀血(Bruising)。
  • 感染(Infection)。
  • 暫時性的神經功能失調 (Neurological dysfunction):包括肌肉功能和感知喪失。
  • 傷疤增厚、變寬。
  • 傷口周圍毛髮脫落。
  • 兩側不平整。
  • 皮膚壞死 (Skin necrosis)。

拉皮手術的術前準備及過程

您必須告知醫師您最近的用藥狀況、是否過敏、和身體狀況。術前也該讓醫師理解您的狀況,方便麻醉醫師規劃麻醉劑量。手術前會有明確的指示告知您,包括術前幾小時是否能進食。一般狀況為術前六小時開始禁食,但術前幾小時還是可以喝液體,例如:咖啡

拉皮手術的過程

手術時會進行全身麻醉,通常手術時間為2小時,若您有任何疑問,請諮詢醫師或外科醫師以獲更多資訊。

以下為不同種類的拉皮手術及過程:

  • 筋膜拉皮手術 (SMAS facelift) :外科醫師會在耳朵周遭髮際線的位置動刀,會深入至深層較硬的組織(筋膜層),將筋膜提拉使其緊緻。醫師接著會由內往外,耳朵方向提拉筋膜層,使其緊緻並除去多餘的皮膚。
  • 小切口拉皮手術(MACS facelift) :為避免在皮下動刀,外科醫師會使用懸吊法緊緻筋膜層。此手術較不需要動刀,但成效維持較短。
  • 其他拉皮手術:其他手術包括:中臉拉皮手術(mid-facelift)、複合式拉皮手術(Composite facelift)和其他深層拉皮手術。

拉皮手術的術後恢復

  • 手術後當天或隔天就能返家。
  • 依據個人工作類型,兩週後應該能返回工作崗位。
  • 術後兩週不應該進行性行為或彎腰。
  • 規律運動應該有助您盡快能正常活動。開始運動前請先詢問醫療團隊或醫師的專業意見。
  • 拉皮手術的成果能夠長期維持。雖然年齡還是會不斷增長,但比起沒動過拉皮手術的人,您會看起來更年輕。

[embed-health-tool-bmi]

免責聲明

Hello 醫師並不提供醫療建議、診斷或治療。

Facelift Surgery. http://www.medicinenet.com/face_lift/article.htm. Accessed July 16, 2016.

Facelift Surgery. http://www.plasticsurgery.org/cosmetic-procedures/facelift.html. Accessed July 16, 2016.

Face-Lift (Rhytidectomy). http://www.webmd.com/beauty/facelift/face-lift-rhytidectomy. Accessed July 16, 2016.

現行版本

2021/01/24

文: Kai Shih

醫學審稿: 賴建翰醫師

周士閔 更新


相關文章

觸摸痛

達文西手術是什麼?費用、優缺點及健保補助項目總整理


醫學審稿:

賴建翰醫師

身心科 · 博士身心醫學診所


文: Kai Shih · 更新日期:2021/01/24

ad icon廣告

這篇文章對你有幫助嗎?

ad icon廣告
ad icon廣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