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天常常一動就全身汗,有的時候腋下、胸口、上背又一片濕,流汗是為了排除體熱、調節體溫,雖然是很正常的生理現象,但我們難免還是會因為細菌分解所產生的異味,或是滿頭大汗不雅觀而感到困擾,有的人會選擇買止汗除臭劑,希望可以改善這樣的狀況。止汗劑為什麼能止汗,我們又該怎麼挑選呢?本文帶你一起認識止汗劑。
確認登出嗎?
人體的汗腺有兩種,一種是小汗腺,分布在手掌、腳底、面部,排出無色、無謂的汗液,屬於弱酸性液體;另一種是大汗腺,分佈在腋下、陰部、乳頭等周圍,會分泌黏稠乳黃色的液體,這樣的液體蛋白質含量很高,當被皮膚表面的細菌分解,就會產生異味,所以並不是汗本身有臭味,而是細菌分解蛋白質所產生的酸味。
根據臺灣衛生福利部,止汗制臭劑是體香劑的一種,原理為降低汗腺活性,作用機轉是藉由鋁鹽(Aluminium salts)造成汗腺暫時堵塞,達到抑制出汗的效果,停用後就會恢復原來的出汗狀況,止汗制臭劑只能緩解出汗狀況,如果是多汗症的患者,仍應就診專業醫師;此外使用止汗制臭劑後,如造成肌膚刺痛就應馬上停止使用,並立即就醫診治。
一般需申請含藥化粧品許可證。止汗制臭劑常見的類型包含滾珠液、固狀劑、噴霧劑、粉末狀和乳霜劑。目前食藥署共核准 5 種止汗制臭劑成分,以下是各類合理的劑量:
許多人都認為止汗劑要一直補擦才有用,但過度塗抹是會刺激皮膚的,在肌膚容易出汗的情況下補擦也沒什麼用。平時在購買與使用止汗劑時,可以遵循以下五點:
另外,如果是使用噴霧劑的止汗制臭劑,要保持適當距離,避免吸入或噴灑到臉部及口腔等部位,使用後但還沒完全乾燥時,千萬不要靠近火源,以避免皮膚灼傷。
除了正確挑選、使用止汗劑,有些關於止汗劑的迷思還是要特別注意:
Hello 醫師並不提供醫療建議、診斷或治療。
Antiperspirant Basics. https://www.sweathelp.org/hyperhidrosis-treatments/antiperspirants/antiperspirant-basics.html Accessed Jun 30, 2020.
衛生福利部(夏日清爽,汗味Get out─止汗制臭劑正確用!). https://www.mohw.gov.tw/cp-2647-20214-1.html Accessed Jun 30, 2020.
衛生福利部國民健康署(止汗/體香膏含有矽靈,長期使用會導致乳癌嗎?). https://www.hpa.gov.tw/Pages/Detail.aspx?nodeid=127&pid=3762 Accessed Jun 30, 20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