坐骨神經痛的定義
坐骨神經痛是神經疾病的症狀,而非一種疾病,通常治療4~8週後就會消失;坐骨神經痛是坐骨神經受到損傷或壓迫引發的疼痛。坐骨神經是體內最長的神經,從脊髓到臀部並向下延伸至腿後側。
坐骨神經痛多常見?
坐骨神經痛的患者大多是年長者、慢性疾病患者及肥胖的人;不過只要避開危險因子,就能有效降低發作的風險。想了解更多資訊,可諮詢您的醫師。
坐骨神經痛的症狀
以下是常見的坐骨神經痛症狀,但並未列出所有可能的症狀,若有任何疑慮,請諮詢您的醫師:
- 從腰部到臀部,再延伸到腳後側的刺痛、灼熱、麻木、肌肉疲勞或無力。通常只有單一條腿會有症狀(包含整隻腳或部分的腳)。
- 走路、彎腰、久坐、咳嗽或打噴嚏時,症狀惡化,但躺下後舒緩。
- 疼痛的感覺可以是輕微的疼痛、灼熱、刺痛或極度疼痛。
- 嚴重的坐骨神經痛可能導致行走困難,甚至無法走路。
什麼時候應該去看醫師?
若有下列任何一種症狀,請聯繫醫師:
- 休息或服用止痛藥後仍然疼痛不已。
- 疼痛持續超過一週或愈來愈嚴重。
下列症狀需要立即住院觀察:
- 腰部或腿部突然劇烈疼痛、麻木或無力。
- 嚴重傷害,如車禍後疼痛。
- 大小便失禁或無法控制。
坐骨神經痛的原因
大部分造成坐骨神經痛的原因是椎間盤突出,直接壓迫到神經。椎間盤是由像果凍的膠狀物形成,外面由硬質纖維層包圍;椎間盤的目的是吸收緩衝來自身體的重量與壓力,然而,在某些情況下,異常的椎間盤可能會突出,並壓迫到神經。
其他造成坐骨神經痛的原因包括:骨關節炎引起神經刺激或腫脹、髖關節骨折造成的出血或感染等併發症、或是少見的腫瘤、肌肉嵌入神經。椎管狹窄症(Spinal stenosis)造成的壓迫也可能引起坐骨神經痛。
坐骨神經痛的風險因素
下列是引發坐骨神經痛的危險因子:
- 老年:最常見的原因是老年人因脊椎長期磨損而造成椎間盤突出。
- 肥胖:體重過重會造成脊椎的負擔,進而導致坐骨神經痛。
- 糖尿病:糖尿病會增加神經損傷的風險。
- 久坐不動:長時間坐著不動會增加坐骨神經痛的機率。
坐骨神經痛的診斷和治療
以下資訊並非醫療診斷,想要有進一步的資訊,請隨時諮詢您的醫師。
如何診斷坐骨神經痛?
醫師會根據您的病史與症狀進行診斷,通常不需要額外進行其他檢查。然而,若是症狀持續一段時間,且醫師考慮進行手術,可能會開立電腦斷層掃描(CT)、核磁共振(MRI)或其他檢驗項目。
如何治療坐骨神經痛?
坐骨神經痛的治療方式取決於病因及疼痛程度,在某些情況下,不需要治療即可康復。
不須手術的治療包含:
- 在疼痛部位熱敷或冰敷:症狀發生的48~72小時內應該冰敷,之後則是熱敷。
- 使用非類固醇消炎藥等藥物來減輕腫脹及緩解疼痛:醫師可能開立口服肌肉鬆弛藥物、類固醇或硬脊膜外腔類固醇藥物注射(Epidual Steroid Injection)。若疼痛十分嚴重,可能會使用含有麻醉劑的強效藥物。
醫師也會建議交替進行冷熱按摩,以減輕肌肉酸痛和刺痛感。要特別注意的是,所有止痛藥和藥物都有副作用。例如非類固醇消炎藥可能導致腸胃不適、腹瀉、胃潰瘍、頭痛、頭暈、聽力困難或皮疹,而肌肉鬆弛劑可引發嗜睡、頭暈或皮疹。醫師也可能建議搭配物理治療,以減輕疼痛。
若上述方法均無效,且症狀嚴重,則需進行手術切除骨刺或部分被擠壓而壓迫坐骨神經的椎間盤。
坐骨神經痛的生活調整與居家療法
下列生活調整及居家療法可能有助於改善坐骨神經痛:
- 服用醫師的處方藥物。
- 保持體重,若過重,請減重。
- 不要因為疼痛而減少活動;坐越久,情況越糟。
- 每天做伸展運動,您可以向醫師詢問適合的運動項目。
- 正確的坐姿、站姿。
- 若是情況沒有改善,可向醫師諮詢特殊療法。
若您有任何疑慮,請諮詢醫師,以獲得最妥善的照護。
[embed-health-tool-bmi]